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嶗山隱士3
-
2 # 來龍去脈a
發心行菩薩道濟世度人,要堅守的原則是什麼?答案:沒有戒律,沒有原則,隨機應變。
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這個人想發菩薩道救濟度人,願力不錯。
行菩薩道濟世渡人是沒有原則。
發願行菩薩道的眾生,具備幾個條件就可以了。
一:慈悲善良。
菩薩的本性就是慈悲善良,修行者如果失去了慈悲善良,做出種種惡行,那行菩薩道就沒什麼意義了。慈悲善良是行菩薩道的根本。
二:心胸開闊。
佛經分小乘(小善)與大乘(大善)。
1:只對自己的家人友人的敬孝,只是一種小善的修行(十二因緣小乘佛經)。
2:對與自己不相干的眾生,如對國家,世界的眾生,也象對自己的親人那麼好,這樣才是大乘(大善如《地藏經》《藥師經》《仁王經》《道行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等等)修行。
三:心與力行相連相應相通。
修行大乘佛法本來就是一件好事,但是自己的才華,自己的力行,自己的學習經驗一定要根上自己的心願。
否則菩薩濟世渡人的願力已經發出,心與力行不到位,照樣徒勞無功。
行菩薩願力要忍耐與持久。
行過菩薩道的眾生都知道這個理論,眾生難調難伏。
1:佈施給眾生,救眾生的修行,達到一定的境界的修行者,這個已經不是難題。
2:教化眾生,要眾生把過去的惡性習性反應改道良好,這個難題是非常的困難與障礙之多。
如果眾生能把過去的惡性習氣改過來,那就不需要再教導了。菩薩修行成功。
-
3 #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不可起大妄語,因此,如果一個人發心濟世度人,已入邪。因自己並不是菩薩。發心度眾生者,只有菩薩。凡人發心是入邪。自己只有懺悔份,等待尋找菩薩引導。所以,凡人沒有原則可尋。
-
4 # 汪旺886
發心目的是什麼,這很重要。
我照顧年老體弱父母不是為了錢財房產,是真心誠意讓老人在有生之年生活好。
“雨水不潤無根之草”。
菩薩不渡無緣之人。發心很重要,是內心深處,是看到有難處人不幫心裡過不去的人,是真心誠意善良濟世之人。
某人夜裡夢見已故父母悽慘悲涼,第二天去問一僧人該怎辦,僧人要他念地藏經迴向給他父母。然後他花了三個多小時念完後一半給了父母另一半留給了自己。夜裡又做夢,見父母指著他鼻子大罵他不敬不孝……
基本原則是發心善良一定要出以真心真意,真心幫人渡人,最後才能渡己。
人間一切、菩薩看得見。阿彌陀佛
回覆列表
要想度人,必先度其身,自己對菩薩道有很高的修為,一般行此道者都不可己修成正果示信眾,只可傳道佈經施捨為已任,以自身修為之道予施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