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儒雅大健康

    名家臨帖大都重神輕形,即把握字的神韻內涵,忽視字的筆畫細節。

    書法名家已經形成自己的風格體系,臨帖也只是再次吸取古帖的精華部分當為己用。

    表面上看似不如原帖精準逼真,但對於名家來說不是寫的像就好,而是學到值得學的才對。

  • 2 # 抱庸詩書

    一般來說,臨帖是為了學習借鑑,而不是要寫出和某人一樣的字,就書法藝術而論,世界上只需要一個王羲之,寫得再像,也是人家的藝術產權。再者,書法這東西確實需要實力,靠勤奮,也要看天分。王羲之的經典名帖,是書聖本人畢生功力修為的體現,你隨便臨摹一下就能寫得分毫不差、形神兼備?這怎麼可能。

    因此,大多數的專業書法人都不會去選擇終生去臨摹一人一體,他需要創作,需要打磨修煉自己的風格。在臨摹中,也是有選擇性地去吸收借鑑,而不是全盤皆收、照葫蘆畫瓢。他們不僅不追求與原帖一樣,而且還害怕落人舊窠。當然,也有一些書法愛好者願意終生臨習一人,而且力求逼真,比如啟體、毛體書法的學習者們。因人而異吧,主要看你自己的書學初衷。

    臨得像是功夫,臨不像也未必不是功夫。書法學習的過程就是由依託式走向反叛式,從臨摹時的“一樣”到“脫帖”時不一樣,得其粗髓者稱之為“化”。古今的書法大家者是“化”的高手,出自法門卻遊於法門,只有這樣才能稱為大手,也才能開宗立派。當然,開宗立派不是普通人想辦就能辦到的,幾百年出一位就不錯了。大多數的書法人都是在做著突破的工作,追求打磨自己的書法風格。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 3 # 張勁逸

    名家臨帖,筆法筆力不如原帖很正常。因為,古代流傳下來的法帖,本身優勝劣汰,萬里挑一。就是一座高峰,後人難以企及,只有仰望和臨摹,比如《蘭亭序》《祭侄稿》《平復帖》等等。而且就是古帖本人所書,頭天寫得書法讓他第二天再寫,時過境遷,他也未必能達到上次的水準。更何況後來的人。(白蕉臨王羲之手札)

    問題是有些名人,寫得不像也就罷了,它臨摹的帖,就乾脆只用了古帖的名字,其餘的都是他的發揮和特色。(何紹基臨曹全碑)

    於是我們普通人在欣賞他的臨摹作品時,是帶著期待和學習的態度。想看看他的用筆方法,還有他對法帖的經典的理解,比我們高明之處,開啟一看,十分裡面有的五分像還行。有的只有兩分像,這就有點說不過去,甚是讓人產生類似"標題"的感覺。(何紹基臨史晨碑)

    (何紹基臨乙瑛碑)

    那麼為什麼還說他臨的好嘛?有兩個原因,一是他是名人,他的書法造詣比較好,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所以看他的臨摹作品,實際還是抱著欣賞它的書法藝術的態度。你比如何紹基臨《曹全碑》《石門頌》《張遷碑》《乙瑛碑》,其實都是一個味,何氏風格+張遷碑的風格。因為何紹基在《張遷碑》下了很大功夫,他的隸書底子還是始終有《張遷碑》的味道。也許他感覺不到。相當自信,但別人一看就看出來了,說好點這也算其個人書法風格吧。(白蕉臨王羲之法帖)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人願意抬這個轎子,明明絕大多數人都說不像,可就有人不承認,還要玄而又玄,名詞堆典故的理論一番,從而證明他的臨帖多麼高明,多麼富有創意,多麼青出於藍勝於藍,甚至還有說超過了原帖的也不少。而這些人也是有水平的書法大師們於是,一路捧下來,他就臨的水平高了。(白蕉書法欣賞)

    任何事物多是一分為二看待的,像與不像也是這樣的,首先要寫得像,然後再寫出個人的意趣和風格追求。這樣,才能讓人心服口服,古代書法家實際對這方面已經有了一個評判標準那就是:"不學古人,是為無法;盡學古人,何處著我"。比如現代書法家白蕉,它臨摹的《蘭亭序》《聖教序》還有王羲之的手札,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所以得到大多數人的讚譽。

  • 4 # 翊墨軒

    在我們的印象中書法學習唯有臨帖是不二法門,而臨帖必須要與原帖一樣,但在這方面董其昌給出了不同的意見,他不支援臨帖臨得和原帖一樣。

    董其昌說:“臨帖如驟遇異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頭面。”很明顯,老董不支援臨帖與原帖一樣。他把學書人臨的帖比做人,臨帖就如同遇到一個不認識的人,不必學習他的耳目頭面,就是說不能刻意複製人家的長相和身高的長短。

    而我們理解的書法臨帖,是要與原帖一致,和老董的觀點完全不同。如果按照董其昌的這個觀點,該怎麼臨帖呢?

    “當觀旗舉止笑語,精神流露處”,這就是董其昌推崇的臨帖方法,就是說要觀其言行舉止、精氣神。

    此觀點更像是對人察言觀色,其實這和南北朝王僧虔“書法以神采為上,而形質次之,兼之者方能紹於古人”的觀點是一樣的,要學習書法的神采,而非刻意描摹外形。那麼,用這種方法學習的依據是什麼呢?

    最後董其昌說:“《莊子》所謂‘目擊而道存’者也。”目擊道存,意思是說眼睛一看便知道“道”存在,書法臨帖也應該如此。其實這更像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透過事物的表象看本質”。

    然而,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很困難,因為“道”這個字太玄,涉及面也太大。

    董其昌對書法臨帖的觀點我們說完了。回過頭,如果將這個觀點放在今天,是否能行得通呢?我想是行不通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古今審美的差異。古人欣賞書法是以望聞問切的方法為之,而且形容書法都是用神采飛揚這樣的詞彙;今人正好與之相反,欣賞的是力度、結構、章法,即使讚美某人的書法,也只會用剛勁有力這樣的詞彙來形容。也就是說,從過去的神采美變成了今天的造型美。

    第二,因為審美不同,導致學習方法也不同。古人學習書法是以神采為上,外形為下,也就是說學習字帖中的神采,不太注重外形;今天則是外形為上,神采為下,刻意去追求外形的相似度,極力刻畫線條,而忽視神采。

    第三,對形質與神采的概念模糊。書法的外形是客觀擺在那兒,描摹起來較為容易;而神采只是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根本就說不清楚是啥玩意,即使能說出一些,也很難學習。

    透過上述三點客觀因素,我認為董其昌提倡“書法臨帖不必相同,要追求神采”的觀點,對於今天的書法學習者來說是行不通的。但是,如果從書法主觀訴求上來說,是可以行得通的。為什麼這麼說?

    “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一生臨帖無數,然而,他的字我們說不出像某位書家,但是我們又說不出哪一點不在法度內,董其昌也是這樣。因此可以肯定,臨帖是為了成就自己,而不是刻意追求像誰,這便是我們書法臨帖的主觀訴求。

  • 5 # 杉子y

    學習書法的基本途徑就是臨帖,“臨得象”是臨帖所追求的目標,當然這裡的“象”包括字形結構,也包括筆力氣韻。只有你全面達到“象”的程度,才達到了臨的目的,練就了自己的基本功。在此基礎上再發揮自己的獨特個性進行創新,就有前提條件了。那些“臨不象”的書家,任何時候都是他自己的所謂風格,就要質疑他的書法功力了。

  • 6 # 無妨齋主

    要臨得象需具備很好的觀察力,模仿力,控筆力。這三力是學藝的基本功,不具備這三力就是沒有天賦。臨不象就是看不真,學不來,控不住,沒有天賦的名家就是欺世盜名的大忽悠。當你臨啥象啥,掌握了千百年無數天才積累下的技法與美學經驗後,站在藝術巨人的肩膀上再去談創新才有意義,這時候的創新才不是小兒胡鬧,是有厚度有根基的。我不懂牛頓不懂愛因斯坦,從不看物理書,我告訴你我已發現了顛覆一切物理理論的真理,你信?

  • 7 # 言也木比白

    無論誰人臨帖

    都是經歷不像像不像的過程

    能夠表現出神韻

    是臨帖的最高目標

  • 8 # 書法有云

    名家臨帖,筆法上不如原帖筆力上也很遜色,為什麼卻說不必臨得像呢?學習書法,臨帖是必不可少的一條捷徑,關於臨帖有對臨、背臨、意臨之分;還有形神兼備與重意不重形之別。學書者在學習初期會選擇一家進行深入研究,此時講究“入帖”,待達到後開始進入“出帖”,而在“出帖”的過程中需要遍覽諸家,此時的臨帖就是重意不重形,簡單的說就是字的造型不必臨得像,但神采卻是要求一樣。

    圖片:行穰帖

    一、“臨帖”的幾種方法

    “臨帖”是通往成就書法大家的不二法門。臨帖有對臨、背臨和意臨之分。

    1:對臨

    對臨,就是將範帖放在左邊,硯臺放置右邊,學書者一邊看著範帖一邊書寫;

    2:背臨

    背臨,就是在對臨的基礎上,依靠腦中的記憶不看範帖來書寫,以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

    3:意臨

    意臨,說玄點就是將你化為書家本人,現實中的表現就是:你書寫範帖中沒有的字,所書寫的神采跟範帖一樣。意臨是重意不重形的一種表現,也是你已經領悟到書家的神采了。

    圖片:喪亂帖

    二、“臨帖”的兩種表現

    1、要求形神兼備

    形神兼備是書法前期學習的一個要求,初學者在入門學習的時候一般會選擇正體入門,正體字有篆書、隸書和楷書三種,在確定一種字型後接下來選擇書家的某一碑帖楷書進行正式學書。

    在此階段透過“臨摹”方式學習書法,就需要學書者練習的字達到形質和神采一致。

    2、重意不重形

    通過了上述的學習,達到了前期所學範帖的“入帖”程度,即可著手進行擴大化學習,如:學習書家的其他碑帖或者其他字型,待這個書家的作品都學習完後,就可以進入遍覽諸家的學習過程中。

    在遍覽諸家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吸收其他書家的養料來豐富自己以前的所學,這個階段的學習重意不重形,吸收其他諸家神采,取其精華融入自身修養、審美、性格等進行融會貫通。

    圖片:遠宦帖

    綜上所述

    書法的學習,是有層次性的,同樣的一句話在不同的層次的學書人眼中是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吸收對自己目前有益的知識才是學書的正確態度。中國有句話叫做“盡信書不如無書”也說明了這一點。

  • 9 # 飛越黎明

    不必臨得像的意思是說要有自己的東西,要有自己的風格。臨別人的東西,臨的再像也是別人的,能吸收別人的精華為己用,這是臨古帖的目的,目的是推陳出新,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這並不是說就可以不顧法度的任性而為,這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也不能成為只求自己,隨意臨帖的理由。只要自己的東西在法度之內可以推陳出新,成立了新的風格,那麼也可以說是成功的。

  • 10 # 翰墨今香

    書法學習離不開臨帖,臨帖甚至是書家一生的功課,但是在不同階段對臨帖的要求和理解是不同的。因此,不能以簡單的臨得像不像來評價,特別是一些名家,已經有了自己的風格之後,這個階段的臨帖更是讓很多人看不懂了。

    學習書法要臨帖,我想這是所有正規書家達成的共識,江湖體書家例外,因為我見過幾個江湖體書家是從不臨帖的,就是仗著俗世中的名氣混到書法圈裡,大家給個面子而已。這些江湖體書家自己不臨帖,還到處鼓吹學書法不用臨帖,害人不淺。

    上圖是趙孟頫臨摹的《集字聖教序》,我就覺得比原碑要好,而且也是非常相像的。

    正規學習書法的都是從臨帖開始,初學階段臨帖務必以臨得像為衡量你的用功程度。當然,我們說時間沒有百分百像的,所以這個階段你臨摹能達到七分像就不錯了。這個階段的臨帖主要是學習古人的書寫技法,透過臨帖來學習古人的筆法和結字,用古法來正自己的筆性。

    上圖是王鐸的楷書,是不是很柳楷,如果沒有對柳楷紮實的臨帖會寫得這麼像嗎?

    那麼,當你透過多年的臨帖,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你就需要多臨幾家法帖了,不能說一家學到老。這個階段就像是畫畫中的調色一樣,你有一個主色,又慢慢加入其它的一些顏色,最後形成新的顏色。

    書法臨帖也是,你有了一家的基礎之後,再臨其它法帖的時候,避免不了會帶入原來學習的東西進去。你臨得越多,那麼你融合進去的就越多,到最後可能臨得跟原帖確實不太像了。

    上圖是後期王鐸臨的王羲之的帖子,就不再追求像不像了,而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

    初學書法臨帖主要是學習筆法和結字,以正筆性。後期臨帖你可能是取我所用,並不一定要全盤接受。再到後期臨帖可能就是一種意臨,透過臨帖去體會古人書寫時候的一種心境,這種臨帖其實是一種創作臨帖了。

    上圖是八大山人臨摹得王羲之集字《興福寺碑》就讓人看不懂了,但也確實有王羲之的筆意在裡面。

    因此,學習書法臨帖是沒有錯的,所有的正規名家都是經歷過實臨這個階段的,只不過到了後期因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所以臨帖不像是一種正常情況。

  • 11 # 西廨七叔

    【個人觀點 僅供參考】

    關於臨帖,歷來也有不同的觀點,但到後來,逐漸形成了相對統一的認識。

    首先,關於臨帖是否是臨得越像越好。有觀點說不需要臨像,而也有觀點認為,臨帖越像越好。其實這只是不同階段的臨習標準。在初臨階段,儘量接近原帖,這樣能更好地理解原作的筆法、結字和章法。這也是我們說的真臨。而到了後期,在基本掌握原作精神的前提下,尤其是多方面接觸了前人法帖後,需要對前人的法帖進行理解、消化然後融合,這個時候就需要取其神而化其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意臨。

    以下是趙孟頫臨《聖教序》和原作對比

  • 12 # 如石書藝

    這題牽涉到兩個問題,一是名家問題。二是臨帖像的問題。

    先講第一個問題:即名家問題。書法名家其實不是看誰的名氣大,而是看是否真正懂得書法。如題所說:“筆法不如原帖,筆力又不行”,這恰恰就不是名家,具備書法名家的標準,一是通法,二是一定要有筆力支撐,兩者缺一不可,有書家雖然筆法技巧不差,但筆力很虛,甚至依賴技巧寫得點畫像墨豬、蛆蟲,以掩蓋筆力不足,這就是典型的徒有虛名的名家。我們說筆法的原則是不變的,但個性筆法技巧因人而異,尤其筆力是偽裝不住的。我們看清代的姚孟起、黃自元臨九成宮都非常像原帖,尤其在字法上非常遵從原帖,但又不是一味追求像,在接近原帖筆法、筆意和字法的前提下,關鍵是能很好地駕馭筆法彰顯筆力,顯得字型結構又穩又活;再看啟功先生的臨帖,他經常是以自己的理解筆法臨帖,但筆力通達,真正地力透紙背,應該說這是真正名家的臨帖方法,是懂得書法精神的大家,這種臨帖具有名家臨帖方法的代表性,我們不能認為他們不是書法名家。

    第二個問題:臨帖像的問題。臨帖目的是什麼?的確,關於臨帖像不像的問題,一直以來爭議不斷,有些名家主張臨帖一定要像,臨不像那是沒本事,而有些大家主張臨帖不一定要臨像。這裡牽涉到臨帖的核心問題,即臨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臨帖是獲得法度的手段,無論是名家還是一般愛好者,臨帖是真正登上書法殿堂的階梯。

    在一步步登階梯的過程中,充滿著無數的變數,一則經典法帖風格各異,二則書家對帖的理解不盡相同;三則書家臨帖實踐中方法有別。從這個意義上說,臨帖臨的一模一樣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們為什麼一直強調臨帖一定要臨像呢?其實這裡面有誤會。書法的法度是什麼?是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等,是自古以來人們在書法實踐中形成的普遍書寫原則,對這個原則的理解和掌握,並且為我所用,就必須先模仿像,就像農民學做農活,連基本的要領都不懂,怎能種出莊稼來呢?

    臨像只是學書法過程中最初階段的首要任務。 隨著臨帖的深入,對帖的法度精神有熟練掌握,就不能停留在像的層面。

    有人主張臨像要貫穿臨帖過程的始終,我不太贊同這一觀點,雖說臨帖是不斷深化和鞏固法則的最佳方法,臨帖伴隨著書家書法的全過程,但我們要明白,書法的目的是書寫胸臆,是將臨帖中所掌握的技法熟練地運用到自己的書寫創作中,這是硬道理,這就像小孩學步,自己能走了,何必再依賴大人牽著手走呢?

  • 13 # 狂喜淡墨a

    我的理解,意臨比摹臨難度要大,意臨屬於取神,屬於有一定的基礎,才達到背臨。初學是摹臨,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學習基本筆畫,取狀貌,這是一般規律,意臨容易離帖創作,取其神髓而能運用之,而臨摹則有很難離帖,若要離帖,必有進入第二階段意臨背臨,才有可能會出帖,扔掉柺杖,去自由發揮自己學到的帖子神貌。

    欣賞過程,往往都是看臨得像不像。因此判斷意臨的作品不如摹臨的水平高。

    古代造假,都是書匠才能夠做到,比如臨摹逼真。可以達到造假的程度。但是沒有自己的筆意,只能是照相機。依然是別人的藝術東西。

    而今考量書法水準,是否有自己的筆墨風貌。假若參加大型書展,臨摹的一般不會入選。但是現在有了專門舉辦臨摹展。這樣可以展示臨摹的水平。

    一般陶醉在臨摹貌狀酷似,往往會有園囿別人的法則中,時間愈久,愈加不能自由自己情性。雖然臨摹也有情性,只能是陶冶別人的書法意蘊中。

    若有眾人書法深邃之掌握,寫出自己的東西,才是真正的成就,達到了籍以書法是一種抒發感情的目的。

    現在成熟的書家,日臨不輟,皆與初學者不同,是質上的區別,初學是學習形貌,表面的東西。

    可見問題所提到的名家臨帖,筆力不入原帖味道,其實真味道在於質上的東西。

    臨帖目的是為自己豐腴筆墨而繼續學習他人。

    一種現象,臨帖往往瓶頸於出帖。臨摹容易,而變成自己的筆法難。

    由此體驗意臨背臨,是有其過程的。

  • 14 # 竹山堂

    名家臨帖,可分2類“名家”:

    一是所謂名家,實則無真才實學混出來的名家,這種人不是很多嗎?你品,你你細品……

    這類“名家”臨不像,很正常,他就沒臨像過,

  • 15 # 棲山館王老師書法課堂

    不管是什麼情況,既然能稱得上名家,他一定是在某一路風格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並且有著自己的獨到理解。

    01、關於臨帖的運用問題

    臨帖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創作,這個沒有異議。

    但是有沒有想過,就算是同一書法家所出的帖風格都是不同的,比如王羲之他的手札面貌各異,我們臨王羲之該怎麼學呢?

    另外,假如我們學習米芾,已然有了比較深厚的積累,當我們去學習王羲之的時候,寫的字是不是就成了帶有米芾筆意的王羲之了呢?

    略做一番思考。

    02、歷史上書法家的選擇

    我們今天可以看到歷史上很多書法家的臨帖作品,比如米芾選臨王獻之《十二月帖》而成的《中秋帖》,蘇軾臨的《爭座位》,趙孟頫臨定武《蘭亭序》和《聖教序》,王鐸放大臨《閣帖》等等。

    他們臨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拿原帖來對照,其實是不像的,甚至不像的離譜。

    某一筆轉折明明是方的,寫成圓的,比如開合關係、藏露關係、疏密關係處理都做了相反的改動。

    如果以“像”來要求他們,無疑是不像的,但是從中看到的是他們對這個帖的理解是很透徹的,在每個細節微調的情況下,甚至結構都做較大改動以後,我們看到的是原帖的觀感,比如我發現大部分書法愛好者都不曾發現趙孟頫臨的《蘭亭》,是非常不像的,方圓藏露轉折都是做了非常大的改動,但是觀感上趙臨蘭亭就是蘭亭的味道。

    能夠在“不像”中抓到一個帖的精神,就是所謂“遺貌取神”,做到這種水平,確實是能力的證明。

    所以。要不要臨像,取決於你的追求和審美意趣,不會有人說不可以把二王臨成米芾,也不會有人否定在臨帖中融入一些別的字帖的一些元素。

  • 16 # 一笑貫長天

    臨帖不用臨得像!那是什麼樣的人?

    王羲之不必說了,如果王羲之趨臨帖也沒有必要像,因為他的筆法還沒有人學全呢!所以,他臨帖主要是為了體會書家的藝術境界,衡量書家的水平層次。

    顏真卿也差不多,米芾,王鐸也可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嘛!即使是筆法與藝術都弱於自己,也並不代表沒有可取之處。

    這就是意臨!建立在形質意義不大的情況下,臨感意境。

    如果說筆法與筆力尚未達到字帖的境界,說自己意臨某字帖,我感覺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一個恬不知恥的笑話!

  • 17 # 趙華虎

    一下僅代表我個人觀點:我認為臨帖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儘量追求臨的分毫不差,因為這個階段你對原帖沒有系統的認識,無法感受原帖當時的書寫環境和技法,儘量臨像點,才能慢慢深入感受其中的原理第二個階段是像與不像之間,在你經過長時間反覆臨摹以後,對原帖有了一定的認識,熟悉其用筆,儘量去模擬原帖的書寫速度,當速度提上來之後,相似度必然有所下降,但是我們臨摹的目的還是要追求書寫速度,一切都要基於你的書寫速度。第三個階段是從形似到神似。這裡的神是需要多方面的去感受。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創作性的去完成臨帖。下面是我學習二王一來,錄製的書法影片,請您指教

  • 18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不必臨得像,這個是誤人子弟。

    一般來說臨帖一定要像,像了才說明能夠讀帖和有一定的控筆能力。也有意臨,確實沒有必要追求”一模一樣“,但不是誰都能說意臨的。

    臨帖是學習書法最好的方法,學習書法一定要臨帖,一定要“臨帖”的。

    先不說臨得像不像,有些書法家或者有些人覺得書法可以不臨帖,先要確定學習書法一定要臨帖,才開始往下說。

    臨帖大概有三個方式:對臨、背臨、意臨。

    臨帖:對臨和背臨,讀帖能力和控筆能力的檢驗,所以一定要像。

    什麼叫對臨,如下圖的方式。

    對臨也就是我們日常練習書法的方式,帖子放在一側,自己在另一側臨寫。

    背臨就是說把臨帖時學到的東西寫下來,不看帖,然後儘量的還原帖。

    要說背臨蘭亭最好的,當然是趙子昂。下圖趙子昂《縮臨蘭亭》。

    臨帖:意臨。對貼有所取捨,加入自己的理解,這就是創作。這種情況下自己字有風格風貌才能做到。這一部分就不是完全追求像,某一部分相似。

    比如啟功先生臨寫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就是意臨如下圖。

    有個說法:啟功的杆兒,溥傑的尖兒,舒同的圈兒,南陽的彎兒。

    啟功先生的字筆畫不那麼講究,但是為什麼立得住。因為啟功先生非常明顯的從柳公權和王羲之的結字中學習了很多,這就是意臨。

    一人有感

    那麼問題來了,不用臨得像的人,他的字是什麼樣的。如果連對臨都做不好,那沒有資格說不用臨得像。

    意臨很難,難在於你的字要有自己的風格風貌。字要有自己的風格風貌,那要臨過多少帖,對書法要多少的自我理解。

  • 19 # 明中拙人

    要想不像必須先像。越像證明你的控筆能力越強。也證明你的審美和觀察力很強。心手合一。

    臨到八成以上了,你基本有能力脫貼創作了。

    臨貼達到形神兼備是書法家最基礎的能力。

    不強調像的人,我覺得有兩種。一是沒能力達到像。二是曾經像過,現在不像,這種人極少。許多大名家也不見得能做到。

    當今社會,大多明家不是大名家,但肯定在當地有名。很多名家不是明家。因為他大多數精力盯著名!

    新人臨帖學習中。請方家多指教。

  • 20 # 壹庸方室

    這個問題有意思,怎麼直接大白話,講故事,舉例子來看看這個問題。

    打籃球的同學們都知道,有一種技術叫後撤步,科比的後撤步颯爽英俊,飄逸流暢,讓大家記憶猶新。同樣是後撤步,詹姆斯哈登卻有不同的領域,他沒有按部就班的學習科比,而且另闢新徑,也成了讓大家讚不絕口的技術,儘管有些人不服氣,可人家還是看著東西馳騁球場,你服不服也沒有用。

    學習書法時,臨帖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個過程有對臨,背臨,意臨的過程,不管那個過程,都是在字帖中學習別人技術的過程,注重的不是寫的像不像,當然,開始的時候寫像了,可能更接近書者的技法。到你表演了,可不是一直寫別人的東西。書法這東西,是自己內心,情趣,意志,性格等的綜合表現,為什麼要和一模一樣了,要是這樣,米芾估計也被歷史淹沒在藝術海洋中了。

    王羲之就一個,如果大家臨帖是都要寫的和別人一樣,估計我們還在寫甲骨文了,反正絕對不會出現百花齊放的大格局,書法也不會呈現出現在的水準,大家都學李斯寫小篆就可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很多策略遊戲到了後期就很無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