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有一個夢

    鄧艾時陰平關即甘肅省文縣老縣城所在地鵠衣壩。陰平古道從鵠衣壩至四川省平武縣南壩鄉全長265公里。 陰平古道險要崎嶇,最險要之處是摩天嶺,其西北面坡度較緩,南面懸崖峭壁,無路可走。

  • 2 # 良人執戟2

    劉備入川后,苦心經營蜀國幾十年,知人善任,在諸葛亮平衡荊州舊部、劉璋舊部、益州土著士族的三方利益中,作了大量工作,整合三方人才資源,打造出了自己的智囊團隊;以百戰之經歷,培養了一批有戰鬥力的軍隊。但是,一旦他們病故戰死,蜀國的人才儲備和軍事戰鬥力就無法䃼給。

    諸葛亮雖然“一生唯謹慎“,也只有不斷地北伐實力強大的曹魏,以攻代守。諸葛亮去世後,這個可怕的局面果然出現,“蜀中無大將 廖化作先鋒”。獨挽狂瀾的姜維北伐中原也只能是讓蜀國苟延殘喘罷了。

    後起之秀司馬昭豈能讓“九里三分”的“花重錦官城“仍然“絲竹管絃聲聲慢”,他下令伐蜀!“我就是要讓路人皆知統一之心”,具體作戰方針如下,洛陽“伐蜀總指揮部”的作戰室中,司馬昭對魏國新秀鄧艾、鍾會說:“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之地以襲漢中。”

    休息片刻後他接著用一枝樹杆指著羊皮繪製的地圖說:“以(成都)劉禪之暗,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士族和宮廷女嬪妃們),其亡可知也。”(《資治通鑑.魏記十》)

    司馬昭果然比他父親司馬懿兇,他統一中國的套路仍然襲用當年秦國滅蜀,然後順勢而為收拾楚吳。

    蜀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司馬昭令鎮西將軍鍾會率兵十八萬從長安出發,兵分三路,分別從駱谷(陝西洋縣)、斜谷(陝西眉縣)和子午嶺直取漢中,另一個新秀鄧艾率領三萬兵馬出狄道進攻沓中,牽制姜維,截斷姜維與其它蜀軍的相互呼應。那鄧艾將軍,平時說話是個大結巴,這次卻乾脆利落的躬身合拳大吼一聲:“遵命”!另由雍州刺史諸葛緒領兵三萬,由岐山進駐武關(今成縣西),看準機會立即佔領陰平橋頭。

    陰平橋頭是姜維通往蜀中的必經之路,陰平橋下萬丈深淵,橋頭上則是城樓鎮守,堪稱入蜀之“劍門關第二”。

    諸葛緒佔領此地,等於切斷了姜維大軍的歸路,其高明的程度,足見司馬集團的利害。

    曹魏景元四年,蜀漢炎興元年(公元263年)秋八月,兩國的生死戰打響,九月,中路的諸葛緒佔領了橋頭,姜維回撤之路堵死,鄧艾在正面派遣天水太守王頎攻擊姜維大營,隴西太守牽弘在前面攔擊,金城太守楊欣從後面攻擊,姜維頓時四面楚歌。

    這時,漢中的關城告急,姜維撤軍回救,雙方在陰平西北之強川口大戰,姜維戰敗,撤至陰平,見到前來的老將也是新秀廖化,合兵一處準備援助關城,退到川甘交界處之白水河見到益州本土大將張翼、董厥等,雙方退守入川的最後屏障劍閣,據險固守以拒會

    至此,漢中、武都、陰平全部淪陷。

    陰平是現在哪裡?

    關於鄧艾佔領陰平後由此伐蜀,共有十六種權威入蜀具體路線,足見陰平至江油這段路程的複雜。

    不管怎樣,從陰平出發是肯定的。

    陰平雖然地處偏僻,其名稱卻頗為複雜。

    陰平:(一)《辭海》:A.古縣名。西漢置。名陰平道,治所在今甘肅文縣西北,為廣漢屬國北部都尉治所。三國時去“道”字。為陰平郡治所。B.郡名。東漢建安未曹操置。後屬蜀漢。(二)《前漢書.地理志》:“陰平道屬廣漢郡。”(三)《後漢書.地理志》“陰平道屬廣漢屬國都尉。“(四)《華陽國志.漢中志》:陰平縣,郡治,漢曰陰平道也”。劉琳注:“西漢置,東漢因,三國晉稱縣。故城在今甘肅文縣西北四里。”

    因此可以結論問題答案一一是現在的甘肅省文縣。

    至於有多險呢?《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都有描述。

    但是,我要指出的是,陰平縣並不險要,它不如四川劍門關兩山之間的關隘險峻。

    險要的是“陰平古道“。我的最終結論是鄧艾沒有翻越所謂“摩天嶺”而是沿青川河谷即“由陰平道景谷步道懸車束馬入蜀”的。

    什麼叫“步道”?所謂步道,就是不能行車的道路,寬二尺五(今60釐米),上鋪石板。

    什麼叫“懸車束馬”?巜辭源》解釋:“懸車,掛車,即停車。”“束馬“,用棕麻棞扎馬腳,掛牢車子,以防跌滑,形容險隘難行。”

    時至2000年初,由陰平(今文縣)至四川南坪縣、白水河、雁門關,仍然是崎嶇山道,山高谷深,路況複雜,一般來說只有老司機才能大膽往前走,新手過載時還是很緊張的,當然,現在應該不存在這些問題了。

  • 3 # 實說歷史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方鼎立,蜀國恃天險與兵力固守一方,但最終卻為曹魏所滅,後主劉禪也被俘虜。縱觀蜀國兵力,此時尚有姜維廖化張翼等人在,況且還有羅憲霍弋及諸葛亮之子亦在,仍未能抵擋曹魏大軍,其中原由,實有天時地利人和之緣故。

    時年,攻打蜀國的曹魏大軍,兵分三路,西路鄧艾主攻姜維,中路諸葛緒切斷漢中,東路鍾會主攻漢中。在與鄧艾大戰之後,姜維大軍主力從沓中撤至劍閣,與鍾會相遇,僵持不下。而此時的鄧艾卻另闢蹊徑,從陰平直入,取了江油,攻佔涪城,逼近成都。

    鄧艾這條進攻線路,是滅蜀的必然所在,如果沒有鄧艾的陰平攻佔線路,亡蜀可能還要等上些年頭。而陰平,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戰事關頭,剛好位於這場戰役中的關鍵地位。鄧艾經陰平取涪城,姜維大軍便進退兩難,後退保涪城,則劍閣易失守於鍾會,不保涪城,成都危矣。而且姜維也萬萬想不到鄧艾會從陰平取道,直攻江油。因為陰平根本就沒有路,鄧艾是率軍從荒莽的山嶺中開闢出來一條路。

    陰平小道,史書記載700裡,起於陰平古郡(甘肅隴南文縣),終於江油關(南壩鎮)。途經文縣縣城,青川縣摩天嶺,唐家河,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陰平古道古已有之,實為坎坷崎嶇之山路,日常少有行人,除了當地居民以外,恐怕也只有飛鳥走獸出沒。“山高谷深,糧運艱難,七百餘里渺無人煙。”而鄧艾這個方案,其實是隻能進不能退,而且萬一蜀軍有埋伏,必然全軍覆沒。事實上蜀漢連年北伐早已兵力空虛,外加後主聽信宦官,早已不是當日的蜀國了。

    陰平小道險要非常,其中的摩天嶺,北面尚有坡道緩行,南面則是懸崖峭壁。雖然如今已經開闢了曲折小道,而當年的鄧艾大軍,相必是沒有小道可行的。據傳鄧艾大軍為取道此地,面對著懸崖無法行軍,用毛氈裹在身上,滾下山坡,攀折樹木,落地行軍。沒有路,鑿山開道,遇水架橋,崇山峻嶺之中溝壑萬千,也只有戰事之要,才會讓人用此方法了。其實這條路在當時不能稱作路,只能說是另闢蹊徑,鄧艾用兵之奇,就在此了。前方姜維還在與鍾會僵持於劍閣,全然未曾想到鄧艾會出此奇招。

    鄧艾大軍到了江油,守城的馬邈不戰而敗,棄城投降。其實鄧艾取道陰平只是少數部隊,並非幾萬大軍,況且行軍艱難體力不支,如果蜀軍奮力大戰還不定勝負落誰家呢。而蜀軍並未抵抗,就輕鬆降魏,其腐敗與昏聵可見一斑。

    諸葛亮取下陰平和武都的時候,曾經說過,“全蜀之防,當在陰平”,足以見得陰平對於蜀中來說多重要。雖然陰平小道屬於蜀漢腹地,但是因其地勢險要和關鍵的地理位置,諸葛亮長期安排了兵馬駐守。可是劉禪最後卻將駐守的兵馬給撤了,他沒有意識到陰平對於江油和成都這一條線路的安全性所在,也忽略了諸葛亮當時說過的話,以至於姜維曾經上書張翼和廖化分護陽安關口和陰平小道也被劉禪置之不理。

    如果陰平小道有蜀軍把手,即便是鄧艾大軍一路披荊斬棘到了關口,面對險阻和守軍,自然也是無法直入的。只是後人只能憑空揣測一番,事實已成定局,多方原因最終導致了鄧艾攻破江油,直擊涪城,成都失守。

  • 4 # 你爬哦

    鄧艾能成功純屬巧合:1.後主撤掉了陰平守軍;2.江油關馬邈投降;3.蜀國內部不穩,矛盾重重。這三個巧合如果在諸葛亮時代是不會出現的,陰平有守軍,江油關拼死抵抗,國內政局穩定。最簡單隻要江油關只守不出,餓都能餓死鄧艾軍。

  • 5 # 魁哥說歷史

    三國時期,蜀漢是我們十分喜歡的一個國家,不過由於國力弱小,蜀漢最終還是被魏國給滅了。不過令人驚奇的是,蜀漢的滅亡頗為玄幻,正常情況下,蜀漢是不可能這麼快就滅亡的,至少還可以支撐幾年,然而在大軍尚在,國力尚存的情況下,劉禪卻突然宣佈投降,令人吃驚。而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因為鄧艾偷渡陰平,出其不意的殺到了蜀漢腹地。

    三路大軍伐蜀

    司馬昭篡奪了曹魏權力後,見蜀漢日益衰落,於是和群臣商議,準備趁機揮軍進攻,滅亡蜀漢。當時朝廷眾臣其實都不贊成這個提議,因為蜀漢雖然衰落,但還沒到達一戰可滅的地步,只有鍾會一人支援司馬昭。最終司馬昭任命鍾會為主帥,另外鄧艾、諸葛緒各領一支軍隊,分三路伐蜀。

    而在最初的計劃中,魏軍是打算先合圍姜維,吃掉蜀漢的主力的。結果姜維敏銳地發現了形勢的不對勁,及時跳出了包圍圈,但是鍾會這一路大軍長驅直入,也殺進佔領了漢中。劉備辛辛苦苦打下的漢中,蜀漢苦心經營的北大門就這樣輕易落入了魏國之手,而姜維也只能退守劍閣。由於劍閣地勢險要,從正面進攻很難攻克,所以鍾會大軍被抵擋在那裡,完全不能動彈。打又打不贏,撤又不甘心。

    偷渡陰平

    眼見鍾會無法突破劍閣。鄧艾提議和諸葛緒一起走陰平小道,殺入蜀漢的腹地,這樣不僅可以夾擊姜維,也可以趁機進攻成都。不過諸葛緒認為鄧艾的計劃太過於冒險,不願隨同,他更願意和鍾會一起從正面進攻。就這樣,鄧艾只能自己獨自穿越陰平。

    我們來看看鄧艾的戰略計劃: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里,去成都三百餘裡,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

    可以說鄧艾的這個想法是非常大膽且冒險的,因為從陰平進蜀漢這條路很難走,或者說,這根本就不是一條正常意義上的路,一般都只有當地人偶爾會走一下,大軍帶有這麼多軍械物資馬匹,根本無法穿越,這是當時蜀漢包括曹魏眾人一致的看法。但是鄧艾實在是太大膽了,沒人能想到,他當時是以何種理由說服自己,說服屬下跟隨。

    不過上天還是眷顧鄧艾的,無論如何,他最終成功穿越了陰平小道,到達了蜀漢腹地。當時蜀軍守將見魏軍突然殺到,如神兵天降,還以為劍閣被攻破,魏國大軍殺到了呢,都嚇傻了,沒怎麼抵抗,鄧艾就佔據了城池。也正是由於蜀軍的無能,沒有盡力抵抗,使得鄧艾大軍輕鬆得到了補給。

    鄧艾大軍佔領涪城後,迅速修整,戰鬥力很快就得到了恢復。之後他一路殺向成都,擊敗諸葛瞻,成功迫降了劉禪。自此,蜀漢宣告滅亡。而蜀漢滅亡時,姜維大軍仍在,各地駐軍也沒有損失,尚有一戰之力。可惜的是,劉禪做出瞭如此懦弱的決定。

    那麼當時的人都認為陰平小道難走,率大軍透過根本不可能,為何鄧艾又能最終成功呢?陰平地勢到底有多險要,是現在的哪裡?

    事實上,鄧艾能偷渡陰平,完全是他自己不要命的打法和上天的眷顧。而鄧艾偷渡陰平,一路翻山越嶺,由於需要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鄧艾大軍根本沒有時間慢慢的修路,很多地方他們都是直接直接攀巖透過。

    對此《三國志》中曾這樣描述: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而鄧艾此行最險要的地方其實是在青川的摩天嶺。鄧艾當年翻越的是摩天嶺南邊的一座山嶺,這座山嶺海拔兩千多米,北面坡度較緩,鄧艾他們就是從這邊上來的。而南面是懸崖峭壁,上來之後鄧艾他們無法透過,只能選擇最原始的方法,拼運氣!鄧艾命大家以毛氈裹身,直接滾下懸崖,生死由天了,不過最終,活下來的人數也超多一萬,令人驚奇。最驚險的一段經過之後,之後的路對於鄧艾大軍都是十分輕鬆的了。

    其實鄧艾偷渡的陰平古道這條路,現在仍然還在。它起於甘肅隴南文縣的鵠衣壩(文縣老城所在地),途徑文縣縣城,翻越青川縣境的摩天嶺,經唐家河、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到達平武縣的江油關(今南壩鎮),全長265公里,經過換算,這正好是三國時期所謂的七百里。

    結語

    其實就算是現在,陰平小道這條路仍然是不好走,除了當地的老百姓,很少有人會去走那條路。可想而知,在當年的三國時期,鄧艾率大軍走這條路,是需要多大的勇氣與毅力。他能奇襲滅掉蜀漢,除了上天的眷顧,和他自身的強大意念也有很大的關係。

  • 6 # 船長趣談

    陰平郡在今甘肅省文縣,三國時歸屬蜀漢益州,地勢可以說是十分險要,陰平在古代屬於蜀地,李白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就是說的進入蜀地的艱難。

    一,鄧艾

    鄧艾是三國時的曹魏名將,早年得司馬懿賞識,所以崛起。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鄧艾就多次率軍抵禦姜維入侵,取得多次勝利,維護了曹魏西部的穩定。

    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圖謀滅蜀,他派鄧艾、鍾會等人伐蜀。鍾會與姜維在劍閣對峙,鄧艾於是決定出其不意,從陰平小道進軍,直取成都,迫使劉禪投降。鄧艾從陰平小道進軍,路上道路十分艱險,許多曹魏將士在路途上失足摔死。正因如此鄧艾出其不意的讓江油守將馬邈投降,然後攻佔涪城、綿竹,斬殺諸葛瞻,滅了蜀漢。

    二,陰平地勢

    陰平在古代屬於蜀地,三國時隸屬益州。蜀地四周都是高山,地勢險要。陰平就處於秦嶺、大巴山一帶,地勢高,人要稀少,道路難行,人在那裡行走,可以說是九死一生。正是因為那裡地勢險要,蜀漢認為魏軍不會從那裡過來,所以就沒有設防,使得鄧艾出其不意,滅了蜀漢。

  • 7 # 薩沙

    陰平就是今天的陰平古道。

    這個古道的起點是陰平郡,也就是甘肅隴南文縣,然後翻越青川縣境內的摩天嶺,經過唐家河、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到達平武縣的江油關(今南壩鎮),全長265公里。

    整個200多公里,都是崎嶇險要的山路,外人一般不會去走,只有附近的山民透過。

    這裡最險要的就是摩天嶺。摩天嶺高度雖只有2800米,卻比較陡峭。北部和西部尚且勉強可以通行,南部則是懸崖峭壁,根本就沒有路。

    當地山民靠攀爬峭壁通行,還是比較危險的。而大部隊試圖走這裡,在古人看來是不可能的。

    然而這畢竟是甘肅南部進入四川的一條道路,在諸葛亮時代,蜀漢軍隊比較謹慎,在摩天嶺設定了哨卡,屯兵防禦,留下了一些遺蹟。

    當時鍾會、鄧艾、諸葛緒分三路攻打蜀漢。

    鍾會的魏軍主力10萬,從分別從斜谷、子午谷等幾條南下道路,直接攻打漢中要地。

    雍州刺史諸葛緒的3萬大軍則繞路,從祁山向武都、陰平橋頭進攻。

    鄧艾則從狄道向沓中。

    這個攻勢是非常狠辣的,理論上會將姜維大軍引誘在漢中決戰,然後諸葛緒的3萬軍隊抄掉姜維後路,切斷成都平原的援軍和補給線。

    而姜維以8萬軍隊,正面是魏軍十多萬人,本來就難以守住漢中。

    諸葛緒又抄掉他的後路和補給線,蜀漢軍隊就會漢中全軍覆沒。

    漢中雖比較富裕,但地方畢竟不大,難以又持久作戰的空間,迅速垮臺是必然的。

    沒想到,當時由於黃皓的干擾,姜維並沒有來得及將主力帶到漢中作戰。

    而諸葛緒發現漢中蜀漢兵力空虛,急於搶攻,竟然沒有執行預定計劃,放棄了走陰平包抄後路。

    這樣雖然魏軍佔領了戰略要地漢中,姜維大軍卻順利退到劍門關。

    劍門關是一夫當關的地方,大家有興趣可以去那裡旅遊看看,除非姜維主動投降,曹魏軍隊根本就攻不下來。

    眼見雖佔領了寶地漢中,卻無法打下蜀漢,此時鄧艾主動要求走險招,從陰平包抄成都平原後方。

    此舉極為冒險,一是如果陰平小道上有蜀漢的防禦部隊,曹魏軍隊就無法突破;二是即便鄧艾能夠突破進入成都平原,但這裡蜀漢軍隊敢於作戰,人民又支援持久戰,拖也可以將鄧艾大軍拖死。

    畢竟鄧艾依靠陰平運輸物資,維持數萬大軍的作戰時不可能的。

    即便如此,鄧艾還是趁著姜維帶著蜀漢軍主力在劍閣的時候,冒險從陰平小道的崇山峻嶺穿越過去,包括用毛毯包裹滾下摩天嶺,藉以突然出現在江油。

    而當時成都平原的蜀漢軍隊已經沒有什麼實力,都是老弱殘兵,一觸即潰。而蜀漢老百姓由於年年征戰,苦不堪有,早就對國家極為不滿,根本不支援劉禪政權。於是,蜀漢在一瞬間全面崩盤。

  • 8 # 白溪釣客

    鄧艾滅蜀偷渡的陰平關位於甘肅南部與四川交界處,應該在甘肅文縣境內。陰平偷渡終天意。

    昭烈遺黎死尚羞,揮刀斫石恨譙周。

    如何千載留遺廟?血食巴山伴武侯。

    一一【唐】唐彥謙《鄧艾廟》

  • 9 # 超級七品小芝麻官

    鄧艾走的這條陰平小道非常險,一般人都不會走,不過在當年也並非沒有人走過,要不然鄧艾怎麼會知道有這麼一條路?這條路太難走了,一般都是當地的百姓,獵戶才會偶爾走一走,想必當年的鄧艾也是在這些人的帶領下才穿越了陰平小道,到達了蜀漢腹地的!實際上這條路現在還有,甚至還有不少軍隊曾走過,不過直到今天,這條路仍然是比較難走的!

    鄧艾偷渡陰平

    陰平小道這種路,走得人太少,基本都不能算是正常的路,所以一般情況下,除了軍隊,普通人是基本不會選擇走這種路的,而當時鄧艾走這條路,其實也是被逼無奈。

    當時魏國分三路大軍進攻蜀漢,分別是鄧艾、諸葛緒、鍾會三人率領,原本他們計劃先進軍沓中,合圍姜維(當時姜維在沓中屯田),結果姜維危機意識很強,快速閃人,鄧艾他們撲了一個空。打聽之下,才知道姜維逃到了劍閣,據險以守。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句話想必大家也是聽過的,姜維數萬大軍堅守在這裡,鍾會就是想強攻也攻不下來。這個時候諸葛緒前來支援鍾會,反被鍾會給奪了兵權。鄧艾一見這種情況,自然是不願意去和鍾會會合,而是提出了偷渡陰平的計劃,以奇兵打入蜀漢腹地,出其不意。可以看到,鄧艾之所以選擇走陰平小道,一方面是看到了諸葛緒的下場,一方面則是正面確實打不進劍閣,只能另闢蹊徑。

    原文: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里,去成都三百餘裡,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鄧艾原本的想法是殺入蜀漢腹地,逼迫姜維撤退回援,這樣鍾會大軍就能夠趁機殺入劍閣,兩人夾擊,就可以擊敗姜維了。只不過鄧艾沒有想到,蜀漢的防守會這麼薄弱,他這一路魏軍一到,蜀漢這邊就直接棄城投降了,所以鄧艾臨時改變計劃,直接長驅直入,殺向了成都,最終成功迫降劉禪,滅亡了蜀漢!

    從這一方面來看,蜀漢當時之所以快速滅亡,完全就是因為鄧艾的突然殺入,而鄧艾之所以能夠出其不意,直接從沓中殺進蜀中,這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當時的劉禪和蜀漢眾人,很有可能是被這一幕給嚇傻了,還以為是魏國的大部隊打進來了呢,慌忙投降,結果卻沒想到,鄧艾這一路魏軍完全就是偏師,沒有完備的攻城器械。

    陰平小道如此難走,以至於當時蜀漢眾人對此沒有絲毫防備,那麼鄧艾當年是如何穿過這條小路的呢?陰平小道在現在的哪裡呢?

    事實上,陰平小道這條路,在當時知道的人應該是不少的。鄧艾能成功帶領大軍透過這裡,肯定是有當地的嚮導帶路的,順便說一下,鄧艾總兵力有三萬人,進入蜀漢的據估計有兩萬人,並非三國演義中所說的兩千人。真要是兩千人滅亡了蜀漢,那還真就是個奇蹟了。既然有嚮導知道此路,而且當年陰平郡也曾是蜀漢的領土,那麼蜀漢肯定也是知道這條路的。那麼為何蜀漢不派軍隊守住這條路呢?

    實際上很可能是因為蜀漢朝堂認為,陰平小道雖然可以直入蜀漢,但是由於道路艱險,只可能是少數人透過,大部隊是很難行進的,少數人影響不了大局,所以劉禪才沒有派人把守。而鄧艾正是抓住了蜀漢的這個漏洞,成功的穿過了陰平小道。那我們來看看陰平小道到底有多險。

    原文: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裡,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上述是史書中對於鄧艾走陰平小道的描寫,而根據後人的考證,陰平古道其實是起於當時的陰平郡,也就是今天甘肅文縣的鵠衣壩,之後途徑文縣縣城,再翻越青川縣境內的摩天嶺,經唐家河、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最後到達平武縣的江油關(今天的南壩鎮)。突破江油關後,也就算是進入了蜀漢腹地了,成都平原就在面前了。陰平小道現在考證下來是265公里,按照三國時期360步為一里,換算下來,也就是三國時期的七百里。

    整個陰平小道中,其實最險要的地方就是摩天嶺。摩天嶺的北面坡度較緩,而南面則是懸崖峭壁,無路可行,當年鄧艾快快樂樂的從北面上來,一看到南面,人都給氣炸了,最終無奈,只能裹著毛氈就滾下去了,而走過摩天嶺之後,其他地方也就相對好走多了。

    結語

    陰平小道這條路,從古至今都是非常的難走,即便是現在,除了少數的當地人偶爾會走走,其他人一般也是不會走這條路的,路確實是太難走了。真不知道鄧艾能帶著上萬魏軍走過這條路,是得有多大的勇氣與耐力!不過還好現在有些地方也修起了公路,架設了索道,相比於古代,是要好很多了。

  • 10 # 信陵小司徒

    (一)三路伐蜀 偷渡陰平

    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八月,曹魏三路大軍十八萬餘人在鎮西將軍鍾會的指揮下,大肆攻伐蜀國。

    其中,東路軍是為全軍主力,由時任鎮西將軍領司隸校尉的鐘會親自率領,約十二萬人,從駱谷、斜谷直奔蜀漢漢中而去。

    中路軍則以雍州刺史諸葛緒率軍三萬餘人,從祁山出發,直奔蜀漢陰平郡的橋頭而去,而西路軍則由徵西將軍鄧艾率軍三萬餘人從狄道出發,直奔沓中而去。

    此時,暫且不論蜀漢漢中地區的安危,單純來說,處於陰平北部沓中地區的蜀漢大將軍姜維,便已然陷入了陷阱。

    因為,曹魏鄧艾將所部三萬餘人分為三路,以天水太守王頎、隴西太守牽弘、金城太守楊欣分別從三個方向,直奔沓中姜維而去,而雍州刺史諸葛緒則率領三萬餘人直奔沓中回到益州的咽喉要道橋頭而去,所以,一瞬間,姜維陷入了魏軍近七萬餘人的包圍打擊裡,一個不小心,等待姜維的,就很有可能是全軍無路可退!

    此時,姜維的手下,有著蜀軍主力四五萬人,面對曹魏的主力,處於弱勢兵力,但是相對於曹魏的每一路,卻又有著相當的兵力優勢,因此,姜維指定的戰略就是,以部分兵力在沓中固守,拖住鄧艾所部三萬餘大軍,而自己則直奔諸葛緒,虛晃一槍,目的是撤出陰平,趕往東面的漢中一帶緊急防守魏軍東路軍!

    就這樣,姜維留下趙雲之子,牙門將趙廣留守沓中,而他自己則率領蜀軍主力四五萬人直接前往諸葛緒的側後方,佯裝攻擊,諸葛緒果然害怕後路斷截,急忙回軍數十里進行防禦,哪知道姜維此刻立刻率軍返回陰平橋頭,全軍快速透過,等到諸葛緒發現的時候,姜維率領蜀軍主力,已經過去一天了!

    本以為姜維得計,蜀漢能夠再次迴天的時候,鄧艾卻想到了一條妙計,那就是偷渡陰平郡的小路,一舉破襲蜀漢腹地,直臨成都!他的計劃是這樣的:

    “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則鍾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十月,鄧艾果然按照這條小路行進,遇山開路,穿越了數百里的無人小路,一舉出現在了劍閣西部百餘里的江油一帶!這一次軍事冒險,幾乎奠定了這次魏滅蜀之戰的最終勝利,那麼,鄧艾偷渡的陰平小路到底是哪裡呢?

    (二)千里險要 崎嶇難行

    陰平即為陰平郡,建安末年,曹操將廣漢屬國改置為陰平郡,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十月,曹操劉備之間漢中爭奪戰爆發後,這裡變成了受到蜀漢威脅的地帶,故而,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曹操撤退後,也是逐漸的將陰平郡的原住民等等遷走,所以,幾乎成為了一處單純具備軍事目的的戰略前沿地帶。

    蜀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年),丞相諸葛亮派遣將軍陳式攻取陰平郡與武都郡,從這以後,一直到曹魏滅掉蜀漢,陰平郡與武都郡一直屬於蜀漢所有。

    這裡的轄區相當於如今的甘肅文縣、迭部及四川省九寨溝、平武等地,此地山嶺縱橫,有著數百里的無人山區,道路險阻難行,故而鄧艾選取了這樣的一條道路,不得不說是一次大膽的軍事冒險!

  • 11 # 新奇角度看歷史

    首先,偷渡陰平,是指從一個叫陰平的地方以奇兵入蜀,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並不是指偷渡到陰平。

    都說偷渡陰平難,其實難點就在於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邊緣的青川摩天嶺,它東接米倉山,米倉山東接大巴山,把蜀地裹得嚴嚴實實的。(看到我圈起來的三個大字摩天嶺了嗎)

    放大來看就是這樣(紅線就是摩天嶺山脈大致範圍):

    而鄧艾選擇的突破口,則是位於摩天嶺南麓的一座山嶺,海拔大約2227米。這座山嶺嶺北西坡度較緩,南面則是峭壁懸崖,無路可走。 當年鄧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的地點就是摩天嶺南麓的南側。青川摩天嶺現在已經被國家規劃為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的一部分,我找了張地圖,大概知道它的範圍和地形(畫了紅圈的地方就是摩天嶺,豎向的那條路是陰平古道的一部分):

    (圖的下方有個很有意思的景點落衣溝,是說當年鄧艾翻越山嶺途中不小心掉下去的衣服,哈哈)

    這兩張圖結合,就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了,從落衣溝離開了青川摩天嶺的範圍,還要再翻越陰平山,跨過岷江,經過馬轉關,江油關就在眼前了。

    鄧艾行軍的起點,也就是古時的陰平(距今甘肅文縣5公里處),其地處摩天嶺之北,是三國陰平郡治地所在地,也是現在由隴入蜀的道路。但在三國時,這裡是沒有路的,鄧艾也說“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里,去成都三百餘裡”,稱陰平道為“邪徑”。翻越險山後,映入眼簾的江油關其實是個彈丸之地,雖為天險,但相比劍閣就差遠了。而突破了江油關,便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帶。

    我在地圖上標了大概的路線,各位可以看看:

    放大一點

    陰平古道全長265公里,換算成三國時的計算方式,也即七百里。

    從江油關到入主蜀都的故事我就不講了,下面跟大家說說路途的兇險。

    如今在古宕昌境內的陰平古道上,宕昌縣官亭鄉花石峽口的岷江上,還儲存著鄧艾父子修築的“鄧鄧橋”遺蹟。據《三國志注》載:

    (鄧艾)到宕昌境內順岷江而下行至鄧橋時,但見兩山峙立,高聳入雲,中間只有一道天然石峽,滔滔岷江從峽谷底湍湍急流,濤聲如雷,軍不能過。面對眼前障礙,鄧艾父子沒有繞道,而是下令在此安營紮寨,讓一部分人開鑿山崖,一部分人上山砍伐林木,經兩萬多士兵數日晝夜奮戰,修成了至化馬的棧道達30多里,使大軍順利南下。此棧道因鄧艾父子所修,便名為“鄧鄧橋”。

    這是跨越岷江時的兇險,至於翻越摩天嶺就更是艱險了,山高谷深,稍不留神就會失足跌落萬丈深淵。據《三國志 鄧艾傳》的記載:“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由於奇襲需要效率,很多地方也無法停下來慢慢修棧道,可是神奇的是,最終鄧艾率領抵達綿陽的大軍竟然有一萬以上(絕不是三國演義中的二千人)。但其實路途中最險的地方也就數摩天嶺南側那一段了,對於習慣長期作戰計程車兵來說,摩天嶺都過來了,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山呢。蜀國大意主要還是大意在無人在陰平山的這段路上把守,被鄧艾巧妙地繞了過去,不得不說鄧艾真的是個軍事奇才。

    這是現代的陰平古道旅遊景點,上山要拐30個彎。

    最後再附一張劍門關的圖讓大家感受一下(圖源來自@馬伯庸):

    很可惜的是,攻下蜀國後,老實的鄧艾體會不到司馬家族對他的殺機,不明白功高蓋主帶來的危害,最終落下了客死異鄉的下場。

  • 12 # 世界人文通史

    公元263年,魏國權臣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等人大舉進攻蜀漢,試圖一舉平定西南地區。不過,魏軍主將鍾會雖然擊破姜維,佔領了蜀國門戶漢中郡,但卻被蜀軍阻擋在險要的劍閣之外,動彈不得。

    隨後,西路魏軍的主將鄧艾卻巧妙地繞過了劍閣,透過西北的陰平道,長途奔襲700餘里,成功突入到成都平原的腹地。魏軍突然在蜀國腹地出現,使得蜀軍首尾不能相顧、陣腳大亂,最終全線崩潰。而嚇破了膽的蜀後主劉禪前驅至雒城投降,建國42年的蜀漢政權就此滅亡,這就是歷史上的“偷渡陰平”作戰。

    歷史上的“陰平古道”起於蜀國西北的陰平郡,止於蜀國北部的江油關。其位置大致在今天的甘肅省文縣鴣衣壩到四川省平武縣南壩鄉一帶,以崇山峻嶺而聞名。在三國時代,這裡雖然是氐族和羌族等少數民族的分佈區,但由於道路崎嶇、人跡罕至,所以並不出名。

    當初,蜀軍認為陰平古道十分險要,有的地方僅能透過一人,並不利於大規模行軍,所以沒有在此設防。結果魏將鄧艾巧妙地通過了陰平古道,突然出現在蜀國的江油關,讓蜀軍措手不及。這等於是避開了最險要的劍閣(正北),從薄弱的西北攻入蜀國腹地。

    《三國志·鄧艾傳》記載:魏將鄧艾從陰平道出發後,深入無人之地七百餘里,成功到達了江油關,並收降了江油關的守將馬邈。失去了江油後,蜀國的衛將軍諸葛瞻只好放棄涪城,退到綿竹關防禦鄧艾。隨後,魏軍接連攻下涪城、綿竹,斬諸葛瞻、黃崇等人,並逼近成都。由於遠在劍閣的姜維無法及時救援成都,所以膽戰心驚的劉禪最終舉國而降,蜀漢就此滅亡。不得不說,鄧艾的偷襲陰平計劃是魏國能夠滅蜀的最關鍵的一步。而由於這一戰,名不見經傳的陰平古道也變得聲名鵲起。

  • 13 # 一招半式走天涯

    歷史大家都已耳熟能詳,直接說主題,陰平道一部分位於綿陽市平武縣水觀鄉至南壩鎮,古時,此道崎嶇不平,人跡罕至,到南壩壩,順江而下,便是江油、綿陽,到了綿陽,便“蜀都在望”了。

  • 14 # 隴之巔

    陰平是現在的甘肅省隴南市文縣,我就是文縣人。文縣有“秦隴鎖鑰”之稱。位於甘陝川交界處,四川盆地北端。是甘肅入川的唯一通道。

  • 15 # 南方鵬

    三國後期,蜀漢後主劉禪寵信的宦官黃皓專權任事,大將軍姜維屢受制肘,忿忿不平,表奏後主請誅黃皓,劉禪不以為意,讓黃皓向姜維請罪而不問此事,姜維見一個宦官勢大如此,朝中大臣也為其羽翼,生怕禍及自身,便自請帶兵前去沓中屯田,實是遠離朝堂避禍。姜維連年北伐,搞得民不聊生,國庫空虛,民有菜色,朝野頗有怨言,廖化張翼等人都不支援他的北伐行為,劉禪也曾打算以諸葛亮兒子諸葛瞻取代姜維領軍,顧慮重重沒有實行。

    陰平是從隴上到四川腹地的小路“徑”,鄧艾自己也說這是條“邪徑”。因幾乎不可能通行,所以並不設防。三路攻蜀時,鄧艾就邀請諸葛緒合兵從陰平入成都,諸葛緒不同意,要去沓中攻打姜維,姜維將他打敗又用聲東擊西之計率大軍回川。魏軍被堵在劍閣時,鄧艾又故計重提並實行,陰平就在現在的甘肅文縣,中途經過陰平橋,需要翻越摩天嶺,經唐家河、落衣溝、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清道口等地,小道之路足有七百餘里。“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走出小徑後遇到的第一個城池就是江油,守將馬邈不戰而降,而後便是鄧艾取成都系列事了。

  • 16 # 三國逐鹿

    古道名聲大振何?操營鄧艾度嵯峨。景耀六年(263年),司馬昭發動滅蜀之戰,命鄧艾、諸葛緒、鍾會分三路大軍圍攻蜀國。其中鄧艾引軍三萬直擊沓中屯田的姜維,諸葛緒引三萬餘眾進攻陰平橋頭,切斷姜維退路。鍾會引十餘萬主力軍,分別從子午谷、駱谷、斜谷進攻漢中。姜維見漢中危機,繞過鄧艾、諸葛緒馳援漢中,兩軍在劍閣相持不下。鍾會將要糧盡之時,準備撤軍。

    然而鄧艾卻想出偷渡陰平、直取長安的奇謀。得到司馬昭允許之後,鄧艾率本部人馬進入陰平古道,鑿山開路、修棧架橋,穿越七百里無人區,翻越摩天嶺,到達醬油,並在綿竹地區斬殺諸葛瞻父子。鄧艾偷渡陰平歷盡艱險,然而陰平究竟在什麼位置,地勢有多險要?以下筆者依據相關資料做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首先分析陰平的地理位置。陰平又被稱為陰平古道,開始於陰平郡,它也是因為陰平郡而得名。陰平郡是曹操改廣漢屬國而得名,地址位於今甘肅文縣西北(鴣依壩)。陰平古道穿越文縣縣城,再經過青山縣境內的摩天嶺,並依次經過唐家河、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最終到達平武縣的江油關(南壩鄉),陰平古道全長約265公里。

    據說這個數字跟《三國志》中的相關資料記載很相似。據《三國志》記載,陰平古道全長為七百里,而古人以360步為一里,現在的一華里約等於三國時期的1.33裡,經過計算與古人的測量不謀而合。陰平古道崎嶇又漫長,除了當地人行走之外,基本上就是戰爭需求,明代的將領付有德,也曾率軍經過此地。三國志中曾這樣記載: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里,鑿山通道,造做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瀕於危殆。

    其次分析陰平古道究竟有多艱險。從心陰平郡到達江油的道路上,崎嶇不平,既有高山險阻,又谷壑縱橫。長途跋涉,一般人不能順利透過。鄧艾率命本部人馬,行程上千裡地,山高谷深,天氣變換。鄧艾命令五千精兵, 攜帶斧鑿器具,遇山開路,遇水搭橋。他又選取三萬精兵,攜帶軍糧繩索,每一百里留下三千人安營紮寨。因為道路太過艱險,運糧不濟,魏軍多次陷入困境。

    到達摩天嶺時,馬不能前進,嶺西皆是懸崖峭壁,鄧艾之子鄧中與開路壯士都大哭不止。唯有鄧艾以毛氈裹身,身先士卒,滾下山坡,魏軍因此死傷頗多。 陰平道路之險要,非常人能透過。演義中這樣記載:

    前至一嶺,名摩天嶺,馬不堪行。艾步行上嶺,見鄧忠與開路壯士盡皆哭泣。艾問其故。忠告曰:“此嶺西皆是峻壁嶺崖,不能開鑿,虛廢前勞,因此哭泣。”

    再次分析陰平古道的遺蹟風光。陰平古道沿途有鄧艾留下的遺蹟,比如鄧艾的磨刀石,士兵們休息時抖鞋用土之地——鞋土山,鄧艾蓋印的印合山,丟失衣服的落衣溝等。自從鄧艾打通陰平道之後,這裡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摩天嶺之上更是有諸葛亮的孔明廟,因年久失修,已經倒塌,只剩下斷壁殘垣。

    相傳孔明所立的碑也在此處,上面曾寫: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橫,不久將死。據說摩天嶺上有一處大草坪,每逢盛夏,山花爛漫,紅花遍地,猶如紅旗招展,十分好看。過了摩天嶺,便可以到達南天門,此處四面環山,谷歌縱深,更有潺潺流水,鳥語花香,身臨其境有進入仙境之感,美不勝收。陰平道雖然險要,但也不失其美的一面。

    你是如何看待陰平古道的?

  • 17 # 謝金澎

    其實鄧艾父子偷渡的陰平就是現在從甘肅隴南進入廣元的路線,但是要向成都進發,就必須穿越劍門關,而劍門關易守難攻,又有姜維助陣,魏軍已經在那裡吃了不少苦頭僵持不下了。

    這種情況下軍事天才鄧艾走了一條邪路,進入青川后直接翻越摩天嶺,強渡岷江,直下江油,進入綿陽後就是一馬平川了。具體路線為從陰平都出發,即今甘肅文縣的鵠衣壩(文縣老城所在地),陰平古道途徑文縣縣城,翻越青川縣境的摩天嶺,經唐家河、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到達平武縣的江油關(今南壩鄉),全長265公里。

    這個路線雖然異常艱難,但是可以繞開北部入川雄關劍門關,而且一旦走完陰平邪徑,到達江油進入綿陽就是一馬平川,所以司馬昭最後同意了鄧艾的奇襲方案(看起來司馬氏用人的胸懷還是超過諸葛亮的,當年魏延抄小路奇襲長安的計劃似乎比這個路線還簡單一些,諸葛亮卻一口否決,不給任何討論的餘地)。

    但是鄧艾以五千精銳作為前鋒,見山開路,遇水架橋,披荊斬棘,歷盡艱險,終於完成了奇襲計劃。期間的艱難曲折,難以一一贅述。即便是現在,那條路也要拐三十個彎道。那條路線現在有個落衣溝據說是鄧艾衣服掉下去未能撈起來而得名。

    所以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蜀國亡就亡在自上而下沒有危機感、無心。連自保都難,天天還在想著北伐。在設防的時候就沒有在天險上駐軍,加一道保險,讓鄧艾這個有心人趁虛而入。

  • 18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是最為震盪人心的時期,這裡有關羽張飛趙元呂布等萬人敵,也有周瑜孔明冢虎鳳雛這樣的智多星。劉備是三國君主中唯一一個白手起家,創立霸業的。想當年,劉備年過三十還在家裡織蓆賣鞋,後來得關張相助才拉起了隊伍,此時的劉備仍然是漂泊天下四海無依,直到諸葛亮出山相助,劉備才有了三分天下的戰略目標,進而攻佔荊州益州,建立蜀漢,過程的艱辛豈是文字可以描述的但是劉備顯然不會在九泉之下開心,因為敗家子劉禪沒過幾十年就把辛苦建立的蜀漢基業葬送了

    其實鄧艾偷襲成都的時候,劉禪手中還有萬餘士兵,東邊的孫吳也在全力相救,成都城高大堅固,糧草頗多,如果全力一戰雌雄尚在難辨之間,然而劉禪心軟,見不得百姓受累於是出門投降,蜀漢滅亡。

    那麼鄧艾滅蜀偷渡的陰平是現在的哪裡呢?

    陰平古道起於陰平都,即今甘肅文縣的鵠衣壩(文縣老城所在地),按照史料記載,陰平古道途徑文縣縣城,翻越青川縣境的摩天嶺,經唐家河、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抵達平武縣的江油關,全長265公里。這與《三國志》所記的七百里陰平道完全一致,因其時是以360步為一里。照此計算,今天的一華里約等於三國時的1.33裡,正好相符。

  • 19 # 煮酒君

    三國魏、蜀、吳中,最先滅亡的便是國力最為弱小的蜀漢。不過,蜀漢的滅亡是非常帶有偶然性的。在魏國伐蜀大軍難以前進的關頭,鄧艾另闢蹊徑,從滿是懸崖峭壁的陰平道偷渡,來到了成都平原腹地,隨後直取蜀漢的都城成都,劉禪開城投降。

    那麼,鄧艾滅蜀偷渡的陰平道是現在的哪裡?它的地勢到底有多險要呢?

    魏景元四年(263),鍾會領十幾萬軍隊,鄧艾、諸葛緒各領三萬餘人,共計約二十萬大軍殺向蜀漢,但鄧艾的主力部隊在摧枯拉朽般攻下了許多城池後,被姜維阻擋於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的劍閣,無法前進。

    於是,鄧艾向主將鍾會上書道:"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裡,奇兵衝其腹心……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鄧艾建議,直接從陰平的小徑繞道到劍閣西部百里處,那裡離成都大約三百多里,可以派遣奇兵直接闖進蜀漢的腹地。作為主將的鐘會雖然覺得這一計謀實現機會非常渺茫,但反正不會傷害他手下的主力軍隊,何況,鄧艾要是在這一行動中喪命,對他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於是,鄧艾便著手實行這個計劃,"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裡,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從《三國志》裡陳壽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一計劃實現的難度之大,陰平道地勢之險要。

    鄧艾先是從陰平道出發,行走了七百餘里,這七百餘里都是"無人之地",也就是說,陰平道方圓幾乎是一片原始森林。要不是地勢險要、不宜居住,如此大的一片林子是很難存在的。在行走過程中,鄧艾軍"鑿山通道,造作橋閣。"面對沒有別人踏足過的陰平古道,軍隊只有當場開鑿,搭建橋樑才能透過。

    到了最後,面對眼前的萬丈懸崖,鄧艾用毛氈裹住身子,從上方翻滾而下,將士們也沿著懸崖攀爬,才得以透過陰平道。

    可喜的是,將士們從山道里出來,便發現已經到達了江油,蜀漢的守將馬邈投降。於是鄧艾軍先是輕易佔領了江油,然後又拿下綿竹,進逼成都,滅亡了蜀漢。

    根據考察,陰平道的起點在陰平郡,位於今天甘肅省隴南文縣的鵠衣壩,從這裡出發,先要翻越青川縣境內一處叫做"摩天嶺"的山嶺。這裡顧名思義,高可摩天,相傳鄧艾正是在這裡"以氈自裹,推轉而下。"隨後,再經過唐家河、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等地,一直到達平武縣的江油關為止。

    鄧艾為了滅蜀,不惜以身犯險,從嚴峻的陰平道偷渡到蜀漢腹地,滅蜀之戰他居功至偉。

  • 20 # 手機使用者耕地的牛

    甘肅秦安縣、天水到隴南很多地方都有三國演義中描述的事件發生的地址。如失街亭的地方就在秦安縣境內,天水市向南不遠就有諸葛亮點將臺。因此,旅遊愛好者先到天水市,在遊覽了麥積山、仙人崖、伏羲廟、南郭寺、玉泉觀等著名景點後,去秦安大地灣、街亭,然後向南經禮縣、西和、成縣、康縣到隴南市、文縣,一路景觀如西狹頌、陽壩,宕昌的官鵝溝以及三國事件的遺蹟。然後,向西南方向就能去九寨溝,向東南方向就能到廣元入川。是一條十分理想的旅遊線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換空調哪個品牌好,是格力的還是海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