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亞馬孫蝴蝶
-
2 # 承諾76190896
這個很簡單,周朝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因為殷商把該打的都打倒了,打到兩敗俱傷,最後成全了周朝八百年基業。
在八百年間,人民修養生息,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發展禮樂,才能讓人靜下心來思考,學習,發展,也是中國人大腦進化最快的時期,後來才會出現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和殷商時期的連年爭戰比,這一時期算是安樂富足了,人民初期很滿足,可是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社會的不斷進步,當權者的慾望會越來越多,俗話說保暖思淫慾就是這個道理,思考的人多了對上位者的敬畏就會越少,思考的人多了,才會出現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後來才有了陳勝吳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才會有劉邦,才會有大漢將近五百年江山。周朝後期可以用易經裡的一個卦象概括,那就是群龍無首,有人說群龍無首,吉,我認為不然,群龍好得,團結太難,我讓為應該是,兇。正真的大吉是人人如龍。只要有階級,群龍無首就不會大吉。
-
3 # 求圖55
起自公元前26世紀傳說中的神農時代,止於公元1911年清王朝的滅亡。據統計,在大約4500年的漫長歲月中,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戰爭共3791次,平均:次/1.187年。傳說中的五帝時代(公元前26世紀至前22世紀)5次,平均:次/80年;夏、商、西周時代(公元前22世紀至前770年)38次,平均:次/36年;春秋時代(公元前769年至前476年)384次,平均:次/0.76年;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230次,平均:次/1.1年;秦代(公元前220年至前207年)9次,平均:次/1.44年;西漢時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124次,平均:次/1.85年;東漢時代(公元25~220年)278次,平均:次/0.70年;三國時代(公元220~265年)71次,平均:次/0.63年;西晉時代(公元265~316年)84次,平均:次/0.60年;東晉時代(公元317~420年)272次,平均:次/0.37年;南北朝時代(公元421~580年)178次,平均:次/0.89年;隋代(公元581~617年)88次,平均:次/0.40年;唐代(公元618~906年)192次,平均:次/1.5年;五代十國時代(公元907~959年)73次,平均:次/0.71年;北宋、遼、金、西夏時代(公元960~1127年)256次,平均:次/0.65年;南宋、金、蒙時代(公元1127~1279年)295次,平均:次/0.51年;元代(公元1280~1368年)208次,平均:次/0.42年;明代(公元1368~1643年)579次,平均:次/0.47年;清代(公元1644~1911年)427次,平均:次/0.62年;不難看出春秋時代起戰爭就很頻繁,戰爭是貪婪和慾望的工具,也可以說春秋時代起,也就是西周滅亡以後,諸侯國見再也不能得到周朝的庇護,甚至周天子還要求助與他們,於是就不再拿周天子當幹部了,以至於相繼出現“春秋五霸”、“問鼎中原”、“戰國七雄”等咄咄怪事,讓諸侯們躍躍欲試的無非是“問鼎天下”的誘惑,一旦眾諸侯扇起了慾望的翅膀就如同“蝴蝶效應”一樣攪得天下風起雲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有機會誰都想稱王稱霸、一統天下。如:晉國有人能“三家分晉”,楚王就能“問鼎中原”,秦王就能“問鼎天下”,從此天下再也沒有太平過……有一點值得提示,夏、商、周時代時,商只是滅了夏朝,周朝也只是滅了商朝,他們對上一個朝代的後代都沒有趕盡殺絕,甚至周天子還把商朝的後代封為諸侯。自秦以後不要說對前朝的後人分封了,就是自己的皇親國戚,父子兄弟同樣能的殺絕不留下,如:秦二世胡亥的殺戮、西漢呂氏的殺戮、誅殺呂氏的殺戮、漢武帝誅殺兒孫等,這種至親殺戮在每個王朝都反覆上演著。也就是說春秋戰國開始,滋生慾望和貪婪的人越來越多了,而獲取慾望和貪婪的代價也越來越大了,所以,你死我活的戰亂越來越多,自周朝以後的王朝也就越來越短命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卷首語有一句話:“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朝歷代都遵照這個不變的定律,當統治者與各地域產生宏大矛盾(天災人禍、民不聊生)時,各地就會團結起義,當矛盾妥善處理之後,又會重歸一體……
-
4 # 蟲魚知時節
在商周時期,人類最大的敵人還是惡劣的自然環境。人們自發聚集在一起開拓生存環境。而國與國的鬥爭排在其後。
距離產生美,由於在秦車同軌書同文前,各地交流不便,各國生存壓力在於自然環境。各國生產僅夠自身生存,而戰爭是需要錢的。故商周小紛爭不斷,能影響國祚的大動亂很少,故其國祚長存。
在隨著人類社會進步生產力,應用了大量的金屬工具,積攢了自身的文化底蘊,對外界有了一定的瞭解,在相互試探中或溝通中難免磕磕碰碰,加上君主野心催化,大戰漸起……
在各國發展中,積累了一定的資本和矛盾,起初是由周王宗主調解,在周王室的勢力衰退後是由各國實力最強者擔任周王的助手——伯主。調解各國矛盾,這便是春秋。
在各大國爭伯主時,各大國之間矛盾也逐漸尖銳,手段逐漸腹黑,大國崛起目標放在華夏腹地文明發達地區,各小國逐漸被大國吞併,一超強國——晉國,分裂成三家,齊國,田代姜姓,使各國面對紛爭更加不擇手段。這就是戰國。
在秦國一統天下後,由於實力受損,在各地實行較粗暴的統治,民間積累了大量的矛盾。而秦朝在始皇帝死後政局不穩,朝爭不斷,中央政府威信大減,政府軍隊民間人心惶惶。秦亡!
楚漢風雲,的這一段時間內,草原上有了一位雄主,匈奴一統草原,中華民族的宿敵之地,北方開始了威脅中華文明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春秋戰國秦朝都沒有放棄對草原民族施壓,打壓,入侵)
在漢武帝時期傾中華之力,對犯中華者,實行了雖遠必誅。極大的損耗了漢朝積累的底蘊,而且其後期的權力交接出現了極大的動亂。使得漢朝後期對草原上持續的威懾出現了一些問題。漢朝後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人口極大的發展了,隨著地方人口的發展,地方大族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中央政府面對地方勢力的不斷挑戰,又得應付草原上的壓力,嫡長子制度和儒家的改造,中央政府實力不斷下降!地方入主中央!漢亡。
五胡亂華,這是時代的悲哀,民族的不幸,地方勢力者不想負擔國家責任,只想享受權利利益,司馬家沒有能承擔國家重任。這是個只有家沒有國的,沒有國亦失家的時代!漢族內部鬥爭,外來民族瘋狂殺燒搶掠。
未完待續
-
5 # 拂塵一縷
夏商周時候,生產力落後,人民普遍貧困,但是奴隸主卻擁有巨大財富與生產資料,奴隸因為貧困和沒有人身自由,縱使不滿統治,也難以有能力重建社會秩序。到後來封建社會,自由民有了一定的生產資料和財富積累,同時也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同時貧富分化也沒有奴隸制社會巨大,所以,身處底層的農民如果不滿統治,便有了一定的重建社會秩序的能力,同時一些政治上不得志的地主階級也會參與到這種鬥爭中,從而提高起義軍的軍事與財富實力,從而提高起義的成功率。因為起義的成功率相對比奴隸制時代要高,所以封建社會的朝代更迭就會相對頻繁。說明白了,核心的原因就是財富實力和軍事實力決定了朝代更迭。沒有錢,沒有武器,縱使水深火熱,依然只能認命。
-
6 # 魯巍
因為周朝是百花齊放的.沒有專尊孔思想.即便在魯國孔小二也是個庸夫.死了後被秦始皇拿來利用作為戰無不勝所有一切工作的指導方針.毒害中國千年.本來小小魯國就還有墨家等等思想.還有商家就是生意經呢.但是封建只重弄輕商.沒有大發展商業而已.認為商人就是投機倒把.忽略了金錢和對金錢的追求推動科技.忘記了古代有個聰明的商人冬天河枯時買船那時船便宜好像夏天又怎麼了可能是做棉襖等冬天賣吧.古代把做生意看成了不務正業沒有地位的.不懂的商人在追求金錢時會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科技.其實諸子百家裡很多思想的.但是始皇帝毒尊孔學.這個在誕生孔學的魯國都不吃香的人物.不過魯國的滅亡也就是沒有好好學兵書.應該也是荒淫無度吧.秦始皇焚書坑儒.好像他焚書坑儒比毛反右死的人少多了.真的是還看今朝.魯國亡周朝也隨著秦始皇崛起滅亡了.歸根結底都是荒淫無度吧.周朝有點象合眾國.天子權力沒有皇帝這麼有效.周朝是個相對鬆散的百家爭鳴狀態.不是極權時代.這並不意味著周就是一個好時期.反而諸侯國之間鬥爭不休.
-
7 # 靜夜思160519196
古代的王壽命都很長,周朝有37個王,平均在位時間是20~22年,可以說是非常穩定的。最牛逼的是周穆王50歲繼位,在位55年,活到105歲,而自從有了皇帝這個稱號以來,封建王朝裡活過百歲的一個沒有。秦始皇巡遊天下還死在路上,周穆王一大把年紀去西方旅遊,從鎬京出發,在西王母那裡喝了一杯茶回來,行程1.21萬里,他老人家一點事都木有。相比之下,嬴政實在太菜了。
-
8 # 火鍋人人
歷史的發展必然,周朝時普通老百姓相對比較愚昧,周人以禮教來麻痺老百姓肯定容易。後來秦末老百姓知道了“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的道理!連劉邦這樣的地痞都可以當皇帝,誰還會相信中國有貴族血統,任何家天下都不可能長久。
-
9 # 與子同袍
這是因為制度的原因。秦朝之前為分封制,國君把權利一層層的分封下去,這就出現了諸侯貴族對王權的制約性,但這些貴族的權利也都來自王權,他們必須要保證王權穩固,這樣才讓自己的權利具有合法性。
分封制時國君面對的只有下層級得諸侯。但到了皇帝中央集權制時,皇帝面對的是天下人。以一人敵對天下人,就是孤家寡人。皇權制度制度只對皇帝有好處,其餘所有人都處於不確定中,他們權利和財富皇帝想剝奪就剝奪。這時拱衛中央貴族就會站到皇帝的對立面,那皇權也就存在更大的不穩定性。歷代皇帝都在尋求一個制度穩固皇權,但都沒什麼用。
-
10 # 玄谷真人
周朝初期的文化
一般認為商朝時期比較迷信鬼神上帝,每遇事必占卜。雖然從《尚書》看也不全然,因為商朝有德的君臣也會講德政仁愛,如太甲中伊尹說:"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民罔常懷,懷於有仁。""德惟治,否德亂。""先王惟時懋敬厥德,克配上帝。""無輕民事,惟艱;無安厥位,惟危。慎終於始。有言逆於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於汝志,必求諸非道。"中國文化起手是河洛易卦,就必然是講道德修真的,不可能完全迷於鬼神。但是,每個朝代的文化組成結構、側重、特點大體還是有差異。商末大概商王懈怠腐化得厲害,對鬼神也更迷信,於是也引起政治敗壞,王朝更替。到周朝建立,必然總結前朝敗因,進行文化變革調整。於是,有周朝初期的比較傾向於人文的文化變化和周公制禮作樂。
這些文化變化中首先是從商朝的對上帝的更多崇拜轉而更講敬天。天的觀念商朝也不是沒有,“惟天無親”這個詞已經有天了。據說甲骨文中天由一和大兩個字素構成,已經有宇宙萬物全體和本源的意思。到了周代,一般認為更側重天的理念 ,而少講上帝了。天相對來說更抽象更有義理內涵。天,從一從大,太一,就是宇宙本源宇宙全體。天又有形象,與地對應而在上,表示崇高,至高無上。在易理上,天在卦為乾,含義是健,健而不息之謂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夫天,專言之則道也,天且弗違是也;”而天也包含宇宙天地的主宰的一面,就是帝,上帝,昊天上帝,俗稱老天爺。天與易理緊密聯絡,不是上帝一詞好像只有人格最高神的一面。“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天的義理內涵顯然不是上帝一詞含義能比的。
人與天的關係也不只是上帝來主宰。周文化人文的重要體現就是人是一個道德的承載,要以德配天。中國人敬天,迴歸到人自身,從講天理到講良知,以自己的修為去替天行道,參贊化育,天人合一。人以道德承受天命,道德喪失則失去天命。如此,人就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終日乾乾,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後來從國運到個人福祿都與道德有內在聯絡。中庸講:“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在政治上以德配天的集中體現就是明德慎罰。皇天無親,惟德是鋪。惟天不畀(音必,給與)不明厥德 。明德是良政的理念根基,慎罰是德政的法律準則。道德教化,正面引導,鼓勵良善,善善,是解決應該怎麼做正確,是與宇宙本質本源____天相應的言行,是天嘉許的。適當的刑罰是對不良善的惡的言行的禁止、懲罰,惡惡,惡也是天所厭棄的。賞善罰惡,使人懷惠畏威,也是一切宗教、組織甚至軍事組織的基本運作方法。後來儒家講德主刑輔,今天也不能不講德法並舉,都可以說周朝已經立下文化根基了。萬古不易!
皇天是萬物之宗,祖先是人類之宗。天與祖是有關宗之教化的兩個根本內容,人師法天地,推及人事則講敬宗、法祖,於是敬天法祖一詞高度概念了這一宗之教文化的特點。敬天法祖成為周禮的核心信仰和高度概括,天就是昊天上帝;祖就是宗廟的祖先神。天神稱祀,宗廟稱享,祭祀天神稱為外事,祭祀宗廟稱為內事。《周禮》一書,朱子以為周公輔導成王,垂法後世,用意最深切,宗廟所祭者一家之親,內神也,故曰內事;郊社及山川之屬所祭者天下一國之神,皆外神也,故曰外事。朱熹說:“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在易學類象上乾為天也為老人,配天以祖,有易理根據,亦所以尊祖也。祖先也是漢人與天神溝通的媒介。敬是態度,法是學習,天是昊天上帝,祖是人類起源,且中華祖先師法天地示天下以萬物本質和規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要用敬畏嚴謹的態度去學習和應用自然規律!這就是敬天法祖的根本精神。中國人的思維至今喜歡在文化上找根源,大體與易學包納永珍含天地物理,上古文化博大精深玄妙難測有關。所以中國文化有根基,是千古演繹流變,流變中涵攝融合的。
一國之政的明德的根本體現是保民。這也是從商末崇拜上帝鬼神,但終究亡國的歷史教訓的總結產生的有人文主義精神的主要體現。斯民斯土是國家存在的根基,有斯民有斯土,民是一國之本,在周朝已經明確表現出來了。易經中有“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君子以振民育德。”“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衛無疆。”“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此後,無論是史書還是諸子思想中的崇民重民的思想都可以說根源於此。到元初講敬天愛民,到明朝批判君權,學者儒士說出“予奪之權自民主之。”“天下為主,君為客。”欲以“眾治”取代“獨治”。成為清末、民國以後民主革命的文化根脈,都可以看做這一時代保民思想的發展。歷史如江河滔滔,其源其流!
《說文解字》講: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也就是說禮在更早時主要體現人與神的關係,是人們祈求鬼神的特定儀式。到周朝周公制禮雖然不可能不體現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但是應該是更著意根據血緣關係和等級身份,分別制定尊卑之間、長幼之間、親疏之間各自的不同行為規範,更多加強了禮的人文內容和體現。周公制禮,把禮原初的“事神致福”的含義淡化,從規定不同身份的人應該遵行的禮儀出發,使禮成為宗法等級制度的依據和標準。《荀子·禮論》雲:“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這也是周朝人文文化發展的一個體現。
“大禮與天地同節,大樂與天地同和”。制禮作樂,樂也是周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樂不僅是娛情的,也有了治世的功能。
周朝還明確了傳子、嫡長子制度,使傳子傳弟並存的商朝王權繼承製度有了歷史性變化。同姓不婚,出於倫理和生理兩方面的考慮,從西周時代起基本確立了同姓不婚制。“同姓不婚,懼不殖也。”“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認為同姓通婚將影響種族的繁衍和後代的素質。這大概是當時同姓基本同宗。後來姓氏演變複雜了,同姓血脈也遠了,甚至未必同源。
周文化的一系列變化是後來文化演變的重要樞紐,引起後來春秋戰國諸子的發華,儒家的人文主義成為中國文化主流。
我們祖先在文化上創造了很多理性思維上萬古難易的東西。根子上在易。夏商周、漢唐明,雖然朝代時間不同,文明運動週期迴圈螺旋上升,總體上文明不斷。
人類文明是很有意思的存在東西相對應的文明運動現象。當商末周初之際,正是舊約中傳說的摩西(伊斯蘭教稱為穆薩)帶猶太人出埃及到所謂應許之地迦南的時代,是摩西十戒確立的時代,是西部出現一神教的時代。後來,這個單一神宗教演變出基督教、伊斯蘭教,是西部文明背景一神宗教化的開端,也是後來宗教紛爭、宗教戰爭的文化源頭。
看《舊新約》,與易學文化相比,可以說其宗教文化簡直是粗製濫造的東西,據說舊新約是一代代所謂先知記錄的,其中有什麼神的話。但是,舊約中那個神太暴戾了,動不動發什麼烈怒傷人,簡單不象個神,而是一個暴君甚至魔鬼。而耶和華按自己形象造人的說法也與其神無形無相的說法有矛盾,當然了,信教的人會極力調和這個矛盾,但是,神如果真的顯形又為什麼是人的形象呢?顯然這是人編造的。
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說西教中沒有合理的教化。如新約中耶穌說的“盡心儘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這與儒家“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很類似。而“愛人如己”也與儒家講仁愛,講“仁者愛人”很類似。我們也不能說西方走向羔帝一神教與商朝尊仰上帝是一樣的,中國信上帝也是有易理基礎的,不是空講神造神啟。我們可以說中華文明建立在易道根基上的人文理性文化是更有深厚精粹認識的,是從修養到易學象數、義理、科技、政治、生態環環緊扣的,有真理性認識的文化大系。我們可以說中華文明不向一神教發展並不是停留在多神信仰上,而是以真理性易學認識為基礎向人文理性文化發展,是最早走出矇昧的迷信神的文化與文明。所以,中華文明在文化起源上就更與現代文明精神有內在相通處,所以,這也是中華文明不間繼,從上古發展到今天的文化原因。
從伏羲到炎黃,從炎黃到堯舜禹,從堯舜禹到周文化,從周文化再到諸子百家,道家、儒家文化義理性層開,雖然不同時代也伴隨鬼神讖緯之類,但易道儒的象數義理的深厚學理性基礎和人文理性精神是越發展越好。而明易理與道儒學說,也發現對西方教是有義理的包含與超越的。如舊約中神七日創世,在中華有一畫開天和女媧七日造人有類似性,但一畫開天有易學體系支援。如造亞當、夏娃,這在現代科學理性背景下大家很明瞭是胡說。但以易理理解,這是一畫開天演化出乾為天,而乾卦變爻而為坤。易理提示的人文理性到今天可以實際檢驗,用卦預測至今體系不變。所以,中華文化終極文化的理性與文化的完整是世界上最好的。今天任何一個有理性的人瞭解中華文化都應該服膺中華文化的精深與真理性的萬古不易。
-
11 # 歷史小廚
延續這個詞還有一個形態就是“苟延殘喘”,也可以說是“名存實亡”。
我們看歷史,一般會說是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列國,還有的直接就說春秋於戰國了。也就是說,周朝與夏商不同,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是一個分裂的國家。
分裂的國家就會有一個特點:亂!比如東漢三國,五代十國時期,南宋北宋時期,都秉承了一個亂字當頭。
而這些時期每股勢力都有自己的實力,透過不斷的征戰侵略,然後合併,最後都會慢慢的將權利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變相的將最初的大混亂整合到最小程度。之後就會有一個野心勢力都很龐大的人站了出來,將前面這幾位給收拾掉,自己統一了天下!
這一社會情況,始發於東周!
夏朝是打破禪讓制,開始世襲制的朝代,因此人們對於這種君主制還沒有什麼太多的概念,那個時候,百姓就是打獵耕田生活,然後有一部分人被組織起來,去侵佔或者抵抗侵佔。這一些其實是從很早就流傳下來的東西,部落時期就是如此,所以對於百姓的衝擊也沒有太大。
在這期間,如果百姓能一直安居樂業則相安無事,如果百姓生活艱難,那自然就會出現反抗。特別是夏商周這三朝,幾乎每一次朝代更替都是說當時的君主是多麼的昏庸無道,或者殘暴不仁,逼得百姓不得不反!
這裡面不能說沒有渲染誇張的成分,但是當時的情況肯定是百姓的生活已經開始走下坡路,這就讓一些有野心的人找到了藉口,藉此開始了正義之師,改朝換代!
商湯是第一個率軍謀逆成功之人,開啟了奪王位的行為,自己也擔心後面會不會被人以同樣的方式取代,因此就開始宣傳“君權神授”的說法,這在封建社會是相當管用的,任何事只要一跟神沾上邊,那這件事就好辦的多了!
商朝的這套天命理論,成了治世立國的根本,也大大的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與穩定,因此到了周朝,已然延續這套天命理論。
不僅僅是周朝,可以說商湯開創了一個貫穿於整個封建社會的理論,後面每個朝代皇帝下旨都會有“奉天承運”這四個字,其實就是商朝的這套“君權神授”,可見這影響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
商紂的殘暴,周幽王的荒淫,這兩人的做法確實有點過分,百姓怨聲載道的時候,那套“君權神授”就成了他們的亡命棋,成為了下一個君王的開路令,既然是神授,那就看是授誰了,打一架就知道了!
商朝滅亡給周朝提了一個醒,那就是“孤木難林”!於是就開始實行分封制,將土地分封給宗室或者有功的大臣們,利用他們來幫助周天子治理自己的地方,又讓他們對周天子感恩戴德。
對於各個分封的諸侯來說,自己既可以得到土地人民,又可以過上一種類似於天子的生活,自然欣然接受。因此西周時期,各個諸侯還是以周王室為尊,周天子還可以號令諸侯,因為只有聽從號令,才能得到更多的賞賜分封。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諸侯的勢力逐漸增強,特別是周幽王的滅亡,也代表了西周的結束,世界開始混亂起來!
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以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就開始了侵略兼併。一個諸侯這樣做,那其餘的諸侯都開始跟著他這這樣做,反正是誰有實力誰說了算!
而此時的周王朝的統治力已經大不如從前,甚至自己的本土勢力還不如一個諸侯國,因此自己可以說的名存實亡,對於諸侯國已經幾乎沒有什麼約束力,反而還需要依賴強大的諸侯。
特別是周平王與鄭莊公的“周鄭交質”事件,徹底的將周王室的無力暴露了出來,天子居然對諸侯妥協,這一事件,徹底激發了諸侯的野心!
到了齊桓公時期,直接就定立了盟主會盟的制度,可以說是真的將周王室視如無物!
到了他們這份上,要土地有土地,要人口有人口,還能對其餘諸侯國發布號令,已經取代了周王室的權利。但是如果要取代周王室,那可是一件徹底不划算的事情!
首先當時的天下還一直受到周圍各部落的侵擾,而這些抵禦外敵的事情還要交給周王室來處理。再者雖然可以稱霸,但是不能取而代之,否則各個諸侯就會聯合起來,共同討伐他。稱霸只要是實力足夠就可以,這樣對於每一個諸侯國,理論上來說是誰都有這種可能!
基於這種微弱的念想,各個諸侯也不允許別人來取代周王室,除非這個人實力太強,打也打不過,那就是秦始皇。在他之前,“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是在利用名存實亡的周朝來給自己鋪路。
周朝的八百年,很多時間都是在這種名存實亡的形勢下延續的,這也得益於之前的分封制。雖然使得周朝自己陷於混亂,但是同樣將權利各方面都分了出去,因此才能讓強大的諸侯有這種忌憚,這才能保住“周”這個朝代。
回覆列表
上古時代,民風淳樸,人口數量少,可以說地廣人口,利益衝突不明顯,加之三代時周邊無其它勢力環伺,各封國間相互獨立,各自為政。原因種種,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