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陸上行舟
-
2 # 富足的靈魂
現在家庭的教育方式越來越越順著小孩子的意願,孩子的要求儘量滿足。認為不能讓孩子有虧欠。
家長的誤區是:願望和慾望是兩碼事,願望是經過自己努力和奮鬥才能實現,這個過程如果遇到困難或者能力欠缺,可以儘量創造條件幫助孩子。大部分的家長在充分滿足孩子的慾望,孩子只要提要求就夠了,家長都可以完成。給孩子造成一種觀念,只要下達指令就可以,後續的過程完全空白,不曉得需要自己做什麼才可以交換到想要的結果。而且從小得到自己想要的都很容易,突然需要奮鬥付出,根本無所適從。
人一生的性格和觀念都很難脫離原生家庭的自帶程式,所以做父母的責任是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觀念。因為成人世界沒有唾手可得的事,也沒有親爹親媽終身相隨。最好在成長過程中模擬成人世界規則,這樣才有可能一生順遂。
自私當然是個人選擇,可以任性擁有,但畢竟是人生的絆腳石,總會感受到傷痛。
-
3 # 額歐哥
我也很自私的!我不願隨便把我的時間分給別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己分配,每天都抽個把小時來健身,拒絕一切菸酒,拒絕大部分應酬(家人和兄弟姐妹的總得出面吧)!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果我不自私點自由分配自己的時間,就不會有時間健身,沒有好身體,世界那麼大,我怎麼去看?天亮就出門,天黑才回家,Sunny這麼美,我怎麼去沐浴?我自私,但是我不喜歡影響別人,不喜歡打擾別人。我做我自己的,絕不願打擾別人。沒有誰有義務幫你,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我個人認為,自私但不打擾別人也沒什麼不好。像我們這邊,我們這邊有些人,打個比方,有些地方是沒有路的,好心的人把一點地讓出來做路,別人走著走著就變成了他們的了,沒有一句感謝不說,還指責你,你說憋屈不?這時候你還提議不自私?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應該自私一點。某些方面,如果你不差錢當然也可以大方點,畢竟人都是喜歡大方的人,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嘛!不過人生在世嘛,太自私了也不好,一個人過多孤獨,有些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分享,與人分享的快樂也挺好的。什麼自私,什麼時候大方,看情況吧!
-
4 # 孫大小妞
年輕人自私,要靠對什麼人,什麼事,需要辯證的看。
目前來說,自私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從小的教育有關係,家庭的和諧,比較關鍵,很多年輕人都是因為從小收受家庭的因素影響,很多人沒有接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每天面對的都是父母的爭吵,打罵,甚至其他不擇手段!讓他們缺少了安全感,於是變得自我保護意識強,慢慢的就變得有些自私起來。不願意分享自己的一切。
自私的表現,更多是不願意分享,還有就是不會分享。什麼東西都想據為己有,都想自己拿著,不願意給別人。
有些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斷的侵佔別人的利益,這就有些得不償失了。或者從來不會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養成孤立的習慣。自己把自己包的很緊,也不讓人接近,害怕別人打擾!可能更多的還是心裡的原因比較多!
自私自利也要每個人都有,究竟原因,其實可能先天的教育和後天的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會直接影響人的性格,會導致人的自私心裡嚴重!
總之,自私不是一天養成的,也不是一天可以改變!需要時間去改變!
-
5 # 如是陽光
我覺得不能說越來越自私吧,現在的年輕人確實更自我,有主見,我覺得這是優點。
什麼是自私呢?只要不傷害別人,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只是不想讓別人干涉自己,自己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我覺得這不能算自私。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自己安排自己的人生,並對自己的決定負責,這是思想成熟的表現,社會進步的表現。
當然,也要心地善良,在做好自己的同時,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盡力去幫助。
之所以覺得年輕人自私,是因為覺得年輕人不聽話,還有年輕人不像上一輩一樣,親戚朋友之間沒有界限感,什麼結婚啊生子啊,這樣的事都要去管。年輕人可能更尊重彼此的決定,不干涉別人的私事。在一些人眼裡這是缺點,但我覺得這是優點,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
6 # 影之息
因為只有吃飽了的才有能力大方同情。畢竟古時候遭災了,施粥的全是地主老爺。都是老爺仁慈,給難民口飯吃。你什麼時候見過難民施粥的。
我自己都活不好呢,你指望我奉獻什麼。還有,無私奉獻這個東西,從來都是要求自己的。沒有說要求別人無私奉獻的。
現在的年輕人也不容易,滿打滿算還活的艱難呢加班不要錢的都是有條件去追求夢想和精神的。勉強活著的人,沒能力為信仰無私奉獻。除非是一無所有了,那個時候他的信仰和活著並不衝突。 -
7 # 冰山雪峰wj
與如今的商業社會有關,生活要想過的好,就要掙錢,當今為了錢都不能自我,沒有了信念理想,漫說年輕人,許多高官都失去了方向,值得整個社會深思!
-
8 # 慢節拍的寶藏女孩
這個問題如同問現代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想結婚是一樣的。
年輕一代人,比起小時候希望爸媽關注自己,現在希望更加擁有自己能夠獨立思考,自己做主的空間,自己不希望父母干預的太多。
自我越來越放大化,是我們對自己的一種潛意識保護,面對社會環境壓力,面對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年輕人對未來的迷茫和焦灼感會進一步加劇。
父母一輩或媒體傾向地說我們不能吃苦,卻總是在喊累,沒人能理解我們,我們沒有傷害任何人,我們只是小心翼翼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而已。
-
9 # 茫人日記
或許是從小就不懂得分享吧!好的不去分享,壞的也獨自忍受。一副水火不侵的外表,藏著唯我獨尊的心。
我們小的時候那個時候真的很窮,兄弟姐妹們也很多,小夥伴都是成群結隊的,一個蘋果可以一人吃一口,一袋泡麵調料可以一人用手指佔一下放在嘴裡,一個遊戲可以十幾個人玩,一個故事可以讓很多人回憶……那個時候的我們一個人總想著找很多人在一起。
現在不一樣了,從小有數不清的玩具,天天有好吃的,一個小孩可以玩的不亦樂乎。家人過多的溺愛,讓小孩子生活在蜜餞裡,哪來的分享,哪來的發小之間的感情。人們往往用“我們是一起光著屁股長大的”這句話來形容發小之間的友情有多鐵。
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住在樓裡面總沒有在村子裡熱鬧,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小孩從記事就在幼兒園。以前我們都是七八歲才上學,現在的世界都忙忙碌碌的。
-
10 # 咱是好人
這話萬一遭青年人抗議怎麼辦?自私的真只是青年人麼?
自私自然是相對於慷慨的,年輕人當然很少有捐個十億八億的,因為他們剛參加工作,生活剛趨穩定,根本就沒有那多錢。不過自私也可以是雞毛蒜皮一支香菸,那麼在這方面,我是沒覺著年輕人就比成年人老年人就更小氣一點。
時代是在變著,變化潤物無聲。之前人見面都是“吃了嗎?不行到家吃去“,那是純粹的問候禮貌,其實並沒有幾個真吃,而現在打招呼都成了“你好“,不僅連吃都不讓了,問候詞也少到不能再少,不習慣了,彆扭了,但我認為應該和自私無關。
,還得從整個社會心態來看,見老人摔倒而不扶,該是自私到了冷血了的,但誰能只怪年輕人嗎。
祝願“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不要只是歌裡唱唱,並且又只幾個人唱!
-
11 # 清風趣文
都說了是有些年青人變得很自私,並非所有年青人。問題本質是教育的問題。家庭教育或是隔代撫養教育會讓一些新生代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驕生慣養的壞習氣。所以家庭教育的缺失才是這一小部分年青人變得自私自利的根本原因。加之學校教育僅過分強調升學率,德育教育也不完善,也是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之一。現在社會大環境下浮躁,虛誇,資本任意擴張下各個媒體過度宣傳,過度營銷,形成的以金錢炫富為噱頭的氛圍也使得這些年青人爭相效仿,自私自利的成因之一。君不見老人跌倒扶不扶現象;做好事被訛詐現象;見義勇為致傷被判有罪等等,讓人們看到了社會公平正義的法律漏洞,故爾教育孩子儘量管好自己少管閒事。由此可見法律制度不完善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以法治國背景下,形成良好道德規範,須教育及社會共同努力,才會讓新生代知禮儀,明事理,守法制,樂於助人,中華民族復興之夢想才能實現。
回覆列表
我們告別農耕社會,同時也告別了以土地為生存紐帶、自給自足的歷史。
原來的生產關係是親人和鄰里,同時也以此為感情線路。土地、人和感情在一條線上,工作、生活和情感可以互為一體。這也導致了這種經濟本身活性很低,人口流動範圍極小。也正因為如此,人與人之間彼此身份很容易有個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大概判斷。
進入工業時代,生產力提高,經濟散發活力,人口爆發式增長和流動。現代人的生產已經轉變成經濟團體和個體的關係,他們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不僅自由人口流動大,而且不同經濟團體和個體之前也相互滲透和轉換。
這樣一來,整個人際關係就變得複雜,人際關係的不穩定和資源分配的不均衡自然會讓個體產生不安全感,本能會促使他們防禦、投機、僥倖、欺騙和利己等等。
雖是如此,社會里也不乏堅持人性和正義之善的人士,同時我們也應該從個人做起:坦誠待人,乾乾淨淨掙錢,明明白白做人。
當前社會文化正在展開深入的文化重組。加油,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