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麗青春您真痘

    一代梟雄成吉思率領正妻所生的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4個兒子,東征西伐,終於在1206年汗建立了華夏最大版圖帝國的大蒙帝國。

    1227年7月,年邁的成吉思汗因鞍馬勞頓及舊病復發,在六盤山的度夏營帳中病逝。

    1229年秋,三子窩闊臺成為為蒙古大汗,死後其子貴由繼承汗位。子貴醉酒而死後,1251年夏,四子託雷之子蒙哥終登大汗寶座。

    1259年,蒙哥在“上帝折鞭處”掛了,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經過四年大戰,1264年8月21日,忽必烈榮登大寶。

    大蒙帝國也因此徹底瓦解為元朝(大汗汗國)、欽察汗國(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伊爾汗國和窩闊臺汗國五大部分,四大汗國與元朝之間互不統屬,戰爭不斷,直到元成宗時期才再次承認元朝皇帝為大汗的宗主地位。

    元朝未年,劉福通、韓山童、徐壽輝、郭子興、張士誠等人相繼揭竿而起。最終,朱元璋於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元朝統治土崩瓦解,王保保等人裹挾元順帝被迫退回蒙古草原。

    那麼作為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四大汗國,面對正朔元朝的四面楚歌,為何不派兵救援呢?一、窩闊臺汗國:

    窩闊臺汗國,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於1225年所建,主要集中在蒙古、西遼等地,1309年亡國。

    二、伊爾汗國:

    伊爾汗國,成吉思汗的四兒子託雷所建,主要包括今天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等地,1335年亡國。

    1368年,元朝亡國,所以上述兩國先元朝而亡。

    三、金帳汗國(欽察汗國):

    金帳汗國,成吉思汗長子朮赤所建,雖1502年才亡國,但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之時,欽察汗國因實行萬戶制度導致利益不均,內部已四分五裂,24年間就頻繁更替了20個可汗,根本無力東顧。

    四、察合臺汗國:

    察合臺汗國由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建於1222年,地處中亞和中國的新疆,距離元朝最近的汗國。1346年分裂為東察合臺汗國和西察合臺汗國。

    西察合臺汗國大汗是傀儡王,20年內更替10位大汗,實際大權被忽辛和跛豪帖木兒掌控,1369年,被帖木兒帝國滅亡。東察合臺汗國,宮廷殘殺不斷,1680年被準噶爾汗國滅國。

    同時,四大黃金汗國本來就是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爭權奪地的產物,最是無情帝王家,為了權力本身就是你死我活,欲致對方於死地而後快,更何況彼時距四大汗國分封已過去近百年,子孫傳了幾代,在當時的交通、通訊條件下,早已形同陌路。綜上所述,可知四大汗國沒有救助元朝的主要原因。

  • 2 # 馮唐李廣

    這一段歷史沒有仔細看過,時間線掌握的不太清晰。但總的來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分封四大汗國本身就是蒙古貴族高層之間權力分割的產物,大家為此本就打得頭破血流。忽必烈和貴由汗位之爭持續了大約四年,四大汗國都捲入其中且態度不一;二是元末距離四大汗國分封時已過去近百年,子孫傳了幾代,在遙遠的地理環境下,彼此間的關係早已疏遠,誰也不認得誰;三是四大汗國存在的時間都不太長,到元末要不已經滅亡,要不自身也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也沒有力量進行長距離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四是投奔沒有必要,元朝退出長城後以北元狀態還存在了幾十年,後來分裂為瓦剌和韃靼,終朱明一朝,蒙古人根本不缺地盤。

  • 3 # 歷史守望者

    當時的四大汗國有兩種說法,一是元朝、察合臺汗國、伊爾汗國、金帳汗國;二是金帳汗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

    但窩闊臺汗國作為四大汗國之一存在疑點,因為窩闊臺汗國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窩闊太的封地,可在1301年也就是大德五年後,窩闊臺汗國的土地部分歸入欽察汗國,部分被併入元朝。因此其存在的時間實在太短,故不被承認為四大汗國之一。也就是說,元朝時期的四大汗國只有元朝(大汗汗國)、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和伊爾汗國。

    三大汗國有心無力

    然而,即便窩闊臺汗國還未亡,它也不會幫忙元朝,因為對於窩闊臺汗國的滅亡,元朝時出力最多的。並且,當時的伊爾汗國也早於元朝滅亡,而伊爾汗國離元朝那麼遠,就算想幫忙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而金帳汗國在頂峰時期是有和元朝有過來往,但此刻的金帳汗國也是自顧不暇,內部四分五裂群雄割據。當時在元朝和金帳汗國中間邊境的僱傭軍才是最強大的存在。

    這些僱傭軍就是瓦剌,也就是衛拉特蒙古人,元朝稱他們為“外剌”,這些奶奶不疼舅舅不愛的邊民,被金帳汗國看不上,後來又想歸附元朝,但巔峰時期的元朝也看不上。而被逼著退到蒙古高原的元朝統治者們曾想重用過他們,可是這些貨很喜歡做董卓那樣的人,靠不住不敢用。

    所以,幾個汗國裡面的窩闊太和伊爾汗國已經都亡國,而金帳汗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這時間還不如拉衛拉特人幫忙呢!

    四大汗國的劃分有點混亂,因為察合臺汗國也是史料記載的四大汗國之一,這裡講講它。

    這個國家處在中亞和新疆,離元朝最近,察合臺汗國跟元朝一直是打打和和,但基本上是承認元朝是自己的宗主。可是它裡元朝這麼近,卻沒有救援,也沒有背後插刀,這就很奇怪了。

    因為,這個時候的察合臺汗國已經被封為東西兩個國家了,西察合臺汗國的大汗是傀儡王,實際大權被忽辛和跛豪帖木兒掌控者。而東察合臺汗國又被權臣哈馬魯丁弒君自立為王。

    直到1389年時,有個叫忽歹達的權臣擁立察合臺後裔黑的兒火者復辟動察合臺汗國,但這時候元順帝都已經死了二十多年了。

    此刻佔據中亞的兩個“董卓”忽辛和跛豪帖木兒正在互相弄死對方,雙方都在積聚力量;佔據新疆中西部的哈馬魯丁,雖然自立為王,但不得民心,所以他一直在找黃金家族的後裔,因為殺光了這些後裔他才能光明正大得做上王位。而他的侄子黃金家族後裔黑的兒火者和忽歹達在積蓄力量要幹翻他的叔叔哈馬魯丁。

    亂臣賊子

    所以說,在元順帝逃亡的這段時間裡,不管是東察合臺還是西察合臺,都出現了“董卓當政”的場面,各個都自顧不暇。最主要的是,不論是忽辛還是帖木兒,又或是哈馬魯丁,他們都是元朝統治者嚴重的逆賊,並且這些人的勢力還不如元朝一個零頭,根本不入元順帝的法眼。

    (帖木兒)

    這些人的軍事實力就好像是元順帝是個曾經幾十億資產的老闆,現在身上只有幾百萬,但他可不會向這些在他眼裡偷了幾萬借款的“賊”求援。

    其實在元朝末期,察合臺汗國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而這些各自為王的區域裡的軍閥沒有一個有實力幫助元順帝。並且在元順帝眼裡他們不過是一些亂臣賊子,元朝廷不可能會找他們去求援,丟不起這個人。

    (元順帝畫像)

    而當時的元朝還是可以和明軍一戰的,離開北京不過是戰略需要,儲存實力,拉攏和控制王保保才是元朝統治者的目的,因為王保保作為元朝“第一奇男子”,不但有謀略,手上還有著大量計程車兵。

    而等跛豪帖木兒成為察合臺汗國新霸主的時候,元順帝都不知道哪裡去了,明軍攻入捕魚兒海,代表著元朝正式滅亡。

  • 4 # 使用者12616328389868

    成吉思汗臨死時把佔領的18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分給了四個兒子,老大朮赤,老二察合臺,老三窩闊臺,老四託雷於是有了四大汗國。但這也為蒙古今後留下了禍端。

    成吉思汗把汗位傳給了老三窩闊臺,窩闊臺到他的兒子貴由死後,汗位由託雷的兒子蒙哥接替,這時的蒙古就開始四分五裂,蒙哥死後由他的弟弟忽必烈接替建立元朝。這時窩闊臺系的子孫們拉攏其他系子孫們就開始在元朝邊界上叛亂。忽必烈頻繁忙於平叛,一直到忽必烈後期,才把窩闊臺的子孫海都滅了。其實到後來其他的汗國,都自顧不暇,誰也救不了誰。

  • 5 # HuiNanHistory

    元朝末期,四大汗國只剩下三個了。

    四大汗國包括: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和伊利汗國。

    其中,窩闊臺汗國早已被察合臺汗國吞併。因此,元朝滅亡時,根本就不存在“四大汗國”了。請看下面這張元朝後期的示意圖:

    至於剩下的三個汗國,與元朝的關係也日漸疏遠,甚至多年不同音訊,彼此極為陌生。

    以金帳汗國為例。 在《元史》中是這樣記載的:

    朮赤者,太祖長子也。國初,以親王分封西北。其地極元,去京師數萬裡,驛騎急行二百餘日,放達京師,以故其地郡邑風俗皆莫得而詳焉。

    《元史》雖然是明朝所編寫,但其使用的原始材料必承接於元朝既有的史料遺存。但這些遺存,竟然無法準確描述金帳汗國的情況:

    在這段描述中,根本沒有體現出金帳汗國的地位,只是簡單地將朮赤視作封地處於遙遠西北的普通藩王。

    由此可見,元朝和金帳汗國的關係早已疏遠,已經是多年不通音訊了。

    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和伊利汗國,都已各自為政,不會聽從元朝的號令。

    這是必然的結果。

    這三個汗國,與元朝不存在任何的宗藩關係。也就是說,無論元朝是死是活,他們都不會出手援助。

    更何況,每個汗國也都各自面臨著自己的問題:

    譬如察合臺汗國,當時有被帖木兒入侵的危險,騰不出手去幫助元朝。

    察合臺汗國與元朝是距離最近的國家。如果察合臺都是如此,更遙遠的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就更不可能幫助元朝了。

    總而言之,元朝和四大汗國的關係早已不復往日,這是大家應該瞭解的。

  • 6 # 靜夜思160519196

    元朝建立的時候就向四大汗國中的三個開戰了,蔥嶺行省是怎麼來的,嘿嘿,滅了人家得來的。都把他們得罪死了,誰會來救你。要來也是取而代之,就像雄霸中亞,出兵攻明的帖木兒

  • 7 # 文史墨客

    當時,四大汗國包括窩闊臺汗國以及伊爾汗國和金帳汗國,還有察合臺汗國。在這四大漢國當中,伊爾汗國和窩闊臺汗國早已滅亡,金帳汗國處於自顧不暇的狀態,察合臺汗國正處於“新莽”階段,無法干涉大國政治。所以,才沒有在元朝滅亡的時候出現。

    元朝是由少數民族建立而成的一個王朝,從1271年到1368年終結,開創者是忽必烈,被人稱作是一個難得一見的英雄人物。可元朝仍然是滅亡了,說到它的滅亡,很多人都在想,為何四大汗國沒有出現呢?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元朝完全可以向四大汗國求救或者投奔的,之所以沒有去,那是因為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殊情況。

    一、伊爾汗國。

    它在元朝的時候滅亡。這是成吉思汗的第4個兒子所建立的國家,但是在1335年時已經滅亡,而元朝滅亡的時間是1368年。所以,元朝處於危機時刻的時候,這個國家早就不復存在,又該如何幫助元朝渡過難關呢?

    第二,窩闊臺汗國

    同樣也是一個滅亡的國家,據瞭解,這個國家的滅亡與元朝也有著分不開的關係。這是成吉思汗第3個兒子所建立的國家,在1309年時滅亡,比上述所說的伊爾汗國滅亡時間還要早一些,自然也不會出現在元朝末期了。

    第三,金帳汗國

    朝末期的時候,金帳汗國的經濟情況屬於比較鼎盛的狀態,它的滅亡時間是在1502年,因此元朝末年需要幫助時,金帳汗國是存在的。可他們也沒有前往支援,是因為他們距離元朝很遠,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前往幫忙,最關鍵的是他們根本顧不過來自己。雖然,該國當時發展不錯,可金帳汗國內部已經有所分裂了,尤其是東部疆域,根本顧及不到元朝這邊。而且在元朝和金帳汗國的邊界處都有一些僱傭軍,所以金帳汗國在無法自顧的前提下,是沒有辦法再出面幫助元朝的。再說距離實在遙遠,就算臨時發兵,也不能在一時半會趕過去。

    第四,察合臺汗國

    這是4個汗國當中,距離元朝最近的一個國家了。但他們和元朝的關係並不是很好,有時會發生戰爭,有時也會非常和睦。當時,兩國關係還算比較友好,可惜的就是察合臺汗國正在處於“新莽”階段,也就是指國家雖然存在,實際上和滅亡沒有什麼區別。畢竟,國家的汗王就是一個傀儡而已,根本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即便他有心幫助元朝,也是無法做決定的。所以在元朝緊急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前往支援。

    綜上所述,就是關於元朝末期快要滅絕的時候,四大汗國沒有成為元朝求助方的原因了。再者,蒙古族本來就是一個有爭權奪位情況出現的少數民族,元朝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自然沒有辦法改變發生戰爭的現象。

  • 8 # Mer86

    元朝末期,蒙古四大汗國裡的窩闊臺汗國和伊爾汗國都亡了,亡在了元朝前面。而且窩闊臺汗國的亡國,元朝出力最多,窩闊臺汗國和元廷是死敵關係,就算它沒滅亡,也是不可能救元朝的。

    然後是欽察汗國和察合臺汗國。

    欽察汗國早期和元朝關係還不錯,但到了元朝末期,關係也不行了。用俗話說是: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

    當時的欽察大汗別兒迪別和元順帝雖然都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但兩人根本不認識,也不認為對方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並且最重要的是,元朝末期那會兒,欽察汗國已經內亂,四分五裂了。其東部疆域的附庸白帳汗國獨立,原本的臣民瓦剌人也獨立了,隔斷了欽察汗國與元朝的陸路聯絡。

    所以元朝末年,欽察汗國也救不了元廷。

    最後是察合臺汗國。

    察合臺汗國地處中亞和中國的新疆,是離元朝最近的汗國。在歷史上,察合臺汗國和元朝時戰時和,摩擦不斷,矛盾很大,不過元朝的宗主地位,察合臺汗國還是承認的。

    然而,雖然察合臺承認元朝的宗主地位,但當時察合臺汗國也是自身難保,根本無力出兵救元朝。

    當時察合臺汗國也處於內亂階段,權臣如群魔亂舞,把察合臺汗國攪得名存實亡,分裂成了兩個政權——東察合臺汗國和西察合臺汗國。

    其中的西察合臺汗國,汗王只是傀儡,大權被兩個權臣忽辛和帖木兒所操控;東察合臺汗國更慘,汗王直接被殺了,由權臣哈馬魯丁自立為王。這個哈馬魯丁在東察合臺汗國境內大肆搜捕黃金家族的後裔,斬草除根。

    話說,東、西察合臺的汗王好歹也是成吉思汗的後裔,與當時的元順帶有那麼一丟丟的血緣關係。但像忽辛這類回回人和帖木兒這類突厥化的蒙古人,壓根就不拿自己當蒙古人看。元朝死不死,跟他們沒毛線關係。

    (帖木兒)

    值得一提的是,帖木兒後來統一中亞,嘴上喊著要東征大明,替元朝報仇,其實心裡面想的卻是討伐北元,收拾黃金家族。他的心態就是當時很多元朝舊臣的想法——救元朝是不可能救的,救它,自己撈不到好,不救反而還能渾水摸魚。

    所以說,在元順帝在逃亡漠北的時間段,無論是東察合臺還是西察合臺,都是都自顧不暇一團糟。無論是當時的忽辛、帖木兒,還是哈馬魯丁,不但都沒救元朝的想法,他們反而還有打元朝的想法。因為他們把察合臺正根後裔的汗位篡了,在元朝皇帝眼中都是亂臣賊子。也就是因為當時元朝衰落了,管不了察合臺那攤子爛事,否則元朝絕對會出兵討伐他們那些亂臣賊子。

    而且實事求是的說,其實元朝滅亡後,實力還很強,根本不需要察合臺汗國來救。

    徐達、常遇春攻克大都城後,元順帝手裡有數萬人馬,王保保手裡有二十萬大軍,雲南的梁王有十萬人馬,嶺北行省的小部落加起來有十多萬人,遼陽行省大概也有二十多萬人。這些人兵強馬壯,根本不需要,也瞧不上察合臺汗國那點人馬。

    畢竟西域和中亞才多少人?察合臺汗國能有多強的實力?

    當然,在明朝持續打擊,元朝分佈在明朝四周的勢力悉數被剿滅和投降後,元朝就很希望得到察合臺汗國的支援了。比如北元權臣鬼力赤篡位後,北元王子本雅失裡就逃到了西察合臺汗國,尋求帖木兒的庇護。

    但還是前面說的老問題,帖木兒有自己的小算盤,他根本就沒想救元朝。所以本雅失裡知道帖木兒的陰謀後,就又逃回了蒙古,在權臣阿魯臺的擁立下繼位。

    總的來說,元朝末年的四大汗國,三個都歇菜了,唯一有點實力的只有欽察汗國,但欽察汗國和蒙古本部隔得遠,並且陸路交通也被隔斷了,根本沒法救。察合臺汗國離本部最近,但其內部四分五裂,幾個權臣在元朝皇帝眼裡都是亂臣賊子,該殺!所以察合臺汗國也不可能去救。

    並且,當時的元朝還尚能與明軍一戰,實力遠超察合臺汗國的幾個權臣。從實力上講也不需要他們來救,或者投奔他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耳其有能力,同時支撐敘利亞和利比亞的兩場戰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