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太會飛的小豬豬

    臘八節又稱臘日祭、臘八祭、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後演化成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 2 # 劉哥故事會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指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因相傳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即農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

    飲食習俗:

    1.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儲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2.臘八蒜

    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泡臘八蒜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臘八十幾天後,正值春節,由於醋的浸泡,蒜整體呈碧綠,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節前後,就著臘八蒜和醋吃餃子、拌冷盤,味道很好。

    3.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臘八豆腐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4.臘八面

    中國北方臘八面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 3 # 文眾說易經

    臘八節也叫臘八,就是農曆的臘月初八。在這一天,老百姓都會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在臘八節的這一天,各地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我聽說過一個版本,傳說是這樣的。

    傳說臘八節是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有一年岳飛抗擊金兵,到達朱仙鎮的時候,正是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整,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來粥。讓岳家軍吃飽戰飯,打敗了金兵,大勝而歸。打敗金兵這一天的時間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被奸臣害死以後,老百姓為了紀念岳飛,每到農曆十二月初八,大家都做臘八粥,以紀念忠臣岳飛。慢慢就成了一種習俗,也就是現在我們過的臘八節。

    臘八節有祭祀天地,神靈,祖先的習慣。是古代人一種善良的心理活動。祭祀以後都能豐衣足食,臘八這一天煮上一鍋臘八粥,預祝來年更大的豐收。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都能益氣,生津,養脾胃,治虛寒,最為飲食之妙絕也”。粥也稱為第一補人之物。

  • 4 # 吳子胥

    說起臘八節很多人都知道,這是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就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但是關於臘八節的傳說,知道的人卻屈指可數。下面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傳說1: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2:臘八節為悼念修長城餓死的民工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傳說3:臘八節是釋迦摩尼“佛祖成道紀念日”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傳說4:臘八節為教育後輩要勤儉持家

    相傳西晉時有個極懶的青年人,平素遊手好閒,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屢勸無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裡斷炊了,那小夥子飢腸難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裡的罈罈罐罐,將剩粒遺粉連同可食的殘碎物,過洗入鍋,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當地人們便藉此教育子女,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傳說5:臘八節是為了紀念忠臣岳飛

    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傳說6:臘八節為明太祖朱元璋紀念自己的艱苦歲月

    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 5 # 滴水禪心—妙蓮

    相傳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骨瘦如柴。某日,一牧羊女送來乳糜,釋迦牟尼佛食後,恢復體力,遂於菩提樹下覺悟成佛。

    古來中國佛教徒認為,世尊成佛之日是在農曆十二月初八。每逢這一天,各寺院都會仿效牧羊女獻乳糜,以各種香谷、果實煮粥供佛,俗稱“臘八粥”,並將此日定為“臘八節”,藉以緬懷世尊,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

    如果沒有佛陀,也沒有佛陀的成道,就沒有佛教,宇宙之間,也就沒有真理的光輝。所以,我們要重視佛誕節,也要重視臘八節,延續這個習俗,善巧方便地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因此,寺院道場在這一天都會廣贈臘八粥,與蓮友及一般人結緣,讓更多的人感受佛法和樂人群、大愛普施的精神。

  • 6 # 小小小愚見

    今日臘八!臘八節有哪些傳統習俗?臘八節是怎麼來的?臘八節,即農曆十二月初八,一些地方有喝臘八粥的習俗,關於臘八節的由來,還有很多種故事傳說。

    臘八節由來及傳說如下:

    臘八節的由來及臘八節故事傳說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關於臘八節的來歷及傳說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一 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

    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二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

    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三

    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四

    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五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六

    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後人而相沿的。

  • 7 # 秦一農夫

    過"臘八節",是中國民間自古留傳下來的一個傳統節日,相傳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是古代勞動人民一年一度歡慶豐收,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土地神,灶神,),祈求來年豐收吉祥的盛大節日。先秦時的臘日是冬至後的第三個戍日,到南北朝時才固定為臘月八日這一天。

    關於臘八節的傳說,自古以來留傳下來的很多,有為紀念秦朝修築長城而餓死的勞工說,有紀念佛祖釋伽牟尼成道的宗教節日說,有為紀念民族英雄岳飛抗擊金兵,為國捐軀的勇士說……等不下六,七個版本。不過這些傳說只是留傳於民間的口頭中,並無史籍可查。農夫認為:“臘八節“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用來歡慶豐收,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來年豐收和吉祥的一個節日,比較可信?為什麼呢?因為過"臘八節"這一天的"臘八粥“是由五穀雜糧混合而成,不但人人吃,而且,還要給先祖敬獻,給家中的,貓,狗,雞,馬,牛也要喂一點,甚止給門,樹,地上都要抹一點……。這明顯的是一種祭祀活動,其它傳說只是人們的意想而已。

    由於我國各地的物產不同,所以用來烹飪"臘八粥"的食材也是各異的。農夫家鄉的"臘八粥"是用石碾碾出來的大包穀糝,加黃豆,黑豆,豇豆,紅棗等熬製而成,由於要經過一個晚上的熬煮,吃起來是很香甜的。不過這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現在農村中已經很少有人做"臘八粥了。

  • 8 # 駿爸私享家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當這首熟悉的歌謠響起時,我們都知道,又是一年臘月初八了。

    “臘”的含義有三:

    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

    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

    三曰“臘者,逐疫迎春”。

    臘八由來

    臘八節因臘日而來,是農曆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日期為臘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傳說當年朱元璋在牢中受難,飢寒交迫的朱元璋在地裡扒出來了稻、黍、麥、黃豆等食物,朱元璋在鍋裡把這些東西給燉了吃了,這些東西救了朱元璋的命。

    後來朱元璋成了明朝的皇帝,為了紀念他在牢中的日子,他把那天定為臘八節,習俗就是吃五穀雜糧煮成的粥,美名曰:臘八粥!

    臘八節的傳說還有“ 赤豆打鬼”、“懷念岳飛”等傳說。

  • 9 # 平安是福152552271

    臘八這一天,我們中國傳統風俗家家都要吃臘八粥,聽老人說吃了臘八粥就不會凍耳朵。

    喝臘八粥在中國己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其意是祭祖敬神,悼念寄託哀思,祈求豐收吉祥。

    這只是民間傳說而已。

  • 10 # 品燕人生

    過來臘八就是年

    小年到,健康到,祝福到

    臘八是中國的節日啊,

    臘八節的由來和風俗 農曆十二月八日為中國臘八節,民間有食臘八粥的習慣。臘八粥也叫八寶粥,相傳臘八節是佛祖“成道”之日,佛寺要仿效牧女獻糜的故事,取八種香谷和果實制粥供佛,故名八寶粥,臘八粥製法簡單,營養豐富,味道香甜。到了宋代,民間爭相效仿,廣為流傳,成為一道深受人民喜愛的美食。

    每逢農曆十二月八日,古代寺院要取香谷和果實等雜煮成粥糜敬佛,民間也效法在臘月初八煮這樣的粥吃,以消災除病。宋代杭州民間的臘八粥是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慄之類”和米煮成的。明清時各地盛行吃臘八粥。

    臘八粥名義上要湊滿八樣原料,但也不拘泥,少者四五樣,多者十幾樣均可。有些地方的臘八粥,是糯米、紅糖和18種乾果、豆子摻在一起熬煮的,十分隆重。用蓮子、銀杏、花生、紅棗、松子加上薑桂等調料摻入大米煮成臘八粥,取其有溫暖手足、滋補身體的功效。也有用豇豆、金針、木耳、豆腐、茨菇等煮成的臘八粥,這些是“細臘八”。普通人家吃的臘八粥,在米中摻入青菜、黃豆、蠶豆、豆腐、胡蘿蔔,荸薺煮成,是所謂“粗臘八”。

    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有些產玉米的山區,逢到臘八,以玉米代替稻米,做成“臘八麥仁兒”吃。農家風俗是每到臘八這天,都要做一頓臘八粥吃。臘八粥,就是盡家中所有,凡是好吃、能吃的東西,都可適量地放一點在鍋裡,黃豆、綠豆、豇豆、豌豆、地蛋、山芋、胡蘿蔔及小麥粉、玉米粉、高梁粉、大麥粉等,雜七雜八煮成一鍋粥。常說吃得全,長得全。

    臘月,就是一年到了,一年到頭一定要把五穀雜糧、各種蔬菜吃全了,這樣才能有全面的營養。這是祈求人體安康,閤家興旺之意!其次是吃得全,收得全,過了臘月,就到了新的一年,吃臘八粥時,把當年地裡長出來的五穀雜糧,各種蔬菜都吃到,什麼都不嫌棄,表明農家對土地上收穫到的一切都是愛惜的,希望在新的一年裡,什麼莊稼都能長得好,都能獲得豐富。

  • 11 # 那些舊時光

    今天是農曆2019年臘八節。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對老一輩而言或許一種享受吧!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回憶裡,童年非常盼望過年,臘八節一到,意味著春節越來越近,新年的願望就能實現了。

    在中國,有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很多關於臘八節的傳說也被人們經久傳送。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

    臘八節的起源

    臘八節,俗稱“臘八”。《說文》記載:“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可見,先秦時的臘日是冬至後的第三個戍日,到南北朝時才固定為臘月八日這一天。

    從先秦起,人們習慣在臘八節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還有一項比較重要的活動,就是驅鬼避疫的儀式。

    據說臘八這天,鬼怪出來作祟,只要用紅豆擊打他們,他們就不敢靠前。後來赤豆打鬼演變成了赤豆熬粥,祛病鎮邪。

    臘八節的傳說有很多版本

    01、臘八節是“佛成道節”

    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佛教傳入中國後,為祭祀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這一天要念經,煮粥敬佛,即臘八粥。

    02、紀念岳飛

    傳說,臘八節是出自對岳飛的懷念。當年在朱仙鎮,岳飛率部抗金,趕上數九寒天,老百姓們爭相送粥,岳家軍飽餐一頓後得勝歸來,這天正好是十二月初八。岳飛去世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八便用雜糧豆果煮粥,最後成為習俗。

    03、民間夫妻勵志篇

    話說過去有一對年輕夫妻,好吃懶做敗光了家產,臘八日家裡斷了糧,幸虧有鄰居接濟,兩人便用大家送的米麵、豆子等煮了一鍋粥果腹。從此小兩口勵志奮發圖強,改掉了惡習,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為了警示後人,人們便在臘月初八煮粥食用,慢慢的這個風俗逐漸便流行起來。

    04、秦朝修築長城餓死的勞工說

    孟姜女哭長城,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範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萬里尋夫到長城,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城為之崩裂,露出範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為修建長城,天下民工長年不能回家,很多人都吃不上飯,有一年臘月初八,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可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人們每到臘八吃“臘八粥”,紀念他們。

    結束語:臘八節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熬粥,更有預示來年五穀豐登,生活幸福綿長的意思。

  • 12 # 提神

    今天就是臘月初八了,吃過了“臘八粥”,過年的話題也多了起來。30元1斤的豬肉年關會降下來嗎?跟“風”而漲的雞蛋,咋還再漲?無肉不成年,再連雞蛋也買不起,就是再普通的西紅柿雞蛋湯也要“泡湯”了!今年的“年”咋過哩!眼看著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這可咋整?

    “過了臘八就是年”

    今年的臘月初八,也就是今天,是新年第二天了。古代還稱為“臘日”呢!距離過年也是20多天的事,與各種有關的民俗便要粉墨登場,好戲還會連臺。

    最早的一個節日就是“臘八節”了。從這天起,人們會陸陸續續購置年貨了,也根據立春的節氣,宰殺年豬。大約一週後,到了臘月十六又有一個小節要慶祝,這個節日就是“倒牙節”。倒牙節又叫禱牙節。一般來說,好多人都是十天半月才沾點葷腥,所以乾脆在這一天吃點肉,這天吃肉叫“打牙祭”,就像古時候行祭一樣的隆重。和平時也不同,臘月十六這一天,有錢的、沒錢的,都要想法設方美食一頓。這似乎又是除夕夜吃年夜飯的一次“預演”。

    “牙祭”之後再過一週,便是臘月二十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年”。這一天,便是民俗氣氛濃厚的祭灶日。吃過晚飯,人們高興地將灶臺打掃得乾乾淨淨,獻果品燃香燭,希冀平安,幸福。

    第二天,臘月二十四又是大掃除的日子。各家各戶,老老少少都會忙碌起來,掃房子,抹傢俱,屋裡屋外,都要徹底清理一番,都想“舊貌換新顏”。“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大年三十貼春聯,上墳祭祖、守夜,還要吃個年夜飯。姍姍來遲的農曆大年已在眼前了。

    “臘八節”的傳說

    臘八節,俗稱“臘八”,也就是每年農曆的十二月初八。古時候有祭祀祖宗,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在一些地方更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得逆道成佛的日子。這一天也是佛教盛大的節日——“法寶節”。

    傳說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為了若求人生真諦想遍訪名川大山。有一天,他來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因長途跋涉,飲食不濟,飢餓難忍昏倒在地。這時,被一位牧羊女及時發現,便把她自己帶的雜糧乾果剩飯,用泉水煮成了粥,並一口口地餵給了釋加牟尼,還是救活了他。後來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沉思,終於在農曆十二月初八(即“臘八”)這一天成“佛”。

    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佛門弟子每逢這一天會按照那個牧羊女投料的比例熬粥,再將熬好的粥施捨給老百姓,佛教失入中國後,各寺廟院地會給善男信女們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的粥。最後由佛門的善事便延伸為民間的一種習俗,即臘八節要喝臘八粥。

    “臘八節”這一天,各個地方有著不同的習俗,比如,吃臘八粥、煮五豆、做臘八臘和臘八蒜及臘八豆腐、有的地方還吃麥仁飯、臘八面,還有吃冰等。

    臘八節是傳統的節日,但這天不會放假,“臘八粥”你吃過了嗎?畢竟,年味由此要越來越濃了。

  • 13 # 自由農民51

    臘八的傳說:家裡老人們傳下來的,主要還是針對農民,因為,農民一年苦到頭,春夏秋冬流好多汗,吃了好多苦,起早貪黑,風裡來雨裡去。到年底豐收了,五穀豐登有了一個總結。因此,到了農曆臘月,基本大夥兒農民因天氣寒冷都歸家了,大家都開始忙過年了。所以全家團圓燒一鍋粥,粥裡面什麼農作物都有,當年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這一鍋粥,起名叫臘八粥。因此從古到今一直流傳到今天!

  • 14 # 漂流的星河

    第一種:相傳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立志斬斷七情六慾,進行苦修,結果佛沒修成,卻把自己累暈了,所幸得一牧羊女所救。牧羊女用雜糧加上野果一起熬粥(也有說是有牛乳蒸成的乳糜),將其救醒。醒後的釋迦牟尼改變了修行的方式,重新出發,最終在菩提樹下修成佛果,成為了後世敬仰的佛陀。據說他成佛的這一天就是農曆十二月初八,所以為了紀念他,開始了臘八節,而臘八粥就是依照當時他吃的粥(乳糜)所熬製的。

    第二種:源於朱元璋。據說朱元璋還未稱帝的時候,曾在大牢中住過一段時間。在牢中的日子自然是各種艱辛,各種挨餓受凍,所以在餓的實在受不了了之時,朱元璋從老鼠洞中巴拉出一些雜果熬成了粥。恰好那天是臘八,所以這粥變被稱為臘八粥,而這一天被登基後的朱元璋定為臘八節。

    第四種:源於岳飛。當年岳飛抗金於朱仙鎮時,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為了表示支援,周邊的老百姓便給官兵們送粥,給了這些奮戰在一線的戰士們備受鼓舞,最終全勝而歸。巧了,這一天正好也是臘八,因此為了紀念岳飛,便有了臘八節。

    第五種:這是最樸實,也是最接近現實的一版了。古代民間有著臘八喝粥的習俗,一對夫妻因為好吃懶做導致臘八的時候還在挨餓受凍,還是村民看不過去,東家給菜,西家給米,湊成了一鍋雜粥才熬了過去。靠著這鍋粥讓小夫妻改掉了陋習,開啟了美好的未來。很迷的故事,但其實很有民間傳說的特點,時時刻刻都透露著教育的資訊,連喝碗粥也不放過。

    第六種:最玄幻的一版。上古顓頊氏的三個兒子死後成為了惡鬼,喜好擾民嚇小孩,讓人苦不堪言。他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赤豆(紅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傳說。為了辟邪,民間流行在臘八這一天食用以赤豆作為原料熬製的粥,認為可以辟邪。

    其實關於臘八節的傳說不管怎麼變化,但其中蘊含的意義都是不便的,都是出於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或許當時的臘八粥在人們眼中是一種幸福的象徵,所以才會流傳千年。可惜現如今這一美好祈願也在慢慢被淡忘,至少我是沒怎麼喝過臘八粥的,家中也不會特別注意。彷彿,臘八節只是一個稱呼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後修復,滿月發汗,骨盆修復是不是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