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建章君
-
2 # 新文化街男孩
其實雙方都沒有損失,反而因為解決一大歷史問題,會在同一個組織內友好相處,共同進步。
確實,現在的馬其頓已經不是輝煌時期的馬其頓了,繼承這個古老的名字確實勉為其難。但對於馬其頓民族來講,自己祖上的痕跡還是希望儘可能多的保留。而對於歷史上的“宿敵”希臘而言,當然希望馬其頓這個詞從當今社會消失才是最好。最次也不能直呼其名刺激自己。所以一個“北”字,讓雙方都開啟的心結,雖然新國名內馬其頓一詞還在,但“北馬其頓”已經不再是那個“馬其頓”了。
看似一個文字遊戲,看出兩國已經無心戀戰,名字不再重要了,能加入歐盟和北約,會得實惠和保護才是最應該追求的。至於希臘,應該是做了退讓,一個“北”字,滿足自己的訴求。至於在大家庭內雙方能否和睦相處,那就看運氣了,因為現在歐盟內部也不平靜,吵鬧依舊不停。北約內部也不是一派祥和,大家各自都在打小九九。風光早已不在,還抓住那些虛的不放幹啥。
-
3 # 澹奕
正如《金枝欲孽》中淳貴人所說:我不需要隻手遮天,只要遮住你的頭頂,讓你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夠了。馬其頓的南方鄰居希臘,就像淳貴人一樣。
馬其頓之所以同意更改國名,還是因為希臘使絆子。多年來馬其頓一直想加入歐盟與北約,但是都因為希臘的反對而被迫作罷。如今馬其頓更改國名討好希臘,就是想加入歐盟而已。
雖然是發達國家中的落後國家,富有國家中的貧困者,西方文明之源的希臘仍舊有自己的優勢。
加入歐盟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第一,成為候選成員國;
第二,與歐盟進行漫長談判;
第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歐盟所有國家一致同意。
其他兩個都還好,最後一點就憂傷了,這麼多年,馬其頓眼看著就要進歐盟,終究因為希臘的反對而失敗。
馬其頓是東南歐巴爾幹半島的內陸小國,面積僅僅2.5萬平方公里,人口200多萬。曾經是前南斯拉夫的加盟國。南斯拉夫解體以後繼續使用“馬其頓”的國號,宣稱是古馬其頓王國的正統繼承者。
然而,南方的希臘就不幹了。首先,古馬其頓領土廣闊,不僅僅是如今馬其頓那麼一點點,當年馬其頓的其他大部分領土都位於如今的希臘北部,希臘認為自己才是馬其頓王國的繼承者,馬其頓文化的正統。
更何況,馬其頓這個名字與希臘北部的中馬其頓、西馬其頓、東馬其頓—色雷斯等地區重複,希臘擔心馬其頓對自己的領地有非分之想,所以一直反對馬其頓使用這個國名。
馬其頓是東南歐小國,國土狹小國力脆弱,在普遍富饒的歐洲顯得格外異類。多年來,馬其頓一直想加入歐盟與北約分一杯羹(原本很多窮國加入歐盟後,雖然仍舊窮,但是生活好了很多,比如希臘)但是因為希臘的阻撓而失敗。
如今,馬其頓終究還是在現實的面前屈從,同意改名“北馬其頓共和國”,也算是一個折中方案,希望希臘不要再給自己找麻煩。
-
4 # 北玄武
外交談判,皆服從於本國國家利益,要有所得,就必須有所放棄。馬其頓在與希臘20多年的談判後最終改為北馬其頓,看似“屈服”,但實際上是放棄了虛名,而得到了實惠,希臘不再阻撓“北馬其頓”加入歐盟和北約,如此觀之,下一步,馬其頓加入歐盟和北約的步伐會加快。
而希臘,長期堅持馬其頓不能叫馬其頓,不論你叫啥,反正不能叫馬其頓,因為希臘境內也有大片領土叫馬其頓大區,還挨著這個馬其頓國,搞不好會分裂出去。所以希臘堅決反對馬其頓這個名字,並在馬其頓加入歐盟和北約過程中設定各種障礙。此次“北馬其頓”讓步,希臘雖然也不算特別痛快,但是總比沒有北強,這樣希臘國內馬其頓地區對北馬其頓認同就會降低很多。“根本就不堅定,連個名字都讓步,何以稱祖國?”
最高興的是歐盟和北約了,現在馬其頓,哦,不,北馬其頓是歐盟的候選國,各項政策措施都在與歐盟接軌,當時歐盟議事規則講求一致,希臘這次滿意了,不會再過多阻礙,這樣歐盟成員國在英國退出後,又會多一個。非常有利於提振歐盟整體士氣,“我們並沒有散架子嘛,走了有啥了不起,瞧,這不又來一個北馬其頓嘛”
北約也是,北馬其頓非常想加入北約,現在是北約最高層次夥伴國,還是因為希臘鬧騰,北馬其頓一直沒進去。北約也為難,非常想讓馬其頓加入,這樣又一次“東擴”,實力對比更加強於俄羅斯。但是首先的照顧現有盟友的感受,不能加入一個,讓現在盟友希臘不爽,甚至鬧翻,那非常不利於北約團結。這次好了,北馬其頓以後加入北約,希臘估計也會說:來吧來吧,北馬,歡迎你~
國家談判,從來都是有得有失,為了自己最想要的東西,放棄一些次要的東西。北馬最想加入歐盟和北約,名字相對顯得次要。當然,國號很重要,不然也不會僵持這麼多年,實在不能兼得,只好選擇入盟入約。而希臘,最不想看到別人用馬其頓國號,會引起希臘分裂或動盪,你加入歐盟和北約和我無害,你若改北馬,我希臘就不阻礙你加入。如此而已,不存在屈服。
-
5 # 銘蘇先生
馬其頓總理扎埃夫6月12日宣佈,馬其頓和希臘就國名問題達成協議,馬其頓國名將更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馬其頓共和國這是其內部的憲法使用名稱,其全稱是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這個國名用的好好的為什麼要改呢?原來是其鄰居希臘不同意馬其頓使用這個國名,兩國為此爭執了長達20多年。
從地緣環境來看,馬其頓國土面積2.57萬平方公里,是一個以山地地形為主的國家,瓦爾達爾河貫穿南北。國土質量雖然不高,但是由於地處被譽為“火藥桶”的巴爾幹半島,地緣環境很複雜。
馬其頓北部與塞爾維亞接壤,東部與保加利亞相鄰,南部與希臘接壤,西部與阿爾巴尼亞相鄰,而一直動盪不安的科索沃地區就位於馬其頓的西北部。
馬其頓所在的巴爾幹半島,在歷史上曾建立過強大的馬其頓帝國,其疆域包括現在的巴爾幹半島南部(含希臘)、埃及、小亞細亞半島、兩河流域、伊朗高原、直達印度的北部地區,面積達550萬平方公里。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馬其頓帝國陷入分裂。他的部將托勒密佔領埃及及敘利亞南部,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塞琉古佔領了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及敘利亞北部,建立了塞琉古王朝;凱山得佔據馬其頓和希臘建立了馬其頓王國。這三個國家是後期希臘時代最強大的國家,後來這些國家都先後被羅馬征服。
馬其頓王國先後被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統治。5世紀開始,斯拉夫人進入馬其頓地區,隨著斯拉夫人的增多,10世紀下半葉至11世紀初,薩莫伊洛建立了斯拉夫人的第一個馬其頓國,這就為現在馬其頓南北分立提供了歷史條件。
15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征服了馬其頓,並開始了長達500年的統治。19世紀時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巴爾幹半島民族運動風起雲湧,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復國,馬其頓成為三國爭奪的重要地區。
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奧斯曼帝國戰敗,將馬其頓割讓給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三國,但是由於分割方案矛盾衝突,三國為此發生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希臘和塞爾維亞戰勝保加利亞,取得大部分馬其頓領土。現在的馬其頓共和國就是當時塞爾維亞分割的馬其頓領土。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塞爾維亞成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其後成為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
1991年馬其頓脫離南斯拉夫成為馬其頓共和國,但是隨即和希臘因國名產生爭端,希臘對馬其頓進行經濟封鎖。1993年,希臘同意馬其頓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但是在國內,馬其頓還是使用馬其頓共和國這個國名。
那麼,希臘為何反對馬其頓使用馬其頓共和國這個國名呢?希臘的主要理由有以下兩點:
第一、希臘認為古馬其頓帝國是希臘歷史的一部分,希臘人是馬其頓帝國的繼承者,而現在的馬其頓卻是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不應該使用馬其頓共和國作為國名。
第二、地理上的馬其頓地區分屬三國,其中馬其頓共和國,原屬於塞爾維亞部分,稱瓦爾達爾馬其頓,屬於保加利亞的部分稱皮林馬其頓,屬於希臘的部分稱愛琴馬其頓。而希臘的愛琴馬其頓地區現在劃分為西馬其頓區、中馬其頓區和色雷斯-東馬其頓區三個省級行政區,如果馬其頓以馬其頓共和國作為國名,那麼就存在對希臘三個馬其頓行政區有領土要求之嫌。所以,希臘堅決反對馬其頓使用馬其頓共和國這個國名。
雖然馬其頓自認為也是馬其頓帝國的繼承者,使用馬其頓共和國這個國名沒有問題,但是由於希臘的反對,當初是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名義加入的聯合國。這些年馬其頓一直在謀求加入北約和歐盟,而已經是北約和歐盟成員國的希臘則堅決反對馬其頓共和國的加入,要麼馬其頓改用其他國名加入,要麼希臘一直投反對票。也正是由於馬其頓和希臘因國名之爭,北約和歐盟一直未同意馬其頓加入。
加入北約和歐盟對馬其頓來說現實意義重大。現在馬其頓經濟明顯落後歐盟一大截,如果加入歐盟將會獲得歐盟的經濟援助和優惠政策的扶持,馬其頓將受益頗大。同樣,加入北約也將獲得北約的軍事援助和安全防禦,這對馬其頓來說都會受益頗深。
馬其頓和希臘國名爭端持續了20多年,但是為了早日加入歐盟和北約,享受其紅利,馬其頓不得不向希臘妥協,將國名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
6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希臘和馬其頓的爭執源於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大帝是古代馬其頓王國的君主,曾建立過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超級大帝國。按說這段歷史夠馬其頓人吹噓炫耀的,然而希臘和馬其頓之間的爭執也肇始於此——事實上古代的馬其頓王國與如今的馬其頓共和國之間並不能劃等號。
儘管馬其頓王國曾誕生了亞歷山大大帝的輝煌,然而馬其頓王國的國運也和其他任何曾盛極一時的帝國一樣不可逆轉地盛極而衰——當亞平寧半島上的羅馬崛起後逐漸征服了環地中海區域,馬其頓也毫無例外地成為羅馬治下的領土。東西羅馬分裂後馬其頓歸屬於東羅馬拜占庭帝國,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掉拜占庭帝國,於是馬其頓又成為奧斯曼帝國治下的領土。1912年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黑山幾個巴爾幹附庸國發動旨在爭取獨立的戰爭,戰爭結果是巴爾幹各國組成的聯軍戰勝了奧斯曼帝國並幾乎瓜分了奧斯曼帝國的全部歐洲領土,而馬其頓在這一過程中被拆分成幾塊分別劃歸希臘、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
1918年一戰結束後塞爾維亞聯合從奧匈帝國分化出來的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組建了南斯拉夫王國。二戰中納粹德國入侵南斯拉夫,1945年約瑟普·布羅茲·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在二戰結束後成功建立起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這一共和國實行聯邦制,塞爾維亞治下的馬其頓地區被從塞爾維亞劃出成為一個單獨的加盟共和國。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後馬其頓同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等地一樣成為獨立國家,這時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馬其頓將自己的國名定為馬其頓共和國,然而這個名字引起了希臘的爭議,因為希臘境內也有一部分領土來自於古馬其頓王國並且希臘一直聲稱自己境內的馬其頓地區才是傳承古馬其頓正統之地,是亞歷山大大帝崛起之地。
於是當馬其頓試圖加入歐盟、北約時已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的希臘以與本國的馬其頓地區重名為由拒絕馬其頓的加入。這一爭執從1992年馬其頓獨立建國起一直延續至今已有26年之久,直到2018年6月12日馬其頓共和國才同意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以與希臘境內的馬其頓地區區別。
-
7 # 緣靜源淨
馬其頓也算是面對現實做出妥協。
一來是馬其頓希望加入歐盟和北約來解決自己的經濟和安全問題,融入西方。
二來是希臘在歐盟和北約對是否允許對方加入組織有一定的話語權。
馬其頓一直以來都是沾以前歷史的光,嚴格來說,古馬其頓和現在的北馬其頓是兩家人,現在的馬其頓在語言上更接近保加利亞語,算是保加利亞語的一個方言。
雖然現在歐盟自身問題很多,但是加入歐盟能給小國家帶來的好處遠大於需要面對的問題,不然的話,還能有更好的出路麼?
前南有不少國家是希望加入歐盟的。
塞爾維亞因為和科索沃的問題遲遲不能加入歐盟。儘管以前被北約炸過,但國小力弱,只能放下身段,向前看齊。
波黑內部有比較複雜的民族問題也沒有能夠加入歐盟。
黑山自身體量太小,也需要慢慢磨合。
阿爾巴尼亞也需要解決內部問題。
而土耳其已經在加入歐盟這個問題上拖了很久了,幾乎失去了耐心。
-
8 # 微言穎義
希臘和馬其頓這場有關國名的官司,已經足足糾纏了27年!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巴爾幹半島以及背後的歐洲各國角力的一個縮影。
6月12日希臘和馬其頓總理達成協議,說馬其頓今後改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第二天就出現戲劇性變化:馬其頓總統否認協議,拒絕改名!
這究竟怎麼回事。源頭還要追溯到1991年馬其頓共和國成立。包括英國在內的多個歐洲國家在巴爾幹地區處心積慮運作多年,最終導致了包括馬其頓共和國在內的南斯拉夫6個共和國的解體。
但從一開始,希臘就反對馬其頓共和國使用這個國名。 在古代有一個“古馬其頓”,包含了後來的希臘、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所以,希臘認為,馬其頓共和國不應該盜用這個名稱。希臘北部還有一個馬其頓省,希臘還擔心馬其頓共和國會對該省提出領土要求。
在這場國名之爭中,希臘握有殺手鐧,因為馬其頓一直希望加入北約和歐盟,希臘一直以改名為條件阻撓了這麼多年。 反觀馬其頓,可以說,這個擁有2百萬的小國在歐洲屬於較貧窮國家,大約64%人口是馬其頓人,25%是阿爾巴尼亞人,種族問題也較嚴重。 馬其頓自身也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近年來加快了尋求融入北約和歐盟的磋商和談判。
這次馬其頓總理和希臘達成改名協議的初衷,也是希望因此換取希臘支援,掃清入盟的障礙。但是,馬其頓總統旋即又拒絕簽署這份協議,折射出馬其頓國內還是並非全盤一致地統一接受改名。
改名是小事,關鍵是近年來嚴重社會暴力事件頻發的馬其頓局勢令歐洲擔心,陷入混亂的馬其頓將引發巴爾幹半島動盪的可能性。
-
9 # 大正看世界
【問題來源:馬其頓總理扎埃夫6月12日在特別記者會上表示,該國的憲法國名將是“北馬其頓共和國”。扎埃夫並與希臘總理齊普拉斯舉行了電話會談。據希臘政府的訊息人士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透露,雙方就馬其頓的憲法國名達成協議,這為馬其頓加入歐盟和北約開闢了道路。】
馬其頓不屈服不行啊!馬其頓只是一個巴爾幹半島上的內陸小國,面積只有2.5萬平方公里,人口200萬人左右,而且經濟也不怎麼多發達。一直想要加入歐盟,獲得歐盟的經濟援助,徹底融入西方。
但自從1991年馬其頓脫離南斯拉夫獨立,就一直和南邊的鄰居希臘產生了巨大矛盾,就是因為馬其頓國名問題,糾纏了27年之久,雖然希臘不是什麼大國,但對付馬其頓這樣的小國是綽綽有餘的。
希臘這麼多年一直給馬其頓的條件是不改名改到希臘滿意,想要加入歐盟、北約等西方國家軍事政治組織,獲得歐盟大金主的援助是想都別想,希臘會拼命阻止馬其頓,奈何馬其頓國小民弱,雖然不想被逼改名,但為了自己的前途和政治利益,還是妥協讓步了。
其實公允的說,看似馬其頓改名像是受了希臘多大欺負似的,非常委屈。其實馬其頓一點都不委屈,甚至本來就有想要佔便宜嫌疑,馬其頓這個名稱本來起源於古馬其頓王國(公元前8~2世紀),是屬於古希臘城邦,是古希臘歷史的一部分,包括聲名顯赫的亞歷山大大帝,打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就是古馬其頓國王,古馬其頓是有著輝煌歷史的。
而現在馬其頓國起源於公元7世紀遷移到馬其頓地區的斯拉夫人,準確的說是南斯拉夫人,所以成為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共和國一部分是有道理的。也就是說今天馬其頓和古馬其頓根本不是一回事,歷史相差近千年歷史,古馬其頓王國是希臘人建立的,而現在馬其頓是斯拉夫人建立的。
就如同今天埃及和古埃及也不是一回事,歷史的變遷,古埃及人早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而今天埃及是後來的阿拉伯人建立的,算起來根本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在同一個地方使用同一個地名罷了。
然而現在的馬其頓國在1991年獨立後,宣稱自己是古馬其頓王國的繼承人,想要把希臘人輝煌歷史納入自己歷史中,有點想要竊取別國悠久歷史的意思;另外希臘境內還有名為馬其頓省的地方,馬其頓一直有對希臘馬其頓省有領土要求,這可觸碰了希臘人的逆鱗,希臘人為了自己曾經的輝煌歷史和國家領土完整做出一些維護的舉動,怎麼做都不為過,小國馬其頓確實有點蹬鼻子上臉,想要別人的輝煌歷史,更想要別國領土,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所以總體看來馬其頓也沒有受多大欺負,改名“北馬其頓共和國”也把“馬其頓”名字保住了,希臘已經算很客氣了,不然的話,兵戎相見都是也可能的。
-
10 # 生猛歷史
日前,從巴爾幹傳來訊息,一個我們在地圖上熟知的國家馬其頓將要改名了,他們的國名全稱將由馬其頓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別看只是加了一個“北”字,其歷史文化內涵卻相差甚遠,這其中又有那些耐人尋味的故事呢?
圖/馬其頓風景
橫空出世的斯拉夫馬其頓今天的馬其頓共和國在歷史上獨立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公元837年,保加利亞王國最先征服了今天馬其頓地區,甚至在公元10世紀末在該地的奧赫裡德定都。後邊的的幾個世紀裡,馬其頓地區多次在拜占庭、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之間轉手,但是其民族主體都是從北方遷來的斯拉夫人。
15世紀初奧斯曼帝國征服了馬其頓後,該地區便和其他斯拉夫人一樣成為了蘇丹的臣民。20世紀的巴爾幹戰爭後,塞爾維亞取得了今天的馬其頓地區,直到1946年時,前南領導人鐵托才正式將馬其頓地區從塞爾維亞地區單獨拿出來成為加盟國,這一局面也維持到了南聯盟獨立。
馬其頓國家的名稱一經採用,立馬引起了南方希臘人的不滿。首先,在歷史著名的馬其頓帝國與亞歷山大是其實是希臘人、色雷斯人與伊利里亞的混合體,與今天的斯拉夫馬其頓沒有半毛錢關係。另外,當時的馬其頓帝國其實是以今天希臘北部的塞薩洛尼卡為核心建立的王國,與今天的馬其頓沒有地域上的關係。
然而,今天的馬其頓人為了增強自己的所謂民族歷史自信,居然將自己視為亞歷山大大帝的直接後裔,將民族與地域完全與本國無關的歷史王冠戴在自己頭上,也就招致了希臘人的堅決抵制。
圖/以希臘北部為核心的古代馬其頓
另外,馬其頓人對於馬其頓名號的執著也讓希臘人覺著他們對自己的北部馬其頓區暗含領土要求,因而在馬其頓國號方面始終提出抗議。今年6月,為了讓自己在加入歐盟的過程中減少來自希臘的阻礙,馬其頓正式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
11 # 文史磚家
對於一個國家來講,國名的重要性、神聖性不言而喻,除非發生重大事件,否則不會主動更改國名,至於因鄰國不滿意而被迫更改國名的現象,更是極為罕見。不過,歐洲某個國家,便因為鄰國的抗議而被迫更改國名,著實令世界震驚。這個國家,便是北馬其頓。
北馬其頓是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東部與保加利亞接壤,南部同希臘交界,西部跟阿爾巴尼亞為鄰,北部和科索沃毗連,面積約2.5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8萬,首都為斯科普里。北馬其頓是個多民族混居的國家,其中南斯拉夫人的分支-馬其頓族佔64.18%,阿爾巴尼亞族佔25.17%,此外還有少量的土耳其、吉普賽和塞爾維亞族。
北馬其頓在歷史上是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而馬其頓帝國的主體部分則在今希臘境內,分屬中馬其頓、西馬其頓和東馬其頓-色雷斯三個大區。馬其頓帝國由希臘人建立,在亞歷山大大帝在位時(前336-前323年),曾擴張成為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但在他暴死後卻迅速陷入分裂。從前146年起,希臘各邦國相繼被羅馬帝國征服,馬其頓地區亦是如此。
羅馬帝國滅亡後,馬其頓地區接受拜占庭帝國的統治,而從5世紀起,南斯拉夫人開始進入馬其頓地區定居,由此奠定了現代馬其頓南(希臘人)、北(馬其頓人)之分。從公元837年到15世紀初,馬其頓成為拜占庭帝國、保加利亞帝國和塞爾維亞王國競相爭奪的物件,直到整個巴爾幹半島被奧斯曼帝國吞併。
從19世紀初開始,隨著奧斯曼帝國的日漸衰落,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開展復國運動,馬其頓遂成為三國的必爭之地。第一次巴爾幹戰爭(1912-1913年)結束後,奧斯曼帝國被巴爾幹同盟擊敗,被迫放棄巴爾幹半島大部分領地,希、保、塞遂瓜分馬其頓地區,而塞爾維亞所分得的部分,便是今日北馬其頓的領土。
一戰結束後(1918年),塞爾維亞聯合先前已經獨立的黑山,以及先前被奧匈帝國統治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等地區,組建起聯合王國,並在1929年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二戰期間,南斯拉夫遭到軸心國的瓜分,就塞爾維亞本身來論,伏伊伏丁那大體被匈牙利侵吞,科索沃被阿爾巴尼亞兼併,北馬其頓被保加利亞吞併,其他地區則被德國佔領。
1945年,鐵托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驅逐侵略軍,並將原南斯拉夫地區重新整合在一起,組建起包括6個加盟共和國在內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此時,北馬其頓從塞爾維亞分離出來,獲得加盟共和國的地位。南聯邦存在46年時間,因為各民族內部矛盾甚深,導致南共政權終結後,各個加盟共和國紛紛宣佈獨立。1991年9月17日,北馬其頓宣佈獨立,定國名為馬其頓共和國。
馬其頓獨立後,大力發展同歐盟國家的關係,將加入歐盟作為對外政策的優先目標,同時致力於加入北約,以便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安全。對於馬其頓的入盟意願,其他歐盟國家紛紛表示支援,唯有鄰國希臘表達強烈的反對意見,後者之所以這樣做,原因在於“馬其頓”的國名爭端。
在希臘人看來,馬其頓共和國屬於斯拉夫國家,而馬其頓帝國則是希臘人的歷史遺產和精神家園。更何況,馬其頓帝國的主體部分都在希臘境內,而馬其頓共和國在歷史上不過是馬其頓帝國的邊緣地區,不足以代表整個馬其頓。不僅如此,馬其頓共和國曾多次強化亞歷山大大帝在本國的地位,聲稱它才是大帝的合法子孫,更讓希臘感到不滿。
正因如此,自從馬其頓宣佈獨立之日起,希、馬兩國間就“馬其頓”國名問題糾葛不斷,嚴重影響到雙方關係的發展。為了迫使馬其頓“更名換姓”,希臘屢屢在後者加入北約和歐盟的道路上設定障礙,聲稱若馬其頓的國名一日不變,它便永不會改變立場。1995年,希臘同意馬其頓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國名加入各種國際組織,但仍阻止它加入北約與歐盟。
希臘的強力阻擾,令馬其頓遲遲無法加入歐盟和北約,嚴重影響到它融入西方的程序。2017年,扎埃夫出任馬其頓總理後,為了早日掃清入盟障礙,最終決定在國名問題上做出巨大讓步。2019年1月11日,在扎埃夫的提議下,馬其頓議會透過憲法修正案,同意將國家名稱改為“北馬其頓”,14天后,希臘議會批准協議。
同年2月8日,希臘議會表決批准北馬其頓加入北約議定書。至此,希、馬之間關於“馬其頓”國名的爭端結束,北馬其頓入盟的障礙被全部掃清,即將成為北約第30個成員國。作為歐洲唯一一個因鄰國抗議而改名的國家,北馬其頓為了入盟,真可謂付出沉重的尊嚴代價,跟昔日強大的馬其頓帝國相比,地位真可謂一落千丈。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當地時間12日表示,希臘與馬其頓已經就馬其頓的國名問題達成協議,雙方同意馬其頓共和國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結束了27年的“改名之爭”。
回覆列表
這是一種現實的選擇,應該視為雙贏。不讓步不行,否則希臘會阻擾其加入歐盟和北約。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當地時間12日表示,希臘與馬其頓已經就馬其頓的國名問題達成協議,雙方同意馬其頓共和國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Republic of North Macedonia),結束了27年的“改名之爭”。
希臘人珍視“馬其頓”一詞首先是有歷史緣由的。古希臘的馬其頓王國在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就是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帝國。
馬其頓王國基本徵服了整個希臘,並且在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疆域曾經跨歐亞非:
由此可見,希臘人對“馬其頓”一詞的重視。
而且該國北部有一個地方叫馬其頓地區,俗稱“北希臘”。然後,再往北的地方也還叫馬其頓,只不過這是從南聯盟分裂出來的馬其頓共和國。
歷史上的馬其頓地區,歸屬了好幾個國家,如下圖:
原先叫做馬其頓共和國,現在叫做北馬其頓共和國的國家,是從塞爾維亞再分裂出來的。
由於“重名”問題,馬其頓至今沒能加入北約和歐盟,就是因為希臘的反對。
直到昨天(12日),這場長達27年的糾紛宣告終結,馬其頓共和國確定將更名,新國名定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讓步的原因,當然是馬其頓想加入北約和歐盟,不讓步不行。
馬其頓已經表示將就改名問題進行議會投票,或者是直接展開全民公投。最後才會將國名正式定為“北馬其頓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