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賢鄉村行
-
2 # 鄉下二妹子
碧根果又名薄殼山核桃,也叫美國山核桃、長核桃,它原產於美國和莫斯科北部。其中美國山核桃是世界著名的乾果樹種。我國引進薄核山核桃品種也有一百多年曆史,因為碧根果營養價值豐富,在我國又被稱作“長壽果”。
碧根果用途很廣,果子可榨油,果乳飲料、各種乾果製品,果樹可作庭院綠化等。碧根果更是用皮薄仁厚、香酥脆口、營養價值豐富等特點。
在我國碧根果主要分佈在河北、河南、四川、江西、浙江及福建等地區。
碧根果為陽性植物,喜歡溫暖溼潤的生長環境,土壤酸鹼性適中;不耐乾旱瘠薄,在土質深厚肥沃,疏鬆、透氣性好的沖積平原及河谷地帶耐生長。碧根果樹根系發達,生命力極強,但生長速度一般,如果是自然生長要長達10年之久才會開花結果。碧根果屬於高大型樹種,又喜歡溫暖的生長環境,一般只適合在亞熱帶地區種植,北方地區不適合栽種。
2、水分:碧根果的生長對水份要求較大,不同生長期間需求也不一樣,一般在開花前春梢生長期要求適量雨水,4月下旬至5月中旬開花期,忌連續陰雨,6~9月為果實和裸芽發育時期,要求雨量充足而均勻。
3、光照: 碧根果對光照沒有極大的要求,換句話說就是不喜歡光照,幼樹時期要為其遮陰才有利於成活,成樹在向陽的坡上不利於生長。
4、土壤: 碧根果種植的土壤以石灰岩上發育的油黑土、黃泥土及沙岩、板岩、頁岩上發育的黃泥土為最佳。紅壤及沙土不適宜碧根果的栽培。碧根果基地圖
一、【繁殖方式】
1、種子繁殖: 將碧根果收穫以後攤放在室內通風的地方,等多半外果皮分裂以後,並取出種粒。將種子進行晾曬消毒處理後,再進行沙藏。碧根果可春播也可秋播,一般以春播為主,春播在三月份開始進行。
2、嫁接繁殖: 碧根果嫁接一般都是用核桃為砧木,因為都是核科植物有共性,成活率高。接穗在優良品種單株上採集,選用樹冠外圍充實健壯的發育枝,長30~40釐米,粗1~1.5釐米用接穗中下部充實飽滿的芽作接芽。
3、壓條繁殖: 在碧根果的休眠期,將母株根下部健壯的枝條壓入土中,經過一段時間長出根來,將其與母株分離,在移栽培育。
4、扦插繁殖: 碧根果扦插繁殖成活率極高,同城採集一年以上的枝條作為插穗,長度為17~20釐米。按照普通扦插的方式扦插即可。
二、【栽培方法】
1、整地施肥: 碧根果種植地應選擇土層深厚、疏鬆、水源充足、背風向陽的地塊種植,注意不要選擇沙土和紅色土壤地裡種植。挖穴後先在坑底放一層秸稈或者能腐爛的植物,放入有機肥50千克、甲敵粉20克、過磷酸鈣500克並與土拌勻。
2、移栽: 碧根果移栽要在秋季落葉後或者春季芽萌發前進行移栽,大苗一般要帶土移栽,1~2年生小苗必須多留側根,同時蘸上泥漿,保溼水份,提高樹苗的成活率。幼樹期在入冬以前要及時採用培土堆方法,對幼樹實行防抽條及防寒保護。
三、【果樹管理】
1、整形修枝:碧根果屬於大型喬木,如果不修剪會長很高大,不利於管理和採收,同時為了促使碧根果早開花結果,早期修剪時要輕剪,多留主枝。修剪時要做到使樹冠內膛通風透光,早期樹冠上部枝梢應儘量保留,樹冠下部可逐步進行疏剪。
2、中耕除草: 碧根果的生長期很長,每年在霜降前後要對土壤進行中耕,土壤疏鬆、透氣有利於植株的生長,對根部進行培土,保護根部不受凍害,安全過冬。林地雜草、灌木、荊棘、藤蔓等要割除,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同時可以適量施用焦泥灰、餅肥、廄肥等有機肥料。在頭兩年植株還在幼苗階段時可間作其它作物,如:黃豆、玉米、白朮等。
3、施肥管理: 碧根果每年春季發芽前,每畝施尿素30千克左右,果實膨大期施果樹專用肥80千克,秋施基肥3000千克。進入結果期後,根據結果情況增施肥料,可結合噴藥每15天左右葉面噴肥1次,生長前期和後期噴0.3%尿素,6-7月噴0.3%的磷酸二氫鉀,結果樹每年施肥2次,2月沿樹盤開放射狀溝,每株施玉米稈20千克,農家肥5千克,7月份施肥以三元複合肥為主,每平方米施0.2千克。
4、病蟲害防治:碧根果病害不多,常見的就是碧根果枝枯病。蟲害有星天牛、麗綠刺蛾、咖啡木蠹蛾等。重點做好冬季果園病蟲害防治工作,生長期依據病蟲害發生情況及時進行防冶。
◆防治方法:
①碧根果枝枯病:做好田間管理,增強樹勢,防止枝條損傷,發病期噴灑多菌靈或百菌清等藥劑。
②星天牛:通常採用人工或燈光誘殺天牛成蟲,並用磷化鋅毒籤插入蛀孔,或蘸有敵敵畏的棉團堵塞蛀孔,可以有效的毒殺天牛幼蟲。
-
3 # 農學博士教種植
一、碧根果的生態學特徵
碧根果屬於胡桃科山核桃屬的植物,最早產於美國和墨西哥的北部。屬於落葉喬木,樹高可達50米,樹皮為灰褐色,縱裂呈片狀脫落,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11-17片,橢圓狀披針形或微彎呈鐮形,長度在7-20釐米,有鋸齒或重鋸齒。單性花,雌雄同株;雄花為三出柔花序,雌花生於新梢頂端2-10朵,柱頭為黃綠色,後逐漸變紫紅、土紅等色。果實長橢圓形,長度在5-8釐米,往往有四條縱稜。堅果多為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少紡錘形、圓錐形等。種仁味甘而香潤。
二、碧根果適宜種植的地區、氣候條件1、適宜的種植地區
大量資料表明,碧根果種植在海拔1300米以下的南亞熱帶氣候區,樹體生長良好,果大、粒重、含油量高,乾果的商品性最好。碧根果種植的最低海拔為1100米,如果低於1100米,受到冬季低溫不夠的影響,樹體正常生長和開花結果較為困難,影響最後的產量。種植在海拔1800-2000米的北亞熱帶氣候區,碧根果樹體生長較好,能結實,種子飽滿,但果小,空籽率高。種植在海拔1300-1800米的中亞熱帶氣候區的碧根果樹,樹體整體生長好,結實較多,產量足夠高,果實質量上乘,經濟效益較為明顯。因此,我們在選擇碧根果種植區域的時候,應該以中亞熱帶氣候區為主,海拔以1300-1800米最為合適。
2、適宜的氣候條件
(1)積溫
根據種植資料顯示,碧根果自然分佈區≥10℃的年積溫為3000-5500度。對於碧根果,積溫越高,果實越飽滿。因此,氣溫比較高的地區,適合種植美國山核桃。
(2)低溫
在種植碧根果的時候,地溫條件是選擇種植地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冬季短暫的低溫條件,有利於樹體的花芽分化。如果沒有低溫或低溫時間過少,均會影響正常萌發和開花。因此,要求每年氣溫≤5℃的低溫持續時間能達到500-650小時,才適合種植碧根果。
(3)無霜期
在美國,碧根果主產期的無霜期為220-280天,如果在我國種植,無霜期保持在220-240天即可。
(4)光照
碧根果的樹木屬於典型的喜光樹種,對陽光要求特強,幾乎沒有光飽和點。如果當地光照不足,就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和果實質量。另外,如果陰雨天氣過多、過長,就會造成光照不足,不適宜種植碧根果。
(5)雨量
碧根果的植株特別喜歡充足的水分,如果水分供應不足,生長就變得特別緩慢,而且幼苗期耐旱力更差,長期水分不足是造成幼苗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正常種植碧根果,需要的年降雨量在500-1500毫米。
三、碧根果的高產種植技術1、選地整地
在種植碧根果樹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坡度35度以下,土層深厚的山腰、山腳、凹地、河灘地和四旁地進行種植。而山脊、山頂、風口和陡坡地不適宜種植碧根果。由於碧根果是強陽性樹種,故只能選擇陽坡和半陽坡種植,陰坡絕不能進行種植。
確定好園地之後,我們要高標準撩壕,壕寬在80釐米、深度在60釐米以上,最後形成水平梯帶。在梯帶內側開挖25釐米×25釐米的蓄水竹節溝。無論撩壕還是挖穴,都應該先回填表土層,然後每穴施用腐熟的農家肥50-80公斤、鈣鎂磷三元複合肥1-2公斤、鉀肥0.3公斤,基肥需要與表土充分混勻。整地應至少在苗木定植前的一個月完成,以利於穴土充分回落,避免植後的“坐蔸”。
2、苗木培育
在碧根果種植時,我們一般採用嫁接繁殖的方式,苗木定植後的2年即開始掛果,3-5年後進入盛果期,結果盛期可20-30年。在砧木粗度達到1釐米時便可進行嫁接。常用的苗木嫁接方法為嵌接、方塊芽接、舌接和香蕉接。嫁接時間分為春季和夏末兩種。接穗採集時間為樹體充分休眠後至暮春。一般情況下,在嫁接3周後及時檢查成活情況。對於成活的,要及時鬆綁、去袋,並設立護樁,適度除萌,進行中耕除草、追施肥料,並注意防治病蟲害。而對於未成活的植株,要在適當時候補接。在碧根果幼苗高達50釐米,地徑粗達2-3釐米時就可出圃,出圃時間一般選擇在春、秋兩季。起苗時,要求幼苗根系完整,及時剔除病蟲苗,並進行修根處理,以促進成活。
3、幼樹管理
栽種後的第2年,在1-2月的休眠期,離地面1.5-2米處定杆,一般培留3-4個主枝。在每年的冬季,需要結合擴塘,每株碧根果樹施用農家肥30公斤,以促進改土。另外,我們需要根據樹體大小,主幹直接噴施適量的鋅、硼等微量元素肥。在每年冬季,要及時去除頂枝,開張樹型,可起到抑制樹體旺長而促進結果的作用。
4、授粉及去雄
如果在碧根果開花時節,遇到陰雨或低溫天氣,我們就要採取人工授粉措施,具體方法為:噴灑適宜濃度的三十烷醇或0.3%尿素十0.3%硼砂的混合液,可以顯著提高碧根果的坐果率。另外,在碧根果的開花期,我們應適當去除過多的雄花,以有效減少營養的無效消耗。對於樹勢旺盛的成年樹,我們需要在開花前的10天左右,在離地面1-1.5米的地方,用快刀每隔8-10釐米交錯橫砍1刀,連砍5刀左右,深達木質部,這樣能夠提高當年的坐果率和促進混合芽的形成,有利於提高產量。
5、樹體整形
碧根果的樹形應該以中心幹疏散分層形或自由紡錘形為主。幼樹期的碧根果修剪宜輕,全樹需要保留12-15個主枝,並用撐、拉、拽的方法開張主枝角度。在進入盛果期後,我們要適當疏縮大枝,以避免樹冠下部廕庇,透光不足和結果部位上升或外移。在果樹進入衰老期後,我們還應適時去除樹上部枯死枝,以便培養健壯枝復萌新枝,復壯樹勢和延長結果年限。同時,我們還應注意鬆土施肥,讓根系也得以同時復壯。
6、病蟲害防治
(1)核桃黑斑病
這種病害主要是以孢子形式在枝條皮孔或果實青皮上越冬,會在第二年的春天萌發,尤其是在春雨過後,病斑處的孢子就會隨風及雨水傳播,造成大面積的再侵染。症狀主要是在受害葉片背光面或果實上出現圓形黑色或橄欖色斑點,較為嚴重的時候,整個葉片都會變為黑色。
防治方法:首先就是要種植抗病品種,冬季做好清園工作,並加強栽培管理,做到合理密植、修剪,並及早用殺菌劑,控制效果非常明顯。在一般情況下,一年用2-3次殺菌劑噴霧,就能夠有效控制黑斑病的進一步發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重複使用相同殺菌劑,交替使用效果會更好。
(2)白絹病
白絹病的病原菌主要從靠近地面的莖基部侵入,感病的部位會出現黴狀物,使樹體莖部的皮層組織遭到嚴重破壞,鬚根側根開始腐爛,根部佈滿白色菌核,引起碧根果發病的原因主要是施用了未腐熟的肥料。
防治方法:及時去除病株,並做好土壤消毒,施用堆肥或農家肥時,必須完全腐熟,病情較為嚴重時,我們也可在植株周圍澆灌50%託布津1000-2000倍液。
(3)核桃枝枯病
枝枯病的病菌主要危害枝幹,首先就是侵染枝梢及側枝,大多在1-2年生枝上發病。受害枝上的葉片逐漸變黃而導致脫落,枝條慢慢枯死,最後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在種植碧根果的過程中,我們要加強栽培管,並採用果糧間作,適時修剪,增強樹勢,以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另外,我們可以選用生石灰、食鹽、植物油、硫磺粉、水配置成劑對樹幹進行塗白。
(4)核桃腐爛病
主要由一種真菌所致,危害重點時枝幹樹皮,無論幼樹或大樹均可以受害。發病的特點為:當核桃開花結實之後,結實能力下降,病樹大枝逐漸枯死。
防治方法:需要加強栽培管理,以提高樹體營養水平,並及時檢查治理病斑,以增強樹勢和抗病抗寒能力。對有病斑的樹體,要及時颳去病斑,隨後用40%福美砷可溼性粉劑500-1000倍液保護傷口。
(5)蟲害
碧根果的害蟲主要有木蠹蛾、毒刺蛾、天牛和卷葉蛾。每年的7月中旬,幼蟲孵出後,我們可以用煙霧機以溴氰菊酯加柴油燻煙對毒刺蛾防治,效果極佳。天牛在碧根果樹上產卵時間一般在6-7月,在孵化前,我們可以削除樹皮上蟲卵,能大大減少蛀入蟲孔幼蟲密度。對天牛蛀孔塞入蘸有敵敵畏或樂果等藥劑的紙團或棉紗燻殺效果很好。卷葉蛾在雨季危害嫩葉及嫩梢,使其捲縮,危害嚴重時,會使得植株停止生長,採用敵敵畏800倍液噴施,效果良好。
四、碧根果種植時的主要問題1、管理投入不足
許多果農在種植碧根果時,為了省錢,建園標準不高,像造用材林一樣,選擇立地條件差,且不施有機底肥,造成栽植苗木根系少,生長十分緩慢。另外,在栽植後管理投入跟不上,最後一無所獲。
2、品種配置不合理
農戶在建園時,缺乏科學的規劃,種植品種多而雜,並沒有按照雌雄花期搭配,沒有根據市場需求去選擇品種,造成產量低下,無人收購。
3、病蟲防治不及時
由於管理過於粗放,沒有按照病蟲危害規律進行及時有效的防治,導致碧根果黑斑病、蛀杆性害蟲如天牛、小蠹蛾、桃蛀螟爆發嚴重,造成樹木大面積死亡。
4、成年結果樹高大,收果困難
碧根果樹屬於高大喬木,10年生的結果自然生長樹,會高達8米以上,由於果樹枝梢長、蓬徑寬、果實不易脫落等特點,在果實成熟後,需到樹上用棍棒敲打或搖落,收果較為困難。
5、易出現空果和大小年現象
我國碧根果主要分佈區在南方,而南方的降雨集中在開花的4-6月,乾旱又在果實膨大灌漿期的7-9月的秋季。很多碧根果品種因灌漿期缺水出現空殼多,或果實不飽滿,或者明顯的大小年等現象。
結語:碧根果又被人們稱為“長壽果”、“萬歲子”,不但用途廣,經濟價值高,受益、回報週期長,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還是一種集食用、保健、醫療於一身的珍貴幹果。目前來看,我國發展碧根果的潛力巨大,如果可以大面積推廣種植,對於提高山區人民的經濟收入,搞活農村經濟,實現國家脫貧致富的目的,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
4 # 小魚兒仙倌
一、適宜的氣候及種植環境
碧根果自然生長範圍並不廣泛,只在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有自然生長,但因其廣闊的市場前景及頗高的經濟效益,全世界都在不斷引種碧根果。我國也在不斷引種碧根果,長勢好、結果多, 真正引種成功地區主要集中在我國西南山區。
碧根果冬季落葉休眠,春季發芽生長,初夏開花結果,是一種山核桃屬落葉大喬木,氣候及種植環境與核桃種植大同小異。碧根果適宜種植在海拔700-1500m的亞熱帶氣候的山區。我國西南山區面積廣闊,主要為亞熱帶氣候,是我國最佳種植碧根果的山區。
碧根果樹木耐旱耐貧瘠,對土壤無嚴格要求,適合種植在不易積水、排灌方便的的沙質紅壤或砂石土壤上。碧根果種植地不易在低窪的山谷中,會導致積水嚴重,進而引發主根腐爛而導致碧根果樹木死亡。碧根果核桃喜光喜熱,儘量種植在向陽的丘陵黃土坡上,以保證碧根果樹木充分生長。
二、優良品種近年來,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髮展,碧根果品種越來越多,在樹苗選擇時,應結合當地的種植環境及市場需求,篩選產量高、品質佳、樹勢強、抗病能力強的優育品種,在我國西南地區主要的碧根果優良品種有波尼、山站2號、紹興1號等。
1、波尼碧根果樹
波尼是一種美國雜交的優良品種。果樹具有抗病能力強、耐寒,生長勢強、樹幹矮壯等優良特性;果實較大,果頂鈍尖,早熟,單果重 量在8—10g之間。適宜種植在海拔1000-1700m,年平均氣溫 15-20℃,年降水量600-800mm,日照充足,土層深厚,水份充足的微酸性砂石土壤。
2、山站2號碧根果樹
山站2號是一種我國自選實生的優良品種。果樹具有抗病能力強、耐寒,生長勢強、樹幹矮壯等優良特性;果實又大又長,頂部銳尖,產量高,結果較晚,單果重量在10-15g之間。 適宜種植在海拔800-1600m,年平均氣溫 15-20℃,年降水量800-1000mm,日照充足,土層深厚,水份充足的中性砂石土壤。
3、紹興1號碧根果樹
紹興1號為我國自選實生優良品種,果樹具有抗性特強、 抗病蟲、耐寒、生長勢特強,樹形挺拔高大,授粉力特強等優良特性。果實產量高,果小但飽滿,單果重量在6-8g之間。適宜種植在海拔800-1600m,年平均氣溫 15-20℃,年降水量800-1000mm,日照充足,土層深厚,水份充足的中性微酸性土壤。
三、高效的栽培技術1、整理種植地
在碧根果樹苗栽植前,需要提前挖好種植坑,一般株距控制在6-8m之間,行距控制在5-6m之間,種植坑深度在0.8-1m之間即可;一般山地土壤貧瘠,所以要在種植坑內施足基肥,施肥標準按照每坑15-20kg腐熟農家肥、2-3kg三元複合肥或者豆餅肥較為適宜,施肥後覆土2-3cm,以保證樹苗生長獲得足夠的養分,以提高成活率。
2、幼苗栽植
一般栽植選用1-2年的碧根果實生苗。首先,將碧根果實生苗垂直放入種植坑內,用土質肥沃的土壤蓋住實生苗的根部,以保證樹苗生長獲得足夠的養分,以提高成活率;然後澆足水分,再次回填土壤覆蓋,以保證土壤含水量,使根系舒張及和土壤結合。
3、水肥管理
碧根果樹苗栽植後,要定期灌溉施肥。一般在5-7月份的雨季時期,因雨水較多不需要灌溉,定期在下雨前按每株5-10kg三元複合肥或尿素進行施肥,一般每隔25-30天施肥1次;其次,一般在11-12月份入冬前,需要進行一次灌溉施肥,以保證樹苗越冬期正常生長,按每株15-20kg腐熟農家肥或幹雞糞進行施肥,施肥後進行灌溉,保證土壤浸透,避免缺水導致幼樹葉 片乾枯、回芽,甚至樹體死亡。碧根果樹木進入開花結果期,定期灌溉施肥,施肥頻率及種類不變,但要增加肥料用量,以保證樹體結果和恢復需要。
4、病蟲害防治
碧根果樹在整個生長過程中,會受到較多的病蟲害的危害,其中,黑斑病、白 粉病、天牛等病蟲害居多。
☆黑斑病
黑斑病是碧根果樹的最主要病害之一,保持合理的株距、行距,保持通風良好、陽光充足,可以一定程度上預防黑斑病的發生。染病後的果樹適合選用50%的波爾多10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
☆白粉病
白粉病是碧根果樹的最主要病害之一,易導致葉片硬化、 發黃凋萎,嚴重阻礙植株生長及開花結果。可選用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每隔10天噴1次,連續噴施1個月即可。
☆ 天牛
天牛幼蟲是碧根果主要蟲害之一,蠶食樹幹最嚴重,嚴重影響樹木的生長髮育,使樹勢衰弱,易折斷。可以用管氏腫腿蜂進行生物防治或噴施“綠色威雷”進行防治。
結語:隨著各地核桃種植面積急劇增加,核桃經濟效益日益俱下,核桃種植戶的經濟收入受到嚴重的損害。碧根果作為一種山核桃屬落葉大喬木,與核桃的生長環境及氣候大同小異,經濟價值較高,市場需求供應不足,因此,碧根果成為我國核桃種植戶維持經濟收入的良好替代品。種植戶在擴大種植面積時,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種植氣候及環境,結合高效的栽培技術,為碧根果園持續穩定的發展奠定基礎。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要了解原產北美洲;我國河北、河南、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有栽培。
自然分佈在美國北至內布拉斯加和艾奧瓦的南部.南部兩至亞利桑那,東部北至北卡羅來納州,南至佛羅里達州。美國有25個州分佈薄殼山核桃,但主要產業化栽培區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尤其是在密西西比河河谷的沖積平原,在280-36。N範圍內,即美國的第五至第九氣候帶,主要在佐治亞、得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密兩西比、新墨西哥和俄克拉何馬各州。墨西哥北部地區也有薄殼山核桃的自然分佈。
生長環境
薄殼山核桃自然分佈區的無霜期140-280d,主產區的無霜期多在220d以上,≥10℃的年積溫3300-5400℃,對寒冷度的要求為≤7.2℃低溫500h。薄殼山核桃北方品種能耐-29℃的低溫,南方品種只能耐-18℃的低溫,在薄殼山核桃的分佈區內,東南部的年降水量一般為10130-1600衄,西部和北部乾旱地區為500-800mm。薄殼山核桃的生長和發育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氣中需有一定的相對溼度。
栽培技術
園地選擇
選平整、不積水、土壤肥沃的地塊為最佳。土地有坡度的,應選光照充足的南山坡為園地,坡度不超過15度,超過15度的應造梯田。品種選擇合理搭配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確保授粉品種佔全園定植棵數的比例不少於10%,且必須與主栽品種的花期一致。
栽植的方式
採取“五大一深”,即大株行距、大肥、大水、大塘、大苗和深栽。
大肥
每穴施農家肥10公斤-30公斤、過磷酸鈣、磷酸二銨25克,定植後5月每株施尿素100克-200克,7月每株施果樹複合肥100克,以後每年施肥4次。塘口澆水一定澆透,完全下滲。
採取大穴整地,塘口規格一般為1米 × 1米 × 1米。[4]
大苗
選購苗木時要選大壯苗。
深栽
栽植時先還熟土,然後置樹苗於塘口中部,邊還土邊上提,不窩根,讓根系伸展開,等澆完水樹苗根部提至塘一般平,勿將嫁介面覆蓋,等水完全下滲後,再覆蓋一層鬆土以利保墒,提高成活率。
間作
薄殼山核桃生長的前3年,行間可間作矮稈作物如花生、黃豆等經濟作物,但切忌種植高稈作物。
灌水
薄殼山核桃開花期,果實迅速膨大,施肥時及秋後要及時灌一次透水。
整形修剪
儘量按矮化標準來操作,樹形以主幹疏層或自然開心形為宜。主幹疏層形:幹高50釐米-80釐米,定植當年不作任何修剪,只將主幹扶直,5月-6月選分佈均勻、生長旺的3個-4個枝為一層主枝,其餘新梢全部抹去;第二年按同樣方法保留2個-3個枝(與第一層相距60釐米-80釐米),培育第二層主枝;第3年保留1個-2個枝(與第二層相距50釐米-70釐米)做第三層主枝;1年-4年生主枝不用修剪。一般3年-4年樹即成形,成形時樹高3米-5米。修剪以秋季帶葉時最適宜,最遲不能超過春節前後。除培養各級骨幹枝外,要充分利用輔養枝,輕剪長放,緩和生長勢,翌年回縮培養成結果枝組;對直立旺枝進行夏季摘心,促其分枝,逐步培養成結果枝組;及時處理過密、交叉、重疊、背後、競爭、病蟲枝;矮化樹形時,一般在春季掰頂芽或掐嫩梢,提高成枝率。夏季短截二次枝,促生分枝,培養枝組。冬剪要及時回縮下垂枝,疏除背後枝,保持枝幹健壯生長,改造利用徒長枝,增加有效部位。
土壤管理
薄殼山核桃可在pH值5.0-7.0的土壤條件下生長,比較適宜的pH值是5.0-6.5之間的土壤。薄殼山核桃栽植以肥沃的砂壤土最好,灌排水方便、水位較低、土層深厚這幾項指標並列綜合考慮,要保持良好的土壤結構,須在栽培果樹的同時對土壤進行有機化的規劃處理。定植時就要對土壤進行有機化改良,採取有效的土壤管理方法,使土壤有一定的空氣和水分,保持良好的物理性狀,並保持土壤有機微生物活性,從而為薄殼山核桃提供足夠的養分和水分。此外,還應考慮遠離容易受汙染的城市和交通主道,水、土、氣都要經化驗符合無公害標準。
有條件的園地可實行覆蓋秸稈和草。幼樹期覆蓋樹盤,成齡樹覆蓋全園。方法是先疏鬆覆蓋區表土,施氮肥,及時澆水,均勻鋪上15釐米左右的農作物秸稈或青草等有機物,再適當少蓋一些土,以防風颳。每年新增一次,保持草的厚度。蓋草區每3年-4年淺翻一次即可。
按照無公害要求防治病蟲害
(一)秋冬季節全面清一次園,將所有病毒枝、葉、根清理燒掉或深埋。
(二)每年冬季交叉深挖環形溝施有機肥。
(三)冬季扦挖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