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明悟行學宮
-
2 # 平陽一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是說統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讓船安穩地航行,也能將船推翻吞沒,沉於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當則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原文見《荀子.哀公》,(一)是荀子講述孔子與魯哀公的一段對話。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未嘗知憂 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孔子曰:“君之所問,聖君之問也,丘、小 人也,何足以知之?”曰:“非吾子無所聞之也。”孔子曰:“君入廟門而右,登自胙階, 仰視榱棟,俯見幾筵,其器存,其人亡,君以此思哀,則哀將焉而不至矣?君昧爽而櫛冠, 平明而聽朝,一物不應,亂之端也,君以此思憂,則憂將焉而不至矣?君平明而聽朝,日昃而退,諸侯之子孫必有在君之末庭者,君以此思勞,則勞將焉而不至矣?君出魯之四門,以望 魯四郊,亡國之虛則必有數蓋焉,君以此思懼,則懼將焉而不至矣?且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
(二)《荀子·王制篇》中有這麼一段話:“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三)唐初魏徵和唐太宗也多次轉引這樣的觀點。見《貞觀政要·論政體》:“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
(四)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原文釋義
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穩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沒。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亦作“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簡稱“載舟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當則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決定生死存亡。
荀子、魏徵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極其偉大的,十分強調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們的這一光輝思想,為歷代統治階級所接受。對歷代統治者尊重民情民意,執政為民,起到了積極參與的促進作用。
成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載舟覆舟”便源於荀子、魏徵和唐太宗談論君與民的關係及其重要性故事。
-
3 # 宮商角徵羽羽羽
這句話最早出自戰國著名思想家荀況,在他的著作《荀子·王制》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統治者就像是船一樣,而廣大的民眾猶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載負起來,也可以將船淹沒。
我們比較熟悉的是魏徵引用這句話勸誡唐太宗。
國家與人民從來都是緊密相依的,得道者多助,只有受人民擁戴信任,國家才能長治久安、繁榮昌盛。這次疫情可能是最直觀的例子,政府迅速作出反應和應對策略,人民群眾積極響應。如果人民不信任政府,不配合,那麼水可覆舟,這次的危機就真的只剩下危了。眾志成城,團結一心,舉國共同應對疫情。為全世界作出表率。反觀國外,政府上有政策,群眾街頭遊行抗議,監獄裡的犯人越獄。政府部門簡直是焦頭爛額,壓力山大。如果此時水去覆舟,應該是輕而易舉。
-
4 # 人到中年依舊藍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最早是荀子說的,出自《荀子.哀公》,講的是荀子和魯哀公的對話,原句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意思是說君王就像船一樣,百姓就像水一樣,水能載起船使船航行,也能淹沒船使其覆滅。
後來唐太宗和名臣魏徵也說過這個典故,一次太宗和魏徵探討君民關係,太宗問魏徵隋朝的滅亡的原因是什麼,魏徵回答說是失去民心,太宗又問君王與百姓的關係是什麼,魏徵引用荀子的這句話向太宗闡述了君舟民水的關係。這句話也多次出現在《貞觀政要》之中。
這個成語是用水和船的關係來比喻古代君王與百姓之間的關係,水有浮力,能夠支撐大船航行,水中又有風浪,一個浪頭就會打翻大船。古代君王善待百姓,百姓自然擁戴君王,如果君王實施暴政、激化民心,也會導致帝國覆滅。
作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此生無悔入華夏;作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無悔流淌華夏血;作為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華夏兒女,來生還做華夏人。
-
5 # 言者青青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是出自唐朝宰相、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魏徵(“徵”的繁體字),是他寫給唐太宗的奏章《諫太宗十思疏》中的一句話。
魏徵(網路圖片)
這句話的道理何在呢?這要從魏徵與唐太宗的對話故事中得到解答。
相傳,有一天,唐太宗召見魏徵,問他:“為何自古取的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卻非常困難?”魏徵聽後,想起了戰國末期趙華人荀子。荀子在他著作《荀子·哀公》篇中有一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想到這裡,魏徵立刻答道:“臣民只求苟安於世不想收到刑罰,但他們卻不懷念感激國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內心裡卻不服氣。臣民對國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們像水一樣能夠負載船隻,也能顛覆船隻。所以得天下民心者方能守住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魏徵奏本(網路圖片)
魏徵的直言進諫,引起了唐太宗的高度警覺,尤其是唐太宗經歷了隋末農民起義,更加認識到了人民的力量。魏徵就這樣輔佐唐太宗共同建立完成了“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透過以上魏徵與唐太宗的對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闡述了一個如何鞏固政權?講明瞭一個很現實又很真實的道理:統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讓船安穩地航行,也能將船推翻吞沒,沉於水中。
總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出自唐朝宰相魏徵之口,不過,這是在對戰國末期荀子曾說過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解讀後說的。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的確是出自唐朝宰相魏徵之口。
荀子(網路圖片)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已被實踐證明: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是無限的,是不可忽視的,更是不可抗拒的。他們似水,能承載統治者這艘大船衝風破浪,奮勇向前!誰瞧不起人民,與人民為敵,那麼,就會被人民顛覆,沉於水底。
-
6 # 木山文
原意是水既可以載船,也可以翻船。舊時用來告誡君王,要重視人心向背,居安思危。語出"荀子,王制"。馬駭輿,則君子不安輿。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位。馬駭輿,則莫若靜之。庶人駭政,則莫若惠之。選賢良,舉篤敬,興孝弟,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這段話的大意是,拉車的馬受到了驚嚇,在車內的君子就不能安穩的坐著,如果老百姓對政事提心吊膽,君子在官位上就不安穩。拉車的馬驚了,沒有比使馬平靜下來更好的了,老百姓對政事提心吊膽,就沒比給他們恩惠更好的了。選擇賢良的人做官,提拔忠誠而又嚴正的人,提倡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收養失去父親的孩子和失去丈夫的女人,補助貧窮的人,如果能做到這樣,那麼老百姓就會安於政事。老百姓安於政事,然後君子就能安於官位,古書上說:"君子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穩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即源於此。唐初諫議大夫魏微對唐太宗李世民也曾提出相同的論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比喻民眾,舟比喻君主,人民可以擁戴君主,也可以推翻君主。
-
7 # 漸悟0565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這句話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治矣?”,出自《荀子.哀公》,是荀子講述孔子與魯哀公的一段對話。“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意思就是統治者如同船,老百姓如同水,水既能載船平穩的航行,也能將船推翻沉沒,毀於一旦。引申為事物用之得當有益,用之不當有害。
-
8 # 奶茶愛尚咖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句話是荀子講的,所言之意就是,君王統治天下,就好像在水上航行,君王是船,百姓是水,百姓能讓其平穩航行,也可以翻起滔天巨浪將其吞噬。
警示君王為君,要心繫天下,為百姓著想,使天下安居樂業,這樣才能使百姓信服,統治才能安定長久;
而不要處處壓榨百姓,使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那樣就會激起民怨、反抗,統治會動盪不安、甚至被推翻。
警示我們對事物的使用,要注意小心,使用得當對人有利,使用不當則對人有害。
我們生活中的例子就數不勝數:
①網路的使用:
使用得當,輕鬆便捷,獲得資訊更快、更多,聯絡朋友家人更加方便;
使用不當,過度沉迷其中,損害身體,迷失心靈,走向墮落。
②車輛的使用:
使用得當,方便快捷,來去更加自由,使得各地的距離不再是阻擋我們的距離;
使用不當,給他人造成傷害,給自己帶來傷害,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使用得當,是我們有利的工具,切割各種東西,拆解包裹,以及防身;
使用不當,會割傷自己、割傷他人,弄壞自己珍惜的東西等。
例子真的太多了,就是讓我們明瞭:
注意事物的使用,讓它們發揮用處,同時小心一點,避免自身受到傷害。
-
9 # 走過來I走過去
戰國 荀子《荀子·哀公》
上善如水善利萬物而有爭
居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矣
居善地 心善淵 予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蹱善時
夫唯不爭 故無尤
尤無
故爭不唯夫時善
蹱能善 事治善 正信善 予淵善 心地善 居矣
道於幾 故惡所之人 眾居爭有
而物 萬利善水如善上也
-
10 # 劍鋒園子
這句話出自《荀子·王制》:“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這句話包含的道理和思想:
一、體現了儒家一貫的思想體現了儒家愛民、親民以及“民為貴,君為輕”的思想,勸誡當政者要體恤民情,否則,民怨沸騰之下,當政者便危矣。
二、以水與舟船來比喻百姓與統治者的關係統治者能夠像船一樣平穩航行,靠的是百姓;如果當政者不親民愛民,激起民怨,就會揭竿而起,推翻當政者。這裡談的是君與民的關係,也是國與民的關係,它清楚地表明瞭庶民百姓力量的偉大,揭示了百姓乃國家根本的本質屬性,強調了依靠人民的重要性,“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是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魏徵在《貞觀政要》中也是這樣的觀點:“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三、表達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水與舟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辯證的。孔子倡導中庸之道,中庸的哲學意義就是折中、平衡、不偏不倚,講協調和平衡,關注事物的兩面性,“載舟、覆舟”即事物的兩面性。因而,它包含著深刻的唯物辯證法和系統的辯證法思想。
四、具有很強的現代意義中庸強調的就是和諧、平衡,水與舟的關係就是和諧與平衡。在今天,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都要互相尊重,保持平衡。人與人不和諧,秩序就會亂;人不尊重自然,破壞自然,必將遭到自然的報復。
對於現代,更要注重“水與舟”的辯證關係和兩面性。現代科技帶給了我們便捷,卻極大地妨礙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身體力行和認真思考,造成人的懶惰、依靠思想。網路方便了,但我們卻會沉溺於電腦和手機,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事物的兩面性,既利用現代科技帶來的種種便捷,又不為其所左右和束縛,保持平衡與和諧,才能不斷進步與發展。
以上個人之見,不妥敬請指教。再次感謝。
-
11 # 大橘子侃古詩
這句話是荀子說的。表面上看,這句話很有道理,君王是舟,老百姓是水,君王做的好,老百姓挺你,做得不好,老百姓可以把你拉下來。這句話有點以多欺少的感覺。老百姓一定都是對的嗎?人數多就代表正確嗎?儒家講,君子從道不從君。君王管理國家,體恤老百姓是根本,但是不能完全由老百姓控制,老百姓也會犯錯。那皇帝如果是對的,老百姓把他推翻了,那不就成了一件大錯事了嗎?君王管理國家,應該從道,從道義出發,從人性的良知出發來管理國家,這樣做就不會錯了。
-
12 # bumptious王巍然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句,原意出自《荀子·哀公》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原話出自魏徵,《貞觀政要·論政體》:“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釋義:“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把君王比作船的話,百姓就是水,水能夠負載船隻,也能夠淹沒船隻。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古人一直都十分強調民心的重要性。比如《管子》中說:“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以唐太宗為例,他算是比較能聽得進諫言的皇帝了,而且身邊還有魏徵這面“鏡子”,可他也只會把自身與其朝臣的關係視為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魚水關係。他曾不加掩飾地對其下屬說;“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可悲的是,他並沒有如願以償。嗣後繼位的大唐君主終究還是脫離了人民,直至一艘凌駕於“水”面近三百年之久的大唐帝國之“舟”,終於在“載舟”的農民所掀起的起義怒潮中未能逃脫“覆舟”的厄運。
還有闖王李自成,起義的時候打著“闖王來了不納糧”的旗號,所到之處百姓無不擁護支援。待起義取得勝利推翻了明朝,由於起義軍包括李自成在內都是窮苦人出身,進城之後迅速在內部腐化。對手下人強搶淫掠的瘋狂行徑視若不見,自己也是荒淫無比,弄得怨聲載道,完全忘記了起義時的初衷。最後,落得個被百姓用鋤頭拍死的下場。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用在當代需要辯證的適用。以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者與人民群眾的魚水相合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與以自身利益高於一切的封建統治集團與黎民百姓的統治與被統治魚水相隔的關係,是不可相提並論的,它們之間有著本質區別。
習總書記就曾在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引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句,旨在強調人民群眾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力量,過去是這樣,未來更是如此。“我們要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始終接受人民群眾批評和監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使我們黨永遠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使我們的事業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再以這次疫情為例,主要首長親自掛帥,親自部署,帶領中央政府強有力地做出各種英明決策。軍隊、醫務工作者不畏犧牲,迎難而上。民族企業顧大局懷天下,紛紛擔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全華人民同心同德,令行禁止,積極響應配合,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無不體現出全國上下一條心,危難時刻顯真情的魚水相融的大好局面。
原來,祖國和我期望的一樣始終熱愛著人民。
原來,人民和我想像的一樣始終熱愛著祖國。
-
13 # 偷聽制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最早是孔子對魯哀公說的話,被記錄在《荀子·哀公》裡: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後世在唐太宗與魏徵的對話--《貞觀政要·論政體》裡被再次引用:
“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聖旨。”
這句話主要是論述君民關係,重點突出民心的重要性。
孔子論君舟民水的關係我們先從“君舟民水”這句話的語境來看看孔子為什麼要說這句話。
魯哀公問孔子:
“寡人生長在深宮當中,由婦人撫養帶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不知道什麼是悲傷,不知道什麼是憂愁,不知道什麼是勞累,不知道什麼是害怕,不知道什麼是危險。”
孔子答道:
“您所問的問題,是聖明君主才會考慮的。我一個粗鄙小人,哪裡知道怎麼回答?”
魯哀公又道:
“你不可能跟我一樣沒有見識啊。”
孔子於是答道:
“您走進祭祀魯國祖先的宗廟的,抬頭看看宗廟裡的椽子屋樑,在看看祖宗的靈位,那些器物還在,但先王已經不在了,您從這些方面想想悲哀,怎麼體會不到悲哀之情呢?
您衣冠整潔,一大早就要上朝聽政,如果一件事情處理不公,就可能引發禍端,您從這些方面來想想憂愁,怎麼體會不到憂愁之情呢?
你一大早就上朝,傍晚才退朝,而那些從諸侯國逃亡來的子孫都在等著侍奉您,您從這些方面來想想勞苦,怎麼會體會不到勞苦呢?
您走出魯國國都去瞭望四郊,看看那些亡國的廢墟中,您從這些方面來想想恐懼,怎麼就體會不到恐懼之情呢?
我聽過這樣一句話:‘君主是船,百姓是水。水能載船,水也能翻船。’您從這個方面來想想危險,怎麼會體會不到危險呢?”
由上可見,孔子說這句話是用來警醒那些只知錦衣玉食、不知民間疾苦的統治者,一個不知道疾苦沒體會過憂愁的統治者,在處理政事上必然不會考慮到百姓的處境。只有把歷史亡國教訓銘記於心的君主,才會處理好百姓與朝廷的關係,百姓得到朝廷的愛護,便會擁護君主,朝廷欺壓百姓,百姓便會反對君主,就有亡國的危險。
水能載舟的典範
歷史上所有的治世都是水能載舟的典範
1、文景之治
漢初的漢文帝、漢景帝父子開創了大一統時代的第一個治世。
父子二人採取黃老無為的治術,不過多的干擾人民,“與民休息”“輕徭薄賦”。
文帝在位期間,兩次減掉全年一半田租、稅;一次免除全年田租;在外期間不輕易發動戰爭,不濫用民力,廢除肉刑,文帝以身作則,生活簡樸,節制所有國家開支,減輕人民負擔讓人民安居樂業;
文帝的兒子景帝非常重視農業,鼓勵農民生產。獎勵努力耕作的農民,勸解百官關心農業。繼續推行輕徭薄賦,廢除了笞刑。到景帝后期時,政府的糧倉全都堆得滿滿的,府庫裡的銅錢存積太多,多年不用以至於穿錢的繩子都爛了。百姓安居樂業,莫不稱頌文景二帝。
2、貞觀之治
唐太宗是徹底貫徹“君舟民水”“水能載舟”的千古明君。
唐太宗也是運用道家思想治國。
首先,他能虛懷納諫、廣開言路,在他任內湧現了一批賢臣:魏徵、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褚遂良、李勣、李靖、尉遲恭等等;其中“君舟民水”的對話,就出現在魏徵對唐太宗的進諫,均被唐太宗採納;
其次,他重視農業,厲行節約,休養生息。輕徭薄賦,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減輕農民負擔,徭役的徵發不奪民時;為了解放勞動力,曾解放三千宮女放回民間。
然後,唐太宗時期重視救災恤貧,由朝廷出面招撫流民回鄉,分配田地進行耕作,起到了安穩民心的作用。唐初發生了多年的災荒,朝廷都及時開倉賑濟災民,還由朝廷出資,為災民贖回賣出的子女,使災民得以度荒年。[8]
經過唐太宗多年的努力,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老百姓紛紛頌揚唐太宗為聖君。史稱“貞觀之治”。
由此可見,君待民如子,民必孝於君。君能廣施恩德,民必然會齊心載舟,揚帆萬里。
水能覆舟的歷史教訓1、時日曷喪,予及如偕亡!----暴君夏桀
夏朝年的夏桀就是一位不知民間疾苦,只知荒淫享樂的昏君。他在位期間大興土木、濫用民力、搜刮民脂民膏、蒐羅各地美女供他淫樂,驕奢淫逸、罄竹難書。有大臣勸告他再這麼下去人民會被逼造反的,夏桀回覆道:“我和人民的關係是太陽和月亮的關係,月亮沒有滅亡,太陽會滅亡麼?”人民聽到這樣喪盡天良的話之後,紛紛控訴到:“只要你太陽(夏桀)滅亡,我寧願跟著你同歸於盡!"(時日曷喪,予及如偕亡!)
最後商湯順從民意,把夏朝給滅亡了。並把夏桀流放,最後死於亭山。
2、華人暴動----被人民趕下臺的周厲王
周厲王在位期間腐化墮落、貪婪成性,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他實行“專利”制度與民爭利,宣佈所有的山林湖澤都歸國家所有,不準老百姓開採維生。採取各種巧取豪奪的方式,搜刮民眾的財富。
這個政策搞得民怨載道。大臣進諫說:“人們已經受不了了,都在議論紛紛。”
於是,周厲王禁止華人談論國事,違者殺頭。
在這個高壓政策下,人們就不敢在公共場合下議論國政了。周厲王得知後十分滿意。覺得這個辦法很好。
最後,滿懷怨氣的鎬京“華人”集結起來,圍攻王宮,要殺了周厲王。周厲王這時候才發現,因為離心離德,已經調集不了軍隊保護自己了。只有倉皇逃離國都,病死於髭(地名)。
以上都是水能覆舟的歷史教訓。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重視民意、為民著想才能穩固統治,藐視民心、離心離德最後只會被人民所遺棄。
-
14 # 小遠2020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在《荀子.哀公》中是孔子對魯哀公說的話。
水能夠承載舟船,能讓舟船在水上航行,而水也能把舟船顛覆、推翻,這是一個最淺顯的常識,但這裡把老百姓比作“水”,把君王比作“舟船”,老百姓可以支援輔助君王的統治,也可以反抗推翻君王的統治,這個解釋就讓這句話深遠了。到了唐代,這句話被魏徵唐太宗所引用,魏徵用於勸諫,李世民用於自省,一時成為佳話。
君主施行仁政,做有利於國家社稷發展,有利於人民生產生活水平的事,那麼百姓就會擁戴他,輔助他;相反的君主施行暴政,做不利於國家百姓的事,百姓就會起來反抗,直至推翻政權。直至今日,這句話的使用範疇已經更廣,意義也延展開來了,世間萬物、人、事等都有有利的一面,同時也有不利的一面,所謂物極必反,我們要時刻關注事態發展,一切都有可能向相反的一面轉換,用之得當就會有利,反之就會產生弊端。
回覆列表
原句:
這句話出自《荀子·王制篇》中,原句是這樣的:“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釋義:
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穩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沒。
謂喻: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亦作“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簡稱“載舟覆舟”。意指事物用之得當則有利,反之必有弊害。比喻民心向背決定生死存亡。
故事:
戰國時,邯鄲籍著名思想家荀況,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意思是說:統治者像是一條船,而廣大的民眾猶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載負起來,也可以將船淹沒掉則唐貞觀後期,魏徵在著名的《諫太宗十思疏》中說:“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意思是說:怨恨不在於大小,可怕的只在人心背離。水能載船也能翻船,所以應該高度謹慎。唐太宗對荀子和魏徵的這一觀點十分欣賞,在與君臣討論國家的治理問題時,多次引用和發揮了這一觀點。他在《論政體》一文中說:“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荀子、魏徵和唐太宗,都深深懂得人民的力量是極其偉大的,十分強調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們的這一光輝思想,為歷代統治階級所接受。對歷代統治者尊重民情民意,執政為民,起到了積極參與的促進作用。成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載舟覆舟”便源於荀子、魏徵和唐太宗談論君與民的關係及其重要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