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骨頭無畏牛刀
-
2 # 書法專題
今佛如古佛之再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世間這一切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這都是相,是由心所生的。是本來沒有的東西。
所以惠能大師後邊又說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本來什麼都沒有,非常的清淨。
慧能是一等一的人,他這首偈,我只能從淺顯的表面意思上理解理解。其中深意,還需參悟。
-
3 # 不搖牢蓮
這是禪宗五祖弘忍傳衣缽,慧能找人代筆的偈語。前面一首是神秀寫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弘忍認為,神秀未能進門裡。這就是“頓悟”和“漸悟”南北兩派的官司了。神秀認為修行要刻苦,律己修身。慢慢的就能參悟。
慧能認為十年修行,一朝頓悟。
禪宗講究心傳,還要自己理解。
-
4 # 一隻小杜鵑
唯心主義哲學家神秀有一首詩: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這首詩就是辯駁神秀的這種唯心主義說法的這是惠能的詩。
-
5 # 安定郡蒙毅
南無阿彌陀佛,這是佛經偈語~
大道成自然,一切安好~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南無阿彌陀佛[祈禱][祈禱][祈禱]
-
6 # 張春龍
本詩真意在於人可以頓悟成佛,用不著去遵循繁雜瑣碎的儀式,只要有心成佛就可以頓悟成佛。這體現了六祖慧能的絕頂聰明,也別開生面別有天地的開了頓悟成佛之風氣,與漸修成佛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
7 # 帥氣肖宇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出處此偈出自《六祖壇經》。乃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六祖壇經》是後人根據禪宗六祖惠能的話編著而成。 因為其師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 六祖感覺禪悟不徹底,於是吟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從字面上講:“菩提樹是空的,明鏡臺也是空的,身與心俱是空的,本來無一物的空,又怎麼可能惹塵埃呢?”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配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出處原文內容: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汙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正如慧能所說的 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 道可道非常道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 道家則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而最終的說的是一種超脫 卻不是刻意的尋求 主旨在心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出處《菩提偈》 [作者]惠能 [全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菩提偈影片 針對“菩提本無樹”詩句意思推測: 以上的解釋摘自網頁,我再談談我的看法,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後天培養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礙自性;佛家語,萬事萬物都是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塵,塵即妄念,牽動自性而起的幻相,當然身的相和前世有關了,塵是妄念,自性是圓滿的清淨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發,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稱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圓滿清淨,其性空,緣起緣滅,非常自在,根本沒有妄念,有何談有染! 就常人來講,如悟到,對於世間的事情,萬物,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面對這一切,就足夠了。對於修證佛法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佛法是讓人悟得本性的,從而對萬事萬物沒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執著於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遠找不到本性。禪宗,修證需要極高的慧根。現代人,慧根普遍低,本人建議,禪宗明理即可,不適合修證,修證要從神秀的漸悟入手,最後到慧能的頓悟,兩者缺一不可,離開漸悟談頓悟,那是口頭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典故: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 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透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評價。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裡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裡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 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後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慧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畿子。然後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裡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傳了衣缽給他。然後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於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之後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後來神秀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
-
8 # 驚堂木
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
-
9 # 隨遇而安ww369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此偈出自《六祖壇經》。乃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六祖壇經》是後人根據禪宗六祖惠能的話編著而成: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兩句均採用了倒裝語法結構,可理解為“本無菩提樹,亦非明鏡臺”,《菩提偈》前兩句是針對神秀《無相偈》的前兩句所作,應聯絡在一起理解。菩提樹: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覺悟成佛。明鏡臺:僧人坐禪之處,據《資持記》下二之三:“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
何處有塵埃:這句是針對無相偈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所作,佛性清淨,色即是空,所以塵埃也是空。塵埃:佛教認為各種塵埃都是汙染人的性情的東西,《淨心戒規》雲:“云何名塵,沾汙淨心,觸身成垢,故名塵。”
《菩提偈》
[作者]惠能
[全文]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
10 # 揚州心意
這是徹悟明心見性的論述,不可說,說了即有形象有執著,需要有修行的人才能體會其中妙處。正常人天天沉迷錢財名利,脫身都難,是不會明白的。
就好比凡夫俗子妄想做仙神一般,還是順其自然吧,否則不過是多了一個煩惱妄想而已。
-
11 # 得大勢禪茶
菩提是一如,無所差別相,是形而上的一種境界,而樹還是有相,故說菩提本無樹。整偈語是對神秀法師原偈的一個精神高度的昇華,核心意義就是倆字‘破相’。打破相的執著,就是非相非非相。
-
12 # 中國畫裡中國話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可一句一句來解釋,只能整體來體會。其實惠能只是悟到了一個“空”而已,並沒有特別的玄妙。其相對於神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的“有”,境界更高,也更符合佛家真意。故而 五祖大師偈說: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其實還是“空”。
-
13 # 文青的自我修養
此詩是禪門公案,據《壇經》載,禪宗五祖弘忍命弟子做偈,考一考修行。神秀作為上首(門下翹楚),將偈子寫在迴廊上——“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眾弟子大加讚賞,弘忍卻低頭不語。
慧能本是南蠻人,目不識丁,為眾弟子不齒。然而聽到眾僧議論此偈,他認為神秀沒有見性,便隨口吟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並請人寫在神秀詩旁。
此詩的真意在於:揭示“菩提”本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認為人心具足,不必外求。可謂上承迦葉,下啟陽明。
-
14 # 情感蜜汁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詩是如何來的?
相傳唐朝高宗時期,有位有名的高僧,弘忍大師,是禪宗著名傳人,他是湖北黃梅人,生於隋仁壽元年(601),唐咸亨五年(674)十月二十三日圓寂,被後世尊為中國禪宗第五祖。
弘忍大師終生刻苦修行,盡能領受心法,繼承自初祖菩提達磨大師以來禪宗教義精髓,發揚禪風,並有所創造,形成了頗具影響力的“東山法門”,為禪宗各派所承認,有《五祖弘忍大師最上乘論》一卷傳世。
唐龍朔元年(661),弘忍大師令弟子們各作一偈,寫出自己的學習和修行體會,藉以觀察弟子們學習和領會佛教義理的程度。優秀者即以衣法相付。大弟子神秀先呈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慧能聽人念通之後,覺得對於教義並非徹底領悟,遂另作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弘忍大師以為慧能明見心性,領悟佛理更為透徹,可以託付衣法,於是在深夜三更,以袈裟遮圍,秘密授衣傳法于慧能大師。並囑咐他:“廣度有情,流佈將來,無令斷絕。”慧能得法之後,為防備有人加害,遂連夜出走,秘密返回南方。長期隱居於草莽之中。十幾年後,慧能在廣州法性寺由印宗法師雉發剃度,出家傳教,廣佈佛法,影響深遠,繼承禪宗五祖衣缽,果然不負重託,日後成為禪宗六祖,這就是這首詩的來歷。
-
15 # 知音5968378857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可處惹塵埃。六祖慧能這首詩是修煉鏡界的高度。對宇宙三界內的一切生命物質的認識。他認為人世的一切,都是不穩定的。六道輪迴今生是人,轉生不一定是什麼。如果把世界的一切都看透了。你是要修佛的人。不放下對人間的名利色情的執著。就修不上去。本來人世間一切都是虛無的。只有放下了。才能成佛。
-
16 # 孤獨的行者2539
何來佛?空空無也乞求多!無能輩拜泥胎枉自生歌。何來佛?本是塵世悲歌,統者奴人役心自多。貪念乞求多多。泥石可有靈魄?唯求潤心爾。塵世本無佛,何來亦非歌?本來無一物!貪人添足蛇!
-
17 # 善本弘院
真意了義即是自己本有的“真心自性”。覺悟性,非身非樹。本初心,非鏡非臺。本來無物,何須掃除?相應明理沁心。不以“眼耳鼻舌身意”為自身相。不以“色聲香味觸法”為自心相。
-
18 # 蜜桃520xgbb
本來人生下來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全都是後天自己創造的,還有家人給予的,所以沒有什麼得到,沒有什麼失去得到與失去是並存的,首先你得掌握好自己擁有的。不要去患得患失。那你說怎麼樣不能患得患失呢,你就當這個東西你沒擁有過。
-
19 # 21點心理學
佛講究明悟,禪追求的是空,所謂空不是空氣,更不是空間,更不是空白,而且思想的極致空。慧能大師在空的道路上比神秀走得更遠。
菩提樹、明鏡臺,都是現實世界中的事物,然而它們因被感知而存在,如果你沒有感知到它們存在就可以說它們不存在,當然這是唯心主義的說法。
在古代封建壓迫下,這種思想順應了統治者的要求,讓人們甘於忍受今世的一切苦難,以換取來世的福報安康,所以佛教曾經盛極一時。與此同時,佛更多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在受其思想感染,會變得淡化乃至混淆想象和現實的區別,把一切當做符號化象徵化。
一念起,萬念生,佛家看來,事物蒙塵只是因為心念驟起。菩提非樹生,明鏡非臺座,一切皆是自我思維的產物,塵埃自然無法落在想象的事物之上,那麼打掃除塵就沒有必要,無慾者無所求,即使現實中有灰塵,只要心無介礙自是無塵。
-
20 # 墨顏居008
這句詩的真意是告誡人們,人的一生早已有定數,無論你怎麼掙扎?怎麼去改變?結果都是一樣的。菩提本來不是樹,明鏡也不是雲臺,世界上本來一物都無所有,一粒塵埃都沒有,事事都不要太過於去在意,人來到世上走一趟,體驗人間的生活,一生不要被金錢所牽絆,不要被情所牽絆,也不要為功名利祿所迷惑……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相關內容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啊?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沒有哪位大師能夠進行詳細解釋?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什麼意思,我要簡單明瞭的答案,多謝?
- 菩提本無樹,明境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什麼意思?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知道大家怎麼解釋,你如何理解?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詩表達的是什麼樣的一種境界?
- 如何解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體現了什麼樣的人生境界?
這是禪宗第五代大師弘忍考接班人的偈子。弘忍大師先叫來大徒弟神秀作偈。神秀吟誦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禪宗弘忍不太滿意,覺得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覺悟,菩提應該是比喻釋迦牟尼覺悟具有了智慧,菩提不應該有凡身。心如明鏡臺,明鏡臺是凡物,用來比喻佛心也不對。因此叫來聰明伶俐平時非常用功的小徒弟慧能評偈。慧能吟誦不同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指開悟後有了智慧,心中的智慧不能比喻為具體的凡物明鏡臺,開悟後是心如明鏡。菩提與明鏡都不是物,禪師的心哪裡會有灰塵需要擦拭。禪宗弘忍很滿意,進一步問慧能對神秀偈的看法。慧能聽說要他評價大師兄,很害怕。於是就說:神秀不是沒有覺悟,是想多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到了現在,很多人說你想多了,就是過去的佛教用語傳下來的。(過去的庸人是沒有覺悟的普通人的意思,庸人是個中性詞,沒有貶義。)慧能的聰明過人之處在於借這句話說神秀覺悟不圓滿。於是弘忍當即決定培養慧能。叫慧能去各地禪修,慧能受盡追殺磨難而不死。弘忍覺得是禪祖釋迦牟尼護佑慧能,於是讓慧能成為第六代禪宗。
庸人在道家是凡人,是沒有得道之人。在佛家是普通人,沒有覺悟之人。
儒家說的庸人,在古代是指大多數人,中庸之道就是大多數人的社會之道。現在很多人都把中庸之道理解錯了。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