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盤古小弟

    即然是球星那就一定是驕傲的,一群驕傲的人聚在一起,你不服我,我不服你,都想表現自己,那還踢啥球,不扯後腿就不錯了!

  • 2 # 愛攝影的老陳

    籃球是一個集體的運動,每一個位置都有分工,有進攻的隊員有防守的隊員,球星太多大家都想持球進攻,如果這樣沒人防守,你進一球,對方進一球還是比分拉不開,最後看的還是誰的防守好,才能拿下比賽的勝利,無球跑位少了,擋拆少了,籃板球也少了,都是單打獨鬥,沒有了團隊配合,贏球就少了!一個球隊有兩名球星最好,當年的湖人擁有科比和奧尼爾兩位球星,取得了五個總冠軍,如果當時他們不分開還有有第六個第七個總冠軍的,相互配合,圍繞著這兩位球星佈置戰術,有一個沒狀態的時候球權給另一個,關鍵的時候這樣其他球員也知道怎麼打了,大家心往一處使,一定會大勝的!!

  • 3 # 錢哥侃個球

    明星扎堆並沒有打出眾人期望的理想成績,這也充分說明了團體運動是一個整體,講究整體之間的默契配合,戰術統一,都是大腕巨星,必須有人做出犧牲,隊內團結一致,這樣才會有1+1+1>3的效應。

    現舉例說明一下,明星扎堆的現象在職業足球、籃球聯賽比較普遍,但有些巨頭組合並沒有成功。一、2003~2004賽季的洛杉磯湖人四巨頭

    攜2000~2002賽季三連冠之勢,2003~2004賽季湖人雄心勃勃,想一雪上賽季敗給馬刺之恥,休賽季連續透過交易得到郵差馬龍、手套佩頓,跟科比、奧尼爾組成豪華組合的四巨頭,簡稱“F4”組合。這樣豪華的陣容讓所有球迷都覺得湖人可以很輕鬆奪冠,可結果確是湖人在總決賽1:4慘敗底平民軍團特律活塞隊,失掉了總冠軍。湖人的問題就出在內訌上面,科比和奧尼爾之間的裂痕和矛盾,減弱了球隊的戰力。其次就是陣容老化的問題,馬龍和佩頓都是處於職業生涯的尾聲,上賽季西部半決賽負於馬刺,這個問題已經暴露了,只不過在豪華四巨頭的掩蓋之下,並沒有人去注意這個問題。在面對能跑能跳、防守兇狠的活塞面前,這支湖人隊全面處於下風,有點英雄暮年的感覺。

    二、2012~2013賽季的湖人五巨頭組合

    2012賽季休賽期,湖人透過交易得到巔峰時期的霍華德和助攻大師納什,和科比、保羅.加索爾再次組成四巨頭,再加上慈世平號稱五巨頭。賽季由於納什和霍華德的傷病,湖人戰績不佳,依靠科比的神勇發揮才勉強搭上季後賽的末班車,季後賽首輪被馬刺4:0橫掃出局。悲情的五巨頭僅僅維持了一個賽季,便隨著的納什的退役,霍華德轉投火箭而宣告解體。2012~2013賽季的湖人陣容主力球員的年齡老化只是一個問題,主要問題就是球員對戰術的不適應,直接影響了球隊的戰績。主教練德安東尼在擁有加索爾和霍華德雙塔的情況下,還堅持打速度打炮轟,年滿40的納什已經跑不起來了,發動機出問題,德安東尼的失敗也就註定了,內線雙塔的不適應導致資料大幅度縮水。

    巨頭效應戰績不佳,沒有取得成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球隊的陣容搭配、主力球員的球權分配、主教練的戰術安排、隊內是否團結一致都是影響球隊戰績的因素。

    也有成功的案例,2010~2014賽季韋德、波什、詹姆斯組建熱火三巨頭,連續奪得兩冠。2016年杜蘭特加盟勇士,勇士四巨頭連續奪得兩連冠,打遍聯盟無敵手,把巨頭效應發揮到了極致,一度引起了聯盟的軍備競爭。

  • 4 # I戀球菌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NBA為什麼會有球星扎堆的現象?

    誰都知道籃球是一項團體運動,一支球隊想取得勝利靠的是整個球隊的努力,這個道理NBA裡面的人也都知道,但為什麼還是想要更多的球星呢?四個字—文化差異!我們都看過很多的美國電影,美國電影都有一個特點,裡面都會有一位非常厲害的超級英雄,漫威電影為何如此受歡迎,那是因為美國崇尚個人英雄主義。在NBA裡面也不例外,我們看到每支球隊裡面都會有“英雄”,看看現在的亞特蘭大老鷹隊,雖然他是東部倒數第一,但是特雷-楊的資料非常不錯,他就是老鷹球隊裡面的英雄。這種文化就給人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英雄越多越好!

    下面談談為什麼球星扎堆打不出成績?

    兩位英雄相遇就只有兩種情況,要麼英雄所見略同,要麼拼個你死我活。球星多了,球權分配就成了大問題。當初勇士就是這個問題,格林與杜蘭特鬧矛盾也是因為球權沒有分配好。現在聯盟裡面的情況也很好的說明了這個問題,我們發現近期的球賽當中,兩位當家球星,一人傷病沒有參賽。另一位就反而發揮更好,整個球隊也表現更加優異,能夠取得勝利。例如在恩比德受傷期間,西蒙斯帶領76人連連取勝,在之前卻沒有這樣的表現!

    既然如此,真正強勁的球隊是怎樣的!

    我們大部分人看的都是美國的籃球,很少看歐洲的籃球。歐洲的籃球就和美國不一樣,當然他們也需要英雄,但是他們更重視團隊協作,這也是為什麼奧運會上能夠和美國拼一拼國家,不是來自美洲,不是亞洲,而是來自歐洲的原因之一。美國曆史上只丟過四塊金牌,其中有三次都是輸給了歐洲!所以一支球隊不應該盲目追求巨星加盟,應該看球員能不能很好的融入球隊陣容,美國每次在世界比賽當中能夠傲居群雄,是因為它上場的5位都是每個位置上的英雄且球員為的是國家而不是個人,就不存在球權等個人利益問題。而在NBA裡面,不能像世界大賽面一樣,拋開個人利益,只為球隊。他們也需要自己的戰績來證明自身的價值。所以球員能夠在自己的位置上幹好自己的事情,不會過多的爭奪球員,齊心協力,這樣的球隊才能走的更遠!

    總結:球隊不能沒有球星,但是並非多多益善。主要要看球員之間是否能夠很好地相容,能夠把球權分配好,不計較個人資料,以集體為重。球星過多隻能滿足一時不可能走得長遠,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5 # 包子籃球

    因為很多巨星獨自帶隊時往往擁有球隊的無限開火權,而組隊的話必須要有人做出犧牲,會很難決定該犧牲誰,誰作為球隊戰術核心

  • 6 # 百鍊木秋

    在這裡我就以籃球NBA球隊騎士隊為例!

    在17-18賽季,2018年2月9號之前,詹姆斯所在的騎士隊有著詹皇、韋德、小托馬斯、樂福、羅斯五巨頭。五個全明星選手,牌面實力忒強。

    但是在賽季初期,騎士的戰績卻有點令人大跌眼鏡。

    為什麼騎士擁有這麼多球星卻打不出好成績呢?

    第一點、詹姆斯他自帶一個籃球體系,當他衝擊內線,對對方防線撕扯的時候,傳出來的空位球得投進,所以他的隊友應該是具有出色的投籃能力和三分能力的而,而羅斯和韋德都不具備良好的三分能力,並且這兩個都需要球權,以前這兩位都是自己持球進攻的主。托馬斯復出以後,由於身高和騎士體系原因,他的投籃命中率大不如從前。

    第二點、我們都說這五個人是全明星選手,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羅斯、韋德已經不是巔峰期,托馬斯傷愈復出以後的狀態遠遠不如上個賽季在綠軍的末節之王的狀態,所以看起來強大的騎士,其實真的沒那麼強大

    第三點、騎士的防守達到前無古人的爛,任何一隻隊伍打騎士都成了勇士,投籃怎麼都中,以前雖然騎士的防守也爛,但是也沒有這麼的爛,而且以前騎士的進攻可以彌補騎士在防守端的不足。而現在騎士的防守形同虛設,進攻卻打的不順暢

    第四點、還有就是騎士現今一些毒瘤合約,留下的TT和JR打出來的表現完全不匹配他們擁有工資,也導致騎士的補強沒有什麼大合同,只能小打小鬧

  • 7 # 伯弘

    其實團隊運動所謂的球星都是靠一個優秀的團隊忖托出來的,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要造星,這些都符合商業規律的。所以如果把那些個平時都以球星自居的人放到一起,結果可想而知了!

  • 8 # 聶衛平

    這個現象有點像是《水滸傳》,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行者武松、雙鞭呼延灼、小李廣花榮、沒羽箭張清、金槍手徐寧這些武藝出眾、各有絕活的好漢沒有上梁山前,個個都能獨當一面,張清在水泊梁山中排名不算太高,僅排第16位,但他擅用飛石,曾連打梁山十五員戰將。當時梁山頗費周折才使其歸順。

    為何梁山108將後來沒有發揮出更為耀眼的光芒呢?首先,他們在獨當一面時著墨甚多,而且他們獨挑重擔,百分百地使出所有才智,所以表現頗為驚豔。這就像各個省市地區的高考狀元一樣,高考前後歷次考試他們都是命運的寵兒、眾人關注的重點,但進了清華北大後才發現,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他只是眾多學子中的一員,並無特別之處。

    球星的情形與此相似,梅西在巴薩、C羅在尤文圖斯,都能最大限度地展現才華,原因無它,因為教練的戰術圍繞他們來展開,他們是每場比賽的絕對中心,倘若其他隊員不給他們傳球、不以他們為中心進行戰術運作的話,那他們下一場可能就無法上場。

    正因為擁有最多的射門立功機會,加上梅西、C羅他們擁有超級強大的個人技術,所以他們進球機會亦多,球隊獲勝的機率亦大。

    籃球賽場情況也差不多,CBA每場比賽幾乎都圍繞大外援展開,像山西隊的核心富蘭克林,吉林隊的核心瓊斯以及廣東的核心馬尚布魯克斯,他們在場上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們上場與否,整個球隊的得分能力與精神面貌均判若兩隊。

    而在全明星賽這種比賽中,球星雲集,大腕扎堆,但他們沒有核心人物,各自為戰,如此這般,又怎能糅合成一個強有力的團隊?一場球,就是一個團體合作、追求效率最高化的過程,如果都是“核心”,都等著別人前來配合自己,這樣的團隊顯然不可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既如此,又拿什麼去爭勝呢?

  • 9 # Basket博

    要看團隊的組成與需要,我個人的經驗除了籃球也來自部隊,有十年的基層帶兵經驗,參加過新兵訓練與比武,團隊的組成不一定要都是強者,像帶兵之道,每個帶兵班長都很強最後連隊成績並不一定會好,我們常說的化學反應就是這樣,要看各自所長聚集在一起能否良性結合,團隊的領導者、各自的專長、心態、執行力都是能否成功的關鍵,因此簡單的巨星扎堆也未必合適。

  • 10 # 潘多拉的籃球生活

    靠單巨頭帶隊奪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目前一支球隊如果想要衝擊季後賽乃至最後加冕王冠都需要多個球星。但是球星並非越多越好,球星之間打球方式,性格問題,和場上位置對於球星組合威力大小有著直接的影響,比如凱爾特人三巨頭,加內特內線,皮爾斯3號位可外可內,雷阿倫3d球星,這三個合理的搭配就帶來了一個總冠軍,熱火三巨頭也是差不多的配置甚至更豪華,勇士更不用說,這些是球星加成的.還有起反作用的就比如今年的火箭,威少和哈登都是需要球權的,哈登有一定的無球能力,但有球威力會更大,威少是習慣了有球,不會打無球,所以火箭這個球星組合作用是小於二的,包括今年快船的也是,保羅和萊昂納德位置和功能嚴重重合,註定作用是小於二的。

  • 11 # 新時代de老男孩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人多了就事情多,事情多了心思就不一定會放在工作上。尤其是不同種族,不同國家的大雜燴在一起,這不是簡單的1+1=2的問題。

    這就體現出一直隊伍的管理者以及教練的能力了。對於一群球星薈萃有的時候真的可以弱化教練,但是豪門球隊一般都會請大牌教練。

    牌子小不太符合豪門氣質

    大牌教練自帶鎮壓屬性

    指教能力水平有保障。

  • 12 # 綠茵守望者

    解析:球星雲集,戰績反而變差?皇馬告訴你,這是因為……

    看到題主這樣問,我只能說“雞多不下蛋,人多瞎搗亂”!

    足球比賽的球星作用,並不是1+1=2這麼簡單的體育專案。

    就算你買進一百個球星,他也不可能同時出場吧?

    你把很多球星聚集在一起,也無法保證百分百能打出更好的成績。

    “金元足球”在新世紀的足壇很流行,也有搞成功的,也有搞砸的。

    咱們以“金元足球”的鼻祖,也就是“銀河戰艦一期”的皇馬為例,非黑!

    那幾年的弗洛倫蒂諾,貫徹了“一年一巨星計劃”。

    在2000年到2005年之間,皇馬先後引進了菲戈,齊達內,羅納爾多,貝克漢姆和歐文等眾多大牌外援。

    加上原本在皇馬隊中的勞爾和卡洛斯等球星,組成“銀河戰艦”。

    “皇馬七匹狼”名單裡面的這些球員,要麼是金球獎得主,要麼也曾進入過金球獎前三,都沒有等閒之輩。

    照理來說,當時的皇馬陣容越來越強大,戰績也應該越來越好才對吧?

    可事實是相反的。

    在1998年和2000年,在弗洛倫蒂諾入主之前,皇馬還沒有開始“巨星政策”之時,皇馬都能做到3年2歐冠!

    弗洛倫蒂諾剛開始“銀河戰艦計劃”的頭兩三年,皇馬在2001年到2003年之間,尚能拿到一個歐冠冠軍和兩個西甲聯賽冠軍。

    在2003年之後,皇馬巨星越來越多,戰績卻反而往著“四大皆空加歐冠十六郎模式”滑落,肯定就不是因為皇馬隊中球星不夠多吧?

    原因恰恰相反,是球星太多了!

    畢竟真實的足球比賽不是像打遊戲一樣,你堆砌了很多足球巨星,你就能有更好的操控感體驗。

    球星本身是具備精神屬性的,他不是“工具人”,球星多了,大家都想當核心,都想有球權——既然大家都當主角,那誰來當配角誰來當副手呢?

    足球巨星們具備了巨大的商業價值,皇馬也要給球星們平衡出場時間和戰術許可權,因此讓教練們也很不好做人。

    功勳主帥博斯克因為“商業化形象”不夠而下課,奎羅斯卡馬喬之流的又鎮不住皇馬球星們。

    當時的皇馬教練真是頭大,如果你不給球星們足夠的戰術許可權,球星們並不會像足球遊戲裡面乖乖任讓你使喚,球隊給球星們支付了鉅額高薪,肯定也不希望球星們的皇馬時光都被浪費在替補席上。

    而你為了讓這些球星們集體首發,你必然要犧牲馬克萊萊等藍領球員的存在空間。

    因此當馬克萊萊等工兵型球員先後離隊的情況下,那麼只靠皇馬這些球星的發揮,肯定要走下坡路的。

    所以,我的答案就是,把很多球星聚集在一起的球隊,也未必會打出好的成績。

    因為球星們個個都是核心,配角型工兵們沒有發揮空間,只靠紅花,沒有綠葉,一支球隊也是維持不了的。

    當年的“銀河戰艦一期”的皇馬如此,最近幾年的巴薩,也是如此。

  • 13 # 體壇霸主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淚崩了!這個問題我太有感觸了!我曾因為這個問題被同學嘲笑了好多年,下面就來具體講講很多球星聚在一起打不出成績!用我最心愛的皇家馬德里為例。

    2003-2005年皇家馬德里先後坐擁“六大巨星” “七大巨星” 這裡包括了3位“世界足球先生”、1位“金球獎”得主、2位“金球獎前三” 、“歷史第一左後衛”夠豪華嗎?夠豪橫嗎?牌面夠硬嗎?

    就是這支擁有當時世界足壇最好、最多球星組成的“銀河戰艦”連年四大皆空!如果你沒深愛過那支皇馬你永遠體會不到那種落差感!下面咱們先來回顧一下2003年還未成形的銀河戰艦成績如何。

    99-00賽季:皇馬收穫歐冠冠軍

    00-01賽季:皇馬收穫西甲冠軍、西超杯冠軍

    01-02賽季:皇馬收穫歐冠冠軍、歐超杯冠軍、豐田杯冠軍

    02-03賽季:皇馬收穫西甲冠軍、西超杯冠軍

    2000-2003年皇馬在3年時間內一共拿下8座冠軍獎盃,成績相當不錯!這讓皇馬主席弗洛倫蒂諾徹底飄了!堅信自己“一年一巨星”政策是正確的!不僅能帶來冠軍還能帶來超高的人氣及鉅額的收入。於是在2003年夏天弗洛倫蒂諾開始親手毀滅這支由他組建的“銀河戰艦”

    2003年6月17日曼聯宣佈貝克漢姆已3500玩歐元轉會皇家馬德里,7月1日貝克漢姆正式加盟皇馬。貝克漢姆的加盟直接把皇馬的人氣推上了頂峰!皇馬“六大巨星”名號響徹世界足壇。可惜在貝克漢姆加盟的賽季皇馬確出人意料的一個冠軍都沒有拿到,一個“四大皆空”的賽季。

    2004年不信邪的弗洛倫蒂諾又引進“金球獎”得主,邁克爾-歐文。這一波操作讓皇馬的人氣、名氣達到了迄今為止再也沒有任何一支球隊能到達的高度!“皇馬七大巨星” “皇馬七匹狼” “銀河戰艦”各式各樣的綽號無不讚美這支巨星雲集、奢華無比的皇家馬德里。但現實又一次打臉!這個賽季皇馬依舊“四大皆空”

    為什麼這支幾乎集齊了當時全世界最好球星、最多球星的皇馬就是打不出成績呢?下面就來重點分析這支皇馬存在的巨大問題!

    1:揚短避長

    對!揚短避長你沒看錯!03年皇馬亞洲行後球隊功勳後腰馬克萊萊要求加薪,因為新加盟的貝克漢姆薪水是其好幾倍!然而皇馬主席弗洛倫蒂諾認為馬克萊萊年齡大、人氣低拒絕了馬克萊萊。盛怒之下的馬克萊萊遠走英倫加盟切爾西!

    當時弗洛倫蒂諾並沒有意識到馬克萊萊的離隊就是“銀河戰艦”崩盤的開始!弗洛倫蒂諾要求皇馬主帥把6大巨星全部排入首發陣容當中。由於“世界足球先生”菲戈已經佔據了皇馬的右路,這讓同樣擅長打右邊衛的貝克漢姆只能屈居後腰位置!讓巔峰時期的貝克漢姆去幹後腰上的髒活累活,能做出這麼荒唐的事情恐怕也只有弗洛倫蒂諾了。

    貝克漢姆打後腰效果如何呢?一般,真的很一般!這直接導致了皇馬中場沒有一名純正的防守型球員,每當對方拿球時很容易就突破了皇馬中場防線直蹦皇馬後防線!

    2位“世界足球先生”齊達內、菲戈以及貝克漢姆雖然很賣力的去防守可收效甚微!比較防守就不是這3人擅長的!巨星們在防守端消耗了大量的體力、精力導致在進攻端也沒能發揮出100%的實力!這不就是揚短避長嗎?

    2:後防天團

    比起皇馬槽糕的中場防守,皇馬的後防線更是羸弱不堪!“最強左後衛”卡洛斯是一個攻強於守的球員!多數時間都在進攻當中,雖然防守效率不錯但比同級別的馬爾蒂尼的防守效率還是相差甚遠!

    號稱“拼命三郎”的薩爾加多防守態度是值得肯定的,奈何實力是硬傷!同位置球員排名十五名開外!如果在一般豪門還能湊合,但在皇馬這樣的頂級豪門中這種表現遠遠不夠達標。至於埃爾格拉、帕文之流更是不值一提!

    綽號“岩石”的阿根廷後衛薩莫埃爾在皇馬也莫名其妙的迷失方向!也許是入鄉隨俗?離開皇馬後的薩莫埃爾又重現頂級後衛的風采。至今搞不明白為什麼在皇馬就不行!

    皇馬後防真正能依靠的只有“門神”卡西利亞斯!那時的卡西正處於巔峰時期,各種高接抵擋,各種高難度撲救才保住了“銀河戰艦”最後一絲顏面!正是卡西利亞斯多年的神勇發揮才讓皇馬輸得不至於太難看!當時形容皇馬攻防倆端很流行的一句話:前靠羅尼,後靠卡西。

    3:板凳深度

    一支球隊想取得好成績替補席的深度至關重要!主力球員難免出現傷病、停賽等因素,此時替補席的深度就能直接決定球隊的戰績不會出現下滑!2016-2018年皇馬能達成“歐冠三連霸”偉業深厚的板凳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銀河戰艦”一期的皇馬在轉會市場上可是叱吒風雲!別的球隊都是幾年、幾十年、甚至於幾百年才破一次轉會費記錄。壕氣蓋雲的皇馬則是背道而馳年年破自己創造的轉會費記錄!對替補席確視而不見。

    2000年引進菲戈花了5610萬美元,破了當時世界足壇最高轉會費記錄!

    2001年引進齊達內花了6400萬英鎊,破了前一年自己創造的世界足壇最高轉會費記錄!2001年皇馬總營收1.37億歐元,引進齊達內花了6400萬英鎊摺合歐元高達7500萬歐元!光這一項佔了總營收的54.7%

    這一記錄直到2009年c羅已9600萬歐元的世界足壇第一身價才打破,2001年的7500萬歐元相當於2009年的多少錢請自行補腦!

    2002年引進羅納爾多花了4500萬歐元,僅比02年轉會標王費迪南德少了100萬歐元。

    2003年引進貝克漢姆花了3500萬歐元。

    皇馬把錢全用在了引進大牌球員,壓根就沒重視替補席!主力得不到輪休,替補得不到上場機會這就導致了皇馬上半賽季瘋狂,下半賽季崩盤的局面。

    總結:

    皇馬用血連年“四大皆空”告訴所有人:不是球星聚集在一起這支球隊就能出成績!要想出成績攻守平衡很重要!替補席很重要!合適的球員放在合適的位置更重要!

  • 14 # 籃壇碧玉刀

    這個昨天,西部半決賽,快船打掘金,則是最好的例子。

    快船坐擁:去年總決賽FMVP有著當代喬丹美譽的倫納德、去年常規賽前三熱門、最佳第六人2個,路威和哈雷爾,外加瘋狗貝弗利一個讓杜蘭特也黯然神傷的男人,另外還有小莫里斯這個頂級的鋒線,其他還有一堆配角,祖巴茨一個不俗內線,一個射手,可這就是這種陣容,愣是打不出來,這是為何?

    被全世界人看好,即便是他們被逼到了搶七,不少人還看好他們可以逆轉翻盤。

    可還是遺憾地爆冷,大比分戰敗?

    巨星集結,導致很大的點,是融合問題;

    並不是說,你球星多,那就好,合適才好。

    要特點融和才能成事,而不是一大堆散兵,各打各的,沒組織,沒紀律,還自負,這樣子怎麼能贏球。

    你不爽我,我不爽你,大家各自為戰,籃球本來是5個人打,你這樣子一來,變成了1打5,那麼你肯定打不贏啊。

    球星,但凡是球星,肯定是有一定名氣,想馴服,太難了

    球星,既然是球星,那麼他肯定是有自己過人之處。

    既然是球星,想讓球星屈服於團隊,哪怕是他個人容許,那麼他背後的經紀團隊,也不容許啊。

    這牽扯到利益。

    好比說,哈雷爾。

    你看他,對比約老師,被爆的是渣渣都不剩,可還是逞強,持球,籃下低位,去單挑約老師,人家恨不得你這麼去做,正中人家下懷。

    盡是幹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輸球盡是活該。

    顯然,是他不行,裡弗斯壓制他在替補席上,他那張臭臉,你看著都火。

    球星扎堆,沒問題,但要有絕對領導在

    今年快船,11年熱火,熱火在11年,輸給小牛,不可否認,小牛強大,是。

    可,熱火輸球,還是自身不明確,誰才是隊伍絕對核心,陣容沒多大變化的熱火,為何來年可以取勝,還不是因為這個問題捋清楚了。

    08年的綠凱,能奪冠,不也是球隊確定了皮爾斯為隊內進攻核心,輔助內線防守核心加內特,奪冠了。

    04年的F4,也是因為科比太年輕了,奧尼爾老了些,外加佩頓、馬龍,這是災難啊。

  • 15 # 氧氣是個地鐵

    首先要看情況。如果是籃球,這個公式是成立的,如果是足球,那就不一定。

    籃球很好理解,美國男籃基本吊打全世界,而全明星首發的戰鬥力也非常驚人。至於真正到聯盟賽程方面,三巨頭組合或者王朝只要級別夠,在巔峰期,奪冠率還是挺高的。賈巴爾和魔術師、奧尼爾和科比、詹姆斯和韋德,杜蘭特和庫裡,等。這是因為籃球的球星作用非常大,頂得上半支球隊。如果連第十二人都是NBA球星,那就無敵了,美國夢之隊就這樣。

    足球更講究團隊,所以球星多反而不行。因為球星之所以是球星,是因為他在一支球隊有足夠的球權和戰術地位。每支球隊都只有一個足球可以玩,所以球星除非買的,否則數量不會太多。至於像皇馬一代銀河戰艦這樣直接斥巨資將齊達內、菲戈、羅納爾多、貝克漢姆、歐文和勞爾放在一起,並不相容,只是能賣票而已。不過也有其他結果,那就是皇馬二代銀河戰艦和巴薩MSN組合,都是統治歐洲的豪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理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