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農村趣事

    貓與金幣的比喻,這意外著非常貴重的東西,如不知道實用方法,則等於毫無意義。

    使優良質量能經濟的製造出來,一直對改善、標準化的進行以及日常的管理做法等進行研究。但是即使有良好的材料,優良的機械、裝置、以及製作良好的作業標準,如果實際實用者無製造出優良品的意識:質量意識,則一切都是毫無用處。明睿管理諮詢總結了幾項有關質量意識的經驗,以期望能給您帶去一點啟示。

    當然,工作一開始,應該沒有人打算製造不良產品,但終因太麻煩而放棄,結果製造出不良產品的情形很多。

    作業者的質量意識具體而言,有下列數項。

    1.以絕對可製造出兩瓶的明確自信心來進行工作。

    ①圖紙如果不夠清晰,必須再行確認

    ②不管如何都無法保證產品質量在公差內時,必須事先提出申報

    2.自己所做成的產品,要確定是好是壞,並努力去了解。

    ①工作切勿只知道做而已,要多利用檢查表

    ②工作的結果要加以試驗或請檢查員確認

    3.產生不良產品時要採取如下措施。

    ①向上級報告,不得隱藏

    ②針對原因追究,要積極進行

    4.作業者的質量意識會受監督者所影響,因此,監督者本身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首先要提高監督者本身的質量意識

    ②進行作業指示時,要好好加以利用。

    ④使得作業者有榮譽感,並有打動人的信心。

  • 2 # 屋頂花園有條狗

    1、加強質量意識教育,生產線上的領導要經常組織員工開質量意識強化的會議,甚至要做到天天講。

    2、要組織員工時常參加一些優秀的產品的展覽以及廢品事故等的展覽。

    3、舉行一些相關的比賽,鼓舞員工提升質量的激情。

    4、多進行一些技術相關的培訓,提高員工整體技能以及工作素質。

    5、設立考試製度,員工的升級和考試成績掛鉤。

    6、加強管理,實行連帶責任,一人做不好要一群人受牽連。

    7、實行一些質量相關的獎懲制度,做得好就要鼓勵,做不好就要適當的懲罰,員工別的可以不管,錢不能不要。

  • 3 # 粵羅小哥

    質量:是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響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員工的質量意識。人的意識決定行為,人的行為決定工作質量,也就決定了產品質量。員工的知識層次、認識深度、日常習慣等參差不齊,質量意識也相差甚遠。那麼要提高員工質量意識就是要加深他們的認識深度,改變他們的不良習慣,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把好入門關,提高員工素質

    知識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崗位(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崗位)的人員在文化層次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具備一定的知識,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對就要強一些,這對於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相對也要容易些。

    二、加強員工培訓,走好“三大步”

    1.做好新員工培訓,奠定良好基礎

    最近幾年,車間員工的流動性逐步增加,每年也在不斷引進新員工,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員是剛畢業的學生,沒有實踐經驗。面對這些新員工,培訓是至關重要的。有句話總結得很好: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比糾正一種壞習慣要輕鬆得多。新員工培訓也應該做好以下“三個階段”:

    首先,在新員工上崗之前進行意識和專業知識的培訓。新員工沒有從事過相關工作,對空調加工的認知度較低,上崗前就要為他們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如:家用空調的基本知識,質量的重要性、產品的相關標準、相關法律法規等。

    其次,進行規範的操作培訓,這是關鍵的一步。我們目前的操作培訓都是“師傅帶徒弟”的模式,那麼師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直接影響到學徒的學習質量和學習進度。所以師傅就要選用崗位上操作技能最強、操作最規範的員工來擔任,讓新員工從開始就養成良好的習慣,然後再慢慢地影響另外一些老員工。

    最後是加深和鞏固階段。當新員工實習了一段時間後,對空調加工有一定的認知度時,再結合生產實際進行理論培訓,這樣可以讓新員工更容易理解。

    2.抓好質量培訓考核,提高員工重視程度

    以前,員工的培訓也不少,但往往培訓效果不好,對員工的觸動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員工不重視學習,學習流於形式。學習時聊天、睡覺現象時有發生。我們可以透過培訓考核,促使員工集中精力,認真聽課,做好筆記。然後對考核不合格的員工進行再培訓,不合格者進行換崗。透過這種方式,提高員工對待培訓的重視程度,加強培訓效果。

    3.班前班後進行質量意識灌輸是一項長期的培訓方式

    班組長是生產車間最基層的管理人員,大部分時間是在生產第一線,他們可以發現很多不規範行為。在班前或班後進行通報,讓員工理解此行為的危害性,防止類似行為再次發生。對於產品質量狀況,也要及時告知員工,當發生不合格時,或許員工會提出許多管理人員不知曉的現象或好的建議,這有助於分析問題和採取相應的措施,同時也會增強員工參與質量管理的積極性。

    三、管理者加強質量意識是關鍵

    “沒有不合格的員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這句話說明了管理者意識的重要性。基層管理人員就是生產隊伍的指路人,員工就按照管理人員指明的方向前進。如果我們對一些違規現象視而不見,不制止、不糾正,員工就會逐步淡化質量意識,違規現象就會不斷增加。

    通常人們都知道,一隻獅子率領一群綿羊可以打敗一隻綿羊率領的群獅。這個比喻很有意思,在體力上後者要強過前者百倍不止,但我們不要忘記的是佔據前者思想的是獅子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王者氣概,而後者其實早已退化成一群披著獅皮的“綿羊”。由此看出領導的作用是強大的,質量意識的加強應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者的意識和行為對員工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應該把確保產品質量當成一種責任和使命,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考核指標。

    四、加大質量考核力度,建立質量激勵機制

    質量的重要性靠什麼來體現?在市場經濟時期,也許經濟槓桿的作用更具有優勢。加大質量考核力度,加大獎罰額度。對於工作質量好的員工,就應該大張旗鼓地獎勵;對於工作質量差的員工,理所當然應受到懲罰。如果說,幹好幹壞沒什麼差別,或者差距太小,就不能體現質量的重要性,就不能增強員工的重視度。好的意見或建議,都應該給予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真正做到全員參與質量管理,從而進一步提高質量意識。

    質量決定品牌,品牌決定企業的發展前景,而員工的質量意識又決定了產品的質量。因此,轉變和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將是一項重要的、長期的工作。

  • 4 # 遊戲一場夢一場

    如何才能提高質量意識。

    一、嚴格把控質量關。

    二、對使用者反饋的意見及建議,及時更正並探討。

    三、深化改革,創造產品一流水平。

    四、提高員工精湛技術。

    五、宣傳、輔導相結合。

    六、產品及時追蹤調查。

    七、展示產品廢品樣品,提高員工的防範精神。

    八、對產品質量問題,釆取獎、罰制度。保證產品質量個個過關。

    九、對產品時時抽樣檢查,發現一個處理一個,不可拖延。

    十、對優秀員工通報表揚並獎勵。

  • 5 # 經常用了

    品質意識,就是指人們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品質(包括產品品質、工作品質)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活動的客觀及主觀的看法和態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對提高產品品質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以及對提高產品品質的決心和願望。而人的行動受大腦意識支配,有什麼樣的意識,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動,一個有錯誤品質意識的人,很難想象他能做出好的產品。只有當他的思想意識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相應的工作技能,他才會做出好的產品。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高度”很重要,它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和內涵,一個做過大事或見過大事的人,想平庸都難。可想而知,品質意識對產品品質的重要作用。

      品質作為企業的命脈,產品的品質不好,就會失去市場,沒有市場,企業就失去生命。所以,作為企業的職員工,必須具有這種提高產品品質的決心和願望,也就是要求企業的全體職員工樹立良好的品質意識。

      那麼,怎樣才能樹立良好的品質意識?

      第一,樹立品質是企業的命脈意識。

      要全員認識到:產品的品質不好,產品就沒有市場,產品沒有市場,企業就失去了利潤來源,時間長了,企業就會倒閉,隨之而來的就是員工失業。當然對於我們公司來說,目前產品市場良好,也希望以後更好,但我們要“居安思危”,要把我們的產品品質做得更好。

      第二,樹立品質的客戶意識。

      一切以客戶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戶,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產品的消費者。這樣,在工作當中就會自覺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產品的品質才會有保證,如果在工作中偷工減料,危害的將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樹立品質的預防意識。

      “產品的品質是生產出來的、設計出來,不是靠檢驗出來的,第一時間就要把事情做好。”這不是一句口號,這很好地體現了產品質量的預防性,如果我們的品質控制不從源頭控制,我們將很難控制產品的質量。即使生產中投入大量的檢驗人力去把關,生產時由於沒從源頭去控制而產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廢品,產品的成本將大大提高,給企業的生產成本造成沉重負擔及損失。況且有些產品的質量問題可能無法從後工序發現彌補,這更要求我們在第一時間把事情做好,預防品質問題的發生。

      第四,樹立品質的程式意識。

      品質管理是全過程、全公司的,而各個過程之間,全公司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必須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體品質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嚴格按程式做,如果不按程式工作出錯的機會就會增多,產品的質量也就無法保證。

      第五,樹立品質的責任意識。

      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博士認為,質量問題有80%出於管理層,而只有20%的問題起源於員工,也就是說,管理者可控缺陷約佔80%,操作者可控缺陷一般小於20%。

      區分操作者可控缺陷也管理者可控缺陷的原則:

      A.操作者知道他怎麼做和為什麼要這樣做;

      B.操作者知道他生產出來的產品是否符合規範的要求;

      C.操作者知道他生產出來的產品不符合規格將會產生什麼後果;

      D.操作者具備對異常情況進行正確處理的能力。

      ●如果上述四點都已得到滿足以及生產中裝置、工裝、檢測及材料等物質條件均具備而故障依然發生,則認為是操作者可控的缺陷。

      ●如果上述四點中有任何一點不能得到滿足或者生產中裝置、工裝、檢測及材料等物質條件不具備而產生故障,那就是管理人員的責任。只有瞭解品質問題的責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改善問題將品質提高。

      第六,樹立品質的持續傳送意識。

      品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質改善是一個持續的、迴圈的、不斷完善的過程,它遵循PDCA迴圈模式,PDCA迴圈模式可簡述如下:

      P—計劃:根據產品的要求,制定改善計劃;

      D—實施:實施計劃;

      C—檢查:根據產品要求,對過程和產品進行檢驗;

      A—處置:採取措施,以持續改進產品品質。

      只有這樣,我們的產品質量才會不斷上升,也只有這樣不斷地提高質量及創新,才會不斷地取勝於市場。

      第七,樹立品質的成本意識(即品質標準意識)。

      保證品質,追求利潤是企業永遠的目標。企業要發展,不得不注重生產的成本,然而成本與品質息息相關,品質做得好,可以將產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產品的質量不好,經常遭到客戶退貨投訴,那麼他的成本將會很高,甚至將企業逼到絕境。好多企業衰敗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沒有客源、沒有訂單,而是因企業內部管理得不好,成本降不下來而無法參與市場競爭,我們應該引以為戒。但品質也不是越嚴對企業越有利。相反,過分地提高產品品質將造成品質過剩,也同樣提高生產成本。所以我們在生產時,要求各工序和環節嚴格按客戶標準要求去做,這樣我們才會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優勢。

      第八,樹立品質的教育意識。

      伴隨時代的發展,品質管理觀念也在不斷地更新,需要學習。二十一世紀成功的企業將屬於那些學習成長型企業,加強內部培訓,提高全員工作創新能力,將會使企業欣欣向榮,日新月異。所以說,“品質始於教育,終於教育。”

      隨著人們對品質意識的認知的不斷提升,其品質意識也會相應提升:

      判斷一個企業的品質達到什麼程度,大體可以依據此表進行推斷。

       第一階段模糊 第二階段啟蒙 第三階段明白 第四階段行動 第五階段自覺

    對質量管理的認識和態度 沒有認識到質量管理是一項管理工具。發現質量問題往往指責質量部門 承認質量管理工作的作用,但不能花費時間和財力去開展這項工作 逐步瞭解質量管理的意義和內容,支援並幫助這項工作 認識到質量管理的權威性,知道自己在這項工作中的責任,參與這項工作 認識到質量管理工作是企業工作的基礎和核心

    質量管理機構在組織中的地位與狀況 質量部門從屬於設計或製造部門,重點限於檢驗,而檢驗工作與質量部門是分開的 把較為能幹的人派到質量部門任職,質量部門依然從屬其他部門,工作的重點限於檢驗 質量部門對企業最高管理者負責,發生質量問題直接向最高管理者報告,質量負責人發揮重要作用 質量主持人成為企業主要人員,他提供的質量報告影響企業決策,質量部門還同用戶建立聯絡 質量主管人員是企業主要負責人之一,質量問題是第一的

    解決質量問題的方法 出現質量問題之後才著手處理,不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只是指責具體部門不能解決問題 建立了解決質量問題的專門小組,但對問題的長遠解決沒有研究 建立起有關質量的資訊反饋系統,正視質量,採取系統的方法對待 能早期發現和解決質量問題,各部門接受質量部門的建議和告誡 除個別情況外,質量事故均能做到事先預防

    對質量成本有無研究和分析 沒有質量成本的概念,不知道發生的質量成本情況 初步技術質量成本,計算方法正確,沒有成本分析,只是為了記賬 注意研究分析質量成本,報告與實際數差別縮小 分析研究質量成本,進行質量成本控制。報告與實際數接近 報告數與實際數基本一致,自覺進行質量成本控制

    提高產品質量的活動情況 對如何提高質量一無所知,沒有解決質量問題的組織活動 採取一定方法,進行短期努力,取得短期效果 理解提高質量活動的重要性,從產品質量形成的各環節入手,提高質量,不限於事後和短期努力 以“預防為主”為方針,作好各環節的質量工作,包括使用者環節 提高質量工作達到日常化和制度化

    質量管理的計劃 開始在企業計劃中提到質量計劃,但只限於宣傳 由質量部門制定計劃,各部門處於執行計劃階段 各部門提出質量計劃,質量部門提出總計劃,並協調實施 有完善的質量計劃網路

    質量管理的目標 提出較高質量的籠統目標,根據不足,沒有實現目標的手段 由質量部門提出總體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手段 總目標被分解為子目標,落實到工段工位,目標和手段相結合 在總目標之下,目標細分,子目標已落實到人,每個人都自覺為實現總目標而完成子目標。

  • 6 # 陽光飛揚的孩子

    古人云:已所勿欲,勿施於人。自已喜歡美好的,質量好的東西,同樣別人的想法也如此。生產者生產的東西是服務於消費者的,消費者會青睞質量上乘的東西,摒棄質量差的。因此生產者要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生產,質量把關,質量檢查,質量精進,質量優質是生產者的生命線。優於別人,才能在銷售市場中擁有自已的一席之地,擁有自已的地盤,甚至擁有全世界!

  • 7 # 艾瑪萌寵記

    #資深瑜伽教練瑜伽師Amma#寵物領域媒體人#任何人做事最終還是靠自身本事,產品最好拼的還是質量,質量才是產品生命。任何的營銷手段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在消費者心中種下一顆負責高質量的種子。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市場。我教瑜伽二十年,深深懂得這個真理,體式炫的再漂亮,不會教,對於人體解刨,骨骼肌肉什麼都不懂,瑜伽哲學提都別提了!她的學不會有黏合力。意識到了這裡,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質量意識。

  • 8 # 青兒的書影視界

    如何才能提高質量意識?

    1、要有使用者思維,也就是說站在使用者的立場想問題。

    2、產品好不好,我們說了不算,去尋求使用者的體驗,只有使用者感覺對自己有改變,有幫助,產品質量才是真的好。

    3、生產時,用標準嚴謹的工藝化流程進行質量把控。

    以上三點想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 9 # 快樂每一天7496

    人為本,企業產品質量問題是企業的生命。那麼,為什麼當今不少產品存在著質量不過關呢?甚至有食品藥品犯罪行為。私字當頭,私心所縛,私利所罩,就會出現什麼都不管,認錢不認爹和娘,眼前撈到了就是好。這種老闆鼠目寸光,摸著乳就是娘,顧客上了一二次當,受了兩次損失,第三次再也不認識你,把你的牌子告訴身邊的人,阻止大家不要買,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無質的產品貨架上爛!

  • 10 # 60後退休生活

    如何才能提高質量意識?無論是什麼行業,質量是產品的靈魂,是佔有市場的標誌。要想有好的質量的產品,主要是生產的人對高質量的產品認識意義,這就是說提高質量意識,最主要的是提高人的總體素質,綜合能力。

    比如在我們學校,教師要有提高質量意識,首先教師要德才兼備,德不僅是品行端正,是要有愛學生的心,為學生著想的心。*才*是駕馭教材的能力和傳授知識的能力。這是從根本上提高了教師的質量意識。那麼其他行業也是如此啊!提高質量意識就是提高人的綜合能力!

  • 11 # 成人保健品藥品神油

    企業不僅是產品的製造者,更是質量的第一責任人。21世紀,商海沉浮,“得質量者得天下” ;質量是企業的根基,他能讓企業立於不敗之地。“毒奶門”、“瘦肉精門”、“毒膠囊門”、“返煉膠門”等等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乘風破浪”者不乏其人、“陰溝翻船”者比比皆是,商業巨人頃刻間轟然倒下也並非傳說。

    1、質量就是企業發展的命脈,而質量意識就是企業的根基。質量意識是一個企業從最高管理者到基層每一個員工對質量和質量工作的認識和理解,這對行為質量起到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和制約作用。

    2、質量意識是體現在基層每一個員工身上,但更集中在組織的管理層的工作崗位中。質量意識是自上而下的,上行下效才能齊頭並進;我們不僅需要告訴基層員工應該怎麼做,更應該告訴自己應該如何做,以身做責來告訴員工質量意識應該要這樣做。

    3、我們深知,質量來自設計、來自生產、來自質量監督、但更來自於管理。一個企業有銷售部、技術部、採購部、物流部、生產部、人力資源部、質量保證部等等部門。這些部門都是以“以顧客關注為焦點”的標準來開展工作。雖然標準相同的,但由於質量意識不同,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也會產生很大的差別,導致工作的結果也不同。因為意識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這就是質量管理,以人為本。

    4、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博士認為,質量問題有80%出於管理層,而只有20%的問題起源於員工。所以管理者注重質量,員工就認為質量的地位高,做事情都想到質量,質量意識自然就高。

    5、質量管理有“六大要素論”是指質量管理由人員、機器、材料、方法和、環境和測量構成,在六個要素中,人是處於中心位置的。就象公路上的汽車汽車,汽車的四隻輪子是“機”、“料”、“法”、“環”、“測”五個要素,駕駛員這個“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沒有駕駛員,這輛車就無法行駛,成為廢物了。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提升質量意識的一些建議:

    質量管理八大原則之二就是領導作用,領導作用指的是領導的行為。領導具有一定的權力、負責指揮和控制組織或下屬的人員。對員工來說,領導的一言一行都是扮演。如果領導不重視自己的工作質量和產品質量,就會影響一大片使員工迅速感染,結果直接對職工的意識產生影響。管理者重視什麼事情,職工也會跟著關心什麼事情,這是很自然的。因此要想在企業內部建立良好的質量意識,首先要在領導層面樹立質量意識。工作中對待每一個工作疏忽和差錯都應嚴肅認真,態度鮮明,考慮到企業的感受和利益,做出有利於企業發展的貢獻。在公司樹立一個良好的表現,進而改變員工的看法和質量意識,達到全員參與提高產品質量,為企業打造“百年”的核心競爭力。

    質量管理大師石川馨有句名言:“質量,始於教育,終於教育”。說明教育對質量意識的形成非常重要。要對職工進行不斷的教育和培訓,讓他們瞭解下道工序就是客戶?自己的工作結果是否讓客戶滿意?

    大家都知道100-1=99,而100-1=0很多人卻不明白這個道理。舉個例子,2012年某公司發了1萬件球頭總成到某汽車廠,這些球頭總成在當年就全部裝在了汽車上面,併到了使用者手中。其中有一輛汽車行駛了200公里後在高速公路上拋矛了,經4S店維修後發現球頭總成沒有了扭矩,從而導致了客戶投訴。這批1萬個產品就因為這1只產品不合格(萬分之一的不良率),導致辛苦的工作是“0”,給公司直接造成了損失。又舉個例子 “阿波羅”登月號共有580萬個零件,如果以1%不良算的話,就有5.8萬個零件有問題,即使以目前最好的公司的質量水平99.99966%(3.4PPM)也有20個零件有問題,哪怕是一億分之一的不良都會造成致命的危害。100-1=99,100-1=0,攻虧一窺,1%的錯誤導致100%的失敗;我們1%的不良送到客戶那就是100%不良;我們生產工序上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使我們全部的努力白費;無論是工作標準還是產品標準我們都要向100%合格努力。99% 還是不夠好,我們要找出1%的問題出在哪個環節。1%的錯誤導致100%的失敗。所以質量意識培訓第一就要建立憂患意識,要讓管理層和員工知道100-1=0這個道理。

    第三, 客戶體驗

    也就是常說的“換位思維”,站在客戶的角度進行思考。舉個例子,我們到商場買衣服,在一個專賣店裡面發現一件穿在身上非常好看。在準備付錢的時候發現衣服上面有汙漬,這時做為客戶的你,你會買下這件衣服嗎?答案顯然是不會。所以我們做產品也是一樣,一件有汙點的產品客戶同樣也不會買。

    “以質量求生存”的真實含義,就是要我們認真解決生產現場中出現的問題,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堅持按照質量標準辦事;操作者要樹立“質量好是最大的節約,質量差是最大的浪費”。

    所以企業要發展,“全員質量意識的培養”必不可少,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質變。但是質量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我們從點滴入手,做到潤物細無聲。總之人是產品質量的保障。提升產品質量就必須從上至下,強化質量意識,來“滿足客戶要求”

    第四,質量意識在實踐中確立和堅持。

    教育建立起來的質量意識在剛開始還處在萌芽的狀態,如果在工作中得不到體現和落實就非常容易喪失。它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的實踐和總結,來確立正確的質量意識觀持續改進,確立適合企業內在需求的質量文化。 當然提高質量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種方式或方法就能解決的,需要長期努力,逐步提升的過程,可以多種方式方法同時使用,找到合適的方法,堅持就能成功。品質管理是全過程、全員參入的,希望每個管理者、每個員工都有很好的質量意識。“團隊精神”是企業核心,“全員品管”是企業致勝的保證,質量意識是公司的基礎和保障!願我們產品品質更好,讓我們的客戶都信賴我們的產品。

    第五,不要持雙重標準

    許多人總是認為工作中缺陷是不可能避免的,也習慣接受缺陷並容許其不斷髮生。但我們在個人生活中,卻常常會堅持零缺陷的標準。我們會對飯店上菜的片刻延誤而喋喋不休,會對汽車的誤點而牢騷滿腹,對服裝的一處線頭的外露不厭其煩地反覆更換,會為工資獎金比同伴低一點點而心情不暢,我們會…總之,生活中的一些細小的缺陷、錯誤,我們均不能容忍。

    實際上我們大部分人一直堅持雙重標準,一個是生活上追求完美無缺陷的零缺陷標準,一個是工作上馬馬虎虎、差不多就行的標準。如果我們在工作上也堅持零缺陷的標準,每個人都堅持第一次做對,不讓缺陷發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崗位。我們的工作中就可以減少太多處理缺陷和失誤造成的成本,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也會顯著增長。所以我們不得持有雙重標準,始終都要按“三不放過原則”來開展工作(事件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件責任者與群體未受到教育不放過;事件沒有防範措施不放過。)

    第六, 結語

    從今天起請大家記住: 下一道工序就是客戶;要牢固地樹立客戶第一、質量第一的質量意識和理念;積極參與質量改善;堅持零缺陷的精神;作好自己每一項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神鵰俠侶》中,周伯通為何不願意承認自己是耶律齊的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