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穩穩的幸福
-
2 # 詩書君
當然是魯智深。
水滸之中塑造了各式各樣的人物,這些人物來自於社會的各個階層,作者通過幾句話就可以將人物形象勾勒出來,讓人們知道這些人的性格如何。
和其他的梁山好漢相比,魯智深無疑是一個異類。魯智深性如烈火、極具正義感有重義氣。正是因為他太重義氣,才會踏上江湖路。
魯智深本名魯達,原本在“小種經略相公”手下當差,任經略府提轄,頗有義氣之名。要知道魯達這種性格的人,看到不平之事,他不會默默走開,而是出手相助。為了救弱女子金翠蓮,魯達三拳打死“鎮關西”鄭屠,被官府追捕。
走投無路之下,魯達到五臺山文殊院剃髮出家,以和尚的身份來躲避官府追緝,名字由魯達改成了“智深”,並以一把八十餘斤的水磨禪杖為兵器。雖然魯智深頗具佛性,卻受不了清規戒律,幾次三番醉酒鬧事,文殊院智真長老只得讓他前往汴梁大相國寺,並給予他四句佛偈: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前往汴梁大相國寺途經桃花山,魯智深聽聞有桃花山惡霸周通霸佔良家女子,火氣上湧,再一次便挺身而出,痛扁了惡霸周通。周通找來大哥李忠想要報仇,李忠因與魯智深為舊識,魯智深放過周通,並且讓李忠退掉了這門親事。
離開桃花山後魯智深路經瓦罐寺惡賊崔道成與邱小乙,在史進的幫助下殺死了崔道成與邱小乙。
上述魯智深殺人,沒有一次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完全是為了公理,在那個亂世之中,當法律不能保護弱者的時候,強者只有自己用拳頭打出一片正義。
魯智深在相國寺和林沖一見如故,成為結義兄弟。林沖刺配滄州,魯智深一路暗中保護。在野豬林裡,解差董超、薛霸欲害林沖,魯智深及時出手,救了林沖一命,此後一直護送至滄州七十里外。可以說,沒有魯智深的保護,林沖早已經死掉多次了。
樑上聚義之後面對發展的難題,當有人提出招安的時候,魯智深說:
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招安之後,魯智深隨宋江徵方臘,並且立下最大的功勞——生擒方臘。經歷了塵世的種種事情,魯智深早已經心如死灰,選擇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渡過餘生,和武松一起照顧病危的林沖。林沖病逝後,魯智深聽得錢塘江潮信,終於頓悟,於是沐浴更衣,圓寂涅槃,留頌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
3 # 博閱軒愛讀書屋
水滸傳裡最欣賞的是浪子燕青,排名三十六名天罡星最後一位。入梁山前是盧俊義的管家,他自幼父母雙亡,被盧俊義收養長大。
後盧俊義造官場小人陷害暗殺,燕青多次忠心救主,後盧俊義禁不住宋江巧舌如簧的誆騙上了梁山,燕青也一直跟隨在其左右。
上梁山後在與朝廷的軍隊多次交戰中盧俊義都險些喪命,危難時刻都是燕清及時趕到出手相救。
宋江一行人主張招安時,雖然他其實不是很主張這件事,但為了盧俊義等人願意兩肋插刀,招安之事也是燕青做先鋒從中調節斡旋才得以促成招安事宜。
後招安後朝廷派梁山眾人攻打方臘,在攻打方臘時盧俊義寡不敵眾,最後憑藉燕青的機智力挽狂瀾,最終打敗敵軍。
-
4 # 禁街虎1
看了幾條回覆,五花八門,各有不同,但是大多都不對勁。為啥呢?因為問題提的是綠林好漢。
什麼是綠林好漢呢?舉幾個例子:竇爾敦、單雄信這樣的人,要麼佔山為王,要麼身在黑道卻劫富濟貧。竇爾敦佔據連環套,單雄信敢搶官府東西卻對落難之人施以援手,這樣的才可以稱為好漢。
水滸裡佔山為王的人多如牛毛,打家劫舍的也不計其數。四大反賊之一的淮西王慶就可以算作是綠林中人,但是其行事並不完全符合民意,所以不能稱為好漢。至於燕順、王矮虎、鮑旭之流,殺人放火,剪徑劫道,禍害客商。燕順甚至用人心肝做醒酒湯,宋江就差點被他宰了,這樣的人到底是強盜還是畜生?
出身綠林,又急公好義的,非二龍山魯智深和少華山史進莫屬。
魯智深的身份應該說是水滸傳中最複雜的一位。做過提轄,成為過殺人犯,當過和尚,也在山上領著一群小弟稱過大王。步戰數一數二,馬戰也不示弱,禪杖戒刀,棍棒拳腳,都能使得有模有樣。禪杖殺敵人人皆知,戒刀是隨身短兵刃,肯定會使。打死鎮關西出逃時就是拿了一條齊眉棍,搶佔寶珠寺時一腳點翻鄧龍,都可以看出魯智深武藝很全面。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這力氣不亞於吊車。這麼恐怖的戰鬥力,任誰都得畏懼幾分。
可是全篇就沒見過魯智深恃強凌弱,仗勢欺人。義助金翠蓮父女,教訓作惡的鄭屠,瓦罐寺滅了兇僧惡道,桃花村收拾小霸王周通……施耐庵不吝筆墨,以一件件小故事描述出一個本事極大,卻扶危濟困的好漢形象。
史進也不錯,從小家境殷實,典型的土財主家闊少爺。可這史大郎並不仗勢欺人,相反,在朱武、陳達、楊春下山準備搶劫的時候,史進一馬當先,奮力阻擋。有人會認為,這哥幾個就是衝史進家來的,村裡數他家有錢。可是大家別忘了,朱武幾個人可是強盜,誰敢保證搶了史家之後不來個順手牽羊,劫掠別的百姓家?所以,與其說史進是為了自己家,不如說是解救了全村。
後來上了少華山,被尊為老大,在他的帶領下,少華山的“強盜們”並不侵擾百姓,史進雖為強盜頭領,但所行之事卻是清清白白,不是真好漢是做不到的。
其他大王也就那麼回事吧,有些人行事也算仗義,但是論格局,論行事,比這二位相差甚遠,不提也罷。
-
5 # 把盞常聊
回答此問題前,先解釋兩個名詞:1、綠林。2、好漢。所謂綠林,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統治階級的人們。所謂好漢,則是指有著除暴安良行為的英雄。二者加一塊兒,方能稱之為:綠林好漢。
梁山一百單八將,雖說也都聚集在梁山,但真正稱得上好漢的並不多。魯智深是大家公認的第一好漢,但我已經寫過了。在這裡,咱就說說史大郎史進吧。
作為好漢,首先做到的便是“仗義”。下面,咱就看看史進的仗義:史進捉住陳達後,朱武、楊春來到了史家莊、跪在了史進面前,說願意履行當年同陳達結拜時所說的“同生共死”的誓言,要史進連同他兩個一起抓獲。史進見朱武、楊春如此義氣,立馬放了陳達,別的暫且不說,至少三千貫賞錢沒了。這是史進的第一個仗義。
八月十五請三人在莊園裡吃酒賞月時,由於李吉的出賣,官軍包圍了莊園,
當時,三人跪下道:“哥哥,你是乾淨的人,休為我等連累了。大郎可把索來綁縛我三個,出去請賞,免得負累了你不好看。”
史進道:“如何使得!恁地時,是我賺你們來,捉你請賞,枉惹天下人笑。我若是死時,與你們同死,活時同活。你等起來,放心,別作緣便。”
於是問明瞭緣由,燒燬了自家的莊園,殺了都頭,同三人一起衝了出去,到少華山後, 一連過了幾日,史進尋思:“一時間要救三人,放火燒了莊院,雖是有些細軟家財,粗重什物盡皆沒了。”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人。這是史進的第二個仗義。
如果說以上兩個仗義尚屬於狹義的仗義的話,那麼史進所表現出的第三個仗義行為的的確確稱得上是個除暴安良的英雄好漢了
史進幾經周折,也沒有找到師父王進,只好回到少華山落草。下面用朱武對魯智深說的一段話來結束對史進仗義的描述:
朱武道:“小人等三個在此山寨,自從史大官人上山之後好生興旺。近日史大官人下山,因撞見一個畫匠,原是北京大名府人氏,姓王名義。因許下西嶽華山金天聖帝廟內妝畫影壁,前去還願。
因為帶將一個女兒,名喚玉嬌枝同行,卻被本州賀太守——原是蔡太師門人,那廝為官貪濫,非理害民。一日因來廟裡行香,不想正見了玉嬌枝有些顏色,累次著人來說,要娶他為妾。王義不從,太守將他女兒強奪了去為妾,又把王義刺配遠惡軍州。
過路經這裡,正撞見史大官人,告說這件事。史大官人把王義救在山上,將兩個防送公人殺了,直去府裡要刺賀太守;被人知覺,倒吃拿了,現監在牢裡……”
史進,算得上一條綠林好漢!
-
6 # 自名秦羅敷
我最看好的是王進。
王進出身軍人世家,身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
高俅發跡,做了殿帥府太尉。第一天上班,檢視人員花名冊,看到一個名字很熟悉,這就是王進倒黴的開始。
王進的父親當年曾把小混混高俅,一棒打得三四個月躺在床上起不來。沒想到小混混成了兒子的領導,上任第一天就要把王進一頓好打。王進意識到,在高俅手下,總有一天會被他算計而死,於是三十六計,走為上。離開東京,準備到延安府去投老種經略相公。
一,王進是個智者,懂得以退為進
王進身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相當於今天的團級幹部。宋朝官員俸祿很高,掙錢不少。這份又體面,掙錢又多的工作,他說扔下就扔下,帶著母親遠走他鄉,當機立斷,沒有一絲的猶豫。
拿的起放的下,這份冷靜和定力,沒有任何一位英雄可比。
同樣身為 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放不下溫暖的小家,豐厚的俸祿,體面的工作,什麼都捨不得扔下,什麼都想要,結果家破人亡,什麼都沒有了。
假如林沖能夠認識到惹不起,躲得起,攜妻子遠走高飛,怎能躲不開高衙內的魔爪?怎能被高俅陷害?
王進是人生的智者,懂得取捨,以退為進。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
人生的痛苦往往不在於所得太少,而在於擁有和想要的東西太多,學會放下,放下怨念,放下執著,放下名利,自會灑脫快樂!
二,王進是位志士,始終不墮報國之志。
水滸後傳中關於王進,有這樣的情節:金朝侵宋,宋欽宗與金邦求和。金國拿下了汴京,掠奪了大宋半壁江山。
王進在河山破碎,民族危亡的關頭挺身而出,在老種經略相公之孫种師道麾下任兵馬指揮使,是守衛黃河的十大將之一,與岳飛等抗金英雄齊名。兵敗後試圖自刎,後又參與了圍攻登州之戰。
其他好漢,奔走在吃肉喝酒的道路上,“若要做大官,殺人放火受招安”,他們始終追求的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標榜忠義的梁山,更多的讓人看到的是權謀,是厚黑,是血腥。
王進也曾遭遇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不改初心,不墮報國之志,始終與國家共進退,這種胸襟抱負,梁山好漢無人能比!
-
7 # 戴草帽的小老鼠
《水滸傳》裡,我最看好的好漢是魯智深,主要是他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魯智深行俠仗義,幫人幫到底在《水滸傳》所有好漢裡,真真正正能做到幫一個毫不起眼的普通路人並且能送佛送到西的好漢,只有魯智深一人。宋江也幫過閻婆惜一家,還有江州一宋姓女子,但宋江為人有點那個,這裡不想再提到他。魯智深的命運因金氏父女而改變,但他再見到金翠蓮時,沒有半點怨恨;桃花村幫劉太公女兒後,礙於李忠面子不好收拾周通,但為了放心,他讓周通發毒誓不得再招惹劉太公一家。可見,魯智深不僅能幫人,更重要的他能幫得徹底,是一個真心實意能幫別人的好漢。
二、魯智深對朋友情真意切,不搞虛的魯智深與林沖結拜沒多久,林沖就出事了,但他沒有因此躲開,聽說林沖被髮配,他不辭辛苦一路追蹤,為的就是圖個安心。果然,和他擔心的一樣,是有人要謀害林沖,於是他放下自己的事一路跟林沖著到滄州城外。對朋友,魯智深不計較利益得失,用的是男子漢的大氣魄與兄弟相處。當初借史進十兩銀子,史進說不用還,既然兄弟這麼說了,魯智深後來見了史進還真不提這事。但他知道史進落難後,很爽快的開啟包袱,把自己的銀兩分了一些給史進,也沒有說明這是在還錢或者是人情。
三、魯智深做事公道,不會恃強凌弱魯智深這個人物,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做事公道,不會亂欺負人。在五臺山,因酒癮上頭搶了個夥計一大桶酒喝光,喝完了他讓夥計回頭到寺裡取錢,結果人家哪裡敢去。幾個月後,他在山下發現了一個熱鬧的地方,當時心裡就想“早知道有這麼一個好地方,當初就不用山上搶人家的酒喝了”,從這個細節看出,魯智深對搶酒這事一直耿耿於懷,說明了他對自己的行為是有點不好意思的,另外欠人家的酒錢也讓他不安。後來在菜園子,潑皮們尊他為大哥了,但他沒有像其他老大那樣坐等小弟孝敬,反而認為“吃人家的多了,我也請他們一回”,於是掏錢買了豬和羊請潑皮們吃上一大餐。
只需以上這三點,魯智深就足以讓人佩服。
-
8 # 荒漠中的一片綠洲
個人最喜歡魯智深,沒有之一。
以下從魯智深與個人關係探尋魯智深到底是個什麼人。
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今天說說《水滸》中的人物關係。
先說魯智深,為啥要第一個說呢,因為我最喜歡魯智深魯達,沒有之一。
魯達與史進:
這兩人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忘年交。
當時魯達已經是中級軍官,三十多歲,有身份有地位。
史進呢,還是個名不經傳的小夥子,十七八歲。
魯達沒瞧不起史進,相反相邀痛飲,結為摯友,可見魯達人品絕對不是個小人。
在瓦罐寺共殺生鐵佛後,史進分文不起取,魯達更是高看這位小夥子,兩人的情感更加深厚,
以至於上梁山魯達立即想起還在遠方的朋友史進。
魯達與茶博士:
吃罷酒,
魯達回頭道:“茶錢灑家自還你。”
茶博士應道:“提轄但吃不妨,只顧去。”
短短的兩句對話,
可見茶博士深知魯達的為人,絕不是仗勢欺人、吃霸王茶的人。
如果魯達是吃霸王茶的人,茶博士定會這樣回答:
“ 提轄來小人這吃茶,何需茶錢。”
魯達和李忠:
魯達認識李忠是因為李忠是史進的開門師傅,
魯達並沒有因為李忠是街頭賣狗皮膏藥而看不起他,
反而是因為李忠不痛快(先賣了膏藥再去吃茶,掙錢比朋友更重要),而看不起他。
這還不夠,在救金翠蓮父女時,李忠在口袋裡摸了半天才摸出一二兩錢,再一次讓魯達越看越低。
更有甚者,魯達路過桃花山李忠竟然“把官路當人情”,
“好生慳吝,現放著有許多金銀,卻不送與俺,直等要去打劫得別人的,
送與灑家。這個不是把官路當人情,只苦別人!灑家且教這廝吃俺一驚。
這一次更是讓魯達越發瞧不起李忠,故而不辭而別,不想跟他打交道了。
魯達與林沖:
這兩可謂是世代稱頌的好朋友,鐵哥們。
但關羽不這樣認為,只能說魯達是真心真意的,而林沖未必。
有“千里護送林沖”為鐵證。
再看林沖,在高衙內調戲林娘子後,魯達要為林沖打架,但林沖見了魯達隻字不提,反而見了陸謙推腹相告。
可見林沖眼中魯達,就是個莽漢,跟他接觸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當魯達野豬林救了林沖之後,林沖竟然將魯達的身份(有意無意地)告給了董超和薛霸,難道林沖不知道這樣會使魯達帶來致命的傷害嗎?
果不其然,董超薛霸回去告知高俅,追殺魯達,魯達再一次無安身之地。
即使如此,魯達眼中林沖仍然是最要好的鐵哥們,以至於“林沖在,俺也去吧”入夥樑上。
魯達與宋江:
宋江最怕魯達,因為魯達人品好,威望高,無私心,勢力還大。
而宋江心眼多,善耍陰謀,所以魯達上樑上後一直被排擠,始終沒進核心層,甚至排名都靠後。
在招安一事中魯達跟宋江分歧極大,以至於氣憤之下魯達提出散貨。
但招安最終還是成了,我想這是魯達人生中做的最大的一件違心事。
心情可想而知!
在擒方臘功成名就之後,我們再看魯達身邊朋友還剩誰:
他的兄弟史進死了,楊志和林沖病了,林沖還是中風,武松斷了胳膊。
再看宋江心腹人,宋江,吳用,花榮,柴進,戴宗,李逵,宋清,都有誰活了下來。
不客氣的說,宋江最親近信任的人,都毫髮無損的活下來了。
所以魯智深在梁山後半段的日子是什麼心情呢?
以魯達為代表的一群人在梁山是什麼心情呢,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
為的難道是讓宋江他們得到榮華富貴嗎。
魯達的單純,隨心所欲,但是招安這件事上,魯達不願意,但是他做了。
之後的魯達在書裡銷聲匿跡,只出來賣過一次萌,最後在錢塘江邊坐化。
當時魯智深師父總共給了他八句話: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我們寧肯相信這裡面的遇江而止的江不是錢塘江,是宋江。
魯達和宋江的性格差別太大,宋江和吳用志趣相投不是沒有原因的,
魯達和他們不是一類人。
平生不修善果,
只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
這裡扯斷玉鎖。
咦!
錢塘江上潮信來,
今日方知我是我。
魯達這個偈語做什麼解讀,相信有點佛學知識的人都能解毒。
我只是覺得有這麼一個性格率真的大和尚,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他覺得和你做兄弟痛快,就掏心窩子的對你好,
他覺得你可惡,他就不理你。
魯達的心性,就像明月松間裡的青石流水,澄澈見底。
但是在梁山這個大染缸裡,他和他的兄弟不得不違背自己的理想,
為自己的仇人作戰,為自己的仇人流血,甚至為自己的仇人死。
人說魯智深有佛性,不過這尊真佛在這亂世裡,最後還是把身上的金漆都磨掉了。
-
9 # 天香雲外飄
筆者還是一如既往地看好並喜歡“混江龍”李俊。因為李俊,
(1)李俊綽號叫做“混江龍”。李俊和“入雲龍”公孫勝二人是梁山108將當中,在綽號裡面都有“龍”字的好漢。然後,在《水滸傳》原作小說裡面,李俊也是從不濫殺無辜過的好漢之一。
(2)按《水滸傳》原作小說的描述,混江龍李俊簡直就是宋江命中的福將福星。比如說,第一次是在揭陽嶺上,催命判官李立才剛要給宋江來一個開膛破肚了,然後李俊就適時出現救了宋江一命了;第二次則是在揭陽江上,船火兒張橫也才剛要請宋江吃板刀麵了,然後又是李俊及時趕到來及時地救了宋江一命。第三次是在江州白龍廟,李俊率領江州水軍為宋江準備好了水上逃生的道路。
(3)在《水滸傳》原作小說當中,以李俊為首的江州集團雖然上梁山的時間,要比阮氏三雄上梁山的時間要晚得多,但是李俊卻是梁山水軍事實上的總瓢把子!然後,李俊無論是做人做事都是非常有始有終的。李俊自從追隨宋江上梁山之後,歷經了徵遼徵王慶田虎以及平方臘等等一系列的征戰,李俊及其領導的梁山水軍為梁山立下了赫赫戰功,而李俊從來都沒有居功自傲過,李俊更沒有中途開小差或者給宋江等人的臉色不好看過。
(4)最令人稱羨的是,梁山軍隊班師回朝之後,梁山108位好漢死的死傷的傷殘的殘了。而獨有李俊等幾個人,到海外去然後還當上了暹羅國之主和北宋王朝平起平坐了。大家想不看好李俊都難哦!
所以讀《水滸傳》小說,筆者最看好的是混江龍李俊了。
-
10 # 風從東方來163590821
讀《水滸傳》最看好哪一位梁山好漢?
每一個人的處事準則和審美標準是會隨著年歲和閱歷的增長而不斷改變和調整的,這就是人們通常講的“修養”。修養有正能量的修養,也有錯誤汲取了負能量的修養,或兩者兼而有之。而後體現於人的言行之中,三觀之中,指導著個人的處事態度和崇尚志趣。我以一首《邕江仙.處世歌》來形容各個不同時期所看好的不同好漢~
少時武松快恩仇,
一時痛快解心糾。
長成青年知進退,
魯達鋒芒及時收。
人到中年知世艱,
宋江仗義好施財。
若是年介老年時,
公孫一清閒悠悠。
有仇報,見好收,知進退,知榮辱,得安康。
-
11 # 使用者王者孝
《水滸傳》是描寫農民起義軍反對封建地主統治階級故事,之所以稱為好漢,《水滸傳》突出鮮明的革命性、深厚的民主性,而且把革命精神表現在一系列起義英雄的靈魂和血肉裡。表現對起義的堅定性、徹底性。毛澤東指出:"中華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勞著稱於世,同時又是醒愛自由、富於革命傳統的民族。"《水滸傳》的許多個性不同的英雄好漢,都深刻地體現了這種酷愛自由、富於革命傳統的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
李逵則是這類英雄好漢的代表,就是本人喜歡的好漢。他和我經常接觸到的工人、農民一樣,他是出身貧苦農民,家裡只有一個老孃,哥哥在地主家做長工。是到江洲打工的農民工。由此決定了他同情被壓迫被剝削的弱勢群體。雖然做了小牢子的李逵,但在他的靈魂深處仍然保留著農民的那種純撲正直的品質,對貧苦人有很深的同情心。"在江洲牢裡,但吃醉了時,卻不奈何罪人,只打一般強的牢子"。崇拜俠義之人,他初見宋江,看到宋江慷慨扙義,名不虛傳,就傾倒拜伏。戴宗出差到東京,把照顧宋江的任務交給他,他就主動斷了酒,“早晚只在牢裡伏持待宋江,半步不離”。
李逵造反最堅決,上梁山的態度最主動,對農民起義軍事業最忠誠。初上梁山,提出:“放著我們許多軍馬,便造反,怕他怎地!晁蓋哥哥便做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小宋皇帝,吳先生做個承相,公孫道士便做個國師,我們都做將軍,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裡快活,卻不好!一一不強似這個鳥水泊裡。”晁蓋死以後多次向宋江提出這建議。象李逵這樣自始自終堅決同宋王朝對立,忠心耿耿地堅決支援農民起義造反的革命立場,在梁山泊裡沒有第二個。
李逵是《水滸傳》中的造反大英雄,自然是封建地主階級的罪人,"殺人魔王”,“地痞”“賊寇",懼怕他,汚蔑他。百回本《水滸》裡寫他吃毒酒死後,宋微宗還夢見他,“掄起斧頭,向自已砍來,嚇出一身冷汗。”
李逵雖然是《水滸傳》中的英雄,但他依然和普通百姓一樣,“人無完人,金無赤金。”他的思想中有盲動魯莽的一面,往往不講策略,掄起板斧亂砍一氣。如三打祝家莊,把已杸降梁山的扈家老小几呼都殺光,就是有損粱山信義的嚴重錯誤。
-
12 # 往事無多
水滸原意是頌揚一幫殺富濟貪好漢的英雄行為.我認為給人的印象卻與原意大相徑庭.這是一夥由地方豪強勢力.官場失意者.社會閒散的流氓無產者嘯聚的混合體.其帶頭大哥不配稱及時雨.書中事據暗示至少給人的印象是.此君工於心機.善於攏絡人心.不吝施小恩惠.其最終目的是重返官場.以期光宗輝祖.彼望已實現.卻坑了那幫深受壓榨的結義兄弟.從彼的終生訴求看.怎能配稱大義士.我實不解.以善與美的標準衡量梁山眾人.稱得起好漢的我認為僅限三人.其一魯智深.雖混跡行伍.至純至簡本性不改.扶弱濟貧.不懼官衙.不懼黑惡.交人坦誠真率.遇強俞強.該出手時不慮己身.真漢子耶!武松亦能稱好漢.其生性與魯類同.不濫殺善類.只是出手時較魯多了一番考慮.其三林沖.其公雖式藝蓋世.卻從不賣弄顯擺.心地善良.尊祟生命.當自已的生存與別人的存亡做選擇時.此公把禍端留給自己.把生存賜與素昧平生之人.足顯人性的善.此公富足之時.不忘接濟窮苦.也算難能可貴.除此三人餘皆不足稱英雄.
-
13 # 子曰詩云囈語
獨自擔得起這個名號的,只能是魯智深,其次是武松。魯智深是真正的劫富濟貧,抱打不平,路見不平一聲吼;而武松總是在萬不得已時候才爆發。
-
14 # 鄭非夢妙文
前幾年我曾寫過一個《水滸人物另類評》的系列,對梁山一百單八將做出了我自己的論斷。具體到我看好哪一個好漢,我覺得除了武松、魯智深外,公孫勝是其中一個。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有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說他特殊不僅因為其智慧超群,更在於他有一身“呼風喚雨,騰雲駕霧”之奇術。正因為有了他的存在才使得水滸傳這部古典名著增添了一些玄幻色彩,使得人們在領略梁山起義的喋血風雨中獲得了一些另類的感覺。此人就是公孫勝。
公孫勝,複姓公孫,單字名勝,師從世外高人羅真人從而學得了一身降魔除怪的奇異道術,江湖人稱“入雲龍”。我猜測公孫勝所學的這套把戲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奇門遁甲”之術吧!三國時期的孔明先生似乎對奇門遁甲頗有研究,只可惜這套奇能異術並沒能流傳至今,實在可惜。閒言少敘,公孫勝憑藉其神奇本領為梁山的興盛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作為梁山元老的他也因此而穩坐第四把金交椅之高位。公孫勝與軍師吳用並稱水泊梁山雙子星。
公孫勝對梁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每在關鍵時刻方顯英雄本色。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公孫勝出走梁山與其他英雄好漢不同,其他好漢大都是被官府逼迫,而公孫勝純粹是出於義憤。公孫勝的開山之作便是名動一時的“生辰綱”事件,大名府留守梁中書為給其岳父大奸臣蔡京祝壽,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使得民間哀鴻一片,最後總共掠得十萬金銀珠寶,美其名曰:生辰綱。彼時,正在二仙山修道的公孫勝聞聽此訊息不禁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隨即辭別恩師下山向托塔天王晁蓋獻劫奪生辰綱之計;後與劉塘、吳用、阮氏弟兄風雲際會,一拍即合遂成“智取生辰綱”之舉。公孫勝一出世便一炮打響,從此聲名大震。
後來公孫勝追隨晁蓋上梁山火併王倫,為開創梁山之基業立下汗馬功勞,他是不折不扣的梁山元老。晁蓋死後,道行高深的公孫勝早已看穿宋江的小人嘴臉,便以回家省親為由下山不歸。失去了公孫勝的宋江大戰高唐州時被高廉妖法所敗,於是派遣“神行太保”戴宗、“黑旋風”李逵上九宮山二仙山相請公孫勝。出於義氣公孫勝二次出山用所學道術大敗高廉。此正應了那句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當宋江接受招安後,公孫勝無意於繼續追隨宋江這個無恥小人,於是在平大遼途中再次歸隱山林拜見師尊羅真人。羅真人見時機尚未成熟同時出於對梁山仁至義盡的考慮要求公孫勝繼續輔佐宋江;無奈之下公孫勝三次出山,在平定田虎、王慶之戰中再顯神威,將田虎部下術士喬道清打敗並收為弟子。淮西平定後公孫勝遵師命辭別梁山眾兄弟,功成身退繼續歸隱修行道術,最後不知所蹤。
同為軍師,與吳用相比,公孫勝要更加的理智和練達。不像吳用那樣愚忠於梁山和宋江,非要在一棵樹上吊死,反枉送了卿卿小命。公孫勝選擇了見好就收,在最恰當的時機抽身而走,功成身退留得美名在人間。在對公孫勝的評價上我們應當給他以足夠高的分數。
回覆列表
我認為《水滸傳》裡的林沖在本人心目中,是一個綠林好漢;
林沖本領高強,號稱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外號豹子頭,林沖是《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他從一個安分守己的八十萬禁軍教頭變成了“強盜”,從溫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義廳,走過了一條艱苦險惡的人生道路。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時,為山寨馬軍五虎將中排名第二,鎮守正西旱寨。林沖武藝高強,打了許多勝仗;
初見魯智深時,二人相互欽慕,論武藝,應該不在魯智深之下。魯智深勝在力道沉雄,而林沖勝在槍法精妙。在柴進莊上,和柴進的槍棒教師洪教頭比武,真正動起手來,一招就打得洪教頭撲地不起、受傷大敗。在草料場殺陸謙時不費吹灰之力,手到擒來,輕輕鬆鬆就殺了陸謙。上梁山後,因要納投名狀而和楊志動手,兩人鬥了四五十合,未分勝負,若不是被王倫叫停了,估計楊志八成要落敗。宋江做了梁山之主後,每逢對外開戰,林沖都是衝鋒陷陣的主要戰將。尤其是在攻打祝家莊時,一丈青扈三娘連敗梁山數名好漢,但林沖一出馬,十個回合就生擒了扈三娘。可見林沖的武藝高於扈三娘一大截,更何況是王英、歐鵬之流;受招安後,隨宋江、盧俊義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打方臘後,在杭州染了風癱,不能痊癒,被迫留在六和寺養病,由武松照顧,半年後病故。追封忠武郎[祈禱][祈禱][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