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嶽掩赤城

    先弄清楚,是漢武帝誤聽公孫敖的謊報流言,誅李陵三族,他才降了匈奴。

    陵在匈奴歲餘,上遣因杅將軍公孫敖將兵深入匈奴迎陵。敖軍無功還,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軍,故臣無所得。"上聞,於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誅。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為愧。

    公孫敖無功而返,而且作戰不利,士兵傷亡多,就謊報稱是李陵為匈奴練兵,希望推脫罪責,導致悲劇。

    遣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六萬騎、步兵七萬人出朔方,因杅將軍公孫敖萬騎、步兵三萬人出雁門,遊擊將軍韓說步兵三萬人出五原,強弩都尉路博德步兵萬餘人與貳師會。廣利與單于戰餘吾水上連日, 敖與左賢王戰不利,皆引還。

    不過上文中可以看出這次軍事行動規模十分巨大,總共出動將近二十多萬,動機不大可能單純的為了迎接李陵,但是整體作戰失利,怕被漢武帝怪責,就找了個理由脫罪。

    而且,李陵在降匈奴後,其實還是有心在漢,在問責使者後,還怪責真正給匈奴練兵的降將李緒,還試圖刺殺李緒。

    後,漢遣使使匈奴,陵謂使者曰:“吾為漢將步卒五千人橫行匈奴,以亡救而敗,何負於漢而誅吾家?”使者曰:“漢聞李少卿教匈奴為兵。”陵曰:“乃李緒,非我也。”李緒本漢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緒降,而單于客遇緒,常坐陵上。陵痛其家以李緒而誅,使人刺殺緒。大閼氏欲殺陵,單于匿之北方,大閼氏死乃還。

    李陵此次作戰,雖然行動雖有魯莽等成分,但本作為偏師,在沒有救援的情況下,與匈奴主力作戰十餘日,射殺匈奴上萬,已經足以將功抵過,在最後弓矢用盡,進行分散突圍的時候,今無兵復戰,各鳥獸散,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差不多是帶十幾個人進行決死突擊去吸引匈奴主力,為其他人分散逃回創造機會。

    夜半時,陵與韓延年俱上馬,壯士從者十餘人。虜騎數千追之,韓延年戰死。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軍人分散,脫至塞者四百餘人。

  • 2 # 喵喵仙貝

    先表明觀點——該殺。李陵後半生是悲劇的,某夏,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貳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別將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押運輜重這活可是出力不討好,李陵心不甘情不願,向武帝請示自己願帶騎兵痛擊匈奴,看見李陵自告奮勇,漢武帝也知道李陵的心思,說你是不想在別人手下為將,但我已無多餘的騎兵給你。李陵再次請示說不要騎兵,願意以少擊多,只要所軍五千人就可以打到單于庭前。武帝聽後就答應了,另外派了路博德率部在半道做李陵的後援。李陵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遭遇單于主力,匈奴以數十萬萬騎兵圍攻李陵。李陵擊退一波有有一波,就這樣,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被俘投降。武帝聽後大怒,朝廷上大多也都是趨炎附勢之徒,司馬遷因此還下獄受腐刑。過了一段時間,武帝悔悟到李陵是無救援所致,就派因杅將軍公孫敖帶兵深入匈奴境內接李陵,但公孫敖無功而返,就對武帝說:“聽俘虜講,李陵在幫單于練兵以對付漢軍,所以我們接不到他。”武帝聽到後,便將李陵家處以族刑,全家被誅殺。

    李陵是名將,軍事能力強,但武帝只重用其小舅子李廣利,李陵心裡自然是不服的,但以少量步兵對抗匈奴大量騎兵,實在是不明智,再加上機緣巧合君臣之間的誤會,造成了李陵的悲劇。漢武帝時期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痛擊匈奴,聽李陵投降了匈奴,不僅僅是生氣的事了,影響了戰略,漢武帝任人唯親固然有錯,但事實證明漢武帝的雄才大略,為達目標的堅決,所以,李陵是悲劇的,漢武帝有錯,但歷史的功績裡,漢武帝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3 # 一夢千年146539581

    不該殺。觀其一生,可知漢武帝本昏庸殘暴,不是遇到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天降名將,此人則碌碌無為,故司馬遷對其不抱希望,認為其黑暗至極,讓天下蒼生塗炭。

    當時的歷史是彼此陣亡投降很平常,俘虜互換也很多,趙破奴也曾降過,不是照樣當大官嗎?而漢武殺李陵全家從公從私,極其錯誤,既無用人之明,更有殘暴之實。衛青霍去病,李廣利,哪個受重用的不是皇親國戚,而李廣,李陵則壯志難伸,以此看來,漢武不過如此,碌碌之輩,不是上代有積蓄,下面有猛將,一個武字,還真不配,特別是殺太子,信巫術,更不得人心。

  • 4 # 其血玄黃讀歷史

    漢武帝的做法是沒有問題的,在漢朝,叛國投敵就是滅族的大罪。歷史的事實是,李陵投降匈奴在前,漢武帝等了一年之後,才殺李陵全家的。大家先來看看《漢書·李廣蘇建傳》的記載:

    漢軍南行,士尚三千餘人,徒斬車輻而持之,軍吏持尺刀,抵山下,單于遮其後,乘隅下壘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後,陵嘆曰:“吾不死,非壯士也。復得數十矢,足以脫矣。今無兵復戰,各鳥獸散,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夜半時,陵與韓延年俱上馬,壯士從者十餘人。虜騎數千追之,韓延年戰死。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軍人分散,脫至塞者四百餘人。

    根據漢書中的記載,我們可以明確三點:第一,李陵在軍隊尚未完全覆滅的情況下棄眾逃跑,這是死罪

    第二,李陵戰敗當時既投降匈奴,這毫無疑問是要滅族的

    第三,李陵投降之時,遠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畢竟後來還有四百多人逃回了塞內

    當然,漢武帝后來的調查時出了點小問題,但也不改變基本的事實,李陵棄眾逃跑,後投降匈奴,這種人的家屬,要是好好贍養起來,這讓漢軍中的其他將士怎麼想?至於司馬遷“詐降”的辯解,那是不能取信的,汪精衛還說自己是”曲線救國“呢,要是以後每一個將領在生死關頭都“詐降”,那漢朝的仗還打不打了?

    我們再來看看《史記·李將軍列傳》中的記載,和漢書還是有所區別的,《史記》中沒有李陵棄眾逃跑的情節,但比《漢書》中多一段:

    單于既得陵,素聞其家聲,及戰又壯,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漢聞,族陵母妻子。“

    《史記》記載李陵娶單于女兒,被匈奴人優待在前,被武帝滅族在後。根據這個記載,漢武帝殺李陵全家還有什麼問題嗎?不單單如此,司馬遷還附了一句:

    ”自是之後, 李氏名敗,而隴西之士居門下者皆用為恥焉。“要知道,司馬遷和李陵是同時期的人,司馬遷本人還因為替李陵求情而獲罪,沒有抹黑李陵的必要。按《史記》和《漢書》記載,李陵就是該被殺全家,就算有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李緒練兵“的故事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畝三分地可以投資種甘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