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錘文史

    在華人世界裡,但凡能有高中文化的人,都會知道有一箇中國詩人叫余光中,他寫過一首詩叫《鄉愁》。一首《鄉愁》,不僅成為世界文學殿堂裡的不朽明珠,更成為所有海外華人表達思念最好的載體。

    鐵錘高中的時候,第一次在語文課本中讀到了這首詩,默讀第一遍,就感覺到深深的震撼。那種感覺,就像第一次聽鄭鈞的《回到拉薩》,當開場音樂響起,一個高亢的藏族女高音的聲音,整個人的靈魂都有一種觸電的感覺。就像音樂人三寶有一次說的:身上起了雞皮疙瘩。朋友,你有過這種感覺麼?《鄉愁》的語言如此平凡,卻如此的有力,就像一個老人在喃喃自語,卻讓你不禁淚流滿面!華人特有的離愁別恨,被一曲鄉愁演繹的淋漓盡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小時候,長大後,後來!鄉愁不斷的改變著它的面貌,卻一直在深深的牽引著人們的靈魂。央視的春晚,不記得哪一年了,曾經有人演唱過這首《鄉愁》。

    第二次讓我震撼,是看見余光中說的這句話: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

    下面這段文字,引用的是一個作家的原文。

    記得兩年前和余光中在一起談詩,老先生有著學者的嚴謹和詩人的想象,他用其自帶的鋼筆,認認真真一筆一畫地寫下一幅字送我,寫的居然是“藍墨水的上游是汩羅江”。我心有所感,知道老先生是愛並推崇屈原的,曾寫過數首有關屈原的詩。他寫下的這幅字是提醒我們不要忘了傳統,儘管我們用的不再是古老的毛筆,而是現代的鋼筆,但縱使鋼筆,其藍色血液的上游仍是汩羅,仍是大詩人屈原用愛和憂患的淚水形成的人文淵流。

    餘先生走了,據說仙人來去自在,也許他不會再有鄉愁了吧。

  • 2 # 薛白袍

    1

    一個人90而病故,可算喜喪。

    作為一個詩人 ,90歲的余光中先生可謂有大智慧,他走的每一步好像都走對了,所以一生平平安安,富貴到老。

    作為詩人,或者作為一個文人,他無疑是成功的。

    這種成功這源於他在21歲時,花20分鐘寫的那首短詩《鄉愁》。

    在娛樂圈有的人是靠一首歌吃一輩子,而餘老先生是靠20歲時的一首詩徵得一生的名聲。可謂一戰成名。

    雖然後來他寫了很多很好的詩歌,比方說我喜歡的那首《尋李白》: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但是所有的詩歌都是《鄉愁》這個一後面的零。

    零零年後余光中先生在大陸得享大名,颳起一股余光中熱,其實,也是因為這首詩。

    可見一個好的作品真的是有生命力的,余光中一首詩一戰成名,餘秀華一首詩,使她成功走出了農村,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2

    余光中其人,仙風道骨。

    瘦瘦的,鶴髮童顏,一看就像傳說中的詩人模樣。據說他的辦公室正對臺灣海峽,遠眺熟悉的故鄉。

    88歲那年接受採訪,他說:再過十二年我就一百歲了,但我對做“人瑞”並不熱衷。

    50年前他寫過一首詩,預言自己的今天:

    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枕我的頭顱,白髮蓋著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

    聽兩側,安魂曲起自長江,黃河

    兩管永生的音樂,滔滔,朝東

    這是最縱容最寬闊的床讓一顆心滿足地睡去,滿足地想

    從前,一箇中國的青年曾經

    在冰凍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國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饜中國的眼睛

    饕餮地圖,從西湖到太湖

    到多鷓鴣的重慶,代替回鄉

  • 3 # 巴夏庫

    離 騷

    回家的路有多長

    為何我遲遲不能啟航

    思念早已插上翅膀

    越過草原

    越過雪山

    飛回到長江之畔

    我的家鄉

    依然是那樣的冽

    我不能自以

    也無所依靠

    似風中的蝴蝶

    雨裡的浮萍

    不堪一擊

    又迷失方向

    我流連往返

    依依不捨

    但終將要離你而去

    多麼熟悉的身影啊

    遠山 近水

    還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多少次

    西伯利亞的寒潮

    裹挾著風雪

    把你埋葬

    我掬一捧新土呀

    放進我的行囊

    春天的風

    吹綠了你的衣裳

    把你喚醒

    來為我做伴郎

    一路上有你

    我不再迷茫

    感謝你的陪伴啊

    我終於回到了家鄉

  • 4 # 歪道道

    我一直覺得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是對民國敗退大陸的痛惜。陸臺同出一脈毋庸置疑,但這首詩就算是寄託了餘先生統一的期盼之情,其實也不是希望大陸早日統一臺灣的期盼,而是反之。如今小粉紅們紛紛念起這首詩表達統一的決心,其實有點尷尬。就像陸游的那一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如果被北方的金兵當做是陸游歸附大金的詩詞,你說尷尬不尷尬。

  • 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1928年10月21日餘老誕生在南京,早年經歷戰亂顛沛流離,那也正是中華民族最苦難深重的時候。好容易等到生活安定下來,卻又因歷史原因背井離鄉。其實除了被編入教科書的那首《鄉愁》之外,餘老關於鄉愁題材的詩歌和散文共有30多首。除了《鄉愁》之外,餘老還有許多作品:《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事實上餘老不僅是一位詩人,也是散文家、翻譯家。

    餘老自己也認為:《鄉愁》幾乎成為全球華人認識他的名片,而他的其它作品如果不是真正的文學愛好者恐怕都沒幾人知曉。其實包括我本人在沒查閱資料前都不知道原來除了那篇被編寫在教科書裡的《鄉愁》之外,餘老以鄉愁為主題的詩歌和散文竟多達30多篇。對每一個離開故鄉的人而言都有故鄉情結:不管出國的,到城市打工的,家鄉都有親人和朋友,鄉愁類的作品之所以如此膾炙人口就是因為寫出了人們對家鄉親人的深深眷戀,而被編寫在教科書裡的那首《鄉愁》除了抒發了這種眷念之情以外,更將這種個人的眷戀之情昇華到國家民族的高度——因為歷史的原因海峽兩岸的華人已被分隔得太久太久了,這首詩其實正是餘老內心的真實寫照,也反映了整整一代臺灣人對故土的思念。

    如今詩人走了,但願他在另一個世界能託生在久違的故土,重逢就別的母親,這或許是對一個在外飄零多年的遊子最好的心靈慰藉。早在50多年前餘老就為今天的自己寫下過一首詩,我想在此和大家分享,並以此送別餘老之靈:

    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

    枕我的頭顱,白髮蓋著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

    聽兩側,安魂曲起自長江,黃河

    兩管永生的音樂,滔滔,朝東

    這是最縱容最寬闊的床讓一顆心滿足地睡去,滿足地想

    從前,一箇中國的青年曾經

    在冰凍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國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饜中國的眼睛

    饕餮地圖,從西湖到太湖

    到多鷓鴣的重慶,代替回鄉

  • 6 # 桂圈兒

    很多年前,大概我十二三歲的時候,讀過《鄉愁》這首詩。

    我爺爺也曾經在47年被拉過壯丁。在49年的時候,如果不是老母在堂,他也幾乎去了臺灣。

    上世紀90年代初,大陸去臺老兵回鄉流中,有好幾個曾經到我家拜訪過爺爺。

    與此同時,我接觸到余光中的《鄉愁》。

    要說這首詩有多好多好,我不贊同。我認為這首詩的流行與當時的大的環境有關係。

    與其說它是一首詩,我寧願說它是一首歌的歌詞。

    餘老也只是在二十分鐘內將它做出來的。在此,我並不是說寫得快就不是好詩,然而好詩除了妙手偶得之外,也應該“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因此,我的觀點是:如果不是與對岸交流的緊迫感,以及“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規律。也許就不會有它的洛陽紙貴。

    其實,用薛寶釵的《詠柳絮》——“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來形容這首詩不為過。

    也許它只是一片柳葉兒,有了風,它才能一步登天。

  • 7 # 千千千里馬

    余光中的《鄉愁》是在八十年代海峽兩岸政治生活發生巨大的轉型時期,出現在海峽兩岸讀者眼前的一道風景。

    我們不能不回顧一下當時的藝術和社會思潮發生了什麼變化吧。

    大陸剛剛結束文革,新的時代開始,讀者對藝術格式化的單一創作方法非常厭倦,一種對文學反映清新、自由、真實、抒情的藝術自覺要求成為新的尋找。港臺文學,就成為最快捷瞭解新文學氣氛的一種潮流了,因為,當時,我們的社會幾乎就是一種閱讀荒的感覺,每一個人都有一種閱讀的飢渴。

    我們今天的朋友可能很難想象,當時,除了報紙、收音機、廣播、雜紙、書籍這些渠道,閱讀,其實是很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除了上下班八小時,之外的時間怎麼過?

    我們今天電視很普遍,但是那時很稀缺。

    所以,讀書就是八小時以外的重要事情。能夠讀到真正喜愛的詩歌作品,是更 的一種藝術渴望。

    那時,中國大陸的雜紙也正在變革,主要是文藝創作怎麼走出文革的餘習。

    但是,港臺文學是沒有文革色彩的漢語文學啊,臺灣也放寬了兩岸交流的限制,魯迅有“拿來主義”的說法,港臺文學就是直接可以拿著看的文學了。

    《鄉愁》是在合適的時間的合適作品。所以,影響非常大。以至於余光中先生昨天已經去世,而我們仍然還記得他的《鄉愁》。

    如果《鄉愁》是一時碰巧“趕上了”出名,那麼《鄉愁》真的就是“很快就會過去”(馬雅可夫斯基詩句)的一首詩了。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們還在說他的《鄉愁》,那麼這就不“趕上了”的一首詩而是“忘不了”的一首詩。

    昨天,我已經寫了三個關於余光中先生的文章,其中就談到他的詩歌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體現了“詩言志”本色。

    詩歌要不要言志,這是自古以來就沒有商量的事情,但是,詩歌怎麼“言志”這是詩歌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鄉愁》注重言情和形象、象徵這些手法的自然運用,這是這首詩樸實無華又寓意深遠的成功之處。

    詩歌要感人,感人的作品一定是不朽的,我想,這就是《鄉愁》過去流傳,今天流傳,將來還會繼續流傳的根本原因。

  • 8 # 逍遙塵世

    一是形式上四節錯落有致,遙相呼應;二是內容上沉鬱頓挫,飽含遊子思歸之情。讀起來朗朗上口,意境很有感染力。

  • 9 # 順數73976211

    對不起!我是今天上午才見過《鄉愁》,也剛才見過前面各位老師的回答。又因為我理解能力太差,根本還沒弄懂其中原意。所以不明白為什麼會被廣為稱頌。但大約感覺得,作者用真實的情感在說話。直說自己的當時心情感受。不被外界的一切所限制。就憑這一點,也吸引我這種文化低的去認真看了兩遍。可想象得到,被廣為稱頌是有很多原因的。這只是個人的偏愛其寫作方式,不知道其真正被廣為稱頌的原因。因為我還沒理解完其中的含意與願意。所以沒有個比較肯定的回答。謝邀!

  • 10 # 中山文苑

    估計每個成年人或多或少聽過或看餘先生這首《鄉愁》,傳播範圍太廣了。好的文字,往往會直擊人心,而《鄉愁》正是這樣一首作品。以詩歌的標準也許它算不上一首好詩,但僅以價值觀而言,則是上上之作。特別在兩岸暫時無法統一、改革開放幾十年華人口大流動的特殊時代,《鄉愁》產生共鳴是理所當然的,被廣為傳頌也就不足為奇了。分享一首我自己寫的詩歌,希望大家喜歡。

    夢中有一座200多平方米的圍龍屋

    每天清晨,我必須打掃乾淨才能去上學

    夢中上學路上有三棵大樹並排在縣道邊

    小村孩子們會自發在那兒集中再往學校走

    夢中小學只有兩幢二層磚混結構房屋

    我們在那逼仄的地方收穫了五年的快樂

    夢中放學後我必須趕回家去放飽耕牛

    牧童騎在牛背上而老黃狗左右歡跳

    夢中有爸媽哥姐及我的小鴨子的歡聲笑語

    夢中有十多個爺爺奶奶

    夢中有數十個的叔叔伯伯嬸嬸大娘

    夢中有一百多個哥哥姐姐弟弟妹妹

    夢中有摘不完的野果挖不完的野菜

    夢中有無盡可直飲的山泉水

    夢中有數十幢可隨意出入的房屋

    夢中有……

    這個夢我曾做過 而且經常做

    夢中比我小的人喊我“華哥”、“裕華哥”

    夢中比我大的人叫我“華”、“裕華”或“阿妹”

    .

  • 11 # NN梅泠

    八十年代 “港臺歌曲" 在祖國南方十分流行,海峽兩岸政治氣候出現和暖,我曾聽說過臺灣詩人余光中的名字。後來,還聽說他有一首著名的詩叫《鄉愁》。全詩的內容我不知,當時,我沒有像追尋好聽的港臺歌曲那樣的熱心` 去追尋《鄉愁》這首詩。直至20O0年左右,我才算是正式閱讀過《鄉愁》這首詩。後來還閱讀過餘先生代表作的其它幾首詩。抄錄的僅有《等你 在雨中》。《鄉愁》我沒有抄,最近才抄。我個人的審美觀點:《等你 在雨中》優於《鄉愁》。《鄉愁》雖然抒發了遊子思鄉之情,抒發了千千萬萬海內外同胞渴望祖國統一`渴望中華民族復興`團圓的心聲,具有強烈的`愛國的正能量!政治感召力大大超過藝術感染力!//據悉,余光中先生1928年出生於南京,1949年21歲離開大陸,於1992年64歲第一次回大陸。餘先生何時創作《鄉愁》,我沒作考究,估計是八十年代創作吧?據說,他寫該詩 僅花20分鐘。記者用詩意的語言說:詩人余光中先生是用二十年的時間寫成《鄉愁》的!//今,餘先生已離開人間,願天堂沒有鄉愁!詩人一路走好!

  • 12 # 秋日的那朵紫雲

    友友們週末快樂!大家都讀過余光中的《鄉愁》吧!每個人都有出生地……都有一份故鄉情!正是餘老先生把這首情深意長的《鄉愁》,寫出了人們的心聲……鄉愁,讓人難忘的故鄉,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在裡面,親情,友情,愛情全概括!人們喜愛它,朗誦它,品味它。是老先生把自己的心聲和大家的心願,發表出來……大家才能共同分享這首充滿情深的《鄉愁》,謝謝餘老先生!聞知您已經帶著《鄉愁》去天堂了……!願您:一路走好!。

  • 13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余光中先生逝世,世人悲痛。他的名作《鄉愁》再一次被提起,在網上流傳。這一首看是非常簡單的詩歌,為什麼那麼深入人心,讓人感動呢?

    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鄉愁》所表現的,是人類最普遍的最疼痛的母題之一:思鄉。

    所謂母題,就是人類共有的,古今中外都適用的一種情感方式。在古代,由於交通不發達,通訊不發達,思鄉的主題表現得尤為強烈。一旦出門在外,就很不容易與家裡取得聯絡,很不容易回到家鄉。所以就特別思念家鄉,思念家鄉的親人。表現這一母題的詩歌,在歷朝歷代都汗牛充棟。這是其一。

    其二,所謂“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不管是神話還是現實,人類都是從泥土中來的。故土是人類夢想開始的地方,也是人類最後的歸屬。而思鄉,表現的正是一種迴歸故土的情感。

    其三,現代人的交通通訊都很發達了,感覺似乎“思鄉”不在那麼強烈了,其實不然,現代人更缺乏“故鄉”。現代人更加隔膜,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更加大,由於大量住在城市裡面,與泥土隔絕,根本就是連“故鄉”都沒有,所以現代人“思鄉”更強烈。

    第二,余光中先生的《鄉愁》,表達的是中國海峽兩岸長期隔絕這一宏大的政治主題。

    現在海峽兩岸雖然已不再那麼隔絕,交通通訊也變得很容易,但是人們發現,臺灣一些年輕人的心已經變了,他們已經沒有再把大陸作為他們的故土。臺灣甚至有一些獨派,改教材,改稱謂,特意取締年輕人心中的鄉愁意識。這是一件讓人非常焦慮的事情,所以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在這個時代,再一次體現了它的重要意義。

    第三,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之所以深入人心,還在於它有一個非常明朗的簡單的結構。

    古代的詩歌,之所以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就在於這些詩歌短小,結構簡單,富有韻律,平白如話,內涵深刻。這幾個條件非常重要。這樣的詩歌,就容易進入教材,就適合給孩子們讀,因此傳播的範圍就廣。李白的《靜夜思》,差不多算是古代詩歌中,影響最大的一首了,就是因為它具有以上幾個特點。

    而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也是具有這些特點的一首很漂亮的詩歌。他表達了宏大的主題,思想非常深刻,同時它的結構又很簡單,很適合孩子們記誦,同時又具有音樂美,旋律美,適合譜成歌曲傳唱。所以,這首詩具有很大的知名度,深入人心。

  • 14 # 一封家書名店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懵懂少年,像一篇浪漫詩,輕灑在澎湃的求學路上,遙遠的路程,隔不斷對母親的思念,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刻,湧泉一樣的情感,靜靜的傾瀉筆端,流淌在那一箋信函裡,寄出去了……等啊……等啊……

    終於等到母親回信了……小心的啟開……生怕傷到了郵票,那可是母親親手貼上去的郵票……看到它……我彷彿看到了母親貼郵票的動作,然後輕輕的投入郵箱裡,等了一會兒,才一步三望的,戀戀不捨的離開……

    這是余光中的事情嗎?不!這是我們每個離家的人對母親的深深眷戀!可惜我們的文筆不好,表達不出內心的感受,是余光中說出了我心中的感覺,寫出了我們心中的感覺……我們自己的感覺……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時光如梭,歲月輾轉著蹉跎,多少離家的人呀,在外面工作打拼,臨行前,剛結婚的妻子挽著我的胳膊,把我送到月臺上,……再抱一下……再親一下……管他別人是不是笑話俺……列車開了……跟著……追著……不得不鬆開牽著的手……車遠了……腳步還在跑著……直到跑步動了……直到看不見了……

    有的人,送到公共汽車上……有的人,送到碼頭上……有的人………

    那不是別人,那是我們自己……

    那不是一個人,那是一群人……

    那不是一代人,那是幾代人……多少代人……

    余光中只是人群中的其中一個……

    此刻,那張火車票,迅速凝聚成了我記憶的符號……幻化成我生命情感的一把鑰匙……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後來呀!母親老了……走了……子欲孝而親不在了……

    走在大街上,看到和母親相像的人……都不由的想上前去攙扶她一把……都想買個鞋買個頭巾什麼的送給她……

    後來呀!每逢清明,和十月一的時候……來到母親的墳前……絮絮叨叨的說著一些家長話……有時候……我也把我寫的蹩腳的詩念給母親聽……

    天色昏暗雲消沉,

    紙菸輕飛繞孤墳,

    皇天猶憐有情人,

    低眉肅穆相映襯,

    每逢佳節倍思親,

    兒燒紙錢給母親!

    ……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而現在,海外的遊子,無不懷著一顆赤誠的赤子之心,守著對祖國母親的那份眷戀……那份依戀……那份深深的愛……那份熾烈的情……默默的呵護著……對母親的那一份真……

    海上生明月,

    天涯赤子情,

    ……

  • 15 # 然然愛讀書

    我想,只要在最近二十年間念過初中的人,都應該讀過余光中先生的《鄉愁》——這首詩現在就是人教版初中語文的必學篇目。在某種意義上而言,這首詩可算是流傳最廣的現代白話詩。

    那回到題主的問題——為何這首詩會如此廣為傳頌膾炙人口?

    我認為有三個原因:

    其一,這首詩確實很好——構思精妙,手法獨特,意象典型;

    其二,這首詩的作者的特殊身份(臺灣愛國詩人)與我們國家的特殊國情(海峽兩岸處於分裂狀態);

    其三,這首詩被編入了大陸的初中語文教材。

    在這三個原因中,第一個原因與第二個原因,導致了第三個原因。而第三個原因就是這首詩流傳廣泛的主要原因。

    如今,余光中詩歌的傳播度,在中國當代詩人群體中幾乎無出其右者。如今,假若隨手抓一個大陸人,問他(她)你所讀過的中國現代詩,他(她)可能就是說:余光中的《鄉愁》!

    我想,這對於一個詩人而言,此生足矣!

    有位當代詩人嘗言:我只願寫出一首詩——像《靜夜思》那樣,傳誦千古,則不枉此生了。這位詩人道出了作為一個詩人的野心!《左傳》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一個人如能有作品傳世,當為不朽之人矣。從這一點看,余光中可謂不朽矣!

    然而我覺得,比余光中先生逝去更令人心痛的,是當代詩歌的無人問津!

    如今“詩人”這一個詞幾乎都快與“菊花”、“洞簫”等曾經代表高潔的詞一起,淪為貶義詞。如今,誰要是跟人家說自己是一個詩人,都要冒著被嘲諷的危險。所以,現在當一個詩人,不要有詩情,有才情,還要有勇氣!

    上一個世紀八十年代的詩歌熱潮算是漢語詩壇最後一次的輝煌,那時候的文學青年就如今天的網紅主播一般受人追捧。顧城、北島、舒婷、歐陽江河等一大批優秀的詩人在那個年代傾情奉獻出他們斑駁而多彩的詩章。那是一個充滿著理想主義的年代,那是一個詩歌不被嘲笑的時代!

    回溯歷史,我們會發現,輝煌的唐朝,富庶的宋朝,都是詩歌隆盛的時代。那時候,寫詩是一件自由而受人尊敬的事。

    反觀當下,我們唯有慨然而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也許,我們這個時代,不屬於詩歌。

    但是,當詩歌躲在一個陰冷的角落獨自啜泣時,我總覺得這個貌似璀璨絢麗的時代,缺少了一些東西……

    哀哉,漢詩!

  • 16 # 九華大願

    鄉愁是我們初中的時候,初中課本上的。當時讀的時候完全不懂,但現在深有體會。遠方遊子離開家鄉,踏上人生一段艱難的旅途。即使未來有多苦、多累,也得為了生活漂泊。人生的遠方未至,但已然在生活中磕磕絆絆,孤單的思緒一次次襲上心頭。在無數個漫長而又淒冷的夜,拿起手機翻看一張張照片,思緒飄進了家。那陳舊的擺設、家裡炊煙裊裊,父母在那頭我卻在這頭。

    再來看一看《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這首詩不僅思鄉,還愛國,意境十足。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這四個單純的意象,把從小時候到長大後再到後來,最後到現在放在一起了。歷經滄桑的人看到這估計都哭了,寫到心坎子裡了。懵懂的年輕人看到也深有感觸,剛開啟世界的大門,對未來一切不知,準確的說是恐懼。

  • 17 # 戚老師說

    余光中的《鄉愁》是初中語文教科書中的一篇課文。這首詩廣為傳頌,主要是因為它代表了一代臺灣人普遍的思鄉情結,詩歌本身通俗易懂極具美感。

    1.余光中的《鄉愁》代表了一代臺灣人普遍的思鄉情結。1948年之後,由於特殊的政治原因,詩人和當時不得已到臺灣的一批大陸人一樣,面對著幾十年的隔絕,思鄉之情難以紓解,他寫下了很多鄉愁詩,同一時期臺灣也產生了很多鄉愁詩人,如紀弦等。

    2.余光中的《鄉愁》詩淺顯易懂,朗朗上口,易於傳頌。

    3.余光中的《鄉愁》詩本身極具美感。

    (1)結構美。

    “小時候——長大後——後來——現在”,四個小節,以時間為序,結構全詩,也串起詩人一生中鄉愁的不同階段。

    (2)意象美。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四個小節中出現的四種鄉愁意象,選用的是詩人生活經歷中常見的能體現思鄉愁緒的物品,樸實動人。

    (3)情感美。

    “母子情——夫妻情——生死情——家國情”,對應四個小節中具體的思鄉情緒,且最後一層由個人上升到國家民族,超越了以往鄉愁詩的情感高度。

    (4)用詞美。

    “一枚、一張、一方、一灣”,四個量詞使用得準確、精緻;“小小、窄窄、矮矮、淺淺”四個疊詞,言簡而意深——淺淺的海峽,卻阻隔了深深的思念!

    (5)音樂美。

    “鄉愁是......;我在這頭,......在那頭”的句式,每節出現,反覆詠歎,節奏分明,音韻和諧。

    (6)建築美。

    四個小節,每小節四句,每個對應的句子長短一致,猶如一座規律而嚴整的四層建築。

    正是《鄉愁》詩的文學之美和“鄉愁”情感的普遍性,使得這首詩廣為傳頌。另外,臺灣一些民謠音樂家如羅大佑、楊弦的譜曲傳唱,也促使它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

  • 18 # 大先生的故紙堆

    《鄉愁》這首詩被廣為流傳,有著很深的背景啊。你還記得那位領導人引用過它嗎?而引用的正是詩的最後一節:“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而當時任臺灣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的余光中得知此事後,既感到有點驚訝,也令他很有感觸。

    而此後,每當提到祖國統一大業之時,這首詩的引用頻率也呈大幅度上升的趨勢。個人觀點,是政治因素成就了《鄉愁》,是《鄉愁》成就了余光中在大陸民眾的詩人形象。我們必須堅信,對於每一箇中華兒女而言,維護國家統一是民族的最高利益,更絕不允許有人將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鄉愁》這句經典的詩句,是海峽兩岸共同期盼的最詩意的表達。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突然想起了陸游的《示兒》。也突然想起了余光中先生的辭世,這位臺灣詩人的離去確實讓《鄉愁》一詩再次縈繞在追思者的腦海。

    余光中先生曾經來大陸不下20次,他也多次表示,鄉愁是每個人都該有的心情。當然,《鄉愁》的火爆也離不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推介。說實話,這首懷鄉之作在大陸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了它的誕生地臺灣。

    一首詩能成一種象徵,一種符號,我覺得對於創作它的詩人而言就是一頂桂冠,一種莫大的榮譽。臺灣詩人的作品讀得不多,只草草接觸過瘂弦的詩,我覺得從他們的作品我們能產生的最大的共鳴還是來自於那股濃濃的鄉土氣息,確實是同根同源的人才會在內心深處找出契合之處。

  • 19 # 翟永立

    就其藝術成就而言,說不上多高。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推崇,有政治的因素,也有出於對臺灣同胞血肉之情,以及對兩岸統一的期待的複雜心情在裡面。從政治層面上,主流媒體有意大力宣傳,給人的印象,似乎臺灣同胞都有這種深切的思鄉之情,繼而聯想到臺灣同胞渴望兩岸統一,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普通民眾寫詩的並不多,至於詩歌的好壞,他們不屑於評價,但是他們關心別人的評價。既然主流媒體都說好,咱也跟著說好,不然顯得咱不愛國,還沒文化!

  • 20 # 童心夏萬里

    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一叫家的地方找不到養家餬口的工作,找到養家餬口的工作卻安置不了家~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安置不了肉身~是我扭曲了人生,還是現實扭曲了靈魂~從此迷途中便有了遠方~有了鄉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學學不好的,你們是怎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