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惆悵客4
-
2 # 扒卦長史
看了這麼多,答案其實都是大同小異。讀書也分好多種,如果是霸道總裁、仙劍奇俠類的網路小說,我看著筆記完全沒必要做。但如果你看的是那些出版類的書籍,筆記的確很有必要。
我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詞佳句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 寫讀書筆記,對於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學到的知識,對於積累學習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很有必要。
作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透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鍊了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
最簡單的一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謂摘抄就是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來,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內容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可以抄錄領袖導師的教導,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眾、英雄人物的豪言壯語和格言諺語。
現在很多人都會用電子閱讀器看書,筆者現在就在用iReader Plus,這種閱讀器有印象筆記功能,可以把所有筆記都匯出來,在手機上隨時隨地的看,也可以編輯整理,確實很方便。這其實也是一種方法,如果刷刷的寫在紙上,也不太可能隨身攜帶,記在網路雲上就方便多了。
-
3 # 山水看教育
許多人做筆記最大的問題是,簡單的摘錄和梳理結構,既不能解決自身問題,也不能理解作者到底講了什麼。
相比讀書,做讀書筆記累人程度要高上十倍。
以讀小說為例,看書看得很爽很過癮就夠了,但是如果我想學習如何寫作,如何講故事,那麼我做筆記的時候,就不能只是單純的做:
我做筆記的時候就要涉及:
文章邏輯結構
作者的用詞造句
故事的發展脈絡
故事的高潮設計
……
這麼做一來,一本書,你做筆記的時間做個幾萬字,花個幾個星期也是正常的。
這裡會引出一個問題:你為什麼需要做讀書筆記?你做讀書筆記有用嗎?
讀書筆記的作用在我看來,做讀書筆記,才是真正讀書的開始。
許多人說讀書讀完有收穫就好。但是你讀書可不止是為了爽啊,你還是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利用這個知識點,能解決問題。
可是如果你連記住這個知識點都做不到,運用又談何說起呢?
這是筆記的第一個作用,記憶。
而筆記的最大作用其實是構建你的知識系統,幫助你加深對於某個領域的瞭解,提升認知深度。聯絡舊知識;透過碰撞,進而又產生新的知識,弄清楚自己以前沒搞懂的問題。
這是我理解筆記的作用,而做的筆記越多越用心,也是在變相著提升你的學習能力,在終身都必須要學習的時代,擁有超強的學習能力,是你超越其他的軟實力。
那麼讀書筆記怎麼做?
讀書筆記的流程先做讀書筆記需要明確,成人學習是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是書本。
你得知道自己看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想解決什麼問題?然後帶著這個問題一步一個腳印,去書中找到答案。
讀書筆記的標準按照萬維鋼老師的《萬萬沒想到》書中裡提到,一個好的讀書筆記應該包含四個要點:
1.清晰地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2.帶走書中所有的亮點
3.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發現這本書和以前讀過的其他書或文章的聯絡
讀書筆記要做到以上的四個標準才算及格。
讀書筆記的做法做讀書筆記應該是在你通讀完書一篇後再做。
1.看目錄
用思維導圖梳理,或者其他軟體,將書中的標題都摘抄下來,這樣你會對整本書的整體構成有了很清晰的認識
寫完標題後,要概括這個章節或者這個部分講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最好能寫兩次,一次是用書中的原話,另外一次是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精進,如何成為一名很厲害的人》自制導圖
2.理解書中所提到的重要概念
比如叫看到複利效應,邊際遞減效應,冪律分佈等等,這些你不懂的名詞,請記住,一定要查。
李笑來老師說過,聰明人的特點就是頭腦的概念非常清晰。而愚蠢的人,頭腦就是一片漿糊。
就像很多人其實沒有分清:歷史和歷史書、目標和計劃、學習和上學……之間的區別。
如果看書遇到你不懂的,記得請停下來搜尋一下,然後放在你的概念庫了。
3.聯絡舊知識或者遇到所需解決的問題
除了簡單的摘抄以外,你還要描述讀書受啟發的內容,聯絡你的經驗或者之前碰到過的知識。
借用成甲《好好學習》裡提到的三個問題:
作者用什麼樣的思路解決問題?
在這個解決方案背後,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識?
我還能把這個解決方法的原理,應用在什麼領域?
4.驗證和糾正正確性
當你記錄下來之後,是需要驗證你做的筆記是否正確。一般有三種方法:
直接在生活中實踐;
查驗知識源頭;
用邏輯判斷是否正確
實踐沒啥好說的,邏輯的意思就是你要嘗試自己推演一篇,作者得出的“精妙結論”是否經得起推敲。
而查驗知識源頭,就是查驗書中提到的書籍,實驗或者人物話語的真實出處。
比如,《第五項修煉》裡引用的行為科學的奠基人阿吉里斯提到的“習慣性防衛”。
而經查閱,原來阿吉里斯最早提到的觀點是應用在組織中。這樣你會對該概念的適用邊界用了非常清晰的認知。
-
4 # 觀讀研
之前回答了類似問題,不想重複了,把精華摘一點吧:
在分清書的性質後,對於真要學的書,是要一頁一頁、甚至要一字一字去讀去琢磨的,是要逐頁逐頁去記筆記的。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頁直至整本書,都要去琢磨,就像拿個放大鏡去審視思考,有心得體會就要記下來。
筆記也是有層面的,一頁、一章乃至整本書,是從細到粗、抽象程度不同的,是典型的金字塔形結構。所謂書越讀越薄,就是這個意思,到塔尖了。
-
5 # 中華王爺
最簡潔的方法是書讀後,思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與情感及自己對書中內容的認識。其後,再i讀書的出版前言,序,自序及作者的後記和作者簡介。找出書的中心思想,揉入自己對書的中心思想,用自己的語言風格對書再許論,一篇i透徹的讀書筆記就寫成了。
對書所表達的思想是可以再思想的,這是對作者思想的再批判<此批判中性詞>,這叫將書讀活。
-
6 # 李楠的學習樂園
對於有價值的書籍,我習慣於繪製思維導圖形式的筆記。下面對比一下傳統筆記和思維導圖筆記之間的異同點:
先看傳統的線性筆記傳統的筆記的缺點就是顏色單調,線性筆記。這樣一來,不容易記憶,也難以體現書中知識點的邏輯關係和文章脈絡。
思維導圖筆記:顏色多彩,形式非線性、發散。下圖是《非暴力溝通親子篇》一書的思維導圖筆記。思維導圖筆記的好處就是,高效提取書中的關鍵資訊,對書中的知識內容,按照內在的邏輯關係重新排列,思維導圖的每個分支就代表一個邏輯分類。外觀上,用不同的顏色來加以區分。
根據我自己繪製思維導圖多年的經驗,“導圖版”讀書筆記還可以進一步細分,分為以下三個版本:
導圖1.0版本:原書的忠實呈現。
2.0版本: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3.0版本:結合自身原有知識和理解,納入到自身的知識體系中,真正的內化。
-
7 # 獨問海棠花
讀書做筆記,是個好習慣.可以加深理解,增強記憶,鍛鍊分析發散的思維方式.可是也有個缺點,那就是影響閱讀連貫性和快感.
對於孩子來說,需要把有意義事情做的有趣一點才不至於枯燥乏味.
思維導圖是個很不錯方式.
小一點的孩子可以在大人引導自己動手來畫.孩子對圖形色彩認知要強於邏輯認知.開始階段,邏輯結構可以粗一點,習慣養成.才是最重要哦.
等到孩子操作能力更強的時候,就可以用一些思維導圖軟體.例如”xmind”.這樣形式更加豐富,可以插入超連結,圖片,語音,影片.手段豐富,可以激發孩子更加濃厚學習興趣和愛好.
-
8 # 寧靜191441969
“用心”
這是我兒子在面臨繪畫敏感期時,我讀過的第一本關於兒童繪畫的書,雖然之前從事過美術教育工作,算是科班出生,可對於兒童美術卻是一竅不通,這是一本最基礎的兒童繪畫科普書,也順便強推給每個家有畫寶的媽媽們閱讀,這同時也是一本顛覆我之前所有認知的好書之一,所有認真讀也用心記
做完筆記有三點認知:
第一:讓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一定要做好特別的記號標識,在旁邊把這句話的主要意思再簡要概述出來(如圖二),寫一遍一是為了加深印象,二來提醒自己特別注意。
第二:有時候當我們讀到一段文字後,會突然特別有感觸,在這段文字旁邊當即寫下自己的理解,有時候可以順便記錄下日期,因為好的文字每次讀都有不同的感悟,見證了自己的成長,也會因為閱讀而驚喜。
第三:每讀完一個章節,在這一章節的結尾或開頭做一個自己理解的總結概括。分出這一章節的大框架,和特別要提醒自己注意的事項
如果每個章節每本書都可以這樣做筆記,這本書基本的知識點你就差不多掌握了!而且以後如果忘記了,再複習起來也特別的輕鬆,一目瞭然。
-
9 # 溫蒂小屋
首先要看看是什麼書?根據書籍型別和自己的需求確定閱讀的方式方法和筆記的方法。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做法。
比如閱讀育兒類、教育類的書籍。對於一些國外心理學家、兒童專家的翻譯版的、理論性比較強的書籍,我會先瀏覽目錄,繪製一個簡單的導圖框架,並設定一個自己的閱讀計劃,目的是初步瞭解一下這些理論的主要觀點。而在閱讀其中的章節時,我會先在書上畫一些重點,抽空在整理到筆記本上,畫思維導圖或者是做一些筆記綱要。
另外,因為我們現在很難集中時間去閱讀,更多的是碎片化閱讀。所以我會定期去整理一些透過手機、電腦等閱讀得到的資訊。在閱讀相關書籍的時候,再拿出來和書中的一些理論觀點做一些比較和驗證,這個時候,我就會用便士貼的方式,把這些內容貼在書上,類似於以前的人看書時寫批註。
還有,自從接觸到了有關視覺化筆記的應用和方法後,我現在做筆記會準備至少3中顏色的筆,有意識的增加一些圖文,以提高筆記的觀賞性和可讀性。可以說,其實形式不一定重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和筆記方法就好。
-
10 # 塔克拉瑪干的一粒沙
我喜歡用我曾經在一本書中看到的“見感思行”創作卡片。我覺得非常好:
見:如實描述你看到的書中的現象、內容、觀點。
感:記錄下情緒或思想上的變化。之前是什麼樣,看了書之後什麼樣,寫下來。
思:找到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絡,給你帶來的啟發是什麼。
行:最後是行動,具體你怎麼做。
「見感思行」這一套思維框架,是一個從`客觀→主觀→反省→行動`的過程。 這樣的好處是:素材積累搞定了,寫作也能程式化,最重要是認知得到了升級,一舉三得。
-
11 # 速讀G先生
不同的書籍、不同的讀書需求,其做讀書筆記的方法也是有差別的。下面給你分享我用過的4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給你做一個參考:
1、劃重點式讀書筆記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有“劃重點”的習慣,這本是個好習慣,但是由於缺少目的性,標記又太混亂,到最後發現書裡到處都是重點,搞得特別混亂。
所以說,劃重點也是要講究方法的,比如下面的這個方法:
第一步是確定讀書目標。在讀書前,要想清楚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目標是什麼,是要解答某個疑慮,還是要找到某種方法,或者為了教育孩子尋找理論基礎,或者寫一篇論文等等。帶著目標讀書,能夠快速鎖定書中真正對自己有用的內容,避免無用內容,做到高效、準確。
第二步是確定屬於自己的“標記語言”。具體來說,就是給不同顏色的筆或標籤,以及不同的符號賦予一個固定的意義,比如用紅色表示與自己工作、業務相關的重要內容,用藍色表示好詞好句等等,用圓圈圈人名,用方框框地名等等。我們一旦確定了屬於自己的標記語言,以後提取資訊時就能變得快速且高效。
第三步是根據你的讀書目標以不同的速度快速閱讀書籍。像我的話,通常是以每分鐘兩千字左右的速度對整本書籍、或某些章節進行快速閱讀,在讀的過程中,我會找到這本書中我感興趣的地方、對我重要的地方、或者一些看不懂的地方,然後放慢一點速度進行閱讀。或者是對這些內容進行簡單快速標記,之後再進行二次閱讀或者精讀。至於快速閱讀的能力,是需要培養的:一方面是靠不斷地閱讀“養”出來的,另一方面是需要刻意訓練培養的,比如透過《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訓練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
第四步是讀完書之後做“索引”。就是根據自己確定好的標記語言,在書的扉頁或空白處把你的標記語言寫下來,然後在對應的標記語言後一一寫下對應的頁碼。有了索引,以後一旦需要用到書裡的相關內容,我們就能迅速定位,提高提取和產出的效率。除此之外,對於書籍中的一些有參考意義的圖、表等內容,我們還可以用拍照、截圖、影印等方法把這些資訊收集起來,方便今後使用。
2、九宮格筆記“九宮格筆記”是一種將整本書的重點透過一張紙來表現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將一張紙,劃分為書名、問題區、概念區、精彩區、待辦區等區域。在讀完書之後,把相應的內容填到表格中去。
在讀書前,先根據自己的讀書目標,結合書籍的目錄,提出3-5個問題,然後把問題寫到表格的問題區中。提出問題,可以激發我們讀書的興趣,讀的時候知道該重點留意哪些內容,更加專心和投入。
在讀的過程中,當你讀到跟你問題相關的重要內容時,就可以把相應的內容寫到概念區,寫的時候最好用自己的話來重述內容。對於這些個重要內容,還可以以卡片的形式分別給他們做一些補充內容。當你讀到一些讓你感到驚喜、意外的地方,就可以把它們放到精彩區。
讀的過程中或讀完之後,還要規劃今後要如何運用書中的知識,也就是在“待辦區”寫下接下來要怎麼做、怎麼落實和運用知識。寫的時候,最好把計劃附上。
3、讀書檔案讀書檔案和九宮格筆記類似,同樣的,在閱讀一本書之前,寫下閱讀這本書的目的;讀完一本書之後,寫下閱讀後的收穫、感受,以及接下來要做什麼的具體計劃,並認真執行,這樣才能將書中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此外,還要規劃”三個月之後的計劃“,並在三個月之後回顧一番,追蹤、記錄自己的閱讀和行動成果,看看自己還記得書中的多少內容,看看自己是否實現了讀書時定下的目標和計劃。
4、文章或思維導圖式的讀書筆記除了上述三種較為簡單的讀書筆記,如果想把讀書筆記做得更詳細點,可以以文章的形式,或者思維導圖、知識框架圖的形式來做讀書筆記。
首先是梳理一本書的主要內容,或者是你關心的重要內容。在梳理完主要內容之後,還要對書籍內容進行反思,只有包含了自己反思和思考的讀書筆記,才是完整的。比如問問自己,透過這本書我學到了什麼?這本書對我的幫助是什麼?書中哪些知識是我過去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哪些知識是舊知識有了新的解讀等等。這些內容都要寫下來,加進自己的讀書筆記當中。
至於用思維導圖梳理並記憶一本書的方法,可以看看我前面分享的文章或影片,也可以參考我前面提到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的“思維導圖記憶法”進行學習和練習。
-
12 # MindMaster思維導圖
我的讀書日常:看紙質書/電紙書(非電子書),做電子讀書筆記。
紙質書/電紙書可以營造讀書的環境,不被其他其他訊息打擾;電子讀書筆記方便後期調整和快速索引。
不過,在進一步回答怎麼做好讀書筆記之前,我們可以先來想想自己為什麼要做讀書筆記?
答案可能不外乎兩種:
1)梳理知識、加強記憶
2)記錄想法/靈感/感悟
前者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容易遺忘,尤其最初開始的遺忘速度最快,理論參考“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後者是幫助我們連線新老知識、經驗。
那麼,“怎麼做好讀書筆記”的問題就變成,怎麼做讀書筆記能夠更好地實現上述目的?
我日常的做法是用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給大家看兩張我做的思維導圖筆記:
《運營之光》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爆款文案》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工具書像《運營之光》、《爆款文案》、《如何閱讀一本書》這類工具書,涉及知識點龐雜,知識點之間互相交織、彼此構成某個體系。如果只是簡單地讀一遍,很容易掛一漏萬。
這個時候,思維導圖筆記法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以前面兩張導圖筆記為例:
藉助思維導圖,我們可以很直觀地覺察分散在全書不同位置知識點的關聯,比如《運營之光》第一章的“產品運營分類”與第五章“我適合哪些產品”就是高度關聯的知識點;可以快速把握整本書的結構,比如《爆款文案》一書就是按照爆款文案的四大要素:標題吸引眼球、激發購買慾望、贏得讀者新人、引導馬上下單,進行論述的......
但要注意一點:
用思維導圖做讀書筆記,是一個對書籍知識點提煉總結的過程,而不應該變成簡單的內容摘抄。
小說、人物傳記、時評雜文對於小說、人物傳記、時評雜文這類書籍,我們的讀書筆記可能更多是一些想法和感悟,比如我最近在讀《喬布斯傳》,每讀到一些影響蘋果走向的大事件/關鍵人物時,都會有不少聯想。
如果有時間的話,我還會將上述合併的筆記,系統地輸出成一篇讀後感/讀書報告。目的是透過輸出加強自己對書籍內容的理解。
另外,思維導圖還有一個用處,就是在讀那種角色龐雜的長篇小說、推理小說的時候,可以用來梳理其中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比如《百年獨孤》,很多人就是讀到一半被裡面的角色關係勸退的。
《百年孤獨》人物關係圖
要是有這麼一張圖,讀起來就沒那麼費勁了吧( ̄▽ ̄)~*
以上思維導圖均由MindMaster繪製而成,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收藏體驗下
>>>一鍵下載 MindMaster 思維導圖軟體 edrawsoft.cn/mindmaster/
-
13 # 一粒思想
一般作讀書筆記的法方有以下三種:
1-摘抄原書就是把書裡碰到的精彩句子,關鍵思想點,打動你的故事等原原本摘抄一遍。
摘抄完了隨時可以拿在手上溫習,久而久之背下來了,以備日後寫文章演講時排上用場。
這算是最簡單的作讀書筆記的辦法。
2-發表感悟這種讀書筆記的作法是把一張紙從中間畫一條分割線,左邊寫摘抄書裡的句子或觀點,右邊寫上自己對此句此觀點的領悟和見解。最後從領悟見解裡總結出自己打算用在生活工作裡的方式法方。後面的配圖大致可以表示這個意思。
3-撰寫點評此類是學者級別或是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的做法。是在上一個發表感悟基礎上的加深。不光要寫出感悟來,還要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甚至要發現原書的謬誤,行文的差錯,引用是否得當,是否符合史實。較為著名的有《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等。
-
14 # 遇見雨滴
太簡單了,讓我來和你說說
1.通讀全書
通讀全書的時候,不要一頁一頁慢慢的看,要一氣呵成,快速看完。這樣可以對整本書的概況有一個大致的瞭解。重要內容可以折角,劃線。
2.工具: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作用是對通讀後梳理一下這本書的架構
3.重讀。
這時候就要對剛才折角,劃線的內容進行重點閱讀。
如果你看的是紙質書,自己感覺特別喜歡,或者特別重要的內容就摘抄到筆記本上。順便可以把當時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
4.總結:整本書看完後,寫一下自己對整本書的看法。
好了,做完這樣的筆記你對這本書已經瞭如指掌了,以後就是在想看這本書,甚至光看筆記就可以了。◕‿◕。
-
15 # 雲中一雁916
上學時,語文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時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記性不好就得勤於寫筆記,如果忘了還可以翻看複習。可能有人對自己的記憶力很有信心,覺得記筆記浪費時間,其實寫字的過程就是大腦學習的過程,寫字在減緩你學習的速度,但卻能幫助你更好地消化內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囫圇吞棗”和“慢慢品味”的差異,閱讀同樣如此。
來自日本的奧野宣之寫出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再次印證了這句老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奧野宣之從新聞學專業畢業後,曾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他獨創的資訊管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大受歡迎,累計銷量超過50萬冊。不管是工作還是興趣,他都堅持使用筆記本記錄,這種生活方式在日本受到熱烈反響,他因此被稱為“筆記本作家”。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不僅分析了閱讀時做筆記的重要性,更聯絡實際提出了做筆記的方法,也就是告訴你“爛筆頭”怎樣勝過“好記性”。他創造了一元筆記讀書法,涵蓋了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到檢索以備重讀這五個步驟,提供了一整套科學、高效的讀書方法。這本書教你的並不是單純記憶書中的內容,而是透過做筆記吸取書中營養,把書中的知識轉化為“智慧”,並得心應手地運用。
一、有效讀書——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
許多人有這樣的感受:讀過不少書,但已經記不起裡面的內容了,更不用說讀書讓自己有什麼新的提升了,這就跟沒讀過一樣。如果只是眼睛看過,但是腦子沒有記住、沒有思考、沒有消化,沒有運用,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不僅“讀過”,還有紮實的收穫呢?奧野宣之提出:閱讀不僅是讀書,還要掌握有效率、有主見地選書和購書的方法,製作讀書筆記,並能夠靈活運用,真正將書變為自己的內容。
1. 選書
在一次講座中,有參與者向尹吉男教授提問,請他推薦書。尹教授的回答令我記憶深刻:請你去書店或者圖書館看一看,想一想自己有什麼問題,帶著自己的問題去選書。這也就是奧野宣之提出的,明確自己讀書的目的。
在明確自己真正的讀書需求之後,透過廣告、書評、電視等,列出屬於自己的購書清單。這個清單可以是手寫筆記,也可以是各網路平臺的“心願單”。
2. 購書
現在很多人都選擇網上購書,奧野宣之對此提出了更理性的選擇:只在網上購買內容已知的書。對於一些不熟悉但又想看的書,先在實體書店看過實物確認後,再購買。
3. 讀書
選書要有明確的目的,讀書也同樣。當你把記讀書筆記作為目標去讀書,你才能真正將書中的內容消化。作者在書中提出了“摘抄+感想”的讀書法。 在讀的過程中,做好寫讀書筆記的準備。讀到觸發感悟的句子,先用筆留下記號或者折角即可。
4. 記錄
誰也不想在繁重的工作後再寫上幾個小時的讀書筆記。所以,奧野宣之提出,寫讀書筆記從簡從速、儘量縮短記述的篇幅,但也要全面反映書的精髓。
專注於“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從一句話開始寫讀書筆記,比如:
2018年4月6日,我讀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本書教我怎樣透過寫筆記,從書中學到知識。
這樣簡單的讀書筆記,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都能做到,並且容易堅持下去。雖然這句話並沒有留下太多的資訊,但是,正式這句話的存在,讓這次讀書成了一次看得見的體驗。從一句話開始,堅持寫讀書筆記吧,這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
5. 活用
學以致用,以讀書筆記為跳板,透過複習讀書筆記,進行主動思考、運用,才能將書中的智慧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
二、方法推薦——“蔥鮪[wěi]火鍋式”讀書筆記
奧野宣之在書中推薦了多種讀書筆記的方法,最妙的莫過於“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
“蔥鮪火鍋”即蔥段金槍魚火鍋,是以蔥和金槍魚為材料烹製的日本特色料理,其中蔥段屬於配菜而非調料。
之所以把這種讀書筆記取名為“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是因為除了在筆記中記下(第一步):寫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作者名之外,還要加以下兩個要素:
第二步: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這種筆記方法適合運用在自己覺得重要的書籍中。如果沒有時間但又想記,可以把這件事分成幾次來完成。堅持去記,這種筆記方法一定會讓你有收穫。
三、提高自我——讓筆記融入讀書和生活
掌握再多的資訊,如果不去積極輸出,也無法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為此,作者還強調了以下幾點:
重讀筆記,讓“書讀百遍”不再是口號;把筆記作為創意素材靈活運用;寫書評、積極輸出促進思想內化;用索引杜絕“想不起來”等。
我個人就是將筆記融入讀書、生活的踐行者。每次翻看這些年記錄的筆記,總會有感慨、收穫。這些筆記,有的成為了寫作的素材和靈感,有的成為了美好的記憶,有的成為了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
閱讀後做筆記是非常好的習慣,最淡的墨水也勝於最強的記憶!讀書人的幸福多在讀書求知的過程中。讀書不忘“爛筆頭”,在動筆過程中,與古今中外的賢人對話,獲取知識技能、領悟思想,就漸漸充實了自己、找到了自己。
-
16 # 荒海拾書
如果把一本書看著是一門課,那麼,課堂筆記是必須要做的。
楊絳先生在為《錢鍾書手稿集》所作的序文中,曾經這樣寫道:“許多人說,錢鍾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
他本人卻不以為自己有那麼”神“。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所以他讀的書雖然很多,也不易遺忘“。
記憶力超強的錢鍾書,對做筆記都如此重視,可想而知,做好讀書筆記,是多麼重要的事!
因為筆記是構建知識體系的工具,能夠幫助你加深對於某個領域的瞭解,提升認知深度。
記筆記有多種多樣的方法,比如麥肯錫筆記法,康奈爾筆記法,一元化筆記讀書法,子彈筆記術,金三角筆記法,思維導圖。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來做讀一本書的筆記呢?
首先,一個好的讀書筆記包含四個要點:1、能夠清晰的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2、找到書中所有的亮點:
3、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分析這本書和以前的知識存在著聯絡。
因此,既然那麼多的筆記方法,那麼,每個人要做讀一本書的筆記,就要根據各種書籍,不同的型別和自己的需求,根據閱讀的方式來確定做筆記的方法。
我喜歡用思維導圖來手繪筆記。分享一些我自己讀一本書的筆記做法,供朋友參考:
①先檢視書的目錄,快速地翻閱本書各個章節的內容,瞭解本書的大綱和重點。
②根據書本的內容,來確定思維導圖的關鍵詞。
④增加內容的理解力,抓住重點,正確理解,有疑問的地方找出答案,將書本上的重點內容,進行擴充套件整理。
⑤對讀完一本書的思維導圖筆記,進行修改和完善,加上色彩圖示、圖片,增強記憶,提高筆記的觀賞性和可讀性。
本人手繪思維導圖,正常使用多彩筆,顏色有近十種,視覺化的筆記,絢麗的色彩,會讓我記憶更加深刻。
李笑來老師說:"聰明人的特點,就是頭腦的概念非常清晰,而愚蠢的人,頭腦就是一片漿糊。
筆記的形式不一定重要,朋友,只要你找到適合自己閱讀一本書的方法,釆用任何筆記法都適用。
-
17 # 悅思益明
我現在的筆記系統,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電子書的筆記。一類是紙質書的筆記。
我一般這樣做筆記:
1,自己覺得好的句子,直接在需要的地方劃線。
2,特別有感觸的句子,劃線以後,直接在軟體上面做筆記。
透過這樣的操作,所有的筆記都被整理在一個地方,後期的複習很方便,直接到印象筆記去看就可以了。需要補充的筆記,直接在印象筆記新增就行了。
還有紙質書紙質書的話,我也會配一個軟體,訊飛語記。
在讀紙質書的過程中,遇到好句子,直接就在書上劃線。或者是在書上直接寫自己的感想。
讀完整本書,我就會開啟訊飛語記,這樣記錄:第xx頁,我的想法是xxx。
如果只有劃線,沒有感想的話,我會直接把這一句原話讀出來,訊飛語記會把我說的話,轉換為文字。這樣,效率會大大增加。
之後,我會登陸網頁版的訊飛語記,直接把自己的筆記,複製進印象筆記。
由於所有的筆記都存在一個地方,所以,當我需要某一個資訊的時候,我會去印象筆記直接搜尋。需要的資訊,會很快被搜尋到。是不是很方便啊。
-
18 # 馥兔
從前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看過的書跟呼吸過的空氣似的幾乎沒留下什麼痕跡。近來認真對待起讀書筆記這個事,才發現自己對讀書筆記是很懵的。
我記得學生時代是不缺做讀書筆記這樣的作業的,從前的讀書筆記也做了厚厚的幾大本。但仔細回憶起來,從前的讀書筆記也不過是些好詞好句的摘抄罷了,最多在最後加上一兩句的感悟。
如今這樣的筆記方式早已不適合我們了,但每每遇到覺得寫得深入人心的地方,想要提筆記下,卻總也不知道該如何下筆。看了很多大神的文章、也圍觀了基本介紹閱讀方法的書,卻依舊不得要領。我想我是還沒有碰到適合自己的筆記方法。
直到近期讀到《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他的作者給了我最簡單的答案:1、摘抄;2、分項羅列做摘要;3、把握書的結構層次(畫思維導圖)。直接!粗暴!簡單!感覺完美~
1、摘抄這是最簡單最沒技術含量的筆記了,但卻是最能忠實體現原作的筆記。作者建議摘抄要控制在4-5條,每條3-4行即可。必須精選你覺得最有價值記錄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對書本內容的一個重複思考。
2、分項羅列做摘要適合字數較多,內容重要,但又沒重要到每字每句都要記錄下來的部分。
3、把握書的結構層次(畫思維導圖)記得上學時,老師的板書就經常出現結構圖,大標題下面一個大括號,大括號裡是第二層內容,以此類推。後來知道了思維導圖以後,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各界人士都那麼推崇思維導圖,當年老師們都用慣了的東西怎麼突然就風靡起來了呢?
直到讀了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我才知道思維導圖的優勢在於其色彩豐富,且不拘於文字的形式,在繪製過程中能夠提高創造力,還能幫助我們進行視覺記憶。
把握好書的結構層次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和邏輯框架。
按照作者的指導,我毫不猶豫地進行了實踐,用這本書介紹的方法寫了一篇讀書筆記,耗時30分鐘。短短30分鐘,感覺基本記下了所有要點。
很好很實用,我覺得這個方法夠用了。介紹給你~
我是傅小白有點黑。
愛書,看書,分享書。終身小白,終身成長。
-
19 # 橙小慢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情況,讀完一本書,當時覺得受益良多,感慨萬千,但過一段時間後,連書中講了什麼都很難想起。這樣讀書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很多讀書達人都有做筆記的習慣,讀書的時候做筆記可以加深印象,讀完之後筆記成為我們的資料庫,可以隨時翻閱。
那麼如何做呢?日本有一位以做筆記而出名的“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他有一套系統的做筆記的方法,並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中進行了詳細介紹。
其實上中學時我也喜歡把優美的文字認真抄寫在筆記本上,但是總覺得這種做法費時費力,效果也不是很好。但奧野宣之的筆記讀書法不是一味摘抄優美文段,而是以實用為目標,花費較少的時間準確選取對自己有用的內容進行書寫,從而用筆記記錄閱讀,促進閱讀,併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這種筆記讀書法既注重質量,又不妨礙效率,很值得嘗試。
在奧野宣之看來,筆記是能讓人有效管理讀書生活的工具。透過選書、購書、寫筆記、重讀筆記和活用筆記,可以最大程度地吸收利用讀過的書籍,讓讀過的書成為自己內在的財富。
在介紹如何做筆記之前,奧野宣之介紹了自己選購書籍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去書店,看到喜歡的書隨性購買,而是嚴格篩選想要讀的書。人的時間精力有限,如果買了不想看的書,不僅浪費錢,也浪費了時間和原本要好好閱讀的興致。
奧野宣之是這樣做的,他平常格外留意報紙、雜誌、廣播中提到的書或者自己想了解的話題,隨時隨地在筆記本中記下,然後把收集到的想讀的書名一起寫在一張表格裡。到書店以後,直接對照書單找到自己想買的書,再經過翻看挑選,排除與期望不符的書。
當然,悠閒地在書店或圖書館邂逅有緣的書籍也是很愜意的事,但奧野宣之的做法簡單直接,省時省力,還能避免被誇大其詞的文案和華麗的包裝所迷惑,是很高效的做法。
接下來我們重點講講奧野宣之如何做筆記。
首先記什麼內容呢?優美的文字固然在學生時代很受歡迎,但成年後更有價值的是能打動人心的文字,看到一段話能引發自己強烈的共鳴,或者能引發自己深入地思考,這樣的文字就很有價值。筆記的內容也要嚴格篩選,如果每一本書要做筆記的地方都很多,那抄寫就會成為閱讀的負擔,閱讀速度和閱讀量就很有限。所以除非特別重要的書可以不計較做筆記花費的時間,一般的筆記要精而少。這是記筆記的基本原則。
買回來的書首先通讀一遍,把重點的內容做標記,然後按照自己喜好和重要性程度來選擇做筆記的方式。
第一種筆記是“一句話”筆記。這種筆記只需要記錄時間和書名即可,時間可以統一格式為“yy-mm-dd”,比如2018年7月8日就是“180708今天看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這樣做的好處是容易堅持,不需要有思想負擔,只是寫下來就能或多或少喚醒閱讀時的體驗。另一種“一句話”筆記是記錄自己的感想,比如“寫的真棒”,“真有意思”,這樣的記錄雖然很簡單,但是也對當時的心境有所記錄,等到一段時間後再看也可能有不一樣的感受。並且習慣於寫“一句話”筆記以後,會漸漸想要豐富自己的評論,比如感受是“寫的好”,那麼好在哪裡,為什麼讓人覺得精彩,這樣的想法都可以補充進去。
第二種筆記叫“蔥鮪wei火鍋式”。蔥鮪火鍋是蔥段金槍魚火鍋,是一種日本特色料理。它的意思就是摘抄加評論。摘抄固定用圓形作記號,評論用星形作記號。這樣重讀筆記的時候就能分清什麼是原書的內容,什麼是自己的感想。想要引用原文也不會出錯。“蔥鮪火鍋式”筆記是比較費時的做法,如果想要節省時間可以簡化成“要點加評論”,或者只有“評論/感想”。
第三種筆記是“剪報式”和“影印式” 筆記。這跟臺灣作家李敖的做法很相似,李敖是看一遍書立馬就把書大卸八塊,然後分門別類地儲存起來,要用的時候就去資料庫找。“剪報式”筆記法是把書腰、資訊卡、書籤等相關東西貼在筆記本上;“影印式”是把最具代表性的一頁影印好貼上起來。
做筆記不但可以加深對書的印象,也保留了精華內容,方便反覆閱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經過不斷的反芻,能增強我們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甚至做筆記還能讓我們在閱讀時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不重要,然後用不同的速度閱讀,讓我們讀得更快更好。
做好筆記是寫好文章的基礎,也是激發靈感的源泉。在《如何閱讀一本書》裡,奧野宣之還不厭其煩地介紹瞭如何做標記,如何製作標籤檢索,建立自己的資訊系統。還有讓讀書體驗更充實的19個技巧,以及推薦的實用文具,非常細緻入微。
《如何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是奧野宣之個人的讀書法,強調以讀者為中心,記錄閱讀的感想、體驗、思考。讀書從來是一件個人化的事,書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獲得了什麼,帶走了什麼。
-
20 # 小瑤奶奶
讀書,是自己和作者來一次心靈的溝通和交流,你首先弄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做筆記,做筆記後你要達到什麼目的?說老實話,我很少作筆記,看書的時候會思考:這個問題我有自己的見解,這個情節我自己就能寫,我追求超越,不想類同,做事情習慣性的帶著自己的思維,所以我是個從喜歡閱讀者成為一名寫作者,既是讀者也是作者。如果看到就記,那美好的句子美好的片段真是太多太多了,不如自己創作,這樣日積月累也許將來你可以創作出很多你自己特色的文學作品。
回覆列表
讀書筆記可以寫下你的心得體會,還可以分享精彩片段。有很多感受,寫下來卻很難。我也經常會這樣。但是,讀書一定要拿起筆,養成一個這樣的好習慣。例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小時候的海倫·凱勒(就是作者)是一個聰明又活潑的女孩,6個月就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語,剛滿週歲就會走路了。總之,她比一般的孩子要乖的多,也好學的多。然而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結束得太早,在一個充滿知更鳥和百靈鳥的悅耳歌聲,而且繁花盛開的春天,在一場高燒之後,海倫失去了聽力與視力,隨之而然的又不能說話了。這三樣東西,是人生中必要且不能缺少的。如果失去了這三樣,對一個常人來說,等於失去了生命的樂趣。如果你是海倫,給你三天時間,你會去幹什麼呢?如果我是她,一定活不下去了。再大的動力與再大的鼓力,也照不亮我心中那顆又陰又暗,又冷又溼的心。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這樣活著,生不如死,還是早一點兒結束算了。
然而,海倫的做法與我的想法恰恰相反。她一生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的孤獨歲月。而且,正是這位又盲、又聾的女子,竟然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成就啊。但是,畢竟,這驚人的成就是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的。與她相比之下,天壤之別啊,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準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準。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索引式
索引讀書筆記是隻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詢方便。例如:莊照:《也談為誰立傳》,《光明日報·〈史學〉》。
抄錄原文式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
評註式
評註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註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
評註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書頭批註
書頭批註,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註,或者是摺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後查詢提供了方便。
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
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說明。
評註讀書
評註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註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註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誌》中的一段:清嚴無照《蕙櫋雜誌》: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後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鄙,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岳飛詞,有如是作為,後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態。(魯迅《集外集拾遺·書苑折枝(二)》)
補充原文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後,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揮。
心得式
心得式讀書筆記,即讀後感。是讀書或讀文章後寫出的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啟發。常用方法有:札記,它是摘記要點與心得結合的產物;心得,也叫讀後感。將讀書體會、感想、收穫寫出來;綜合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並記錄下來,也是很好的讀書方法。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穫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札記
札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穫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
綜合讀書
上述三種類型的讀書筆記,不論採用哪一種型別,目是都是為學習、工作、科學研究和寫作服務。作筆記時開始可採用摘要式,以後讀書多了,有了比較,產生了看法,就可以寫譯註式,至於心得式是更進一步了,它是屬於科學研究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