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曹力76404736
-
2 # fxh2359
不要糾結了!首先這不是交換,楚莊王的將軍非禮王妃,王放過他,後來他死戰!你給人家的情,人家終究記得!我結婚一位女同事給我行了情,我疏忽了沒有回禮,我現在都記得!況且,要學宋江,到處急人所難。如同風險投資,孫正義投了100個,99個失敗了,但一個阿里讓他翻了幾百倍!時間一長,你就牛了,威望起來了!要放長線,不要立竿見影!而且別人忘恩負義,斷的是他的路,你糾結什麼!不要在意短線的得失!
-
3 # 木風獨來獨往
當初你為了面子包2000元,你就應明白,送出去的錢不希望別人同等還給你,才是做人的寬敞之心,本來送出去的,就別想得回來,這是現實,不用鬧心,就是花錢學到了做人世事的知識,接受教訓!
-
4 # 我QQ沒有什麼
給了就不要圖回報,圖回報就不要給,要在自己的接受範圍內,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給出去的就要有不能收回的覺悟。
-
5 # 現在佃dian農
人間大事,婚喪嫁娶。你這是哪門子大事,小孩出生,十二天、慢月、百天。辦第一次酒。我們那叫水禮。
水禮的範圍包括,生日、蓋房上樑、做壽、小孩滿月酒!包括孩子升學宴……
如果你兒子結婚,他出200,你可以考慮和他斷交了!不過他現在說得話,你這朋友不咋地?也沒必要相處下去了!
-
6 # 依山傍水758
他沒說錯,禮尚往來,你情我願,沒有要求,沒有規定。從法律上講就是贈與,不管你什麼動機,友誼?親情?還情?還債?受外界綁架?…反正完全是以內心自願支出的你來我往人情價。沒人逼你,沒人向你索要。那麼價額倒底是怎麼算的,現實社會中還是有公序良俗的,多數人按照風俗習慣價行亊,也有的親朋好友,以助親朋為主,壓根兒不指望我送你還。極少數人在這當中專算小帳,藉機佔便宜,其實雖賺了點小錢,但失掉人格,失掉尊嚴,失掉親朋好友。不過這種事,法律還真沒規定,全由社會人情往來自我調節,如題主吃虧後,雖難以平衡,但至少不會再與這樣的同事交往人情債了吧,自然會及時止損了。
-
7 # 仁善的愛心
關係隨禮這個問題,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可以叫禮尚往來,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品的變化,已經變味了,在江西石城縣已經行成了一個風俗,做什麼好事,絕不收禮,看自已的經濟實力,和人脈關係,能請多少是多少,這樣的話,親情,友情,更能長久
-
8 # 安然自若歲月靜好
看了很多回答。想問你幾個問題,第一,你們那裡同事關係隨禮標準是多少?2000?假如正常隨禮是這麼多那你就認栽。假如幾百,就是一個同事關係,你為何要給她那麼多?我喬遷新居時候,新認識的朋友隨禮500.按照當地的隨禮標準。兩個月後,她孩子結婚發請帖,我隨禮666.半年後她小孫子滿月,打電話請吃飯,我按風俗隨禮358.百天她打我電話第一件事就是說請來吃飯,不收禮金。我欣然接受,朋友同事之間禮尚往來無可厚非,多與少只要不離譜,沒人太計較。關鍵是這個尺度問題你需要好好衡量,否則,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假如你的朋友和你一樣都是重感情知恩圖報的人,那麼也不可能出現這麼大差異。但人和人想法不一樣。人情世故,合適就好,不一定是你給禮金多就能證明你們關係好,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責任在你。如果你們那裡同事的禮金普遍都是2000的話,她拿200也真是她奇葩了。這樣的朋友我看你還是敬而遠之為好。
-
9 # 古草秋心
當今,人性大變,除唯利是圖外,別無其它,什麼坑蒙拐騙,駕禍於人,敲骨飲髓什麼事都能幹出來。所以,同事,朋友這兩個詞己經失去了存在意義。建議朋友在網上發一倡議,凡朋友,同事喜慶,隨禮只有二百,決不多添分,不願意者請別打招呼,自己有事也只收二百,多了退回。大家都這樣,就可保住眾人面子,也不會傷人傷心了。
-
10 # 穿著棉襖不洗澡
活該!關係一般,不瞭解對方的為人,結個婚你就包2000,你當冤大頭一點都不冤。而你包出去2000的時候,是希望對方在你請客的時候,對方能把2000包回來!結果對方“洞悉”了你的心思,直接“截胡”打一折!只能怪自己瞎了眼。
-
11 # 使用者62171760283
結婚、升學兩碼事,你結婚時你同事隨了多少?如果人家隨了兩千,那人家結婚你又給他隨兩千。然後你孩子升學,人家隨二百,等他孩子將來升學你也隨二百,這不是很正常的交往嗎?問題是你沒把你結婚時人家隨多少交代清楚。
-
12 # 夏日68930433
看來你還是有錢,什麼關係呀結婚隨2千。比我一個月的工資都多,紅白喜事,升學,喬遷,孩子當兵,買賣開業。各種份子錢多了去了,你一出手就是2千,就別計較2百了。他不是銀行存他那就有利息了,總的來說這個人也不厚道。連本都沒讓你保住,也算認識一個人了。
-
13 # 滄海一滴
同事之間的婚喪嫁娶,人情往來湊份子,隨禮,應該不是市場商品交易行為,不是等價交換。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不管是不是礙於情面,都是不能勉強的,屬於自覺自願的行為。不能太過於計較,耿耿於懷的。
如果你真的很在意,就是一種投資行為,你隨禮了,就是送出去一份人情,就是說你們之間不管是作為同事,還是朋友,都是有來往,有交情的。你送出去一份人情,就意味著他(她)已經欠下了你的一份人情,在情面上是過不去的。如果你今後一旦有求於他,他(她)也就不好意思迴避和拒絕了。他(她)要還你一份人情才行。不然他就是不會做人,不懂人情世故。在同事朋友圈裡是很難混得下去的。
當然了,做人的道德人品是有高下之分的。有的時候,有的人只想佔別人的便宜,自己卻不願意付出。收禮的時候很開心,送禮的時候很吝嗇。有的人為人很慷慨大方,送禮時絕不含糊,既然送出去了。也不會斤斤計較,奢望別人會回禮。他們不喜歡搞排場,大肆操辦,幾乎不會辦酒席之類的。從來都不收受禮金。
眾所周知,在我們的世俗生活,有著許許多多的潛規則,操辦酒席就是一個斂財和聚財的契機,更是一個合理的藉口,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的。只要接到了對方的邀請函,收到了請柬,你就抹不面子,不得不去應對,你決定要去前往朝賀、赴宴,就得隨禮。當你送上現金時,對方收禮方會進行登記入賬。如果今後送禮者也要操辦酒席的話,就要視對方的送禮標準而定。以對等的方式應對。有的人經濟條件不好,或者是很小氣。他(她)無法按照你的標準回禮。所以你就會感覺自己吃虧了。
-
14 # 崇智6311
紅白事趕禮金,一定要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分清是普通朋友,好朋友還是知心朋友,這裡麵包括有同鄉同學同事之分。不要去墊高,不要去想別人多回。一般的趕個600,800。好的趕個1000,1200。再好的1600,1800。
-
15 # 手機使用者16814336058
真正的情誼。不在乎禮金多少。在乎的是人氣兒。是朋友情誼。現在的隨份子已經變了味道。這種風氣陋習真的應該改一改。絕大多數人隨份子錢都是出於面子,實際就是暫時的寄存,懂事的朋友在還禮的時候會稍微多一點,不會給多少。還多少?顯示了教養。就當是利息。你隨的份子雖多,但是也給別人增加了壓力。就像是賭博似的。錢花完了。還不起了。
-
16 # 寒中劍
當今這種人大有人在,不是錢的事!而是人品問題,禮來常往本應該是很正常的事,但很多人當成了謀財的手段,這種朋友趁早拉倒!
-
17 # 照說
同事結婚我包2000,女兒升學宴,他只包200,他說 “你自願的 ”,你怎麼看?
當你收到200升學宴,讓你心裡大為不快,因此你有當面問過他,否則不會出現“你自願的”這一說法。話說回來,你這裡用男性的他, 不排除你跟對方都是男人。倘若如此,作為一個男人為這樣的問題糾結,難免讓人覺得你太小肚雞腸了。然而,你有這種不平衡的想法,實乃情理之中,畢竟2000跟200之間還是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你厚他薄沒有做到最基本的禮尚往來。
當然,非要交往這還得看你的內心夠不夠強大。在此,再次強調:凡事量力而行,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即可。
-
18 # 湖南山人
禮尚往來,人之常情。既然送了人情就不要寄希望於收回。也許別人認為你家裡還有無數大小事情,一次還完人情,下次還得送了,覺得划不來。
-
19 # 歷史智慧書
對呀!你同事說得沒錯呀!你就是自願的呀!人家說了一句真話、正確的話,你竟然慪氣?
難道當初他結婚,你送他2000,是指望他日後回報你2000+?你要是打的這種小算盤,你說,你現在是不是該檢討?
你會說:“我不是這個意思!我不像你心理那麼陰暗!我是希望他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禮尚往來!我送他2000,他回報我200,您覺得合適嗎?”
“同事結婚我包2000,女兒升學宴,他包了1999!他是啥意思?你們怎麼看?”
“同事結婚我包2000,女兒升學宴,他也包2000!他是啥意思?你們怎麼看?”
他回報你2000+,你……覺得對方具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前途無量。
哈哈。你是這麼想的嗎?
玩笑過後,說正題。
你現在之所以對你同事的辦事、說話有情緒,是因為你的觀念仍然停留在傳說中的溫良恭謙讓的小農經濟時代,以為人情往來、投桃報李是鞏固朋友、同事之間關係的黏合劑。
錯了,“世界已經變了,變得和你當初想的不一樣”,現在是21世紀,市場經濟時代,商品社會,契約社會,原先農業社會的那種人際交往方式已經越來越不好使了。
契約社會推崇的什麼?人格獨立,誠實守信,等價交換,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人人都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農業社會講求的“先別人後自己”“吃虧是福”“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之類的法則已經水土不服了。
所以,同事結婚,你慷慨大方送2000塊錢的紅包,事後對方卻對你說“你自願的”,這話聽著傷感情,但是仔細一想,按照契約社會的生存法則,他的話的確沒毛病。
當然,你可以堅守自己禮尚往來的交往原則,拒絕契約社會中“等價交換”的“唯利是圖”的人際互動方式,但是,你要有心理準備,這樣你會時不時地很受傷。要是你為自己因此“受傷”而自豪,那你就繼續“痛並快樂著”向前走。
-
20 # 水金304
同事說得冇錯,紅包利是大小,都是自己自願的,就不要斤斤計較了,否則會影響自己的心情,影響自己跟同事的關係。
友誼天長地久
回覆列表
既然給了,就別再計較,反而顯得小氣,給人落下詬病。
許多事,只做到心裡有數就行。
小人,貪圖之人都不可交。
也許曾經不瞭解,現在瞭解了,就必須唾棄。
往往在小事上,能看出一個人的徳行。
貪小便宜者,在我們身邊就有許多。
這些人,不能隨便得罪,又不能跟他靠近。
見面說句恭維的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