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以當歌

    超風戀老賊,師父如生父。

    楊康貪榮華,念慈空辜負。

    千刃水上漂,一燈惜才足。

    點化有緣人,一語雙涕流。

  • 2 # 文化歷史精神

    他們也曾有一番轟烈的抱負,於是“每個人也自稱英雄”。蒼茫大地,演出著一幕幕驚心動魄卻身不由己的江湖曲。因為他們信念至深,走一步無怨無悔,死死生生,人在江湖,也曾瀟灑自如。因為他們信念至深,憑一種是非黑白,刀光劍影,人在江湖,也曾俠義幹雲。魔耶?神耶? ——摘自韓雲波《摩尼教源流考》 1、《天龍八部》——星宿派 星宿一派,源於北宋時期的逍遙派。星宿派的開山祖師丁春秋,師承逍遙派。逍遙派的武功是道家的一派,講究的是修身養性,延年益壽。但丁春秋一生精於煉毒,已不同於道家的煉丹。星宿派的功夫基本都是丁春秋叛師後自創的,主要在“毒”字上下功夫。掌上帶毒、暗器上帶毒、化功大法以毒麻痺、化解他人內功,江湖上人提起,無不談虎色變。 阿紫是段正淳與情婦阮星竹所生之二女,臉目姣好,為阿朱的妹妹。在丁春秋門下長大,自小被卑鄙歹毒的星宿人養大,為人刁蠻陰戾、陰險無恥、冷血殘忍。 2、《連城訣》——血刀門 血刀門是金庸小說《連城訣》裡面的邪派,幾乎無惡不作的掌門血刀老祖武功水平高強且下手狠毒,門內全部都使用彎刀,且因刀上有條血紅色彎條而被稱為血刀。在血刀老祖被狄雲活活踢死之後血刀門也從此衰落。然而,讀者則認為血刀老祖是金庸在《連城訣》中塑造得最好的一個角色,說他“是壞得頂天立地,壞得可愛的一個老頭兒。” 3、《笑傲江湖》——日月神教 日月神教是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虛構門派,舊版小說稱為“朝陽神教”,新版小說將其修改為“日月神教”。日月神教總壇在書中位於河北的黑木崖。因教中之人行事詭異,多造殺孽,故被江湖中人稱之為魔教。日月教與名門正派的五嶽劍派格格不入。神教的至強武功為《吸星大法》和從華山奪來的《葵花寶典》殘本,另有獨門暗器黑血神針。 日月神教中有兩個金庸筆下的著名角色——任我行(本為日月神教教主,被東方不敗奪權而遭囚於梅莊黑牢。後得令狐沖相助而重見天日,在殺死東方不敗之後重新登上教主之位)和東方不敗,有口號“日月神教,戰無不勝,東方教主,文成武德,千秋萬載,一統江湖”。4、神龍教——《鹿鼎記》 神龍教是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中的一個盤踞在神龍島上的邪教組織。教主洪安通武功高強,善用藥物,馭下嚴厲,但寵信自己貌美的夫人,扶植少年教眾,壓制年長的部下。神龍教暗中與吳三桂勾結,並派人到宮中假扮太后潛伏十數年。韋小寶在陰差陽錯之下做了神龍教的白龍使,但並不情願,先揭穿了假太后,又為朝廷領兵炮轟神龍島。洪安通等重要人物雖逃過此劫,終因教中矛盾爆發,自相殘殺而死。只有洪教主首徒龍兒倖存下來,成了韋小寶的妻子。5、明教——《倚天屠龍記》明教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教派,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於唐武后延載元年(694年(甲午年))傳入中土。元末時期,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予以殲滅明教。後有張無忌解圍,當上教主,張無忌後隱居大漠,傳位於楊逍。明太祖朱元璋出身此教,明朝國號源於此,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解散了明教。 明教教徒的志趣、行為與一般江湖人士有異,他們志在行善去惡,拯救世人,堅決對抗朝廷,和一般江湖門派追求統一江湖的志向不同。又因他們久受壓抑,行事不免乖張,氣氛不免神秘,與一般江湖格格不入,甚至多造殺孽、多有得罪,故被視之為“魔”;再加上朝廷從中挑唆、破壞,教內又是高手如雲,惹得江湖中人心生嫉妒,名聲也就全被江湖中人給傳壞了。 明教遭六大門派圍攻時,明教和天鷹教教眾俱知今日大數已盡,眾教徒一齊掙扎爬起,除了身受重傷無法動彈者之外,各人盤膝而坐,雙手十指張開,舉在胸前,作火焰飛騰之狀,跟著楊逍唸誦明教的經文:“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武俠中的邪教往往亦正亦邪,有血有肉,不拖泥帶水,比許多所謂名門正派來得更加豪氣干雲,舉手投足皆有俠氣。然而,如今的“邪教”,別說俠氣了,就是人性,也早已磨滅了。

  • 3 # 水刃木聊文史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先從教派說起,金庸小說裡,很多秘密教派被稱之為“邪教”,事實上,說是秘密教派,是因為江湖上對其不瞭解所致。

    提起邪教,首推明教。明教最初由波斯傳入中土。後來發展成反對元朝政權的組織。明教從創立之初到後面的發展就一直被江湖名門正派所不齒,也一直受到圍追堵截,發展到最後完成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局面。

    可是,對於明教的楊逍、白眉鷹王、布袋和尚等人,誰有能說他們不是光明磊落呢?

    明教的智趣和行為舉止和一般江湖人物有異,他們的目標是拯救世人,而且不受世俗禮法約束。加上朝廷的挑撥,江湖上打著他們的名號做壞事的人,因此名聲越來越壞。這些江湖上的高手也難免惹得江湖小人的嫉妒,名聲難免被傳壞了!明教教主張無忌就不用提了,到了張無忌時期,明教已經快建立明朝了!

    繼而,《笑傲江湖》中的日月神教。日月神教在舊版小說中稱為“朝陽神教”,聽名字就跟明教沒啥區別,可見金大俠對這個大概念的垂青。日月神教中有三個人物,東方不敗,任我行和向問天。任我行是梟雄不是英雄,東方不敗姑且不談。但是向問天絕對是個英雄人物。首先,他的信條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所以他不濫殺無辜,是個性情中人。

    還有一人便是“曲洋”,一曲笑傲江湖,令多少英雄人物嚮往。他是日月神教長老,擅長彈琴,酷愛音律,後自絕經脈而死,一個敢於自斃之人本身就是牛人。他談吐高雅,有著廣闊的胸襟氣度。我們對於曲洋的劇情大多是透過正派人物劉正風口中得知的,劉正風認為曲洋是的高潔君子,但他身在魔教,不是壞人也變成了壞人了。況且,日月神教在建立之初未必就是無惡不作的教派。曲洋作為長老,教派的發展也不是他能所左右的!!!

  • 4 # 小島知風

    其實你仔細看過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你就會發現,小說中邪教人物有的時候往往比正道人士更加正義。

    而且在金庸小說中他很少強行設定正邪對立,他更多的是透過客觀描述事實來證明一個人好與壞,但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最具正邪兩派對立特性小說就是《笑傲江湖》和《倚天屠龍記》。

    這兩部小說中日月神教和明教都被江湖列為邪門歪道,是正道中人都必須去與之拼死易一搏的門派,尤其是以《笑傲江湖》中正邪對立最為嚴重。

    在《倚天屠龍記》中明教最初並不算邪教,只是後來謝遜為了找出成昆,瘋狂殺戮武林高手才逐漸把明教視為邪教,在陽頂天時期明教還不是特別被江湖好漢所仇視。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被視為邪教由謝遜而起,但是其實明教中最正氣的人也算是謝遜,他一生豪邁過人,恩怨分明,為了成昆才走入了極端,所以最後那段描述謝遜打廢成昆以後,散去一身功力,情願在群豪面前引頸受戮,讓當年自己錯殺的武林豪傑親朋好友報仇,最後謝遜沒有被殺,卻慘遭群豪侮辱,一辱化解了當年的所有恩恩怨怨,這段故事真的是非常精彩。

    謝遜的豪邁恩怨分明的性格也躍然紙上,所以說謝遜算是金庸武俠世界裡最具正氣的邪道高手。

    正邪對立在《笑傲江湖》中其實是最鮮明,日月神教幾乎就是武林公敵,而日月神教的教主任我行和光明左使向問天確實比較身具正氣的邪教領袖。

    任我行雖然野心極大,但是他的為人至少要比嶽不群、左冷禪之流強很多,任我行是真正的壞在明處,我行我素,誰能耐我何,任我行的性格也是比較慷慨豪邁之輩。

    其實整部《笑傲江湖》中比任我行更加豪邁慷慨的邪道人物就是向問天,這位光明左使是真正的慷慨豪邁,而且向問天還非常忠心,對任我行父女極度忠誠。而且向問天還不像任我行那麼野心膨脹,所以向問天最後成了教主才能和正派和平共處。

    整體而言任我行在書中前期慷慨豪邁,感覺是一位身具正氣的邪道領袖,結果隨著故事的發展,任我行越來越順利,野心也越來越膨脹,最後意圖統一江湖,有些黑化了。

    正因為任我行的黑化,才突出了向問天,所以當書中最後把任我行寫死,那誰來當教主,任盈盈不能總當啊,得和令狐沖笑傲江湖呢,只有向問天是不二人選。

    稀稀拉拉說了兩部小說中三位比較正氣的邪道人物,其實可以把邪道人物引深為反派人物,那就再說一位金庸筆下其實比較正氣的反派人物,就是貫穿《神鵰俠侶》中的反派金輪法王。

    其實之前老版的小說中金輪還算有一點壞,主要表現在最後他綁架郭襄,想用燒死郭襄來要挾郭靖,這段故事把金輪寫的有點猥瑣了。

    但是世紀新修版把金輪徹底洗白白了,增加了金輪與郭襄的情感互動,郭襄最終被金輪收徒誠意所感動收為徒弟,跟隨金輪修煉了正宗上乘的瑜伽密乘神功。

    在新修版中郭襄是被蒙哥大汗和忽必烈強制綁到高臺上要挾郭靖,金輪數次想救郭襄都被蒙哥和忽必烈攔了回去,最後在襄陽決戰時,金輪與楊過對決失敗後突然發現郭襄要被火柱燒死,金輪捨命救下了郭襄,最終郭襄哭喊了一聲師父,金輪心滿意足的死了。

    看完新修版的《神鵰》結尾其實有點酸酸的感覺,為金輪法王之死有些難過,整體來說金輪法王不管是在舊版還是在新修版中,他並不完全算是反派,他不是大奸大惡之徒,他所做的一切從蒙古人出發點來說都是對的,只不過他是站在主角對立面的人物而已,他更像是主角的敵對人物。

    所以新修版中的金輪不光不算是反派,還算是有些正氣的敵對人物,所以照這麼算來其實《倚天》裡面的峨眉派都是金輪法王的傳承後人,畢竟郭襄是金輪法王入室弟子。

    整體來說金庸武俠世界裡很少刻意去為讀者設立正邪之分,他更多的是透過某些事情突出某些人物性格,即使惡毒如歐陽鋒在瘋了以後,他對楊過那般父愛之情都讓人對他恨不起來,這就是金庸先生透過某些事突出人物性格,在金庸筆下任何大奸大惡之徒都有善良的一面,即使正義如主角也有邪惡的一面。

    這樣的人物描寫與刻畫才是最符合現實,因為現實中人們往往都具有多面性,人本就沒有正邪善惡之分,一念為善一念為惡而已。不刻意去引導讀者劃分正邪對立面,這才是金庸先生的高明之處,也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可讀性。

  • 5 # 禪語妙義

    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未必就是真的,正的。有些人就是明明很正派卻做的都是人面獸心的事,反而看著不入道的人,人家很有可能做好事不留名的。小說就是透過一個故事告訴我們,真真假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分辨真假,正邪全憑自己的真心才是明白。

  • 6 # 折射餘輝

    要說正派裡的卑鄙之人我倒是記得許多,但邪派裡的正直之人,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被混元霹靂手陷害的金毛獅王謝遜了!

    他為人正直坦蕩,只是在後來家人被成昆所還進而四處尋找愁人,之後又被成昆陷害成四處殺人的邪派之流,透過其護教法王抹黑明教,進一步坐實明教邪魔外道的身份!

    後面他所殺的人,也多是是那些貪圖他屠龍刀的用心險惡之輩!

  • 7 # 杜旋65657960

    首當其衝東邪黃藥師,以邪壓正的典範。另外,任我行,東方不敗,趙敏,金毛獅王,青翼蝠王,白眉鷹王,楊逍,范蠡等都是道亦有道之人

  • 8 # 億00000心塵

    <笑傲江湖>—曲洋

    曲洋是日月神教長老。酷愛音律.品性高潔.談吐優雅 有光風霧月的胸襟氣度。

    他雖身為魔教長老卻因同愛音律與身為五嶽劍派正統代表的劉正風交好,並最終為救知己而死。時常提及稽康並有稽康風骨。大情大性。在與劉正風攜手對抗五嶽劍派人士的衝突中,在正與邪.道與義的衝突中,更見其風華。這是一個超然於普世之簡單好壞之外的高潔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 9 # 楊老師和他的學生們

    1.南海鱷神嶽老三。此人雖頭頂惡人之名實乃渾人一個。

    2.萬里獨行田伯光。此人雖名為“淫賊,但是通篇沒有看到過他的惡行,此人不失識時務至人,否則令狐沖不會和他交朋友的。

    3.明教中的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上述人雖被稱為魔教中人,但不失是江湖中的正義人士,比那些自居名門正派人士強的太多。

  • 10 # 小龍女5505

    金庸小說中比較正氣的邪教人物有:倚天屠龍記中以陽頂天為首的明教,神鵰俠侶中的金輪法王,天龍八部中的吐蕃國師大輪明王鳩摩智,笑傲江湖裡的日月神教主任我行和其左右使者曲洋、向問天,連城訣裡的雪刀門掌門血刀老祖。

  • 11 # 雲薹殿下

    1、金毛獅王

    謝遜,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的人物,字退思,因為頭髮呈淡金色,故而又被稱為“金毛獅王”,是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之一。謝遜滿頭金髮,魁偉雄奇,文韜武略,性烈如火,全家被師父成昆所殺,不惜濫殺無辜引出成昆。曾殺少林空見神僧,終生愧疚。以“獅子吼”震敗王盤山群雄,搶奪屠龍刀,後狂性大發,雙目被殷素素所毀,與她和張翠山三人流落冰火島。義子無忌出生後,重拾人性,把畢生武功絕學秘訣教予他。廿年後被“紫衫龍王”接出,和義子重遇,後又被囚於少林寺中。張無忌率明教硬闖少林寺,謝遜大敗成昆後,歸於佛門。

    2、曲洋

    曲洋,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後被丁勉、陸柏掌力震傷,與劉正風自絕經脈而死。日月神教長老(在影視作品中多為光明右使),酷愛音律,擅長彈琴,與劉正風結交,合作《笑傲江湖》之曲,人物所使用的暗器是黑血神針。

    要是曲洋這個魔教長老真的是個邪惡的人,魔教真的是個為非作歹的幫會,那麼劉、曲之間基於對音樂愛好的交誼,就變成一個藝術與道德之間的矛盾了。

    金庸顯然無意把曲洋寫成個奸惡之人。他仗義救令狐沖,臨危出手救了劉正風;他不願濫殺無辜,不願介人五嶽派的內務,以免增加劉正風的困難;他談吐高雅,他有胸襟氣度。他比起自稱“正派”的人光明磊落得多。曲洋自己又親口對令狐沖說,他為了不服嵇康自稱他死後“廣陵散從此絕矣”,連氣掘了二十九座晉以前的古墓,去尋找廣陵散的曲譜,終於在蔡邕的墓裡發現。魔教還未上場,讀者激於義憤,同情劉正風,對正派中人大為反感,在加上其後出現的曲洋又這樣不凡,“正派未必是好人”,“邪派未必是壞人”的觀念就自然成立了。

    《笑傲江湖》的一個再三出現的主題是:邪正之分不是黑白分明的,正派中有壞人,邪派中有好人,表面好的人可能是壞人,表面壞的人可能是好人,好人有短處,壞人可能有可敬可愛的一面。

    3、任盈盈

    任盈盈,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女主角,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的獨生女,東方不敗奪權後被人尊為「聖姑」。

    容貌絕色,如仙人白玉,秀麗絕倫,明豔絕倫,嬌美不可方物。冰雪聰明,行事果決,玲瓏心,智計巧。極擅音律,可一人琴簫分奏《笑傲江湖曲》。

    其御下時恩威並施,臨敵處果斷狠辣,聰慧沉靜。頗顯聖姑手段。與令狐沖自傳琴而致知音,由知己終成伴侶。

    4、張無忌

    張無忌,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男主角,武當張三丰的弟子張翠山與白眉殷王的女兒殷素素之子。出生起在冰火島過著原始生活;踏足中土後即幼失怙恃,中寒毒命危,帶病習醫,義送孤兒忍受寒毒煎熬七年,福緣際會,融合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和太極拳和聖火令神功四大蓋世武功為一體,當世無敵,此外還精研醫術和毒藥,術絕塵寰。

    在小昭的幫助之下練成乾坤大挪,並幫明教解決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危,情急權變之下,眾人擁護他當上明教教主。最後因朱元璋等人謀反,張無忌看破權勢離開明教,跟趙敏過著神仙般的生活。

    5、楊逍

    楊逍,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的人物,是明教教主手下左右光明使者之一的光明左使 。楊逍為人風流瀟灑,孤傲自負,武藝超群,機智多謀,少年時與峨嵋派孤鴻子比武,奪其「倚天劍」,擲地而去,孤鴻子由此被氣死,楊逍也因此與峨嵋結仇。明教前教主陽頂天失蹤後,他在教內隻手遮天,和「五散人」為立新教主事鬧僵。楊逍與峨嵋女弟子紀曉芙有一段情緣,楊逍悲她去世,一生不娶,撫養女兒楊不悔長大,從桀驁浪子轉變為慈父。張無忌任教主後,他悉心輔助,獻計得力。張無忌退隱前,留書傳教主之位於他。曾獲陽頂天傳他「乾坤大挪移」二層,武功精妙之處,助他以一敵眾綽綽有餘。

    6、賞善罰惡二使

    賞善罰惡二使即張三李四,金庸小說《俠客行》中的人物,俠客島龍、木兩位島主的徒弟,所用應是假名。江湖上每過十年,龍木島主都會派賞善罰惡二使前往武林各大門派分發賞善罰惡令,邀請武林各大門派的掌門人前往俠客島赴約,可是去的人沒有一個能夠回來。以至於武林中人對俠客島都十分忌憚。直到石破天來到神秘的俠客島,才揭開了俠客島上的謎底。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說法,在現實社會不是永遠正確,更多時是好心得不到好報,壞人反而能恣意橫行,勢力日益擴張,因此,人們往往盼望有“包青天”那樣的權威人物來分辯善惡、警惡懲奸,而更進一步就是希望自己能夠負起賞善罰惡的神聖任務。

    問題是,真正毫不錯誤地分辨善惡、完全公平地賞善罰惡有沒有可能?在《俠客行》裡,金庸塑造了執行賞善罰惡的“賞善罰惡”二使張三及李四。張三李四當然是假名,他們的真名一直沒有透露。他們執行龍木島主十年一次的賞善罰惡及邀請中原武林各大幫派掌門到俠客島喝臘八粥,已有二十年的歷史。由於兩項任務一同執行,武林人士皆誤會掌門若接受邀請銅牌,幫眾門人則生,掌門若不肯接受,幫眾門人則被賞善罰惡使者殺得一個不留,根據龍木島主的解釋則是,遭殺的都是經過他們詳細調查,證明是大奸大惡的壞人或幫會,從來沒有殺害好人,而世間認為張三李四殺害好人,只不過因為世人不知道這些表面良善的人所做的壞事。

    7、趙敏

    趙敏奇變百出,精明能幹,直率豪爽,敢愛敢恨,果敢堅決,聰慧精靈,擅巧思、諳韜略,文武全才;那最令人且敬重且喜愛的,不單是那絕頂聰明和那傾國之貌,而更在於她那般敢愛敢恨的魄力,那遠多於中原女子的堅毅,更為人欽佩;如雪山頂上迎風獨立的凌霄花,凌寒怒放,恰似趙敏的堅強不屈;她也不是那小妖女,而是個古怪精靈過人的女中諸葛,蒙古水手稱她為“天下第一美人”卻是不枉,她的魄力、她的才能都為人所愛。

    趙敏的情路,一直都是荊棘遍野,鮮血淋漓,橫在趙敏面前的,何止是正邪之溝,家國之壑。

    8、丁不三

    丁不三早年殺人太多,後來改過自新,定下規矩,一日之中殺人不得超過三名。規矩定下後往往數日不殺,殺起來有時也只一二人。

    丁不三的善面和噁心兩相對應,最有驚心動魄的反差效果,深深吸引了讀者。丁不三這種極端情景中的極端人物,現實世界中是沒有的,他只是人性中的一種寓言,人性頑固和不可理喻的一面漫畫和笑談。丁不三的出現給小說平添了數分滑稽精彩,給書中的正面人物多出幾道難題,使他們的冒險傳奇,變得更為生動和有趣起來。

    9、丁不四

    丁不四,在江湖上綽號叫“一日不過四”。丁不四這個老魔頭,比丁不三可愛得多,不像丁不三那樣陰險毒辣可怕,而且還盜亦有盜,遵守遊戲規則,雖然愛耍一點小聰明小詭計,但總算還是願賭服輸,有其光明正大,堂堂皇皇的一面,是個丑角妙人兒。

  • 12 # 每天一點英文小知識

    金庸先生14部武俠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書劍恩仇錄:只講人性善惡,沒有宗教。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英雄成長史,只有俠之大者,沒有宵小之輩。

    白馬蕭西風,小短篇,只有可憐之人,沒有可恨之人。

    天龍八部,講的是人生八苦,都是可憐之人,可恨之輩也有可憐之處

    鹿鼎記,成人童話,唯一可勉強算上邪教的神龍教,更是一群人關起門來過家家。

    俠客行,成人童話,半修仙。碧血劍,一個沒個性豬腳的成長經歷。

    唯有笑傲江湖和倚天屠龍記出現了真正意義的邪教

    1.笑傲江湖裡的魔教

    笑傲江湖本是政治隱喻小說,書中的正派人物道貌岸然,無恥卑鄙,陰險毒辣,濫殺無辜。正如先生最討厭的表哥。邪教的代表人物:東方不敗,任我行,向問天

    東方不敗:江湖神話,相比書中惡人,嶽不群、林平之和餘滄海等人,不僅不讓讀者反感,還讓人心生憐憫(正如佛家八苦中求不得)。他對任盈盈非常好;他擁有出眾的管理能力,曾是任我行的得力助手,後來將其取而代之;他對楊蓮亭用情至深,甘願為其赴湯蹈火。總之,是個有超強管理能力的可憐人

    任我行,人如其名,為人瀟灑自如,同時,又是“厲害人物”的典型,武功高,手段狠,深謀遠慮,做每一件事都經過縝密的安排,甚至看得出東方不敗的深謀,而將“葵花寶典”送給了東方不敗,引東方不敗“欲練神功,引刀自宮”,將東方不敗害成了不男不女的怪物。深得權謀詐,令人防不勝防。厲害人物,不是正義之人

    向問天,江湖外號“天王老子”,武功高強,性情豪邁,足智多謀。膽色過人,在東方不敗勢焰熏天之際,面對魔教和正派人物的追殺,毫不畏懼,一心一意,只想將任我行救出來,是天下好漢的榜樣。身處邪教,卻不濫殺無辜,一等一的好漢。恩怨分明,由令狐沖的仗義之舉,對令狐沖,真誠相待,引為知交。向問天可算是金庸世界裡的英雄好漢。

    倚天屠龍記

    魔教,雖為邪教,但顧念天下蒼生。無論陽頂天,楊瀟,殷天正,彭和尚,都是頂天立地的好漢,以蒼生為念,胸懷廣闊。

  • 13 # 初曉兒

    金庸小說裡的邪教人物,有哪些是非常正氣的?大概說的是金庸小說裡有哪些邪教人物非常具有正義感,或者哪些邪教人物一身正氣吧。

    一,金庸小說裡的邪教。

    金庸小說比如《天龍八部》裡的“星宿派”、《連城訣》裡的“血刀門”、《笑傲江湖》裡的“日月神教”和《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鹿鼎記》裡的“神龍教”,是做為邪教來寫的。

    其中,“星宿派”掌門丁春秋以“腐屍毒”等毒功殺人,可謂視人命如草芥;“星宿派”門人以厚顏無恥為能事。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邪教。

    《連城訣》裡的“血刀門”,從掌門血刀老祖到門人弟子,都是姦淫擄掠無惡不作,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邪教。

    《鹿鼎記》裡的“神龍教”,是以教主仙福永享,壽與天齊為口號,以一統江湖為目的,勾結俄國危害祖國的一個幫派,也是一個真正的邪教。

    《笑傲江湖》裡的“日月神教”則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邪教,《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根本就不是邪教。之所以把日月教、明教說成是邪教,因為教派的根本宗旨是“反叛”,反抗外族統治。

    二,金庸小說裡的邪教人物,有非常正氣的人物,或者說金庸小說裡邪教人物非常具有正義感,甚至一身正氣的人物當屬《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

    張無忌這個人物,為人優柔寡斷,沒有太大的主見,往往是外界的環境促使他做成事情,要別人推他一把才能下定某種決心。

    但是張無忌宅心仁厚,不恃強凌弱、仗勢欺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得住。

    張無忌排難解紛擋六強,保護了明教沒有被六大門派剿滅。並不僅僅是為了保護他的外公和舅父,而是知道明教被江湖各大門派聯合攻擊,是因為成昆的陰謀導致的。

    張無忌任明教教主後,主動與江湖其他門派修好,是為了讓江湖消弭長期以來形成的門派對立,讓江湖不再有血雨腥風。

    張無忌對趙敏有著“刻骨銘心的愛”,但是,他能當著趙敏的面說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話。表明他在民族大義面前毫不猶豫,站在民族和國家一邊。

    張無忌是一個非常具有正義感的人物。

    三,金庸小說裡,還有一些表面上的反面人物,其實可以說是非常具有正氣的人物。比如《笑傲江湖》裡的任我行。

    《笑傲江湖》裡的“日月神教”教主任我行。與“正教”裡的偽君子嶽不群相比,與左冷禪的鬼鬼祟祟背後下刀子相比,任我行顯得光明磊落,光風霽月。任我行這個人物除了他對付敵人的手段過分毒辣之外,不愧為一個令人心折的,談吐豪邁,識見非凡的英雄豪傑。

    任我行所說的“最佩服的三個半人”中,佩服東方不敗,是佩服他的心機深沉;佩服方正大師,是佩服他的內功深厚而為人謙退;佩服風清揚,是佩服他早已退出江湖,卻能把獨孤九劍覓得傳人。對沖虛道長的一半不佩服,是責備他不會教徒弟,會讓名聞天下的太極劍法失傳。

    任我行最不佩服左冷禪,則是因為他鬼鬼祟祟、心懷鬼胎。任我行心中完全看不起的,連讓他不佩服的資格都沒有的嶽不群,恰好是他深惡痛絕的偽君子。

    附帶說一下,小說《連城訣》裡的血刀老祖,是個名副其實的壞人,但他壞就是壞,壞得赤裸裸,壞得毫不掩飾,甚至頂天立地。比之花鐵乾的卑鄙無恥,我更喜歡血刀老祖。

  • 14 # 金庸聽書

    比如,《倚天屠龍記》裡的明教光明二使楊逍和範遙,金毛獅王謝遜,白眉鷹王殷天正,青翼蝠王韋一笑等明教高層領導;《笑傲江湖》裡的曲洋,向問天;《俠客行》裡的謝煙客;還有《射鵰英雄傳》裡的東邪黃藥師,都是比較有正氣的(自我原則)的邪教人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道光皇帝算得上一代明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