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史由清朝編撰,其中有多少醜化不知道,但是看了很多,感覺明史被寫的明朝基本上就是荒唐過來的,很不靠譜啊。
10
回覆列表
  • 1 # 穿山乙的歷史故事

    清修《明史》從編纂角度來說 確實是一部優秀作品。可是史識,史德來看,又存在諸多問題。出於政治考慮,清政府主修明史的目的並不是出於真實反映歷史。很多地方隱瞞甚至篡改,主要是女真先輩曾經在明朝任職的情況,還有對明中,明末一些皇帝和大臣的刻意抹黑。這些故意貶低明朝地位的言語,是出於突出宣傳新朝代替前朝正義性的目的。另外《明史》有諸多史事錯誤,例如把明睿宗的親生女兒歸於明孝宗名下親生這種低階失誤。當然這些都需要我們仔細研讀並發現了。

    《明史》有它的史料價值,但是並不是完全可以採信的第一手史料,這些都需要我們認真甄別判斷。

  • 2 # 坐古談今

    《明史》不可信?那什麼歷史書可信?又什麼人寫的歷史書可信?日本人寫的還是美華人寫的?如果說,歷史是勝利者寫的,所以不可信,那麼有幾本書可以信?

    主觀判斷不能代替證據,拿出證據來說話,沒有證據那是不理智行為。現在學習歷史有幾個不好的現象:娛樂化、噴子化、絕對化、主觀化等等。

    我這麼說並不是說《明史》就可信。《唐書》可信嗎?現代人把李世民黑得不成樣子,說李世民為了玄武門兵變合法化,黑了太子建成幾十年,然後後代子孫繼續。還有唐朝黑隋朝。

    《明史》的可信性沒有一個正經歷史學家徹底否定過,基本上都是就事論事。清朝為了自己合法自然會有些隱晦有些不提有些歪曲,但這並不代表不可信。

    明史勘誤好幾十本,都是引經據典來駁斥某些詞條。但這沒什麼,因為印刷術、因為時間、因為私著歷史比較多,所以明朝留下的史料很多,你要找漢朝私著歷史你能找多少?做不到旁證對比,但你能說他們就完全可信嗎?

    史書本來就是二手或N手資料。它沒有考古重要,但考古能解決大部分問題嗎?

    舉個例子,袁崇煥這個人。《明史》有沒有抹黑?我不知道,那個得把袁崇煥相關資料放在一起對比。但肯定你得不到答案,因為那都是衝突的。歷史資料多了就會觀點不同,同樣的資料不同的人會解讀出截然相反的觀點。

    你能說誰摸黑誰嗎?除非很明顯的摸黑,就該當做歷史爭鳴!連岳飛、林則徐、左宗棠等都會被近人、咱們自己的漢人抹黑,那請問歷史是什麼?

    歷史就是爭鳴,不是你自己的觀點就一定是歷史。你說抹黑,證據!

  • 3 # Kaka6960

    知道《明史》可信度高不高其實並不那麼重要,主要是看你怎麼看待他,他始終是二十四史中不可毀掉的一部,而且必然是二十四史中文筆最好的一部。對於學明朝史他始終是繞不開邁不過的一道坎,不讀他你就找不到他系統的容易得到史料(當然還有明實錄,缺失的不談,明實錄當中也有一些不太準確,比如嘉靖朝修的正德,更何況明實錄沒有標點符號)。迴轉過來說說《明史》,從1645年也就是滿清入關第二年順治為確立大明的垮臺即開始編纂,一直到1739年乾隆年間定稿耗費94年,其中有幾次中斷但是修了六七十年是跑不掉的,可以說是精挑細選,對了期間還經歷了四庫毀書 ,所以明史我們看還是要看但是萬曆以後還是留個心眼。

  • 4 # 回憶還是要忘記

    明朝並不是《明史》(清代皇帝欽定的正史)所說的那樣 荒謬、黑暗|歷史研究表明,滿清統治者為徹底打消 人們對 明朝的眷戀,篡改歷史真相,妖魔化明朝,進而鼓吹清帝們個個是英明君主,確保滿清的統治。誤導國民,此惡劣行徑,實在可惡| 非蠻夷愚昧之眾,不會對歷史作出這樣不負責任的事|

    一、《明史》修撰的三個階段:

    1、 1644年清軍入關,不久進佔北京。1645年,滿清統治者設立史館,擬修《明史》。但因為當時政局未穩,南方抗清鬥爭如火如荼,所以實際上修撰工作只是處在準備階段而並未全面展開。滿清之所以做出這個修史姿態,一是為了藉此宣佈明朝已經結束,二是為了籠絡明朝遺老和降清漢臣。

    2、 直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修史的條件似乎才成熟,康熙這才下旨全面啟動《明史》的修撰工作。直到康熙、雍正先後死去的1739年(乾隆四年),歷九十多年,經三度修撰、編輯和刪改的《明史稿》終於定稿(武英殿本)並公開刊印和發行。

    3、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庫全書》開工,乾隆四十二年(1777),乾隆下旨全面改修《明史》中的《本紀》部分(也包括《列傳》等部分),到乾隆五十四年(1789),這部重新勘改完畢的新本《明史》乃被收入《四庫全書》。四庫本的《明史》可謂為醜化明朝做出了進一步的貢獻。

    二、《明史》修撰過程中的貓膩

    1、《明史稿》的幾度篡改。

    武英殿本《明史稿》混合了萬斯同、王鴻緒、張廷玉這三人的心血和心思。這三人在實際上先後主持《明史》的修撰工作並完成了各自的版本。但萬斯同審定的《明史稿》第一版顯然是價值最高的,王鴻緒版的《明史稿》似乎是竊取自萬斯同版的《明史稿》並大有刪改,張廷玉版的《明史稿》則是在前兩版的基礎上大體按照滿清皇帝的意思來修篡和刪定的。

    2、 史家萬斯同的貢獻。

    萬斯同是明末思想家黃宗羲的得意門生,出於對儲存明代真實歷史的責任心,才接受了清廷邀其參加“明史”修撰的工作,但卻終生拒領清朝的薪俸。由此,史學家萬斯同透過自己切實的努力乃為明朝“保留”下了大量第一手的、真實可貴的史實資料。可惜每一位後來者都陸續對萬氏版的《明史稿》進行了各自的削刪和修改,乾隆欽定的四庫本《明史》也不例外。儘管如此,以萬斯同初稿為總的基礎的《明史》還是為我們儲存了明代的基本面貌,儘管當中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

    3、《明史》從頭到尾都由滿清皇帝終審定稿。

    清朝的幾位統治者對《明史》修撰的重視可謂到了離譜的程度,《明史》每完成一部分,康熙、雍正、乾隆無不仔細審閱,乃至事無大小地就每個自己所“關心”的細節提出自己的“建議”並讓書寫者照辦。當年明太祖朱元璋修《元史》只花了兩年多時間,元朝修《宋史》(二十四史中規模最大的一部史書)也只花了兩年多時間,惟獨滿清,修一部明史竟然花了幾代帝王近百年的時間,其處心積慮之深由此也可見一斑。所以說,今天我們所瞭解到的書面的明朝,實在是出於清帝之政治目的而在一定程度上被滿清妖魔化了的明朝,是與歷史的真實是有很大距離的。

    4、史官修史的獨立性在清代已完全喪失。

    明朝的皇帝對於史官撰修當朝史的工作是從不干預的,這正是古代中國最可寶貴的傳統之一。但是很可惜,自唐朝發動了玄武門兵變的唐太宗李世民干預史官獨立撰史的那一刻起,這一優良傳統就遭到了破壞。而滿清統治者對史官工作獨立性的剝奪,則在事實上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地步。

    5、修完《明史》後譭棄大量珍貴的明朝史料。

    清修《明史》,幾代學者歷時近百年,可謂基本儲存了明朝的史實,但卻在康乾雍諸帝的旨意下,幾經嚴格的增刪、政審、篡改,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扭曲和醜化了明朝的真實形象,並在《明史》定稿成書後,焚燬了大量明代的原始史料。目前中國歷史第一檔案館儲存的明代檔案只有3620餘件,它們幾乎都是明末天啟、崇禎兩朝的,明初和明中期的檔案都沒有。明代檔案所以儲存不多,或許有明清之際戰亂的緣故,但主要的還是清朝修撰明史之後,對所依據的檔案史料往往棄置甚至燒燬掉。如此,滿清對於明朝的妖魔化處理就失去了反駁的第一手證據。乾隆之齷齪由此可見一斑。

    附一份清乾隆銷燬的明代書籍(光是以“明”字打頭的被滿清禁燬的書籍就接近一百五十種,另有以“皇”字開頭的許多明朝書籍也被禁燬),書目大致如下:

    《明百將傳》《明寶訓》《明表選》《明兵略纂聞》《明策衡》《明朝官制大全》《明朝捷錄》《明朝通紀會纂》《明朝小史》《明臣言行錄》《明臣奏疏》《明初開國群雄事略》《明大事記》《明代帝后紀略》《明代聖政》《明代野史》《明道雜誌》《明綱目》《明館課標奇》《明館課宏詞》《明館課錄》《明光宗實錄》《明紀本末》《明紀本末國書》《明紀編年》《明紀編年會纂》《明紀編遺》《明紀重輯》《明紀綱鑑補》《明紀綱目》《明紀會纂》《明紀甲乙事略》《明紀鑑略》《明紀鑑略補》《明紀鑑鼎臠》《明紀全載》《明紀彈詞》《明紀要》《明紀編年會纂》《明記甲乙兩年彙編》《明季南略》《明季遂志錄》《明季文雜抄》《明季遺聞》《明家訓》《明鑑會纂》《明鑑易知錄》《明將略》《明將略注》《明將傳》《明經濟名臣錄》《明經濟書》《明經濟文輯》《明論必讀》《明論表》《明名臣經濟錄》《明名臣奏牘》《明末紀事》《明末詔書》《明女直志》《明人後場論表》《明人詩抄》《明人物考(焦竑)》《明人物考(王世貞)》《明神宗實錄》《明詩別裁集》《明詩歸》《明詩善鳴集》《明詩選(陳子龍)》《明詩選(馬士奇)》《明詩綜》《明實紀》《明實錄》《明史紀略》《明史記事本末》《明史類編》《明史列傳》《明史略》《明史全集輯錄》《明史通纂》《明史野獲》《明史纂》《明疏抄》《明書》《明太祖實錄辨證》《明通紀編年》《明通紀會》《明通紀輯錄》《明通紀輯略》《明通紀輯要》《明通紀捷要》《明通紀統宗》《明通紀摘錄》《明通紀直解》《明通紀纂》《明通鑑編年》《明通纂要》《明琬琰錄》《明文案》《明文百家粹》《明文寶符》《明文初學讀本》《明文大家二編》《明文大小題商》《明文得》《明文得珠》《明文發》《明文分類傳針》《明文錄》《明文賞奇》《明文選》《明文翼運》《明文英華》《明獻帝寶訓》《明相業軍功考》《明續記》《明宣宗寶訓》《明一統志》《(皇)明雜錄(尹直)》《明雜錄(佚名)》《明詔制》《明政統宗》《明職方地圖》《(皇)明制書》《明制稿》《明注略》《明狀元策》《明宗孝義》《明奏疏(施元徵)》《明奏疏(陸澄源)》《明奏疏(佚名)》《明奏議》……

    三、乾隆版《明史》對明朝皇帝的醜化毋庸質疑。

    1、明朝多昏君?

    乾隆四十年(1775),乾隆下令修改《明史》。過程中對明朝皇帝和人事進行了改編和醜化,更刻意貶低了對明朝皇帝的評價。比如,原《明史本紀》中的“英宗贊”稱英宗“前後在位二十四年,無甚稗政”,經改修後的“英宗贊”則這樣評價英宗說:“前後在位二十四年,威福下移,刑賞僭濫,失亦多矣,或臚舉盛德,以為無甚稗政,豈為篤論哉?”再如,原本評價明世宗為“中才之主”,而修改後的評價則變為:“且倚任權奸,果戮直臣,以快其志,亦獨何哉!” 只要拿武英殿本《明史》和“四庫”本《明史》對比校讀,我們就會發現,在明朝十幾位皇帝中,至少在景帝、英宗、武宗、憲宗、孝宗、世宗、穆宗等七位皇帝的本紀中,對傳主的評語都有了顯著的修改。經過這樣的修改,明朝皇帝給後人的印象就在總體上就突出了“明朝多昏君”的特點。儘管如此,只要對史料有充分的解讀,有獨立的思考,今天的我們仍然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斷:明朝的皇帝在總體上其實是遠強於清朝皇帝的。

    2、明成祖沒有殘殺建文帝遺臣和屠殺宮女

    原本《明史》中記述方孝孺等人之夷族誅死僅用了“丁丑,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並夷其族”十五字,而在“四庫”本《明史本紀》中則改為了這樣的敘述:“丁丑,召方孝孺草登基詔,孝孺投筆,且哭且罵。帝大怒,泰、子澄亦抗辯不屈。遂與孝孺同磔於市,皆夷其族”。很顯然,無論是原本還是四庫本的《明史》,都沒有明成祖夷方孝儒十族的記載——我真不知道這所謂“夷十族”的記載是出自哪裡了?總之,這麼一改,明成祖就成了以殘酷的同磔刑處死方孝孺等建文朝大臣的皇帝了(夷族只是殺人多,統施斬首之刑,自然不在酷刑之列),就成了一個以殘暴著稱的皇帝了。而被汙衊的明成祖所謂活剮三千宮女說在正史檔案中根本找不到相關文獻。我不得不因此想,那明成祖的所謂殘暴,包括明太祖的所謂殘暴,其真實性都是值得懷疑的,在我看來,這當中至少摻入了滿清為妖魔化前朝而捏造的一些事實及誇大的一些資料。

    三、因《明史》而引起的兩起文字獄

    1、文字獄之“莊廷鑨明史案”。

    康雍乾在文字獄方面可都是登峰造極的,尤其是乾隆,在這一點上可謂惡劣,殺人無數。跟之後的雍正、乾隆兩朝相比,康熙朝的文字獄還不算非常嚴重,但是也殺戮了大批文人。比如發生在康熙朝的“莊廷鑨明史案”,一干所謂的“人犯”70餘人(為《明史》寫序的、校對的,甚至賣書的、買書的、刻字印刷的以及當地官吏)或凌遲、或杖斃、或絞死, “主犯”莊廷鑨照大逆律剖棺戮屍。史載,在該案中被判處死刑的多達70餘人,被流放的家屬達到數百人(最多時收監人犯竟達兩千餘人)。

    2、文字獄之“戴名世《南山集》案”。

    康熙朝翰林院編修戴名世對清廷隨意篡改明朝歷史甚感憤慨,他透過訪問明朝遺老和參考文字資料寫了一本記錄明末歷史的《南山集》。康熙五十年(1711年),書印出十年後被人告發,康熙帝十分震怒,下旨將戴名世凌遲處死,戴氏家族凡男子十六歲以上者立斬,女子及十五歲以下男子,發給滿清貴族家作奴僕。同鄉方孝標曾提供參考資料《黔貴記事》,也和戴名世同樣治罪;戴氏同族人有職銜者,一律革去;給《南山集》作序的汪灝、方苞、王源等處斬刑;給《南山集》捐款刊印出版的方正玉、尤雲鶚等人及其妻、子,發寧古塔充軍。由《南山集》受到牽連的有三百多人,後來康熙帝故作慈悲,改戴名世凌遲為斬刑,本來應處斬刑之人如戴家、方家都流放黑龍江,方孝標已死,但仍被髮棺戮屍。

    3、滿清統治者為什麼對《明史》如此敏感?

    從莊廷龍明史案、戴名世等明史案中可以看出,滿清統治者對《明史》可謂敏感之至!他們惟恐本朝被輝煌的明朝比下去,惟恐漢族民眾長久地懷念大明,惟恐滿清的皇帝被明朝的皇帝搶了風頭,所以,就採取了按皇帝的意志強行修史的辦法來醜化前朝。於是,制度先進、思想自由、社會開放、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民生富足、君主善“無為而治”、科技事業臨界於突破、資本主義萌芽生機勃勃的大明期就被滿清統治者抹黑和妖魔化到了一個空前絕後的程度,而閉關鎖國、思想禁錮、經濟停滯、民生凋敝、日益落後、喪權辱國於西方世界的清朝卻還在以所謂的“康乾盛世”來標榜自己。

    4、明朝終將獲得平反和公正。

    殊不知從來都領先於世界的中國,自打滿清入關統治了華夏之後,中國文明的歷史性大倒退就如一場巨大無比的災難般,籠罩在了這片古老的、輝煌了幾千年的土地上。而我相信,還明朝一個真實和公正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因為華人需要重新煥發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也因為只有正確地認識和評價本民族的歷史和歷史人物,才能使被長期扭曲的民族心靈得到矯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起一個民族的力量和智慧。

  • 5 # 六月天空Q

    那些天天吹明朝有多好的,你們在明朝生活過嗎?而那些黑明朝不好的,你們又有什麼證據證明明朝不好?真正的明朝歷史其實誰也說不清,現在的人都是根據《明史》來評價明朝的,但明史可信嗎?我說明史有真有假,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明朝和清朝都已經滅亡上百年了,現在的人完全沒有必要為已經滅亡了上百年的王朝而爭來爭去,因為再爭也沒用,畢竟滅亡了幾百年的王朝的歷史誰也說不清,這麼爭來爭去爭到最後只會變成民族矛盾。關於明朝的歷史我個人認為應該多去思考,不要一味的去相信書上所寫的。

  • 6 # _Smile無傷

    你怎麼說我大屠殺呢,改。你怎麼能說我野蠻呢,居心叵測把他殺了,換人,改。你怎麼把明朝皇帝說的那麼好,現在都反清復明呢找死啊,改。給你們個思路如何證明異族統治勝過漢人統治照這個,改。這樣改漢人百姓不滿意咋辦?咋辦,死人是不會不滿意的,對了這句話別記,要領會精神,我可是愛民如子的。啥!一百多年的文字獄大屠殺漢人都怯于思考麻木不仁了,滿意。啥!華夏典籍都按我說的修了一遍破壞民族和諧的都糾正剷除了,終於滿意了。啥!舉國吸毒萬國來操了,找抵抗的人都東亞病夫了,沒事,地給他們錢給他們,租界隨便圈。啥!漢人與狗等同了,正合我意。竭中華之物力結世界之盟好,寧與友邦不予家奴。吃漢人的人越多才熱鬧高興嘛,乾杯

  • 7 # 溫長卿

    概貌還是細節

    為了讓這個答案更有意義,可以請各位先思考一個細化的問題:這個“可信度”是就全書提供的明代歷史概貌而言,還是就一人、一事上的記載細節而言呢?

    對前者的思考,除了讓今人增進對清代史學發展情況的瞭解外,就是在利用《明史》瞭解歷史、進行研究時提供一個可信性的參考。不過,這種參考只是大致而言,如果要深入地研究問題,它無法代替史料蒐集、對比、分析等具體考據工作,反過來,也不能僅僅憑藉個別例子,就去給全書整體下定論。

    就概貌而言,《明史》從面世開始就時常被稱為“良史”了,這種正面評價中既包括對其體例清晰的稱讚,也包括對其敘事曉暢而準確的肯定。在《明史》編纂過程中,學識淵博的民間史家萬斯同曾坐鎮史館,對全書草稿進行統籌修改,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如果說趙翼這樣的清代學者因政治原因而吹捧《明史》,同時受到新舊學問影響的現代學者著作,如范文瀾《正史考略》、柴德賡《史籍舉要》等也對《明史》持肯定態度。後者並沒有為清帝避諱的立場,足見這種評價是確有所據的。

    但毫無疑問,《明史》和前代的“正史”一樣,都因受王朝政治的巨大影響而多用曲筆,特別體現在朝代交替之際。《明史》諱言建州部先世與明朝的關係,對清軍的劫掠、屠殺也多加避諱。同時根據張佳的研究,《明史》對明初政府革除來自女真、蒙古等北方族群的風俗文化一事也加以淡化。(參見其《元明之際“夷夏”論說舉隅 ——兼說清代官修書籍對明初史事的隱沒與改篡》)在研究這些問題時,《明史》顯然不是最合適的參考資料。

    明代遺留的謬誤

    除此之外,由於《明史》是從明代到清初的明史學傳統中誕生出來的,自然也繼承了這個傳統中的許多元素。其文字中滲透了舊史家所持有的天命史觀、儒家政治思想、“三綱五常”倫理價值等觀念,對今人而言已有隔閡。同時,明代形成的一些有誤的說法也進入了《明史》之中,乃至廣為人知。以下可以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明史》中有一種說法:明成祖朱棣在起兵“靖難”時向朵顏三衛借兵,事後把原北平行都司管轄的大寧地區(現在內蒙古、河北、遼寧三省區交界地帶)“送”給了三衛作為謝禮。《明史》卷328《外國傳九·兀良哈》雲:

    成祖從燕起靖難,患寧王躡其後,自永平攻大寧,入之。謀脅寧王,因厚賂三衛說之來。成祖行,寧王餞諸郊,三衛從,一呼皆起,遂擁寧王西入關。成祖複選其三千人為奇兵,從戰。天下既定,徙寧王南昌,徙行都司於保定,遂盡割大寧地畀三衛,以償前勞。

    實際上這也不是清代的史臣“發明”出來汙衊明朝的,而是明代就有的舊說。記載建文史事的姜清《姜氏秘史》雲:

    居數日,情好甚篤,從官稍稍入城,陰結諸胡並思歸之士,皆許之。既行,寧王餞送郊外,伏兵擁寧王偕行,招諸胡及戌卒皆從。大寧城空,靖難兵自是愈盛矣。……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惠州地。國初設大寧行都司,與遼東、宣府二鎮相為聲援,自後棄大寧與朵顏諸虜,都司遷保定,而東邊遂失一藩籬矣。

    明成祖棄守大寧地區的確是事實,但並未將其交給三衛。明朝與三衛的羈縻關係在洪武末年已破壞,永樂初年成祖遣使招撫後才重新建立起來,此後雙方又經常發生衝突。朵顏三衛進入大寧故地,是景泰朝以後的事情。晚明學者、曾任戚繼光幕僚的郭造卿在其著作《盧龍塞略》中就已反駁了這一觀點。

    這種說法的流行,更多地是由於士人出於對建文帝的同情,同時惋惜邊防重鎮大寧的棄守,因此傾向相信這個割地的故事,將此事的責任更多地歸於成祖。《明史》只是沿襲了這一錯誤。

    另一個例子,是80年代曾成為學術公案的“李巖虛構說”。載入《明史·流賊傳》的李巖,據說是河南杞縣人、尚書李精白之子,加入闖將李自成的軍隊為其出謀劃策,最終卻被李自成指使牛金星殺害。

    但是根據顧誠、欒星等學者的考證,李精白並非杞縣人,李巖也根本不是一個真實的人物。李巖的名字來自李自成的別名“李炎”,而其形象則是由明清之際的下層知識分子塑造出來的,以便抒發他們懷才不遇的憤懣,和明朝統治集團的不滿。

    李巖的形象從南明弘光朝出版的、以當時軍政大事為題材的“時事小說”——署名懶道人的《剿闖小說》開始傳播,到廣泛蒐集明清之際傳聞的計六奇《明季北略》,再到“正史”《明史》中完成定型,讓許多閱讀明清史的朋友受到了欺騙。但這是《明史》編者的有意作偽嗎?顯然不是,只是他們也沒能理清整個李巖故事的演變脈絡罷了。

    《明史》中的絕大部分內容並非由其編者所臆造,而是有所根據。同樣,其記載不準確的地方也往往淵源有自。 明瞭這一點,才能從歷史敘事流變的角度審視《明史》的形成,提升自身的認識層次。

    如何讀《明史》

    其實,作為21世紀的歷史愛好者,我們沒有必要糾結於17、18世紀的史家與史著的水平,而應該思考《明史》在當今的明史研究中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和先秦到隋唐時期以“正史”為主的傳世史料遺存狀況不同,明史資料可謂浩如煙海,光是歷史參與者、見證者本身留下的史料已然不少。明代官方編修的實錄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基本完整地儲存了下來,中晚明時期私修史籍更是層出不窮,記述一人、一家、一地之史的各類碑傳、譜牒、方誌等文獻汗牛充棟,還有數千種雖非史部著作卻可用為史料的明人著述,以及少量的官府檔案與民間文書儲存至今。隨著古籍的大規模影印和電子化,利用這些資料已不再是難事。

    相比之下,《明史》本身成書於乾隆四年(1739),據明亡已近百年。而且和歷代“正史”一樣,多數地方並沒有標明史源,在史料儲存充足的明史領域,已經難以在考據史實時作為堅實證據。其價值更多地體現在對人物一生行事、事物發展脈絡的梳理,與某些獨到的分析、評判的觀點上。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閱讀《明史》呢?事實上,前輩學者黃雲眉先生已經做了很好的工作,其鉅著《明史考證》,實際上就是黃先生閱讀《明史》時廣集各家資料、加以糾謬、補充、評點的筆記。從一部曉暢易讀的史著入手,旁窺豐富的各類史料,進而拓展自己的閱讀氛圍,是很好的入門途徑。

    畢竟,只有透過不斷地閱讀學習讓自己“變強”,掌握在具體問題下辨析史料的能力,才能真正對某一史料的記載準確性做出自己的判斷,而非道聽途說地採納他人的論斷。不僅對於《明史》,對任何一種史料來說都是如此。

  • 8 # 木鐸之聲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後一史,影響非常之大,有不少人喜歡研讀它,高考文言文閱讀材料也經常選用《明史》內容,可見它的影響力之大。同時它也是古代官修的定本的最後一部歷史書,記述清代歷史的《清史稿》到目前為止還是草擬階段,要把其中的“稿”去掉,不知要到何時,由於原始資料的缺乏及白話文取代文言文,可能這個“稿”字要去掉已變得遙不可及了。因此,關注《明史》的讀者很多。問題也跟著產生了,不少讀者質疑《明史》的可信度。要回答《明史》到底有多少可信度,現在的人應該沒有一個清楚,因為時間離我們久遠了,很多明代的檔案資料已被銷燬,野史及道聽途說又不足為據,因此,所有定性說明《明史》可信度的說法都難站住腳。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明史》絕非信史,因為自古及今沒有一部信史,包括《史記》在內。官修的歷史都體現了統治階級的意志,特別是“成則為王,敗則為寇”思想,勝利者總是以優越感的姿態去矮化前朝,主要表現為攻擊前朝統治者的殘酷昏庸及政策的逆人民性,從而體現當朝的善政及親民。秉從這個邏輯,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滿清政府,為了籠絡人心,加強統治,讓百姓放棄反清復明思想,醜化明朝應該是不爭的事實,至於醜化到何種程度,我們不得而知。因此,讀《明史》時,要多思考,要報著“有所信有所不信”的態度,尤其不要被書中的史論所左右,評論者往往是統治階級的帶言人。

  • 9 # 曉木曰兮歷史系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史。是正史,可靠度比野史高,但是這畢竟是後面一個王朝編的。肯定有美化自身,貶低前朝的事實。比如說,幾百年前的對話你能猜出來嗎?本紀、列傳、志、表。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歷史,作者是張廷玉,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明史》雖有一些曲筆隱諱之處,但仍得到後世史家廣泛的好評。趙翼在《廿二史札記》卷31中說:"近代諸史自歐陽公《五代史》外,《遼史》簡略,《宋史》繁蕪,《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目錄四卷,《明史》共三百三十六卷。順便提一下,《明實錄》是明朝官方的史書,是服侍皇帝的史官所記,可靠性也不錯。全書共十三部,1600多萬字,是有明一代史料的集大成者。纂修此書,系以朝廷諸司部院所呈繳的章奏、批件等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員收輯的先朝事蹟做補充,逐年記錄各個皇帝的詔敕、律令,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大事而成。其中建文朝實錄附於《太祖實錄》中,景泰朝實錄附於《英宗實錄》中,思宗崇禎朝、安宗弘光朝、紹宗隆武朝、昭宗永曆朝因戰亂無實錄。

  • 10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清修明史,對明王朝各代皇帝的統治進行了太多的粉飾和美化,其實,按照明朝自己人的記載,明朝是相當噁心的,幾乎每代皇帝,不是短命鬼,就是神經病。

  • 11 # 看史界

    所謂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它必定會根據勝利者的需求而更改書寫,那麼好了,明史是誰寫的?

    明史成書於乾隆四十五年,是由清朝官方編纂的正史,清朝為了體現其政權的合理性,必定會醜化明朝的統治者,篡改某些事實,以達到其政治目的。

    所以我認為明史不都是可信的,在看明史的時候要跳出清朝的史學觀,客觀的看待學習明史,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 12 # 竹林漫舞1

    《明史》這本書,是清朝經歷了好幾代學者和官員,以及民間文人共同合作,在廣泛佔據資料基礎之上完成的。

    你說《明史》可不可信,實際上任何一部古代的史書,都不是完全可信的。因為歷史都是人寫的,都自然帶有自己的痕跡,不可能完全克服主觀而做到純粹的客觀。

    比如,給皇帝美化,給仇家抹黑,給身邊的人虛美,都是存在的。所以唐代史學理論家,才特別看中信史,在《史通》中主張,寧為蘭催玉折,不作瓦礫長存。信史求真,是古代史家的追求。

    具體到《明史》來說,總體上可信。只不過涉及到清朝和滿族,以及明末明與後金關係的地方,有很多不實的地方。

    我們要用現在科學的方法,辯證的看待這部正史,取其真而辨別其不實的地方。

  • 13 # 503536487

    部分可信,還有部分不可信。首先一點要明白,後代修的前朝歷史都會有貓膩,而且明史說起來不算第一手資料。明代政府留下的大批官方檔案都被有意識的毀掉了,歷史這個東西,要有互證才行。清政府一家之言,那還不是說黑就是黑,說白就是白麼?加上對自己政權的避諱,篡改的東西是很多的。從清初到乾隆,一部明史修了幾十年,跨越好幾朝,一次次稽核,足夠吧任何犯忌諱的史料都給銷燬乾淨的。從這個意義上看,明史其實還是要留個心眼的,特別是政治史,明清易代的歷史等敏感時期的東西。

    另外一點,讀明史,最好有別的史料作為旁證。比如保留下來的實錄。流散到海外的當時人的書籍,我們幸運的一點是周邊有北韓,日本和越南這些漢文化圈的番薯國,他們的史料並不被清政府控制,因此能一定程度保留下來一些真相,起碼是周邊國家聽到的一部分社會輿論,對於考證清代修明史的史實還是有幫助的。總之,盡信書不如無書,歷史資料的閱讀,一定得謹慎又謹慎,才能從紛繁複雜中找到可能的歷史真相

  • 14 # 正一誠心

    明史可信度有但不會很高,其實所有史料都是一樣的,因為作史的人不可避免的將個人的感情色彩參雜其中,而且越到封建晚期,統治集團對於思想的控制越發嚴重,也樂意於用思想奴化百姓,明史是清朝編寫的,肯定是經過當局的審批才能夠面世的,對於一些敏感問題,明史可信度會很低。對於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可信度應該較高

  • 15 # 季我努學社

    作為中國除《清史稿》和《新元史》之外,被官方認可的最後一部正史著作,《明史》對於中國史學來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明史》的修撰歷史非常長,從清順治二年(1645年)到乾隆四年(1739)書成刊印,前後四次開館,五換監修,修撰工作縱貫順、康、雍、乾四朝,可是說是歷代正史裡面最難產的一部。而《明史》的修撰又是清代前中期的影響史學發展的一件大事。因此討論《明史》的修撰對於瞭解明清學術史和史學發展脈絡有著重大的意義。

    順治二年(1645)五月,根據Quattroporte官內三院大學士馮銓、洪承疇、李建泰、范文程、剛林等人的奏請,調撥纂修官員,充實《明史》修撰隊伍,準備編寫《明史》。在清王朝剛剛入主中原之時就匆忙進行《明史》的修撰,其目的是顯而易見的。但由於明末清初的民族矛盾原因,以明降臣為主體的Quattroporte官,就無法保證修撰的順利進行,“修撰之事遂無形中輟。”隨著清政權在全國的逐漸鞏固,大規模抗清運動逐漸平息,《明史》修撰工作再次被提上日程。康熙十七年(1678),吳三桂死,平定三藩已成不可逆轉之勢。康熙十八年(1679)詔開博學鴻詞科,共錄取一等20人,二等30人,“皆入史館,纂修《明史》”隨後組建了以徐元文為監修,以葉方藹、張廷玉為Quattroporte的纂修隊伍,黃宗羲以明遺民自居,派弟子萬斯同入京。萬斯同被徐元文延聘至家中以不署銜,不受俸的形式擔任“總審官”。萬斯同《明史》

    徐元文和王鴻緒先後擔任監修,萬斯同後被延聘至王鴻緒家中審定和刪改《明史》。康熙四十一年(1702)史學家萬斯同逝世,留下313卷和416卷兩種《明史》稿本。康熙五十三年(1714)王鴻緒將刪改審定後的《明史》列傳208捲進程。後經刪削,於雍正元年,合紀、志、表、傳310卷《明史》,進呈御覽。雍正元年(1723)七月,以隆科多、王頊齡為監修,張廷玉、朱軾、徐元夢為Quattroporte重開史局,在王鴻緒本《明史》的基礎上繼續刪改修撰《明史》。雍正一朝未能修完,至乾隆元年定稿。乾隆四年(1739七月,由Quattroporte張廷玉、徐元夢、留保奉表程序,宣佈“奉敕纂修《明史》告竣”、“刊刻告成”。至此,從順治二年清王朝第一次宣佈《明史》修撰開始到乾隆四年宣告修撰完成,前後共經歷了95年。

    萬斯同畫像

    定稿本《明史》共有332卷,其中本紀24卷,志75卷,表13卷,列傳220卷,約500萬字。記載了朱元璋反元鬥爭即元至正十二年(1352)到朱由檢崇禎十七年(1644)共290餘年的歷史。趙翼《廿二史札記》中曾評價:“近代諸史……《遼史》簡略,《宋史》繁蕪,《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備者”,可以說這是對這部難產的《明史》最高的評價。儘管如此,由於清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敏感,的關係以及南明王朝的歷史。

    張廷玉版

    與“代元而興”的明王朝不同,清王朝入主中原本身就引起了明遺民的強烈反抗,民族主義情緒貫穿了整個清代的前中期。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歷史背景下,透過修撰《明史》來瓦解明遺民的反抗意志,有了更為強烈的政治意義。此外,《明史》修撰作為清代中前期的耗時95載的文化工程,成為全面總結古典史學時期的標誌性的事件,因此也擁有了文化上的重要意義,在中國文化和中國史學史上留下了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 姜勝利:《20世紀<明史>研究巡禮》,《南開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

    2. 傅玉璋、傅正:《明清史學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 謝保成:《增訂中國史學史》(三),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

  • 16 # 陳大舍

    總體而言《明史》的質量是相當高的,尤其是體例嚴謹、首尾連貫、文辭雅馴這幾方面來講不僅後世史書大多難以比肩,就是比之於前代的史書也不遑多讓。可以說一部質量上乘的史書。

    尤其難得的是《明史》雖為清廷所修,卻基本上也秉承了中國正史的傳統“不虛美,不掩惡”。雖然確實有曲筆,尤其是涉及清朝的事情。比如:

    第一、於明初史實語焉不詳,以清廷與元朝同為胡種,故諱言明太祖驅逐蒙古於漠北故。於“靖難”之事諱言建文帝出奔,而死守自焚之說,以示亡國君當然萬無生理(清殺明宗室甚多,天下不直,清廷也於此有愧)。

    第二、建州女真本明朝土官,清太祖起事與嶽鳳、楊應龍、勃承恩之叛無二,屬於地方政權對中央政府的“吃飯砸鍋”。清廷修《明史》時於此自然要蓄意避諱,以至於明臣凡督、撫、鎮、巡遼東者皆將事蹟隱去(如王翱、李秉、程信),或者乾脆不予立傳(如顧養謙、王象乾、亦失哈等)。

    第三,明朝之詔獄殘害正類、廷杖之凌虐衣冠、廠衛之殺人媚人之事,其慘酷幾人理。故姜宸英於《明史稿●刑法志》擬稿中極言殘刑之弊,然清廷不採其說。此當為清廷與明朝同病相憐,所以諱疾忌醫。

    第四、於明廷南渡三朝(弘光、隆武、永曆)一概避諱,然盜憎主人乃人之常情,也不必對清廷在這方面揪住不放。

    天下三布衣

    《明史》之父,徐乾學

    但總的來說《明史》大部分內容還都做到了實事求是。比如承認明太祖“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成祖“成功駿烈,卓乎盛矣”;仁、宣二宗“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弘治之治“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張居正“江陵秉政,綜核名實,國勢幾於富強”;明毅宗(莊烈帝)“帝之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矣”。很客觀的反映了明朝君臣的努力和成就。

    雖然《明史》有些缺陷,但《明實錄》尚在,可為參考。而晚清以來有孟森先生之《明元清系通紀》、黃雲眉先生之《明史考證》和錢海嶽先生之《南明史》。以及《北韓實錄》等外國史書的佐證,所以《明史》的缺陷與錯誤也就上不會對後世造成混淆視聽的結果。

    於《明史》編撰中獲益最大的人——張廷玉

  • 17 # 倪說歷史

    學習和研究過歷史的相信都聽過一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明史可不可信,要讀者做出自己的判斷。

    中國有為前朝修史的習慣,並透過為前朝修史,來確定自己的繼承前朝、統治有合法性的地位。《明史》 336卷,清朝張廷玉等修,這也是24史中最後一部。《明史》編纂時間前後歷時60年(從康熙十八年起至乾隆四年才結束),是中國歷史上官方編纂史書時間最久的一部,同時也是官修史書中比較成熟的一部。

    《明史》的優點非常多,文字簡潔、事實詳確,因為主要取材於《明實錄》,天啟、崇禎兩朝則採取其他官私著述。就全書各部史實詳確而言,紀、表不如志,志不如傳。《明史》中對明清之際的歷史事實有不少歪曲和刪削,如建州女真與明朝的隸屬關係以及南明抗清的史實,這是此書最大的缺陷。

    所以說,《明史》中的記載大部分還是比較可靠的,但關鍵的部分又不那麼可信,所以只能根據多種史料,做出自己的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明朝的歷史這樣,其他的歷史也無不如此。

  • 18 # 亂雲飛渡48

    明史是清朝編撰的,為了表明明亡清興的法統性,明史多有不實之處。清朝的文字獄貫穿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也是這個原因。異族入主中原,以幾十萬少數人口,包括蒙古八旗,漢八旗,要統治幾億漢人,不從思想上摧毀漢人的民族意識,如何坐的住江山。

  • 19 # 途牛山小旋風

    明史作為明代的官方總結,其權威性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假如不從明史中找尋明代的痕跡,那麼其他史料的可惜度就更低了。但歷史從來都是任由勝利者打扮的小姑娘,這句話也是沒錯,而且明史更為甚之。

    明史是由清代帝王組織文人編寫而成書的,且又被康雍乾三代皇帝輪番篡改,明史早就失去了本來面目。歷朝歷代修書編寫前朝歷史的時候,都會刻意的醜化,這是個潛規則。而滿清作為少數民族政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逐鹿中原期間自然是受到了漢人的拼死抵抗,期間發生了諸如揚州三月、嘉定三屠這樣駭人聽聞的事件;滿清建國後,為了進一步壓制、奴役漢人,開始了剃髮易服的政策,並大力開展文字獄,而且愚化大眾,最終成功的將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變成了行屍走肉。這些見不得光的勾當,當然不能讓民眾發覺,所以精神壓迫在滿清時代簡直達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如果未來真能發明時光機,那大家一定要穿越去清代看一看,一定讓你瞠目結舌。

    雖然明史已經面目全非了,但依舊有它的價值。皇帝畢竟是一個人,雖然歷經百年不懈的醜化,明史還是出現了很多前後矛盾的地方,讓它不能自圓其說。其實只要你用心,歷史的真相終究能呈現在你面前。只不過到那個時候,能不能接受,就看個人的立場了。估計辮子戲的迷弟迷妹們,一定會高喊著:這不是真的!我們的阿哥最最正義,最最帥。然後集體殉情……

  • 20 # 醉美木瀆

    明史之所以這麼不靠譜,要“歸功於”兩撥人的“努力”。

    第一撥是明朝的一堆皇帝,自從唐太宗開了看本朝史的先河,歷代史的可信性就大打折扣了,到了明朝尤甚。明朝皇帝的權威是之前皇帝比不了的,連宰相都廢了,不要聽明粉吹,內閣首輔權利根本和宰相沒法比,皇權完全沒有制約,不光皇帝自己改起居注,還有滿腹經綸的進士上趕著幫著改,商量著改,腆著臉改。下面這兩位,用古代版的胡蘿蔔加大棒,打折了讀書人的腰桿子,勾出了讀書人的狗肚子。

    第二撥是清朝的幾位皇帝,明史修的時間是歷代史最長的,從順治修到了乾隆,中間第一個比較上心的是超長待機的康熙皇帝,可以想象一下,大帝拿著修訂中明史對著編纂隊伍說:“這段不行啊,不能體現某位皇帝的昏庸,這段不行,不夠荒淫。你們這樣寫是不是立場有問題。”接著是雍正,乾隆,接著潛心修改。明史還能有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茉莉花修剪後遲遲不發新芽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