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鬍子老王

    戰國時期,經過商鞅變法後秦惠文王在位期間滅巴蜀,而不是在改革壯大後先去進攻軟柿子南韓。原因如下

    1,南韓作為三晉之一,雖各自為政,但仍有共事一主之緣,比起其他各國,趙魏韓三國關係更近。三國之內甚至一直有勢力希望三國合一,恢復昔日晉文時期的風光。因此,若秦攻韓,唇亡齒寒的道理都明白,趙魏必頂力助韓。秦當時無力與三國同時開戰。

    2,巴蜀之地,物產豐富,鹽鐵發達,而且,根據地理環境,沒有其他勢利干預,更容易攻擊,勝利果實更為豐厚。南韓境內,山地較多,本國經濟條件差,一直居於七雄最後梯隊,秦國即使打下來,恐怕還要從本國運糧過來接濟,得不償失。

    3秦軍進攻中原,由於地理原因,攻韓線路重要城鎮涉及到趙魏楚三國,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打通,要考慮後勤,民心穩固,政治等多重因素。

    4當時雖然任用張儀,採取遠交近攻,孤立三晉,但其他五國也發現秦國的崛起與居心,雖然不齊心,仍拿出連縱來對抗秦國的連橫,情勢並不明朗。

    5秦國初步崛起,二十年前剛被魏國狂虐幾十年,趙國又經過胡服騎射,戰力飆升,僅僅這兩國已經不是秦軍能夠匹敵。

  • 2 # 文旅攬勝

    戰國時期,秦惠文采取司馬錯攻打巴蜀主張,而沒采納張儀先攻打南韓的主張。其一,巴蜀能為秦國提供源源不斷地戰略後勤資源,其二,若冒然攻打南韓,對當時還不強大的秦國是不利的。一旦攻打失利,落在敵國手中對秦國傷害更大,兩權相害取其輕。

  • 3 # 國服莽夫

    這個問題可以分三點來回答:

    1.地理位置:巴蜀之地被稱為天下糧倉,易守難攻,地大物博土地肥沃,如果能拿下巴蜀之地則會為秦國的持續作戰提供後續供給;

    2.戰略要地:秦國也有可能把巴蜀之地作為自己的退守之地,這只是莽夫的個人猜測,因為隨著秦國的強大,列國發起了幾次大規模連橫攻秦,這一點有可能也是秦國可能忌憚,因為巴蜀之地易守難攻又有糧食,進可攻退可守;

    3.時機未到:這個時期的戰略佈局是蠶食,而非滅國,如果執意滅韓不僅可能會引起南韓的輸死抵抗,還可能引起列國大規模的連橫攻秦,使秦國遭受滅頂之災。

  • 4 # 米格

    秦國攻取巴蜀是一個深謀遠慮的決定,後來證明巴蜀在秦統一六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糧食的供應。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南韓大舉攻秦。正在這時,苴蜀兩國使者也先後來到秦國。原來,蜀國為了戰勝巴國,決定先剪除巴國的黨羽苴國。苴國向巴國求救,但巴苴聯軍還是被蜀國打敗。苴國與秦國建立過防楚聯盟,於是向秦國求救。秦國張儀和司馬錯就攻韓還是攻蜀存在爭議,張儀認為攻韓可挾天子以令諸侯,秦人勢力可逼迫中原,而司馬錯則認為秦人挾持天子時機未到,更應養精蓄銳以待時日。更重要的是司馬錯偏向於認為周天子的影響力還在,秦人若是攻打周天子都城附近的南韓,意圖過於明顯,野心實在太大,有可能遭到諸侯們的聯盟攻打。司馬錯對攻打巴蜀曾經有“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以服矣”的說法,顯然就是要把巴蜀作為秦人對外作戰的補給源。事實證明,先攻佔巴蜀既可以解決以後進入中原地區時後顧之憂,又有了後勤補給基地,確實比先攻南韓高明。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李冰被秦昭王任為蜀郡太守。期間,李冰治水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成,不僅解決了岷江氾濫成災的問題,而且從內江下來的水還可以灌溉十幾個縣,灌溉面積達三百多萬畝。從此,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為秦國征戰天下提供了源源不絕糧食供應!

  • 5 # 煮酒聽史

    前言:春秋末年,趙、韓、魏三家分晉,拉開了戰國時代的序幕。大國吞小國,小國依附大國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為了在這個時代生存下去,各國都卯足了勁想要強兵富國。好在,魏文侯的李悝變法給了各國一個模版,為各國指引了前進的道路。一時間,變法之風盛行,各國諸侯都在國內開啟了變法。秦國有商鞅變法,楚國有吳起變法,趙國有胡服騎射等等。

    在這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秦國的商鞅變法了。秦國自此次變法以後,國力大增,很快就實現了彎道超車,並趕上了其餘的諸侯國。

    眼看秦國的霸業已成,可以盡情地逐鹿中原了,此時卻有一個兩難的選擇擺在了秦惠文王的眼前。

    攻韓還是伐蜀苴蜀相攻擊,各來告急於秦。秦惠王欲發兵以伐蜀,以為道險狹難至,而韓又來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韓,後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韓襲秦之敝。猶豫未能決。——《史記·張儀列傳》

    秦國的東出之心早已有之,但一直苦於沒有很好的機會。而秦國對巴蜀的富庶也是早有垂涎,但一直苦於蜀道之難。可以這麼說,無論是東出還是伐蜀,秦國都是勢在必得的,只不過秦國一直在等待時機的來臨。

    本來無論是南韓大舉進犯,還是巴蜀內鬥,都是秦國十分樂意見到的,可偏偏這兩件事情撞到了一起,這可就讓秦惠文王感到頭疼了。畢竟秦國只有一個,而此時的秦國也遠遠沒有戰國中後期一家抵抗群雄的實力。

    因此,攻韓還是伐蜀,秦惠文王必須作出一個取捨。這就是攻韓伐蜀之爭。

    攻打南韓?冒天下之大不韙,不可取

    南韓,在戰國七雄之中實力算是倒數,哪怕是秦國經歷過申不害變法,也僅僅保證自己不受侵犯,足可見南韓之弱小。

    與此同時,南韓對於秦國來說十分重要,因為南韓就在秦國東出的必經之路上。戰國後期的長平之戰,起因就是南韓的上黨,秦國不惜和趙國血拼,就是因為上黨對於秦國的霸業十分重要。

    正如張儀所言:“攻打南韓,能夠據九鼎,案圖籍,挾天子以令於天下,此王業也。(《史記·張儀列傳》)”

    然而,張儀的設想雖然十分美好,卻冒了天下之大不韙。理由如下:

    周王室在三家分晉以後,就已經威嚴全無,只剩下了一個天子的名號。再加上週王室弱小的力量,戰國時期的眾諸侯隨時可以取而代之。可問題是,誰來取而代之呢?畢竟,天子可只有一個。南韓雖小,可也是戰國七雄之一。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本就實力大增,隱隱有吞併天下之勢,這才使得山東六國開始了合縱的策略。眼下秦國一旦選擇攻打南韓,奪取九鼎,勢必引起強烈的反彈。秦國攻打南韓,並非一定會獲勝,畢竟南韓再弱小也是戰國七雄之一,更別說當時還有合縱之勢。一旦失敗,秦國不僅會失去奪取巴蜀的機會,還會引得群狼環伺。

    因此,攻打南韓看似美好,實則危機重重。

    討伐蜀國?名正言順,利國利民

    蜀國,在戰國時期一直不慍不火,但這並不代表秦國對他不垂涎。只是一直苦於蜀地地勢的艱辛,秦國才一直沒有動手。眼下,蜀國內部發生了內訌,前來像秦國求援,這可是天大的好機會。

    正如司馬錯所言:“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史記·張儀列傳》)”

    從司馬錯的口中,秦國攻打蜀國,至少有以下幾個好處:

    蜀國是戎狄之長,被中原諸國所厭惡。秦國消滅蜀國,就像披上了一層正義的外衣。在這層外衣下,秦國可以得到民心,也讓中原諸侯找不到藉口。畢竟,此時周天子尚存,哪怕只是一個傀儡,至少諸侯們要做給天下人看。

    蜀道艱難,意味著蜀國一直沒有受到外界的侵擾,也意味著蜀國積累了數不盡的財富。秦國消滅蜀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並非虛言。 蜀國地理位置優越,物產豐富,乃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不可獲取的糧倉。這個地方富庶到什麼程度呢?《後漢書·隗囂公孫述列傳》記載:“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實所生,無谷而飽。”大概意思就是蜀地土地肥沃,即使不耕種也足夠飽腹,足可見蜀地的富饒。

    結束語

    秦惠文王最後選擇攻打蜀國而不是南韓,真乃英明之舉。一旦秦惠文王先攻打南韓,就很有可能步入戰國後期齊國的後塵,被諸侯們聯合攻打。

  • 6 # 熊貓哥聊歷史

    南韓雖弱,但也是山東大國,只是相對於秦國來說弱。吞滅巴蜀的年代是秦惠文王,雖然這個時期,秦國從魏國手裡搶回來河西之地,但還沒有達到一國單挑六國的程度。只能依靠天險函谷關固守。

    蘇秦掛六國相印,合縱制衡秦國。打任何一國其他國都會出來幫忙。所以才有了張儀連橫,蘇秦合縱。說白了,那時候秦國沒有實力。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攻擊山東六國。

    而巴蜀之地不是周天子分封之地,屬於化外之民。秦國滅巴蜀山東六國根本不會管。而且李冰沒有疏通都江堰時,巴蜀還不是天府之國。

    至於司馬錯和張儀的殿前辯論,東出函谷關還是吞併巴蜀,說白了,東出不把握也沒啥好處,弄不好就六國攻秦。還不如吞併巴蜀增強國力來的實在

  • 7 # 老餘侃大山

    因為首先南韓雖弱,但是其是山東六國之一,如若先打南韓,必先引起六國集體反彈,此時的秦國雖強,但尚無法以一國對抗六國而且南韓沒有什麼戰略資源,沒必要因此激怒列國相較南韓,巴蜀在秦國西部後方,打下巴蜀對秦國一是鞏固後方,消除秦國東進的後患,而是可以得到巴蜀之糧倉增強國力。

  • 8 # 一樹梨華9528

    其實吧,當時秦韓強弱之分並不是太大,畢竟社會制度一樣,裝備武器一樣,差的就是人口數量,但是,蜀地不一樣,還處於奴隸社會,具有巨大的制度優越性,可以吞併並且同化!還對楚國具有戰略壓迫感!

  • 9 # 爺死奴

    這就要從周朝分封諸侯的等級說起。遠近親疏,公侯伯子,各有不同。南韓是周王給地給封號的正經一類國家,蜀國算是自立為王的吧。秦國和楚國這類早年間不受周王待見的國家都是之前被邊緣化的國家,早期禮法森嚴不敢亂搞,戰國時禮崩樂壞,誰搶著算誰的,所以肯定先打後孃養的啊。

  • 10 # 不貳過者

    說白了就是,要是打南韓有人幫忙,趙魏不會座視南韓滅亡的,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秦國雖已強盛但也不是想滅誰就滅誰的,莫說打不下南韓,就是打下了也守不住,空損國力,還可能引起六國攻秦。

    巴蜀就不同了,本就遊離於七大國之外,離得遠,山東六國也用不上,更何況巴蜀盛產糧食,糧食可是國家的根啊。打仗沒有糧草還打個毛,事實證明巴蜀的糧食在後期秦對外戰爭起了很大的作用,就說長平之戰,幾十萬大軍對峙數年,沒有巴蜀的糧食源源不斷的運過來,能撐那麼久?

  • 11 # 歷史書寫於平凡人

    導語

    戰國時期,列國不斷的征伐,上善伐謀,謀略就變的非常的關鍵。這個事件出自於秦惠文王時代,這個時候已經定下東出之策。這兩條計策分別是出自於當時的將軍司馬錯和當時的相國張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包括秦惠文王最後的選擇也是。下面來分析一下。

    張儀為什麼主張攻打南韓

    南韓地處中原核心地段,韓魏趙是屬於三晉之地,南韓又是軍事要塞,與很多國家接壤,而秦國這個地方地處邊遠西陲,拿下南韓就很有利於東出之策。

    可以牽制魏國和楚國,南韓接壤魏國和楚國,魏國一直和秦國有世仇,楚國也一直認為秦是虎狼之國,拿下南韓可以鉗制這兩個國家,在兩國中間插了個釘子。

    從上面來說,張儀作為一個為國謀劃的臣子來說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也符合了秦王的東出之策,其實以當時秦國的軍事實力來說實現這個設想是沒問題的。

    司馬錯的主張又是為什麼呢

    當時正值巴蜀內亂,來秦國尋求幫助,這其實正好讓司馬錯看到了入蜀的機會,本來蜀道偏僻,外來人根本沒人找得到,這是個機會,司馬錯不想錯過。

    南韓雖然是戰國七雄中最為薄弱的一個國家,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怎麼樣也是一方諸侯,而且最開始也是三晉分出來的強國,並沒有那麼好攻佔。而且諸侯國肯定不能坐視不理,萬一引起變動,秦國可能會遭受滅國之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的國家也在惦記著秦國這塊肥肉,戰略要衝,誰都想要,誰又都不敢冒頭。

    巴蜀之地因為牴觸偏僻,少有外人進,所以相對中原來說,少有戰亂,而巴蜀之地物產豐富,糧倉漫溢。拿下巴蜀,簡直是為秦國提供了一個好的大後方,提供了一個天然糧倉。

    這麼一看司馬錯其實也很有戰略眼光,他是從征戰的角度上分析問題,而且征戰最為重要的糧草問題也是非常關鍵,取下巴蜀,相當於悶聲大發財。

    秦惠文王的想法

    征戰南韓,勝負各半。南韓雖然是最弱的國家,但是仍然有外交,有外交就會有其他國家的支援,萬一出現六國圍攻的局面,到時候他們同仇敵愾,場面難以控制。

    沒有絕對實力的時候,暫時不能去實行滅國之戰。秦王政可是奮六世之餘烈才有的征戰六國之戰,而且還有之前昭襄王和白起的開疆拓土之功,在當時的秦國顯然是不具備這個實力的,楚國齊國實力依然強大,魏國百足大蟲,雖死未僵。

    攻佔南韓利在當代,攻佔巴蜀功在千秋。就算是攻佔南韓成功了,其實南韓並不與秦國毗鄰,再加上到時候魏國,楚國等從中作梗,即使攻佔下來沒有絕對的兵力也不能堅守太久。巴蜀就不一樣了,坐擁蜀道天然屏障,而且是一個天然的糧倉,後世征戰必將用的到。

    張儀謀國,司馬錯謀兵,秦惠文王謀全域性。身為決策者必須對秦國的現在和將來負責,所以其實這就是為什麼選擇攻佔巴蜀而不是南韓了。

    總結

    筆者認為,秦惠文王的眼光是最獨到的,當然這也是咱們後人站在歷史的肩膀上看前人對於歷史的決策。攻佔巴蜀功在千秋,正是因為有了巴蜀之地的糧草,長平之戰才能有了一個重要的後期保證,在趙國耗不下去的時候秦國的將士依然頂得住。在統一六國的路上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 12 # 一哥於一

    一哥“俗人讀史記”之——

              “顧頭也顧腚”的秦惠文王

    要說這個秦惠文王在商君變法問題處理上是一個敢於在刀刃上跳舞的權術高手,那麼在西進東出問題上也算是個“顧頭也顧腚”明白人。

    秦惠文王正式當了秦國的國君,軍事上採取了強硬東進態勢,公孫衍一路破關斬將佔領地盤。然而“十年,張儀相秦”之後,這位公孫衍先生卻“入魏”為將了,是什麼原因呢?史家多說是公孫衍受了魏王的賄賂而讓秦君西進佔領西戎小國,張儀不以為然。其實戰略家的眼光有遠有近、有東有西,都是根據當時的時勢研判的,公孫衍的研判是:魏已弱但不會速死,秦國得河西之地、東出三川俯視天下,此時秦進可以與列國撒咬魏國,退可坐山觀虎鬥坐收漁利,用暫時的和平換來穩定後方的機會,出兵平西戎、穩巴蜀、積攢力量一舉成功也是長策。而張儀的研判是基於利,說魏國此時四面受敵,正是伐魏的良機。公孫衍顧私利而忘公義,讓秦國進攻西面的遊牧民族,實屬誤國之舉。魏國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緩過勁來全力攻秦,秦國恐怕就很難對付了。這個研判也有道理,是怕給魏國集聚還手之力的機會,但也有其侷限性,一是逼急了魏國要與其他各國合作的。二是魏國的國力此時憑秦國一國之力而行滅國之戰實在有點力不從心。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速勝實在太難了,在諸國合縱的時候也不得不拿出一點土地送給魏國作為政治妥協的條件,不是在“八年,秦歸我(魏國)焦、曲沃”了嗎。

    這時候,作為論戰的終極裁判員判張儀勝出,為何?也是平衡利益得失啊。西戎騷擾可惡,但不能動搖秦之基業,魏國苟延殘喘,尚有重生機會,尤其不缺的就是人才,朝堂之上爭論的正是兩位魏人啊。

    幾年過去了,秦國東進勢頭不減,而此時後方的巴蜀恰好出了亂子,西進東出的問題再一次被擺上桌面,這一次太史公只說了結果,沒有說出制定策略的過程,而《戰國策·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述之較詳,張儀同志說:咱幹這事要“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南韓)”,在楚魏之間撕開一條口子,那時候,天下老大“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這事鬧的足夠大吧。我老張聽說:“‘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意思是說這麼大個市場你不去做買賣,偏偏去那沒有生意名聲的地兒去,沒有利益啊。

    司馬錯不以為然,曰:“夫蜀,西闢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時間對、機會巧、利益大、投資小,實惠多、名聲好啊。要依張同志說的,不中啊,攻天下那個空空如也的老大,不好聽也不實惠,攻打南韓,南韓可以割地求救,打可是要費大氣力啊,弄不好打不著黃鼠狼還惹一身騷啊。

    最終,“惠王曰:“善!寡人聽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如此看來,公孫衍、張儀、司馬錯等實在都是戰略高手啊。當然,秦惠文王也確實是個好裁判啊。

     

  • 13 # 腦洞趣味歷史

    秦惠文王九年,苴國、巴國和蜀國之間發生戰爭,苴蜀兩國都派出使臣請求秦惠文王出兵相助,秦惠文王瞧著蜀地的情形:小老弟,你們兩個國家我都想要怎麼辦?

    不過“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秦惠文王找不到適合的路進川,他一時間想要吞併苴蜀兩國又無從下手。

    恰在此時,南韓又“第三者插足”派兵入侵秦國邊界,這就讓本就糾結的秦惠文王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

    秦惠文王這邊想先打南韓,再打蜀國,又擔心苴蜀兩國早已停戰,自己兩頭不討好;而先打南韓,再打蜀國吧,又擔心南韓在背後搞事情。

    難!難!難!

    【劇照】

    司馬錯的意思是咱們先打蜀國,張儀不認同:不如伐韓。

    秦惠文王:請詳細說明一下你的理由。

    張儀:“親魏,善楚,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陽,以臨二週之郊,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史記·張儀列傳》)

    三川郡包含的範圍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南的洛水、伊河流域,三川郡是南韓和秦國之間最關鍵的一道門戶,也是關東諸國抵擋秦國的西部防線。

    按照張儀的設想,秦國只要集中兵力,先解決南韓,奪下三川郡,到時候南韓和二週無險可守,秦國便可挾天子以令諸侯,如此則霸業可成。

    司馬錯卻覺得張儀的觀念不對,他反駁說: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如今我們冒險攻打他,會成為眾矢之的,一不小心就會成為諸國公敵。況且,周韓兩國本身實力雖然不強,但其它國家不會放任我們一家獨大。

    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謂危也。(《史記·張儀列傳》)

    秦國伐韓也好,打巴蜀也罷,總的目的無外乎“廣地”、“富國”、“強兵”三點,當時秦國的實力還不足以統一六國,所以,他完全沒有必要為了眼前的利益去和六國剛正面。

    南韓和巴蜀相比,南韓的朋友更多,圈子也更大,六國在涉及打壓秦朝的問題上,很樂意達成共識,這個人脈顯然不是被六國嫌棄的戎翟巴蜀能夠相比的。

    對於秦惠文王而言,這筆賬不難算。

    別看秦國想拿下任意一方都很容易,但他們要是對南韓出手,那麼,秦國的對手,可能就是六國聯軍了。

    秦惠文王覺得司馬錯說的在理:“善,寡人請聽子。”

  • 14 # 尚宮女史

    公元前316年,巴國和蜀國之間爆發矛盾,但誰也幹不過誰,只好都跑來找秦國評評理。秦惠文王對於送上門來的戰爭理由,自然不可能不心動。他想將蜀地納入自己的地盤,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但是秦惠文王卻在這件事上犯了難,一方面他是真的想借著這個機會伐蜀,但伐蜀困難重重,首先秦國到蜀地距離比較遠,“道險狹難至”。當然,這還不是主要的原因,當時已經是戰國時期,兼併戰爭成為主旋律,各個諸侯國之間只要找到機會就互相攻打,而南韓又來攻打秦國。

    這讓秦惠文王很為難,如果先去攻打南韓,到時候再去解決蜀地恐怕會陷入被動局面,但是如果先攻打蜀地,那麼南韓很可能會利用這樣的機會搞偷襲,這不是秦惠文王想看到的結果,所以他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拿不定主意的秦惠文王就召開了一個會議,希望底下那一班臣子能給點好的建議。結果司馬錯和張儀又爭論起來了,張儀的意思是先解決南韓,而司馬錯的意思和張儀正好相反,他是想攻打蜀地。

    我們知道,張儀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動動嘴皮子就能引起列國間的戰爭,他認為秦國應該先攻打南韓,攻打南韓確實重要。原先晉國就是秦國東進的最大障礙,三家分晉之後,南韓在很大程度上就成為秦國東進的最大障礙,如果能夠攻下三川,就基本到了洛陽的郊外,那麼周王室很可能就害怕的獻出九鼎,這正是秦國夢寐以求的,這不正是秦國的王業嗎?

    而反觀蜀地,“西僻之國而戎翟之倫也,敝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

    即便是攻下來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飛地,於秦國沒有什麼益處。張儀說的不是沒有道理,秦國自商鞅變法開始就已經有了得天下的野心,現在南韓要攻打秦國,這不正是秦國穩定魏國和楚國,解決南韓進而逼近周王室的最佳機會嗎?

    但是張儀只想到了攻打南韓的好處,卻沒有想過南韓能不能攻下來,要知道,南韓雖然在戰國七雄中的實力屬於比較弱的,但是這不等於南韓就是好惹的,要不也不會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而且唇亡齒寒,秦國一旦攻打南韓,攻下了三川逼近周王室,其他的諸侯國不會坐視不理,他們不會允許秦國就這樣東進。

    在這件事情上,司馬錯看的就比較遠,他認為先平蜀地對秦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首先平蜀地是非常容易的,他們本身就是戎狄的地盤,又正好有動亂,秦國出動強兵平蜀地就如同豺狼驅逐狼群,那簡直太容易了。

    得到蜀地就能擴大秦國的地盤,得到蜀地的財富就可以富民繕兵,不傷己就能讓他們屈服,這對秦國來說不正是好事嗎?而且攻打蜀地不僅不會被諸侯們討伐,甚至還能為秦國贏得平定動亂的好名聲,這是一箭好幾雕的事情,對秦國來說,利遠遠大於弊。

    但是如果貿然攻打南韓,即便是攻下了三川,逼得周天子考慮獻出九鼎,這對秦國來說並不是好事,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可能激起南韓和周王室的激烈反抗,甚至諸侯國們之間會結盟,聯合起來對付秦國,到那時候,秦國就會被置於很危險的境地。

    秦惠文王聽司馬錯這麼一說就豁然開朗了,決定就按照司馬錯的建議先去平蜀地。讓司馬錯、張儀等人領兵攻打蜀地。

    這一年的十月,蜀地就成為了秦國的地盤,這件事在列國之間並沒有引起任何的浪花,畢竟蜀地本來就是戎狄的地盤,而秦國又離得遠,所以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蜀地對秦國的用處,等到他們意識到的時候已經晚了。

    後來蜀地就成為秦國的大糧倉,為秦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糧食,而且,經由蜀地,秦國開闢了攻打楚國的第二次道路。三十多年後的公元前280年,“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司馬錯領兵從蜀地進攻楚國的黔中郡,逼著楚國讓出了漢北和上庸之地。

    平蜀地的這一步走的是真好,而有意思的是,秦惠文王去世之後,其子秦武王繼位,驅逐了張儀,但秦武王的野心不小他,他下令“伐宜陽,定三川”,順利進入洛陽。到了洛陽的秦武王,非要去看九鼎,見到了九鼎,非要和身邊的大力士舉行舉鼎比賽,結果絕臏而死,秦武王到底是太著急了一些。

  • 15 # 君山話史

    在很多人看來,戰國七雄中的南韓可能算是武力值最差的一個國家。其實這是一個很錯誤的觀點,在戰國時代的早、中期,南韓的軍事力量是不弱的。南韓與趙、魏都是從晉國分裂出來的,繼承了晉國軍隊兇悍驍勇的作戰風格。

    在秦惠王時代,秦國的國力已經超越三晉,論單打獨鬥,無論是魏、趙、韓中的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抵擋。但是,秦國要想打敗三國中的任何一國,也絕非輕鬆。

    事實上,秦國對外擴張的第一目標,就是南韓。為什麼呢?因為南韓在吞併鄭國後,其地理位置正好是中國的中心,即八方風雨會中州之地,只要佔領南韓,秦國就可以打擊北面、東面、南面的任何一個國家。更重要的是,南韓與周王室的領地毗鄰,打下南韓,就可以進窺周室,而控制周室,就可以掌握政治上的主動權。

    在張儀擔任秦相時,就著手策劃徵韓的戰略計劃。這個計劃之所以被推遲,是因為西南的巴蜀出現了大動盪的變局,讓秦國有漁翁得利的機會。

    當時處於西南的巴國與蜀國爆發戰爭,巴國的實力比較弱,頂不住蜀國的進攻,於是便派人前往秦國,向秦惠王求援。

    張儀籌劃徵韓戰略那麼久,自然不願意放棄,故而極力反對秦軍伐蜀。另一位大將司馬錯則高瞻遠矚地分析伐蜀的三大好處:第一,伐蜀可以讓秦國獲得西南的大片土地;第二,可以奪取蜀之財富,充實百姓的腰包,改善秦師的裝備;第三,秦軍以支援巴國為口號,師出有名,可以名利雙收。

    同時,司馬錯還指出徵韓存在的風險:南韓雖然實際遜於秦國,但與齊、趙是盟友,必要還可以向楚、魏求援。進攻南韓,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很多,並不是那麼容易搞定的。

    司馬錯的主張,最後得到秦惠王的認同,於是秦國的戰略方向,便從徵韓轉向伐蜀。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徵韓的難度要遠遠大於伐蜀。在秦惠王去世後,秦武王發動對南韓的戰爭,雙方在宜陽展開大戰,這場大戰打得非常艱苦,秦武王一度想半途放棄,最後雖然打贏了,卻也只能算慘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懂事的你真的快樂嗎?有哪些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