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網商韜略

    機插秧除採用與機械栽插相配套的標準化塑盤育苗技術外,還可以採用露地雙膜育苗切塊技術。該技術具有設施簡單、方便易行、節省投資、降低成本等優點,其技術要點為:

    1、選地:選擇地勢高、土質疏鬆肥沃、易排易灌、田面平整、運秧方便的田塊作秧田,並按1:100留足秧田。

    2、整地:秧田平整後,按畦寬1.8m開溝做畦,溝深25m,邊溝深35cm,畦長控制在15m以內;灌水驗平2-3次,達到高低差不超過3cm。然後在畦面鋪上有孔塑膠膜。

    3、播種:用過篩細熟土、腐熟有機肥、化學肥料及調酸劑等配製的營養土均勻裝入畦麵塑料膜上,土厚2cm,並按計劃好的播種量進行播種、蓋土、化學除草、鋪草、蓋膜。

    4、管理:待秧苗1葉1心時及時揭膜與灌水護苗,齊苗前保持盤土溼潤,2葉期薄水護苗,3葉後溼潤盤根的水漿管理;合理用肥,基肥佔40%,斷奶肥佔20%,起身肥佔40%;同時做好病蟲草害的防治工作。

    5、秧齡:務必在4葉前機插完畢。

  • 2 # 福地茅山

    手插秧手插秧中最重要的是插秧深度,一般插秧深度超過5釐米就低節位分櫱很少,7釐米以後就幾乎沒有分櫱。因此,插秧時的水田地水不要過深,達到不露地皮的程度。地的硬度成為保證質量的關鍵,如果地過分軟,即使插秧淺,插秧後因為稻苗自身重量,秧苗就往下沉,也會插得較深;如果地過硬,插秧後容易飄苗。再一個是插秧時,接觸地面的手指最好是兩個手指,並且不是向下插,應該是橫著貼,這樣就可以保證淺插的同時還保證不飄苗。

  • 3 # 趙姐帶你看日常

    目前,經濟發展較快、土地流轉較多的種田大戶、家庭農場主多以機械插秧為主,一臺插秧機正常情況下、一天可完成40--50畝栽插任務。規模效益顯著。機插秧育秧在機插秧推廣過程中最為關鍵,秧苗素質直接決定機插秧的成敗與否。機插秧育秧優勢:

    1.一般機插秧秧田大田比例為1:80--100,可大幅的節約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達到省肥省水省藥的效果。

    2.規模化育秧:有利於統一管理,便於開展統防統治,有效減輕苗期病蟲害的危害。

    一、準備階段

    1、種子處理:

    1) 品種選擇:應根據不同茬口、品種特性及安全齊穗期,選擇適合當地機械化栽插的高產、穩產、優質、多抗的大穗型品種。

    2) 種子用量:雜交稻、秈稻品種應在1.5公斤左右,每盤用量80-100g。常規稻品種應在3--4公斤左右,每盤用量120--150g左右。

    3) 精選種子:做好曬種、脫芒、選種、發芽試驗等工作。種子的發芽率要求在85%以上,發芽勢達80%以上。

    4) 藥劑浸種:在播種前2--3天進行藥劑浸種,浸種方法:可選用“使百克”或“施保克”1支(2毫升)加10%“吡蟲啉”10克兌水6~7公斤浸5公斤種子。藥液以浸過稻種為宜;或使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3000倍液浸種,種子與藥液比例為1:1.2。浸種時間視當地溫度和不同品種而定。(種子吸足水分的特徵是:穀殼半透明,腹白分明可見,胚部膨大,容易折斷而無響聲)。採用日浸夜露法。浸種後取出用清水漂洗後催芽。在不超過38℃條件下促進破胸,然後攤開在25~30℃條件下煉芽。機插秧在破胸露白後即可播種。芽太長播種不均勻。

    2、秧盤準備:

    1) 雜交稻每畝準備秧盤18盤左右,常規稻每畝準備秧盤25盤左右。

    2) 秧盤要求乾淨整潔。

    3) 秧盤要求無破損,翹邊。

    4) 秧盤必須夠量,防止生產過程中因秧盤不夠而停線,導致種子報廢。

    3、床土準備:

    1) 床土選擇:適宜作床土的一是菜園土,二是耕作熟化的旱地土,三是經過秋耕、冬翻的稻田表層土。土壤中應無硬的雜物、雜草及病菌少。重粘土、沙土和PH值超過7.8的田塊土不宜作床土。不宜在荒草地及當季噴施過除草劑的麥田取土。

    2) 床土用量:每塊秧盤大概需要4.5公斤營養土。一般每畝大田需要備合格細土125公斤,其中100公斤培肥的營養土作床土,25公斤未培肥的過篩細土作蓋籽土。

    3) 床土培肥:使用適合當地的旱秧壯秧劑代替無機肥,用量約為100公斤床土勻拌0.5~0.8公斤旱秧壯秧劑。禁止將尿素、碳氨等無機肥以及未腐熟的廄肥等直接拌肥,以防肥害燒苗。禁止用培肥營養土做蓋籽土。

    4、秧板準備:

    1) 應選擇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地塊作秧床。秧田、大田比例宜為1:80~1:100。  

    2) 在播種前10天做秧板,秧板寬1.4--1.5米,長度隨定,秧溝寬25~30釐米,深15~20釐米。板面應達到“實、平、光、直”要求。實,秧板沉實不陷;平,板面平整;光,板面無殘茬雜物;直,秧板整齊、溝邊垂直。

    3) 秧板四周開圍溝,確保灌排暢通。

    二、播種階段

    1) 按照20天左右的秧齡倒推播期,寧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機插秧面積大的,要根據插秧進度,進行分批浸種,順次播種,確保秧苗適齡移栽。

    2) 種子露白就可以播種;芽太長了上育秧流水線容易折斷;

    3) 育秧流水線要事先除錯好;58cm*28cm*2.5cm,床土厚度達到2 cm,播種密度2--3株/cm2.

    4) 澆水量以澆透秧盤底土為原則,澆不透則出苗不齊;

    5) 蓋土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好,不要太厚。0.3--0.5 釐米,太厚容易悶種。

    三、打堆立苗階段

    1) 打堆立苗時,要注意天氣,如果天氣較好,氣溫較高需要遮陰,可以選擇青草或稻草為好。

    2) 在芽出土1CM左右時移盤,最好不要在中午和早上,最好在下午四點後開始,防止稻苗環境變化大,易生立枯病。

    3) 擺盤後第一次澆水要澆透盤土。最好是灌平溝水,讓秧盤處於溼潤狀態。

    4) 架竹弓覆膜作用是為防晚間氣溫較低(指低於18度以下),但是如果中午棚內溫度高於35度,一定要開棚放風,可以日揭夜蓋的方式進行管理,大棚要及時放風不然容易燒苗。

    5)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採用採用白色無紡布對機插秧苗進行全程覆蓋具有防雀害、防漬害、防熱害、防蟲害的“四防”作用。採用寬度為160釐米的白色無紡布對育秧盤進行居中覆蓋,育秧盤兩兩緊密拼合後襬放在秧板上,秧板寬度為 140釐米,兩隻培育盤拼合後的寬度為116釐米,白色的無紡布覆蓋 在培育盤的上表面後,無紡布的兩側面均延伸到秧板兩側的水溝內, 無紡布覆蓋全程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晴天平溝水、陰天半溝水、雨天溝無水,以無紡布保持溼潤為準,出苗後要及時鬆弛無紡布以防壓苗,起苗移栽前2--3天揭去無紡布練苗即可。

  • 4 # 花小匠家的農業圈圈

    前言——近十年,中國關於水稻種植一直在推廣新的技術,由人工移栽轉變到機插秧也已經推廣了好些年了,同時推廣的還有水稻直播技術,而機插秧由於後期田間比水稻直播的田間好管理很多,所以得到了大力推廣。正文筆者就機插秧育苗技術做了詳細介紹,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一、機插秧育苗技術

    1.關於育秧土的選擇問題

    在機插秧育苗的開始階段,育秧土是必不可少的物質,經過這些年的大面積推廣機插秧,現在的育秧土越來越難取,而就算取到的土質量也很成問題。

    那麼育秧土有哪些選擇呢?

    育秧土可分為旱田土、水田土以及育秧基質土

    在推廣機插秧的始期,我們選擇的育秧土大部分都是旱田土,結構散、土壤肥、無雜草、無汙染是它的特點。

    旱田土在頭年秋季取回,經過冬季熟化、自然冷凍後殺死土壤裡的病菌、雜草種子、蟲卵等,在春季進行過篩、消毒、調酸和拌壯苗劑等幾道工序有利於秧苗根系的生長, 秧苗素質好。

    由於旱田土不黏不散, 有利於機械化作業, 可用播種覆土機播種作業, 也可用於全自動育苗播種機實現一次性完成秧盤裝土、澆水、播種和覆土等工序, 適合於規模化育秧。

    水田土由於過於粘黏,且營養成分沒有旱田土高,一般在有旱田土的選擇下不推薦使用。

    育秧基質土的出現,筆者在之前介紹過原因,它是因為多年推廣機插秧技術,導致旱田土和水田土都已經越來越難採取。所有就研究生產出了水稻育秧基質土, 逐步取代了育秧所用的土壤。

    育秧基質土的生產過程中添加了植物生長所需調節劑、調酸劑、消毒劑等, 育秧時簡單方便, 省工省時。這才大大解決了育秧土的困境,使得機插秧技術得以快速推廣開來。

    2.關於秧田的選擇問題

    上段筆者介紹了育秧土的情況,那麼這段就來說說秧田選擇問題。

    秧田選擇有五大要點,如下:

    (1)秧田必須選擇靠近水稻種植大田的田塊。

    (2)秧田附近必須要有合格的水源

    (3)苗床寬度不宜超過1.5米,長度不限,但也不要太長。

    (4)播種前10天左右做好秧板,秧板之間需留高、寬各20公分的垧溝用於灌溉和排水。

    (5)上水平整秧板,之後排水晾乾秧板,使得秧板整齊、板實。

    3.關於水稻種子的問題

    (1)選擇優良、並適應當前田地的水稻品種

    (2)計算好種子用量並做好浸種催芽工作

    (3)浸種完畢後及時撈出種子並攤在陰涼處,以防止種植腐爛和稻芽過長。

    (4)播種前晾曬種子12小時左右,可刺激種子活力,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4.田間氣候保持問題

    根據秧田裡生長的幼苗長勢的情況, 要使田間經常通風, 為水稻種子的發芽和幼苗的生長提供足夠的生長環境。

    5.移栽秧苗的問題

    必須在移栽前一週時間進行施肥和殺蟲劑防治。

    機插秧由於秧苗非常小, 植株比較鮮嫩, 特別容易被蟲子損壞, 必要的殺蟲劑預防可使得移栽後環境中的害蟲不能危害到幼苗的生長。

    二、水稻機插秧的優越性

    (1)機插秧能夠很好的保證水稻的高產穩產,有資料表明,機插秧水稻比直播田水稻高產10%左右,比人工移植水稻高產5%左右。

    (2)機插秧作業效率高,一臺乘坐式告訴插秧機一天可作業50-60畝田,而人工插秧一天一人也就1畝多田。

    (3)節省大量人工勞力,減輕勞動強度。

  • 5 # 昆鳥三農

    機插秧提高了種植效率,大大節省了人力。機插秧是把水稻種子在特定的育秧工廠育成秧苗,然後由插秧機栽種到田裡。在把種子育成秧苗的過程中,從床土準備、種子準備、秧田準備、播種育秧、苗期管理這幾個方面總結概況了一些技術要領,分享給大家。

    床土準備

    機插秧的育苗是在育秧工廠完成的,不同於傳統的育秧。我們在選用土壤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宜選用土壤肥沃、無殘茬、雜草、無汙染的壤土。比如菜園土、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以及秋耕、冬翻的稻田土。

    土壤熟化的方法:土壤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佳,在晴天進行過篩,細土粒徑不大於5毫米。過篩後繼續堆置,用薄膜覆蓋,集中堆悶,促使肥土充分熟化。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

    在準備床土的時候,提倡冬前培肥,對鹼性土壤要進行調酸消毒,並使用壯秧劑;

    防止病蟲害,要對床土進行消毒;

    嚴禁將尿素等無機肥與未腐熟的農家肥直接拌肥,防止燒苗;對於沒有消毒的床土和有雜草的床土,嚴禁作為蓋土。

    稻種準備

    這個一定要籤合同!我們村當時有買到假種子的,耽誤農時不說,還損失不少錢。

    選擇當地優質、高產、穩產、分櫱中等,抗逆性好的穗粒並重的品種。

    催芽的要求快、齊、勻、壯。分批浸種,順次播種。浸種方式是早進水,晚放幹,做到日曬夜露。

    秧田準備

    根據育秧的規模,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背風向陽、鄰近大田的熟地做秧田。避免使用荒草地、藥害地、水土汙染田作秧田。

    對床田面的要求是實、平、光、直。也就是說秧田沉實不陷腳、床面平整無高低、無殘茬雜物、秧床整齊溝邊垂直。

    播種育秧

    播種時適宜的土壤飽和含水量在85%-90%,可在播種前一天,灌平溝水,待床土充分吸水後迅速排水。

    為確保播種均勻,可以406盤為1組,分次細播,力求均勻。播種後均勻撒蓋籽土,覆蓋厚度約0.5公分。以蓋沒谷芽為宜。封膜注意防止農膜貼上床土導致悶種。蓋好封膜後,四周封嚴封實。為了避免中午Sunny灼傷谷芽,可以在農膜上覆蓋一層稻草。

    苗期管理

    1、高溫高溼促齊苗;

    2、開好水溝,避免降雨淹沒秧床;

    3、把握蓋草厚度,避免高溫燒苗;

    4、雨後及時清除蓋膜上的積水;

    5、在溫度較高的地方,可以用無紡布代替農膜;

    6、適時揭膜煉苗。這裡注意晴天傍晚揭,陰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後揭;

    7、如遇寒流低溫,推遲揭,日揭夜蓋;

    8、科學灌水,灌平溝水後,待其自然落幹後再上水;

    9、在移栽前3-5天控水煉苗;

    10、育秧期間注意防止病蟲害。

    總結

    機插秧育苗只要做好床土、種子、秧田準備,並在播種育秧、苗期管理這幾個方面做好,基本整個育秧的過程沒有什麼了,需要注意的和需要掌握的,我都寫在上面了。

  • 6 # 雲眾地
    機插秧育苗需掌握哪些技術要領?

    1、機插育秧的前期準備

    (1)選種並做好種子處理

    機插秧適宜選擇分櫱能力中等,抗病性強、優質、高產的優良品種。播前按照常規的方式做好曬種、消毒和浸種,使種子吸足水分,露白後播種。

    (2)備好秧田

    有條件可採取工廠化育秧。若沒有工廠化育秧條件的,可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運秧方便的田塊作秧田,採取旱地或水田兩種方法育秧。

    ①旱地免耕育秧

    一般旱地免耕育秧適用於種植面積少的農戶,秧地可以是菜地、旱地或房前屋後的空閒地,提前幾天準備營養土,可選擇肥沃疏鬆、無雜物、病菌少,pH在 4.5-6.5的土壤做營養土,在含水率10-15%(手捏成團,落地即散)時過篩,土壤粒徑在 5 毫米以下,再加上一些家畜欄肥或複合肥一起搗勻堆漚備用(每畝大田的秧盤用泥100 公斤左右)。到播種前秧地免耕,就地用鋤頭剷平,按一定規格鋪好秧盤。要求做到平、直,秧盤與秧盤邊相疊,然後將備用幹泥均勻地鋪在秧盤上,用木板壓平,灌或淋足水份(使泥土水份達到飽 和狀態後),即可播種。

    ②水田育秧

    種植大戶宜選擇水田育秧,離大田近,方便運秧。水田育秧在播種前4-5天灌水耙田漚田,播種前1天每畝秧田施多元複合肥20公斤作基肥後耙勻耙平。待沉澱後按比橫排兩塊秧盤稍寬的畦寬(1.5米)開溝分畦,畦高0.15米,畦溝寬0.3米,整平秧地,將秧盤橫排兩塊依次平鋪在秧地上。盤邊相疊,然後清理乾淨地溝的禾蔸、雜草、石礫 等雜物。用鋤頭來回拖動將地溝的坭土造成泥槳,再鋪上秧盤上,用木板(或秧拖)刮平,達到平、直,即可播種。

    營養土主要選用旱地土或稻田土加專用育秧基質,水稻專用育秧基質宜選用質量可靠的產品,並按產品說明進行使用。採用流水線機械播種,在大型鋼結構拱棚中進行育秧。

    (3)育秧盤準備

    選用與插秧機配套的機插育秧硬碟即可。

    2、播種

    (1)確定播種期

    根據各地氣候條件、種植制度、品種生育期等綜合確定播種期,儘可能做到不要秧等田,確保適齡插秧,因為為了便於插秧,機插秧的秧齡不能過大, 一般在秧苗3.5-4葉時插植為宜,在江西地區的早稻秧齡控制在 18-23 天,晚稻秧齡以 15-20 天為宜。

    (2)確定播種量

    使用機插秧的大田用種量比常規育秧用種量稍大。一般早稻每畝大田準備雜交稻種子2.5-2.7公斤或常規稻種子4公斤左右;晚稻每畝大田準備雜交稻種子1.8-2公斤或常規稻種子 3-3.5公斤。

    (3)播種

    機插秧播種一定要做到均勻、到邊、到角,播種時來回多次撤播。播種後用掃把輕輕拍一下谷種,但不要過深,以泥漿水覆蓋種子為宜。若是流水線播種,宜選用效能優良的播種機械,做好播前除錯工作並精確計算每盤播種量。

    3、秧苗管理

    溫度、水份、養分是秧苗生長的必需條件,育秧期間主要做好溫度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病蟲害防治。

    (1)溫度管理

    早春氣溫低,可在播種後用竹篾片拱棚蓋上白色農膜,並將四周封嚴。膜內溫度保持在 20-30℃,二葉一心期後根據天氣情況進行煉苗。

    (2)水分管理

    保持秧盤土壤溼潤為主,若是採用旱地育秧,要求每天及時噴淋水,防止秧苗出現生理缺水;採取水田育秧,保持畦面溼潤,遇陰雨天要排乾溝水,插秧前3天進行控水。

    (3)施肥管理

    機插秧一般不需要施肥,主要以基肥為主,若是秧苗長勢偏弱可噴施一些1%複合肥水。在移栽前3-5天可噴施一次送嫁肥,每畝大概4-5公斤尿素,施後噴清水進行洗苗以防傷苗。

    (4)病蟲防治

    苗期重點防治苗瘟、惡苗病、稻薊馬、稻飛蝨、二化螟等,同時育秧期間還應重視低溫引起的立枯病、青枯病、爛秧病防控。建議及時選用對口藥防治,並在移栽前噴好“送嫁藥”。

  • 7 # 田俊超白

    北方基本都實現了插秧機插秧,這為農民種水稻,減了不少成本,還不用為僱人操心。水稻插秧期僱人,是種稻戶非常頭疼的問題。

    水稻插秧期是固定的,錯過了這個時期,產量會變低。而去市場上僱人插秧,頭疼的是插秧人,他們觀望價格,哪怕就差五塊錢,也需要等一小時才跟你走。

    農民家家地都很多,插秧的時間又很有限,拋去大風,下雨,好天沒幾個。所以都著急僱人回家插秧,可是插秧人就是不走,一定要等價格,哪怕最後價格沒變,也要等到沒人。

    把人僱到地裡插秧也不容易,需要時刻看著,要不就放壟。插秧要求9x6,他們插的距離9x8都多。這距離中間加一顆多,不加一顆少,秋天的一定不高產,太遠了。

    這樣忍受了幾年,插秧機一來,人工馬上淘汰。淘汰人工的與其說是插秧機,不如說是人工自己的插秧行為。

    插秧機需要秧盤育秧,秧盤育苗需要掌握以下幾點:

    1 不能漲盤

    插秧機的秧盤一定不能漲盤,漲一點都是頭疼的問題。在紙盤育秧時,農村出現過漲盤現象,要想用插秧機插,必須把漲盤的部分切掉。

    一旦出現漲盤,就不是一盤漲,是盤盤都漲。用的時候,每晌地600盤,都需要切剪。非常費工,並且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正常每天插2晌地,出現漲盤每天也就插1.5晌地。

    2 秧苗不能太稀

    插秧機育苗不能太稀,一般是每平方米幹籽1.1斤。下籽太少了,育苗時遇低溫出現啞種,出的秧苗會更少。

    秧苗少盤根不好,盤根不好,上插秧機容易散花。並且在插秧的過程中,由於插秧機行走振動,秧盤會出現堆苗現象,嚴重的一盤縮短三分之一。

    原計劃每晌地600盤,在出現堆盤後,每晌地需要750盤,並且插秧的質量還不好。苗稀少是插秧機的大忌,當然育秧天數多,下籽可以稀少。

    3 秧盤與流水線配套

    插秧機發展快捷,它的配套裝置也隨時更新。秧盤與流水線,由於不是同一個廠家生產的,秧盤會出現大沿與小沿現象。

    大沿的與流水線,會出現衝突,流水線設計的都很精密。秧盤大一點,執行的時候,就推不下去,所以秧盤要買小沿的。

    4 掌握上土厚度

    在育苗的時候,由於是機械全程自己工作。這需要人時刻看著機械,秧苗上土的厚度,在一釐米左右即可,超出了秧苗起頂蓋土。

    以上4點,是機械育秧需要注意的地方。質量好的秧盤不會出現漲盤現象,而且非常耐用。大家在買秧盤的時候,看見秧盤四個角是圓的,價格在5毛左右,可以買這是好秧盤,秧盤是一體的結實耐用。

  • 8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機插秧是國內現在主推的水稻移栽技術,移栽速度快、效率高、移栽質量較為均勻、不存在穴距長短不一的情況。但是,機插秧與人工插秧相比,對秧苗的密度、根系生長情況以及株高和葉齡方面有一些要求。否則的話就會出現秧苗上插秧機的時候散花以及移栽後成苗率低、返青慢等負面情況。所以,針對機插秧使用的秧苗還是有一些要求的。

    1、播種的密度。水稻的機械移栽除了缽育擺栽這一較為先進的機械移栽技術之外,其餘的移栽方式都是在育秧盤上培育秧苗,移栽的時候去掉育秧盤將成盤的秧苗放在插秧機的插植臺上進行移栽。這就涉及到秧苗的盤根質量。如果秧苗的盤根質量不好,就會出現上插秧機的時候秧苗散花而影響移栽的速度和質量,還會造成秧苗的浪費。而對於秧苗的盤根質量來說,除了常規的管理之外,與播種量也有密切的關係。如果播種量過低、育秧盤上的芽種密度過低,就有可能影響到秧苗的盤根質量。一般來說,在我們寒地水稻種植區的播種量基本都會保持在560-600斤幹種/360平方米的密度。也有一些稻農會把播量降低到530-560斤幹種/360平方米也是可以的。但是,以機插中苗的要求來講,如果播種量再降低的話,很可能會影響秧苗的盤根質量。

    2、秧苗的根系情況。水稻在移栽過程中會因為秧苗的分離而出現一定程度的根系損傷情況。而且,機械插秧的根系損傷明顯比人工移栽的損傷大一些,這就要求移栽的秧苗需要有較為發達的根系。秧苗的根系主要作用是吸收肥水,而且還是透過鬚根來吸收肥水。這也就意味著鬚根的數量越多,吸收肥水的能力就越強。移栽之後即便是出現了根系的損傷,只要有少量的鬚根儲存完好,就能保留一定的吸收肥水的能力,對秧苗的快速返青、根系新發有著比較好的作用。

    3、秧苗的高度。水稻機插秧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就是秧苗的高度超過25釐米之後,使用機械移栽會出現“頭上腳下”的情況,既把葉片移栽稻地裡、根系卻暴露在外面。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秧苗的高度太高,插植臺的擋苗板擋住秧苗之後葉片垂下來,插植爪把披垂得葉片插到了地裡,這樣的秧苗需要用鐮刀、打草機等打掉上部的部分葉片才能使用機械插秧。而且,從育壯秧的角度來講,水稻秧苗移栽時的最適高度是在13釐米左右,此時秧苗葉齡3.5葉左右、莖葉節間間距1釐米,第一葉鞘高度3釐米,整株植株的高度在13釐米左右,符合寒地水稻種植區培育壯秧的各個性狀要求。這也就要求在培育機插秧苗的過程中,需要適時的通風, 降低棚內的溫溼度以便於更有效的控制秧苗的高度。

    4、適時的葉齡移栽。水稻的移栽在我們東北地區對秧苗的葉齡也有要求,一般都是在5月中下旬機插中苗,也就是葉齡3.5-4葉左右的適齡秧苗。之所以有這個要求,也是從秧苗的返青速度以及是否能夠安全成熟的角度來考慮。秧齡太小、根系生長量不足、秧苗育秧大棚內爭搶的有效積溫也不足,除了會出現返青慢、成苗率低的情況之外,還會涉及到安全成熟的問題,有可能會對產量和品質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在這個階段移栽葉齡較大的秧苗,也會涉及到返青速度的問題。而且,這樣大齡的秧苗在育秧盤上的生長空間明顯不足,沒有充足的養分供其吸收,也會影響到秧苗內部結構的正常分化。所以,這類大齡秧苗的移栽質量也難以保證。重要的是,這類大齡秧苗基本都存在著徒長的情況,在移栽的過程中也比較容易出現“頭上腳下”的情況,影響移栽質量。

    所以,水稻秧苗機械插秧對秧苗的需求主要是在播種密度、根系生長情況、秧苗的高度以及秧齡是否合適這幾個方面。這四者缺一不可,缺少哪一環,都會影響到水稻移栽的速度和質量。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讀完《駱駝祥子》教會了你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