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淼哥故事會
-
2 # 聽說卸磨就殺驢
孕婦在懷孕期間會做各種各樣的檢查,每一項都不可或缺,胎心監護就是其中一種。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就是胎心胎動宮縮圖的簡稱,是正確評估胎兒宮內狀況的一種主要檢測手段。胎心監護採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進行監護,能記錄下瞬間胎兒心率的變化,醫生透過胎心瞬間變化的訊號曲線圖形,能及時瞭解到胎動時、宮縮時的胎心反應,以此來推測宮內胎兒是否缺氧。胎心指的就是胎兒的心跳,一般在孕12周可用聽診器在準媽媽腹部聽到胎心。
一般我們在家中也可監測胎心,方法如下:
所只用的器材目前有三種:聽診器、胎心儀、胎語儀。
聽診器是最常見的,而且價格便宜,但是對技術的要求比較高,一般很難尋找到胎心的位置,聽起來聲音較小,一般人不容易聽到。
胎心儀和胎語儀都採用了多普勒聽診技術,有的胎心儀不但可以聽胎心,還能在LED或者顯示屏上顯示胎心率。
胎語儀就屬於智慧裝置的行列了,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在家監測胎心的標準,用來聽、錄胎音,計數心率和胎動,繪製監護曲線,還能讓醫生遠端聽胎心等。它有專門的手機應用,可以透過連線蘋果或者安卓手機使用。
醫生總是推薦我們做胎心監護,那麼它具體有什麼用呢?
胎心監護一般在女性孕12周之後即可自行監護,產檢時的“胎心監護”是孕晚期非常重要的一種產檢專案,它能正確評估胎兒宮內的狀況,對及早發現胎心異常和及時處理降低圍產兒死亡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如下:
(1)孕期胎心監護的作用
透過胎心監護可以瞭解胎兒的儲備能力,瞭解宮內胎兒的狀態,及時發現胎兒的缺氧情況,能對胎兒窘迫及早的做出診斷。妊娠末期孕婦對氧的需求量增加,隨著胎兒不斷增大,胎兒在宮內的空間變小,臍帶受壓的機率增加,可能會出現胎兒宮內窘迫的情況。而胎心率慢,可能是由於胎兒缺氧所引起的,但有時孕婦所服用某些藥物,透過胎盤作用於胎兒,也會引起胎兒心率減慢。在有胎心率持續變慢的現象時,一定要注意檢查瞭解胎兒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
(2)臨產時胎心監護的作用
臨產時,子宮收縮可以降低子宮胎盤迴圈血量,影響母兒間的血氣交換,每一次的宮縮,胎兒都會接受缺氧考驗。所以臨產前進行胎心監護,能及時發現胎兒的窘迫現象,積極處理。如透過吸氧或改變體位等方法能使缺氧狀態得以改善,降低新生兒窒息和死亡率。
有的媽媽是不是會問,胎心監護一定要做嗎?
其實說白了,“胎心監護”就是為了檢查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健康狀態,能夠及時準確的瞭解胎兒的發育狀態,一旦發現問題,能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所以胎心監護對於胎兒的發育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到了孕晚期,每次產檢都必須要進行胎心監護,自行進行胎心監護也是準媽媽每日應做之事,對於孕35周以後的高危孕婦,醫生則會要求住院用胎心監護儀持續監護胎心,必要時會進行長達一個小時持續監護。所以,胎心監護是必須進行的產檢專案。
知道了為啥應該做“胎心監護”,那麼懷孕多久去做才合適呢?
1、胎心監護應該什麼時候做
如果是正常妊娠的話,一般會從女性懷孕32周開始,每一次的產檢都會加入胎心監護,從孕37周開始則會每週做一次胎心監護;如果是有合併症或併發症,如糖尿病合併妊娠、妊高症等,或者是高危孕婦,則可能需要從懷孕28周開始進行這一項檢查。
當然孕婦也可以自己在家中進行胎心監護,先由醫生確定胎心位置,每次孕婦在家時,可以由丈夫直接用耳貼在孕婦的腹壁上聽即可,每日次數越多越好,沒有限制。
2、胎心監護每次時間
在產檢時,每次胎心監護的時間大約為20分鐘左右,是連續無間斷的利用胎心監測儀進行監聽,如果發現異常,則會延長監護時間。對於高危孕婦,在孕35周以後,就需要住院監護胎心了,如果有必要,每次監測的時間將超過1個小時。
胎心監護的費用也不是很貴,平時多檢查,對寶寶還是有好處的。
(浙江美福寶婦兒醫院)
-
3 # 帶蝸牛去散步
檢查孕婦體重、血壓、心率,子宮變大情況,是否缺鈣,胎兒發育大小、是否健康,胎兒心跳是否正常,是否出現臍帶繞頸,是否懷的唐氏寶寶……優生優育產檢是必須的,同時瞭解是否能順產。
-
4 # 嬰幼兒護理寶典
為什麼要做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是一種簡單的、無痛的產前檢查,主要用於評估胎兒的狀況。原理是利用胎心檢測儀對胎兒在宮內的情況進行監測,判斷胎兒的存活情況。
什麼時候做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一般是孕周達到36周開始每週做一次胎心監護,不過如果有妊娠併發症,可能根據情況從懷孕第28-30周就要開始做胎心監護了
胎心心率多少是正常的
一般正常的胎心率在120次/分-160次/分之間,妊娠超過40周後,胎兒成熟,胎心有時也可能低於120次/分,但是很少低於110次/分。如果胎兒胎心率持續10分鐘以上都小於120次/分或大於160次/分,才表明胎心率是異常的。
哪些原因會導致胎心監護
首先準媽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會影響到寶貝,也會導致胎心的變化。一般喝濃茶、咖啡、精神亢奮、發燒、生氣、失眠、甲狀腺功能亢進,都會導致寶寶的胎心率加快。
-
5 # 愛笑寶媽歐丹丹
我產檢做得特別多,從知道懷孕的那一天,到寶寶出生的前兩天,做了多少次產檢我都忘記了,只記得抽了二十多管血。
我是從第32周開始做胎心監護的,第一次做這個還特別興奮,因為可以聽到寶寶有節奏的心跳聲,挺好玩的。
一次胎心監護,至少要做20分鐘。做完之後,把結果拿給醫生看就行了,有時候寶寶不動,就會出現異常,散散步,再做一遍就行。
胎心監護是後期監測胎兒的重要手段,我預產期入院後,每天都要做兩次檢測,護士和醫生都會檢視結果,和我一個病房的姐姐,就是因為醫生髮現她的胎心不正常,越來越低,然後直接剖腹產生的寶寶。
所以,產檢要聽醫生的,入院待產更要聽醫生的。加油!
-
6 # 清水無爭
一般孕婦到了孕30周以後,產檢的時候就會加上胎心監護這一項。胎心監護主要是評估胎兒的情況,看看胎心率的快慢,胎動是否出現異常。
每次胎心監護要做20分鐘,胎動顯示為3-5次就屬於正常範圍,胎動時心跳加速。反之,如果整個胎心監護結果顯示曲線很平,那可能就是胎心不太好。有可能是胎兒宮內缺氧,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寶寶睡著了。到孕後期的話要密切注意胎動,平時在家也應該自己數胎動,記錄胎動次數,有異常必須馬上到醫院。
-
7 # 湛如雪
胎心監護其實就是檢測胎兒在腹中的心跳頻率,以及胎動頻率。
一般要檢測20分鐘,對產婦來說,就是坐,或者躺20分鐘。
醫生可以透過這項檢查,來觀察胎兒是否正常成長,是否缺氧等情況。有經驗的醫生也可以透過這項檢查來觀察產婦是否將要分娩。
-
8 # Mieali
胎心監護是胎心胎動宮縮圖的簡稱,是應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將胎心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記下來供臨床分析的圖形,是正確評估胎兒宮內的狀況的主要檢測手段。
一般醫院產檢是到孕後期才有胎心監護專案。有些孩子在肚子裡好動,胎心監護就好過關,對於懶寶寶來說,胎心監護經常不及格。我二寶就是這樣,每次做胎心監護都要做兩到三次,因為動的少,醫生擔心會是缺氧,有次還要求住院。我實在不想呆在醫院,就申請回家,每天去醫院報道做胎心監護。後來二寶出生一切順利,只是因為在肚子裡太懶了。
碰到懶寶寶媽媽經常擔心,為啥娃老是胎心監護不及格,有個小訣竅是胎心監護前吃一小塊巧克力,寶寶會愛動一些。
-
9 # 啟明星138717721
胎心監護就是透過特殊的胎心監護儀器,將裝置貼到孕媽的肚子上,觀察大概10分鐘左右,觀察胎兒胎心跳動是否正常,同時會透過電腦儀器出一張大概類似心電圖一樣的圖紙,可以間接反映胎兒的心跳情況,這個需要專業醫師進行建議。尤其是孕後期,要根據產婦的身體狀況,選擇定期的胎心監護,以確保胎兒正常生長,不出現異常問題。
-
10 # 高興媽媽聊育兒
懷孕以後,孕婦感到最辛苦的事情應該就是產檢了。從剛開始的建檔到後來的一個月檢查一次,然後兩週檢查一次,到最後一週一次來說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我記得產檢的時候,胎心監護是從36周以後開始有的這種專案。其實胎心監護是監測胎兒狀況的一種檢測方式。畢竟到三十六週以後,胎兒基本發育完善。我們透過胎心監護,測量胎兒心跳的情況。,進而來判斷胎兒的身體狀況。如果胎兒心率過快或者過慢,說明胎兒有缺氧或者其他不適的表現,我們要進一步為產婦做檢查,以保證孩子的安全。
-
11 # 媽媽網
胎心監護是一種簡單、無痛的產前檢查,可以瞭解胎動時、宮縮時胎心的反應,以推測宮內胎兒有無缺氧,可以評估出胎兒的狀況。一般情況是從懷孕第36周開始每週做一次胎心監護。但如果有妊娠併發症,可能根據情況從懷孕第28—30周就要開始做胎心監護。
有些媽媽是在家自己也做監測胎心的,買聽診器、胎心儀、胎語儀等進行監護,監測胎心率是否在正常範圍(120-160跳/分鐘)。還可以透過數胎動來監測,胎動正常明顯1小時不少於3-5次,12小時明顯次數為30-40次以上。如果12小時胎動次數少於10次算是胎動減少,就要查詢原因(是因為情緒激動還是走動多了),必要時到醫院進行胎心監測。
-
12 # 健康編輯說
在懷孕34周後,孕媽媽每週去醫院產檢時,都進要進行胎心監護,透過動態監測胎兒20分鐘內的活動情況,以瞭解胎心、胎動及宮縮的狀態。如果20分鐘內胎動次數超過3次,每次胎動時胎心加速超過15次\分,並且沒有太頻繁的宮縮出現,那麼這是一個正常的結果,說明胎寶寶在子宮內非常健康,醫生會根據胎心監護的情況來進行判斷。
怎麼做胎心監護?胎心監護是透過綁在孕媽媽身上的兩個探頭進行的,一個綁在子宮頂端,是壓力感受器,其主要作用是瞭解有無宮縮或宮縮的強度;另一個放置在胎兒的胸部或背部,進行胎心的測量。儀器的螢幕上有胎心和宮縮的相應圖形顯示,孕媽媽可以清楚地看到胎寶寶的心跳。
另外還有一個按鈕孕媽媽感受到胎動時,可以按壓此按鈕,機器會自動將胎動記錄下來。胎心監護儀將胎心的每個心動週期計算出來的心跳數,依次描記在圖紙上以顯示胎心基線變化。在一定範圍內,胎心基線變化表示胎心中樞自主神經調節和心臟傳導功能建立,胎心有一定的儲備力。
胎心監護怎樣一次就過很多孕媽媽做胎心監護時都不是一次透過的,其實大多數時候胎寶寶並沒有異常,只是睡著了而已。所以孕媽媽在做檢查前就要把胎寶寶叫醒。
如果胎心監護結果不是非常令人滿意,那麼監護會持續地做下去,做40分鐘或一個小時也是可能的,孕媽媽不要過於焦慮。
做胎心監護時,整個過程至少需要20分鐘,很多孕媽媽需要排隊做,明明排隊的時候胎寶寶還動得很歡,孕媽媽暗自慶幸,這一次準能過了,結果做監護時小傢伙又安靜了。有的孕媽媽會因此心煩意亂、心生埋怨,這些壞情緒胎寶寶都是可以感知的。這時候,不妨換種想法,胎寶寶是在跟媽媽玩遊戲,多做一次胎心監護沒什麼大不了的。
本文摘自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馬良坤大夫主編的《協和專家+協和媽媽圈產檢》一書。 -
13 # 九皮皮
生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一般到了孕期32周左右去產檢就會多一項胎心監護。胎心監護簡單的來說用醫學儀器來監測肚子裡的胎兒是否一切正常。
根據我本人的經驗,我對胎心監護是一點好感都沒有,當然也可歸結於肚子裡的寶寶太調皮,喜歡捉弄我和醫生。我從32周開始做胎心監護,一直到寶寶出生,這中間做過無數次胎心監護,沒有一次是順利透過的,好幾次都把我和醫生嚇得半死。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做完,醫生讓我住院,說胎心監護太不正常了,需要住院觀察。我沒同意,就讓我中午回家好好睡一覺,下午再去做一次。下午去做又正常了。於是就安心的回家了。後面每一次胎心監護都是如此反覆,到後面我搞煩了,結果不正常,也不做了。
說這個,不是告訴媽媽們,胎心監護沒用,是想說胎心監護的結果並不一定就準確。有時候如果不順利,媽媽們也不要過於擔心。可以學會自己數胎動,可根據自己的時間隨時進行監測,效果也不比那20分鐘的胎心監護差。
-
14 # 快樂源14
胎心監護是胎心胎動宮縮圖的簡稱,是應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將胎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記下來供臨床分析的圖形(上面波形表示胎動的次數,下面波形表示宮縮壓)。現階段醫生主要看在20分鐘內寶寶胎動的次數。一般20分鐘內寶寶的胎心次數要不少於3次,太少或太多,都是不合格的,太多太少,寶寶都可能是缺氧的表現。第一次胎心監護不透過,醫生會根據胎動多少,讓你是爬爬樓還是坐下休息,等你感覺寶寶胎動還可以時就可以再次做胎心監護了,如果第二次胎心監護不合格,醫生會建議洗30分鐘氧氣看下再做一次胎心監護,如果再不合格,醫生就會建議住院觀察寶寶的情況了。
-
15 # 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
胎心監護可以說是孕期非常重要的產檢,它的監測方式簡單,而且無痛、無副作用。
孕婦在孕期情況正常通常醫生會建議在34~36周後每週進行一次胎心監護,對於有妊辰併發症的孕婦會根據情況提前到28到30周就需要做胎心監護了。
胎心監護的作用:
胎心監護主要針對於孕晚期的孕婦,利用胎兒的心跳監測儀,對胎兒在宮內的情況進行評估監測,判斷胎兒情況。
如何看胎心監護圖:
主要是觀看它的兩條線,一條為胎心率,一條為宮縮記錄,
胎心率:正常情況波動在120到160之間,有的40周後的胎兒,胎心也可能低於120,但不會低與110。
子宮收縮:一般保持20mmHg左右。
為了寶寶的健康出生,胎心監護有必要做喲。
-
16 # 小高孕育記
孕媽產檢,胎心監護到底是什麼?
胎心監護是孕晚期一項重要檢查專案,是可以檢查出胎兒的發育情況的,所以這項檢查很重要,也是每個孕婦都必須要做的檢查。
一定要做胎心監護嗎?胎心監護是為了檢查胎兒在孕媽肚子裡的胎心情況,能夠準確的瞭解胎兒的發育狀態,如果發現問題,可以及時採取措施。尤其是到了孕晚期,每次產檢都必須進行胎心監護,尤其是36周以後,醫生會要求每週一次胎心監護來監護胎心,所以,胎心監護是必須進行的產檢專案。胎心監護是透過超聲波的原理來對胎兒宮內的情況進行監測,是沒有輻射的,也很安全,孕媽可以放心。胎心監護可以瞭解胎動時、宮縮時胎心的反應,來推測胎兒有無缺氧情況。
正常胎心在120-160次/分鐘。如果胎心監測不合格,可以連續吸氧幾天,同時取左側臥位,之後再次做胎心監護看胎心情況。
胎心監護可以不做嗎?當然不可以,每個孕婦都是需要做胎心監護的,一般從32周開始,每一次產檢都會有胎心監護這一項,從37周開始需要每週做一次胎心監護,如果是高危孕婦或者有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能需要從28周開始就要進行胎心檢查了。所以是必須要做的,不可以嫌麻煩就不去做檢查哦。
做胎心監護需要注意哪些?做之前最好吃點東西,這樣胎兒會更願意動一點,如果空腹肚子做胎心監護,很容易不合格。儘量選擇平時胎兒活躍的時間去做,這樣可以監測胎兒動態情況,如果胎兒做胎心時一直不活動需要重新檢查。做之前要先排空膀胱,由於做的時間比較長,如果憋尿的話,不僅自己會不舒服,也會影響胎心監護。由於時間比較長,儘量選擇自己比較舒服的姿勢,可以選擇左側臥位,這樣也可以改善胎兒缺氧情況。胎心監護不合格怎麼辦?孕媽可以吃點東西或者吸氧半小時後,再次複查胎心監護。做彩超檢查胎兒臍血流情況,可以判斷胎兒是否有缺氧情況,進一步判斷胎兒宮內狀態。當然,如果胎心監護不合格醫生也一定不會讓你走的,直到合格之後才可以離開醫院,畢竟關乎到胎兒,大家還是慎重一點。
檢查胎心監護和彩超結果都正常,那準媽媽也不要掉以輕心,還是需要多關注胎動,按時產檢,繼續觀察胎兒情況,同時要注意休息,作息規律。喜歡我的分享,記得關注我@小高的彩超小幫手 ,歡迎大家下方評論留言,我們一起交流學習。
-
17 # 京媽說
進入孕晚期後,孕媽們會發現 產檢中多了一個專案——胎心監護。大部分孕婦是從懷孕32周開始做,也有部分孕婦是從懷孕28周開始做。
孕媽產檢,胎心監護到底是什麼?1.先來說說什麼是”胎心監護”?
孕晚期產檢時,護士會讓孕婦 半躺著或者坐著,然後在孕婦肚子上綁一個腹帶,裡面固定一個 小探頭,這個探頭是和旁邊的一個 帶顯示屏的小儀器 相連。
開始測量後,會在顯示屏上出現幾道不同的曲線,就像心電圖一樣,大約20分鐘後結束,到時候 會出來一張結果圖紙,看上去很像心電圖的結果圖紙,這個就是這次胎心監護的記錄圖紙,把這個結果拿給醫生看,醫生一看就明白了。
2.產檢中,為什麼要做胎心監護?
不少孕媽覺得,進入孕晚期產檢的太頻繁了,而且基本每次去都主要做胎心監護,每次都順利的孕媽就會覺得 “好像必要檢查”,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胎心監護太有必要了,尤其是懷孕晚期的階段。
因為在孕晚期,胎兒很容易因為各種情況發生 宮內缺氧,而胎心監護就是 透過檢測一段時間內胎心、胎動的情況,來判斷胎兒是否存在缺氧或其他異常的一項檢查。
如果胎兒有宮內缺氧,可以 及時的發現,並儘快有效的處理,減少不必要的傷害發生。
3.為什麼產檢時胎心監護不能一次透過,需要再做一次或幾次?
不少孕媽有過這樣的經歷,去做產檢,做胎心監護沒透過,醫生讓再做一次,甚至連著做了好幾次才順利透過。那醫生是怎麼判斷結果的呢?
主要看 胎心監護曲線圖 是否正常,如果都正常那就一次順利通過了,但如果有異常,那就需要再做一次排查胎兒的健康情況。
① 胎心曲線不在正常的範圍內
如果結果顯示,胎心持續高於160或低於120 ,那就會考慮產婦是否存在情緒激動,或是缺氧的情況,一般醫生會建議重新檢查,情況嚴重的可能會先吸氧20分鐘,再次檢查。
② 胎心曲線沒有加速減速變化
正常情況下,胎心曲線會呈現出“加速或減速的變化”,主要透過曲線的振幅來看出,如果振幅變化不明顯,也說明孕媽存在一定的胎心異常情況,具體情況要醫生看過報告單,必要時要重新做胎心監護檢查。
“宮縮曲線” 是胎心監護結果圖上另一條重要的曲線,可以反應這段時間內是否存在宮縮,及宮縮的頻率如何。
如果宮縮曲線異常,往往會 提示“可能有規律宮縮出現”,特別是不足月產婦,這種情況是很危險的,容易引起早產,因此需要進一步複查胎心監護。
④ 胎動曲線
孕晚期做胎心監護時,一般會在20分鐘內可以獲取1-2次胎動,如果再監測過程中,胎兒很安靜,護士會建議孕媽 輕輕拍拍腹部、左右輕推腹部、吃點甜食 的方式,來促進胎兒活動。
但如果這樣做了之後胎兒依然不活動,為了排除胎兒發生宮內缺氧的情況,護士會讓孕媽 進行適當活動後(如散步、爬樓梯等),再次檢查,這種情況可能就再做一次或多次。
4.孕媽怎麼做才能讓胎心監護一次順利透過?
想要讓胎心監護一次順利透過,那孕媽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① 選擇平時胎動活躍的時間段去產檢
這樣才能更好的記錄胎兒的胎動情況,讓胎心監護都能一次順利透過,那比如胎兒一般是上午胎動活躍,那就預約上午的時間去產檢,但如果胎兒下午胎動活躍,那就下午去產檢。
② 孕媽提前做好準備
比如孕媽提前 睡好、吃好,保持良好的狀態,產檢時可以和旁邊的孕媽聊聊天、聽聽音樂等,讓自己放鬆下來,並且狀態比較好,這樣也是比較容易一次就透過的。
如果在產檢時,胎兒犯懶,不願意活動,那孕媽就可以採取些“小措施”,讓胎兒多些活動,比如 吃點甜食、輕輕拍拍肚子、和胎寶寶說說話、放首平時胎寶寶有感的音樂等,都可以讓胎兒活躍些。
④ 產檢時配合好醫生
去做產檢時,孕媽也要配合好醫生,這樣才能讓檢查更順利。比如 檢查時的姿勢、準備、心情 等,都要聽從醫生建議,如有情況及時和醫護人員溝通等。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關於 “胎心監護” 的知識,孕媽們要重視這項檢查,不能不當回事兒。而且產檢結果也要及時諮詢醫生,並聽從醫生建議。
以上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到您。
回覆列表
孕婦們每次到醫院產檢,都必不可少的做一下胎監,讓醫生評估一下寶寶的情況,到底胎心監護看的是寶寶的什麼指標,為何如此重要呢?
實際上,胎監監測的是寶寶心臟受到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孕婦們看多了都知道,目前多數採用的是無激惹試驗(NST)。
無激惹試驗無創,方便,假陰性少,所以應用較廣泛。如果此試驗結果表現正常,寶寶在這一週的時間內相對來說是安全的,但是此試驗有較高的假陽性率,所以很多時候孕婦做出來不滿意的結果,醫生可能會需要結合臨床,次日或當天複測一次。
胎心監護看的是什麼?1. 胎心率基線
正常的胎心率是120-160bpm,如果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有缺氧的情況,胎心就會加快,嚴重的時候>180bpm,如果缺氧持續加重,胎心就會表現出減慢(<120bpm),嚴重的時候<100bpm,所以胎心率對於是觀察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是否缺氧的重要指標。
2. 基線變異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胎心率基線變異每分鐘應該在6個或以上,且每次變異的幅度應該在6-25bpm,如果寶寶的基線變異變少或消失,排除了寶寶睡眠或者使用過鎮靜劑等情況後就要考慮寶寶儲備能力異常了。
3. 胎心率加速
正常的胎心率加速在15bpm以上,持續15秒以上,這可能與寶寶受壓有關,偶爾出現、短暫的加速沒有太大的問題。
4. 胎心率減速
受宮縮時胎頭受壓、臍帶受壓以及胎盤功能不良、胎兒缺氧等情況影響引起的胎心減速,分為三種:
第一種多是由宮縮時胎頭受壓引起的,表現為伴隨宮縮的出現而出現,但胎心減速持續時間短,迅速恢復;
第二種多由臍帶受壓引起,表現為胎心率的減速跟宮縮的出現沒有固定的關係,胎心減速幅度>70bpm,持續時間不定,但也迅速恢復;
第三種是有胎盤功能不良、胎兒缺氧這些情況引起,表現為宮縮後30-60秒才出現胎心減速,而且恢復時間長。
胎心監護在孕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結果異常時要結合B超以及生物物理評分,全面評估寶寶的情況,所以產檢很重要,大家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