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裡詩書
-
2 # 櫻桃燦的小榴蓮
1.《素媛》
該片是由薛景求、嚴智媛、金海淑、李甄等人主演的,講述了一個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後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根據南韓真實案件改編而來。該片獲2013年第34屆南韓電影青龍獎最佳影片。
它取材自2008年在南韓發生的真實案例。影片《素媛》講述了忍受巨大傷痛的少女素媛家族,在充滿憤怒和憎惡的思想下,勇敢走出黑暗陰霾並努力為剩餘的人生開啟一扇明亮之窗的故事。《熔爐》希望從法律的懲戒層面對罪犯造成震懾,素媛則希望人們對受害者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讓他們走出心理陰影,迴歸正常生活。最高法院判決強姦犯趙鬥淳12年有期徒刑,因為其2008年12月於南韓安山市檀園區對8歲小學女生以殘忍手段實施性暴力,並造成其終身殘疾。該判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社會公眾都指責該刑罰過於仁慈,最終導致國會提高了對兒童性侵犯犯罪的量刑標準。素媛的不幸,父母的痛苦,卻無能為力,所以只能說:我希望世界上的孩子還不如都像我們素媛一樣呢,這樣她就不會被同學嘲笑了。
2.《七號房的禮物》
《7號房的禮物》是一部2013年上映的南韓悲喜劇電影,是南韓第8部超過1000萬觀影人次的本土電影。是一部講述父愛親情的故事,由柳承龍、葛素媛、鄭鎮榮等人主演。
由柳承龍飾演的智障人士因智障被背黑鍋進入教導所7號房,這裡關押的有黑幫老大、詐騙犯等因各種各樣罪名進入教導所的犯人們,而柳承龍的加入卻成為一個例外,7號房的犯人們要幫助他將女兒帶進外部人禁止的教導所中。片中一眾男演員年齡加起來超過200歲,但卻因可愛女兒葛素媛的加入而變得父愛滿滿。小女孩與柳承龍在鐵窗離別的那一幕,不自覺的我們淚如雨下,父愛真偉大。
3.《熔爐》
該片由孔侑、鄭有美主演。於2011年上映的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所描述的真實故事的《熔爐》,描述了該時間所引發的殘忍故事,給受害學生帶來永不能磨滅的創傷。以及力圖揭開背後黑幕,還孩子一個公正的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抗爭的故事。故事從震驚,到失望,到絕望,到絕望窒息,只剩悲傷。真相震動整個南韓,最後以悲劇結尾。電影壓抑,只剩一個詞可以表達:真實。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這樣一群人,飽受凌辱,卻不能說話,這該是怎樣的苦痛、悲傷、憤怒和絕望。
4.《快樂尋回犬》
這是一部跟狗狗有關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對兄妹和一隻狗狗的故事。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不遜於《忠犬八公》!!很感人。
-
3 # oysteri
首推 《熔爐》
真的是悲傷到不想再繼續看下去的衝動,當然也有悲痛和憤怒在裡面。
第一次看了這部有名的片子。看的時候很抑鬱,一度都看不下去。老師和小女孩對畫的時候,我覺得這可能是全文最治癒的部分了。社會是個大熔爐,有權有勢的人站在上峰,權威不能挑戰也不可挑戰。我們如螻蟻,如灰燼,但為了幸福的未來,也是在努力地奮鬥。
電影《熔爐》改編自孔枝泳作家同名小說,以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所描述的真實故事。該片描寫了一起性暴力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影片上映後,引起南韓社會沸騰熱議,輿論壓力促使案件調查重新啟動,最終至南韓國會對當時性侵罪行量刑標準偏低的南韓法律作出修訂,「熔爐法」 於南韓國會立法成功。
-
4 # 合併且居中
《狗咬狗》很多人都說是鄭寶瑞做出了狗咬狗,實則不然,從反面來看,更像是一部《狗咬狗》成就了導演鄭寶瑞。
《狗咬狗》這部電影連續看了兩遍,第一次講國語第二次是粵語原聲,沒有字幕。整部電影色調陰暗偏黃,帶有一種強烈的宿命感。事件發生的時間大多是清晨或者夜晚,發生地也都選在逼或混亂的空間,骯髒的垃圾場,昏暗的廢棄街區,充斥著血腥暴力的黑市拳場。 而在這種環境下的人也如預料一般,壓抑,焦慮,暴戾,不顧後果。一場狗咬狗的廝殺就這樣拉開了帷幕,黑色電影的調性是宿命以及偏執,充滿了悲觀的語氣,凸顯人類處境的黑暗面,主題則圍繞著暴力,愛慾,貪慾,背叛以及欺騙。冷血殺手鵬(陳冠希飾)不在乎使用極端暴力的手段去達到目的,因為這是他唯一懂得的方法,所謂原始本能。而香港警察偉(李燦森飾)同樣不在乎使用暴力極端的手段去逼取鵬的下落。影片從頭到尾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剝開人性最表面虛假,偽善的皮,探求皮下赤裸裸最血腥的本能與訴求,最後給出一個答案:人即禽獸。
開片前五分鐘沒有一句人物對白,而
人物的塑造就在沉默中慢慢成型。最開始攝影機拉高,由上至下的鳥瞰,加上昏暗骯髒的視感讓人突生絕望。劇情繼續往下鋪墊,計程車上鏡頭支離破碎又同樣昏暗,一個老套的故事冷血殺手為錢奪命。影片同時又給我們講了另一個故事,香港警察偉撞破一直視為偶像同樣做警察的父親,與一夥販毒團伙有關。無奈之下只好舉槍對準父親扣下扳機。同樣的壓抑與赤裸裸的人性鋪開放在人眼前,一遍又一遍提醒觀眾這就是現實。故事繼續, 一兵一賊各走極端,因為一宗法官太太被買兇謀殺案碰頭,二人互相追捕互相角力,更以暴易暴。在逃命過程中阿鵬殺了阿偉的搭檔,又喜歡上了有些痴傻的女孩阿如。 然而這場生死決逐對於阿偉來說則是痛苦的一種轉移,一種發洩。當阿偉的怒火怨恨燃至沸點,狗咬狗般的廝殺一發不可收拾。
這就是完整的故事。故事骨子裡是一種明目張膽的暴力,並不是一般觀眾所能承受的。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在“生存”壓力下透不過氣來,為了“生存”,片中的所有人都是瀕臨精神崩潰。對白不是力竭聲嘶,便是喃喃自語。阿偉父親的自殺,搭檔的死亡無疑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初美好的夢想就是做一名光明磊落的好警察,卻為了報仇辭職去高棉在地下拳場打比賽。每個人,都是被迫生存。
結局時打出了這樣一段字幕“生命以另一生命作為代價方可生存”阿如和阿偉先後死亡,阿鵬親手剖開阿如的肚子,使得自己兒子的降生,同時自己也死在阿如身邊。這就是最後的結局,可是結局過後呢,是不是阿鵬的孩子也會過上同樣的生活?要麼死在別人手下,要麼像一隻瘋狗一樣在垃圾堆裡找食,或者回到地下拳場,打死別人,一切都不得而知了,因為那將是另外一場語語語大語
語大部分都是夜晚,或許出現過黎明,垃圾堆里長大的殺手、被父親強姦的少女、偏執狂的警察,這就是今日香港上映的新片《狗咬狗》的基本色調。這部電影,是今年香港暑期上映的唯一投資上千萬的純港產片(投資2000萬港幣,暫無引進內地計劃),也是一直擅長鬼怪風格的導演鄭保瑞拿到的一次最大投資。影片中暴力、骯髒、血腥、冰冷的香港是罕見的,而吃垃圾長大的殺手陳冠希迎來了他的徹底轉型。導演鄭保瑞在他畫滿塗鴉的辦公室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他解釋影片中這個“邋遢的香港”(鄭保瑞語)是他鐘愛的設計:“有人說我的戲很香港化。因為其實大家覺得的香港是可以這麼邋遢的,可以這麼暴力的。”
在把林嘉欣變醜,把陳冠希變成殺手之後,總是讓人吃驚的鄭保瑞透露,他的下一部影片將是一部溫情題材,一個媽媽帶著一個註定要夭折的智障兒童。他的轉型,其實也在悄悄發生。
劇情
來自高棉的殺手鵬(陳冠希飾),吃垃圾長大,個性好勇鬥狠,接下一宗刺殺法官太太的單子,來到香港。藏身垃圾堆的他,無意中發現一個隱身垃圾屋的女孩,智障,被父強姦。出生於香港的重案組探員偉(李璨琛飾),行事偏激,追蹤法官太太謀殺案,在與鵬的交鋒中,全部同事殉職。二人互相追捕互相角力,以暴制暴,狗咬狗般的追逐和廝殺開始……
-
5 # 弒佛而悟道鄧
《君之名》 瀧與3年前的三葉互換靈魂。
尤其是瀧喝了三葉口嚼酒到最後他們兩人在地鐵相視的而互相尋找那一段,我哭了。
-
6 # 雲不知深處
《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是我高三偷偷熬夜看完的。整個人完完全全的融入到了電影裡面,看到妹妹死的時候,眼淚就決堤了。
戰爭所受的苦都真實的表現在人民的身上了,覺得妹妹的離去說不定還是一種解脫,不用生活在這麼可怕的世界中。
戰爭是殘酷的,不管對於哪一個國家而言。我對現在擁有這麼和平的生活而感激不盡。
-
7 # 南風寄雨
龍龍與忠狗,又名佛蘭德斯的狗,小時候電影頻道放過,那時沒看完,但印象很深,一直記得,不過不知道名字,後來在豆瓣找動畫電影看,因為評分還不算低,所以排名比較靠前,根據簡介確認是小時候看過的,再看一遍後,就再也沒有勇氣去看第二遍了!
佛蘭德斯的狗的劇情簡介
在19世紀的比利時法蘭德斯。一天,一位修女造訪了安特衛普鎮的大教堂。這位修女仰望著魯賓斯《聖母昇天》畫時,記憶一下子回到了20年前……
尼洛(Brady Bluhm 配音)是一個孤兒,和爺爺(羅伯特·勞吉亞 Robert Loggia 配音)一起生活在安特衛普城附近的霍布肯村,以幫人運送牛奶為生。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收養了一條被人遺棄的大狗帕奇。尼洛和姥爺過著窮苦的生活,帕奇儘自己所能幫助他們,為他們拉車進城賣牛奶。尼洛雖然貧窮,卻擁有驚人的藝術天才,他心中有一個高貴的夢想,併為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然而厄運卻接連不斷:因為窮富之別,尼洛被迫遠離小夥伴阿洛伊斯(德比·戴瑞巴里 Debi Derryberry 配音),年少的清夢被擱淺;在世人都拋棄尼洛的時候,只有老狗帕奇和他不離不棄……
-
8 # 誮殤12515102
記憶最深的是《忠犬八公的故事》,很多年前看的了,當時是我哥推薦我看的,說特感人,我不信,剛開始看前半段的時候我還和我哥說哪裡感人了,都能把我看笑。(其實當時我覺得一部電影而已哪有那麼誇張啊,再感人能怎樣?)結果,後半段哭的我都沒力氣哭了,基本停不下來,甚至那幾天我一想起這電影還會哭。
-
9 # 風散痕斷
說說動漫吧,《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見花的名字》,在你的童年,一群打打鬧鬧的孩子裡,是不是有個可愛的她住在你的腦海;她死了,所有人本都該忘了她,因為她是你們小夥伴間的痛(你們都覺得自己害死了她).但是有一天,她回來了找你們了,達成她的心願,只有你能看見的靈魂狀態,你的小夥伴有喜歡你的女孩子,也有喜歡的她的男孩子,你們會有爭吵,自責,矛盾,因為他們看不見…,當那首secret base~君がくれたもの(你最後的夏天)響起,在樹旁哭泣的你,面碼,找到你了
-
10 # 皮皮昔
忠犬八公的故事
故事講述一位大學教授(理查·基爾飾)收養了一隻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後的每天,八公早上將教授送到車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辭世,再也沒有回到車站,然而八公在之後的9年時間裡依然每天按時在車站等待,直到最後死去。
起初,我是奔著它的豆瓣評分去看的。網上也有很多人推薦看,都說看哭了,我有些不以為然,不至於吧,一部電影而已。
因為知道是悲劇,所以開始我就已經懷著忐忑的心情去觀看電影。但是前面一部分快樂的氣氛一度讓我懷疑我是不是下錯片了?
但是當小八為了討好主人公而撿球時,我開始察覺:要出事了。果不其然,教授倒下了,我有點好奇,主人走了還能拍下去?
劇情開始向令人淚目的情節發展。過多的我就不劇透了,你們自己看好了。
總之我哭得像一個傻子一樣,涕泗橫流的,淚崩了簡直,當初失戀都沒哭得那麼慘。
感觸許多,或許因為身上缺乏這樣的忠誠與執著,所以才會被感動到如此地步吧。
無奈語言匱乏,無法向你們描述,真摯推薦!
附上小八的原型
這是一個由真實故事改編的,真心強烈裂牆推薦!!!!
-
11 # 紅色荊棘藤
我推薦一部法國動畫作品《機械心》,給個大概介紹:
在那年最寒冷的一天,一個生命來到了這個世界,但這個嬰兒小小的心臟也凍僵了。為其接生的瑪德蓮大夫(Marie Vincent 配音)為了保住嬰兒的生命,緊急將一個用咕咕鐘做成的心臟(機械心臟)放入嬰兒的胸中,拯救了他,“修復”了他。
嬰兒的母親再也沒有出現,於是瑪德蓮收養了他,為其取名字叫“傑克”(馬提亞斯·馬極爾配音),從此兩人相依為命。瑪德蓮大夫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誡傑克,必須避免任何強烈的情緒起伏,以免他的“機械心臟”承受不了,所以不可以生氣,尤其要避免陷入愛戀。在傑克十歲生日的時候,瑪德蓮終於答應帶我到城裡去。城裡的一切都好新鮮,傑克遇見了一位小歌女阿卡西婭站在街角表演,女孩的歌聲讓傑克渾身發燙,傑克心臟的咕咕鐘開始叫得越來越大聲。
這部作品是一部神作不吹不黑正如女巫媽媽說的一樣
你咳嗽的時候齒輪疼不疼
這比愛情帶來的疼痛相比簡直微不足道
愛的越深 心越痛
你會知道愛情的壞處的
它會帶來嫉妒、誤會、委屈和被拒絕的不甘
你心臟中的機械都將爆炸
你的鐘表心事我做的 我知道他的缺陷是什麼
一個淺嘗輒止的輕吻都會讓你灰飛煙滅
啪地一下就炸開 你將萬劫不復
畫風很美細節很美蒸汽朋克風的動畫場景,濃郁的美,希望大家看過之後給個共鳴,談談自己對愛情的感想。結局有點悲傷自備紙巾適合一個人慢慢觀賞,戴耳機更好哦!
-
12 # 辣雞7號
《螢火之森》很多人都看過吧,男主角 銀因小時候被父母拋棄在森林裡,妖怪們對他用了法術才慢慢長大,但銀不能離開森林,並且不能碰到人類,碰到人類會消失,女主角 螢假期的話會去鄉下,一次偶然間兩人相遇了,螢在森林裡迷路,並且見到了銀,銀帶著她走出森林,從此螢每次長假都會來森林裡找銀玩,但是卻不能觸碰銀,慢慢的螢從一個小女孩長大了,最後銀答應螢帶她去參加妖怪的祭典,因為身體不能觸碰,兩個人手綁著白條,就像約會一樣,但在快結束的時候銀觸碰到了一個人類小男孩,銀即將消失,卻笑著對螢說,螢 我終於可以碰到你了! 最後銀化為螢火消失在夜空中。
-
13 # EcXhOeLn
剛看完《可愛的骨頭》,從故事一開場心就揪著疼,這部電影的氛圍真的很悲傷。
這是一部以第一人稱敘述的電影。快樂,相愛,簡單的家庭因為大女兒蘇茜的被殺而分崩離析。媽媽傷心欲絕,自我放逐;爸爸固執地失去理智似地尋找殺人兇手,妹妹不顧危險潛入兇手家搜尋證據,朋友露絲和她男友雷對蘇茜念念不忘。而蘇茜則在一個介於天與地的世界中俯視人間的一切。注視著家人的悲傷,兇手的逍遙法外卻無能為力
……
十年後,蘇茜從恐懼不甘到釋然,適應人間在她死後逐一上演的一幕幕悲歡聚散,適應看待周遭的事情,適應事情的發生卻沒有她的參與。而她的家庭也重新融合,淡化悲傷,適應沒有她參與的日子。結尾的時候蘇茜的媽媽終於有勇氣走進蘇茜的房間,對已經不在的女兒說:“我愛你,蘇茜!”
“我姓薩蒙,就是大馬哈魚那個詞,名字是蘇茜,14時我被人謀殺,那天是1973年12月6日。”——故事開始。
“人們感覺不到我們離去,就是我們真的決定要離開的時候,至多你只能感覺到一陣呢喃,抑或一陣微風的低語穿過小鎮。我姓薩蒙,就像大馬哈魚,名叫蘇茜,那年我14歲,在1973年12月6日,我死於謀殺。我曾短暫的來 ,而後又離去 ,祝大家幸福長壽。”——電影終場。
-
14 # 黑衣v麻陶
在這裡發句話,表示沒有人忘記Angel Beats!,沒有人忘記這些教我們人生二次元神話,它們是永遠存在的,《未聞花名》《Angel Beats!》《CLANNAD》《AIR》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一個鏡頭,一段BGM,便可以讓我們悄然淚下的動漫,希望你們一直伴隨我們,伴隨下一代,下下代,我在另一個次元至上最崇高的敬意。再次感謝動漫!
-
15 # 看見我就點個讚唄
最近看了七號房的禮物,我一個大男人真的哭慘了,小女孩演技太好了,演爸爸的演技也好。。。好久沒看過這麼虐心感人的電影了,還有忠犬八公和靈異第六感也哭了。。。
-
16 # 哥倫比亞火槍手
《盧安達飯店》真正的看哭了。故事情節有些類似於《辛德勒的名單》,但其中卻更多的揭示了人性的炎涼。主人公從一開始只為保護家人到最後傾盡全力保護全旅店的圖西族;從一開始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到最後主動挑起保護大家的重擔;從一開始對國際社會的期望再到失望乃至絕望;從胡圖族將軍的貪婪,再到外國記者的憤怒,再到維和上校力不從心的無奈。整部電影,沒有很多盧安達種族屠殺的血腥,卻包含了更多的人情世故,世態炎涼,以及對和平的渴望。
-
17 # 山東五徵銷售部突擊隊
堅決支援《那年那些事兒》,這是唯一把我看哭的動畫片,還敘述了一些我不知道的史實!還有第二部那個主題曲《致我們的星辰大海》曾經的我那麼懦弱畏懼著一切,也曾嚮往外邊如此美麗的世界,揮舞雙臂,微笑面對明天!
-
18 # 社交恐懼症2
《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讓平時淚點甚高的我第一次哭到不能自己,讓我在我目前短暫的人生裡第一次感受到什麼是悲傷到窒息。它讓我哭了三次。第一次,是在看它之前看的劇透,當時正在上課,眼淚到了眼眶被我死死的憋了回去;第二次是看它的時候,讓我明白語言的蒼白無力寫不出他們之間的一切,室友說第一次看我哭得這麼厲害;第三次就是寫下這段文字的現在。
“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孤單 直到你離開我的那一天 我一個人在你墳前哭泣” --紀錄片<親愛的 不要跨過那條江>
《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講述了89歲老奶奶姜溪烈和比她大9歲的老爺爺趙炳萬夫婦的故事。在這個快餐時代你是否羨慕那些相濡以沫的愛情呢。這部級記錄片的主人公是南韓的一對百歲老人。他們從十四歲相遇,在一起到離開,已經有七十六年了吧。如果不是因為人世間無法避免的輪迴,我想會更久。這是真實的紀錄片,導演跟拍了很久。影片以江原道橫城山村的自然景色為背景,講述像戀人一樣度過76年的“肉麻情侶”老夫婦甜蜜生活的場景和突然的離別。
世人常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有誰不羨慕這樣的愛情,但又有誰能做到呢。當傍晚來臨,老爺爺為了時不時看一下老奶奶而耍小孩子脾氣不讓她關燈。等她睡著後,撫摸凝視她的臉龐。因為時間不多了,爺爺的身體開始變得不好。從此後,爺爺走到哪裡都要牽著奶奶的手,生怕奶奶溜走似的,怎麼也不鬆開,好像他們會一直走啊走,彷彿時間根本沒有盡頭。
當爺爺駕鶴仙去,奶奶離開爺爺的墳前的時候,先走兩步,輕輕的哭兩聲 又繼續走了幾秒,像個小孩子一樣蹲在地上嚎啕大哭。從十四歲到這裡 從沒想過你會離開。
他在大雪紛飛的日子裡娶了她,也在大雪紛飛的日子裡永遠離開了她。也許這就是人生吧,春去秋來,花開花落。
都說好看的電影總讓人忍不住多看幾遍,但寫完這段文字以後,我就再也不會去觸碰這部電影了。因為太真實,真實的讓人感覺到深深的難過。連作為觀眾的我都這麼難過,更何況是奶奶內心的絕望呢。
“他都分不清春天和夏天的,我得幫他分清了。爺爺先走了,我得幫他收拾,我一時半會兒還不能跟他回合。爺爺先去前邊引路了。他來帶路,我就抓著他的手,穿上湛藍藍的情侶褲,黃色的上衣,手牽著手一起走吧。”
“從未害怕過生離死別,直到認識了你 ,我最害怕見不到你,所以,親愛的,請不要跨過那條江,若是要走,帶我一同可好。”
-
19 # 錢小二
《這個殺手不太冷》超經典的電影,很悲傷,很真實。娜塔麗波特曼的少女時代只有一次,把心動留給了一代又一代人。
經典臺詞:
是不是人生總是如此艱難,還是隻有童年如此?總是如此。
我所認為最深沉的愛,莫過於分開以後,我將自己,活成了你的樣子。
不要以為我不懂愛情,我的胃知道。它以前老是痛,現在卻是暖暖的。
-
20 # 獨木娛樂舟
說到悲傷類的電影,一般大家都會想到:《忠犬八公》這類容易吸引淚點的電影。
但有一類電影,看完之後你會哭不出來,心情異常沉重,充滿壓抑感。
例如電影《殺破狼》,港版結局洪金寶將甄子丹從高層撞下,甄子丹掉到一輛汽車上摔死,而車中坐的正是洪金寶的妻兒。
電影用了很多情節來渲染洪金寶對家庭的重視,對妻兒的愛,豈料她們卻命喪自己之手。片中幾位正面人物全都死了,反面人物洪金寶活了下來,但是生不如死。
他將永遠活在痛苦之中。
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而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莫過於親手毀掉自己最愛的東西。
回覆列表
《世上最美的離別》
就劇情而言,《世上最美的離別》是一個不能再為套路以絕症為引的南韓煽情電影,但正是這樣的套路,卻勝在了對情感極為細膩的把控,勝在了一份真摯的羈絆,更勝在了電影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形象,以此所展開的故事,家人面對昔日辛勞的母親必將不久於人世所做出的改變,都讓結局在必然的悲情渲染中又有著關乎親情的美好,但最美的離別只會讓人更為之淚目,不要再在失去的時候才懂得親情的珍貴。
《紅河谷》
《紅河谷》仿若油畫般的唯美,不僅將西藏自然的壯麗含乃其中,構築了電影厚重的基色,藏人質樸純潔心靈的體現雖沒有過多言詞的體現,卻透過飽滿的語境表達在這片熱土上呼之欲出,而隨著相反的,電影也將自恃文明侵略者的醜態淋漓景緻的以呈現,當寧靜飾演的丹珠在山崗上深情的唱起了那悠揚的藏歌,電影用侵略與反抗所塑寫的悲情,也在此刻熱淚滿盈,自然,劇情,人物三者高度契合的藝術表達,方才令那聲動梁塵的絕唱如此感人至深。
《火花》
暴力與柔情看似矛盾的二者,在北野武這部名為《火花》的作品中得以交融,乾淨利落又帶有著隱忍的呈現,對人物內心情緒的表達是如此精準,久石讓的音樂則更為深化了這種本難以拿捏的情緒表達,而從更為深層次的角度來說,透過西的故事,電影已然不再侷限於拍好一部犯罪片這樣簡單的範疇,透過並不複雜的一場亡命天涯,生與死的哲思成為了電影最為出色的底蘊,生命如同火花般的綻放,是如此的美麗而又帶有著難掩的悲情。與其說《火花》是一部電影,不如說它是北野武極大成的藝術佳作。
《南海十三郎》
悲情色彩在《南海十三郎》的醞釀,鑄就了這部港片的時代經典,電影巧借說書人之口為展開,一個粵劇天才編劇一生的起落浮沉,命運多舛從富貴浮華到潦倒,那不變的一腔傲骨氣節,令十三郎這一人物是如此的充沛立體,而他淒涼的凍死街頭,更令人扼腕於一個天才的隕落,但也正是這樣的天才悲劇,仿若令人看到了《霸王別姬》中的陳蝶衣,《海上鋼琴師》中的1900,至情至性的演繹方才能使電影蕩氣迴腸,動人淚下。
《再見螢火蟲》
單從電影的角度而言,《再見螢火蟲》是仍舊帶有著日本民族自我意識的,但無疑這是一部在動畫作品中最為得見戰爭之殤的反戰力作,在那螢火蟲的仲夏之夜裡,電影以美奪人於心,又以悲慘的宿命將美好一一打破,唯所動容的是那超越隔閡戰爭永恆不變的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