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章丘黑大姐
-
2 # 花樣垛莊小張
葡萄扇葉病的症狀表現和發病規律,以及發病原因和防治方法!葡萄扇葉病是最常見、危害最大的病毒性疾病之一,嚴重影響葡萄生長,給農民造成巨大損失。
一、症狀表現 葡萄扇葉病最直觀的表現是受影響的葡萄葉片呈微扇狀,尤其是嚴重的葉片。葉脈發育不正常,葉部多處伸出幾條主脈,葉緣呈齒輪狀。主脈不明顯,常褪綠斑紋。葉片變形,枝條受損,葡萄植株枝條畸形,植株常矮化。葉片開端呈現黃色雀斑(偶然為環斑或線紋斑),後發展為黃綠相間花葉,直至整葉變黃,黃化葉片漸漸變白,末了零落。新梢扁化,節間延長、雙芽、拐節,分枝不正常,呈叢狀。
二、發病規律 葡萄扇葉病症狀的表示,起首是在絕對自力的病株上,然後以這些病株為中心,逐年向外擴大。葡萄扇葉病毒可以通過幾種土壤線蟲傳播,也可以透過嫁接傳播。線蟲獲得這種病毒大約三次。它們可以成為毒性後,飼料的疾病菌株幾分鐘。線蟲的整個幼蟲階段都是有毒的,具有傳染性,但脫皮後不攜帶病毒。成蟲的毒性可維持數月。這種疾病的長距離傳播主要是由攜帶病毒的幼苗轉移引起的。
三、發病原因 葡萄扇葉病屬於病毒性疾病的型別。這種疾病的特點是一旦發病,就很難治療,只能積極控制。葡萄扇葉病是由複雜的病毒群引起的,主要是黃原病毒。它通常透過接種樹液傳播,通常透過昆蟲媒介傳播。
該病通常在葡萄園內或鄰近的葡萄園進行傳播,主要傳播媒介是線蟲、蚜蟲、葉蟬等也可傳播,此病傳播需要兩個條件。 1、是有病毒源即已經染病的植株。 2、是需要傳播媒介,線蟲、蚜蟲等。
四、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對於新葡萄園,必須從無病毒地區進口幼苗或其他育種材料。
3、控制媒體。定期檢測線蟲,嚴格控制線蟲暴發;及時控制各種可能傳播病毒的害蟲,如葉蟬、蚜蟲等。
4、土壤消毒、病蟲害防治。葉扇病是由田間土壤線蟲傳播的。5%克線性磷顆粒在100-140 mg/l活性成分的濃度下浸泡根5-30分鐘。也可播種秧苗,條施或點施,畝用量250 ~ 300克。此外還可用溴甲烷、棉花長等處理土壤,具有滅線蟲減少田間傳播毒物的作用。
5、加強現場管理。種植前應充分施用有機肥,並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促進根系和樹身發育。精心修剪、採摘、捆綁卷鬚,增強植物抗病性。
-
3 # 農村人阿東
東東在農村: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葡萄扇葉病可由幾種土壤線蟲傳播,如加州劍線蟲、麥考歲線蟲和義大利劍線蟲等。透過嫁接也能傳毒。劍線蟲獲得病毒時間較短,在病株上飼食數分鐘便可傳毒,線蟲整個幼蟲都能帶毒傳播,但脫皮後不帶毒。成蟲保毒期長達數月。此病遠距離傳播方式主要由帶毒苗木導致。葡萄扇葉病發病症狀
葡萄扇葉病又稱退化病。發生較普遍,病症因病毒株系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
(1)傳染性變型:由變性病毒株引起,植株矮化或生長衰弱,葉片變形、不對稱、呈環形扭曲皺縮,葉緣鋸齒尖銳。葉片出現斑駁;新梢染病:分枝異常、雙芽、節間長短不等;果穗染病:果穗少、果粒小、坐果不好。
(2)黃化型:產生色素病毒株引起。病株早春出現鉻黃褪色,導致葉色改變,出現散生斑點、環斑等,嚴重時全葉黃化。
(3)脈帶型:傳統認為產生色素病株引起。開始時:葉主脈變黃,後向葉脈間擴撒,發病較輕葉片出現畸形、變小。嚴重時影響坐果,果粒大小不齊,因品種年份不同可降低產量。
葡萄扇葉病病原稱葡萄扇葉病毒,屬豇豆花葉病毒科線蟲多面體病毒屬。粒體呈多面體,直徑30nm。
葡萄扇葉病農業防治方法(1)加強檢疫:新建葡萄園,從無病毒地區引進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
(2)莖尖培養脫毒:對感染或懷疑感染病毒苗木,進行莖尖培養,獲得無毒苗木,然後在種植。
(3)防止田間傳播:嫁接挑選無病接穗或砧木。
(4)土壤消毒:治蟲防病。扇葉病在田間經土壤線蟲傳播,可以10%噻唑膦顆粒劑點施,每667平方米用量為2kg。此外也可用溴甲烷、棉隆等處理土壤,都有滅線蟲傳毒作用。
(5)加強田間管理:葡萄定植前施足腐熟有機肥,生長期根據植株長勢,合理追肥,增強根系發育;細緻修剪、摘梢、綁蔓,增強植株抵抗力。
(6)建立葡萄再生體系新途徑:將葡萄扇葉病毒某基因段轉到健康葡萄砧木基因組織中,可提高葡萄扇葉病的抗效能力。
-
4 # 白大露
治療方法
加強檢疫。新建葡萄園,必須從無病毒病地區引進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
控制病毒源。選擇新地時,最好避免具有病毒源的地塊,種苗也是一個重要的病毒源傳播途徑,選擇無毒種苗很重要,有畸形黃化的種苗儘量不要種植。田間若發現部分植株受此病危害,及時銷燬病株,控制病毒源。
控制傳播媒介。定期進行線蟲檢測,嚴格控制線蟲的發生爆發;及時防治各種害蟲,如葉蟬、蚜蟲等可能傳播病毒的昆蟲。
土壤消毒,治蟲防病。扇葉病在田間經土壤線蟲傳播,可使用5%克線磷顆粒劑浸根,處理濃度為100~140毫克有效成分/升,浸5~30分鐘。也可在播種育苗時,條施或點施,畝用量為250~300克。此外也可用溴甲烷、棉隆等處理土壤,都有滅線蟲減少田間傳毒作用。
加強田間管理。葡萄定植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生和期根據植株長勢,合理追肥,增強根系和樹體發育;細緻修剪,摘梢、綁蔓,增強植株對該病抵抗力。
-
5 # 鄉村務農人
葡萄扇葉病主要針對葡萄葉子,對果實也有一定的危害,是世界上分佈最廣泛的對葡萄危害相當大的一種病毒病,經常讓果農們損失慘重,讓人深惡痛絕。那麼今天,學農君就來和大家好好科普一下葡萄扇葉病,讓大家對其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葡萄扇葉病引起植株矮化或生長衰弱,葉片變為扇形,有時斑駁,葉緣鋸齒尖銳;新梢受害後,分枝異常,節間長短不等;果穗受害後,果粒小,坐果不良。
葡萄扇葉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害,病毒可由土壤線蟲傳播,線蟲的整個幼蟲期都能傳毒,蛻皮後不帶毒,成蟲保毒期可達數月。
帶毒苗木的調運導致葡萄扇葉病遠距離傳播。
葡萄扇葉病的危害
葡萄扇葉病會對植株的葉片造成相當大的損傷,嚴重影響了葡萄樹的光合作用,讓植株無法積累養分,大大降低了它枝條的抽生率和坐果率。除此之外,它還會讓果穗變得非常鬆散,果粒也遠遠小於正常大小,算是將其商品性降到了極點。
葡萄扇葉病的症狀
葡萄扇葉病發病後不盡相同,葡萄扇葉病最直觀的表現在於受危害葡萄葉片略呈扇狀,特別是發病嚴重的很明顯,葉脈發育不正常,由葉片幾部伸出數條主脈,葉緣邊緣呈齒輪狀。主脈不明顯,常有退綠斑和條紋。葉片呈畸形,枝蔓受害,葡萄植株分枝不正常,葡萄植株常呈現矮化。
葡萄扇葉病屬於病毒病型別,此型別病害的特點是,一旦發病,難以治療,只能展架積極的防治工作。葡萄扇葉病由複雜的病毒群引起,主要為黃化病毒。通常透過昆蟲為傳播媒介透過汁液進行接種傳播。
該病通常在葡萄園內或鄰近的葡萄園進行傳播,主要傳播媒介是線蟲、蚜蟲、葉蟬等也可傳播,此病傳播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有病毒源即已經染病的植株,二是需要傳播媒介,線蟲、蚜蟲等。
葡萄扇葉病的防治方法:
加強檢疫。新建葡萄園,必須從無病毒病地區引進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
控制病毒源。選擇新地時,最好避免具有病毒源的地塊,種苗也是一個重要的病毒源傳播途徑,選擇無毒種苗很重要,有畸形黃化的種苗儘量不要種植。田間若發現部分植株受此病危害,及時銷燬病株,控制病毒源。
控制傳播媒介。定期進行線蟲檢測,嚴格控制線蟲的發生爆發;及時防治各種害蟲,如葉蟬、蚜蟲等可能傳播病毒的昆蟲。
土壤消毒,治蟲防病。扇葉病在田間經土壤線蟲傳播,可使用5%克線磷顆粒劑浸根,處理濃度為100~140毫克有效成分/升,浸5~30分鐘。也可在播種育苗時,條施或點施,畝用量為250~300克。此外也可用溴甲烷、棉隆等處理土壤,都有滅線蟲減少田間傳毒作用。
加強田間管理。葡萄定植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生和期根據植株長勢,合理追肥,增強根系和樹體發育;細緻修剪,摘梢、綁蔓,增強植株對該病抵抗力。
扇葉病最為典型的就是讓葉片變成扇形,葉片上分出數條葉脈,很難判別出主脈。它的葉子大會有很多褶皺,葉子的邊緣也呈現出鋸齒狀。除此之外,它的植株生長也會基本上停滯,出現矮化特徵。
黃化病一開始是在葡萄藤的葉片上出現黃色的斑點,之後隨著病情加重斑點逐漸蔓延至葉片全身。此外,它還會感染植株的新梢和花序,讓其長出的果實大幅縮小。
當葡萄植株感染上鑲脈病時,它的葉脈會變黃,並且隨著時間推移會往分脈上蔓延。而它的葉子也會因此縮小,變得有些畸形。最關鍵的是,鑲脈病會使得植株分枝出現雙節現象,大大降低了植株的座果率。
葡萄扇葉病的防治
防治方法:選用無毒苗。加強檢疫,從無病地區引進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對苗木進行莖尖培養,可以獲得無毒苗。嫁接時要挑選無病的接穗或砧木。
定植前施足有機肥,生長期根據植株長勢,合理追肥,細緻修剪,摘梢、綁蔓、增強植株抗病性。
防治線蟲
研究發現,造成葡萄扇葉病最大的因素就是因為線蟲。因此,要想有效防治葡萄扇葉病,首先就要將線蟲盡數消滅乾淨。其中使用阿維菌素有著相當不錯的效果。
科學管理
在葡萄種植園地的日常管理中就需要注意合理進行水肥管理,避免植株有過多的積水為病菌的滋生創造條件。此外也要注意保持空氣具有良好的流通性,讓植株能夠充分接受到光照來為植株成長提供良好環境,降低它患病的機率。
及時清園
在做完日常的管理後,還要注意保持園地的整潔。如果發現已經有患有葡萄扇葉病的病株一定要記得及時將其拔除燒燬,然後再使用阿維菌素或是其他殺線蟲藥劑進行消毒處理,避免其傳染到其他健康植株上去。
-
6 # 蘇北三農人
導讀:葡萄是我們平時吃的比較多的水果,據我所瞭解,我們很多農村家庭都會有種植,因為葡萄的生長環境要求比較少,所以還是比較容易種植的。但是,在種植的過程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的病蟲害,這也是讓我們很頭疼的,有些人能會不怎麼重視,覺得無所謂,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因為葡萄的病蟲害對果樹的影響還是比較較大的,直接影響果樹的產量和果實的質量,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葡萄扇葉病吧。
關於葡萄扇葉病的症狀。葡萄的扇葉病主要發生在葡萄的頁面。主要有三種症狀。
• (1)傳染性畸形。主要變現為葉脈逐漸變黃,葉片上逐漸出現條紋或者綠斑,發病的枝梢會伴隨變扁、變細等現象。
• (2)黃化型。病株變為黃色,葉片上會出現黃色的斑點、條紋,發病後期,整個葉片會變為黃色。
• (3)帶脈型。葉脈上上出現淡綠色帶狀斑紋,葉片會出現輕微的變形。
關於葡萄扇葉病的發病原因。葡萄扇葉病主要是透過一些害蟲傳播,有線蟲、蚜蟲、蟬等等。該病害屬於病毒性病害,一旦發病,很難治癒,原因是因為由複雜的病毒群引起,主要還是因為黃化病毒,極其容易流行傳播。
關於葡萄扇葉病的危害。葡萄感染扇葉病會對葉片造成巨大的傷害,破壞葡萄的正常光合作用,導致植株沒有辦法進行養分的累積,嚴重影響葡萄的坐果率和抽生率,也有可能導致果穗鬆散,果實質量大大降低。
關於葡萄扇葉病的防治。• (1)農業防治。
①品種的選擇。在進行果苗選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無毒種苗,選擇抗病能力強的種苗,從源頭降低感染扇葉病的發病機率。
②全面消毒。在果苗種植時,要對種植場所、種植工具、種植人員、果苗等進行全面的消毒,做好準備工作。
④加強田間管理。我們要長期為葡萄樹提供充足的養分支援,合理的追肥,以保證果樹的正常省長髮育,促進其生長,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
⑤及時清園。科學的管理包括環境的整治,當我們發現有疑似患病的病株,一定要及時將其清除,我們可以拔除然後集中焚燒。
總結:葡萄的扇葉病一旦感染,很難治療,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科學的防治工作,以減少我們的損傷,還是那就話: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我們一定不要等到傳染上了扇葉病,然後才去重視,那樣的話我們的損失會更大。
-
7 # 瓶蘭齋
葡萄扇葉病是分佈最廣、危害最嚴重的病毒病種類之一,嚴重影響了葡萄的生長,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葡萄扇葉病的症狀表現、發病規律、發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症狀表現:
葡萄扇葉病最直觀的表現在於受危害葡萄葉片略呈扇狀,特別是發病嚴重的很明顯,葉脈發育不正常,由葉片幾部伸出數條主脈,葉緣邊緣呈齒輪狀。主脈不明顯,常有退綠斑和條紋。葉片呈畸形,枝蔓受害,葡萄植株分枝不正常,葡萄植株常呈現矮化。
發病規律:
葡萄扇葉病毒可由幾種土壤線蟲傳播,如加州劍線蟲(Xiphinemaindex)、麥考歲劍線蟲(X.coxi)和義大利劍線蟲(X.italiae)等。透過嫁接亦能傳毒。劍線蟲獲得病毒的時間相當三,在病株上飼食數分鐘便能帶毒,線蟲的整個幼蟲期都能帶毒和傳毒,但蛻皮後不帶毒。成蟲保毒期可達數月。該病的遠距離傳播主要由調運帶病毒苗木導致。
發病原因:
葡萄扇葉病屬於病毒病型別,此型別病害的特點是,一旦發病,難以治療,只能展架積極的防治工作。葡萄扇葉病由複雜的病毒群引起,主要為黃化病毒。通常透過昆蟲為傳播媒介透過汁液進行接種傳播。
該病通常在葡萄園內或鄰近的葡萄園進行傳播,主要傳播媒介是線蟲、蚜蟲、葉蟬等也可傳播,此病傳播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有病毒源即已經染病的植株,二是需要傳播媒介,線蟲、蚜蟲等。
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新建葡萄園,必須從無病毒病地區引進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
(2)控制病毒源。選擇新地時,最好避免具有病毒源的地塊,種苗也是一個重要的病毒源傳播途徑,選擇無毒種苗很重要,有畸形黃化的種苗儘量不要種植。田間若發現部分植株受此病危害,及時銷燬病株,控制病毒源。
(3)控制傳播媒介。定期進行線蟲檢測,嚴格控制線蟲的發生爆發;及時防治各種害蟲,如葉蟬、蚜蟲等可能傳播病毒的昆蟲。
(4)土壤消毒,治蟲防病。扇葉病在田間經土壤線蟲傳播,可使用5%克線磷顆粒劑浸根,處理濃度為100~140毫克有效成分/升,浸5~30分鐘。也可在播種育苗時,條施或點施,畝用量為250~300克。此外也可用溴甲烷、棉隆等處理土壤,都有滅線蟲減少田間傳毒作用。
(5)加強田間管理。葡萄定植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生和期根據植株長勢,合理追肥,增強根系和樹體發育;細緻修剪,摘梢、綁蔓,增強植株對該病抵抗力。
-
8 # 雷61895722
(1)加強檢疫。新建葡萄園,必須從無病毒病地區引進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
(2)控制病毒源。選擇新地時,最好避免具有病毒源的地塊,種苗也是一個重要的病毒源傳播途徑,選擇無毒種苗很重要,有畸形黃化的種苗儘量不要種植。田間若發現部分植株受此病危害,及時銷燬病株,控制病毒源。
(3)控制傳播媒介。定期進行線蟲檢測,嚴格控制線蟲的發生爆發;及時防治各種害蟲,如葉蟬、蚜蟲等可能傳播病毒的昆蟲。
(4)土壤消毒,治蟲防病。扇葉病在田間經土壤線蟲傳播,可使用5%克線磷顆粒劑浸根,處理濃度為100~140毫克有效成分/升,浸5~30分鐘。也可在播種育苗時,條施或點施,畝用量為250~300克。
(5)加強田間管理。葡萄定植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生和期根據植株長勢,合理追肥,增強根系和樹體發育;細緻修剪,摘梢、綁蔓,增強植株對該病抵抗力。在建立新葡萄園時,選種無病毒苗木結合中熱處理是有效的防治措施。因為劍線蟲在土中傳播病毒,如果葡萄園有這種線蟲,要進行土壤燻蒸處理
-
9 # 三農小解同學
葡萄是一種她都非常喜愛的水果,在中國也有著普遍的種植,尤其是在新疆地區。在葡萄的種植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病蟲害,其中扇葉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害。今天就和大家來說一下葡萄扇葉病的防治。
症狀葉略呈扇狀,葉脈發育不正常,主脈不明顯,由葉片基部伸出數條主脈,葉緣多齒,常有褪綠斑或條紋其中黃花葉株系葉片黃化,葉面散生褪綠斑,嚴重時整葉變黃,葉略畸形。果實發病時,果穗分枝少,結果少,果實大小不一,落果嚴重。病株衰弱、壽命短,平均減產30%-60%。枝蔓發病時,分枝不正常,枝條節間短,常發生雙節或扁枝症狀,病株矮化。
發生規律扇葉病毒存留於自生自長的植物體和活的殘根上,構成重要的侵染源。遠距離的傳播,主要是透過帶毒插條、砧木和苗木的轉運造成的。葡萄扇葉病可能由複雜的病毒群侵染引起,其成員大多屬黃化病毒組,極易透過汁液接種傳播,但葡萄種不能傳播。
防治措施定苗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生根期根據植株長勢合理追肥,合理修剪、負載,增強樹體的抗病毒能力
選不帶病毒的健壯苗木,及時剔除染毒的可疑苗。
葡萄園發現有病株時,對病株根際土壤使用殺線蟲劑處理。病株率不高時要果斷刨除發病株,將之燒毀。
對有線蟲發生的地區,栽樹前進行土壤燻蒸處理。
及時防治各種害蟲,尤其是可能傳毒的昆蟲,如葉蟬、蚜蟲等,可採用10%吡蟲啉或50%抗蚜威防治,減少傳播機會。
-
10 # 三農參謀
葡萄扇葉病,又稱葡萄退化病。在中國葡萄種植區普遍發生,成為近年來影響中國葡萄生產的主要病毒性病害之一。該病最大的危害是嚴重影響葡萄的座果,患病果穗鬆散、果粒不均、品質下降,甚至絕收。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葡萄扇葉病的發病症狀、發病原因及防病措施。一、葡萄扇葉病的發病症狀
發病株的發病部位可表現在葉片、枝蔓、果實等部位。植株發病表現為葡萄植株衰弱、壽命短,產量明顯下降,平均減產在30-50%。
發病株葉片呈不對稱的扇狀,葉小變形,與銀杏葉極為相似,常有褪綠斑點或條紋,粗糙、起皺,其中黃花葉株系葉片變黃,嚴重時整片葉變黃;葉脈略透明,發育畸形,主脈不明顯,表現為從葉基部伸出數條主脈,葉緣鋸齒狀,呈伸長狀,葉缺裂消失。
枝蔓受損時,頂端變形,分枝出現異常,植株弱小,莖節縮短,常出現雙節或扁枝症狀。部分葉、枝叢生,矮化,全株生長受到抑制。
當果實受為害時,果穗分枝較,結果很少,果實大小也不一致而且落果嚴重。
同時根據多年的經驗,我們還了解到:
不同品種,病害發病的程度不同。巨峰系列品種發病率高,無核黑、龍眼、粉紅太妃、玫瑰香等品種發病少見。
相同品種,不同樹齡發病程度也不盡相同。未結果的葡萄幼樹比成齡樹更易發病。
同一植株的發病率也不同。一般來說,主枝從6-10片葉開始發病,輕者數片葉發病,重者病葉連續發生,但副梢莖葉有的表現正常,發病很輕。
二、葡萄扇葉病的發病病因葡萄扇葉病可能是由複雜的病毒群感染引起的,其成員大多屬於黃化病毒群,經汁液接種極易傳播,但葡萄的種子不會傳播病毒。
一般來說,該病傳播緩慢,病毒在同一葡萄園或相鄰葡萄園之間的傳播主要是靠線蟲為媒介傳播的。這種線蟲的自然宿主很少,只有無花果、桑樹和月季,但這些宿主對扇葉病毒免疫,沒有表現出症狀。扇葉病毒殘留在自生植物和活的殘根中,是重要的感染源。長距離傳播的主要原因是帶毒插條、砧木和苗木的運輸造成。
三、葡萄扇葉病的防治方法對於新建的葡萄園,應選擇無毒地塊進行種植。
對發生線蟲的地區,栽植前應進行土壤燻蒸處理。使用的化學藥劑有1,3-二氯丙烷、二溴氯丙烷或溴甲烷,也可用殺線蟲劑(棉隆)殺滅土壤線蟲。
選好無毒害苗木,及時清除染毒的可疑苗木。
在葡萄園發現病株時,用殺線蟲劑(棉隆)處理病株根際的土壤,並在樹冠上噴施831 增抗劑。在發病率不高的情況下,也可以及時將受感染的病株及時清除、焚燒,並對園藝工具進行消毒,避免其帶毒傳播。對於發病較輕的植株,可採用剪穗尖、短梢修剪、開花期噴施生長素、增施肥料、重摘心等方法。對產量低、品質下降嚴重、樹勢弱、恢復困難的病株,可更換重栽。
及時防治各種害蟲,特別是那些可能傳播病毒的害蟲,如葉蟬、蚜蟲等,可以噴施10%吡蟲啉或50%抗蚜威來進行防治,以減少病毒的傳播機會。
育種單位及主管部門應加強管理與檢疫。萄萄扇葉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苗木的遠距離運輸。因此,有必要建立葡萄無病毒育種體系,生產和繁殖無病毒苗,以及主管部門建立起嚴格的引種和檢疫制度。
回覆列表
火爆農化招商網

首頁 [註冊] [登入]
首頁農藥肥料新聞植保展會
如何防治葡萄扇葉病
2014-12-311988.TV植保技術
在葡萄的生長過程中,葡萄扇葉病嚴重危害其生長,那麼對於葡萄扇葉病該如何防治呢?
葡萄扇葉病是一種病毒病害;在 中國部分葡萄園有零星發生。病株衰弱,壽命短,平均減產在30%-50%。病株葉片略成扇狀,葉脈發育不正常,主脈不明顯,由葉片基部伸出數條主脈,葉緣多齒,常有退綠斑或條紋,其中黃花葉株系葉片黃化,葉面散生退綠 斑,嚴重時使整葉變黃,脈帶株系病葉沿葉脈變黃。葉略畸形。枝蔓受害,病株分枝不正常,枝條節間短,常發生雙節或扁枝症狀,病株矮化。果實受害,果穗分枝少,結果少,果實大小不一,落果嚴重。病株枝蔓木質化部分橫切面,呈放射狀橫隔。
發病規律
病毒病的傳播媒介,一般說有蚜蟲、葉蟬、線蟲類等,活體枝條、嫁接病菌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 。葡萄扇葉病可由加州劍線蟲、考克歲劍線蟲、義大利劍線蟲傳毒,其他昆 蟲是否傳毒尚不清楚。
防治措施
⑴ 選擇土壤內沒有傳毒線蟲的地塊建園,栽樹前用殺線蟲劑(棉隆)殺滅土壤線蟲。
⑵ 現階段透過生物工程技術,可以用組培法培養無毒苗,栽種不帶毒的良種苗。
⑶ 葡萄園有病株,病株率不 高時可以及時刨除發病株並對病株根際土壤使用殺線蟲劑(棉隆)殺死傳毒線蟲。
⑷ 及時防治各種害蟲,尤其是可能傳毒的昆蟲,如葉蟬、蚜蟲等,可採用10%吡蟲啉或50%抗蚜威防治,減少傳播機會。
以上就是葡萄扇葉病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