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攝影師陳俊

    美國的一位攝影師我挺喜歡,Steve McCurry ,準確的說他是美國著名攝影家、中文名叫史蒂夫·麥凱瑞你可能不認識他,但你應該會見過他所拍攝的《阿富汗少女》

    但除此之外,Steve McCurry還拍攝了不錯的人像作品,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攝影師,他拍攝的攝影作品都讓人印象深刻。

    我剛看到這攝影作品我還以為照片中人是一位男孩,回來去網上了解一下才知道是一位少女。

  • 2 # 子風影像

    因為自己喜歡紀實攝影,所以喜歡的攝影家自然是紀實大師馬克.呂布。他始終堅持以局外人的立場,獨立的觀察方式。冷靜又富於藝術感的人文視角捕捉直覺性的瞬間。

  • 3 # 玩轉墊江

    我喜歡中國著名攝影作家郎靜山:

    2:曾經獲得美國紐約攝影學會頒贈的1980年世界十大攝影家稱號。他是以中國繪畫的原理應用到攝影上第一人。

    3:曾獲中華藝術金馬獎終身攝影成就獎。[22019年12月,在國際影藝聯盟、科梅伊市政府、達蓋爾基金會在法國科梅伊舉辦的“紀念攝影術誕生180週年活動中,郎靜山被評選為攝影術誕生180年180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

  • 4 # 好攝丹

    朱憲民

    1943年生於山東省範縣,歷任中國攝影家協會第六屆、第七屆副主席,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執行主席。1988年創辦《中國攝影家》雜誌,1996年作品被德國埃利森匹科特藝術博物館收藏,2002 年在法國巴黎水之堡攝影展覽館舉辦“朱憲民攝影作品展”,2005年獲“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攝影事業終身成就獎”,2015年、2017年《影像力量》中國國際攝影文化展“鏡美尊”得主。

    以下他的代表作

    《 放學路上挖野菜的孩子》 山東 1977年

    ▼ 《趕集農民》山東 1981年

    ▼《過年》 山東 1979年

  • 5 # 天山來渝

    中國頂級攝影師

    2、吳印鹹

    他用手中的攝影機和照相機,

    在時代和歷史的潮流中,忠實地紀錄著中國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的風雲防會。在長達70年的攝影藝術生中,拍攝了數萬張黑白和彩色照片;拍攝了7部故事片和5部紀片,曾獲得全國電影“百花獎”的“最佳攝獎”;編著了2本攝影藝術專著;舉辦了近自個人攝影展覽。

    3、王文瀾

    中國日報攝影部主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著名攝影家王文瀾,人們的腦海裡自然會浮現出他的《京味》、《名人透視》、《流動的長城》、《腳踏車的日子》等畫面,雖然捕捉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瞬間和常見的社會面貌,卻在他的鏡頭中顯得那麼意味深長。30年攝影人生,在一幅幅照片中找到了時代走過的足跡。

    4、陳曼

    陳漫鏡頭前的人物個性十足,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敏感捕捉光影,為廣為人知的面孔賦予了前所未有的魅力與個性,展現出獨一無二的視角;她將看似矛盾的中國傳統哲學文化與當代時尚相結合,打造出平衡之美。

    5、陳長芬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副會長。1965年開始拍攝長城,40餘年裡,數百幅作品被國外收藏;長城以及其它的題材的作品被美國多家頂級雜誌社和出版機構多次採用和約稿;中國中央電視臺、廣播電臺、香港鳳凰衛視、衡陽電視臺和地方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多欠進行新聞和題報道。名副其實的“中國拍攝長城第

    一人”

  • 6 # 攝影必修課

    我最喜歡的攝影家是何潘。何潘國際著名攝影大師,香港著名電影導演,1937年10月8日出生於上海,幼年即隨家人移居至香港。

    他以新派的攝影手法,非常規的攝影構圖,在1956年獲得由美國舉辦的攝影十傑冠軍。隨後,何潘贏得了超過280個國際攝影大獎,併成為國際知名攝影師。

    2016年6月19日,何藩因肺炎惡化,醫治無效,於美國病逝,享年84歲。

  • 7 # 哪喔呵

    1、川內倫子,1972年出生在日本的女生。 1993年畢業於Seian Women"s College;初出茅廬便以三部曲影集《Utatane》《花火》,《花子》受世人矚目,並獲得日本權威攝影獎。

    2、森山大道,1938年出生於大阪,日本攝影師,與石內都、荒木經惟等人同時崛起於20世紀60、70年代,曾是日本傳奇性先鋒攝影團體“挑釁”的旗手人物,其風格凌厲的黑白攝影著稱於世。

    3、張照堂,出生於臺北縣板橋鎮。1958年參加攝影社,認識長他六歲的攝影家鄭桑溪學習攝影。1965年第一次舉辦“鄭桑溪/張照堂,現代攝影雙人展”。1961年入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就讀,開始吸收現代文學、哲學與藝術潮,以攝影作品表現迷惘、抑鬱畫面

    4、呂楠,1962年生於北京。在《民族畫報》工作5年後,辭去公職,成為自由攝影師。1989~1990年 拍攝中國精神病人生存狀況,《被遺忘的人:精神病人生存狀況》。

    1992~1996年 拍攝中國鄉村的天主教,《在路上:中國的天主教》。 1996~2004年 拍攝西藏農民的日常生活,《四季:西藏農民的日常生活》。2007年1月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2006年開始拍攝緬甸金三角。

    5、杉本博司,1948年出生於日本東京。1970年畢業於東京日本立教大學經濟系,1972年畢業於美國舊金山藝術中心設計學院,1974年赴美國紐約進行攝影創作。1948年出生於日本東京,1970年畢業於東京Saint Paul’s University,1972年畢業於美國舊金山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1974年赴美國紐約進行創作。

  • 8 # 甜蜜小妞TMXN

    回到家,我喜歡拍攝一下 兒子的成長記錄,看看兒子在家都會做些什麼?比如有些比較有意義的事情,我都會拍下來,這個影片,是我兒子去地裡自己摘菜,自己揹回來,知道給家裡分擔點事做了,還是比較懂事了!因為我一直都是在外面工作,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回家,陪陪家人,陪陪孩子,我就想用拍攝,留著,更多的美好時光。

  • 9 # 清風逍遙夢

    我最喜歡的攝影家是:郎靜山,他開創了中國山水風格的攝影作品。這種風格也是我最喜歡的。作為一個華人首先了解自己國家的文化,而不是盲目的追求西方國家所引領的攝影風格。

    華人對山水有著特殊的複雜的一個情感,中國的風景名勝也大多數與山有關。開啟地圖可以發現中國是一個以山地丘陵為主的國家,山地的面積佔了我們國土面積的70%以上,而真正的平原只有不到10%左右。

    白日依山盡,千山鳥飛絕,一生好入名山遊,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些我們隨口就能吟誦的詩句,就說明了華人對山的熟悉的程度,對山的一種情感。從古至今,我們大多數的祖先都在一片片連綿不絕,有風韻各不相同的山地環境中生息勞作,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而這種情感直接的體現,其實就是華人與生俱來又揮之不去的山水文化。我就借用郎靜山的作品讓大家欣賞一下。

  • 10 # 夢幻天使M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解海龍拍攝的“大眼睛女孩”這張照片在社會引起了轟動,被中國青少年基金定為希望工程的宣傳標識,截止2007年底希望工程捐款40億,援建希望工程學校13000多所,他拍出來的照片所帶來的是社會效益。

    現在學攝影的人越來越多,攝影界的大師,高人層出不窮,拍出來的片子令人賞心悅目,但我還是喜歡紀實片,儘管他的技術含量沒有風光片,人像片那麼高,那麼美,但他真實的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真相,一張正能量的照片,會帶來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所以說,我喜歡和敬仰解海龍老師。

  • 11 # 足模攝影小智

    日本著名的攝影師,濃烈的色彩,燦爛奔放的花卉以及人物是蜷川實花作品的特點。

    據說她風格的確立是源於一次意外,他的攝影集在印製時候機器恰好壞掉,讓原來的照片變得更加濃郁,但卻意外開啟了她新的攝影風格。除了平面攝影蜷川實花也涉足影視圈,拍攝了惡女花魁》。一貫的濃烈色彩,讓日本傳統文化中「花魁」的角色,有更深刻的形象呈現。

  • 12 # 韋華

    早期美國攝影家“安賽爾 亞當斯”。記得我剛學攝影的那會兒,學校還沒有系統的教材,請的老師都是拼湊的,當時國內在這方面的教材真是太少了。但是不久,同學中有人拿了一本“美國紐約攝影學院”的書,大家都爭著看,我記著開篇前幾頁就是整幅的攝影作品,其中有幾幅“風光照”最為奪目,一看底下署名:“安塞爾 亞當斯”,都是黑白照片,特別驚豔。那時候國內從事黑白攝影創作的人很多,攝影展覽我也看了很多,可是從來沒有“安塞爾 亞當斯”拍的黑白片那麼“犀利,沉靜,冷峻,凌厲”。想想可能是我也喜歡“山嶽型風光”照片的緣故。走入社會後,雖然我從事的是“婚紗攝影”,但從來沒有放棄“風光類”的攝影創作,不倫是兩千年前使用的“膠片機”,還是之後的“數碼機”,我一直都在拍攝,現在“手機”拍照那是必不可少,到哪拍哪,永不停歇!附圖:安塞爾 亞當斯和他的作品(彩色片是他為數不多的作品)

  • 13 # 滄海一粟172978748

    我所喜歡的攝影家:

    郎靜山 陳復禮 吳印鹹 張印泉 石少華 徐肖冰 侯波 呂厚民 呂相友 袁毅平 鄭景康 錢嗣傑 陳勃 陳曼 黃翔 齊觀山 沙飛 肖全 蔣齊生 張峻 邵華 楊紹明 王文瀾

  • 14 # 鏡頭記錄世界

    吳家林

    著名攝影家,被譽為“走上國際影壇的攝影大師”。他的作品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極端的中國化,也具有厚重的歷史感和文化感。吳家林是唯一入選《佈列松的選擇》以及世界攝影大師系列叢書《黑皮書》的華人攝影家,在他的攝影作品中,被拍攝物件十分自然,是吳家林對生命本身的尊重,沒有優越感,沒有居高臨下,照片中是攝影家對大山以及山裡人的深厚情感。吳家林的作品有著超現實的意味,戲劇化的場景比比皆是。而這些戲劇性、超現實的場景,恰恰是生活中最真實的場景。

    王文瀾

    中國日報攝影部主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著名攝影家王文瀾,人們的腦海裡自然會浮現出他的《京味》、《名人透視》、《流動的長城》、《腳踏車的日子》等畫面,雖然捕捉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瞬間和常見的社會面貌,卻在他的鏡頭中顯得那麼意味深長。30年攝影人生,在一幅幅照片中找到了時代走過的印跡。

    陳曼

    陳漫鏡頭前的人物個性十足,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敏感捕捉光影,為廣為人知的面孔賦予了前所未有的魅力與個性,展現出獨一無二的視角;她將看似矛盾的中國傳統哲學文化與當代時尚相結合,打造出平衡之美。

    風光攝影師黃翔、陳長芬....

    御用攝影師侯波徐肖冰呂厚民

    紀實攝影師王文瀾

    戰地攝影師唐師曾

    時尚攝影師陳曼

  • 15 # COLDSAND寒沙

    你們好,我是一名攝影愛好者也是一名攝影師,攝影是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攝影能帶給人們一種視覺上的淨化與衝擊,有些圖片也可以讓你心痛流淚,有些影片也能讓你對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認識,攝影的藝術就在於它所訴說的故事,生活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都在從故事中從體會中看到突破自身的東西,這就是我喜歡攝影的原因,我經常收集跟拍攝一些圖片,對於攝影方面的問題有些獨特的解答,希望你們喜歡我的回答,喜歡的也可以關注我,下面我來回答:

    有一位國外的攝影師我挺喜歡,名字叫Steve McCurry ,準確的說他是美國著名攝影家、中文名叫史蒂夫·麥凱瑞你可能不認識他,但你應該會見過他所拍攝的《阿富汗少女》但除此之外,Steve McCurry還拍攝了不錯的人像作品,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攝影師,他拍攝的攝影作品都讓人印象深刻。我剛看到這攝影作品我還以為照片中人是一位男孩,回來去網上了解一下才知道是一位少女。

  • 16 # 攝影師小飛

    森山大道,沒有之一,為什麼?因為在他的照片裡能夠看到真實的慾望。高飽和,低粗顆粒,反映的是這芸芸眾生最赤裸的底色。

  • 17 # 行走吉林

    攝 影 家 · 朱 憲 民 朱憲民 是中國當代攝影史中具特殊地位的攝影家。他的特殊之處在於,在1940年代出生的攝影家中,少有像他這樣早在1970年代初期就在有意無意之間關注百姓日常生活,並且以樸素、自然、忠實於生活的態度,紀錄平民百姓生活的; 他是他的同輩人中能夠明確而到位地用攝影表達生命根系與情節的人。 他的特殊之處還在於,不管他的生活處境社會地位有著怎樣的變化,他仍然在攝影中保有著一種平民姿態並具有鮮明的個人視點。

    朱憲民,在他的同代攝影人中是個真正的例外。而這種例外,凡有那個時代生活經驗的人都深知,不易。翻閱中國當代攝影史,我沒有發現在他的同代人中有誰如他那樣在1970年代就以一種具有平民性以及人情甚至是人性關注的紀實態度拍攝過黃河人。也沒有發現還有誰如他那樣堅決而直白地表達著民以食為天,這個最樸素且最基本的事實。正是這種異於主流的目光,使朱憲民為中國民生影象史留下了可貴而難得的一筆。

    焦 波,山東淄博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南開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等十所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傳媒大學文化與傳媒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河北傳媒學院碩士生導師;攝影師、紀錄片導演。

    焦波的話:

    從事影像記錄和創作工作40多年,我的創作基地始終在故鄉這片土地上。我在鄉土上游走,我在鄉土上創作,我在鄉土上思考。時光,吸引了我的思考,時光,磨礪了我的思考,時光,堅定了我的思考。

    思考一:鄉村影像的鄉土情懷。故鄉是根,爹孃是根。我怕失去爹孃,怕失去我的根脈,所以1974年跟女朋友學習攝影之初,就用他爸爸那臺在戰場上繳獲日本鬼子的蔡司伊康照相機,開始了對爹孃的拍攝,一拍就是30年。在記錄爹孃生活的漫長歲月裡,我手中的相機也同時記錄故鄉的人和故鄉的事。記錄鄉親是一種鄉戀情懷,它給鮮活的故鄉增添了更加鮮活的親和力。記錄鄉村是一種鄉愁情懷,它為鮮活的故鄉增添了更加鮮活的衝擊力。

    思考二:鄉村影像的鄉土精神。我理解的鄉土精神就是根脈文化精神,就是從農耕源頭散發出來的文明氣息。質樸,和諧,本分,規矩是它的體現。它需要人去跟蹤,去維護,去拯救。但這麼一個鄉土文明的衛道士,卻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遇到尷尬和無奈。但他卻不離不棄,數十年裡孤獨地一路前行。每個村莊裡都有杜深忠,需要我們用有溫度的鏡頭髮現、記錄、歌頌這樣的鄉土文人。

    思考三:鄉村影像的鄉土質感。我所理解的鄉土質感,是鄉土生活裡本真的形象體現。它是我們體驗,觀察,思考後的真實記錄和真實捕捉。用這種態度記錄的影像是土地裡長出來的,帶有深深的泥土胎記,有可觀,可聞,可品的氣質。記錄這種質感,需要靜下心,沉住氣,耐得住寂寞,以鄉民中普通一員的身份感味生活,記錄生活。這樣,用時間的重量打磨出來的作品,才有鄉土文明質感的分量。

    思考四:鄉村影像的鄉土責任。記錄鄉土精神,留住鄉土文明,是我們影像工作者擔承的義不容辭的使命,是艱鉅的歷史責任。生活在延續,傳統在消亡,時代在裂變,這給我們影像記錄者極好的機遇。既然歷史無法改變,我們的責任就是記錄。我看中鄉村文明消失的過程,看中傳統文明與現代文化的激烈碰撞,看中那碰撞的激烈火花。從影像學的角度來說,這些火花是時代的印記,它與鄉土文明遺傳的胎記同樣媲美。

    胡武功,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攝影家協會主席。40多年來致力於中國攝影的改革與進步,成為改革開放後中國影像革命的代表性人物。

    胡武功的自我介紹:

    上世紀80年代是激情燃燒的年代,一方面要衝破禁忌,一方面要自由探索。選擇什麼樣的攝影之路,是既嚮往又迷惑的難題。幾經比較,我選擇了紀實攝影。我意識到我們這一代人面對的是一個民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人生觀、價值觀的重大轉變,是一個傳統社會向當代社會的根本轉型。攝影將是可靠記錄這一史無前例變化的最有力的手段。從普通人現實生活狀態切入,著眼於人性的揭示,既是我的認知方式,也是我的認知目的。“美醜無界,真假有限”。我從《藏著的關中》中選出這組照片,希望從中看到二、三十年前關中底層人的生命狀態以及由此展現出的倫理人性。為拍這些照片,我付出過艱辛的努力。無論春夏,還是秋冬,抑或年節,我放棄與家人團聚,無暇顧及年邁的父母。儘管他們不懂攝影,但他們憑一種親情堅信我在做正事,給予我充分的理解與支援。而那些長期以攝影權威自居的所謂“革命理論家”卻給關注平民生活及其生存狀態的攝影冠以“土、老、破、舊”的帽子。斗轉星移,時至今日,“土、老、破、舊”的照片終於顯現出其深刻文化淵源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它們再不可重生了。在一個做秀、做美的流俗時代,我恪守平凡與拙樸,自然與尋常。在我眼中,關中人用世代文化承傳的每個天日填塞著歲月的縱深。面對他們,先記錄下來是最重要的。攝影就是攝影,平鋪直錄才能使之生根在白己的本體上。

    回到民間,貼近了普通人生活的繁瑣,也就貼近了真實,貼近了國情。記錄下凡人俗事這一個個從未進入大雅之堂的瞬間,必將為攝影注入生活的厚重,為歷史增添現實的鮮活,為讀者提供一些看後的靜思。經過時間與歲月的洗禮,這些照片都經受了考驗,每一個瞬間都與被歷史遺忘太久的普通關中人命運與遭際相關,與他們的生存狀態及生存方式相關,與他們的習性及願望相關。總之,與數千年間關中人斷續重生的文化血脈相關。

  • 18 # 五哥愛生活

    個人喜歡亞當斯,厄維特,卡什這三位傳奇攝影師,亞當斯不用說了,風光攝影鼻祖,自創區域曝光法對攝影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其作品極致的影調讓作品蓬勃大氣,震撼人心。厄維特的作品日率真,隨性,充滿幽默感,讓人印象深刻。卡什的人像作品張張經典,人物形象刻畫深刻,形神兼具,直指人心,其攝影物件不是政商名流就是影視紅星,又或者是科學巨匠,這讓其顯得高不可攀。人們都以能得到卡什拍攝一副人像照片為榮。

  • 19 # 我的髮型不怕風

    金俊,《中國攝影名家大講堂》主播人,攝影理論研究者。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曾經擔任《大眾攝影》雜誌編輯部主任、《大眾DV》雜誌執行主編。

  • 20 # CharlesGuo

    唐·謝夫(Donald Alexander Sheff)出生在美國紐約。畢業於耶魯大學,後取得哈佛大學研究生學位。他不僅是名優等生,同時也是一名運動健將,曾代表美國國家游泳隊參加了赫爾辛基舉行的奧運會游泳接力比賽,並取得獎牌。 唐·謝夫已經出版了7本書,其中,《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最為著名。並且任美國出版公司主管,以教育家和作家的身份被列入名人錄。 1975年,唐·謝夫成為美國紐約攝影學院的院長和所有者。紐約攝影學院是美國最早的攝影學校,成立於1910年。唐·謝夫從事攝影教學多年,1975年到1979年唐·謝夫為紐約攝影學院寫作並出版了全新的攝影課程。這套課程被中國攝影出版社以中文出版,並且成為攝影愛好者和攝影人學習的標準。該書經過兩次修訂,2009年推出的這套教材加入了新的數碼攝影教程,唐·謝夫希望這套書繼續引領廣大攝影愛好者走向成功。 唐·謝夫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30多年前與上海出生的Tina Ll結婚,在紐約定居,多次訪問中國。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成立於1910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攝影學院。作為一所寄宿學院,美國紐約攝影學院從1922年開始提供業餘攝影培訓。1975年開始,學院開始專門提供遠端教育。學院完善的專業攝影教程除教科書外,還有配套的磁帶和錄影帶。專業攝影師會對學員提交的攝影作品進行點評,然後錄在磁帶上寄給學員,讓學員有言傳身教之感。美國紐約攝影學院在美國以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兩萬名在校學員。絕大多數接受培訓的學生年齡在30-50歲之間,但學生中也有十幾歲的兒童和年逾八旬的老者。這些學生的目的也不盡相同:一些學員尋求新的就業方向,一些學員希望進行兼職,還有很多業餘的攝影愛好者希望自己拍攝的照片能夠看起來更專業。美國紐約攝影學院自成立至今,已經培養了眾多成功的攝影師,其數量之多,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學校能望其項背。在紐約,這個世界專業攝影的中心,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提供在別處無法獲得的最先進的藝術培訓。不管你在世界何處,唐·謝夫(Donald Alexander Sheff)都可以把經驗和靈感送達你的家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覺得哪部電影讓您印象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