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聽了這首詩有哪些地方可以感同身受呢?
13
回覆列表
  • 1 # 拍個影片vlog

    水調歌頭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和原因是什麼

    我來答

    紅紅紅紅貨

    LV.2 2019-12-26

    寫作時間:《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時所作。

    寫作原因: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時所作。這首詞以月起興,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圍繞中秋明月展開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現出作者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它以神來之筆富含哲理的寫出了人世間的離別之苦,並對所有經受此苦的人表示了美好祝願。

    這詞(這是一首詞,並不是詩)是作者與胞弟在分別七年之後依舊未能團聚的情況下作的,七年沒和家人見面,可知相思之意有多麼濃。詞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開頭,問的不是“什麼時候有明月”,而是問什麼時候能團聚,月圓了,人也應該團圓。

  • 2 # 傳統銀文化

    《水調歌頭》此篇是蘇東坡的代表作之

    從藝術成就上看,它構思奇拔,蹊徑獨闢,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

    從表現方面來說,詞的前半縱寫,後半橫敘。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迴路轉。前半是對歷代神話的推陳出新,也是對魏晉六朝仙詩的遞嬗發展。後半純用白描,人月雙及。它名為演繹物理,實則闡釋人事。筆致錯綜迴環,搖曳多姿。

    從佈局方面來說,上片凌空而起,入處似虛;下片波瀾層疊,返虛轉實。最後虛實交錯,紆徐作結。全詞設景清麗雄闊,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枋度和美好願望,極富哲理與人情。

    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作者並不完全超然地對待自然界的變化發展,而是努力從自然規律中尋求“隨緣自娛”的生活意義。所以,儘管這首詞基本上是一種情懷寥落的秋的吟詠,讀來卻並不缺乏“觸處生春”、引人向上的韻致。

    文中寫道中秋賞月,因月而引發出對天上仙境的奇想。起句奇崛異常,詞人用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把酒問月》)詩意,用一問句把讀者引入時間、空間這一帶有哲理意味的廣闊世界。詞人的提問,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讚歎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其中蘊涵了詞人對明月的讚美和嚮往之情。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詩意,一是李白的詠月詩流傳甚廣,二是蘇軾經常以李白自比,這裡也暗含此意。李詩語氣比較舒緩,蘇詞改成設問句以後,便顯得峭拔突兀。蘇軾將青天作為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豪放的性格與不凡的氣魄。“不知”二句承前設疑,引導讀者對宇宙人生這一類大問題進行思考。“天上宮闕”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幾時有”,針線細密。繼續設疑,也將對明月的讚美嚮往之情推進了一層。設問、思考而又不得其解,於是又產生了“我欲乘風歸去”的遐想。李白被稱為“謫仙”,蘇軾也被人稱之為“坡仙”。詞人至此突發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這時空千古奧秘。蘇軾生平自視甚高,以“謫仙”自居,所以他當然能御風回家,看看人間“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勝過人間?詞人之所以有這種脫離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來自他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來自對現實人間的不滿。人世間有如此多的不稱心、不滿意之事,迫使詞人幻想擺脫這煩惱人世,到瓊樓玉宇中去過逍遙自在的神仙生活。蘇軾後來貶官到黃州,時時有類似的奇想,所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以及《前赤壁賦》描寫自己在月下泛舟時那種飄然欲仙的感覺,皆產生於共同的思想基礎。然而,在詞中這僅僅是一種打算,未及展開,便被另一種相反的思想打斷:“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兩句急轉直下,天上的“瓊樓玉宇”雖然富麗堂皇,美好非凡,但那裡高寒難耐,不可久居。詞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來堅定自己留在人間的決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詞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同時,這裡依然在寫中秋月景,讀者可以體會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氣逼人。這一轉折,寫出詞人既留戀人間又嚮往天上的矛盾心理。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志向,因此為歌詞帶來一種曠達的作風。“高處不勝寒”並非作者不願歸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才是根本之所在。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清影為伴。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折開闔中,展示了蘇軾情感的波瀾起伏。他終於從幻覺回到現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佔了上風。“何似在人間”是毫無疑問的肯定,雄健的筆力顯示了情感的強烈。

      下片寫望月懷人,即兼懷子由,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換頭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夜深月移,月光穿過“朱閣”,照近“綺戶”,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這裡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一切離人。月圓人不圓是多麼令人遺憾啊!詞人便無理埋怨圓月:“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時又含蓄地表示了對不幸離人的同情。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便轉而為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上還是為了強調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託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故結尾“但願”便推出了美好的祝願。“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侷限,“千里共嬋娟”是要突破空間的阻隔,讓對明月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這兩句並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現了作者處理時間、空間以及人生這樣一些重大問題所持的態度,充分顯示出詞人精神境界的豐富博大。張九齡《望月懷遠》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許渾《秋霽寄遠》說:“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蘇軾就是把前人的詩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鑄成對天下離人的共同美好祝願。

      全詞設景清麗雄闊,如月光下廣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間來回馳騁的開闊空間。將此背景與詞人超越一己之喜樂哀愁的豁達胸襟、樂觀情調相結合,便典型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 3 # 俏花旦

    這首詞是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時所作。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啟發人們的藝術聯想。

    上片寫中秋賞月,因月而引發出對天上仙境的奇想。

    起句奇崛異常,詞人用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把酒問月》)詩意,用一問句把讀者引入時間、空間這一帶有哲理意味的廣闊世界。

    詞人的提問,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讚歎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

    其中蘊涵了詞人對明月的讚美和嚮往之情。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詩意,一是李白的詠月詩流傳甚廣,二是蘇軾經常以李白自比,這裡也暗含此意。

    李詩語氣比較舒緩,蘇詞改成設問句以後,便顯得峭拔突兀。

    蘇軾將青天作為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豪放的性格與不凡的氣魄。“不知”二句承前設疑,引導讀者對宇宙人生這一類大問題進行思考。“天上宮闕”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幾時有”,針線細密。

    繼續設疑,也將對明月的讚美嚮往之情推進了一層。

    設問、思考而又不得其解,於是又產生了“我欲乘風歸去”的遐想。

    李白被稱為“謫仙”,蘇軾也被人稱之為“坡仙”。

    詞人至此突發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這時空千古奧秘。

    蘇軾生平自視甚高,以“謫仙”自居,所以他當然能御風回家,看看人間“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勝過人間?詞人之所以有這種脫離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來自他對宇宙奧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來自對現實人間的不滿。

    人世間有如此多的不稱心、不滿意之事,迫使詞人幻想擺脫這煩惱人世,到瓊樓玉宇中去過逍遙自在的神仙生活。

    蘇軾後來貶官到黃州,時時有類似的奇想,所謂“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以及《前赤壁賦》描寫自己在月下泛舟時那種飄然欲仙的感覺,皆產生於共同的思想基礎。然而,在詞中這僅僅是一種打算,未及展開,便被另一種相反的思想打斷:“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兩句急轉直下,天上的“瓊樓玉宇”雖然富麗堂皇,美好非凡,但那裡高寒難耐,不可久居。詞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來堅定自己留在人間的決心。

    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詞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同時,這裡依然在寫中秋月景,讀者可以體會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氣逼人。這一轉折,寫出詞人既留戀人間又嚮往天上的矛盾心理。這種矛盾能夠更深刻地說明詞人留戀人世、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顯示了詞人開闊的心胸與超遠的志向,因此為歌詞帶來一種曠達的作風。“高處不勝寒”並非作者不願歸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才是根本之所在。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清影為伴。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折開闔中,展示了蘇軾情感的波瀾起伏。他終於從幻覺回到現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佔了上風。“何似在人間”是毫無疑問的肯定,雄健的筆力顯示了情感的強烈。

    下片寫望月懷人,即兼懷子由,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換頭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夜深月移,月光穿過“朱閣”,照近“綺戶”,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這裡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一切離人。月圓人不圓是多麼令人遺憾啊!詞人便無理埋怨圓月:“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時又含蓄地表示了對不幸離人的同情。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便轉而為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

    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

    從結構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上還是為了強調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託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

    故結尾“但願”便推出了美好的祝願。

    “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侷限,“千里共嬋娟”是要突破空間的阻隔,讓對明月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

    這兩句並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現了作者處理時間、空間以及人生這樣一些重大問題所持的態度,充分顯示出詞人精神境界的豐富博大。

  • 4 # 精衛填

    我下面舉三個知名的《水調歌頭》曲牌詞,再來說曲牌所需要的意境。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 游泳

    毛澤東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毛澤東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現在說說《水調歌頭》曲牌需要的意境,從上面三首同曲牌名詞可知,作者在創作時無不懷著豪氣干雲,縱橫捭闔,自我逍遙那樣的狀態和心境不足以體現《水調歌頭》的意境要求。要有一種氣魄、要有強烈地氣場,其實內心可以舉重若輕,手握千鈞之力,下筆猶如蜻蜓點水。

  • 5 # 農家小楚

    《水調歌頭》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蘇之一”的蘇東坡寫給同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蘇之一”的弟弟蘇轍的一首思念詩。

    那是十世紀的一箇中秋節的晚上,蘇東坡在自家庭院內望著天上圓圓的月亮又想起已七年未見的弟弟蘇轍,隨即興起用月亮寄託自己對弟弟的思念之情便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詩。

    至於意境,大概就是中秋節蘇東坡閒來無事,看著月亮想著弟弟,在月亮與弟弟之間找聯絡,再想著自己那坎坷的官途,三進三貶,敢問古今又有幾個?想著自己住的地方突然之間與天上的廣寒宮就有了一絲相似之處,又想到遠方的弟弟此刻是否也和他一樣在看著天上的月亮沐浴在月光下想著遠方的親人呢?

    詩裡寫著蘇東坡舉著酒杯仰天問著明知沒人回答的問題,從什麼時間開始有的月亮,而月亮上的宮殿又處在什麼年代,我想乘著清風飛到天上,又害怕上邊只有玉石砌城的樓閣,剩我一個人在那翩翩起舞挑逗身影,哪有在人間來的瀟灑。

    月亮已經西落到了硃紅色的樓閣,映在低低的紙窗戶上,照的自己沒有了睡意,是不是月亮對人們有啥敵意呀?為啥偏偏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月圓呢?人有喜怒哀樂歡聚別離,月亮也有盈虧陰晴,這樣的事情自古就難以周全,但願世上的佳人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即使相隔千里之遙,也能一起享受這共同的月光吧

  • 6 # 小齊大世界

    《水調歌頭》創作時間是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當時外放於密州。外放的原因是蘇軾與當政的王安石政見不同,自求外放。

    我們知道,古人讀書做官目的是修身齊家平天下。其時蘇軾正在外放,顯然是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的。他就轉而求親情——與胞弟蘇轍多多聚會。而這一願望也無法實現,作者寫《水調歌頭》這一年,與胞弟已經七年沒有團聚,所以他在詞前的小序中寫道: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從創作背景來看,作者有滿懷的政治抱負不得實現,想與胞弟團聚一敘親情也不得實現。可想而知,即使生性曠達的蘇軾他的心情也必定好不到哪裡去。

  • 7 # 良承所曹律師

    本詞是詠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表達了詞人由心有所鬱結,到心胸開闊的樂觀曠達情懷。

    上片寫作者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片寫對月懷人,以積極樂觀的曠達情懷作結。“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表達作者對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顯露出對明月的讚美和嚮往。“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對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對明月的讚美嚮往之情更深一層。“歸去”,作者將那美好皎潔的月亮,看作是自己精神的家園。然而真要棄絕人世,飄然仙去,卻又有些猶豫,“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遐想愈來愈飄渺,而終不忍棄絕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飛天探月,出塵之思,終於讓位於對人間生活的熱愛。下片緊承上片最後兩句的入世情懷和月色描寫,寫月光移動和月下不眠之人。“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轉入抒發懷人之情。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宕開一筆,表現了由心中有所鬱結,到心胸開闊,作達觀之想的心理變化。“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放達寬慰之語。

  • 8 # 小小狸狸狸狸

    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為作者醉後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人間!

    .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

    蘇軾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個很特出的人物,從政杭州刺史時,他在西湖中築了一道堤,人稱蘇堤,百姓賴之,至今還是西湖十大景色之一。但他之所以受人喜愛,還在於他的文學成就,以及從文學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高風亮節。他在山東密州任刺史時寫過《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中秋兼懷子由》這樣兩首詞,至今膾炙人口。在中國,幾乎每一個讀書人對這首《水調歌頭》都耳熟能詳。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月亮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原型之一,中國古代詩人對月亮的歌吟單從數量而言也是無與倫比的。然而天地間總是“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真正能使觀者感受到生命與自然相交融的那麼一種和諧之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像美麗的夢一樣。蘇軾在另一首詞中說過:“對花逢酒不飲待何時”,而月亮不正是一朵高懸天際的岩石之花嗎?據有關典籍記載,東坡並不是一個能飲很多酒的人,但他喜歡與別人一起飲酒,尤其是看別人飲酒,別人的快樂也就是他的快樂,他心胸豁達,氣質清明,在如夢浮生裡,他處在醉與醒之間,既不像屈原那樣遺世而獨立,也不跟有些文人似的和其泥而揚其塵。他是他自己,沒有比他自己更接近於他自己的了。“問青天”,李白登峨眉山頂說過:“恨不得挾謝眺驚人詩來,搔首問青天耳!”屈原《問天》是一部充滿幻想的作品,共有一百多問。東坡這首詞也是對青天提出了他的疑問。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今夕何年”也就是《詩經》中所說的“今夕何夕”。劉向《說苑》中有一首“越人歌”,用越語寫成,譯成當時通行的隸書,最後一句就是“不知今夕何夕”。不同之處在於:《詩經》及《鄂君歌》中說的是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感到疑惑,彷彿把自己遺忘了一樣,不知道這個夜晚是那個夜晚了。而在東坡的詞中,則是對上天的宮闕存在著疑惑。在古代,有著“天上一日,人間一年”的說法,因此,東坡以為,天上與人間必然有著不同的計算時間的方法。人間的光陰如白駒之過隙,而天上的則是緩慢的,這裡暗寓一種對時間催人老這一自然現象的無可奈何的悲哀。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此句是上面那種悲哀心情的很自然地轉換。因為對人世間的時間以及自已的仕途是無可奈何的,因此想“乘風歸去”。這裡用了一個“歸”字,是很有深意。李白被賀知章譽為“謫仙人”,而東坡也隱然以“謫仙人”自任。他到天上,不是附驥之尾,而是再回到他所來的地方。然而,他在想入非非中,又漸漸產生了新的憂慮。“高處不勝寒”是擔心自己再也忍受不了那種純淨的寒冷。李商隱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嬋娟”乃“美好貌”。青女素娥是耐得住寒冷的,因之能夠在月中霜裡比賽誰更美好。但詩人會怎樣呢?他顯然是忍耐不了,他的天堂在人間。在這裡,蘇軾賦予這首詞以非常豐富的意義。他對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是有些厭倦的,他也渴望上升到一個更純淨的高度,然而他卻忍受不了這種寒冷。他就是這樣處在一個矛盾的情境之中。從句面的意思看,似乎是瓊樓玉宇乃耐不住高處的寒冷,而作者的真正關注的還是自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一句是作者的猜度之詞,杜甫詩“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桂樹在月輪中留下陰影,斫卻此桂,清光應該更多。據古代姮娥奔月的傳說,月中還有,坐在那裡斫桂。故毛澤東有《虞美人》“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云云。

    “轉朱閣,低綺戶(原作“窺綺戶,後來蘇軾自改‘低綺戶’更顯精闢)照無眠。”連用三個動詞,來描述月亮的運動。月亮升起來,轉過朱閣,慢慢降落,月光延伸進窗戶,照到床上無眠的人。“照無眠”有兩種解釋,月光照在人身上,而人還處在無眠狀態。也可能是月光照到床上,卻發現並無人在此睡覺。那人在何處呢?李白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是寫人在床上卻無眠的;另一首“卻下水精廉,玲瓏望秋月”,則寫人並沒有躺在床上,卻坐在窗前默默地望著月亮。詞人在這裡把月亮擬人化了。彷彿月亮也是一個與他“心有靈犀”的朋友。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何事”俗本多作“何時”,一句之中有兩個“時”字,是不太妥切的,同時也與理不通。因為上面已經把月亮當作自己的朋友,因此要跟她談談心,要向她表示最為親切的問候,這句的意思是:月亮啊,你這高處也能勝寒的“別有天地非人間”的造物,難道還如我們這些渺小而可悲的人類一樣有著什麼遺恨嗎?不,你是完美無缺的,不應該有遺恨的;但你又是因為什麼緣故總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難道你就不能在人們團圓的時候團圓,離別的時候殘缺嗎?你為什麼總是要跟我們不一致呢?我們人類離別的悲哀難道就一點也贏不到你的憐憫嗎?

    由“把酒問青天”到此處的問月,詩人的感情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他逐漸領悟到了什麼,也可以說他聽到了天外之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一句可以看成作者的領悟,也可以看成月亮的回答:月亮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她也有著自己固有的悲痛,同人有“悲歡離合”一樣,她也有著“陰晴圓缺”,這世界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每一件事物都處在自己固有的缺憾之中。明白了這一點,再怨天尤人有什麼意思呢?

    最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也就是“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意思。這個結局是自然而然地達到的,作者最終自然會達到這一高度。但這一高度卻並不寒冷,它還是我們常人透過努力能夠達到的。蘇軾的思想境界並不如那樣的理學家高遠,他比較地有人情味,他的曠達是一種生活化了的心境,他在人間,在自己的生活之中。這首詞之所以廣為流傳,膾炙人口,其原因就在於此。我們並沒有把蘇軾當成一個膜拜的偶像,我們把他看做自己的朋友,確實,在中國文人中,你找不到比他更適合做朋友的人了。

    下面我們需要對這首詞作一整體的評價,這首詞在詞史上的價值可以跟蘇軾的《前赤壁賦》在散文史上的價值相比,而且這兩篇作品,有一種內在的共性。《》中說:“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用之不盡,取之無竭,是造物無盡藏也。”清風明月,“耳聞之而成聲,目遇之而成色”,我們在享受這些大自然豐富的饋贈時應該感到幸福,應該對自然、對生命、對生命與自然的共生感激不盡,我們不僅是自然的朋友,是清風明月的朋友,也是自己的朋友,而且,惟有自己才是你最初與最後的朋友。基督所說的“要愛你的鄰人”,試問誰還比自己更接近自己呢?基督還說“要愛你的敵人”,試問:誰能比你自己更是你的敵人呢?你正是自己的鄰人,也是自己的敵人,人生最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因此,基督所說的就是“愛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怎麼可能去愛別人呢?

    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所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己立而立人,己達而達人,古代人所推崇的“安家治國平天下”,也要以修身開始。人必須先成為自己的朋友,不要自己作自己的獨裁者,不要自己作自己的暴君。——還是回到蘇軾的這首詞上吧。在這首詞中,蘇軾最終達到了某種令人神往的內在的和諧,不僅是與自然的和諧,與生活在另一處地方的弟弟的和諧,但最重要的還是與自己的和諧,他不再想乘風歸去,他也不再怕高處的寒冷,他站立在大地上,在他的上方,有著無限蔚藍、高遠的藍天,有著彷彿黃金一樣閃耀的月亮!

    雖然,蘇子此詞無論寫作手法或意境都屬上乘之篇,但畢競還有些許“酒後醉話”之蛛絲馬跡,不過這絕不影響這首千古絕唱以及蘇軾的文學造詣及個人素質。不同凡響的《水調歌頭》,即便有點醉話也講得如此美妙和富有哲理,這就是蘇子的高妙之處。無怪乎,自蘇子詠月的《水調歌頭·中秋》問世後,九百多年來,人們仍然眾口一詞“前人詠月詩詞幾可盡廢,尚無後人可與比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過了30歲,你的吸引力來源於你的自律和財力”,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