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寵信的大將是常遇春。由以下這幅畫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於常遇春的寵信。
清中期 佚名《常遇春畫像軸》紙本設色 尺寸:長101釐米、寬54.8釐米,『齊家——明清以來人物畫中的家族生活與信仰』湖南省博物館展出。
畫像頭戴烏紗帽,身穿金繡蟠龍紅袍,耳墜雙環,鼻飾一環,壯年短鬚,面貌秀雅英俊,和他年僅四十而終相符。
常遇春:字伯仁,號燕衡,漢族。安徽懷遠縣常家墳永平崗人,生於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卒於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王提三尺劍,乘風雲之會,四徵而天下一。開拓之功,遇春居七八。”此為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先祖常遇春新逝之時頒佈的詔書。後又旨告天下,封開國元勳常遇春為開平王,諡號忠武。
其人並非皇帝,為何身穿龍袍?古代皇帝,號稱真龍天子,所穿朝服,名曰龍袍,又稱龍袞。龍袍上面繡著龍形圖案。是帝王專用的禮服。歷代沿襲為制度,將相百姓,不得越禮。
此常遇春畫像,身著龍袍,氣派華貴。其非皇帝,以將帥之身著龍袍,如此榮耀,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古代戰將,無論怎樣顯貴,最多都只能穿蟒袍。常遇春為何穿著龍袍?
常遇春的龍袍,是明太祖朱元璋賞賜的。洪武三年(1369年),初秋,常遇春北伐凱旋,班師回朝,抵達柳河川,突然患病身逝,常榮將軍(常遇春從弟)護喪回京,靈柩至,朱元璋親自前往祭奠,失聲痛哭,開館睹容,想及常遇春自採石磯以來,攻城奪池,無不披堅執銳,處處先鋒,所向披靡,大明江山,十之七八功在一身,如今江山已定,卻短壽身亡,常遇春於大明江山,可謂功勳卓著,而和朱元璋私人情誼,也是情同手足,所以朱元璋倍感悲傷,立即脫下身上龍袍,覆蓋在常遇春遺體上,作為壽終錦衣,以此表彰哀悼功臣常遇春。
朱元璋最寵信的大將是常遇春。由以下這幅畫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於常遇春的寵信。
清中期 佚名《常遇春畫像軸》紙本設色 尺寸:長101釐米、寬54.8釐米,『齊家——明清以來人物畫中的家族生活與信仰』湖南省博物館展出。
畫像頭戴烏紗帽,身穿金繡蟠龍紅袍,耳墜雙環,鼻飾一環,壯年短鬚,面貌秀雅英俊,和他年僅四十而終相符。
常遇春:字伯仁,號燕衡,漢族。安徽懷遠縣常家墳永平崗人,生於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卒於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王提三尺劍,乘風雲之會,四徵而天下一。開拓之功,遇春居七八。”此為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先祖常遇春新逝之時頒佈的詔書。後又旨告天下,封開國元勳常遇春為開平王,諡號忠武。
其人並非皇帝,為何身穿龍袍?古代皇帝,號稱真龍天子,所穿朝服,名曰龍袍,又稱龍袞。龍袍上面繡著龍形圖案。是帝王專用的禮服。歷代沿襲為制度,將相百姓,不得越禮。
此常遇春畫像,身著龍袍,氣派華貴。其非皇帝,以將帥之身著龍袍,如此榮耀,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古代戰將,無論怎樣顯貴,最多都只能穿蟒袍。常遇春為何穿著龍袍?
常遇春的龍袍,是明太祖朱元璋賞賜的。洪武三年(1369年),初秋,常遇春北伐凱旋,班師回朝,抵達柳河川,突然患病身逝,常榮將軍(常遇春從弟)護喪回京,靈柩至,朱元璋親自前往祭奠,失聲痛哭,開館睹容,想及常遇春自採石磯以來,攻城奪池,無不披堅執銳,處處先鋒,所向披靡,大明江山,十之七八功在一身,如今江山已定,卻短壽身亡,常遇春於大明江山,可謂功勳卓著,而和朱元璋私人情誼,也是情同手足,所以朱元璋倍感悲傷,立即脫下身上龍袍,覆蓋在常遇春遺體上,作為壽終錦衣,以此表彰哀悼功臣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