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正史漫談
李陵投降匈奴,被封為駙馬,大權在握,終生享受了榮華富貴;甚至在700多年後的唐朝時期,居住在今俄羅斯境內的黠戛斯部落酋長親自率隊趕到長安,聲稱自己一族是李陵的後裔。
而李廣利投降匈奴後,起初同樣也被封為了駙馬,不過“可惜”的是,短短一年後他就身首異處,被自己的老丈人剁了。
造成這一區別的最關鍵原因,可以套用咱們的一句俗語:尊重源自實力。李陵被重用、李廣利被輕易拋棄,主要源於他倆實力相差太懸殊、價值天差地別。
李陵:以5000步兵,生抗匈奴80000騎兵,殺敵上萬。李陵和李廣利算是“戰友”。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騎兵三萬,從酒泉出擊匈奴。李廣利起先獲得小勝,在天山斬獲了匈奴右賢王的一萬多人。不過,其後面對匈奴的反攻,漢軍損失了近6成兵員。
緊接著,原本被安排負責後勤的李陵主動請戰,豪言要“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這5000人,就是他駐紮在酒泉、張掖時日夜訓練的丹楊、楚地兵,他們尤其擅長射箭。
9月,李陵率兵北上,行軍30天后抵達單于王庭南邊的浚稽山,隨後遭遇了匈奴單于率領的3萬精騎。雙方一輪交手後,原本勝券在握的匈奴騎兵當陣被殺數千人;單于大驚失色下,調來近8萬人圍攻李陵。
漢軍邊戰邊撤、匈奴窮追猛打。一路上,面對漢軍的強弓硬弩、厚重防禦,匈奴人先後被殺近萬人;但漢軍也損失近半,更要命的是,王牌武器——箭,逐漸消耗殆盡。
八天後,當漢軍距離邊境線只有一百多里地、匈奴人已經琢磨撤退時,漢軍中一個軍候向匈奴人投降,並將底細全盤托出。最終,在匈奴人的圍攻下,彈盡糧絕的漢軍只剩下400多人逃回漢朝,統帥李陵被俘後投降。
那麼,匈奴單于為什麼優待李陵呢?《史記》中是這麼解釋的:
單于既得陵,素聞其家聲,及戰又壯,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
即有兩個原因:
首先,李陵出身名將世家,祖父是飛將軍李廣,如果把這樣顯赫的將門之後收歸麾下,不僅能壯大自己的實力,還能削弱漢朝廷上下計程車氣;
其次,匈奴人崇拜英雄好漢,而李陵在此戰中表現出色,以區區5000步兵迎戰8萬騎兵,而且還造成了上萬的擊殺,讓這樣的人才為自己效力,匈奴豈不如虎添翼?
總而言之:李陵的軟硬實力,值得匈奴人收為己用。
因此,匈奴單于不僅自己的女兒嫁給李陵,而且還把他立右校王;匈奴單于的母親曾經想殺害李陵,也因為單于的嚴密保護而作罷。其後,“陵居外,有大事,才入議”,也就是說,他是在外獨當一面的實權人物,而並非被綁在身邊嚴加看管。
李廣利的官職雖高,但價值與李陵相比就低了很多。
李廣利:扶不起來的阿斗、戰功乏善可陳的“人造明星”李廣利的身份其實和衛青有點相似,都是因為自己姐/妹深受漢武帝寵愛,才獲得了出人頭地的機會。也許是當初衛青的案例太過於成功,漢武帝不遺餘力的為李廣利提供幾乎最好的資源、最佳的機會,試圖把大舅子培養成第二個衛青。
但與當初力挽狂瀾的衛青相比,李廣利的戰績實在拿不出手,稱得上爛泥扶不上牆。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派李廣利帶領好幾萬人去攻打大宛,期待能獲得貳師城的汗血寶馬,因此李廣利被封“貳師將軍”。但是這位大舅子實在坑人,他往返兩年,不僅一無所獲,手下的軍人死得只剩下1/10;
到了前102年,惱羞成怒的漢武帝為了拿下大宛、威震西域,不僅給李廣利增派六萬人、50多位校尉軍官,配備的各類物資、牲畜、裝備更是不計其數。在這樣的配置下,李廣利終於拿下了西域小國大宛,取得漢武帝心心念的大宛馬3000多匹。
依靠這種投資收益率完全不成的戰功,李廣利終於被封侯。到了公元前99年,也就是上文提到了李陵出戰匈奴那一年,主將李廣利先勝後敗、損兵折將;
公元前97年,李廣利率六萬騎兵、七萬步兵,在餘吾水南岸與匈奴單于率領的十萬人交戰,雙方纏鬥十多天,李廣利難以取勝、突圍而回。
公元前90年,李廣利率軍7萬出擊匈奴,起初獲得了小勝;但就這期間,因為親家劉屈氂因巫蠱事件被殺,李廣利的妻兒也被牽連逮捕;為了建功贖罪,他不惜率軍冒進,甚至殺害了阻止自己的漢軍將領。
其後,連續奔波、軍心不穩的漢軍遭受匈奴突襲,損失慘重;遭受此挫折的李廣利更加六神無主,漢軍再次遭受匈奴襲擊,七萬將士幾乎全軍覆沒。李廣利厚著臉皮投降匈奴後,對方知道他身份特殊,希望藉此羞辱漢武帝,也將單于女兒許配給他。一時間李廣利尊寵無比,甚至受到了另一位寵臣衛律的嫉妒。
但好景不長, 一年多後,衛律以替單于母親治病的為由,輕易說動單于殺掉李廣利祭祀宗廟。而在之前,因為自己降敵,李廣利留在漢朝的家人也被殺光,一代明星將領,落得了族滅的下場。
對比李陵、李廣利二人的不同遭遇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同為降將,也同樣被招為駙馬,但李陵由於自己的獨特價值,被匈奴人終生重用。而李廣利起初得到善待,更多的是因為匈奴人想借他外戚的特殊身份羞辱漢王朝;但這一目的實現後,他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價值,這就是其輕易死在“治病”這樣可笑理由下的原因。
這也說明,特殊的身份,也許可以幫助人們暫時走上捷徑;但最終決定其命運的,說到底還是實力。
-
3 # 楊角風發作
同樣投降匈奴,為什麼李陵和李廣利,一個當了駙馬,一個卻被殺?
李陵是李廣的孫子,李家一門三傑,能力很強,但命運不濟,都沒有落得什麼好下場。李廣被迫自縊,李敢被霍去病射殺,李陵則被迫投降匈奴,老死異鄉。在三人當中,李陵的結局可能還算好的,李廣和李敢都是橫死,而李陵是自然死亡。
公元前103年,李陵在浚稽山苦戰匈奴,之後寡不敵眾,李陵投降匈奴。匈奴單于待李陵不錯,不僅給了高官厚祿,還將其女兒許配給李陵,哪怕李陵在後世頗有爭議,但其還是得以善終。
反觀另一位西漢將領李廣利,他同樣是在戰場上被匈奴擊敗,只不過投降一年後,就成了匈奴單于的刀下亡魂。同樣是匈奴俘虜,為何李陵和李廣利待遇差距如此之大,一個風風光光,一個死於非命?
一、匈奴佩服強者,李陵曾以五千步兵抵擋八萬匈奴騎兵
唐太宗李世民曾這樣評價李陵:
“李陵以步卒五千絕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的書竹帛。”
意思就是說李陵以五千士卒縱橫千里,雖說投降了匈奴,但其功績還是寫在了史書中。
可見就連天可汗對李陵也有幾分敬佩之意,哪怕李陵稱不上個英雄,也能稱得上是個豪傑。在那場驚天動地的戰役中,李陵拼盡了全力,給予匈奴以重創。
公元前99年,李廣利奉命出征匈奴,而李陵雖說也在軍中任職,卻只得到一個運送糧草的差事。李陵繼承了李廣的勇武和帶兵的本領,而此時正是殺敵立功的好時機。
於是李陵主動向漢武帝請戰,只帶五千步兵,迎擊匈奴騎兵。漢軍本就以騎兵見長,而步兵移動速度慢,面對強悍的匈奴騎兵一點優勢都沒有,即便如此,漢武帝還是同意,就真的讓李陵帶著五千步兵出征了。
很快李陵在浚稽山遭遇三萬匈奴主力,頭一次接戰,李陵殺掉敵軍數千人,匈奴單于見李陵不好對付,就集結左右賢王八萬騎兵,對李陵展開殲滅戰。為了勝利,李陵殺掉軍中女子,安定了軍心,之後且戰且退,且退且戰,數十萬支箭矢用盡。
即便如此,漢軍仍是悍不畏死,到最後足足殺掉近兩萬敵軍,而李陵只帶了五千人,殺掉數量超過本隊人馬數倍。如此戰績,縱使李陵是投降了匈奴,多少有些爭議,但後世人仍對李陵推崇備至。
匈奴作為草原上的民族,一向崇拜強者,而李陵以少殺多,以劣勢兵力縱橫數千裡,符合他們心中強者的標準,所以匈奴單于對李陵也是十分客氣。
史料記載:
“單于既得陵,素聞其家聲,及戰又壯,乃以其女妻陵而貴之。”
一方面李陵是李廣的孫子,在西漢名氣很大,而且本身又有能力,如果這種人能被匈奴收歸己用,那帶來的價值可是難以估算的。於是匈奴單于封李陵為高官,還將其女兒嫁給他,以此拉攏李陵。
二、李廣利能力平平,對匈奴缺乏利用價值
漢武帝啟用李廣利也是迫不得已,衛青、霍去病去世後,西漢再難出現如此厲害的將領。而漢武帝選拔將領大多要從外戚中尋找,於是李廣利就這麼被趕鴨子上架了。李廣利的妹妹李夫人是漢武帝的寵妃,也是靠著這層外戚關係,李廣利才能扶搖直上。
李廣利從進攻大宛到匈奴,雖說也打過勝仗,但戰績平平,漢軍屢次受挫,常常損兵折將。在匈奴人眼中,李廣利和李陵不是一個等級的,李廣利帶兵水平很有限,而且他是主動投降的。
公元前90年,李廣利趁衛太子自殺之際,想和宰相劉屈另立昌邑王為儲君,左右活動。不成想卻被漢武帝發覺,不久之後東窗事發,劉屈被殺,李廣利擔心被牽連,兵敗後直接投降了匈奴。
除此之外,李廣利貪圖富貴,到了匈奴這裡也不安分,想在匈奴繼續富甲一方,也得罪了不少人。李廣利在匈奴單于這裡不值一提,儘管匈奴有善待漢朝俘虜的傳統,但還是將李廣利殺掉了。
史料記載:
“徵和三年,貳師復將七萬騎出五原,擊匈奴,度郅居水。兵敗,降匈奴,為單于所殺。”
李廣利沒有高超的本領,他對匈奴的利用價值很有限,如果有特殊情況發生,匈奴可以隨時犧牲掉這位漢朝俘虜,這就是李廣利被殺的其中一個原因。
三、貳師將軍李廣利,搶了衛律的風頭
李陵投降,其中是有貪生怕死的成分的,畢竟人的命只有一條,能活著誰也不想死。李陵有心想回漢朝,但漢武帝殺掉其全家,毀掉其名譽,使他再也無法迴歸漢地。儘管如此,李陵還是心念家鄉,他曾被要求勸說蘇武投降,但蘇武寧死不降,李陵滿心愧疚道:
“嗟乎,義士!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
李陵還是位有情有義的漢子,同時,李陵行為低調,在匈奴固然被封為高官,他也儘量避免參與漢匈雙方的衝突,為人低調也是李陵得以善終的原因之一。
起初,李廣利還是頗受匈奴重視的,畢竟他好歹也曾經是漢軍主帥,但隨和時間流逝,李廣利得到匈奴單于的寵信,由此也激怒了一個人,此人就是衛律。
衛律很早之前就投靠了匈奴,被匈奴單于視為親信,而自從李廣利的到來,單于對衛律寵信日漸削弱。這就好比妃嬪為皇帝爭寵,而衛律、李廣利爭的是富貴和權力。
既然李廣利成了單于身邊的紅人,那麼衛律可能會受到排擠,所以衛律心生怨恨,想要廢掉攔路石李廣利。
當時恰巧匈奴單于的母親生病,衛律就指使巫師,說是去世的單于發怒了,如果將貳師將軍李廣利做了祭品,那麼母親的病就能好。匈奴單于就這麼輕信了巫師的話,將李廣利斬殺祭了天。
李廣利的死就是這麼尷尬,他是被另一個漢朝叛徒的嫉妒心害死的,僅此而已。假如李廣利也低調一點,委婉一點,沒有得罪衛律,那麼很可能也能混個善終。
李陵在匈奴心情抑鬱,當然沒有什麼爭權奪利的心思,這一點反而保護了李陵,免受小人迫害。
-
4 # 清水空流
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李陵是以“勝利者”身份投降的,真有才,真有本事。投降是被迫的,而李廣利無論地位,職務都高於李陵,但李廣利的實在失敗的投降下投降的,投降是主動的,在匈奴眼裡是無能之輩。因妒被殺,應該是挺冤枉的。對比李陵真的差的不僅僅是運氣。
真的,漢武帝也許真的老李家犯衝,先後兩個降匈奴的武帝高階將領都姓李,如果說,李陵的職務還算不高的話,李廣利可不一樣,同樣也是外戚,同樣是三軍總司令,應該說,漢武帝是把李廣利當衛青和霍去病培養。可惜,李廣利既沒有衛霍的能力,更沒有衛霍的運氣。李廣利投降匈奴既有漢武帝逼迫,也有李廣利自己原因。
在漢武帝太子劉據被逼自殺以後,李廣利謀取太子之位。在徵和三年,李廣利在領兵征戰匈奴的時候,與與丞相劉屈氂商議(二人兒女親家)。李廣利便想乘機讓他妹妹李夫人所生的兒子昌邑王劉髆立為太子。在這個問題上,二人利益完全一致,劉屈氂自然滿口答應,但此事敗露。漢武帝大怒,誅殺劉屈氂好李廣利滿門,此時在前線李廣利又作戰失敗,七萬漢軍全軍覆沒。此時李廣利要想活命只有投降匈奴,李廣利兵敗後投降匈奴,狐鹿姑單于知道李廣利地位很高,便將女兒嫁給他。這單于真有意思,凡是投降過過來的漢軍高階將領一律招駙馬。
李廣有三個兒子,長子李當戶,次子李舒,三子李敢。李陵就是李當戶的兒子,是李廣的長孫。當李陵未出世的時候李當戶就去世了。漢武帝天漢2年,李陵帶領5千步卒按照武帝要求,一路進兵最終到達浚稽山。李陵很幸運一路沒有遇見匈奴人馬,按時到達目的地,武帝聞之大喜加封李陵為郎官,李陵此時應該迅速退兵,因為李陵現在畢竟是孤軍深入。但此事沒有引起李陵的重視,而當李陵準備回軍的時候,卻已經晚了。匈奴的主力軍隊已經逼近李陵了。匈奴的探馬打探到一支漢軍步卒深入匈奴腹地。匈奴且鞮侯單于知道大喜,立即帶領本部3萬騎兵日夜兼程。全力趕赴浚稽山,把李陵圍困在浚稽山區上附近。一場步兵與騎兵的對決開始了。(實際上是翁婿對決)。
幾番廝殺之後,李陵與大漢軍營只差100多里,但這一百多里對李陵來說,卻是比登天還難。李陵說到這裡是淚流滿面。可以說,李陵的眼淚是真的,既有失敗的痛苦,也有自己前途的悲傷。更有面對死亡的懼怕。李陵最終投降了。李陵5千步卒,最終逃回軍營的只有400餘人。
以上是李廣利和李陵投降匈奴的原因。但為何李陵最終“安詳富貴”而李廣利卻落得一個身首異處,李陵平安在於低調,幾乎不干預匈奴事務,且鞋侯單于愛惜李陵,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李陵,加封李陵為右校王。痛哭而難以忘懷的李陵在匈奴鬱鬱而終。李陵的一生是灰暗得,沒有任何光彩,李陵絕非名將,即便這次戰鬥得勝,也說明不了什麼。但從其他方面來看,李陵缺乏一個名將應有的素質和水平。
李陵投降匈奴首先是惜命,再就是怕丟人,在武帝面前誇下海口,實際全軍覆沒,回到長安面子上受辱到罷了,關鍵是前途肯定是完了。對於一個以復興家族為己任的李陵來說,這無疑是致命的。漢武帝性格暴虐,回到長安凶多吉少李陵不願意回去也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說李家三代都很不幸,李廣被逼自殺,李敢被霍去病誅殺,李陵流落匈奴。三代將門最終族滅,讓人遺憾和惋惜。
至於說,李廣利為人平庸。無能。各個方面並不出眾。但李廣利被殺應該是比較委屈的,這裡不得不提一個人,衛律。衛律也是投降匈奴的漢臣,衛律被匈奴為丁靈王,頗受匈奴尊崇而重用。李廣利投降匈奴以後,地位在衛律之上,衛律對此十分忌妒,男人的嫉妒更甚於女人,衛律就想借刀殺人。該著有事,單于的母親病了,衛律命令匈奴的巫者,讓她說已故單于發怒了,說他說:“我們過去祭兵,經常說抓住貳師將軍要把他殺了祭祀宗廟,現在抓到了,為什麼不用他祭廟?”因此單于便收捕了貳師將軍,殺了李廣利祭廟。也就是說,衛律唆使匈奴的胡巫殺李廣利以祭神。李廣利臨死之前大罵道:“我死了一定要讓匈奴毀滅!”。你你還別說,李廣利這嘴真靈,正巧匈奴連著下了幾個月的大雪,牲畜都凍死了,人們也因瘟疫得病,莊稼不能成熟,匈奴人迷信,以為李廣利顯靈,出於畏懼,給李廣利建立了祭祀的廟祠。
李陵活命在於低調。李廣利死於他人嫉妒。李陵心死了,無慾無求。這才在匈奴平安一生,如果李廣利低調一點話,也許可以活命。可惜李廣利沒有這個頭腦。
-
5 # 唐代丹藥
李陵和李廣利在未變節之前也是多有交集,不過那時的李陵連初露頭角都不算,常年駐紮在張掖或酒泉練兵,間隙時受命迎送征伐大宛國歸來的李廣利。
而李廣利此時正是舉國為之親附的物件。李廣利不僅是獲得大功彰顯國威的將軍,並且是漢武帝寵幸的李夫人之兄,還是漢武帝親子昌邑王劉髆的親孃舅。擁有著貴於常人的外戚身份,這一點在“巫蠱之禍”後更加至關重要,無異於另一個版本的“衛青”。
一個皇親國戚,一個世家子弟,一個功名顯赫,一個等同於籍籍無名,為何受到漢武帝信任的他們要先後變節叛入匈奴?李陵和李廣利的最終命運又是天壤之別?
這裡面其實暗含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匈奴為什麼能夠接受昔日的敵手?不僅相信,而且委以重任?
這其實可以歸結為匈奴的立場。
匈奴的立場,在針對漢朝方面是一直在調整的。冒頓單于時期,匈奴最為強大,“控弦之士三十餘萬”,成為地域廣闊且龐大的草原帝國。對於漢朝的降將及部屬依然是來而不拒,如韓王信等。 冒頓對這些降將的做法是,命其作為嚮導和先鋒,南下侵擾漢朝,劫掠漢朝,最終的目的自然是將漢朝納入其治下。
但在平城之圍後,冒頓幾乎觸及到了這一最終目的,但是由於冒頓閼氏(媳婦)的勸解,放棄了兼併漢朝的目的。
但匈奴並未就此輕易放過剛剛建國不久,還處在平定內亂的漢朝。
最終,劉邦採取了劉敬(原名,婁敬)的和親建議,每年拿出賦稅的一部分和漢朝宗室美女“孝敬”匈奴,減緩匈奴的劫掠頻率,爭取時間增長國力。
直到漢武帝繼位,國力大大增強,揭開了反攻匈奴的序幕。
在衛青和霍去病的持續高強度的征討之後,匈奴不僅大量折損最有活力的青壯年,還因漢朝摸索出來了一個不用刀兵便可打壓匈奴的辦法而苦不堪言,漢朝僅是將原先在秋季進攻改為了春季進攻,使得匈奴賴以生存的牛馬羊等畜類,無法正常的繁殖。
原本就只有一百多萬人口的匈奴,在這種打壓政策下是苦不堪言。急需大量的人口和財物補充,維持其統治。對於熟知軍事的將領更是喜愛異常。
所以,李陵和李廣利兩位當世聞名的將領,自然受到禮遇。不僅先後封王,賜予領地,更是將女兒嫁與二人,以結其心。
可是,為什麼李陵和李廣利兩人在如此春風得意之時,一個被殺,一個成為駙馬卻鬱鬱而終?
對待名利的不同
李廣利,史書認為是由於李廣利的妹妹李夫人獲得漢武帝的寵愛,進而李廣利得到了漢武帝的青睞,上以夫人兄李廣利為貳師將軍,他是繼衛青霍去病之後,又一位得到漢武帝精心扶植的大將,以低微的歌舞伎家族的身份被委以貳師將軍,征討遠在萬里之外的大宛貳師城,為漢武帝奪取心愛的天馬——汗血寶馬。
第一次出征大宛國失敗後(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李廣利在玉門關外駐留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期間發生了一件大事,李廣利的發展方向也因此發生了轉變。 李廣利的弟弟李季被定為謀反,李廣利的兄長李延年也受到牽連,李延年和李季被滅族。
此時,漢武帝已經開始籌建第二次徵大宛的具體事宜,漢武帝沒有將其納入連坐的範圍,給與了特赦,並親下口諭予以確認。李廣利及其一家幸運的逃過了一劫。
但是,這件事情卻是將李廣利在朝中的根基幾乎挖掘一空,他最大的依仗李夫人更是早在太初元年左右(公元前104年)離世。
之後,李廣利進入到了自己事業的平穩期,不斷受命北上征討匈奴,雖然敗多勝少,卻也堪堪能維持住國威不墜。 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巫蠱之禍發生後,太子劉據及其衛氏一族悉滅,太子之位虛懸。有資格繼承皇位的還有四位,但是漢武帝並沒有給與確認。業已成年的燕王劉旦等人都在積極爭取。
為此,已是海西侯的李廣利與丞相劉屈氂結為了兒女親家,劉屈氂之子娶了李廣利的女兒。 不久,匈奴再次襲擾邊地,李廣利受命出征,親家劉屈氂送行。李廣利催促劉屈氂助自家的外甥昌邑王劉髆上位,條件是劉屈氂的權位可以獲得長久保證。
這關乎自身及家族的長期利益,劉屈氂答應下來。這也是因為漢武帝施行“推恩令”,使得作為宗室子弟,也不得不參與到爭權奪利的行列中來。
可是,就在李廣利與匈奴拼殺時,劉屈氂的妻子因行巫蠱之事被人告發,一番審訊過後,又將李廣利與劉屈氂準備擁立昌邑王繼位的事情抖露出來,劉屈氂被腰斬,妻子被梟首。李廣利被滅族,李廣利遠在戰場上,因此再次逃過一劫,隨後脅迫七萬漢軍投降匈奴。此時是徵和三年(公元前90年)。
而此時李陵已經在匈奴呆了9年。
頭一兩年是李陵心意發生突變的時期。
李陵剛歸降時,並沒有受到什麼禮遇,反而是遭受了種種限制,與外界的聯絡都是斷斷續續,因此而引發的事件最終斷絕了李陵迴歸漢朝的心思。
對於李陵被俘,經過一年多的反覆思慮,漢武帝頗有些悔意,便派遣大將軍衛青的好友兼救命恩人公孫敖領兵迎接李陵歸漢,卻因種種原因,未接到李陵,卻意外得到了訊息。李陵為匈奴在練兵。
漢武帝勃然大怒,將李陵母親妻子兒女一一誅殺。
至此之後,李陵開始慢慢接受匈奴“帶有目的”的禮遇,但是刻意的保持著距離,因為李陵還有其他族人在漢朝居住。
到了此時,可以說李陵和李廣利二人的遭遇相差不大,一樣的孤家寡人,飄零他鄉。也可以說,他們的起點基本上相等。
可是,漢朝的態度又決定了二人的立場,使得他們最終有了不同的命運。
立場決定命運
李廣利之所以叛逃,除了本身的緣故之外,還與匈奴派出的對陣將領不無關係。這位將領與李廣利家族大有淵源。
衛律,原本名不見經傳,可是在李延年作出那首“北方有佳人”的歌舞后也是水漲船高,先是李延年的妹妹成為漢武帝的愛幸之人,而後李廣利得以躍升為一軍之長,衛律也憑藉與李延年的關係和舉薦,得到官職並且作為使者出使匈奴。
但恰逢李季姦淫後宮獲得謀反的罪名,使得李延年被列入連坐的名單中被誅殺。衛律得知訊息後,懼怕也牽連進去,原本已進入漢朝邊界,卻是絲毫不敢停留,轉身投降匈奴。
衛律本是胡人,卻多年在漢朝混跡並得到官職。可見衛律也是一位玩弄政治的高手。他在匈奴中是如魚得水,很快獲封丁零王的稱號。
李廣利在戰場遇到衛律時,正是李廣利得知自家牽連到了丞相劉屈氂妻子行巫蠱事,詛咒漢武帝的事發的時候,經過老朋友的一番開導之後,李廣利帶兵七萬歸降匈奴。
當進入到匈奴的地界後,李廣利的面前只剩下兩條路可走,要麼死心塌地的融入到匈奴之中,要麼如蘇武和常惠等人一樣,找尋機會迴歸漢朝。
可是,李廣利接二連三的牽扯到謀反案之中,即便是漢武帝將其放過,可是他還要承受因爭立太子的事情,遭受政敵千方百計的打擊,就算能夠僥倖再次逃脫,也是生不如死。
他面前因此只剩下一條路可走,以匈奴為新的起點,獲得他夢寐以求的榮華富貴。李廣利的這種心思其實早在與劉屈氂私下達成共識時,已經是顯露無疑。
再加上有往日的故人衛律在一旁的扶持,武將出身征戰十餘年的李廣利很快融入到匈奴的高層之中,並參與到大事和國事的商討之中。
而李陵則不然,一方面憤恨漢武帝的狠辣,一方面又揹負著對家族榮耀的玷汙的愧疚感,一方面又不斷受到老朋友霍光上官桀等人的邀約,使得李陵夾雜在其中難以抉擇,他唯一能夠讓他自己感到安慰的是,自己不做任何有損於大漢帝國及家族的事情,對於在匈奴的地位如何不是他想要去追求的。雖然不時迫於壓力參與匈奴的大事之中,只是充位而已,極少介入到匈奴高層之間的爭權奪利。
終於在李廣利叛入匈奴一年後,其權勢已然凌駕於故人衛律之上,這引起了衛律的嫉恨,找到一個由頭借單於閼氏的手將李廣利處死。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個由頭還是和巫蠱詛咒皇室有關。
至於李陵雖然是壽終正寢,於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過世,但是其一生卻一直遭受精神折磨,如同行屍走肉。
-
6 # 殷蜜密
一、李陵為何投降匈奴
倘若說李廣的人生是一幕悲劇的話,那麼他的孫子李陵卻是一幕“慘劇”。公元前99年李陵35歲,正值人生最鼎盛之時,這一年李陵的人生被撕裂了。
由於漢武帝要討伐匈奴右賢王,便派李廣利為帥,李陵則負責輜重,等於搞了後勤了。但李陵卻主動請求,率一彪人馬攻擊匈奴。漢武帝最初沒有同意,理由雖沒說,但從事後李陵率步兵作戰的來反推,顯然是因為馬匹不夠。
須知,草原戈壁作戰,在沒戰馬的情況下是異常危險的,但在李陵的堅持下,漢武帝最終同意了。就這樣李陵率五千步兵,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深入草原戈壁。哪料卻正撞上匈奴主力大軍。
五千步兵對陣三萬匈奴鐵騎,李陵幾乎創造了奇蹟,打得匈奴損失慘重,沒撈到一點便宜,以至於匈奴人都懷疑了人生,都準備要撤退了。可就在這關鍵時刻,李陵隊伍中出現了一個叛徒,告知匈奴人李陵隊伍的真實情況,悲劇發生!
李陵投降後,漢軍僅四百人逃回。漢武帝聽聞情況後大怒不已!畢竟李陵不是一般人,是飛將軍李廣之後,按漢武帝的思維,必會戰死沙場!可震怒之後,漢武帝似乎清醒了過來,便派公孫敖率部出塞,看看能不能把李陵接回來。
顯然漢武帝有些不相信李陵是真投降。哪料公孫敖卻帶來一個不靠譜的訊息,李陵不但投降,反而幫著匈奴人練兵。漢武帝失去了理智,殺掉了李陵全族。
一年後,確切訊息傳來,根本不是李陵在幫匈奴人練兵,是一位叫李緒的叛徒。但一切已經於事無補。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李陵徹底投降了匈奴,並當了匈奴的駙馬,不但備受匈奴人尊敬,且連單于都異常信任他。同時漢朝其實也一直沒忘記他。
在漢宣帝時期,李陵的少年好友霍光,曾派人去想把李陵接回來,告知他一切都是誤會,但李陵卻說了一句:丈夫不能再辱!由此李陵終老於匈奴……
二、李廣利為何投降匈奴
跟李陵在漢武帝手下情況相反,李廣利卻被漢武帝視為:衛青、霍去病之後,漢朝的第三戰神,備受漢武帝信任。而李廣利也確實打出了成績,雖比不得衛青和霍去病。
其實李廣利,不能認為他是依靠妹妹李夫人受漢武帝恩寵,才換來的重用,畢竟李廣利有破大宛,敗匈奴,威震西域這樣的戰功。所以李廣利真正的錯,就是他摻和了漢武帝立嗣,想讓自己的妹妹所生的昌邑王當太子。
結果在李廣利第三次出征匈奴,一片形式大好時,李廣利突然收到了,家中老小因攪入立嗣事件,都被漢武帝抓入大牢的訊息。最終李廣利為了立功,營救家人,造成了兵敗,七萬漢軍葬送在李廣利之手。
而李廣利也隨之投降匈奴,跟李陵一樣,竟然也當了個駙馬。漢武帝卻被氣瘋了,隨之殺掉李廣利全家。李廣利死心塌地地歸順匈奴。
但好景不長,僅一年後,公元前89年,由於單于的母親得病,匈奴的巫師言稱,是死去的老單于怒了,因為他活著時曾發誓,必要生擒李廣利,用來祭神。巫師的這話一出,李廣利毫無疑問,被殺了!
參看李廣利被殺原因,其實已經說明了他不是庸才,不然死去的老單于也不會這麼恨他。那麼在李廣利被殺時,顯然李陵不但活著,且依然還在匈奴。為何從李廣利投降到被殺這一年的時間,李陵就失蹤了呢?
三、為何一個當駙馬,一個被殺
其實這就是李陵和李廣利一個被尊敬,繼續當駙馬,一個最終被殺的真正原因。因為李陵在投降匈奴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殺掉了仇人李緒。前面說了正是李緒為匈奴練兵,導致了被錯認為是李陵,故而漢武帝殺掉了李陵全家。
且在李陵當上駙馬後,便請求遠離匈奴的權力中心,來到了偏遠的地方生活,基本不介入匈奴的相關決策等。也就是說,李陵相當低調,屬於無奈投降,卻依然還心有漢朝。
反觀李廣利在投降後,雖最初很被重視,但他卻死心塌地投降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根本沒離開匈奴的權力中心,因此遭到了一人的嫉妒,這就是:衛律。
衛律本是生在漢朝的匈奴人,迴歸匈奴後,看到李廣利這麼風光,自然是羨慕嫉妒恨,他便買通了巫師,搞死了李廣利。所以筆者才推斷,必是李廣利死心搭地地投降了匈奴,甚至有殺回漢朝報仇的意思,不然怎能遭嫉?
正是因為李廣利太高調了,而忘記了當時匈奴和漢朝,基本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關係錯綜複雜。且更關鍵的是,李廣利投降的實在難看!七萬漢家兒郎都讓他給毀了,對比李陵,五千步兵差點打敗匈奴,且兵敗後還逃回去四百多,這簡直沒法比。
誰都敬重英雄,佩服有氣節的人,李陵自始至終都保持著一份氣節,而李廣利卻全身心的把自己當成匈奴人,自然他是找死!
-
7 # 香茗史館
李陵和李廣利的投降有所不同,李陵乃是在兵少將寡的情況下遭遇匈奴主力,一番血戰之後力竭兒降;李廣利卻是因為參與立儲之事導致妻兒被抓,立功心切之下遭遇大敗後投降。在投降匈奴之後,事實上兩人都做了駙馬,唯一不同之處在於李陵似乎有些心灰意冷,因而不是很受重用;而李廣利則是備受尊崇,但這卻遭到了另一個“漢奸”衛律的嫉恨,最終被其陷害而死。
兩人投降有所不同在漢朝內部,李陵的地位便顯然不比李廣利,一方面李廣利的妹妹李夫人和弟弟李延年分別是漢武帝的寵姬和寵臣,另一方面他經歷過破大宛、敗匈奴兩次淘金,雖然戰績平平,但畢竟是勝了,因此李廣利顯然要更受重用一點。而從投降的過程來看,李陵的投降顯然要比李廣利更加悲壯一些。這些應該也是造成兩人之後在匈奴所受待遇不同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陵
1、李陵的投降。天漢二年(前99年),李廣利奉命統帥三萬騎兵,攻擊盤踞在天山一帶的匈奴右賢王,漢武帝召見李陵,原本想要讓其為大軍押送糧草,但李陵卻說“臣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於是漢武帝便同意了他的請求,並命令強駑都尉路博德領兵在中途迎候李陵的部隊。結果李陵卻在浚稽山遭遇到了單于主力,五千步兵被匈奴三萬多騎兵包圍,如果硬拼雙方兵力差距明顯,如果撤退人腿根本跑不過馬腿,因而這幾乎就是必死的局面。但李陵這一仗卻打出了氣勢,初戰便斬殺匈奴兵數千,迫使匈奴單于召集左賢王、右賢王八萬多騎兵一起圍攻李陵,李陵且戰且退,先後對匈奴造成了數萬傷亡,甚至迫使匈奴作出了撤退的決定。然而卻不想李陵軍中一個叫管敢的軍侯因被校尉凌辱而投降匈奴,並將李陵軍中的實際情況告訴了匈奴單于,這才使得匈奴下定了消滅李陵軍的決定,一番血戰之下,韓延年戰死,李陵無奈投降,而李陵所率領的五千步兵,僅有400餘人逃了回去。
△李廣利
2、李廣利的投降。前文說過,李廣利在漢武帝后期深受重用,甚至被認為是衛霍之後漢朝的又一位戰神。可事實是,李廣利的上位有著漢武帝愛屋及烏的因素在內,其所為的戰績實際上也只是戰績平平。而李廣利的失敗,源於他參與了立儲之事,當時太子劉據因“巫蠱之禍”而死,新的儲君還未確定,李廣利便想趁機讓他妹妹李夫人所生的兒子昌邑王劉髆成為太子,於是在政和三年(前90年)出征匈奴之前,李廣利和兒女親家左丞相劉屈氂商議,讓其向漢武帝進言。李廣利出兵之後,初始階段確實取得了一定的勝績,匈奴不斷敗退,根本不是漢軍的對手。但在同年六月,劉屈氂因立儲之事多次遭到漢武帝責備,其妻因對武帝不滿而以巫術詛咒武帝,致使劉屈氂被腰斬示眾,其妻兒也被斬首,李廣利的妻兒也因此遭到逮捕囚禁。李廣利得知訊息後,便想透過立功贖罪救出妻兒,於是便以七萬士兵的性命為賭注,盲目進軍,意圖擊敗匈奴主力,取得大勝,結果卻在燕然山(蒙古共和國杭愛山)遭遇大敗,其所率七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李廣利戰敗之後逐投降匈奴。
李陵和李廣利在匈奴享受待遇不同,因而結局有所不同如前文所述,李陵的投降頗有些被迫的意味,漢武帝在得知李陵投降的訊息後,起初極為憤怒,司馬遷甚至因為替其求情而遭遇腐刑,很久之後醒悟過來,明白李陵的投降乃是因為突圍無望、外無援兵所致,於是派因杅將軍公孫敖深入匈奴境內接應李陵返回。
△李陵乃是被迫而降
公孫敖無功而返,卻對漢武帝說“聽俘虜說,李陵在幫匈奴單于練兵,意圖對付漢軍。”事實上,當時替匈奴練兵的並非李陵,而是另外一個投降匈奴的漢將李緒,結果就因為這個錯誤的訊息,導致漢武帝將李陵的母親、兄弟和妻子全部斬殺。
得知此事之後,李陵怨恨李緒為匈奴練兵而使自己全家被誅,於是派人刺殺了李緒,而他自己也就此斷絕了返回漢朝的心思。匈奴單于對於李陵則是極為佩服,對其禮遇有加,並將女兒嫁給了她,立其為右校王。不過李陵雖然從此再也沒有返回漢朝,在匈奴享受禮遇,但也就此遠離朝堂,不再參與政事,直到二十多年後,於元平元年(前74年)病死。
△李廣利投降之後仍受重用
李廣利在漢朝之時便是位高權重,投降匈奴之後自然也是深受重用,單于同樣將女兒嫁給了她。從李廣利的一貫作風來看,他顯然是個不願輕易放棄權利之人,以匈奴單于對他的態度來看,他應該是存在於匈奴權利中心的人物。
當時還有一個漢朝投降匈奴的人物,這個人便是衛律。衛律曾經與李廣利的交情還比較好,然而在李廣利投降匈奴之後,衛律見其受到的尊寵還在自己之上,於是心生嫉妒,意圖殺害李廣利。而當事李陵雖然也備受恩寵,但由於其內心不願為匈奴效力的原因,則並未與衛律產生衝突。
△衛律
於是乎,在李廣利投降匈奴一年多以後,衛律趁單于母親生病之際,買通巫師,謊稱病因是已經去世的單于在發怒,而發怒的原因便是其曾經發誓一定要捉住李廣利來祭神,而如今李廣利正在匈奴,卻備受禮遇。匈奴單于對於巫師的話信以為真,於是李廣利便被殺了,用以祭神。
-
8 # 漩渦鳴人yy
首先先宣告一點啊,李廣利不是名將李廣利,如果是名將的話,那這名將也太不值錢了,只能夠說他是一個出名的將領。
好,迴歸正題,說到這個問題,我就必須看兩個人投降的時候,分別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李陵率領5000步兵在塞外和10萬匈奴騎兵對撞,最後只剩下400多人。李陵無奈之下只能夠之身投降,然後讓這400多將士回家,而李廣利則是因為他的妹妹受到了朝中勢力的牽連,無奈之下率領10萬大軍進攻匈奴,最後只剩下4萬多人,率領著4萬多人一起投降了。
這樣的話就形成一種很有趣的事情就是李陵是一個人投降的管理,一個人那太簡單了,給他好吃好喝的關起來,那不就完了嗎?李廣利,那就麻煩了。李廣利手底下有4萬多人吶,這麼多人,究竟是聽匈奴的還是聽李廣利的?匈奴手底下最多20萬的軍隊,而且這個時候匈奴已經被衛青,霍去病給打殘了,這個時候能湊出來10萬人已經算得上是頂天兒了,如何看管著4萬人成為了一個問題,因此李廣利也成為了一個比較危險的人物。
而且李陵的這件事情他本身一開始沒有打算投降,就是說我到你匈奴那地方去,你放我的將士回家,後來聽說自己家裡面所有的人全被漢武帝給殺了,以後,一怒之下直接投降了匈奴,而且還在匈奴娶妻生子,光棍一個,而且這個時候跟大漢王朝已經結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怨。這個時候李陵當然是成為匈奴方面最放心的一個人。
李廣利不同,李廣利這個人本身就是奔著利益才過來的,本來以為打敗匈奴以後佔據草原,然後再圖謀發展,結果打不過匈奴大漢王朝,那地方又派人追殺他,所以才投降匈奴。這種人本身就不可靠,匈奴給了他利益,他投降匈奴,萬一大漢王朝給他更多的利益呢?李廣利豈不是也會投降大漢王朝?到時候這4萬多人給匈奴背上差那麼一刀,匈奴人也受不了啊。
除此以外,李陵投降的時候是一條真漢子,打了那麼長硬仗以後還能夠選擇為自己的將士考慮,放他們回家,選擇投降匈奴,匈奴是遊牧民族,遊牧民族天生對於這些強者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敬佩,匈奴的單于為什麼同意李琳這個殺了他兩萬多人的傢伙投降就是因為你是個勇士,勇士殺那麼多人需要理由嗎?證明自己勇敢的事情需要理由嗎?
至於說李廣利,匈奴大概也聽說過他的事情,因為李廣利曾經率領大軍征討大宛國,要去為大漢王朝奪得汗血寶馬,匈奴人也聽說過這個靠自己的妹妹上位的將軍的一些事情,自然內心也十分鄙夷!草原上面比的就是誰拳頭大你能力比不過其他人,那你只能捱揍。
李廣利不同,關於李廣利到達匈奴以後,匈奴的方面的描述就是李廣利曾經試圖謀反,結果匈奴提前把它給處理。
所以這4萬多投降的軍隊必須要處理一下,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把他李廣利給殺了,只是說李陵孤身一人翻不起什麼花浪來。
-
9 # 小鬼筆錄
李陵的生平關隴李家在春秋時期就存在了,在漢文帝時期,又有“飛將軍”李廣的出現,給漢朝打了很多勝仗,匈奴人都有點害怕李廣“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亡故後,李陵秉持先祖餘烈,要打出一番功績李陵投靠匈奴原因李陵以五千人在突入匈奴腹地,在匈奴腹地被匈奴人俘虜,匈奴人憐惜他的才能,也深知他的家世,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在裡面,就想收復他,把匈奴公主賞賜個了李陵,漢武帝因此滅李陵全族,李陵在知道這個訊息後,憤怒之下幫匈奴打了幾場仗,就隱居北海。李廣利的生平李廣利起與微末,因為姐姐李夫人受到漢武帝的寵愛,而得以成為將軍,在領兵打仗方面平平庸庸,消滅了西域幾個小國家,李廣利倒黴後來在會戰匈奴的時候,有傳言說被李陵擊敗,後因參與立儲事件而被漢武帝所不喜,投降匈奴,被匈奴賜下一公主,待遇豐厚,被匈奴權臣所妒忌,遂加害,政治覺悟太低。圖片來源於網路,有侵權請私信告知,有喜歡歷史或者對歷史感興趣的可以關注私信哦
-
10 # 阿呆夢話
阿呆覺得,要弄懂這個問題,首先看看兩個人的身世。
李陵,李廣的孫子。李廣的名氣多大啊,抗擊匈奴的名將啊。“但使盧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千古留名。遺憾的是,李廣的爵位與戰績不符合,一直沒能“封侯”。李廣也一直為封侯在努力,但是由於戰爭中迷路失去機會,自殺了。
李陵的爵位是比較低的,在漢代等級森嚴的制度下,他只是個拼命殺敵建功立業來完成祖父的遺願“萬里覓封侯”。
李廣利呢?漢武帝的大舅哥,寵妃李夫人的哥哥,寵臣李延年的哥哥。李廣利就是貳師將軍。他最大的功勞不是打匈奴,而是遠征大宛國。前後兩次,第一次還沒到就被人給滅了。第二次是帶領全國的死囚犯,去報仇,順利地收拾了大宛,帶回了汗血寶馬。
那麼,從地位上看,李陵是個在一線戰鬥的將軍。李廣利是皇帝身邊的親信。
天漢二年(前99年10月),李廣利為主帥,帶著李陵等和八萬漢兵,出征匈奴。李陵的五千步兵在浚稽山被匈奴圍困,李陵詐降匈奴。漢武帝聽別人說李陵幫匈奴操練兵馬,於是大怒,殺了李陵全家。李陵絕望了,真的投降了匈奴。
徵和四年,李廣利在出徵匈奴。又傳來長安城中的訊息,李廣利的妻兒受到皇位爭奪的牽連,遭逮捕囚禁。李廣利心思不定,遭遇大敗,七萬漢軍損失。李廣利投降匈奴。
李陵被匈奴召為駙馬,那是李陵沒了退路,絕望了,加上李陵的才能。
李廣利的身份和地位高,為人又圓滑,實際才能一般,匈奴對他始終不放心。加上衛律的嫉妒和誣陷,被殺死自然的。
-
11 # 藍鳥1683
首先李陵和李廣利投降匈奴後都當了駙馬,這個說明我漢朝兒郎英俊瀟灑,器宇不凡,也說明匈奴是個尚武的民族,對名將有著天然的崇拜(當然李廣利可能有點名不符實,對匈奴的戰績似乎也不特別輝煌)。
李陵為何沒有被殺而終老在匈奴,首先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老將軍餘威尚存(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李陵本身也是戰功赫赫,被俘的原因是率五千步兵孤軍奮戰與八萬匈奴兵戰於浚稽山,最後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還有可能是詐降),得到了匈奴的充分尊敬。其次,李陵的家屬是漢武帝誤信謠言殺掉的,李陵記恨的是讓他被誤會給匈奴練兵的李緒而不是大漢,所以殺掉仇人後政治避難,遠離匈奴政治中心。尤其和衛律的關係處理的比較好(衛律投降後常伴單于左右,非常受重用)李陵則常住外邊,遠離單于,遇到大事才召入計議,何衛律的私交也比較好。
李廣利就不同了,他不是名將之後,靠裙帶關係得到漢武帝重用,他三戰匈奴,前兩次略佔優勢,後家人捲入立儲問題下獄為救妻兒冒進被俘,葬送七萬漢軍。被俘後在匈奴的尊敬程度不一樣,李廣利本身在漢就位高權重,投降後全家被殺,他死心塌地為匈奴服務(況且單于也把女兒嫁給了他),他是個政治人物,他的悲哀在於對權利看的較重,他確實有些才能,政治手段也玩的比較好,很快比衛律更加得寵,也常伴單于左右(我經常有個問題,匈奴確實沒人,投降一個重用一個),後來遭衛律妒忌設計殺害。。。。。。。
-
12 # 內求安己
李陵是“李廣”之孫,也很善騎射。
到了壯年之際,他就任“建章營羽林軍”長官。曾率800騎,深入匈奴2000餘里,過了“居延海”(今甘肅酒泉境內),沒遇到匈奴人,視察地形後返回了。被封“騎都尉”後,多年在酒泉、張掖一帶,教射5000名士兵,屯田防備匈奴。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秋,奉命配合貳師將軍李廣利攻打匈奴。歸程途中,偶遇匈奴單于,慘遭8萬匈奴兵包圍。經殊死戰鬥,射光了所有箭矢,傷亡過半。而匈奴的傷亡竟過萬了,達到1:4的比例,可見李陵部隊戰鬥力的強悍!且戰且退,連續8天,在距居延百餘里的地方,被匈奴堵住峽谷,截斷歸路。斷糧之日,還沒等到援兵救援,“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加之匈奴誘降,李陵說道“沒臉見陛下了”,就選擇投降了。
單于向來聽聞李家善戰的名聲。在交戰中,一睹李陵的英勇善戰,很欣賞、很佩服,招為女婿,貴為駙馬。
雖然一人孤苦伶仃、苦悶惆悵,但至少地位尊貴,也算是種慰藉。
同時,貳師將軍李廣利雖有斬獲,可在歸途中受到包圍,幾乎脫不了身。
李廣利是漢武帝寵姬“李夫人”的哥哥。
之後的第二年,李廣利率領6萬騎兵、10萬步兵,從朔方郡(今內蒙古河套地區)出發。還有3路人馬,會戰攻伐匈奴。匈奴單于領軍十餘萬和李廣利在“餘吾水”(今蒙古土拉河)南岸開打。連戰10多天,李廣利聽聞他的家族被滅,因牽扯到“巫蠱案”。
於是,為了自保,投降了匈奴。剛開始也做了一年多駙馬,遭人嫉妒陷害,被殺祭天。
在西漢的盛威下,他也號稱“一代名將”,實則勉為其難,水分居多,非忠信之人!
-
13 # 歷史伴讀小二
李陵與李廣利算是漢朝名將?兩人都是裙帶關係上位罷了。李陵是得封先祖父李廣的蔭德所至,李廣利是當時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這算是皇帝的大舅子,這裙帶關係攀起來那可高起點,高平臺。
在當時西漢朝韓信,周亞夫,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名將的盛名之下,這兩位李陵與李廣利可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一、裙帶關係戶李廣利的發家史與滅亡歷程
1.李廣利作為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大哥,二哥李延年這一大幫李家人作為外戚受重視起來,或是漢武帝為了制衡衛家的勢力而扶持,保持這個漢朝朝廷的勢力平衡。從名將衛青與霍去病死後,貳師將軍李廣利可是大大的熱門人物被炒作起來。被炒作起來的流量明星李廣利,翻看他二徵大宛,三打匈奴這樣的戰績真的沒法看,當然這是跟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名將相提並論。
2.照看作為外戚與大將軍就不要更多的干涉朝政,不然在漢武帝這樣千古一帝的眼中,那可是犯大忌。想跟丞相劉屈氂一起合夥把自己妹妹的兒子劉髆扶上漢朝皇帝的寶座,這單生意做成了,那是一筆大賺錢與權勢的買賣。但他們沒有想到這筆生意“高風險零收益”的性質,也不看自己的對手是漢武帝,這人一生都在這樣的漩渦中走走出出,這手段可是熟悉的不行。
3.最可恨的是作為國家將領為了一己私慾而贖罪,沒有軍事策略,沒有作戰計劃,沒有儲存漢軍的血脈,把七八萬漢軍帶入一條不歸路,全部被殺身亡。這是不顧國家利益,不顧手足之情,簡直就是一位“叛逃者”,最後也連累到自己的家族被滅族。
可是作為享受過漢朝高官厚祿的將軍即使投降匈奴這樣的苦寒之地,他也是難受而且野心從不消逝。最後又是在“權力的遊戲”下,被曾經一起作戰的兄弟衛律誣陷被殺。
二、家族恩蔭戶李陵,沒出頭就結束
1.作為飛將軍李廣之孫的李陵,本身起點就跟普通的軍士所不同,最主要他的外在表現跟自己的祖父有得一拼。年輕人總想獨自外出拼搏“撈世界”。作為先鋒軍李陵率領五千兵馬開始一路深入匈奴境內,打的匈奴幾乎無還手之力。可是這人一出名就麻煩了,本來可以瀟灑在匈奴境內走一回,回到漢朝就可以“封侯”,打破自己祖父一生不能封侯的魔咒。臨門一刻,匈奴單于調撥八萬匈奴大軍在浚稽山與李陵“相會”,最後李陵五千對八萬的人馬,寡不得眾,兵敗投降匈奴。
2.李陵與李廣利一樣都是娶得了匈奴的媳婦,可是他懂得低調與不爭不搶的行事風格,使得他一生在匈奴境內獲得平靜的一生,但也連累到自己家族被滅族。
李陵是愛國者,不是叛逃者,是最後的武俠,不是封建社會體制下的奴僕,自此之後,再也沒有“李陵式”人物存活這封建社會下。可悲可嘆。
故小二認為李陵與李廣利這兩位都是“裙帶關係上位”,不過李廣利升得快,坐的久,不過死的也快;李陵是剛冒頭就被抹平,軍事戰績都不明顯,只是他獲得善終罷了。
-
1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李陵和李廣利雖然都投降了匈奴,但是二人投降的動機卻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二人投降後的結局也大相徑庭。
李陵以五千步卒抵禦匈奴數萬人的輪番攻擊,硬是沒讓匈奴人佔到任何便宜。最後,李陵在兵力損失殆盡、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詐降匈奴。實際上直到這個時候,李陵並沒有真心投降匈奴,一直在待機而動。而漢武帝起初也並不相信李陵是真心投降匈奴,於是派公孫敖前往接應。可是,公孫敖卻稀裡糊塗地把幫助匈奴人練兵的降將李緒當成了李陵,回來對漢武帝說:“聽俘虜講,李陵在幫單于練兵以對付漢軍,所以我們接不到他了。真是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般的隊友!於是,盛怒之下的漢武帝夷滅了李陵全族。在得到全家被漢武帝誅殺的訊息之後,對漢廷寒心、迴歸無望的李陵正式投降匈奴。之後,李陵受到了匈奴單于的善待,被封為右校王,成為匈奴貴族,而且還被召為了駙馬。匈奴之所以善待李陵,可能有幾個原因:
一、李陵的名頭太大,他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廣雖然一生未能封侯,戰績多少也有些名不副實。但是,在匈奴人眼中,“飛將軍”卻是如同戰神一般的存在。“飛將軍”的孫子投降匈奴了,這對於匈奴單于而言,是一個絕佳的輿論宣傳契機。對內、對外,大樹特樹李陵,都是頗有裨益的。既可以增強本國軍民的自信心,又可以給漢軍其他將領樹立一個“繳槍投降、金票大大的”的標杆、榜樣。
二、李陵以五千步卒抵禦匈奴數萬軍隊的輪番攻擊,硬是讓匈奴人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從這一點來看,李陵的軍事素養還是頗為強悍的。匈奴單于之所以善待李陵,既是希望李陵能為己所用,同時也是防止李陵受到排擠、虐待而一心歸漢,重新給自己增加一個強勁的對手。
三、李陵本身只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將領,對政治興趣不大,更加沒有什麼野心。留下並善待李陵,並不會對匈奴國內的政治造成太大的影響,更加不會出現挑撥匈奴內部派系內鬥或者尾大不掉、威脅匈奴內部政治安全的情況。
四、李陵出身將門,一表人才、軍事才能更是一等一的。匈奴單于出於私心,給公主找一個這樣的駙馬,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這肯定不是主要原因。
李廣利則不同,李廣利這個人雖然也是一員武將。但是,身為外戚的李廣利在政治上卻並不安分。早在“巫蠱之亂”發生時,李廣利就夥同自己的兒女親家、漢武帝的親侄子劉屈氂在背後扇陰風、點鬼火。在戾太子劉據兵敗伏誅、“巫蠱之亂”平息之後,又夥同劉屈氂陰謀扶自己的外甥、昌邑哀王劉髆爭儲。不久,東窗事發,劉屈氂被叔叔漢武帝腰斬,李廣利全族也被下獄。李廣利聞訊後想以軍功贖罪,貪功冒進導致兵敗,最後不得已投降匈奴。在李廣利投降匈奴之後,其全族被漢武帝夷滅。一年多之後,李廣利受衛律陷害,被匈奴單于誅殺。李廣利投降匈奴後為何短短一年就被殺了,原因或許不僅僅是衛律陷害那麼簡單。
首先,李廣利這個人利慾薰心、野心勃勃,不是一個安分之人。讓這樣的人在投降匈奴之後安分守己、老實做人,幾乎是不可能的。加上全族被夷滅、報仇心切,李廣利煽動、挑唆匈奴對漢開戰幾乎是必然的。一個降將干預匈奴內部事務,煽動、挑唆匈漢開戰,本身就已經犯了大忌了。
其次,李廣利是貪功冒進、兵敗投降的,和李陵的激烈抵抗、五千對數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可否認,李廣利還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在衛青、霍去病、甚至李陵的光環之下,李廣利的軍事才能就顯得有點兒其實難副了。更何況,在其投降之前已經有李陵、衛律等人投入了匈奴麾下,李廣利的作用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再其次,李廣利是在漢朝因為煽動、製造內亂被漢武帝追究而被迫投降匈奴的。這樣的人,即便什麼也不幹,也很難讓匈奴單于放心,他的結局實際上早已註定了。更何況,如果留下或者重用李廣利,勢必會引起漢朝的強烈不滿。雖然匈奴與漢朝一直打打停停,摩擦不斷。但是,畢竟實力對比擺在那裡,匈奴也不得不盡量避免過分激怒漢朝。
說到底,衛律的陷害僅僅是一個導火索,實際上匈奴單于也不想留著李廣利。衛律所做的,無非是幫匈奴單于遞上了一個口實、話把兒而已。否則,單憑衛律一個降將的陷害,匈奴單于就這麼聽話地殺了李廣利,也太說不過去了,畢竟降臣始終是無法讓人完全信任的。雖然衛律本身是匈奴種姓,但卻歸漢已久,而且還是一個漢朝投降來的降臣,匈奴單于憑什麼就對他的話深信不疑?這不符合邏輯,不是嗎?
-
15 # 方圓論壇
李陵,漢朝名將,匈奴名將。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當戶的遺腹子。李陵善騎射禮賢下士,有仁愛之名。漢武帝認為李陵具有其祖父李廣的風範,想要培養李陵,所以派給李陵八百騎讓他熟悉帶兵。天漢二年李廣利率軍出擊匈奴右賢王,漢武帝想要李陵作為李廣利的運輸隊。李陵跪求漢武帝希望可以獨領一軍出擊匈奴。並表示不需要馬匹,只需要五千步卒直搗匈奴王庭。漢武帝被李陵的勇氣所感動。所以就容易了李陵的請求。
李陵率軍五千出擊浚稷山遭遇匈奴主力。被匈奴三萬騎兵包圍。匈奴欺李陵兵少且是騎兵,所以主動進攻李陵。李陵從容指揮士兵還擊,以五千步卒大破匈奴三萬騎兵。並且斬殺數千匈奴騎兵。匈奴單于被李陵嚇壞了,連忙召集左右賢王,聚集八萬多騎兵圍攻李陵的五千步卒。李陵率軍且戰且走,連戰了8天8夜,後由於叛徒出賣,李陵雖力戰不能取勝。最後力竭投降。李陵五千步卒僅有400餘人突圍成功。
著名史官司馬遷就是為了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就被漢武帝施以腐刑。後來漢武帝才醒悟過來李陵是因為無援救助才會失敗,李陵投降一年之久才派兵前去救援李陵。救援無果之後,軍中風傳李陵在為匈奴訓練士兵。所以漢武帝大怒滅李陵三族。之後很久之後才搞清楚為匈奴練兵的是漢朝降將李緒,而不是李陵。李陵原本就是詐降想要找機會逃回漢朝。結果三族被滅李陵深恨漢武帝。就來匈奴單于極為重視李陵並且把公主嫁給了他。封他為右校王。
後來漢武帝去世,漢昭帝繼位,由於昭帝年幼。霍光和上官桀總領漢朝大權。他們倆勸李陵回漢朝。但李陵雖然十分想回去,但是怕再度被侮辱,所以拒絕了回去。李陵在匈奴一呆就是二十來年。最終由於思念漢朝病逝。李陵一生充滿了家國仇恨的矛盾。但是歷朝歷代不管是詩人還是君王對於李陵的評價都十分的高。認為他是一個傑出的將軍。對於李陵的投降更多的是同情。
李廣利漢朝外戚,靠著裙帶關係當上的將軍。數次出擊匈奴大宛等地,但均無任何功績。李廣利首次出擊西域無功而返。二次出戰大宛,大勝之,並且俘獲了戰馬無數。三次出戰匈奴雖有斬獲但自身損失也很大,戰損達到十之七八。四次出擊匈奴,李廣利領騎兵六萬,步卒七萬。與匈奴單于鏖戰十餘日才脫困而回。本次會戰損兵折將無功而返。
徵和三年李廣利領兵七萬出擊匈奴。離京之前李廣利夥同丞相劉屈氂意圖立儲之事。想把自己的侄子昌邑王立為太子。在此期間劉屈氂妻子利用巫蠱詛咒漢武帝,有人告密漢武帝說劉屈氂和李廣利利用巫蠱在詛咒漢武帝早死。漢武帝下令將劉屈氂及其全家殺死,李廣利全家也沒能倖免。李廣利為了贖罪不顧全軍將士的死活攻擊匈奴想要以軍功為自己贖罪。後來李廣利因為急功近利導致大敗,其本人也投降了匈奴。李廣利投降匈奴後匈奴單于也把一個女兒嫁給了李廣利。李廣利投降後按照漢朝法律夷滅三族。後來李廣利被同是漢朝降將的衛律設計害死。原因就是相互之間為了爭寵。
李陵的叛變起初是詐降,而且李陵失敗的原因也不是自身的過錯。而是被漢武帝誤會殺掉全族的時候才不得不真正投降。而李廣利純屬是因為自己的野心,導致觸怒了漢武帝。而之後李廣利又希望以犧牲士兵的生命來拯救自己。最後兵敗又徹底偷襲。最終也是因為爭寵導致被害身亡。兩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
16 # 精彩歷史片段鑑賞
李陵的祖父是個悲劇人物,李廣利的裙帶關係,是蠱惑之變,太子叛變出逃自殺,衛皇后自殺的受益者,胭脂是太子姑姑
-
17 # 光源之翼
一個高調一個低調。
李陵投降匈奴後,就是殺掉了仇人李緒,便請求遠離匈奴的權力中心,來到了偏遠的地方生活,基本不介入匈奴的相關決策等,不參與政權。
李廣利投降匈奴後,死心塌地投降,參與政權和匈奴的權力中心,地位顯赫,招人妒忌。衛律便買通了巫師,殺死了李廣利。
-
18 # 歷史平白無故
因為前人的經驗不是後人能夠隨便複製的。
李廣利的經驗告訴我們,複製別人的經驗首先要看顏值,如果顏值不好而強行復制,那後果只有一個,那就是……
-
19 # 不講武德耗子尾枝
李廣利參與害死了太子,漢武帝對他恨之入骨,漢武帝的親姐姐是匈奴非常有威望的閼氏,李廣利害死了他侄子能饒過他?就和衛律一拍即合恁死他,李陵家世代名將,在遊牧民族裡很受尊重的英雄,能跟英雄世家聯姻是榮耀
-
20 # 西遊評論
是人才在哪裡都有發光的機會。即便是敵人也是渴望得到優秀人才,因為只要優秀人才在自己手裡就削弱了對手。優秀人才如果能夠在自己這裡發光發熱。不僅能給自己實現夢想增添了很大的機會,同時也是打擊對手的利刃。優秀人才不管在哪裡都會被重視,重用除非那個皇帝是昏君。
李陵和李廣利都是漢朝名將。但李廣利。顯然就是一個庸才。他的有名是因為和漢武帝有裙帶關係。李廣利沒有真才實學。兩個人都是戰敗被俘,但是李凌打到彈盡糧絕給匈奴以重創。如果匈奴不是以絕對優勢。或者沒有人陷害李凌。匈奴是根本不可能贏他的。這樣優秀的人才。殺了他。會遭到殘酷的報復。不殺他,就會讓對手種了離間計。事實上,漢武帝中了離間計,殺了李玲一家。醴陵市當了駙馬。同時漢朝也少了一員猛將。因為因為李陵的冤屈,司馬遷為其深淵。也受到宮行。漢武帝攻打匈奴。也是離心離德,從而啟用了李廣利。漢朝內部對醴陵站工也是次肯定態度。如果李凌帶兵打漢朝。漢朝覆滅也是有可能的。李廣利本可取勝但是能力太差,全軍被殲滅。這樣的人對手不會尊重。殺李廣利證明匈奴取勝。漢武帝攻打匈奴失敗。
如果沒有李陵被招為駙馬。漢武帝也不會中離間計。也就不會啟用和自己有裙帶關係的李廣利。也不會有後面的戰敗。司馬遷不會受宮刑,也就沒有後來的史記。殺了李廣利實際是證明匈奴勝利了。漢武帝在處理醴陵的這件事情上是個昏君。如果不是漢武帝處理失誤。打匈奴用不了30年。
回覆列表
李陵和李廣利雖同為西漢名將又同是叛國投敵,但人生性格卻大不同因此結局也註定大不一樣。李陵戰敗被俘,是因父母、妻兒全被漢武帝所殺、背上叛國投敵之罪、成為不忠不孝的叛將逆子、一生臣節名譽盡毀、家破人亡故國難歸、被逼無奈歸降但並不侵漢,既悲情可憐又結局善終,終老於匈奴。李廣利為自己野心慾望甘願叛國投敵、背君不忠成為叛將、拋棄自己臣節、人品低劣,因此也不受匈奴器重反遭鄙視最終結局悲慘,被匈奴人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