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瀚海煙雲

    文字是記錄了語言的成體系的符號。

    語言的書寫符號。它是人類最重要的輔助語言的工具。擴大了語言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際功用,對人類文明起很大的促進作用。

    為什麼陶文不是成熟體系的文字

    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半坡陶文是記錄了語言的。所以謹慎的說它只是一種示意。

    目前為止半坡發現陶器刻畫符號二十七種,而臨潼姜寨遺址出土符號三十八種,這些符號有一定的規律和共性,據此我們推測它應該不是無意識留下的痕跡,而是表達了某種含義,雖然我們至今還沒有充分的證據說它是文字,但也不能預設它就不可能是原始的文字。下面半坡陶文更像是一種示意,那種示意會給沒有經過相關學術訓練的人一種強烈的錯覺。

    為什麼甲骨文是成熟體系的文字

    商周時期,刻在甲骨或獸骨上的占卜文字,稱為甲骨文,又稱卜辭。

    甲骨文詞彙數量多,且分類齊全,能組成文章,因此甲骨文並非文字出現的初級階段,所以說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上古文字。

    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已具備(後代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已具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從字型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即象形、會意、指事、形聲、假借、轉註等六種造字方法,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

    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較完備的文字”,比較複雜,已發現多達3000個以上字彙,包括名詞、代名詞、動詞、助動詞、形容詞等數大類,而且還能組成長達170多字的記敘文。所以可以肯定甲骨文決不是我中國文字的初創階段,在它以前,一定已經有一段較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了。

  • 2 # 歸藏易數硃紅兵3519

    甲骨文能傳播,能識別,成體系。陶文是符合,後人無法識別。不具備傳播特徵。

    有些人說什麼六書特性。現有文字再有人歸納總結,很多少數名族的字沒有六書特性,但是絕對是文字。

    甲骨文字形結構漢字易於辨認,傳播方便,讀起來生動。

    比如“”爛”。被讀成字形:柵欄燒火———爛一片。

    類似現在的歇後語一樣,前面描述的個畫面,後面是一個很生動有趣意思。

    輕的甲骨文——-車在路上跑——輕快的很。

    勁的甲骨文。用力走遠路——沒勁不行。同一個部首用力。

    比如重的甲骨文。小孩背大筐——重的背不起。

    西周在西面文字喜歡用確切的指意。每個字具體的含義。

    甲骨文是商代富裕政權的文字。生動有趣活潑好認。

    這種歇後語式的設計讓別人一聽就記住了。

    比如表述:事實真相確鑿——-甲骨文就會用一個光頭配上一個蝨子。讀起來就是:禿頭上的蝨子——事實確鑿(明顯)

  • 3 # 一老沈一

    關於甲骨文是成熟文字,國內外的漢文字學者皆無異議,具體理由後面說。

    關於陶文算不算文字,存在不同看法,一些大學者,反而認為是文字,但多數學者,認為其還沒有達到文字的水平,仍然是一種記事符號。

    文字,是隨著人們交往和記錄的需要逐漸產生的,這是世界上差不多所有文字學家的共識。

    在文字產生之前,大致各民族都經歷過一個“結繩記事”的過程。這一點,眾多的文字學者和人類學家也都贊同。

    以色列牛人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裡,稱這是因為人們的“記憶過載”的壓力下促成的。

    (安第斯文化結繩)

    中國亦如是。

    《易.繫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鄭玄注曰:“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宋朱熹雲:“結繩,今溪洞諸蠻猶有此俗。”清嚴如煜說:“苗民不知文字,性善記,懼有忘,則結於繩。”林勝邦亦曰:“琉球所用之結繩,分指示、會意兩種:凡物品交換、租稅賦納,用以記數者,則為指示類;‘使役人夫、防護田園,用以示意者,則為會意類。其材料多用藤蔓、草莖或樹葉等。今其民尚有用此法者。”就是說,不僅在宋代,到了清代,仍有使用結繩記事的地區和人們。

    赫拉利舉了美洲安第斯文化的例子,那裡的原住民,可以用幾百條繩子,打幾千個結,也就是記錄幾千件事。

    但是,結繩記事畢竟仍然不夠方便。“結繩”之人不在了,其他人未必一定能夠明白這個人打的“結”是啥意思。

    於是,人們開始採用“圖畫”。

    許慎在《說文解字.敘》裡講了一段話,能夠很好地說明“圖畫”記事的作用。他說,先人造字,“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他是說,人們造字經歷了兩個階段,先是“依類象形”,這叫“文”。“文”,就是“圖畫”。

    當然,甲骨文中,仍然有很大“文”的成分,這就是“六書”中的“象形”。

    但是,這個時候的“文”,已與早期的圖畫有了很大區別,這就是具有了很強的抽象性。

    比如,甲骨文根據人的側面形象,造了“人”字。但是,如何表示大人呢?於是,又造了“大”字。這個“大”字,就有了兩個義項——“大人”和“大”。再後來,“大人”的用途逐漸減弱,就只剩了“大”的含義了。

    但是在陶文中,有很多“圖畫”。見下圖——

    以上是發現于山東大汶口文化晚期遺址中陶器上的“圖畫”,其年代約公元前2800-前2500年。可以看出,這些“圖畫”,代表某種含義是可以確定的,但尚處於“圖畫”的早期階段,第一,抽象性還稍差;第二,難以判斷其如何向“字”演化。

    現在,已經在越來越多的考古學遺址發現了陶文。

    最多的是屬於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類遺址,其出土的陶器上有100餘個刻符。

    另外,還有前面說到的大汶口文化遺址。這個遺址包括莒縣的陵陽河、大朱村、諸城前寨、泰安、寧陽等遺址。

    良渚文化和接近良渚文化的遺址中,亦出土了類似於大汶口文化的刻符。如南京北陰陽營遺址、皖北蒙城尉遲寺遺址等。下圖為大汶口文化遺址陶器上的圖文——

    如前述及,這些“圖畫”,顯然出於“文”的早期階段,同樣抽象性不夠,且難以確定如何向“字”發展。

    國內的漢文字學者,除少數認為某些陶文已經屬於文字外,多數人,認為這些陶文尚屬於“圖畫”向文字進化的初級階段。

    學者們,將半坡類遺址的刻符,稱為“甲類符號”。

    這類符號顯然還不是一種完整的文字體系。因為,無法確認它們已經被用來記錄語言。當然,這些符號不但重複出現在很多器物上,而且還出現在不同遺址裡,說明其具有很強的規律性,很可能已經被用來表示某些意義。

    學者們,把大汶口遺址的刻符,稱為“乙類符號”。

    這一類符號,年代更接近出現甲骨文的商代。因此,於省吾、唐蘭、李學勤等學者,認為其中有原始漢字。

    但更多的學者表示了不同意見,主要觀點認為,這些符號,更可能屬於族徽,在原始社會里,一個名“鹿”的氏族,可以鹿的圖形代表自己,但不表明就已經有了“鹿”字。更主要的是,“真正的文字要從表音開始,是能夠記錄語言的符號”,陶器上的孤立圖形,還不能證明這一點。

    對於河南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的陶文,還有陝西商縣紫荊的二里頭遺址的少量陶符,多數學者亦持前述觀點。

    多數學者們的看法基本一致,中國大約在距今6000年前後,開始了文字產生和形成的程序。原始漢字,很可能出現於公元前三千紀中期。在夏商之際,就是約公元前17世紀,形成了完整的文字體系,不然不會突然就到了甲骨文階段。

    只是現在除了距今3300年左右的甲骨文之外,考古還未發現更早的成熟文字。但願能夠發現。

    至於甲骨文屬於成熟文字,就不用多說了。

    現在發現的甲骨文單字近5000個,釋讀的與後代漢字有關聯的約1500個。還有數百作為族名、人名、地名的單字,沒有計算在內。

    甲骨文中“依類象形”的字所佔比重仍然不低,但抽象程度很高。而且,形聲字已經佔到了32%以上。

    甲骨文造字,幾乎完全可以按照“六書”的規律來解讀。

    甲骨文形音義實現了很好地契合。

    等等。

  • 4 # 袁聰

    陶文為什麼不是成熟的文字?因為陶文是新石器時代刻畫符號的陶片,這些符號都是象形的,是漢字的原始形態,是萌芽時期的文字,可謂最初原始階段的文字,隨後才發展成為象形文字。

    陶文:從仰韶時期的大汶口和陝西西安半坡文字算起,至今大約已有6000年的歷史。其中包括陝西西安臨潼姜寨、青海樂都柳灣、山東莒縣等。

    為什麼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甲骨文顧名思義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殷商時期書法文書,是漢字的“成形文字”。商、西周甲骨文是用尖利的工具契刻的,也有用類似毛筆的東西所寫的墨書和朱書文字。甲骨文筆畫瘦硬方直,線條無論粗細,都顯得遒勁和富有立體感。有粗不為重,有細不為輕的感覺。也有的甲骨文筆畫比較粗壯,出現弧形的線條。甲骨文契刻時的輕重疾徐,線上條上都能細微地反映出來,表現出契刻者運刀如筆的熟練技巧。不同時期的商、周甲骨文,在書法風格上有明顯的差異,或雄偉俊邁,或纖細謹密,或草率粗放。

  • 5 # 魯大叔

    陶文是古人在陶器上刻畫的文字元號,較有名的如半坡陶符、丁公陶文、高郵陶文等,另有學者指出陶文可能比甲骨文更早而成為中國最早的文字

    陶文有兩種:第一種是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原始文字”,雖然還不能確認這些文字具體是什麼含義,但已具有一種“標記”和“表號”的性質,被認為是漢字的最早雛形;第二種是戰國時代陶器上的文字,一般只有幾個字,大多是印文,內容為人名、官名、地名、督造者名,吉祥語和年月等。

    與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等,同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字的資料。在中國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漢字產生前,最像是文字的符號就是陶文。陶文已經出土的資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樣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單個的符號。

    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商代晚期,現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為最早,大約自公元前4800——4300年之間。此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時期,也都有陶文。陶文多半刻在陶缽外口緣的黑寬頻紋和黑色倒三角紋上,極少數刻在陶盆外壁和陶缽底部,一般器物上只有一個陶文。對這些陶文的性質,學界看法不一。裘錫圭認為是“記號”,郭沫若認為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而於省吾等學者則認為已屬文字範疇。唐立庵(蘭)在談到大汶口文化陶文時說,這“是現行文字的遠祖,它們已經有5800年左右的歷史了”。破解陶文很困難,至今也只有幾個字能猜測它相當於後代的某字。不過,陶文與漢字有淵源關係,應該是肯定的。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甲骨文,是中華道統的文之一。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從字型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

    綜上所述,陶文只可以稱之為“文字”的雛形。而發展到甲骨文時期更加的完善和詳實。就好比是早起的bp機和現在的手機。都是屬於通訊的工具。但現在的才叫手機,行動通訊裝置。之前的bp機只能是聯絡的通訊工具。簡單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 6 # 川君說易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甲骨文,是中華道統的文之一。

    一般認為,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從來自河南安陽的甲骨上發現了甲骨文。安陽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國都遺址“殷墟”的所在地。百餘年來,當地透過考古發掘及其他途徑出土的甲骨已超過十萬塊。此外,在河南、陝西其他地區也有甲骨文出現,年代從商晚期(約前1300年)延續到春秋。

    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從字型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

    甲骨文是鐫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陽小屯一帶,因為這裡曾是商代後期商王盤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稱為“殷”。商滅國,遂成為了廢墟,後人便以“殷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稱“殷墟文字”。其內容絕大多數是王室占卜之辭,故又稱“卜辭”,或“貞卜文字”。這種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稱“契文”、或“殷契”等。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餘年,它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統的資料,同時也是研究甲骨文書法重要的財富。從書法的角度審視,甲骨文已具備了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一共三個基本要素。

    從甲骨上的文字看,它們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筆線條嚴整瘦勁,曲直粗細均備,筆畫多方折,對後世篆刻的用筆用刀產生了影響。從結構字型上看,文字不僅有變化,雖大小不一,但比較均衡對稱,還顯示了穩定的格局。因此從章法上看,雖受骨片大小和形狀的影響,仍表現了鐫刻的技巧和書寫的藝術特色。“甲骨書法”現今已在一些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中流行,就證明了它的魅力。

    從用筆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堅硬的龜甲或獸骨上,所以,刻時多用直線,曲線也是由短的直線接刻而成。其筆畫粗細也多是均勻;由於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數線條呈現出中間稍粗兩端略細的特徵,顯得瘦勁堅實,挺拔爽利,並且富有立體感。

    就結字而言,甲骨文外形並且多以長方形為主間或少數方形,具備了對稱美或者一字多形的變化美。而且甲骨文在結字上還具有了方圓結合,開合輯讓的結構形式,有的字還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圖畫的痕跡,具有文字最初發展階段的稚拙和生動。

    從章法上看,卜辭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錯落有致。每行上下、左右、雖有疏密變化,但全篇能行氣貫串、大小相依、左右相應、前後呼應的活潑局面。並且,字數多者,全篇安排緊湊,給人以茂密之感,字數少者又顯得疏朗空靈,總之,都呈現出古樸而又爛漫的情趣。

  • 7 # 千千千里馬

    例如裘錫圭先生在《文字學概要》一書中,就認為文字有廣義的文字,也有狹義的文字,那麼,按照裘錫圭先生的說法,狹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以後的文字,廣義的文字包括甲骨文以前和以後所有的“文字,但是,他認為,像陶文屬於字元,不是文字。那麼,“陶文”不是也不在“文字”之列嗎?

    文字到底如何判斷成熟?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嗎?

    在學術界好像已經成為定論了:甲骨文是漢字成熟的標誌。

    但是,根據學界關於文字的理論,我認為從如下三個理由看,甲骨文真沒有完全成熟。

    第一,甲骨文中有一半的文字,我們至今都不能完全認識

    甲骨文的字數總計有5000個左右。我們確切無疑認識到甲骨文,只有2000個左右,不完全肯定認識到有1000個左右。還有約2000個我們不認識。

    這就是說,我們不認識的甲骨文佔甲骨文總數的接近50%!

    我們假如把5000個甲骨文比喻成現代的漢字,那麼,你完全認識一半漢字,是不是相當於只有小學生的識字量?

    那麼,金文的字數,據容庚先生1985年修訂的《金文編》修訂第四版採用銘文3902件,收入可識的字2420, 還不能確定的字 字1352,共計有3772字。可以認識到金文,比甲骨文的認識率要略高一點。

    你可以簡單計算一下,甲骨文為什麼距離我們比較陌生,而金文距離我們比較熟悉呢!

    這就是說,商朝之後的周朝對文字進行大重大的改革,從金文(周朝的金文)開始,中國的文字才真正成熟起來了。所以,我們距離金文比較熟悉,而距離甲骨文比較陌生一些。

    我們再看看“陶文”我們認識多少呢?據我的瞭解,我們能夠認識到陶文大約只有1%都不到。

    目前考古發現的陶文,大約不到1000個單字,我們基本上都不認識。其中最著名的陶文就是陶寺陶器上的“文”字。而這個陶文,據測量製作年代,大約相當於夏朝,也就是距離商朝最近的朝代。其它陶器上的陶文,基本上都是猜的,還沒有標準的認定。例如“丁公陶文”,有專家試圖譯解,但是,還不是很靠譜。

    所以,我們從認識到的文字數量來說,甲骨文在所謂“成熟文字”中雖然達到了一半多,但是,畢竟陌生的文字還是太多。

    第二,甲骨文還不像是真正的“應用文字”,更具有“小範圍使用文字”的特點

    如果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文字有一個發展過程,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逐漸從少到多,從個別人使用,到大眾使用,才確立了真正的文字。

    那麼,中國的考古發現也證實了這個邏輯。

    例如,例如,陶文數量就少,使用的人也極少,而甲骨文的數量就比較多,使用已經出現了一定範圍群體使用的事實。

    但是,到底甲骨文是不是在商朝就突然出現了?

    從考古發現商朝以前的陶文與甲骨文是有一定聯絡來看,這個聯絡連結還是比較清晰的。例如,大汶口陶文,賈湖陶文等等,很多字元確實比較像甲骨文的造字原理。

    那麼,我們可以推理,甲骨文是有一個造字原理的。

    這就是近十幾年學者對陶文屬於文字範圍的肯定。

    在建國初期,我們很多學者不認為陶文是文字。

    但是,由於甲骨文如此高度成熟,很難找到他的造字原理,而且,甲骨文中的一些字,也確實與陶文的圖畫式文字有一定的類似。例如二里頭的文字元號,就與甲骨文中目前無法認識到那些文字的原理比較接近,這就說明,甲骨文之前的“文字”,肯定更多是像二里頭的刻符一樣的文字。

    可是,給我們的印象卻是,好像甲骨文是比較突然出現的,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甲骨文有成熟的文獻資料,有金文的繼承性支援。而陶文我們還找不到繼承的系統性。

    第三,甲骨文的應用實踐發現:有一個從封閉到開放的過程

    中國發現的陶文很多,例如半坡陶文有27個字元,龍山陶文,丁公陶文,

    對這些陶文的性質,學界看法不一。裘錫圭認為是“記號”,郭沫若認為是“具有文字性質的符號”,而於省吾等學者則認為已屬文字範疇。唐立蘭在談到大汶口文化陶文時說,這“是現行文字的遠祖,它們已經有5800年左右的歷史了”。破解陶文很困難,至今也只有幾個字能猜測它相當於後代的某字。不過,陶文與漢字有淵源關係。

    學者們對陶文的興趣一點也沒有減少,由於,越來越多的理論深度需要解開漢字的起源之謎,從甲骨文出發,一步步向陶文討個說法,已經是一個漢字的學術科研問題了。

    1993年4月至1996年4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對江淮之間的高郵龍虯莊遺址先後進行了4次發掘。第一次發掘時,於河邊採集到一片磨光泥質黑陶盆口沿殘片,上有8個類似文字的刻劃符號,刻文為兩行,左行四個近似甲骨文,右行四個類似動物圖形。

    刻文筆劃纖細,技法嫻熟,通篇包含一個完整的意義。這是繼山東省鄒平縣丁公遺址發現距今四千二百年至四千一百年之間龍山文化晚期的刻文陶片之後,又一次極為重要的考古發現。

    但是,這些學者面對陶文真的可以用束手無策了形容了。因為,我們真的無法確認,哪怕有一個字是我們可以解讀出來的。

    為什麼甲骨文中有很多我們不認識的字?

    這裡面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甲骨文是在陶文體系基礎上的一次躍進式的發展,一個是漢字的完全繼承是從西周金文系統開始的。所以,中國漢字第一次系統的整理,也是以金文系統為基礎的,才產生了永久的“小篆”系統。

    所以,我們會看的很清楚:甲骨文是對陶文的一次較大的揚棄。

    金文是對甲骨文的再次精細化成熟,所以,中國最成熟的漢字是金文(西周系統漢字),甲骨文只是為金文做好了完全成熟的準備而已。

    但是,陶文還沒有像甲骨文為金文的準備那樣成熟,所以,我們目前還無法從陶文找到漢字成熟的依據。

    但是,千里馬一直認為,有一個漢字起源系統的邏輯,這就是漢字必須經歷從一個封閉系統向開放系統發展的過程。

    封閉系統就是小範圍使用文字的存在。例如陶文,非常明顯地說明,這是一種小範圍使用文字的封閉系統文字。

    為什麼我們認為陶文是一個系統的文字?因為,這些符合本身既不是圖畫,也不是遊戲,而是記錄自己的符號。但是,這些符合沒有任何社會性,只是個人的私語。

    他的意義在於“一畫開天”,他開啟了我們的祖先創造文字的努力。在漫長的小範圍使用文字的封閉狀態之下,為甲骨文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而甲骨文以脫胎換骨的一次飛躍,又為金文鋪平了漢字成熟的道路。

    這樣,我們在漢字的,發展繼承的過程中,總是有揚棄的部分。其中陶文是被揚棄最多的。

    而且,陶文是系統性是一個跨越時代很大,互相聯絡鬆散的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沒有產生社會化程度較高的文字,所以,與甲骨文的成熟不起來,那就是非常不成熟的文字了。

    文字有成熟和不成熟的文字,最主要的標誌是使用範圍。如果使用範圍只是一個非常小的群體,那麼,即使非常“成熟”也是一種封閉的文字,這樣的文字,只能有過去沒有未來。

    陶文可以看作是過去的文字,而甲骨文卻是一種有未來的文字,這是一個重大的劃時代的區別。

  • 8 # 寒蕭99

    我們目前發現的大部分的甲骨文,都是在安陽殷墟出土的。從年代上看,殷人遷都到安陽,是在盤庚時期,而此時已經接近商朝後期了。所以,甲骨文實際是在商朝最後300年的時期才逐漸成為成熟文字的。

    就是在這300年間,我們還可以從中看出甲骨文的演變形式,而早於盤庚時期的商代遺址中,我們發現的甲骨文數量很少,而且文字的成熟度也相對較低。

    因此,我們常說商朝的甲骨文實際上不是一直貫穿整個商朝的,而是有其發展的過程,一直到盤庚時期之後,才成為一種成熟的文字的。甲骨文不是突然出現的,也不可能已出現就很成熟,於其他早期文字一樣,有一個較長的發展時期,最終才成為成熟文字。

    而陶文,無論是從發現的數量還是從文字的結構上看,都無法與後期的甲骨文相比,因此陶文是不可能作為成熟文字的。最多可能與早期的甲骨文地位相當,但更大的可能是陶文只能作為文字的雛形,介於圖形和文字之間的過渡階段。

    所以,嚴格來說,陶文是不能算做文字的,更不可能屬於成熟文字。

  • 9 # 強哥新語

    因為甲骨文的前面還有金文,還有倉頡最早造的象形文字。

    甲骨文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多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1898年首次發現.1928年後,經多次發掘,先後出土10餘萬片,主要刻卜辭及占卜紀實的有關文字.單字總數約4600字,可識文字達1700餘字.文字結構已從獨體趨向合體,基本具備了象形、指事、會意、假借、轉註、形聲“六書”的漢字構造法則,文字形象簡古、勁健挺秀,所以說甲骨文是一種已經成熟了的文字。在甲骨文以前,中國還有沒有文字?從史書記載來看,《荀子》、《呂氏春秋》、《韓非子》、《世本》都記載有倉頡造字的傳說.許慎的《說文》序把《繫辭傳》的說法和倉頡的傳說結合起來,說:“及神家氏結繩 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航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刈,萬品以察.”黃帝的時代大約在公元前兩千五六百年,甲骨文最早的不超過公元前1300年.從考古材料來看,在甲骨文以前,中國境內已有很多尚未成熟的文字元號出現.30年代在山東章丘縣城子崖發掘的龍山文化陶片中就發現了一些符號.西安半坡彩陶上也有文字元號,它是由刻畫的幾何線條構成的,大多數比較簡單,郭沫若稱半坡彩陶上的符號有文字的性質.在山東大汶口文化陶器上也發現有符號,有的符號上還塗有色彩.這些符號都刻畫在陶器表面極顯著的位置.有的符號象是太陽或月亮從山上升起的樣子.另外在青海馬家窯文化、鄭州商代早期文化及河北商代中期文化的陶器上都發現有符號.這些符號有的是同圖紋合在一起,有的明顯地區別於彩陶紋飾,這些符號雖是簡單的、零星的、無一定律的,但都是中國文字的雛形,可以說中國文字的誕生至少有五六千年以上的歷史.所以說,甲骨文只能說是中國最古老的比較成熟的文字,不能說是中國最早的文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故宮裡有個珍妃井,這個珍妃井和歷史上的珍妃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