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不對。孔孟之道僅僅是執行者,所以沒有孔孟之道之前有民族意識,沒有孔孟之後仍有民族意識,有孔孟之道之時也有民族意識。

  • 2 # 技工學校教師

    孔孟之道提倡的是: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從個體而言是弘揚、踐行仁、義、禮、智、信等德行;對社會而言,是弘揚中華之德道:即厚生、愛民,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之道。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人們之所以認為儒家思想害人,儒家思想誤國。無非說其宣揚的是忠君思想,是封建統治階級奴役老百姓的工具。誤國無非是儒家思想在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的社會中會將人與國家變成待宰的溫順和懦弱的羔羊。

    其實這都是對真正的儒家思想的一知半解。儒學興起於先秦,先秦時期的儒學非常重視民生、人性和人道,並不排斥人的慾望。例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是例證。 “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等等其實就是講每個人在社會上擔負的每一個責任,按照責任分工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兒,社會就會有秩序。也就是說君不惠臣可能就不忠,父不慈子可能就有不孝,兄不良弟也就不可能悌。可見,社會亂象的出現,並非是因為儒學,恰恰是因為儒學不倡的原因。

    儒學思想應該可以成為社會文明發展的最高境界,但達到這種境界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只有在大一統的思想與道德標準約束下,才能形成儒學思想倡導的環境。現在世界強權政治,弱肉強食,叢林法則橫行,文明倒退的社會環境下去倡導和踐行不加區分的儒學思想,就會面臨生存問題。只有建立公平、公正和思想大一統的社會秩序後,儒學思想才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最高境界。

  • 3 # 馬到船頭直

    這個說法不對,至少是偏見!中華民族遠源流長,文化及思想博大精深,流派眾多,孔孟之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用孔孟之道完全替代中華民族的思想!

  • 4 # 清涼哥G

    不會 老子早就定義了中國人的意識形態 道德文化 或許在過千年或許會出現新的道德文化論述 但是一定會建立在道德經的基礎上

  • 5 # 陌上光影

    這錯得離譜了,孔孟之道是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有一定的侷限性。“民族意識”只是近代歷史的反映,在孔孟時期恐怕還沒產生這個熱詞。再者,“民族意識”在當今世界各國都很盛行,但“孔孟之道”除了國人推崇,就難有外人買賬了。比如俄羅斯就是個強硬的戰鬥民族,不會受孔孟的影響而淡化民族意識。

  • 6 # 吉祥如意

    “失去孔孟之道,就失去了民族意識",這句話不能簡單的回答對與錯。

    孔孟之道也就是儒家之道。孔子出生於兩千七百多年前。而孟子則是孔子的門生子思的學生。孔子留給後人的經典就是《論語》,而孟子留下來的就是《孟子》一書。

    作為儒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孔孟之道對中國曆朝歷代的影響是非常深運和深刻的。猶為突出的是西漢時期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此後兩千餘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先聲。到了北宋以程頤、程顥和朱熹為代表將儒家思想的發展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對於題目中“失去孔孟之道,就失去了民族意識”這種說法,必須按照辯證唯物主義一分為二來看待。對古代文化包括儒家學說吸取其精華,剔除其糟粕。

    進入到社會主義新時代,儒家思想有關教育、中庸、均衡等先進思想不僅要繼承,而且還要發揚光大。但卑視勞動,卑視婦女和政治上維護封建統治利益的三綱五常等糟粕文化思想,必須進行批判和拋棄。

    總之,對於傳統文化中的先進思想,也就是能夠推動歷史進步,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積極因素有鑑別的吸收,在吸收中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使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發揚光大。(2020/01/22)

  • 7 # 看透古今

    孔孟之道,是仇侮最廣大的普通勞動人民(小人百姓)的反人民思想。長期以來,封建統治階級用這種反人民思想來統御人民,每個人從各方面都受到了侵犯,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形成了一種持久侮民的民族意識。我們必須看到,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意識。但都有好的和不好的意識共同存在。只有去掉不良意識,發揚好的意識,民族才能進步,才能發展。因此,孔孟之道這種侮民意識,必須堅決徹底根除。

  • 8 # 雲端美

    孔孟之道主張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等等不平等的社會秩序安排,用等級管理維護統治。如果非要說失去孔孟之道就失去民族意識,那麼請問:

    堅持男尊女卑,《婦女兒童保護法》怎麼貫徹?

    孔孟之道等級社會價值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主如何生存?民主的前提是人人平等,有人會懷疑人民素質不夠學歷不高不能施行民主,可是誰家男女主人必須達到某種素質某種學歷才能組成家庭?

    殺害岳飛罪名可以“莫須有”“君叫臣死臣得死”,讓法治國家怎樣建設?

    孔孟之道的等級社會與平等的世界性理念對比,會與世界格格不入矛盾重重,開放的大門咋辦?

    用孔孟之道繼續奴役人民是狹隘的落後的沒有與時俱進。李鴻章“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包括了孔孟之道之無益,中國跟上世界步伐必須讓人民主權得到落實,人民發揮出力量中國才能實現偉大復興。孔孟之道繞開了人性之平等、自由、獨立、富有、安全、尊重、尊嚴、自我實現等等人性需求,另外搞出一套社會價值體系,順應統治階級扭曲的靈魂,服務他們產生千秋萬代統治人民惡念。

  • 9 # 牧陽子

    這句話是對的,孔孟之道,乃我們立國之本。中國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孔孟之道,雖然在我們民族的發展歷史上,曾出現過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那是在一個歷史大變革,大轉換時期,從此中國社會制度由奴隸制轉換為封建制,此後,雖然出現了秦時的法家和漢初道家黃老學說的短暫統治,然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的孔孟之道基本上佔據了整個中華文化的主流,在思想界佔有統治地位。雖然中途加入不少道家清靜無為思想,也僅僅是思想內容的補充而已,中國社會的統治者自漢開始,基本實行內道外儒,故"道為本,儒為末",所以,孔孟之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脊樑。

  • 10 # 東方白542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最起碼也是片面的。孔孟之道的某些人倫觀只是民族意識的一部分,並且只能是對民族意識有著積極意義的那部分。孔孟之道不但不能等同於民族意識、代表民族意識,而且對孔孟之道的糟粕,還應當摒棄。

    中華民族經歷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所提煉而形成的民族意識是: 家國情懷、天下為公;團結自信、自尊自強;抵卸外辱、不屈不撓;維護主權、世界和平。這樣的民族意識,豈能以孔孟之道而論之。

  • 11 # 使用者遠志

    這是兩個概念。

    孔孟之道,是一種學術思想。

    民族意識,這是兩種文化文明或幾種文化文明對比出現差距,優越,落後,愚昧等本民族的自我覺醒。

  • 12 # 雙螺旋的盡頭

    大錯特錯!儒家思想就是遏制了中國近代科技發展的枷鎖!不信你把世界科學史,中國歷史,世界歷史結合一起看就明白了!如果這你都還不明白說明你的世界觀需要重新建立!多看認知類的書!不能一味的只看形而上的書籍,就是因為儒家思想對形而上的推崇才讓現代科學出現在歐洲大陸上!

  • 13 # 車一進二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尊孔失孟。孟失孔尊。中國傳統?孰重?孰輕?

  • 14 # 劉俊利

    失去孔孟之道就失去民族意識,有失偏頗。

    第一,民族意識,其中包括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

    民族意識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特徵之一。指各民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凝結起來的表現, 在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心理狀態。

    在解釋民族意識時,可能包含非常豐富的內容。在此不再贅述。但其中一定包含著與時俱進或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可能死板地僵化地照搬舊的傳統文化,吸收優秀的世界文化,以便使民族意識,牢牢緊隨時代,緊跟世界發展。

    第二,孔孟之道中的優秀元素系民族意識之一。孔孟之道,是我國的世界級哲學家,也是儒家文化之一。為世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本題所言的孔孟之道等同於民族意識,實際上誇大了孔孟之道。況且孔孟之道其中不乏有一些糟粕。

  • 15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16 # 鷹擊長空sxxy

    孔孟之道是倫理學,而非政治學或哲學!它講究修身齊家,不可否認,在這方面確實有很大的用處;但它在治國平天下方面,確實用處有限,這也是不容置疑的!在西漢武帝前,孔孟之道長期不受官方重視,這是因為當時的歷史大背景是:天下大亂,諸侯爭霸!這時期統治集團需要的是如:法家、兵家、縱橫家等能夠實現富國強兵的指導學說!漢武帝統治時期,國家承平已久,為長治久安計,必須有一種利於國家治理,維護等級秩序的思想學說,作為官方指導學說,規範和約束官員和老百姓的行為,使其各安本分,規規矩矩,達到有效統治的目的!二千年的封建王朝,孔孟之道也就起了點幫助統治集團維護其統治及服從其統治的作用,至於什麼丟掉孔孟之道,就是丟掉民族意識,完全是荒誕不經之談!

  • 17 # 99電影電視劇

    首先,孔孟之道是經典,孔孟之道再當時的時代確實是民族意識,時代不一樣,人民的意識也就不一樣,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孔孟之道確實能影響現代人民,哲學上說,好的意識能更好的影響人們的行為舉止,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反作用於物質,所以說孔孟之道可以影響人民的行為,在現代,民族的意識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制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意識是與時俱進的,意識引導人們前進的方向,這是一個辯證關係,不能單獨的說失去孔孟之道就失去民族意識,這樣說是不對的。

  • 18 # 乘午

    孔孟之道不是大道真道,更不是真理的道。

    孔孟思想只是約束了人的行為,是強加在人身上的架鎖,達不到治人治本的目的。在信仰面前,唯有真理的道,才是大道真道。真理的道,追求公義公平,用無私的愛,去愛世界,愛人類,愛民族,愛國家,愛云云眾生。真理不是虛假的外衣,不是一種文化,更不是敬虔的外貌。真理是內心世界無限熱烈的熾愛,是神聖奉獻的犧牲,是永不退色的彩虹,照亮美好的人間。膚淺的行為規則,感動不了人心。教人育人不如改變人心,人心改變了才能聚起人心。只有信仰真理的大愛,才能擁有人類的群體,人類才擁有了生命。

  • 19 # 單眼看世界之六十年代

    孔孟之道多半為封建糟粕。雖經1000多年傳播,深入中華以及儒家文化圈的思想中,但不得不說,大部分還是為了統治者的利益而形成的一種類宗教。對建立現代體制的國家意義已經不大了。人類發展到今天,未來國家建設以及制度建設,都是要以法律來約束指導每個人,法治的作用將成為根本,道德的自我約束作用沒有想象的大了。

  • 20 # 迎風抬槓被打臉

    儒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最重要文化根源,如果丟掉就是失去了我們最大的凝聚力了。但是作為千年前的思想,用來當作今天人們的行為準則就太可笑了。

    這個就想讀書不能讀死書一個道理,讀一本書是提煉書中的精華,照搬書本就成了書呆子了。同樣把千年前的行為準則照搬到今天是非常可笑的。但是整個儒學中充滿了思想的精髓,慢慢悟能悟道很多道理。

    舉兩個例子,孟子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句話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古話。不得志的時候要遵守道德標準,很多人因為窮而靠違背良心賺了黑心錢而背了一輩子的良心債,這一生能快樂嗎?達則兼濟天下,發達了的時候,自己的財富也帶不進棺材,無盡的揮霍也只會帶來無盡的空虛,就像最近的故宮女一樣,因為空虛才會各種炫富。但是如果你已經財務自由了,還有多餘的錢,是不是可以考慮做點什麼來改變你覺得可以改變的東西呢?

    另外一句是曾國藩說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西方人因為不懂我們的大智,所以在他們眼中我們是愚的。所以他們看不起中國人,卻看不懂中國為什麼能崛起。

    儒家文化是刻在我們這個民族的深刻印記,如果沒了,我們就什麼根,那時我們去全面學習西方文化?看看那些跟著美國走的南美國家的下場。有幾個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一個娛樂明星難不難?難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