-
1 # 詩意遠方DDS
-
2 # 方圓故事
首先,“人是萬物的尺度”中的“人”,是指“人類”之人,是相對於神和自然而言的“人”。此種意義上的“人”是相對於、也是對立於傳統宗教中的“神”和早期自然哲學中的“自然”或“物”。正是從此種意義上,普羅泰戈拉主張:人類社會的一切事務要以人類自己為中心和標準、由人類來主宰,即“以人類自己為萬物的尺度”;而不要一切依賴於神、委命於神、受神主宰,即“以神為萬物的尺度”;也不應該“聽自然的話,按自然行事”,即“以自然為萬物的尺度”。
其次,“人是萬物的尺度”中的“人”,是指“個體”之人。此種意義上的“人”不僅相對於、對立於傳統宗教中的“神”、早期自然哲學中的“自然”或“物”,而且也相對於、對立於傳統意義上的人類整體、群體或城邦國家。正是從此種意義上,普羅泰戈拉主張:每個人的一切事務應該以個人自己為中心和標準、由個體自我來主宰,即“以個人自己為萬物的尺度”,而不應該把個人的一切事務屈從於人類整體、城邦整體,即“以人類或城邦為萬物的尺度”。
第三,“人是萬物的尺度”中的“人”,實際上主要是指人的感覺。“人是萬物的尺度”,顯然講的是人們認識中的判斷和取捨標準。相對於“自然”和“物”,作為“尺度”的是人特有的感覺和思想,所以“人是萬物的尺度”實際上是指“人的感覺和思想是萬物的尺度”。那麼,在感覺與思想二者中,作為“尺度”到底誰更為根本?從普羅泰戈拉一貫的傾向來看,他強調的主要是感覺,但也沒有完全否認思想(精神、理性)的尺度意義。於是,“人是萬物的尺度”其實主要是強調“人的感覺是萬物的尺度”,尤其強調“個人的感覺是萬物的尺度”。這與巴門尼德、柏拉圖的人類理性主義在根本上、基本傾向上是對立的,但還帶有人類理性主義的痕跡,因為畢竟“人是萬物的尺度”從命題本身及普羅泰戈拉實際使用上看,都並未完全否定人的思想和理性。
第四,“人是萬物的尺度”中的“人”,也指人的肉體與慾望,尤指個人的肉體與慾望。人是肉體與精神的統一體,作為萬物尺度的“人”,其肉體與精神2個方面到底誰更為根本?在道德和價值層面上,普羅泰戈拉總的思想傾向是更強調人的肉體與慾望,這與蘇格拉底、柏拉圖的禁慾主義倫理觀和理性主義價值觀是對立的。這樣,在道德論、價值論上,“人是萬物的尺度”所主張的是“人的肉體與肉體慾望是萬物的尺度”,而反對“人的理性精神是萬物的尺度”。
回覆列表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此話是古希臘最著名的智者普羅泰戈拉說的。意思是說,事物的存在是相對於人而言的。人的感覺怎樣,事物就怎樣;對同一事物的感覺,因人因時而異,這些不同的感覺並無真假是非之分。
人類是地球的統治者,人類有能力有思想有技術,自認為自己凌駕於世間萬物之上,人來就以自己的標準或者自己所推崇的標準來要求其他的生物,以此來來表現自己的喜惡。
花草本是沒有思想,只是按照自身習性自然變化來生長的,可是人用自己的尺度去要求了他們以後,梅蘭竹菊就成了花中君子,牡丹就成了庸俗;狗願為人看家護院,給人帶來好處,於是人就用自己的尺度賦予了它忠誠,勇敢的品質,狼捕食牛羊,這本是他們的天性使然,為了生存,可是因為危害了人的利益,於是人類用自己的尺度給他們打上了貪婪,狡猾的標籤
神仙鬼怪等神話形象本是不存在,虛構出來的,可是神,仙這些代表正義,最終會勝利的形象,永遠都具有人來所推崇的那些品質;鬼,怪這些代表邪惡,經常以失敗告終的反派,他們表現出來的品質性格也都是人們厭惡,唾棄的。
這段話集中代表了普羅泰戈拉的相對主義和懷疑主義的錯誤觀點,有主觀唯心主義的因素,但是它觸及到主觀與客觀的關係問題,表明了人類認識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