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砂時語
-
2 # 君文想動漫
你們是因為什麼喜歡動漫的呢?因為什麼讓你們深陷二次元?
每個人都有童年,既然有童年就有動漫,所以喜歡動漫是理所當然的,那我個人是因為什麼喜歡上動漫的,為什麼會深陷如此之深?
我喜歡上的第一部動漫是《蠟筆小新》,它伴隨了我的童年,即使如今已經成年,依然有《蠟筆小新》伴隨著,我覺得有它伴隨睡覺會更安穩一些,可能這代表我已經深陷了吧。那麼我為什麼會如此喜歡《蠟筆小新》?
當我還小的時候,記得當時我才七八歲,跟著打工的父母去南京唸書,那時候家裡很窮,但是唯一讓我很開心的是,家裡有臺彩色電視機。南京的發展確實比老家好,在老家看電視只能用天線,在南京是有線,當時很簡單,兩根線引出插頭後,直接插在電視機上。也就是因為簡單,導致每次頻道不清楚的時候,就會去搗鼓那兩根線,是不是又鬆了。
只有當時的點播節目在播放《蠟筆小新》。我家電視機上很多的節目要麼是綜藝的,要麼是新聞,再要麼是電視劇,根本看不到動畫片的影子。直到有一天,翻到點播節目,播放《蠟筆小新》,我就漸漸愛上了點播節目,因為《蠟筆小新》太好看了。後來因為《蠟筆小新》,我喜歡上了妙脆角,我記得當時妙脆角里面有小新的卡片,所以每次去超市都讓媽媽買一包。
搞笑的《蠟筆小新》總讓我蹦蹦跳跳。我家的電視放在離地較高的地方,小時候的我看電視都要把頭抬得高高的,而且還離我的寫字桌很近,看的很不舒服,所以我每次都跑到床上去看,不管角度還是柔軟度都好。在床上我就可以大展拳腳了,可以躺著看,蹲著看等等,感覺很放鬆,而且《蠟筆小新》很搞笑,我就喜歡蹦,拍被子或者滾來滾去,因為這些可以釋放我心中的興奮情緒,並且像傻子一樣“鵝......鵝.......鵝”。
當我上大學的時候,網路發展的很好了,幾乎每個寢室都有無線網,從來就沒有擔心過沒有電視可看了。雖然花花綠綠的影片很多,但是我沒有課的時候,我就會躺在床上看《蠟筆小新》。《蠟筆小新》讓我在陌生環境下感到放鬆。高中三年後,我發現自己變得很內向了,做什麼事都想一個人靜靜地做,覺得和別人相處真的很累,尤其是在陌生的環境之下。當我覺得很焦慮的時候,我會透過看《蠟筆小新》讓自己放鬆,保持與別人交流的樂觀心態。
我想家了,我會看《蠟筆小新》。上大學的時候或者上班的時候,由於長時間都回不去,我就會想家,總感覺一個人在外面很孤獨,很難受,但是《蠟筆小新》中的野原一家充滿了生活的愛,我覺得我要樂觀起來,等掙錢回家和爸媽團聚。
充滿童年的回憶。《蠟筆小新》這部動漫中,有很多童年的回憶,比如玩超真實扮家家酒,抓楸型蟲,躲貓貓等等,這些都是小時候和小夥伴們玩過的,一想起來,內心都有些波動,這些,一輩子都不會忘吧!
總的來說,我喜歡動漫的起源是《蠟筆小新》。朋友們,你們呢?你們是因為什麼喜歡動漫的呢?因為什麼讓你們深陷二次元? -
3 # CC小怪獸
小時候的中二性情,漫天幻想,個人英雄的崇拜讓我喜歡上了奧特曼(最喜歡迪迦哈哈!),假面騎士,鎧甲勇士。常常在玩耍時間來一場真實的角色扮演,有時甚至為會搶著扮演喜歡的角色而吵架,鬧脾氣。這些共同的動漫語言讓我們產生深厚的羈絆。這是喜歡動漫的開始。
數碼寶貝,神奇寶貝,龍珠......這些熱血,冒險類的動漫是我們持續喜愛動漫的動力。一次次熱血四溢的格鬥,充滿刺激的冒險。這些奇妙的冒險人生,是我們上課發呆的幻想,想在睡覺中實現的夢境。正義與邪惡的鬥爭,生死之間濃厚的羈絆,絕望中出現的希望,這是我們深刻愛上二次元的開始。想想那時的點播臺(暴露年齡!),總是不停的期待能夠看到自己的喜歡的動漫,甚至為了等到自己喜歡的動漫,忍著看著有錢人不斷重複的點播。小時候收集二次元的卡片,省著自己的零花錢去收集卡片,一旦收集到一張他人沒有的卡片,總是會在同學面前不斷地炫耀,看著他人的羨慕的目光,自己的內心充滿了得意和驕傲。這些看起來單純甚至有點傻傻的行為,不都是我們深刻愛上二次元的表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看動漫的角度開始發生了變化。我們開始接觸大量不同題材的動漫:熱血,體育,戀愛,校園等。我們不再只感受充滿熱血的部分,我們開始體會到了細微的地方。熱血中濃濃的羈絆,艾斯救了路飛導致自己的死亡,引起多少海賊迷的向尾田寄刀片的想法。從宮崎駿如詩集般的作品感受到酸甜和得失,單純和美好。在這龐大的二次元中,我們總會看到一個跟自己很像的人物。我們的生活存在許多的不如意,但和我們相似的在二次元中的那個人,她的人生大機率是完美的。她承載我們自己的幻想和精神寄託。這些二次元的人物像我們的第二人生,不斷地引導我們,讓我們看到生活的美好,即使再大的絕境也會存在光的希望。在他們身上我們會看到一層又一層共鳴的道理。這些讓我們我們深陷二次元。
這些種種,不就是我們最終深陷二次元的原因嘛?
-
4 # 十月十四日
要不要說實話呢?還記得初次入二次元時,我還是一個懵懂少年,現如今,我依舊是一個懵懂少年(你以為我會說猥瑣大叔嗎?天真!)。對於二次元,我喜歡這裡面的人物,景色,劇情,咳咳,可以讓我自己代入自己!我喜歡裡面的人物,嗯!比如黑長直,小蘿莉,御姐,傲嬌女,現實世界不能接觸的我在二次元裡都見到了!
當然了!喜歡是一回事,但是也能分清楚現實與虛擬最重要!
最後,我宣告,二次元裡的美少女都是我老婆!你們這些變態!
-
5 # 夢聽ACGN
首先要說明動漫這一詞吧,雖然知道你們大多指的是動畫,但還是說一下動漫是漫畫和動畫的合稱,以下我分動畫和漫畫說。
首先說一下動畫這塊吧。
童年的時候電視臺經常放一些日本動畫,那時候《名偵探柯南》、《魔卡少女櫻》、《城市獵人》、《哆啦A夢》等等動畫引進到國內電視臺放送。那時候每天看柯南、小櫻。重點是小櫻吧,那時候叫《百變小櫻魔術卡》(我看的時候)。比起現在的魔法少女,小櫻簡直是清流,好不做作的魔法少女,日常的劇情也很有趣,收集庫洛牌的時候非常激動,雖然引進有刪減,但是還是在心中留下蠻深的印象的,配音也是不錯的,另外說一句我看的是“京配版”的。現在想起來小時候真的太單純了,什麼GL啊BL之類啊長大後才反應過來。。。小櫻算作對動畫的啟蒙吧。所以往後從高中的時候之後由於不想看電視劇和綜藝之類的,就基本只看動畫了。
至於漫畫這塊。
本人沒有沉迷動畫之前,一般就看電視機,偶爾看一下漫畫。漫畫主要就是偵探型別。像《名偵探柯南》、《金田一》是我喜歡看的風格。那時候看《金田一》漫畫,就看入迷了。真正入漫畫坑應該是《阿衰》由於無意中無聊的時候看了一下覺得很搞笑就一直印在腦海了。後來接觸《哆啦A夢》還一度羨慕大雄。後來看動畫之後,也開始繼續看漫畫了。不過現在基本看校園類的。
為什麼讓你們深陷二次元?
上高中的時候吧,那時候買了手機住宿學校,晚上無聊就開始下載電視劇和動畫了。電視劇看膩了,就開始慢慢沉迷動畫了。二次元的世界總數很奇妙,令人嚮往。《秒速五釐米》《穿越時空的少女》,那時候最開始看這類動畫,我覺得很感動,跟看電視劇的感覺完全不一樣。至於深陷二次元也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就深陷了。有點不知不覺吧。
好了,就說到這裡吧。
願與最重要之人能再次相會。(——艾拉 《可塑性記憶》) -
6 # 局外人皮耶羅
因為喜歡看動漫所以喜歡看動漫。
深陷二次元的話,應該是從去年2018年3月看《白色相簿2》開始,補了這番以後,當時覺得日漫的魅力很強,就一直到現在一直在看番,看番。
-
7 # 動漫新番工作組
二次元是比較單純的世界。這裡有明顯的善惡,明確的底線,有熱血有感動,有純愛有治癒……
不會像現實世界中那樣複雜。
在這裡,我們為主角的成長欣慰,為不幸的遭遇而憐惜;會對反映出來的社會現象思考,也會對角色的選擇而自我反思。
二次元中的每個角色都像是那個期望著的自己。或者痛苦掙扎,或者放蕩不羈,或者善良美麗,或者才華橫溢……人都說,缺什麼就嚮往什麼。也許太過真實引起不適,但不得不說,二次元捏造的這些虛幻美麗之物,正是我們需要的,而滿足需求的二次元,也就好像一個寵溺我們的父母,被我們所依賴。
如果單純用簡單的詞語回答為什麼喜歡動漫——因為想成為動漫中那樣完美的人。
為什麼深陷二次元——因為這裡有著我所期盼的簡單的人際關係和單純的人。在這裡我們很輕鬆,我們活得很自在。
-
8 # 千面泠泠
小時候看的都是羊啊貓啊
各種動物類的動畫片,
說不上喜歡,只能說適合當時的我看。
後來有幸接觸到日漫,
頓感驚為天人,然後就這樣愛上了。
現在主要混在國漫圈了。
至於二次元,我是談不上深陷的。
我認為喜歡二次元可以,
但最好不要深陷,
會給周圍的人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
9 # 微涼念悅
喜歡二次元只有兩點
首先是三次元裡的人心複雜,忽冷忽熱讓你摸不到頭腦,背後的小人叨叨讓你防不勝煩,二次元不一樣啊,人特別直率,喜歡就直說,不喜歡就和你吵一架(不行了就遊戲裡切磋一下)
其次,你會發現莫名哪個角色和自己很像,你們有著一樣的痛苦經歷,但是他憑著自己一腔熱血和一身虎膽度過了那段時光,會忍不住回想起自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過去的就是過去了*^O^*在這裡引用碧藍航線裡z46的一句臺詞“但凡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使你變強”
-
10 # 赤色老者
其實看番這種事是在七年前開始的。
那個時候,中國的封禁力度小,很多番網上一搜有,想看就看。於是有一次,騰訊推廣的一部番裡,一部叫《最近妹妹的樣子有點怪》的番吸引到了我,也就是我第一次踏進這個領域,但並沒有陷入很深。之後我又在某次機緣巧合之下打開了《灼眼的夏娜》,之後便開始一發不可收拾,沒辦法,夏娜的聲音(聲優釘宮理惠)太萌了,於是搜了好多釘宮配的番,如《龍與虎》《零之使魔》《旋風管家》等。之後我便開啟了看番模式,補了一大堆的番,並且在這個時候,我開始接觸到東方project的博麗靈夢,電波一下子就對上了,拿靈夢當本命已經快7年了。
也不能說是深陷吧,畢竟比起番來遊戲也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且也有點子小現充。
-
11 # 大運神尊
喜歡上動漫大概是因為火影吧,裡面的情節,人物心理,人物性格刻畫的栩栩如生。還有各式各樣的忍術,經典的打鬥場面,等等,小時候覺得好看,如今早已昇華成了情懷。
-
12 # 不可說tzs
因為很多動漫即使讓你看到了世界的殘酷,卻依然會讓你看到希望。
以前一直在想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喜歡動漫呢?因為裡面的每一個人物都很好看,很完美?又或者是裡面很多劇情和特效都是電視劇做不出來的嗎?
都不是。一開始我以為是一種名叫溫暖的東西,它在我困難的時候,傷心的時候,及時出現給了我一點溫暖的Sunny,就像一個一直深埋海底的人,突然看到了一點光明,那種感覺就像是被救贖了一般。
再後來,看的動漫更多了,突然發現裡面講述了很多現實生活中,課堂上書本里無法學到的東西,人生的道理,人性的黑暗還有這個世界的殘酷。
它讓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單純,那樣一無所知,他讓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比家長,朋友,老師都講的更好的道理,我變得更加獨立。
那時候,我把動漫當做自動人生導師,我以為這是我喜歡動漫的原因,因為它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後來看到了這句話,我才明白,它確實教會了我很多,也是我喜歡它的原因,卻不是全部。最大的原因就是那個網友說的那句話:動漫讓我們看到世界的殘酷,也會讓我們看到希望。
以前有很多例子記不太起來了,就那最近新更新的文豪野犬來說。
敦是一個人虎,但是小時候他不知道,他一直被孤兒院收養,孤兒院的院長對他很不好,總是針對他,折磨他,甚至還把他趕出了孤兒院,讓他自生自滅。
一度給小小的少年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每次提到這段時光,都是膽戰心驚,還是會很害怕。他也一直恨那個院長,為什麼要這樣對他,在他眼裡,院長就是非常惡毒的。
在旁觀者眼裡,也是,誰會覺得一個對小孩子拳打腳踢,惡意折磨的大人好呢?
可是最新更新的這一季,那個院長又出現了,他被卡車撞死,面目全非。而且這個案子被現在的敦接手,當他看到那個人的屍體時,還被下了一跳,還是很害怕。
可是現在他死了,他明明該很開心的,確實表面上也很開心,可心底終究不知道在想什麼。
後來他查下去,發現原來院長早就知道他是人虎,為了防止他殺人才關著他,對他不好,甚至把他趕出孤兒院。
結果在看到他登上報紙的那一刻,院長急匆匆跑來他現在的地方,想要鼓勵他。結果因為撿那張報紙,被卡車撞死。
得知這一真相的敦,不相信這樣的事實,就算是事實,他依然不想原諒他。這種感覺很矛盾,以前一直對你不好的人,現在卻發現原來是有原因的,其實也是在乎自己的,竟然只為了一張報紙就送了命。可是過去的罪惡還在,陰影也在,他撫平不了。
然後太宰對他說,你不用原諒他,也沒說要叫你原諒他,你該怎麼想還是怎麼想,他也確實罪有應得。
然後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敦問太宰,他應該怎麼辦呢?太宰說“我只知道,一般人父親離去,都是會哭的。”便離開了。
聽到這一句話的時候,就會覺得心裡觸動了一下,看著敦坐在河邊的椅子上抱頭哭泣,就也很想陪著他一起哭,是開心也是難過。
看吧,就是這樣,明明是個很壞的人,可是他有他的原因,他本來也只是一個很平常的普通人罷了,他其實也有善良的一面啊。
然後就會覺得,這個世界也是一樣的吧,雖然很殘酷,卻也還是有美好的一面啊,還是會讓人看到希望啊,所以人才會來這個世界上吧。
回覆列表
我小的時候就開始很是喜歡看動漫,也許是因為電視上經常播放日本的動漫,鐵甲小寶,光能使者,神龍鬥士,龍珠,百變小櫻,數碼寶貝,迪迦奧特曼,犬夜叉,名偵探柯南等等。
而最開始讓我開始步入二次元世界的動漫是《火影忍者》,最先接觸的那一集讓我現在記憶猶新,火影忍者117集,寧次對決鬼童丸;為何這麼說呢,因為當時入迷的時候我還是讀著初中,看著這集的時候,寧次的話語讓我充滿了鬥志,“我不會認輸的,因為我有絕對不能輸的理由,這麼做,也是為了那些相信我這個凡人是天才的他們!”,正是因為這句話,讓我學習都有了動力,而且寧次也是象徵著改變命運的一個角色,這也是我需要的信念。
人的命運到底是沉浮在像雲一樣已經決定好的潮流之中,還是能夠跟隨著自己所選擇的潮流走的東西呢?不管選擇哪條路,最後可能都會走到同樣的終點。但是當選擇了後者時,人們就可以努力地為活著的目的努力,而擁有這種想法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所謂的命運。
不要把所謂的命運無法改變的無聊話題一直掛在嘴邊,因為你和我不一樣,不是個吊車尾的人,所謂的命運,不是由別人來替你決定的。
從此之後,火影就成為我第一部每個星期等待更新的動漫,期間,也是看了挺多動漫的,火影忍者完結之後,現在我追海賊王和奧特曼,奧特曼入坑當然是因為迪迦奧特曼而深受感動,直到現在回憶以及追圓谷的特攝劇。
當然很多日本動漫電影,只要是好的都會去看,上年上映的天氣之子就去電影院看了兩次,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