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億莎Yisha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其實跟孩子沒關係。每個小孩一出生都是一樣。關鍵在於父母,家裡的經濟,對孩子的教養和從小接觸的圈子決定你孩子從哪開始跑,往哪跑,怎麼跑。

  • 2 # 誰的名字是朱朱

    矛盾心態,現在普遍存在的焦慮狀態的真實寫照。

    1、社會風氣就是這樣,多數人都是習慣性的跟著走,也不去問為什麼,隨大流吧。大人自己的生活也是這樣啊,不求最好,也不能最差啊,於是跟風氣就上來了。

    2、給孩子減負,減的是負擔,其實最應該減負擔的是家長的心裡。家長現在職場壓力大,面對越來越殘酷的競爭,家長只能逼著孩子去學習,希望將來比自己要強。

  • 3 # 百家—珞北

    這兩種理論在理論上是好的,但是在實行過程中卻存在很多問題。

    給孩子減負的目的是什麼,是讓孩子快樂的去學習,帶著興趣去學習,然而目的達到了嗎?並沒有。帶來的後果反而是學生的抗壓能力在減弱,甚至沒有抗壓能力,一個學校出現了學生跳樓的事件,同學眼睜睜的看著昔日的同學霎那間失去生命,學到的不是珍惜生命,而是學習,威脅老師,別讓我寫作業,讓我寫我就像那誰一樣。人既然來到這個世上,是來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的,透過學習去感受這個世界,透過最初的學習翻身,走路,吃飯,到大了去學習知識,這些都是生存的根本,減負不是不學習,而是用方法,快樂的學習。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不過是大人把自己的焦慮轉嫁給孩子,教育講究因材施教,有些孩子適應快節奏,有些適應慢節奏。逼著孩子不停往前,本身就是違反孩子身心發育規律的。如果逼的孩子變成一個心理有問題的孩子,更是得不償失。

    教育更需要一顆平常心,去尋求適合自己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對待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首先做一個明智的家長,有自己的判斷力,說減負就盲目跟風,說不輸在起跑線上就拿小鞭子在後面追著趕著。都不是明智之舉,瞭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有更好的方法去應對該如何的問題。

  • 4 # 教大育小

    我們先來看孩子的減負問題。現在教育部,家長,社會都高呼要給孩子“減負”。那孩子減負,減的是孩子的作業,減去那些枯燥乏味的無聊的作業。減去只是針對考試給孩子帶來的過度負擔。是的,我們會發現現在的孩子書包太重,讓孩子負擔重重,讓孩子不堪負重。其次是孩子的作業壓力過大,考試壓力過大,讓孩子沒有時間去發展更多的能力,讓孩子只知道讀書,身心沒有得到合理的發展。那麼針對這一現象,專家,相關的教育專家,教育部提出了給孩子“減負”。許多地方出臺了相關的措施和策略,也開始減少孩子的作業,同時的話學校增加更多的興趣課堂,同時也增加了一些能力培養。給孩子“減負”是沒有錯的。

    那麼我們來看“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問題。

    關於“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孩子的一個教育問題。最早是一家早教公司提出的一個理念。同時獲得了成功的營銷。當然,這裡是一個心態問題,當然也是讓孩子贏在能力上,而非單純的考試結果。當然,也反映了很多家長的焦慮心態。原本是為了孩子好,但因為家長的焦慮,還有渴望贏且錯誤的解讀,給孩子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響。

    有的家長錯誤的解讀,用錯了方法,於是就認為那僅僅是隻針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所以拼命的逼迫孩子去做題,去上某些班級而根本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也不考慮孩子的能力發展問題,甚至憑自己的感覺和認知亂報班,亂加負擔,孩子壓力重重,負擔更重,但是效果卻微乎其微。

    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孩子減負問題”是一個社會的現實問題,是一個社會現象,而“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是家長的一個心態問題,所以二者是絕然不同的。所以有的人把他對立起來是不科學的,是自討苦吃的。因為沒有分清楚性質就亂跟風,亂對孩子施壓,四處抱怨,是不科學合理的。

    作為家長,一定要有清晰科學的認知,知道自己的孩子該怎樣培養,而不是盲目跟風,盲目焦慮。祝福大家!

  • 5 # 李甲明310

    為什麼要給孩子減負,起跑線又在哪裡?

    我看過一組圖,同一條起跑線,一個窮孩子拉著牛車載著父母,一個富孩子父母開著車載著他,他們將來的成就能一樣嗎?我認為孩子的起跑線就是父母,父母提供的物質和教育對孩子影響很大。有的人穿金戴銀、最優秀老師上門家教、目光長遠、知書達禮;而有的人衣著普通,受應試教育,每天除了學習沒有其它生活,他們將來的成就能一樣嗎?即便是同樣的條件下,有的人堅強勇敢、正直善良、樂觀積極、團結友愛,而有的人除了學習好一無是處、高分低能,那他們將來的生活能一樣嗎?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必須十分努力才行。

    至於減負。想要成功怎麼能不努力呢?努力不一定獲得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你有什麼理由不努力?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稍不留神就可能被這個時代拋棄,中國人口十幾億,科技的發展卻讓許多工作不再需要人工,新興行業不斷崛起,以後的競爭會越來越大,現在減負,以後可能會擔不起生活的重擔。父母應給孩子做出長遠的規劃,而不是讓孩子隨波逐流最後泯然於眾。

  • 6 # 孤獨行者Noodle

    看了題主的問題,仔細一想,還的確如此。

    這充分體現了現在的人們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矛盾心理,不止在孩子教育上。

    今天生命在於運動,明天生命在於靜止,後天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大後天又飯後不宜運動,大大後天超市搶鹽,大大大後天藥店搶板藍根,充分表明了人們的從眾心理,根本就不動那個秀逗的腦袋瓜。

    昨天與親戚聊起醫院的新媽媽,說孩子的紙尿褲應該穿到六歲,嬰兒不宜把屎把尿,否則脫肛,所以只能用紙尿褲兜著……那以前沒有紙尿褲的時代豈不是人人脫肛?

    哎,醫院的工作人員尚且如此,那更不用說普通大眾了,至於這些有才的想法怎麼來的,我想正中尿褲生產商的下懷,大家就明白咋回事了吧?

    所以題主這個問題,無論是那種行為背後都有其推手,至於是不是真的全是為了孩子那倒不一定。高呼減負的是怕麻煩心疼孩子的父母還有想歇一歇的教育部門,喊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則是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早教班、親子班,被夾在中間沒有選擇權的則是可憐的孩子們。

    那些不假思索一呼而上的人們蠢的不是一天兩天了,今天有明天后天還會有,偷笑的是既得利益集團,哭了的只有孩子們吧。

  • 7 # 越南天牛

    這個問題確實道出了現代社會一種深深的無奈,我給滿分!!!

    之所以要高呼“給孩子減負”,是因為現在的孩子確實負擔太重。除了學校的課業,還有更多的校外補課在等著這些可憐的孩子們。奧數、英語、閱讀、寫作……繪畫、舞蹈、樂器、書法……圍棋、游泳、球類、跆拳道……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層出不窮,家長和孩子疲於奔命。

    教育主管部門確實也看到了孩子們的辛苦,聽到了家長們的呼聲,也確實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減負措施,比如在校時間不得超過幾小時,作業量不得超過多少,週末節假日不得補課等等。

    之所以一邊又高呼“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是因為分數指揮棒並沒有改變。教育資源有限,優質教育資源更少,想要進入好的學校,必須要靠分數。現在減負之後,本身孩子用於學習的就少了,別人家的孩子都去補習班補習了,我家孩子要是不去學的話,勢必就是人家分高能進優質民辦學校,我家分低只能去一般的學校。如此下去,只能分數差距越來越大,偏偏大學又是按照分數錄取的,綜合素質再高也沒用。

    所以大家就更要送孩子去上課外輔導班了。而教育部門的減負是管不到校外的。校內減負減得越多,校外培訓機構的生意就越好,學生的學習負擔就更重。於是,出現了神奇的一幕:不減負,孩子苦,家長累;減負,孩子更苦,家長更累!!!

    因此,只要分數指揮棒的現象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所有的減負都很難取得太大成果!

  • 8 # 木木山mms

    現在社會上高呼給孩子減負,本意不是減輕學習負擔,而是減輕思想上的重壓,基礎教育必須要學,考不上頂尖學府也不意味人生就失敗了。減負的目標是除了學習還有時間鍛鍊身體,看看世界,熱愛生活,能享受成功,也能承受打擊。不要輸在起跑線說法,反映了人們對改變自身階層現狀的焦慮。家庭背景、父母素質、遺傳基因這三大方面,就是孩子的起跑線,我們能做的,就是合理引導孩子學習,培養孩子勤奮自律的品質,只有盡力了,才不會後悔。

  • 9 # 笑鐘的世界

    應試教育下,社會一邊高呼減負,一邊高呼"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讓家長始終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一方面高呼減負,規定學校不允許給孩子佈置太多作業,下午早早放學。但只要應試教育存在,走高考這條路,就不可能真正減負。

    這種心理在家長不輸在起跑線上得到印證。

    從幼兒園階段,孩子們就參加各種培訓,包括鋼琴,書法,繪畫,跳舞等藝術,上小學後,各種課後輔導,培優,奧數培訓層出不窮。孩子們每天往返於各種培訓機構,家長也勞心勞力,卻不敢懈怠。

    因此,平衡減負與課後培訓(不輸在起跑線上)之間的關係,需要我們每個家長有自己的主張,不能盲目,理性對待。讓孩子擁有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

  • 10 # 知常容

    這個現象很正常,這是正常的人際交往。因為大家處在競爭關係。比如一個學渣問學霸,你學習花多長時間,我基本上很少花時間。實際上她背後花了一大堆時間。所以家長也一樣啊,就是你們不要上輔導班,孩子一定要減負,你們不送我送了我的孩子,就比你們有優勢了。

    所以家長一面責怪學校,作業太多孩子太苦,另一面又拼命的把孩子往輔導班裡送往,給孩子加班加點。你說讓他不對孩子施壓,現實嘛,當然不現實。因為只有一個孩子誰輸得起?

    所以教育就陷入了囚徒困境。大家都知道這樣做是不對,但是大家不但不收斂,而且會變本加厲的繼續這樣做。因為當教育跟人的切身利益,跟就業直接掛鉤的時候就已經陷入。

  • 11 # 木子小妖111

    感謝邀請。3年前當我同事跟我說,她們家的錢都花在女兒身上了,至今都沒買車。我很詫異。我生活在江西的一個十八線小縣城。我同事是本地人,家裡自建房,不需要買房。兩口子都在事業單位上班,老公還是一個單位的小領導。不至於買不起一輛10萬的車吧。然後她說,她女兒從小學習成績不好,週末各種補課。考慮到文化成績不好,就培養女兒學鋼琴。補課費很貴,她一個人的工資盡交補課費了。鋼琴費更貴。花錢找關係進好的小學,中學,高中。當時聽完,我心裡默唸以後我生孩子絕對不能這麼寵溺,有多少錢辦多少事。

    今年我孩子2歲半了,虛歲4歲。我送進幼兒園了。上週第一次作為家長參加幼兒園的家長會。去了之後感覺進了高中家長會。園長跟家長們討論的是如何教孩子算數,如何培養看圖說話,識字,寫字。園長很嚴肅的說要和小學接軌,家長不要鬆懈害了孩子。其實我的想法是孩子在幼兒園只要玩就可以了。當場提出幼兒園不要有學習壓力,會玩就可以了。事後,跟另一家長溝通時,我們竟然達成共識,應該給孩子報個班,晚上回去教娃數數。

    我的天啊,我一直覺得孩子應該玩,不要有這麼多壓力的。可是我竟然開始安排娃幾歲報什麼班了。是不是特矛盾?我仔細想過為什麼會這樣。對於像我這樣生第一胎的父母來說,大多是80.90的,我們小時候大部分都是玩的,讀書開始感覺到壓力,特別是高中時壓力特別大。然後自認為都是大學生,孩子不會差到哪去。所以提倡給孩子減負。可是對於二胎的父母而言,大部分是70後,他們那個時代是讀書改變命運。而且大多經濟狀況比較好,所以對孩子,不希望他們輸在起跑線上。

    其實最根本的是大環境如此。大家對學校的要求很高,導致學校不敢施加學習壓力給學生。如果蹦出個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大跳樓的新聞,那更是各方討伐。學校不給壓力了,父母擔心呀,再加上各種校外輔導機構的大事宣傳,所以就有了一邊喊著給孩子減負,一邊狂報學習班的父母了。唉,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呀!

  • 12 # 考研老學姐

    首先,兩者並不矛盾,

    一、家長高呼為孩子減負,是因為目前學齡兒童的學習壓力,確實太大了,這當然不僅僅是學校的學習壓力,還包括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另一方面,這一呼聲也是家長為自己喊的,家長的壓力不比孩子小!

    二、家長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也沒有問題,目前教育資源差距較大,好學校和差學校就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小升初,初升高,每一步都是一次人生的重大篩選,階層的劃分,肯定不能輸呀!

    三、原因及解決辦法

    我們應該看到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教育資源不足,尤其是優秀的教育資源不足,目前大學生選擇報考專業時,首要考慮的就是就業,很多優質的高考生多會選擇就業形勢好的理工科,例如計算機、機械等等,而對於師範類院校意向較小,本應該最優秀人才才能從事的職業,卻成了第二選擇,本身就有問題!主要原因其實還是教室隊伍的待遇提不上去,這你可能又會說教師的待遇不低,但是這需要比較的,現在計算機類工作兩年月薪兩萬大有人在,但是教師呢,拿到這個數估計要到校長吧,那又需要多少年呢?因此這一問題的癥結還是教室待遇!只有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才會使這一問題得到解決!

  • 13 # 兜麥麥

    呼籲給孩子“減負”實質是提倡素質教育,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但是社會上大多數人對“減負”有片面的理解,認為“減負”就是給孩子少作業,少任務,讓孩子有更多時間玩。不要揹負太多的成績和學業壓力。

    那我們來重新審視下“減負”到底是什麼?

    詞條上這樣解釋:減輕的是不合理的、不必要的負擔。這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以及學生自身共同來完成。老師改變教學方式,老師和家長共同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老師掌握高效的課堂,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總而言之,不是不要教學質量和學習成績,而是要透過變革,使教育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

    那在來說一下“起跑線”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起跑線”在哪兒?從80後小時候,“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就在流行,那起跑線到底在哪兒?終點又在哪兒?這個線到底在哪兒?是出生?上學?工作?到底哪裡是起跑線?

    第二個問題: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偏偏有人就生在羅馬,怎麼比?或者說還沒有比就已經輸了,那我可不可以理解為“起跑線”就在投胎的那一刻?

    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條,與其注重孩子小時候比別人多會幾首唐詩,多認識幾個字,多會幾句英語,不如注重孩子的學習習慣,豐富孩子的內涵。

  • 14 # midou1

    ‘減負’和‘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說的並不是同一個問題。

    減負:指的是教育部門減少學生們的作業量,降低考試的難度,同時降低入學門檻,不做填鴨式教學。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指的是家庭教育應該從小開始,而家庭教育可不是簡簡單單的上個輔導班,學一項才藝就可以完成的。

    家庭教育滲透在家庭的每一個細節裡。最好的教育是家庭給的,用幾個明星家庭來舉例子:

    先說黃磊,在《爸爸去哪兒》中我們能看到黃磊給多多的愛可不僅僅是溺愛,他時時刻刻用自己的行動和智慧給女兒做示範。他不用絕對的對錯來衡量一件事的價值,而是在事情發生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教會女兒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當然,多多也有很多的才藝課要上,但是上課的目的並不是掌握一項技能,而是用心體驗其過程。

    然後是吳尊,雖然他是個富二代,卻只依靠家庭的財力,渾渾噩噩地生活。他堅持運動,強健的體魄可不是一兩天能練出來的。他堅持早起,高效地利用每一分鐘。他把孩子當朋友,孩子在他的甜品店吃甜點,他也要吐槽一下:‘你們吃甜點都不付錢的嗎?’他當然不缺這點錢,可是他的吐槽卻暗示孩子們要自力更生。

    這些明星們都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這‘起跑線’是從小培養成良好的習慣,絕非簡單地掌握技能

  • 15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減負和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確實是當今最熱門的話題,其實都是源於對減負和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錯誤理解。

    一、減負不是降低學習難度和學習要求,而是減去不必要的學習負擔。比如說題海戰術確實可以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要鞏固所學的知識,適量的練習也是必要的。但是過度的題海戰術,卻是會讓一個孩子喪失思考能力,變成了考試的機器。特別是隨著學習難度增加以後,這種題海戰術會變得越來越低效。

    真正的減負,並不是減輕孩子的學習難度和學習要求,而是減去孩子完全不必要的學習負擔。比如各類的輔導班,透過各種練習和套路,確實可以讓孩子提升考試成績,但是孩子卻喪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和學習能力,可謂得不償失。所以大資料顯示,所有的高考狀元都是沒有上過任何補習班,因為他們都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在獨自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時候,鍛鍊的恰恰就是他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不輸在起跑線上,是指不要錯過孩子核心素養培養的敏感期,而不是超前學習。多數家長都把不輸在起跑線上,理解成了超前學習。孩子核心素養的培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說孩子的意志力和專注力,在幼兒階段就要開始有效的引導和培養。但是絕大多數家長恰恰忽略了孩子這種核心素養的培養,所以孩子進入小學以後,孩子的注意力缺陷就會成為影響孩子學習的最決定性因素。

    一個有專注力的孩子,跟一個沒有專注力的孩子,他的學習效率是天地之別,專注力差的孩子,即使上再多的補習班,再怎麼超前學習,都是進步有限的。一個有著良好專注力的孩子,他的學習效率是非常高的,他輕輕鬆鬆的學習,就可以讓一個專注力差的孩子每天學的很辛苦都拍馬也趕不上。

    絕大多數家長都把輸在起跑線,錯誤的理解成了超前學習,而不是在孩子核心素養的敏感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培養。

    錯誤的教育認知和教育觀念,就必然導致錯誤的結果,所以我們的多數家長都會在孩子的教育上疲於奔命,即使成了救火隊員,也是四處冒煙。

    所以,普及科學的現代家庭教育知識,推進有效的素質教育,才是解決這些教育問題的最有力武器。

  • 16 # 許獄

    教育,已經成了整個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不僅是受教育的孩子感到恐懼和焦慮,就連家長和學校的老師也患上了焦慮症。

    一邊喊著給孩子“減負”,又一邊高呼“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因為很多人處在社會的不公平位置,導致他們這樣思考問題。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將來處在公平的有利位置,所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一定要孩子學習更多技能,更多知識。 本以為上學已經很忙了,沒想到放寒暑假比上學還忙。

    工作的同事家的小孩,就是很好的例子。 同事家的孩子,今年初二,好不容易盼望到放寒假了,本以為能好好玩一玩,放鬆一下。

    沒想到天天去上補習班,風雨無阻。肩膀上背的書包,比他媽媽的包不知重了多少倍。

    一個朝氣蓬勃的14歲少年,背已經逐漸彎曲,眼鏡也換了好幾副,整個人的精氣神,無論何時看著都異常萎靡,彷彿沒睡醒一樣無精打采。

    這便是許多家庭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將來走在社會公平的有利地位,成為社會精英,不會為一日三餐而發愁。

    高喊減負的人與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人,都是社會的組成部分。

    這兩類人看似一對矛盾體,其實本質都是希望孩子能夠變得更好。 出發點一樣,但引匯出的結果卻截然相反。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這一理念放在今日,依舊是我們學習的真理。

    因為追根究底,這便是一場“性格”的分析與考驗。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是他的性格,還是思維,甚至是智慧,都有一定的差異。

    這就需要因材施教,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填鴨式教育為主,學生太多,想要老師因材施教,很困難。

    因此,就需要最為了解孩子的父母著手辦這件事,你們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性格以及思維,制定出一套適合他,讓他沒有牴觸,心裡樂於接受,而且有利於他的教學方法。

    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成為社會精英的可能性才會更大。不要讓北大碩士與父母決裂的事件再出現,這樣傷害的不僅是孩子,還有為人父母的你們。

  • 17 # 毒舌侃球

    教育減壓的呼聲可真的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作為大政策已經被各種專家提了好多年了!當然,現實情況確實有所好轉:

    例如,前些日子,很多省市都推遲了中小學到校時間。嚴格把控作業時間量。

    可以說,效果是非常不錯的。尤其是推遲到校時間,受到了極大的好評。那麼減壓還有那些呼聲呢?例如高考政策,但這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

    所以,從這一角度出發,要求減負是正確的。現在的孩子確實學業壓力過大,不會有誰願意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滿滿的都是卷子和習題吧?

    但如果是從家長角度出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差!所以,現在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投資可以說是隻增不減。

    於是乎,從胎教到幼教,再到各種早教機構,再到各種輔導班……

    家長們害怕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少學了什麼,拼命地把孩子的時間安排滿,放學了還有課,週末也有課。

    但現實表明,這樣的做法並不能保證孩子的絕對優秀,甚至出現反作用,這是為什麼呢?

    在孩子接受系統的學校教育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就是父母。可以說,父母的性格、家庭的環境都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與其花錢上那些早教班,不如母親在家給孩子講故事,教孩子算數識字。

    另外,孩子的興趣傾向。十全十美的全才是很難的,所以,家長在選擇課餘輔導時,應詢問孩子的意見。我承認小時候多學東西是十分有益的,拿自己來說:書法功底,字一直不差,從不用擔心練字問題;奧數幫我培養了數學思維;吉他讓我喜歡上了唱歌……

    不只是小時候的興趣傾向,我始終認為興趣是人堅持做一件事情的根本。

    籃球我打了8年,是因為我真的喜歡這項運動,如果我不喜歡,那我絕對堅持不下去。

    所以,孩子的培養一定不能套模板,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那怎樣做到減壓又不輸在起跑線上?很簡單:學會取捨、培養興趣。

    我們不能要求孩子把每一件事都做好,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但我們可以要求孩子把喜歡做的事做好。

    學會取捨:不但給孩子減壓,而且更利於培養優秀的習慣。取得得當,孩子受益終身;舍,就是減壓。

    培養興趣:前文提到興趣是動力。所以,懂得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是十分必要的。

    個人來言:因為小時候對數、計算感興趣,所以學了奧數,學奧數培養了數學思維,數學思維對我之後的數學學習幫助很大。這是一個傳導過程,其他事情也一樣。

    我強調家長對孩子的影響,興趣培養就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懂得發現並培養孩子興趣得家長一定是好家長。

    可以有家長讀到這裡要問了:強調興趣,分數怎麼辦?

    給大家舉個例子:上高中前,有所謂的高中預習班,學了大半個暑假,但到了學校裡,沒到一個星期老師就講完了。

    孩子之間分數的差距究竟是差了什麼?學習能力。而學習能力得培養,還真不靠學習書本知識。

    晚學習書本知識就是輸在起跑線上?對分數來講,似乎有些道理;但對整個人生來講,不值一提。到底是輸是贏,日後會見分曉。

  • 18 # 易碎的瓷器

    社會高呼給孩子減負。是基於國家大的方向來說的政策性問題。對於國家來說從政策方向減少孩子負擔,給予孩子更多自由空間,塑造完善的個人性格,確保孩子快樂健康成長的空間。是一項非常好的政策。

    高呼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是以家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夙願為主,社會培訓機構盈利模式下的呼籲。一方面是父母對孩子未來方向沒有一個合理清晰的規劃,盲目的隨大流,加上社會上培訓機構大肆宣揚各種奧數班,補習班的層出不窮。其實細想一下。孩子未來的發展最基本的閱讀能力,語言能力,計算能力,再加上文藝氣質培養。家庭其實最應該以文藝豐富孩子興趣為主。閱讀能力,語言能力,數學能力等等屬於主科能力範疇的在學校已經有很完善的體系,並且佔據學校教學大部分時間,對於孩子來說已經足夠了。

    這種矛盾最根本還是攀比心理,要強心理,社會不正常的培訓風氣造成的。

  • 19 # 睿心媽媽

    如何看待現在社會一邊高呼給孩子減負,一邊又高呼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覺得這個問題道出了許多天下父母的複雜的心聲。

    但是天下父母又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總怕自己的孩子比不過別人,在以後激烈競爭當中落伍了。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讓孩子上這樣的培訓班,那樣的補習班。給孩子們買許許多多的教輔資料,除了完成學校老師佈置得不出來,還要完成家長買的資料上的作業。另外週末還要去參加培訓班,你想想,那孩子有多累呀。

    其實凡事都要掌握一個度,如果我們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在以後激烈競爭中立足,而讓他童年的時候參加太多太多培訓班,那孩子會失去快樂的童年的,說不定有一天你會後悔的。正如著名的鋼琴家郎朗的媽媽說她感到很愧疚,欠朗朗一個快樂的童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哪些戰爭是由於戰略錯誤,雖然贏得戰役最終卻輸了戰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