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民間奇譚
    中庸思想的概念

    《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子思所作,是儒家學說經典論著。中,就是中道而行,所謂中道就是不偏,不偏就是不走極端。經過上千年的演繹與延伸,中庸在現代的語境當中,指的是對事物不極端不激烈,不過、不及的持中態度或處理方式。凡是有矛盾出現的時候,才可能有“中庸之道”的生存空間;如果沒有矛盾,沒有左或右,沒有對和錯,沒有對立面也就沒有居中的認知,也就是沒有“中庸”的態度。因此,可以這麼說:“中庸”本身就是矛盾之下的一種思想產物。或者說,是對矛盾解決的一種思想方式。

    中庸思想的優點

    中庸思想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矛盾。簡單舉例:賣家說10塊,買家說6塊,就此產生矛盾;中庸之道的解決方法就是各退一步,最終以8元成交,雙方各大歡喜。這就是中庸採取的不偏不倚的解決之道。其所解決的,主要是不激烈的矛盾,可調和的矛盾。

    中庸思想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矛盾。簡單舉例:員工認為物價飛漲,要求工資每月增加1000元;老闆認為公司工作量並不大,員工創作效益沒那麼高,不願意漲工資。經過中庸思想調和,工資漲了500元,老闆並不滿意,員工也不滿意,只是暫時各退一步,姑且將就,待單位產能增加之後再行解決。但該本質矛盾——單位訂單不夠、產能不足的問題並未解決,勞資矛盾只是表象,可以暫時得以緩解;以後再次爆發的可能性極大。其緩解的,不是本質矛盾而是表面矛盾;或者說透過一定形式,使矛盾的爆發期後延,以期依靠其它原因進行解決或緩解。總之,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矛盾的激烈爆發。

    但並不是所有的矛盾都可調和、都可減緩,都有“中庸之道”生存的空間地帶。

    中庸思想的缺點

    上文說過,面對矛盾才可能有“中庸之道”的產生;也就是說有些矛盾並不能適用中庸思想,這些矛盾指的是極端的矛盾、不可調和的矛盾。例如:張三說這道菜太鹹,李四說這道菜太淡;淡則需加鹽,鹹則需加水,這兩者矛盾不可調和,單就此菜而言,中庸之道無從說起,也解決不了任何矛盾。或者說,矛盾已激烈到無可調和的地步,比如:張三李四都重病在醫院治療,只剩一顆特效藥,只能救一個人;張三、李四的矛盾如何解決?一人一半藥丸?可能都因藥量不足而死亡。故此,在此類似情形下,中庸之道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如果濫用可能造成更不好的影響。

    因此,中庸之道解決不了不可調和的、激烈的矛盾。

    中庸的適用標準

    總所周知,世界是矛盾的,矛盾是無處不在的。有的矛盾可調和,有的矛盾可緩解,有的矛盾必須使它自然執行,透過激烈碰撞的方式解決,然後轉化為其它矛盾。矛盾在碰撞中解決,是事物的運動或變化的客觀規律,中庸思想就是想依靠某種調和改變或消除這種規律;這是不現實的想法。因此,中庸思想只適用於可調和的矛盾,不激烈可延緩的矛盾;對於其它矛盾慎之又慎!

    激烈矛盾的解決方式

    所謂的解決方式,只是對矛盾雙方進行方向的選擇,進而使矛盾的一方消除;而不是想法讓雙方留存。前文說過,這是不可能的。那麼,如何解決呢?根據事物的矛盾不同,從道德上,從利益上,從趨勢上等等,根據各場景進行判斷,選擇一方而進行支援。往往,我們要選擇有生命力的、代表大眾的、遵從主流價值觀念的,或者從現實角度遵守最大化利益的角度,去解決、消滅矛盾。即便你沒有采用“中庸之道”,但如果選擇不慎,仍有很大風險使矛盾無根本解決,甚至更加激化。舉例:孫中山共和,袁世凱假共和,在共和和封建帝制的矛盾之中,袁世凱選擇了帝制。他沒基本有采用中庸之道,但結果眾人皆知。因為,他在矛盾雙方中,選擇了落後的、淘汰的政治體制。

    綜述

    世間永珍,林林總總,所謂中庸,只是一種思維方式,脫離了具體應用場景,無法論褒論貶。所以,具體事物應具體分析,總之,保持正確的價值觀念,保證積極而為的人生態度;在各種矛盾面前,遵從中庸也好,捨棄也好,都能讓你較好的避免失誤,獲得更多的可能。略發薄言,希望有所借鑑,共勉!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 請關注本人,多多美文,多多溝通。

  • 2 # 張清義聊家教

    “中庸”是儒家修身的智慧法門。下面用我的一篇國學文章來回答如何踐行。

    命運好的人都有一種智慧叫“中庸”

    (張清義談國學智慧)

    知識是社會的,智慧才是個人的。

    我們人生的結果出現差別,主要是我們在解決人生諸多問題時方法出現差別,而方法的差別來自於對一個問題的認知和理念的不同,認知和理念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主導著每個人的行為。而認知和理念的核心就是兩個字:智慧。

    談到智慧,我們不得不談中國智慧,而中國智慧的的確確又是一個大題目。«周易»、先秦諸子、魏晉玄學、和禪學,我認為是中國智慧的精華中之精華。而"中庸"智慧就是中國智慧精華之核心。

    我們知道,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現在我們談到的中庸智慧主要出自於其中的«中庸»。

    下面談談«中庸»這本書的來歷。一般認為«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孫子叫子思。子思的父親孔鯉在孔子在世時就去世了。作為孔子的孫子子思自然獲得了經常與孔子交流的機會。孔子去世後,子思又拜曾子為師,成為儒家八派中的一個代表。他將他所得到的傳給了孟子,這便是«中庸»。這本書的內容主要論述了人性、社會、政治、哲學,提出了具有普遍意義的中庸之道。

    為什麼說命運好的人都要掌握中庸智慧,這是因為中庸,其實是一種處事方法,這種方式融入人的行為方式,就自然成為一種道德素養。如果融入國家管理,就成為政治管理原則。我們這裡著重談的是這種處事方法的理論和運用。

    中庸智慧如何對人的命運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主要是它能把控一個人的人生狀態。我們先說什麼是命運,命是一個人出生時所有關係的總和。比如出生地、父母、長相、社會地位等等,這些是不能改變的。但是,一個人的運可以發生變化,因為對事情處理的方式方法不同,就產生了人運氣的不同。中庸智慧是透過達到制衡來把控運氣。我們可以舉例說明。我們很多人都要駕車去北京。每個人的出發地不同,與北京的距離不同,這恰恰就是人的命各不相同。每個人從自己的地方出發,遇到的路況不同,路上遇到的情況各不相同,但每個人都需要把方向盤把住,向左打或向右打都要保持方向準確,行車平穩。這種平穩駕駛就是中庸智慧。最後在目的地發現,有的人快速到達了,有的人把車開到溝裡了,有的人發生了車禍。這就是人生結果不同。

    之所以說命運好的人有中庸智慧,就是這些人不走極端,對一切事情都能很好的把握"度",就好像開車把方向盤總是打到平穩駕駛的狀態。他們不解決問題,而是化解問題。因為解決一個問題,往往會次生很多問題。他們對一切問題能做到執兩用中,這裡的用中,不是半斤八兩的靜態結構,而是事物發展中兩種極端可能性之間的動態均衡。

    下面具體談談中庸智慧。

    什麼是中庸? 關於中庸的解釋,我們發現各種說法都有。«論語»、«禮記»的«中庸»裡面的註解也很多,學術界講得更是各執一詞。所有解釋中宋朝程朱學說對中庸的解釋最為精確,他們認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談到中庸,因為文化大革命時期人人都有一種鬥爭的理念,所以整個社會推崇的是法家思想,思維陷入極端模式。"中庸"也就被誤認為是:和稀泥、老好人、折中、不講原則、牆頭草、兩邊倒的代名詞。顯而易見,這是對中庸智慧產生了誤判。我們之所以說中庸智慧是中華民族的核心智慧,就是因為它代表了儒家的經典智慧。宋代朱熹說,«中庸»是"孔門"的傳授心法。眾所周知,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所以代表儒家的中庸智慧成了華人處事的基本法則。正因為中華民族運用了這種智慧,四大古文明只有中華文明一脈傳承至今,而埃及、巴比倫、印度三大古文明現今已是消亡殆盡。

    接下來把中庸分開來談。先說什麼是"中"? 簡單來講,就是不走極端。

    為了談清楚這個問題,我們結合歷史人物和事件來做進一步解釋。

    孟子把聖人稱為"人倫之至",也就是道德品質最優秀、最高尚的人。他把殷商的忠臣伯夷稱為"聖之清者",也就是說是聖人當中最清高的。但是,孟子要求世人對伯夷這位聖人的態度是"君子不由也",什麼意思?就是君子不應該向伯夷學習,為什麼?因為他走極端。下面看看他如何走極端。

    伯夷是殷商王朝的忠臣,周武王伐紂時,他極力反對,說殷商是君,周是臣,這是犯上做亂。周武王沒有聽他的,還是把殷紂王滅了。於是伯夷跑到首陽山住著,說是餓死不吃周朝的米。結果有一天,來了一個人對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吃的山上野菜難道不是周天子的嗎?伯夷聽後就不吃野菜了,結果餓死在山上。

    再談一個孔子的事例。

    我們說"中"是不走極端,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既不過頭,也不掉隊。有一次,子貢問他的老師孔子,說學生子張和子夏哪一個更優秀?孔子回答:"師也過,商也不及"。(這裡的"師"就是子張,"商"就是子夏。"子張"和"子夏"是他們的"字"。)孔子的意思就是子張這個人走過頭,子夏這個人跟不上。於是子貢問孔子,是不是子張比子夏強一點,孔子就說了一句名言:過猶不及。

    我們看什麼是"中",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最好。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人生不要走中線,走中線就陷入折衷的誤區。人生要守中線,事事把握分寸和度,追求平衡狀態。

    接下來談談什麼是"庸"。

    一般來講,"庸"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平常和普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平庸的庸。另一個意思是"用"。合在一起就是"常用"。概括起來用一句話解釋"庸",就是:常用普通之道。

    理解了"庸"是常用之道,就不難理解孔子在德和怨相報問題的態度了。«論語•憲問»上記載,一次孔子與一些人談論德和怨問題,有人問:"以德報怨,何如?"孔子反對"以德報怨",他要求人們"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為什麼反對"以德報怨",並不是孔子不要道德境界,而是他運用了中庸智慧。不是嗎?庸是常用普通之道。孔子知道大多數人不可能做到"以德報怨",所以他索性不提這個過高要求,因為他一旦提出來,可能出現很多偽君子。康有為對德怨相報問題說過這樣幾句話:孔子非不能為高言也,籍有高深,亦不過一二人能行之,而非人能共行,亦必不能為大道,孔子即不言之矣。

    孔子談"以直報怨",意思是說別人對你不好,你該怎麼著,就怎麼著,這裡不是不講原則,這裡的"直"強調的就是做人的道德原則。所以說這樣做就接地氣,也就是"庸"的意思,不唱高調,普通常用之道。

    在搞明白什麼是"中"和"庸"後,我們就要切入正題,談中庸智慧。為什麼說命運好的人都具有中庸智慧?先看以下四點:

    1、有中庸智慧的人能掌控好情緒。中庸認為,有情是正常的,過於情緒化,就會損害身體。«中庸»裡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2、人在有中庸智慧時,心態是最好的。心態好就有平穩的情緒,有了平穩的情緒,才能在應對紛至沓來的萬事中減少昏聵的機率。

    3、人在有中庸智慧時,做出的決策是最佳的。

    4、人到了兩難境地,這樣不對,那樣又不行,才會動腦筋,才會不斷地增長智慧。運用中庸智慧,會兼顧兩面,對兩面都會認真思考,最後能做到面面俱到,做出此時此刻合理的決策。

    接下來我們看看中庸智慧的三個特點:

    1、中庸智慧的"中"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偏不倚,不走極端。但只有"中"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沒有"適","中"就沒有了意義。我們知道,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東西,只有最合適的東西。所以說"中"的目的也是為了"適"。概括成一句話,"適中"就是中庸智慧。

    2、中庸智慧就是普通人常用之道。儒家思想有一個特點,就是所提倡的倫理道德是面向大眾的,都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因為社會上聖人和惡人畢竟是少數,大多還是普通人。如果用"高標準"來要求人,就成了"唱高調","唱高調"必然走極端,走極端,就違反了中庸智慧的法則。例如,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夏問什麼是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孔子的意思是說對父母做到真誠、和顏悅色是比較難的,並不是說老人有事,替老人做了,就是孝。我們看儒家對人們的要求只要你想做,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3、可,是中庸的原則。這裡我們強調中庸智慧第一做事情應該,第二是能夠。孔子之所以提倡常人之道,就是為了"可行"。也就是"非不能為高言也",只因為"非人能共行",所以孔子"不言之矣"。由此可見,儒家思想是介於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的,並在兩者之間不走極端,注重可行性。

    接下來我們談談中庸智慧的一個核心智慧點,命運好的人都不僅掌握,而且都運用自如,這個智慧點就是孔子三個最高境界中之一:做事的最高境界:"權"。

    我們知道,孔子有三個最高境界,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治學的最高境界是:"樂",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權"。

    什麼是權?先看«論語•子罕»裡孔子的一段話,從中可以找到答案:

    可以共學,未可與適道。可以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可以與同學一起學習,但未必走同一條道路。也就是未必是同道中人。如果"適道",也就是說即便是同道中人,為一共同目標奮鬥,也"未可與立",意思是說也未必堅持到底。這裡的"立"可以解釋成:有成就,能堅持,有原則。如果能堅持,就是說"可與立",也未必能"權"。這裡"權"的意思就是"權變",靈活運用。我們看中庸智慧的核心點找到了,就是"權",或者說"權變"。正因為"權變",構成了中庸的陰陽智慧。我們看,"經"是不變的,"權"是靈活多變的。最後達到一陰一陽之平衡。因此可以說"有經有權"才是中庸,也就是說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

    談完了"權",我們再談一箇中庸智慧點:和。

    毋庸置疑,"和"是中國文化重要的概念之一。孔子一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從"和"的角度表達了中庸智慧。

    西周時期有一個思想家史伯說過這樣一句話:"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意思是說"和"就能產生新的生命,"同"就難以為繼,沒有前途。如果以婚姻為例,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男女異性結合,才能孕育生命,同性兩男或兩女顯然不能生育。近親繁殖往往孩子有問題,遠親繁殖往往孩子優秀,因為遠親就是"和"。而近親裡面就有了"同"的成分。我們看中庸智慧裡"中"很重要,它反對走極端。但陰陽的另一面"和"同樣重要。因為"和"反對無差異。所以可以這樣說,不片面就是"中",不單一就是"和"。

    中庸智慧博大精深,本文也只是涉及到了冰山之角。如果想表達出中庸的要旨,還得藉助孔子的一句話:"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的意思是說中庸是最高的道德,現在人們缺乏這種道德很久了。不難看出,孔子認為很少有人能達到中庸的境界。

    其實我們談中庸智慧,最後就要落實在修身和踐行上,命運好的人其實就是運用中庸智慧悟出天道之人,並且他們以道馭術駕馭了命運,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要知道,天人合一就是中庸之道,符合這種道法就能實現人生的目標:至誠、至善,最後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 3 # 傳承古帖筆法章法的人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大意是“不偏不倚謂之中”,我覺得這是一個好概念。實踐事例,你老婆與你媽鬧矛盾,為了一隻母雞拉不出屎,你老婆提議宰掉吃肉;你媽則提出先治療再繼續養;你站在中間,對你老婆說“這隻雞還活著。”然後你對你媽說“治療和繼續養的費用太多了。”最後傾聽雙方意見,你再發言。一直商議到“不偏不倚”的處理方法為止,這就“中庸”實踐的過程。

  • 4 # 鑑平藝術交流

    中庸是儒家哲學的核心思想,中庸的意思並非常人理解的做事騎牆耍滑頭兩面派。馮友蘭解釋中庸,中者、適中恰到好處不過分,庸者乃庸常普通也。合起來就是人做事情不要做過頭不要做過分的事情要恰到好處,保持平常心普普通通低調做人做事。

  • 5 # 清風明月146662284

    三個問題合併一個字“度”!所謂中庸,做人、做事不及不夠不行,那麼多做好不好呢?也不行!過猶不及!一旦過了,又走向反面!

    總之,一句話,做人做事,量力而行,找準定位,把握角色,適度而為,方為大道!

  • 6 # 鐵筆禪心

    中庸的概念。我們把眼光聚焦到了~中。河南人說話都是中不中。這個方言中的中是中原的意思吧!中原是中。中國是中。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中。

    中庸是中。釋迦摩尼佛在苦修多年後,走出森林。在恆河中洗了澡。接受了牧羊女的佈施。這時釋迦摩尼佛講中道!中道也是中!這是我們修行方面的中!

    如果我說我是在中,那就證明有上下左右的關係。不在上,不在下,不在左,不在右謂之中。這對我們的人生又有什麼教育呢?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華人最講謹慎和信用。這是君子最基本的要求。謹慎要做到就要理解中這個字。不激進也不落後。可現在的人並不這樣認為。我們講權利。我們講自由。所以我們常常突破中。

    在中這個概念的後面。還有個和。叫致中和。人們要做到中,不在左,不在右。不上進,不落後。多大的結果適和。所謂家和萬事興的和。可當現在的人不講中的後果呢?當然也就缺少了和!所以我們才看到各種極端的世界。說東道西,整個社會都不那麼包容。沒有做到中的家庭。當然也就沒有辦法家和。沒有了家和當然離婚率非常高。

    這是我講的在生活當中的中!你沒有做到就沒有和。然而在修行的方面,中,並不是一個很高的境界。因為上下左右,每一個人的標準是不一樣的。現在的社會是多元化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這樣上下左右就更難確定。所以每個人心中的中,也是很難確定的。所以中庸也就成為了紙上談兵。

    中華文化的大智慧。不能講中。大智慧是離開兩邊,不在中間。既不好也不壞。心裡也沒有個不好不壞。這才是道。我在一個儒學論壇上講了這個觀點。與會者都很側目。他們的心中有了一些智慧。超越了自我的限制。也許這樣可以得到更大的自由。

    每一個人都不要再執著於內心的中。因為他根本就不存在。那只是你的假設。你找到了一箇中庸的中,也就消滅了一箇中庸的中!因為那只是你自己的中。與別人根本沒有關係。

    我從生活和修行兩個方面介紹了中庸。最後寫幾幅書法請大家欣賞。這裡面提到了中。請大家慢慢參悟。

  • 7 # 三格智酷

    要回答好這個問題,我們要分兩步走,首先要回答什麼是中庸,然後要回答在實踐中如何做到中庸。

    一、什麼是中庸

    中庸的概念出自《中庸》,《中庸》是儒家《四書》之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是儒家傳世心法。

    所謂中庸,《中庸》裡解釋為”中和”,即,”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後來子程子這樣做了註解:”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總之,中庸之道,意為不偏不倚,執兩用中的處世態度。

    中庸是人類最高的智慧。中庸之道對中華文化影響巨大,早已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可以從性、情、道、教幾個層面來解讀中庸的概念。

    1、從性的層面理解中庸之道。性是指事物的本性。即《中庸》開篇就說天命之謂性,是指人的喜怒哀悲的情感之氣,是人本能所具,本性不移,也無需學習,是不易的。中庸第二十一章還講到,“自誠明謂之性”,從誠走向光明叫做性,追求善良,合作,圓滿等是人的天性。至善、至真、至純是自然之性。也是人之性。人有人性,事與物也各有其特性,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從這意義上理解中庸之道,就要做到認識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從事物的發展階段出發,遵循事物本身特質和要求,做到實事求是。

    2、從情的層面理解中庸之道。情是指人的情感。人們常說人有七情,即喜怒哀懼愛惡欲。《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是指”內中”,“和”是指”外和”。可以說《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不過,中、和有主次。中是內,是本,是體;和是外,是末,是用,沒有中,便沒有和。未發”說的是人的情感處於平靜、安靜、柔順的最佳狀態。”中節”是指喜怒哀樂發出來要有節制,要有度,控制在合理的程度,“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3、從道本身來理解中庸之道。道是指事物的規律。率性之謂道。率性而為。《性自命出》有云:道生於情,情生於性。率性就是要正確地選擇人的情感狀態,選擇什麼樣的“道”,取決於人的思想狀態,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天道是誠,人道是追求誠。天道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人法自然,人道追求至善、至誠、至仁、至真。人道與天道達到了”天人合一”,人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即達到中庸之道。

    4、從教的層面理解中庸之道。《中庸》說,修道之謂教,是的說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則去進行修治。道不遠人。”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贊天下之化育”。學習和實踐因人而異。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或安而行之,安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主要做到博學之,慎思之,審問之,明辨之,篤行之。做到人一十之,己百之,人一百之,己千之,做到至誠,就能雖愚必明,雖弱必強。

    由此可見,要做到中庸之道是很難的。正如孔子說的: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二、在實踐中如何做到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作為人類的最高智慧,要做到很難,但作為一種思想境界,或者說在實踐中儘自己最大努力做到中庸之道,是我們每一個的修身所在。下面就在實踐中如何做到中庸之道,分享三點心得:一是要自律,二是要忠恕,三是要實事求是。僅供參考。

    1、要自律。就是要嚴於律己,以誠待己。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反省自己的言行,要自信、自立、自強、自愛;至誠,至真,至仁,至善;做到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要樹立人生目標,堅持不懈,直到成功;不要偏離人生目標,做到居安思危,不任性。

    2、要忠恕。自律是嚴於律己,忠恕是寬以待人。將心比心、仁慈博愛、以和為貴、體仁而行、並行而不相悖。做到”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得饒人處且饒人。做人做事追求雙贏,不知零和遊戲。努力達到《中庸》所描繪的境界:“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鍬,行乎夷鍬。素患難,行乎患難。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3、要實事求是。”實事”是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求”是研究,“”是”是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不過無不及,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看待事物,解決問題。做到至誠至理,窮其事理,合情合理,以誠感人,求同存異,創新方法,合作共贏。

  • 8 # 吳山野士

    中者種也,庸者用也,中庸即中(種)用。

    以仁為中心,適合之用。

    比如,穿鞋大了晃晃蕩蕩的不舒服,小了擠腳不舒服,只有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再比如我們找物件。一定要找適合自己的。太理想化的,太不理想化的。不適合的話,都不會幸福。

    有人找與補形的,有人找差異不太大的,有人找情投意合的,沒有說不能怎麼樣,只能怎麼樣。關健是在於找到合適的。

    所以合適就是不偏不倚。這不偏不倚不是在兩點之間取其中。而是該怎麼著就怎麼著恰到好處。就如穿鞋,大小適合謂之中庸。而這個大小是因人而定的。不是大的就一定是好的,也不是小的就是一定好的,大小中間的也不一定是好的。不偏向哪一方,也不倚著哪一方。只有合適才是好的。

    明白了中庸的道理,至於怎麼做,就如找物件,別人說的都只能是參考,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當然有愛你的人幫你,你的選擇會更加準確。

    中是種子生根發芽的示意。種子的中心是仁。或者說中的核心是仁。所以要想做到中庸首先得有仁心,當你有仁愛的時候,做什麼都是適合的,適合的也就是中庸的。

  • 9 # 論語社

    中庸,不是和稀泥,不是庸俗,不是無用。

    中庸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和而不同,外圓內方;內聖外王,和諧萬邦。等等。

    中庸之道,道之至極!很博大精深的!

  • 10 # 嚮明人黃曾新

    中庸之道是不偏不倚折中的原則與態度。在中國解放後很長時期被認為革命態度不堅決而否定的。其實這也是廣大老百姓的處世態度,革命先鋒與反革命分子對於群眾而言數量上總是佔少數的。它的壞處是不能衝在政治時代的前面,對個人政治前途進步不利。其好處是不會犯政治偏激,衝動而犯的錯誤。

  • 11 # 簡學話題

    允持其中,不偏不倚;不悖中道,以致中和,使天地萬物各得其所,謂之中庸。

    通俗的講,居中正之心,通於萬事,可謂中庸。

    現代人把無原則底線的圓滑視為中庸,不過是虛偽的人格粉飾罷了。

  • 12 # 平橋山人

    中庸之道應該是好的概念,中,就是不偏激,不趨極端,庸,就是常,不亂。合起來講,就是要有正常的合適的,不偏不倚的處理事情的方法和態度。並非後來許多人誤解的庸人哲學,一團和氣,不講原則,糊塗混日子的處世之道。儒家學說講真正的中庸之道,應該看原始文章的內涵,不要被後來的人誤導。

  • 13 # 鄧恩周

    中庸,其實就是不能有不及時或者過於的意思,也就當前有的幹部,不作為或亂做為,沒有深入事物的內在規律性,本質性。不懂得在矛盾運動,發展中掌控著事物的互相關糸,相互作用,以及轉化那一點穩定性的東西,也就是真理。中庸不是機械地各打五十板的意思。

  • 14 # 吳鴻彥

    ‘中庸’一詞:不偏謂之中;不變謂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孔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之道是使人的行為合乎本性、遵循大道的教化之道。用通俗的話來說,中庸就是處理問題時,不要走極端,而是要找對處理問題最適合的方法。

  • 15 # 夢仙曲

    答:中庸的概念,是和中共濟的人道,也就是古聖人老子《道德經》中以地道為陰與天道為後陽的前後史序。再至人道到來之時,地道歸陰有後人於女性傳承和對接其厚德似九齒白月圓滿續存與天道陽興有後人於男性以不忘初心把上德崇高像太陽一樣輝耀四面八方為統領核心。就能解釋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內涵要義與價值意義所在。道,有地道歸陰與天道陽興至人道共和。德,有厚德似月亮,上德像太陽,明德有日主月次的認崇與認同的敬業《品》德理性構型的認知。就有中庸之道的兩性核心高下相盈的光明形象展現和人間《正》道鑄成而永恆。就知真正的中庸之道是各盡所能,各有所屬的價值觀和各有特色的共同體意義所在。而不是不偏不倚像和浠泥的抽象認知。

  • 16 # 泥水勞人1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展之能彌六合,卷之而入袖耳!譯成現代話“和美之事物,就是在證明著其中的規則。最平凡的事物,就是全世間規則的確定。把這樣的論說放在人間,可以覆蓋整個世間,把這則論述捲起來,則渺小的可以放到袖筒裡啊!”中者,和也。庸者,平凡也。

  • 17 # 詩人盧偉宗

    中庸之道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理論,事實上在對立的雙方面前,所謂的中庸者,不得罪這方就得罪那方,不選邊站,腳踩兩隻船是不可能的,最終只能落入水中。

  • 18 # 老段康寧

    中庸出自《論語雍也》,其釋義:待人處世不偏不倚,凡事以折中的態度。

    中庸之道亦稱中正之道,是以中為常道,以走極端為非為宗旨。中庸是一種處世哲學,是一種禮德,是一種高尚情操。中庸並非無原則,而是擇優錄用,去其二端,擇中而用之,也就是除去極端,摒絕偏激,選其正確的東西,力薦與人為伴,與人為善,寬以待人,待人如已,彰顯了中庸的端莊沉穩,胸懷寬大的境界。

    學習與踐行中庸之道,乃古為今用,學古人之風範,築當代文明社會。中庸廣泛涉及日常生活,包括徑濟活動,科學研究,也涵善治國理政,象當今社會的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是中庸的最佳化體現,是中庸思想的典型昇華。

    中庸之道不亢不卑,非中間之道,也非不尷不尬的碌碌無為,更非當今"和稀泥"的似德非德的保守意識,遵守中庸之道者,決策行事,成功當歸;背道中庸走極端者,業績無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搖聽多了,想去了解國外的搖滾,應該如何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