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現在三歲,遇到生人就往身後躲,有時候家裡親戚來做客她都一直躲在身後不肯說話。雖然能夠接受,還是希望能從繪本上做些引導,有沒有什麼好的繪本推薦。
1
回覆列表
  • 1 # 大小A的媽

    三歲孩子正處於自我認知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過程中,孩子很多時候是模仿的。當然有些模仿行為可能不被大人贊同,甚至批評孩子、阻止孩子,這都有可能讓孩子不知所措,更加的不自信。

    給你推薦這套《完美小孩養成書》,透過溫馨的故事,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感覺、學會掌管自己的情緒,培養生活能力,從而讓寶寶更有自信!

    全套書共4冊,每冊針對一個主題,就是針對1-4歲寶寶設計的!下面已附購買連結。

  • 2 # 789654s

    給你推薦幾本還不錯的繪本

    2. 《不是那樣,是這樣的! 》告訴孩子,如何化解矛盾與爭吵。

    3. 《請不要生氣》表達孩子的心聲

    有時候孩子表現出的“反覆無常”、“搗蛋”,並不是在無理取鬧。

    而身為家長的你,在面對孩子的搗蛋時是怎麼做的? 能夠準確識別出孩子行為中的情緒變化嗎?一個好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來讀一讀帶有“情緒”的繪本

    另外還有幾本也不錯

    《瑪德琳》《我有友情要出租》《月亮,地球,太陽》《青蛙弗洛格》《搬過來,搬過去》《我最討厭你》《你是我的朋友嗎》

  • 3 # 胖媽讀書育兒匯

    《發現更棒的自己 》,全8冊 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氣 培養兒童人際交往心靈成長繪本。

    《鱷魚萊萊人際交往繪本》全八冊 (包括 萊萊一起去上班 東88街的房子 鱷魚萊萊 開心果萊萊 等)教孩子學會如何與別人相處 ,孩子將從中看到如何與不同的人打交道 ,瞭解人際交往的規則,養成積極的社會性人格。

    《我的第一套社交書》全6冊(包括 蟲子和農夫 日出樂隊 機器人的夢想 老鼠先生的汽車旅館等)培養孩子基礎社交技能的圖畫書,讓孩子學會結交朋友、珍惜友誼。3~6歲適讀

    以上是一些我覺得可以培養人際交往的繪本,可以給孩子讀一讀,家裡來了陌生人家長可以牽著孩子的手用孩子的語氣和人打招呼,慢慢的孩子會覺得打招呼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和吃飯睡覺一樣簡單容易的事。

  • 4 # 果果爸育兒

    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會接觸不同的小夥伴,尤其在孩子們快入園時,更是會在新的環境中認識新的朋友,可是,習慣了跟家人相處的小寶貝,知道跟小夥伴相處應該注意什麼嗎?能不能跟小夥伴友好相處呢?這需要爸爸媽媽們在孩子進入幼兒園時,就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以及人際交往,才能健康成長。交往有益於孩子的智慧發展,2-6歲是人際交往智慧成長的關鍵時期。交往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缺少正常人際交往的孩子,往往會拘謹膽小、害羞怕生、緊張或自我中心。所以,家長應該在孩子們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們良好的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針對這兩方面推薦這本《鱷魚萊萊人際交往繪本》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教孩子學會如何與別人相處

    * 全國十佳童書第1名《勇氣》作者代表作

    * 入選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100本繪本”

    * 英、德、日、荷蘭、丹麥、西班牙、南非、瑞典等多種語言暢銷全球

    萊萊是一條會耍各種雜技的鱷魚。作為紐約東88街一所房子裡的不速之客,他用自己的方式贏得信任,成為這個家庭的新成員,受到周圍人的喜愛,很快融入這個新環境。但萊萊同時也遭遇了鄰居的“疏遠”和“牴觸”,小夥伴的“誤解”與“仇恨”,甚至還有老朋友的“陷害”與“利用”……他迷茫過,鬱悶過,傷心過,妥協過,但最終憑藉善良的心靈和無比的勇氣,積極化解了問題。

    該繪本講述瞭如何融入陌生環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緩解嫉妒心理、如何把敵人變成朋友、像萊萊一樣把思念變成力量、萊萊如何應對變化、萊萊怎樣堅定信念、像萊萊一樣安慰朋友等內容,涉及面廣,這套“鱷魚萊萊”人際交往繪本共有8冊,能促進孩子們養成積極的社會性人格,對以後的身心發展有很積極的引導作用。

  • 5 # 斯琴愛娃

    2歲半左右,的孩子,情緒不穩定,不會表達、更不能調節。除了受先天氣質型別的影響也受成人互動中給予的反饋和示範。情緒是可以習得的。

    聰敏如您,繪本的閱讀也是可以幫助到孩子的。因為繪本中有些故事人物、情節就是寶寶自己或身邊的人的再現。可以先看書,理解後再模仿。

    繪本的選擇一定要與寶寶生活經驗貼近,顏色樸實、形象清晰生動。

    建議引導寶寶識別呢圖片中人物的情緒。提問:他心情怎樣?從哪裡看出來的?如果是你會怎樣?怎樣做更好一些?

    建議看看東方寶寶、東方娃娃雜誌。

  • 6 # 果子童學繪

    安東尼布朗的威利系列《威利和朋友》和《膽小鬼威利》。

    《威利和朋友》這本書告訴你,什麼樣的小朋友都會有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的,可以相處得愉快又自在。外形上,威利瘦小,休高大。但是他們同樣友好又有禮貌,在一起聊天很高興,並且休幫威利嚇跑了欺負人的大鼻子,威利幫休移走嚇人的蜘蛛,經過了愉快的一天,兩人相約下次一起玩。

    《膽小鬼威利》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自卑膽子小的威利,如何透過自己的努力變得勇敢堅強,還救了朋友米莉,最終成為英雄。

    《我有友情要出租》一個寂寞的小女孩和一個寂寞的大猩猩的故事,雖然寂寞,兩個人似乎都不太會交朋友呢。在書的大部分,友情是以租賃的方式出現的,到了後來,大猩猩打算不要租金的時候,小女孩卻搬走了。其實觀察後可以發現,大猩猩身邊就有很多動物朋友,只要它勇敢跨出一步,它一定會收穫快樂的友誼!小女孩和大猩猩的相處細節很有愛,不知道經過這種有愛的相處方式,之後的他們,是不是就學會怎麼交新朋友了呢。

    《你真好》溫馨的友誼系列繪本肯定少不了宮西達也的經典之作。在這本書中,霸王龍在追捕小恐龍時候掉到海里,被薄片龍救了,從此他們成了好朋友。 不過這對好朋友,一個是在海里總被欺負的,一個是在陸地上欺負人的。在薄片龍問到陸地上兇猛的霸王龍的時候,霸王龍隱瞞了自己的身份,並且再對待別的小恐龍時,也變得禮貌和溫柔。後來,薄片龍被海里兇猛的恐龍咬傷,霸王龍傷心之下說出了自己的身份。薄片龍仍然說他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 7 # 可愛的嚶嚶醬

    人際交往,是兒童成長和發展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需求。我們生活在關係中,我們的各種問題就是關係導致的,所以兒童在不同階段的跟人產生連線關係,方式是不一樣,感受到的也不一樣。

    比如兒童首先是透過食物來產生連線,就是我帶好吃的跟你分享,你跟我做好朋友;這之後又透過玩具的分享、交換、贈送,與周圍小朋友建立關係。這樣隨著經驗的累積,慢慢形成感性認識。

    要讓兒童把人際關係發展的好,給孩子空間,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直到孩子需要成人才介入。但介入的時候並不是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而是要傾聽孩子,讓孩子說出他們的糾紛,讓他們自己找出關係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我們也可以藉助繪本故事為這方面起到輔助作用。

    《沒有人喜歡我》

    翻譯: 宋佩

    內容簡介:

    故事講述剛搬到鎮子上的小狗巴迪,很想交朋友,但是當小老鼠拒絕和他玩之後,他就開始不自信起來,甚至還沒有問別人願不願意和他玩,就因為別人的態度似乎不友善,覺得別人一定不喜歡他,不願意和他做朋友,所以他越來越退縮……

    但在狐狸的陪伴下,巴迪主動的與他們交談;在整個故事中,作者一再讓巴迪重複說:“我想和你們做朋友”,其他動物的反應是:為什麼巴迪不早說這句話呢?他們之前也是因為巴迪的態度並不友善,才誤以為他有惡意。最後,巴迪終於知道小老鼠原先不和他玩,是因為正忙著做蛋糕,而不是不喜歡他。

    《勇敢的克蘭西》

    譯者:趙靜

    內容簡介:

    克蘭西屬於白腰牛群,但是腰上卻沒有白條,全身都是黑的,跟“白腰牛”的稱號真不相稱!其他的牛都覺得他很奇怪。

    可克蘭西想盡辦法要變得跟大家一樣,結果都失敗了……

    沒有“白腰”的白腰牛有什麼好處呢?

    在夜裡,特別在沒有月亮的晚上,當隔壁的紅背牛看守他們豐美的牧場時,全身漆黑大有用處……。克蘭西偷偷溜進了紅背牛獨佔的豐美牧場!他在那裡放開了肚皮,把豐茂的牧草吃了個夠,於是便越長越壯,還成了白腰牛群的大英雄……

    當兩個牛群發生衝突,他用有力的呼聲為大家化解了矛盾,迎來了和平美好的生活……當然,最後牛兒們對克蘭西從“另眼相看”變為了“刮目相看”,也正是外表與眾“不同”的克蘭西讓兩個牛群享受到了“相同”的權利。

    《我喜歡自己》

    譯者:餘治瑩

    內容簡介:

    朋友有沒有想過,自己到底喜不喜歡你自己?這本書裡的主角,是一個“真心喜歡自己”的快樂小豬妹,她算不上特別漂亮,也沒有什麼特異稟賦,就像我們身邊最常見的小朋友,但是她很懂得照顧自己,既使沒有朋友在身邊,也會做一些讓自己愉快的事情。如果犯了錯或是遇到了挫折,她會給自己再一次的機會嘗試。

    這本書很適合邊讀邊演,內容貼近生活,如跳舞、洗澡、刷牙……這些可以讓我們就地取材、方便孩子理解;其次故事裡的豬妹妹動作幅度大,這樣方便著我這樣誇張的媽媽更大幅度地表演著,比如說做操的動作、洗澡的動作、騎車的動作……

    《一隻與眾不同的烏鴉》

    譯者: 三禾

    內容簡介:

    一隻和其他不一樣的烏鴉,不是黑色而是彩色,它坐在樹枝上,注視著正在慢慢落山的太陽,忽然,他發現左右兩旁的烏鴉夥伴們都悄悄地遠離了他,怎以回事?是不是自己的彩色羽毛讓黑色的夥伴們感到不舒服了?……

    故事以倒敘的形式,講述了一隻彩色的烏鴉,在夢中受到其他同伴和鳥類的排斥,心情一度的不好,最後醒來只是一場夢,雖然只是一個夢但也充分的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恐懼,害怕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被排斥,但是在烏鴉首領的話語中彩色烏鴉的心情才得以平復。

    故事以奇特的構思、優美的語言、稚氣可愛的圖畫和富有哲理的意境,給小朋友們展現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想象豐富的童話世界,並使孩子們從中得到啟迪。深受德國孩子喜愛,是德國暢銷少兒圖書之一。

    (網路資料整理)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

  • 8 # 牛牛和媽媽

    幼兒人際交往的繪本有很多,我推薦幾本值得入手的繪本。

    1、《鱷魚萊萊人際交往繪本》(全8冊)

    2、《我想和你做朋友人際交往繪本》(全4冊)

    3、《快樂的幼兒園》(共14冊)

    4、《大熊抱抱》

    人際智慧:是指與別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說出朋友的喜好、觀察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家裡來客人時的表現等),哈佛大學研究表明 ,一個取得大成功的人,人際關係佔到40% ,在這方面面發展的好的人,未來可以成為領袖、領導、管理者、公關家、外交家等人才。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引導呢?

    1、尊重孩子的需求,給予正面積極的資訊。

    作為父母應該關注和尊重孩子的需求,用心聆聽孩子的想法和需要。平常應該給孩子多講述一些關於平等、寬容、誠信、互動等好品質的繪本。

    2、注重與孩子交流,給予鼓勵和肯定。

    鼓勵孩子獨立去面對和解決自己遇到的人際矛盾問題;當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引導幼兒以健康的心態對待,鍛鍊樂觀、開朗、堅強的品質。平時可透過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的溝通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孩子與人溝通的自信;還可以多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比如去公園、參加聚會等,給孩子創造與他人交流的機會。

    3、樹立榜樣,協助孩子與同伴交流,讓學會分享與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孩子與家庭成員之間的健康友好相處,是孩子與他人友好相處的前題。

    簡單的介紹其中的一套繪本:

    一、《大熊抱抱》這本書給了寶寶一個很好的人際交往示範。

    內容簡介:

    1、這是一個喜歡樹 , 喜歡擁抱的大熊 。 不管是松樹 、 蘋果樹、梨樹,它都喜歡。不管對方是什麼動物,或大、或小、或聽話、或兇悍,大熊都會給它一個大大的、友好的擁抱。有的小動物被大熊抱得太緊以至於吐舌頭,有的兇悍的動物在大熊緊緊地懷抱裡露出“真拿你沒辦法”的無奈表情......這些可愛生動的畫面有趣極了。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個拿著斧頭砍樹的男人,大熊又害怕又難過,第一次不想擁抱,甚至想狠狠地咬這個男人,但他決定做一件最棒的事:給這個男人一個抱抱......

    這本書給了我們三點啟發:

    1. 尊重別人的感受。

    “你覺得......大熊抱抱好不好? ”請你告訴爸爸媽媽你的理由。抱抱本身沒有錯,但是抱抱之前也要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抱抱之前要問一下別人可不可以抱。那對於寶寶也是,2歲左右的寶寶可能會非常樂於交往,也可能會怕生,作為家長不必太強求怕生的孩子去抱抱或者對不熟悉

    的人做特別熱情的動作。

    2. 面對討厭的人,讓你生氣的事情不一定要用暴力的方式解決。

    “你生氣的時候會做什麼呢?你覺得大熊為什麼要抱抱那個讓它難過的男人呢? ”啟發孩子思考不同的人際問題解決方式。

    3. 發現別人的異常情緒,並幫助別人

    “如果你的朋友像大樹一樣受傷了,你會怎麼做呢? ”可以抱抱、可以拍拍他的背,可以給他唱歌等等......探索各種解決方法。

  • 9 # 中年少女豬吉拉

    家有四歲小妞一枚,大約從一歲半開始繪本閱讀,在目前讀過的四五百本繪本里,我挑選出了這幾套針對社交培養的繪本供題主和大家參考:

    1.波西和皮普系列。套裝一共有六本,內容都是小小朋友們生活常見問題,比如朋友喜歡的紅氣球飛走了、尿褲子了、發生爭執了等情況下,怎麼去應對失望,處理傷心,怎樣握手言和。

    我家當初是兩歲左右讀的這套,波西去皮普家做客,皮普在門口迎接說:“嗨,你好。”每次讀過這個我都會跟孩子模擬互動,我現在客廳門口假裝客人,互相打招呼說“你好”。

    2三個淘氣包系列。顧名思義就是三個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歷險經歷。中間也涉及到意見不合的問題,怎麼共同協商處理問題的方法之類,社交培養並不是用故事宣講大道理,而是透過故事的方式共情接納孩子的情緒,引導他去思考,到底怎麼樣才好。

    3.樟樹公寓系列。在一顆大樹公寓裡住著的一群小動物的故事。主要是鄰里之間的交往,為他人著想,給他人提供方便和幫助,故事非常的活潑自然,生動有趣。

    4.小兔湯姆系列。故事裡有湯姆過四歲生日的情節,所以正適合3-4歲孩子閱讀,故事內容涉及到二胎、走丟了、第一次上幼兒園、過生日、尿床、做噩夢、在幼兒園挨罰等等。

    總的來說,我個人覺得只要是故事情節類的繪本,裡面或多或少都會涉及社交方面的情節,主要是大人要有目的的去發現那些細節,然後積極的很孩子討論,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千萬不要在孩子心理沒有準備好的前提下,硬推他出去見人交往,那效果往往是適得其反的。

  • 10 # 小林子啦啦啦

      友情孩子的人際交往

      01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加,自我意識的覺醒,會不斷尋求與他人交往的機會。這種強烈的想與他人交往的情緒、情感,在著名的心理學家加德納看來,是一種基本智慧。

      5歲以前,孩子透過交換食物、玩具等方式與人一對一交往。交換時,不是以物品的金錢價值而是以其心理價值來衡量物品的好壞。彼此間容易矛盾不斷,流淚解決問題的同時又瞬間重修於好。

      5歲以後,進入三五成群的結伴中。

      

      孩子們都渴望與同伴交往,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與同伴愉快相處。人際交往的技能並非與生俱來,需要不斷地培養和鍛鍊。

      繪本把現實生活濃縮成一幀幀精美的圖畫和一個個溫情的故事,讓閱讀的孩子彷彿置身微縮的社會之中,隨著主人公情緒的變化或悲或喜。

      當孩子的生活經驗與書中世界相互交織時,往往更能真切地體會到人與人間的情感真諦。

      02

      很多男孩都喜歡恐龍,喜歡聽恐龍故事,喜歡收集恐龍模型,喜歡與恐龍有關的一切東西。日本著名繪本作家宮西達也創作了霸王龍系列繪本,粗線條的畫風恰跟繪本深沉蒼涼的情感相得益彰。

      繪本中有一隻霸王龍,不管遇見認識還是不認識、見過還是沒見過的恐龍,他打招呼的方式只有——威脅、恐嚇、吃掉你!

      這是不是和生活裡的某些男孩子挺相像?

      他們與人交流的方式不是語言,而是動作,例如拍打、懷抱、扯胳膊等,引發誤會重重。

      

      

      

      

      《你真好》是霸王龍系列繪本的第三本,善良的薄片龍救了霸王龍的命,原本愛欺負弱小的霸王龍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別人的善意,友愛的種子開始在心裡萌芽。

      不願薄片龍知道自己是粗暴的霸王龍,違心地撒謊掩飾。當面對受傷的薄片龍,害怕失去惟一的朋友時,霸王龍主動透露內心的秘密:

      “你聽我說,其實我就是那個愛撒謊、霸道、粗暴、狡猾……讓人討厭的霸王龍!我想讓你看到真實的我……真正的我是……”

      薄片龍卻說:“真、真正的你是——這麼溫和的、體貼的……我唯一的好朋友啊……”

      

      

      

      親子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說,孩子天生有一種攻擊的衝動,在嬰兒期已經具備。

      在我們看來,一些孩子很“文明”,有一些孩子卻總喜歡打人。一方面與孩子天性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父母對孩子的交往意識的建立有關。

      越小的孩子,因語言能力不足,往往會透過肢體動作傳達內心,行為受直覺情緒的驅動,缺乏約束。

      這樣的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容易受到排擠,但信任與溫暖又會讓堅強的傢伙流淚。

      宮西達也曾說:

      

      無論是愛還是善良,都是可以傳遞的,我就是想透過我的繪本故事把愛和善良傳遞給無數的孩子們。

      我想讓孩子們在閱讀中讀到不一樣的東西,讓他們記得有一些小小的善,以後面對兇險、黑暗的時候,心裡仍然有光明的東西,不會喪失希望。

      故事最易走入孩子心底。當陪伴親愛的小孩閱讀完繪本後,你猜他願意成為一隻怎樣的霸王龍呢?

      03

      入園、入學、搬家、轉學……一切都是新的,安全感需要用時間去重新建立,這份安全感來自對物理環境與心理環境的適應。

      如果初次見面,不好意思與新朋友打招呼,怎麼辦?

      繪本《是誰送的呢》講述小女孩香苗搬家後,面對陌生,懷揣不安卻以奇妙的方式收穫一份新友情的故事,能給孩子很好的啟發。

      

      

      

      

      香苗家搬到一個看得見山的街區,爸爸媽媽收拾房間,香苗也跟著幫忙。

      這時,“嗵、啪嗒”,門口傳來很輕的聲響。香苗跑去門口,看見信箱下面的地上有一束小紫花,是誰送來的花呢?

      這樣的禮物陸續還有收到。直到一天,信箱裡露出一個紙疊的小人兒,香苗開啟大門,看見一個不認識的女孩正從門口離開。

      香苗問:“那個……小紫花,是給我的?”女孩點點頭。

      “蒲公英也是?”女孩點點頭。

      “那,那信也是?都是給我的?”女孩點點頭。

      女孩微微害羞地看著香苗,過了一會兒,用特別小的聲音說:“咱們去玩兒吧。”香苗點點頭,高興地笑了。

      

      

      

      故事裡不止一次提到香苗面對“不認識的房子、不認識的街道、不認識的人……”懷揣著滿滿的陌生與不安,當收到第一份善意與友好,這份訊息對孩子來說何等重要。

      這是一本獻給那些曾經、正在、將要,惴惴不安走入陌生世界的孩子和成人的書;這是一本獻給那些願意為新來者釋放善意與真誠,內心充滿芬芳的孩子和大人的書。

      04

      像這樣引導孩子進行人際交往的繪本還有許多。

      ⊙《利勒比找到一個好朋友》告訴孩子幫助他人,才能收穫友情;

      ⊙《我有友情要出租》中的大猩猩則透過貼告示的方法尋找朋友;

      ⊙《白色的小貓頭鷹》講述一隻白色的小貓頭鷹用寬容融化那些不喜歡它的彩色貓頭鷹的心;

      ⊙《鱷魚萊萊》中的主人公鱷魚萊萊則用寬容化解鄰居間的誤會和隔閡,讓“敵人”成為朋友;

      ⊙《別想欺負我》教孩子學會拒絕不合理的要求,既不強勢霸道,亦不委屈求全;

      ⊙《三葉草帶來的幸福》中的小白鼠和小黑鼠發生衝突後漸漸學會讓步,學習珍惜;

      魯道夫.斯坦納說:“要將真理告訴孩子們,用圖形敘述的效果,要比你單純的講道理好上一萬倍。”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進行林林總總的人際交往。

      『繪本作家不斷為我們捕捉生活中溫情與驚喜的瞬間,再轉為春風化雨般的故事與孩子們柔軟相遇。』

      期待在繪本的陪伴下,孩子能開啟心扉,對出現在自己生命裡的人和物,真誠道一聲:“認識你,真好!”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11 # 小太陽辰辰媽

    3歲小朋友見生人往後躲,不願說話。推薦人際交往的繪本。

    3歲的小朋友已經可以上幼兒園了,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好的交往能力,能積極的容易同齡人的圈子中,說白了,就是“合群”。

    2歲之前的小寶寶基本涉及不到人際交往的問題,這個時期的寶寶往往都是各玩各的,很少要一起玩。

    2歲半開始,就到了寶寶的自我意識敏感期和秩序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喜歡說“不”!“我不要!”“我不喜歡!”“我不給!”並不是寶寶自私小氣,每個寶寶都要經歷這些敏感期。父母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勵和尊重。如果寶寶做的不對,請理解他,並溫柔而堅定的告訴他!

    孩子現在還小,很多行為都是模仿大人。爸爸媽媽經常帶寶寶出去玩,叫上朋友帶著他們的孩子一起。在孩子面前快樂的交談,快樂的與小朋友玩耍。這樣,寶寶在與小夥伴玩耍的過程中慢慢地獲得自信和快樂。如果孩子見到生人就往後躲,不要著急,一步一步慢慢來。

    對於人際交往的繪本,我有幾本比較推薦的

    《猜猜我有多愛你》

    這本書以孩子能讀懂的方式告訴他們什麼是愛。媽媽給寶寶講繪本,可以跟他說:“寶寶,你知道嗎?媽媽很愛很愛你。除了爸爸媽媽,還有你的朋友也很喜歡你哦!”告訴寶寶,他的身邊充滿愛,不要害怕。

    《我的感覺》

    這套書是教給寶寶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寶寶不喜歡和陌生人接觸,可以讓他說出自己的感受,為什麼不喜歡,然後父母給予合理的解釋,幫助寶寶化解這個害怕的情緒。

    《小熊寶寶繪本》

    這套書我在寶寶一歲半的時候就買了,因為它種類多,基本涵蓋了0~3歲小寶寶所有需要經歷的事情。我家寶寶很喜歡。可以幫助寶寶建立人際關係,自我認識,生活習慣等等。

    《月亮,生日快樂》

    這本書也不錯,小朋友心中,萬物都是活的,可以與他們對話。教給小朋友如何樂觀積極向上,如何建立友誼,與人相處。

    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不同的敏感期。怕見生人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父母不必過度緊張。寶寶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強迫他一定要做,首先理解他,然後再慢慢引導。切記不可一生氣便責怪他,寶寶也有自尊心,有些事你越說他越不敢去做了。

  • 12 # 老劉家窮小子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給您推薦一套繪本《我的感覺》,叢書共八冊,分別是我好擔心,我想念你,我覺得自己很棒,我好生氣,我好害怕,我好難過,我好嫉妒,我會關心別人。

    以小動物為主角,透過簡單的文字,色彩豐富、造型生動的圖畫,分別探觸小孩子的八種感覺:害怕、難過、喜歡自己、嫉妒、生氣、關心別人、想念、擔心等。在優美動人的故事中,提供每種情緒的來由、感覺及如何自己去處理,引導兒童以簡單可行的方法幫助自己。並且這套叢書為中英文雙語,非常適合2歲以上兒童與父母、老師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想打贏戰爭,將領指揮能力與戰士英勇善戰能力哪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