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兩家哪家能撐起中國的藍天
9
回覆列表
  • 1 # 斧頭幫幫主

    成飛仿製的一般都是半成品戰機,沈飛都是現有戰機,其實都是借鑑了外國啟動佈局的技術,沒辦法我們的航空工程底子太薄。所以自主研發能力欠缺,至於成飛和沈飛都是國家的產業,具體要求肯定也有自己的安排,非常期待一款真正意義上我們的戰鬥機。

  • 2 # 陶式防務評論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當今世界上最強的軍火巨頭,在戰鬥機技術方面引領全球。在世界飛機制造業普遍不景氣的時候,唯獨這家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年年獲得鉅額收益。洛·馬的F-35戰鬥機,更是霸佔了西方戰鬥機的市場。

    所以說,洛克希德·馬丁是航空業乃至軍工業的榜樣,是老大的地位。能被稱為“中國的洛·馬”是一種極高的期待和讚譽。成飛的殲-20,在當年可謂是徹底讓外國改變了對中國航空業的看法,第一次讓中國戰鬥機在技術水平上與美俄平起平坐。此外,還有殲-10和“梟龍”都是相當有創造力的產品,都能當作是中國戰鬥機的代表之作,而不是什麼防治產品。

    反過來,蘇霍伊公司也算是俄羅斯碩果僅存的名牌軍工企業之一。當被稱為“中國的蘇霍伊”,並不代表能力匹敵蘇霍伊,這與“成洛馬”的象徵意義截然不同。關鍵在於,“沈霍伊”近二十年來的產品全都嚴重依附在蘇-27系列的改進上,長期缺乏自己的獨特產品。所以,沈飛給外界的印象就是一個蘇霍伊的分廠。

    當然,沈飛還是儘量在改變的。FC-31“鶻鷹”就是關鍵的革新,還有“暗劍”無人機和“利劍”無人機,這些都是能拿得出手的好東西。尤其是無人機,沈飛研製的這幾款高速隱身無人機起點很高,瞄準的是未來戰場的高階需要,可見其野心不小。希望沈飛未來能有更大的進步。

  • 3 # 鐵桿軍迷

    我國空軍兩大供應商:沈飛和成飛,為什麼被叫做沈霍伊和成洛馬?

     讀者朋友們都知道沈霍伊是指瀋陽飛機設計院,成洛馬是指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把瀋陽飛機設計院叫成“沈霍伊”是諷刺該機構像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一樣一輩子只會研究蘇-27中央升力體戰機,叫成都飛機集團公司叫做“成洛馬”的意思並不是說成飛像洛馬公司一樣研發各種黑科技,而是對沈飛諷刺的進一步渲染。

     俄羅斯蘇霍伊飛機設計局自成功研發蘇-27中央升力體戰機以後就沒有任何突破,旗下的蘇-30、蘇-33、蘇-34、蘇-35戰鬥機甚至號稱四代機的速-57本質上都是中央升力體。而師從蘇霍伊的沈飛也跟自己的老師一樣似乎一輩子就只想研究蘇-27,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引進蘇-27開始到現在的殲-11、殲-15、殲-16,中央升力體這塊牛皮一嚼就是20多年,甚至在與成飛競爭四代機專案時拿出的方案居然是像蘇-33那樣的中央升力體三面翼氣動佈局不隱身的“雪鵠”。

    其實,沈飛和成都的成飛兩個中國主要的戰鬥機生產商之間,一直是有著剪不斷的恩怨情仇。

    沈飛被廣大網友吐槽為沈霍伊,好的解讀是說沈飛像設計出蘇27家族的蘇霍伊一樣。

    更多人是吐槽沈飛自從1998年引進蘇27以後,就基本上都是拿蘇27進行改改改。生產了殲11、殲15、殲16等和蘇27有著血緣關係的戰機。

    但其實,殲11在蘇27的基礎上,不僅是簡單的國產化,更進行了提升。航電系統與蘇-27相比有了較大提高,雷達火控武器系統均採用了更為優秀的產品。

    而且,沈飛也並不是止步於蘇27系列的改造升級,在國產四代機的競標中,沈飛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殲31,並不是沒有研發的創意。

    而成飛因為先後設計生產了殲10和殲20兩款戰機,被廣大的網友稱讚為成洛馬,意思是成飛是中國的洛克希德馬丁,極具創新!

      反觀成飛,在不到20年間從梟龍、殲-10到殲-20,已經完全從蘇式戰機的身影中脫胎出來擁有了自主特色,截止今天,殲-10戰機的產量已經突破500架大關。成飛下一步的工作在著重於提高殲-20的產量的同時開始研發艦載型隱身戰機,並對五代機展開預研,行事風格確實與洛馬相像。  

    並且,成飛的前身,是80年代從沈飛的前身601所所分離出來的601成都分所——611所。成飛的第一款傑作,中國第一款國產三代機殲10,吸收了601所設計的卻夭折的殲9戰鬥機的技術和實驗資料,才能成功設計出來的。

    其實,之所以有沈飛沒有創新,主要是90年代開始,我國的國土防空一直想要大量的三代機,而我國的航空技術之前一直被蘇聯和美國所封鎖,技術相對落後,沈飛自從接受生產和改進蘇27的任務後,其精力一直在生產和改進蘇27和殲11,設計研造了殲11B、殲11BS、殲11BH,殲15、殲16等戰機,基本上摸透了蘇27蘇30上的先進設計,為國產三代機和四代機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而沈霍伊和成洛馬之間的恩怨,更多的是用誰的產品的爭執,相互之間是一個刺激,能夠讓兩家為祖國的天空,生產更加先進和更多的空中雄鷹!

      當然,拿成飛與世界上最大的軍火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相提並論是不適合的,成飛只是飛機制造商,而洛馬是除了飛機以外還涉及航天、導彈、反導、甚至未來單兵系統等等黑科科技,是任何企業都望塵莫及的軍事防務帝國。將成飛稱之為“成洛馬”除了讚譽以外,更多的是對東北那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共和國長子的一種鞭策。

  • 4 # 紙上的宣仔

    沈霍伊這個詞多是從沈飛引進Su-27生產線開始的。從那開始,沈飛的拳頭產品就成了國產化的Su-27戰鬥機,所以叫沈霍伊也就很好理解了;至於成洛馬,多半是一種對應的稱呼,就好像有北喬峰了,那也得找個南慕容出來吧?

    不過如果是以戰機發展史上的經歷來看,個人覺得成洛馬叫成達索更合適,因為成飛實在是從法國的達索公司學到太多東西,比如中國完全空白的電傳飛控技術,正是因為有了達索的支援,成飛的殲10才敢取消機械飛控備份。除此之外達索公司給成飛帶來的是 不僅僅是某項戰鬥機技術的突破,而是從研發、管理到生產的全方位提升。成飛是最早引進達索公司CATIA軟體進行三維數字化樣機設計的單位,這項技術如今已經成為成飛乃至國內戰鬥機單位的標準配置,然而在80年代,對還在用手繪工圖的研發人員來講,那可真是不在一個維度上的存在,僅這項技術就讓中國的戰鬥機設計進步了幾十年。所以按照沈霍伊的命名習慣,成飛叫成達索最合適。

    儘管錯過了幻影2000,但達索對成飛乃至中國其他飛機設計單位的影響都非常大

    用CATIA設計的殲10模型

  • 5 # 人美心美食更美

    更多人是吐槽沈飛自從1998年引進蘇27以後,就基本上都是拿蘇27進行改改改。生產了殲11、殲15、殲16等和蘇27有著血緣關係的戰機。

    但其實,殲11在蘇27的基礎上,不僅是簡單的國產化,更進行了提升。航電系統與蘇-27相比有了較大提高,雷達火控武器系統均採用了更為優秀的產品。

    而且,沈飛也並不是止步於蘇27系列的改造升級,在國產四代機的競標中,沈飛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殲31,並不是沒有研發的創意。

    而成飛因為先後設計生產了殲10和殲20兩款戰機,被廣大的網友稱讚為成洛馬,意思是成飛是中國的洛克希德馬丁,極具創新!

  • 6 # 咖哩咖哩醬

    為什麼沈飛和成飛,是中國兩個主要的空軍供應商,被稱為沈霍伊和成洛馬?

      去年夏天,邊肖去了瀋陽,參觀了沈飛航空博覽公園,並與曾經在天空中翱翔的“鷹”取得了密切的聯絡。但是當我看著各代戰鬥機的分類和沈飛,各種飛機的發展時,我突然發現了一個小問題:——上下搜尋,但是我就是沒有看到殲-20!

      事實上,沈飛和成飛,成都,這兩家中國,的主要戰鬥機製造商一直有著不變的宿怨。

      網友稱沈飛為沈霍伊。一個很好的解釋是,沈飛就像設計蘇27家族的蘇霍伊。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沈飛。自從1998年推出蘇27以來,他們基本上已經用蘇27改變了它。生產了與蘇27有關的戰鬥機,如殲-11、殲-15和殲-16。

      但事實上,基於蘇27,殲-11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本地化,但也是一個升級。與蘇-27,相比,航空電子系統有了很大的改進,雷達火控武器系統採用了更優秀的產品。

      此外,沈飛並沒有停止對蘇27系列的改造和升級。在國內第四代機器的競標中,沈飛也提出了自己的—— J-31計劃,這也不是沒有創造性的研發。

      由於成飛設計並生產了殲十和殲二十兩種戰鬥機,他被網民們稱讚為成洛馬,意思是成飛是中國,的洛克希德馬丁,非常有創意!

      沈霍伊和成洛馬之間的恩怨不僅被網民嘲笑。在國內第四代飛機的設計方案中,沈飛J-31沒有成為中國,裝備的第一架第四代飛機,而成飛J-20成功佔據了上風,這也是他們不滿的原因之一。

      此外,成飛的前身是601 成都分公司——611,它是在20世紀80年代從沈飛的前身601中分離出來的。成飛的第一個傑作,中國的第一架國產殲-10,吸收了601設計的流產殲-9戰鬥機在成功設計前的技術和實驗資料。

      事實上,沈飛沒有創新的主要原因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國家防空一直想要大量的第三代飛機,而中國的航空技術此前一直被蘇聯盟和美國封鎖,技術相對落後。自從沈飛接受了生產和改進蘇27的任務,他的精力就一直在生產和改進蘇27和殲-11,設計和開發殲-11B、殲-11BS、殲-11BH、殲-15、殲-16和其他戰鬥機。基本上,蘇27 蘇30的先進設計已經被徹底瞭解,為國內第三代和第四代機器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沈霍伊和成洛馬之間的恩怨更多的是關於使用誰的產品的爭論,這是對彼此的一種刺激,可以讓兩國為祖國的天空生產更多更先進的鷹隼!

  • 7 # 救世神棍366

    沈飛一直仿俄羅斯蘇霍伊飛機,從未被超越!

    成飛是一直抄襲美國洛克希德馬丁飛機,未嘗一敗!

    殲11,殲16,殲15 只能自用不能出口。因為智慧財產權在俄羅斯!

    殲10,把F16刪刪改改,就自主研發了成功了!

    殲20終於成功,隱形可以的,戰鬥力是利用最新的空空導彈“流星”技術發射完就跑的理念,反正不跑也是等死!

  • 8 # 軍器戰位

    在目前,我國的航空工業發展已經步入了第4代隱身戰機的階段,並且所自主研發的殲20隱身戰鬥機已經部分列裝於我國空軍。而現在我國最大的兩個戰鬥機製造廠,它們分別是瀋陽飛機制造廠以及成都飛機制造廠,而在軍迷圈裡這兩大製造廠也被親切地稱為“沈霍伊”與“成洛馬”,那麼為何我國的這兩個飛機制造廠有這樣的別稱呢?

    咱們先說說“成洛馬”吧, 軍迷口中所說的“成洛馬”就是“成都飛機工業有限公司”,隸屬於中航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企業,也是我國主力戰鬥機研製量產的重要基地。成飛公司與1958年正式開始組建,到了1964年成都飛機制造廠正式建成,也是我國最具有專業化的航空工業基地。在1964年底,成都飛機制造廠所製造的第1架戰鬥機殲5甲首飛,並且獲得了圓滿的成功。到了1978年,成都飛機制造廠所研發的殲7-2型戰鬥機執行首飛,再到1983年期間,成都飛製造廠所主要製造的戰鬥機都是以殲7的各種衍生型號為主。也就是說,早期的成都飛機制造廠主要進行的也還是以蘇制戰鬥機的仿製型號生產工作,在當時根本就沒有實現過自主研發的專案。如果以這樣看來,成都飛機廠完全可以稱之為“成米格”,因為它在當時所主要生產的戰鬥機型號就是以殲7為主,而我國的殲7就是在蘇制戰鬥機米格21的基礎上仿製而來。

    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都飛機制造廠開始了一次全新的“創業”,目的就是開闢出一條屬於我國自己的自主研發戰機道路。到了80年代中期,我國準備開始研發屬於自己的國產戰機,而這一國產戰機專案的研製工作,就被確定到了成都飛機制造廠所進行,而這一國產戰鬥機專案在後來也被我國稱之為殲10。殲十戰鬥機的研發過程,對於我國航空軍工人員來說,可以真的是困難重重。因為在此之前我國根本就沒有獨立研發過任何一款戰鬥機,也可以說當時我國航空工業對於獨立研發戰鬥機的經驗為零。一般而言,在軍事工業當中,無論是地面武器裝備還是空中武器裝備,那麼在前期都必須要擁有相關的獨立研發製造經驗。也就是說當時殲10戰鬥機被定義為三代機,我國想要成功的將這第1款國產戰機已研製成功,那麼就必須要擁有第1、第2代噴氣式戰鬥機的研製經驗。如果沒有這些相關研製經驗的話,那麼一下子跨到三代機的研發任務,幾乎是沒有成功的可能性,當時的歐美國家就是這麼想的。

    但是,“彎道超車”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都非常的難,但是對於一個傾盡所有去苦練這項技術的人而已,“彎道超車”對他來說遲早會修煉成功。所以我國國產殲10戰鬥機的研發成功正適應了彎道超車這一詞,一定當時的歐美許多國家都刮目相看,也讓我國初步擁有了獨立研發製造國產戰機的能力。而在此之後,成都飛機制造廠更是製造出了第4代隱身戰鬥機殲20這一佳作,這也是目前成都飛機制造廠最為著名的代表作品。而再看看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美國的這一戰鬥機製造研發企業。最著名的代表作還要數F22以及F35莫屬,而這兩款戰鬥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戰鬥機型之一。從以上的情況來看,目前的成都飛機制造廠與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樣,都是本著不斷追求創新、不斷追求高科技研發成果的理念而前進,正是因為擁有著這一相同的優點,所以在國內的許多居民也都將成飛製造廠稱之為“成洛馬”。

    再說說“沈霍伊”,“沈霍伊”就是指我國瀋陽飛機制造廠,目前也是我國海軍艦載戰鬥機重點製造基地。為什麼好好的一個瀋陽飛機制造廠,咱們不叫它“沈飛”,而是被許多居民朋友們“親切”的稱為“沈霍伊”呢。其實這個道理也非常的簡單,因為瀋陽飛機到場到現在為止,也都是以仿製俄製的蘇系列戰鬥機為主,也就是全部都在“蘇霍伊設計局”所研發的戰鬥機基礎上,進行各方面的仿製以及改進工作,這就是因為它被咱們稱之為“沈霍伊”的原因所在。瀋陽飛機制造廠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殲15、殲11b型、殲16等戰鬥機,這些戰鬥機都是在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的作品上仿製而來。就比如殲11B型戰鬥機,這款戰鬥機在瀋陽飛機制造廠的努力之下,雖然在外形上與蘇27戰鬥機相差無幾,可這款戰鬥機內部的各種航電系統、發動機,也早已經在瀋陽飛機廠的努力之下得到了各方面改進,但是從外形上卻無論如何都沒能徹底擺脫蘇27戰機的影子。

    再說說殲16,目前殲16型戰鬥機對外所公開的資料少之又少,但是以個人的觀點來看,這是目前瀋陽飛機制造廠最為先進的一款機型。對於殲16型戰鬥機而言,這是一款具備強大對地攻擊能力的戰機,並且很可能已經裝備了,我國最為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並且在飛機的動力系統上,也可能已經換上了我國最新的“太行”發動機。但是,我國的殲16型戰鬥機從外形上來看,依然是擺脫不了蘇27戰鬥機的影子,不管殲16型戰鬥機的作戰效能如何如何,反正我覺得它的氣動外形根本就是在蘇27的基礎上進行研製。再加上殲15“飛鯊”,這款戰鬥機是我國第1款服役於海軍的艦載戰機,對於我國海軍的意義也非常的重大。目前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趴窩,所以我國的殲15“飛鯊”戰機,也成為了現在全世界唯一一款還在正常工作的重型艦載機。但是這款戰機的基礎,也依然是在俄羅斯的蘇33型艦載機的基礎上仿製而來,而蘇33型戰鬥機對於俄羅斯來說,也根本就是在蘇27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正是因為這些主力產品都是圍繞著“蘇霍伊設計局”的作品進行仿製,所以也讓瀋陽飛機制造廠擁有了“沈霍伊”的稱號。

    只不過,“沈霍伊”也並不是咱們想象中的那樣“不思進取”,因為它曾經也做過一些擺脫蘇制戰機影子的努力。殲31型隱身戰鬥機,也就是瀋陽飛機制造廠進行獨立研發、擺脫蘇制戰機影子的作品,只不過這很戰機到目前為止的結果非常令人可惜。因為與我國殲20型戰鬥機差不多進行首飛的殲31,也僅僅只是在出了一款試驗原型機過後,目前已經銷聲匿跡。而與它同一時期的殲20,在獲得我國空軍的看中之後,全國的全部資源都傾瀉在了這款第4代隱身戰機之上,目前殲20大概也已經有近百架正式列裝於我國空軍。就我以個人觀點來說,殲31型戰鬥機專案被“砍掉”真的非常令人可惜,先不說它如果真正研發成功,就可以與殲20起形成重型、中型隱身戰機的高低搭配,這對於我國空軍來說只是有利而無害。還有另一種觀點,如果殲31型戰鬥機真正研發成功,那麼我國就擁有了兩個能夠獨立研發國產戰機的飛機制造廠,這對我國在未來戰鬥機的研發工作上將會獲得更多的好處,而不是讓“成洛馬”成為寶貝疙瘩。

  • 9 # 道理楊說電影

    國家大戰略的兩個路線,一個仿照蘇聯俄製裝備,完善國內航空設計研製短板,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另一個是仿照美國美式裝備。

  • 10 # 西府趙王爺

    如今中國的軍用航空企業,主要有三大巨頭,分別是沈飛、成飛和西飛,即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和西安飛機工業集團。

    其中西飛專注於一些功能輔助型軍用飛機的製造研發,比如運輸機、預警機、轟炸機等等,像咱們熟悉的運20、轟6系列,都是西飛的代表作。在戰鬥機方面,西飛則是沒有下太大功夫,唯一拿得出手的飛豹戰機,也是殲擊機和轟炸機功能相結合,所以也被稱為殲轟-7。當然,還有一個哈飛,不過人家那主要就是玩兒直升機的,沒法比。

    所以,目前中國的戰鬥機研製領域,主要就是沈飛和成飛在撐著。比如沈飛有著殲-8系列、殲-11系列、殲-15系列等明星產品;成飛則是擁有著殲5系列、殲7系列、殲10系列等等代表作。

    其中,沈飛的戰機風格偏蘇式,因為其大部分戰機其實都是蘇式戰機的一個仿製版。比如沈飛目前主要生產的殲11B三代主力戰機,其實就是俄羅斯蘇-27SK型戰鬥機的改進版。而身寬體胖,戰鬥力爆表的殲16,則是仿造的蘇-30MKK殲擊轟炸機。

    總之,沈飛出產的戰機背後,都有著大量蘇霍伊飛機實驗設計局的影子,所以也被外界戲稱為沈霍伊。相較而言,作為中國國產戰鬥機兩大研發巨頭之一的成飛,則是走的一條偏自主研發的影子。像殲10系列、梟龍系列以及代表著當前世界上頂尖戰機水平的殲20,都是成飛自主研發的國產戰機。

    可以說,目前的成飛,就代表著中國中國戰鬥機研發的最高水平,是中國航空業的一個標杆企業。此外,成飛產品的設計風格,已經基本脫離蘇式戰機的路線,與美式戰機相近。

    比如殲7系列的雙三角翼和DSI進氣道設計,梟龍戰機那類似F-18超級大黃蜂的邊條。和美國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相比,成飛同樣的具備世界頂尖戰機研發水平,具有借鑑意義的外形風格,還有象徵著國家科技水平發展的重大意義,最後或許還有著和沈飛相對比的需求,成飛也被外界戲稱為成洛馬。當然,其實西飛也有一個外號,叫做西波列夫,對應的是俄羅斯圖波列夫設計局,以研製運輸機和轟炸機為主,是世界頂尖的轟戰機研發巨頭,著名的圖-95、圖-160戰略轟炸機都是他們家的產品,這也算是對西飛的一種美好期待吧!

    沈飛和成飛作為中國戰鬥機生產研發的兩大巨頭,自然免不了會被拿來比較。就當下發展來看,成洛馬的前景無疑是要比沈霍伊要好,畢竟一個是自主研發,一個是仿造改進。尤其是以殲10和殲20為代表的大批完全國產化先進戰機的服役,還有國際市場上梟龍戰機的訂單佳績,讓成洛馬的聲望一時無兩。

    但是,這種比較對於沈飛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沈飛和成飛還有西飛,其實都是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他們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合作伙伴。

    沈霍伊,成洛馬錶面上是在說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和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的兩種不同設計風格,但實際上卻指的是中國軍用航空工業的兩種不同發展方向。

    成飛的自主研發雖然好,但他更多的是代表未來。咱們國家航空工業起步晚,基礎薄弱,需要時間去積累和發展。然而在這個時間裡面,我們的國防怎麼辦?

    所以,我們需要沈飛這樣一個救火隊長,具備強大的仿造和生產能力,能夠在國產戰機研製的空窗期,為國家提供足以匹配國家實力的產品。

    比如當初蘇-27為我們打開了大航程重型戰機的新天地,而我們遼闊的陸疆和海疆都急需這種大航程的飛機,所以沈飛接過重擔,拿出了殲11。再比如咱們海軍有了航母,需要艦載機,沈飛就弄出了殲15。總之,沈飛就是共和國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最後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成飛和沈飛作為同屬中航工業旗下的兩大航空巨頭,二者不論是出身還是後來發展,其實都有著很大的聯絡。比如成飛的殲10,是在殲9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的。而殲9專案本身是沈飛的專案,只是後來被轉到了成飛,其中許多的研究人員和技術成果,都是來自於沈飛。即便是國之重器殲20上,601所也在隱身上面做出了很大貢獻。

    所以,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沈飛和成飛都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分工不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沒必要爭哪個更好。

  • 11 # 雷姐的機械空間

    一直以來,關於中國兩家大的飛機制造公司,軍迷們把沈飛公司稱之為“沈霍伊”,成飛公司稱之為“成洛馬”。因為是俄羅斯的蘇霍伊和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是世界上知名的飛機制造商,大部分知名的先進戰機從這裡出來,洛克希德·馬丁是全世界頭號軍火公司,其武器幾乎買到了全世界,而技術也是領先於全世界,可以被稱為超級軍火公司。作為最暢銷的機型之一的F-35,就是洛克希德·馬丁的作品。在全世界戰鬥機製造業都不景氣的時候,還能年年收穫鉅額利潤的,也只有洛克希德·馬丁一家,這也可以看出到底有多強悍。

    而成飛因為在發展路線上與洛克希德·馬丁比較相似,發展出了殲-20隱身戰機,也被人戲稱為成洛馬。其原因就是因為長期處於追求與探索高科技發展的路線中。洛馬是美軍最大的戰鬥機研發公司,同時也是美軍F-22A和F-35的生產公司,可以說沒有洛馬,就沒有現在的美國五代機。

    殲-20戰機是成飛引以為豪的戰機

    而成飛的功勞也與洛馬相似,因為成功研發了殲-10和殲-20,也成為了中國戰鬥機的代表作。也讓中國成功進入戰鬥機的領先水平,這一點來看,成飛被成為成洛馬,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

    上世紀90年代我國進口的蘇-27戰機

    而作為美國的頭號死敵俄羅斯,其本土的明星軍工企業"蘇霍伊",其實力也不容小覷。沈飛被冠以沈霍伊的綽號,其實並不是因為其實力與蘇霍伊相提並論,而是因為長時間將產品依附與蘇-27系列上,從而給人一種什麼產品都與俄軍武器相似的詬病,同時還沒有屬於自己的自主產品,所以經常被人戲稱為,蘇霍伊在中國的分廠。

    我國裝備了大量的蘇系戰機,從上世紀開始引進蘇-27SK戰機,後來經過授權許可生產。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蘇-27在中國開花結果,衍生出了殲-11B/BS和殲-16戰機,並且新的戰機在效能上更上一層樓。不過近幾年沈飛也在大力的創新,其中最讓人矚目的要數無人機領域了,具有高速隱身的無人機本身起點就非常高,再加上定位是未來戰場,所以不管在造型還是效能都十分強悍。

    雖然這兩個綽號都是戲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軍工業已經上升到了一定高度,甚至某些武器已經達到了領先世界的水平,成飛和沈飛在多個領域都有自己的"獨門大招",所以並不會因為誰強誰弱進行比較,而且這兩家公司被隸屬於中航集團,本來就是兄弟,其任務也都是為中國的軍事建設進行添磚加瓦。

    雖然沈飛一直被稱為沈霍伊,但是其研發能力還是很強的,如果沒有沈飛,那麼中國就不可能擁有世界第一規模的側衛戰機,這也導致中國也不會擁有大量的重型第四代戰鬥機,如果沈飛沒有點硬實力的話,那麼中國航母也不會配置殲-15艦載機。目前,我國已經發展了2艘航母,在未來還會有更多航母,沈飛研發的殲-15艦載機功不可沒。

    而成飛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成飛的話,那麼中國就不會擁有第四代戰機殲-10,更不會研發出第五代戰機殲-20,而且成飛的梟龍系列,在海外售賣的也相當出色,可以說外貿上也是頗有建樹的,FC-1梟龍戰機目前已經賣出200架,依然成為中國戰鬥機出口型號的拳頭產品。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雖然是世界頂級軍火公司,但是其技術的積累已經長達幾十年,而成飛和沈飛的年紀還很小,而且其成就也非常矚目,所以想要追趕並不是難事。無論是成飛還是沈飛,都是國家的棟樑,同時也是中國航空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各自的特色,也讓中國戰鬥機成為了國際社會極為關注的焦點,不論外號是什麼,都值得國人尊重,甚至一些國外的軍工企業也十分敬佩,作為科技研發的軍工企業,未來也將為中國帶來更多更好的武器。

  • 12 # 宇宙邊緣121

    中國引進了兩套軍工體系,成飛多借鑑吸收西方的技術,沈飛參照了俄式裝備。

    在1979-1989年的中美蜜月期,美對華軍售基本等同於盟友,中國採購了導彈、雷達、渦扇發動機、燃氣輪機等,要不是美國主動賣給中國的F16縮水嚴重,條件苛刻,F16可能就是中國的主力戰機。

    中國建國之初由蘇聯幫助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工業體系,20世紀60年代,在米格21基礎上研製了殲7。在蘇聯解體後,包括導彈、艦艇、核能技術等也迅速的進入中國,包括很多科學家。

    成飛在設計研製J10時,正是中美蜜月期,可以借鑑西方的技術經驗,到中美關係惡化時,西方的技術途徑就終止了。J10歷經了近20年的時間,才裝備部隊。開始列裝時用的俄羅斯發動機,因為配套的發動機還在研製中。現在的J10B已經裝備了向量推進發動機,也就是中國產發動機渦扇10B,使J10B的效能有了很大提升。J20借鑑了西方的經驗同時,也彌補了F22的很多不足,比如J20更適合超音速飛行,能夠攜帶射程更遠的導彈。裝備渦扇15發動機的J20,必然在很多方面超過F22。

    沈飛完成了J11/J15/J16的研製,分別為SU27/S33/SU30的中國產升級版,航電系統已經做出重大改進,實現了超越。繼J15之後,沈飛也在研製下一代艦載機。

  • 13 # 魂舞大漠

    ▲不比不知道。中國引進蘇-27和蘇-30,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蘇-27作為一款優秀的重型制空戰鬥機,在紅色帝國研製了14年之久,有非常棒的氣動設計,自出世就成為三代王,沈飛在架設蘇-27生產線的基礎上,經過十多年努力,打造出了四代王殲-16。看著吧,時間不短,但說話咱得憑良心呀,當年引進之時,咱們是個什麼水平,莫說三代,就是二代的殲-7,還沒搞定呢。能取得這樣驕人的成就,完成從三代到四代的跨越,實在了不起。要完成的不只一款殲-16,還有一款艦載機殲-15,被人稱為兇猛的“空中飛鯊”,從無到有,填補了中國艦載戰鬥機的空白,有人不服,什麼借鑑了從烏克蘭弄來的廢殼子T-10K,誰要說瞄一眼就會,試問世上有幾人能做到?所以,比一比就知道了。

    ▲四代更五代。我們沒有等太久,沈飛人一面在加緊吃透蘇-27系列飛機的基礎上,打造數款殲-11系列戰鬥機,在五代機制造上,也有自己的想法。自籌資金,打款一款“鶻鷹”,自己搞飛機,這還是頭一遭,一出手就是一款五代機,這非常神奇,不過沈飛有這樣的能量,殲-31即為明證。2.0版經過數處修形,於2017年放飛。無論出口,還是正式穿上中國的軍裝,自出世以來,就表現得非常搶眼,廣受人尊,被十分看好,以為上艦的話,要比殲-20有優勢。不只裝載數量多,在質量上也表現出相當大的技術自信,前中航工業董事長即講,上天即能把F-35給幹掉。這是說著玩的嗎?個人覺得,作為一個老廠與大廠,沈飛今日所表現的能力,絕不可低估。如以沈伊霍來喻沈飛,純粹是在開玩笑。

    ▲花開兩朵各表一支。說書人的嘴,不只有快,兩嘴皮一開合,一句道盡幾千年,電一樣,細數沈飛和成飛故事,都是鉅著大書。說成飛當年在殲-7身上的折騰,也多年,絲毫不比沈飛少,沈飛在殲-7基礎上打造了殲-8,作為一款全新型號,一度也成為中國製空主力。殲-7在成飛的開創,也相當努力,發展出“梟龍”和“山鷹”,以後增速,有了殲-10,沈飛這時間搞了殲-11。當五代機的研製任務交由成飛來完成的時候,沈飛人分身乏術,正繞著數款殲-11系列戰鬥機揮汗成雨呢,今天開花結果,努力有成,都成了主力型號,不但有三代和四代的燦爛,也有五代的搶眼,只是殲-20從研製之初,就有了正式的軍方編號,而沈飛自己堅持不懈,努力就會有好的結果。成飛透過自研殲-10和殲-20兩型飛機,聲名鵲起,叫響了成洛馬的大名,也很好呀,不過,洛馬的兩款五代機,正在鬧心,而我們的殲-20試裝一年來,沒有什麼問題。

  • 14 # 一葉楓流

    說沈霍伊,是因為他們除了測繪就不會幹別的。如果今天沒有抄襲蘇27,一定是在去抄襲蘇27的路上。

    說成洛馬,真有點過分抬舉了。成飛的氣動佈局是以鴨式和三角翼為主,無他,唯手熟爾。

    中國目前完全自主獨立研究的氣動佈局還沒有。成飛只是在殲九的研製期間做過一些佈局研究,但是都是模型,沒有進入實際設計階段。成飛頂多就是中國的達索

  • 15 # 兵器知識譜

    讀者朋友們都知道沈霍伊是指瀋陽飛機設計院,成洛馬是指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把瀋陽飛機設計院叫成“沈霍伊”是諷刺該機構像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一樣一輩子只會研究蘇-27中央升力體戰機,叫成都飛機集團公司叫做“成洛馬”的意思並不是說成飛像洛馬公司一樣研發各種黑科技,而是對沈飛諷刺的進一步渲染。(下圖為成飛院大門)

    俄羅斯蘇霍伊飛機設計局自成功研發蘇-27中央升力體戰機以後就沒有任何突破,旗下的蘇-30、蘇-33、蘇-34、蘇-35戰鬥機甚至號稱四代機的速-57本質上都是中央升力體。而師從蘇霍伊的沈飛也跟自己的老師一樣似乎一輩子就只想研究蘇-27,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引進蘇-27開始到現在的殲-11、殲-15、殲-16,中央升力體這塊牛皮一嚼就是20多年,甚至在與成飛競爭四代機專案時拿出的方案居然是像蘇-33那樣的中央升力體三面翼氣動佈局不隱身的“雪鵠”。(下圖為沈飛的“雪鵠”方案)

    反觀成飛,在不到20年間從梟龍、殲-10到殲-20,已經完全從蘇式戰機的身影中脫胎出來擁有了自主特色,截止今天,殲-10戰機的產量已經突破500架大關。成飛下一步的工作在著重於提高殲-20的產量的同時開始研發艦載型隱身戰機,並對五代機展開預研,行事風格確實與洛馬相像。(下圖為量產型殲-20)

    當然,拿成飛與世界上最大的軍火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相提並論是不適合的,成飛只是飛機制造商,而洛馬是除了飛機以外還涉及航天、導彈、反導、甚至未來單兵系統等等黑科科技,是任何企業都望塵莫及的軍事防務帝國。將成飛稱之為“成洛馬”除了讚譽以外,更多的是對東北那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共和國長子的一種鞭策。(下圖為沈飛大門)

    如今中國產001A型滑躍起飛航母已經完成各種測試並將於年內列裝,下一中國產艘航母將不再使用彈射起飛的直通甲板,屆時,航母將搭載隱身艦載機。這也意味著沈飛的殲-15艦載機最多隻能再獲得海軍六十架左右的訂單,如果海軍開始對下一代艦載機進行招標的話,不知沈飛會拿出什麼樣的方案來和成飛競爭,倘若再拿那種像“雪鵠”那樣的中央升力體來糊弄人,那麼造完那24架殲-16和那60架殲-15以後,恐怕真的會面臨無米下鍋的窘境。

  • 16 # 一粟陽光12

    因為有很多崇洋媚外的人總想給我們自產的東西找個外國爹,它本身就是合資產品,如果看到人家是本土生產的就不開心。

  • 17 # 999和

    不要被表面的誤導,空軍主力還是沈飛系列的沈飛也在一直穩步提升戰機效能如11.15.16,31,至於殲20目前只不過解決了有無隱身機的問題至於戰力說超美F22.35我們應客觀對待,不是什麼都能短期彎道超車的,遼寧造航母造殲15艦載機由沈飛再造隱形艦載機殲31是可信的,殲20設計初由於沒考慮上艦若改成艦載機需大改內部結構,機翼也必須改成摺疊嚴重影響隱身。

    遼寧的軍工有些是不被人瞭解的

  • 18 # 國家特級尿高運動員

    又碰見問這個問題的傻逼了,真忍不住想罵人了!我不是專業軍迷,但是還自問有點腦子。沈飛和成飛各自的主要任務和主攻方向國家已經很明確了!沈飛主要就是仿製毛子的成熟產品並加以提升,要的是既戰力。成飛是安心研究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產品,要的是慢工出細活!這就好比一個工廠,沒有能賺錢的老產品支撐,不等新產品上市估計工廠就倒閉了。自以為是的鍵盤俠和無腦噴們,中國軍工走向宇宙就看你們了!

  • 19 # 囖一囖

    樓主的提問其實很好回答。

    一、為什麼叫沈霍伊,就是因為它技術創新不多,吃個mig21都摸不透,搞個j8硬塞給空軍害了多少飛行員,偏偏搞些論文創院士反而厲害無比,su27線直接給沈飛,搞到現在j15都搞不好,現在鼓吹j16,要塞給部隊用,基本就是su系列吃到底,就是這個原因所以被廣大軍迷戲稱為沈霍伊。

    二、為什麼叫成洛馬,就是因為成飛本著使用者為本的前提下對技術專研創新,拿出的成果超乎客戶預想,拿出j10使得中國走向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三代機,迅速縮短了與世界先進國家在先進戰機的設計和製造的差距,還拿出j20使得中國成為了全球能設計製造最先進戰機唯二的國家(su57就是su27終極版,根本不算四代機俄稱五代機),其作用與地位類似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因此廣大軍迷親切的稱其為成洛馬。

    樓主如果對於這類資料有興趣可以拜讀新浪的出鞘或騰訊的講武堂,算是資料豐富角度公正的媒體。

  • 20 # PaulLau華子

    當然成飛撐起中國藍天了,儘管成飛的很多機型都未大規模量產,但有廣大網友們的鍵盤,已經平安保衛祖國的藍天好些年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龐統不死,劉備同時擁有臥龍鳳雛,可以統一三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