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樹的世界觀
-
2 # 孤竹國人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就是說人剛出來到人世上都是善良的。性格都是一樣的,慢慢地伴隨著時間、環境丶家庭薰陶丶受教育程度等等,人們的思想開始分化,變異,成為各色各樣的人。人生不能犯哪些錯誤?道理上講什麼錯誤都不犯,那能做到嗎?人無完人,誰都可能犯錯誤,只是程度不同多寡不同罷了。有的人犯了錯,很快就能自我修正,有的人自覺不自覺的犯了錯不但不改,還越陷越深,直至走向犯罪的道路。要我說,人最不該犯的錯誤是,知錯不改,屢教不改,這種錯誤是最可怕的,它能毀人一生。
-
3 # 疼馴就知道錢
每個人的底線不同,有些人用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有些人敢於觸犯法律,所以不可能有一個定論。
一、高階標準
儒家的標準是“不遷怒不貳過”,劉備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佛家的標準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謂“三歲兒童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二、普通標準
普通人千萬不要傷害自己也不要傷害別人,日常生活中至少應該守住道德底線。
三、最低標準
無論何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觸犯法律,那才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
4 # MUYANG沐陽
視情況而定,有些錯誤可以讓我們吃一塹長一智,而有則應該別人吃一塹自己長一智,畢竟有些代價是我們付不起的,或許會要用一生來償還。
-
5 # 蟆怪556
人生最不該犯的錯誤是觸犯法律。人生最不能原涼所犯的錯誤是,巳經錯了一次,又犯第二次。人生最惱火所犯的錯誤,明知不可行,卻偏要往。
-
6 # 離塵清涼
1.不能犯仵逆父母親的錯誤;2.不能犯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的錯誤;3.不能犯觸犯人民大眾的錯誤;4.不能犯違背良心的錯誤。5.不能犯讓自己後悔一輩子的錯誤。
-
7 # 泰安園藝場
人生哪能不犯錯誤,孔子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可是現在來說有些錯誤真是不能犯的。
第一,不孝順的錯誤不能犯。最老愛幼,傳統美德,毋庸置疑。
第二,夫妻出軌這個錯誤不能犯。這牽扯到原則問題,人品敗壞。尤其是屢教不改的。
第三,欺騙的錯誤不能犯,有事開啟天窗說亮話,殺人不過頭點地。欺騙意味著背叛,這個不會有好下場。
第四,偷盜東西這個錯誤不能犯,手腳不乾淨讓人看不起,這個錯誤會讓你認為不勞而獲很簡單。
第五,吸毒這個錯誤就別說了,太可怕,必須遠離。
第六,打老婆的錯誤不能犯,打了後果很嚴重。不過看她乾的什麼事。
-
8 # 棲哈丶
下面根據"悟空"描述,談點認識。比較不是壞事,有比較才有鑑別,有比較才有上進心。所謂"知恥而後勇",便是如此。問題是,比較之後,覺得人比人氣死人,氣得七竅生煙,不思進取,忌妒日深,那就是不該犯的錯誤。古人早就說過"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結網的說法真是寓意深刻啊!
把善良用錯物件,用錯地方,也是不好的。東郭先生和狼,農夫與蛇,這樣的故事大家都懂,但就是有時候還犯類似的錯誤。所以學會擦亮眼睛,正確區分善惡美醜,才會少犯錯誤。
悔恨和抱怨,都是影響人生的負面情緒,心痛了,暗自流淚,或者號啕大哭一陣,都不是罪。但跟祥林嫂那樣,逢人就說自己的不幸,別人一樣會麻木不仁的。
人生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只有積極Sunny面對生活,努力學習,才能避免少犯錯誤。
-
9 # 一篇有趣的漫畫
我認為人不應該犯的錯有
1.欺騙,不管是工作也好,還是對自己的親人朋友也好,最好是不要去欺騙他人,因為你撒了慌,需要更多的謊言去彌補。
2.對親密的人去發洩自己的情緒。曾經有一個實驗,說的是把一個不開心的人,放到人群中,情緒會影響到那些開心的人變得不開心,從而導致所有人都會跟著你去煩惱。儘量的面對最親切的人,不要去肆無忌憚的傷害。
3.網路貸款以及賭博,賭博這個不需要多說,多少家庭因為賭博而導致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網路貸款會讓自己和家人都陷入困境,因為現在網路貸款平臺大部分都是不正規的,利息都非常非常的高,會讓自己以及家人無力承擔,也會讓自己的名聲越來越差勁,沒有人品。
4.過度消費,不僅是金錢方面,也是身體方面。賺多少錢,過多少錢的生活,不要去因為虛榮心作祟而過度透支自己的金錢。每天該幾點睡覺就幾點睡覺,不要因為貪玩,覺得年輕,每天熬夜,吃夜宵,泡吧,打遊戲,你不自律的後果以後會讓身體去承擔。到時候身體垮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最後願大家能夠開開心心的生活,小錯誤誰都會犯。但是在一些原則問題上,不要去犯下那些承擔不了後果的決定!
-
10 # 情感詩者
有位偉人說過:我們是人不是神,總會犯些錯誤,只要知錯就改,就是好人。
我個人認為說:
人一生中不能犯的十個錯誤——
1*不忠不孝。2*不違背良心。3*不公報私囊。4*不違法亂紀。5*不欺善壓民。6*不背信棄義。7不挑剔鬧事。8*不輕信亂播謠言。9*不叛黨誤國。10*不恩將仇報。
-
11 # 悅悅自媒體論談
人生不能犯哪些錯誤?
人生是一場旅行。從呱呱墜地開始是起點站至生老病死為終點站。人生之路你說漫長我卻說短暫,短短几十年頂多一百餘年少得可憐,想長生不老又不可能。人生在世草木一春哦!
“人生旅途更像《西遊記》西行,人正是漸漸地西行,終點站:一一西天站”
人的一生確實是一場修行!有人說人生路象一條大道,我說不象大道,倒是有象一條灣灣曲曲的鴻溝!人生之路畸距,一路坎坷一路刺荊,加之這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人生路上每一步都是步履艱難險阻,懸崖峭壁,稍有不慎就會墜落鴻溝,弄不好就頭破血流或者九死一生!
道德和法制就是這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從而,有些過錯就如掉下了鴻溝,一步走錯便釀成終生大錯,無法挽回!害人害己害了自己一生,甚至連累了全家,妻離子散家庭破碎,後悔莫及啊!
因此而言,人生路上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警鐘長鳴,常給自己戴上一個緊扎箍,給自己定個道德底線和做人原則,要給自己定個分寸規矩。
人生中不能犯的錯可多了一言難盡,原則上不能犯的錯例舉如下三點:
一,貧賤富貴不要攀比:
人窮志不窮!人窮時可以努力爭取致富,要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知足常樂,常常保持平淡心,做自己的原則,不貪婪痴心妄想,不忌妒人家富貴,不與人爭高低做比較;不靠譜的攀比往往容易眼紅。切忌不能犯行賄受賄、貪汙、偷盜、詐騙、搶劫等錯誤,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否則,一生就玩完了!
二,道德品質上的錯不能犯:
作為一個為人妻為人母的女人來說,要品行端正,作風正派,婚姻中入鄉隨俗守婦道“三從四德”,守身如玉,言行舉止注意分寸,不能犯出軌,有損夫妻感情,破壞家庭和睦的原則上的錯誤絕對做到不能犯。犯了家庭必然破碎,害了自己害了子女害了家人,到頭來得不償失!
還有要孝敬父母長輩,懂得報答、感恩做人才有意義。忘恩負義的錯不能犯;
三,怨恨後悔的錯不能犯:
世上沒有後悔藥!錯了在所難免,小小的失誤當教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要怨天尤人,自己的過錯,歸結推脫給他人身上,抱怨他人的過錯,自己有錯時不認識錯誤,進而詆譭他人,怨恨他人犯更大的錯。過去的得失不必總念念不忘掛在心上,產生包袱,越抱怨越消沉,進而容易犯毅志動搖的錯,打擊報復,無肚量,事事過以計較等等…
人生路漫漫,蹉跎跎!總而言之,儘量不要一意孤行,多借鑑經驗教訓,多守規矩多守法紀,人生路上就會少犯規,少走灣路,也能一路輝煌騰達,走向光明人生彼岸!
-
12 # 情感咖房
人生很長.人生很短.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犯錯.但不能重複犯錯.
有些錯是不能犯的.就和毒品一樣.是沾不得的.
比如婚內出軌:這是對家庭的不負責任.
這是對兩個家庭的傷害.
犯點小錯無所謂.知錯能改就好.
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是要公正廉明.
- 01 -
處處跟別人比較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別人比較。
和高人比較使我們自卑;和俗人比較,使我們下流;和下人比較,使我們驕滿。
不讓無窮的慾念攫取己心,”夠用就好”也是不錯的生活態度。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花不用羨慕牡丹花,月亮不用去嫉妒太陽。
- 02 -
低情商的善良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不然就等於零。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有善意、有熱情、肯伸出雙手,還遠遠不夠。
你需要的是高情商的善良。
- 03 -
無意義的悔恨
悔恨是最沒用的一種情緒,可是許多人沉溺於其中無法自拔。它不但讓你痛苦也無法彌補任何你認為你不該做或是該做而沒做的事。
正確的方法是承認並接受結果,然後把重心放在未來。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真正有格局的人,既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
- 04 -
無休止的抱怨
我們之所以會抱怨,無非是因為九個字:放不下、看不透、忘不掉。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
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做情緒的主人,是停止抱怨的最好良方。
人生苦短,何必糾結
回覆列表
我談談我的觀點——人生不能錯誤的事情只有三件,在這三件事之外,你願意拼一下當然更好,不想太累沒心沒肺地玩也沒有什麼關係。
那麼,哪三件事不能錯誤?
行業、婚姻、投資。
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1
“行業”
首先不能出錯的大事就是行業的選擇。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你做什麼職業其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你選擇什麼行業。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名言在任何時候都是有道理的。
一部中國歷史,我常常就在感慨——歷史人物的成就首先就是政治選擇,簡單地說就是跟什麼人的選擇,一旦站錯隊跟錯人即使才華橫溢也大多是個悲情人物。
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也是如此。首先你應該考慮的不是未來幹到哪個位置——部門經理、總經理還是董事長;而是你最應該選擇什麼樣行業!在選定行業後再考慮你的職業定位。這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行業不僅成長更快,薪資水平更高,更重要的是能讓你持續保持一種很好的精神狀態,平庸的行業呢?不管什麼人放進去,要不了幾年就是一種暮氣沉沉的狀態。
這一點我個人感覺特別明顯(包括朋友聊天時也有同樣的感受)——同樣是大學同學,在學校裡大家差不多,出來後選擇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單位幾年後同學聚會差別就出來了。平庸還是精英,混得好不好,是好行業還是一般的行業——都不用問,看看人的精神面貌就一目瞭然。
我有一個大學同學,讀書時很勤奮很努力,年年都拿一等獎學金。畢業後進了一家制造業企業,依然很努力——但是個人再努力又能如何?那種廠礦企業其實特別封閉,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很少,僅僅幾年時間在一起聊天都格格不入,感覺思想意識已經拉開了一大段差距。
這也不算什麼,關鍵是傳統行業收入增長很慢,結婚時買了一套二手房,就一直沒換房——總認為房價要降,現在還是一套小房子,也沒有多少存款,有時候想起來總是唏噓不已——人的命運真的難說的很,那些比我同學年輕10歲以上的80後,只要是做房地產的儘管工作勤奮程度遠不如我的這位同學,是現在那個不是3套房子以上?
20年前我曾經在一家快銷品企業工作,當時營銷部門感覺個個都是精英——特別是片區經理,公司開會時那個意氣風發,氣勢之盛簡直讓人側目。當然片區營銷經理確實也有傲氣的本錢,在90年代,差不多人人收入都是大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讓我們這幫搞企劃的真的是羨慕嫉妒恨啊。
後來企業倒閉,營銷策劃人員都出來重新就業。企劃人員大多從事了房地產,營銷經理們大多選擇自己創業——做快銷品做藥做器械的代理銷售,反正各行各業都有。20年後,當年意氣風發的銷售經理們已經泯然眾人矣,而選擇房地產的企劃人員卻很多成為地產行業的精英,僅就收入水平來看,當年那批營銷與企劃人員已經完全逆轉。
我至今不認為20年前的我們那批企劃人員綜合素質超過那批營銷經理——其實如果是具體事務的操作能力,我覺得當年那批營銷經理更強悍(企劃人員多少有點眼高手低的毛病),為什麼20年後雙方的收入水平會逆轉?
唯一的解釋只能是企劃人員選擇了一個好行業,行業的紅利完全超過了個人奮鬥的努力。
曾經有一個段子講的是一群大佬去開會,進了電梯後大佬1一直在唱歌,大佬2在做俯臥撐,大佬3用頭撞電梯牆壁。最後主持人問這群大佬:你們是怎麼到達會場的?
大佬1說,我是靠唱歌來的。
大佬2說:我做俯臥撐來的。
大佬3說:我是撞電梯牆壁來的。
觀眾紛紛記下大佬的成功經驗——又是幾碗勵志的心靈雞湯!其實都是狗屁,大佬們能來到現場本質就是搭上了電梯,至於他們在電梯裡做的花樣根本就不重要。
看看我們一票明星的企業與企業家,那個不是建立在一個高速成長的行業基礎上的?
比如我們家電企業,得益於國家電網不計成本的建設與普及,才有了從2000年——2017年家電消費十幾倍的增長,才有了格力、海爾、TCL等等明星企業;
比如我們網際網路企業,得益於國家光纖網路的建設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發達的物流),才有了阿里、騰訊、百度的崛起;
比如我們的手機企業,得益於龐大的4G基站建設,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消費市場,才有了華為、小米、OV等等的崛起。
我承認馬雲、馬化騰、董明珠、任正非都是非常優秀的企業家,但是在傳統的行業同樣有非常優秀的企業家,只不過他們沒待在一個好的行業,沒有行業的紅利,導致他們的成就遠不如這些明星企業家。
過去十來年由於從事投資業務的關係,我接觸了很多行業很多企業,知不知道我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行業!行業太TM重要了!
行業的選擇其實就跟歷史人物的站隊選擇是一樣的,這才是決定命運的關鍵!
以房地產為例,過去十幾年確實是風口,什麼牛鬼蛇神都往這個行業裡湧——什麼做皮鞋的賣啤酒的,什麼賣鋼材的放高利貸的,統統都在做房地產。
由於能力、閱歷、意識的原因很多老闆拿到一塊地真的是在作死的弄啊!規劃慘不忍睹、戶型慘不忍睹、成本管理慘不忍睹,建築施工管理慘不忍睹——換任何一個其他行業,這麼作死早就死了十幾回了,但是風口型高成長行業就是可以任性,就是可以容忍各種失誤。很多專案怎麼看都死得不能再死了,風口一來,居然個個枯木逢春,紛紛活了過來,就算是資金鍊完全斷裂的,也能找到接盤俠全身而退。
投資如此,個人發展也是如此。只要選擇一個好行業,個人發展簡直就是在飛啊——十年前那些畢業就從事地產工作的年輕人,或者近幾年從事資訊產業的碼農、軟體工程師這類工作的,基本是3年薪資翻一倍,5——6年翻4倍,一個22歲左右畢業的年輕人,到30歲收入基本可以翻上6——8倍——收入水平妥妥爬上中產階級的門檻——這在其它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思議的。
有時候他們自己回顧一下參加工作這七八年的歷史,感覺就像做夢一樣!光靠自己的努力能飛起來?你真以為這些年輕人都長了翅膀?還不是搭上了一個好行業的“高速電梯”!
最近我幾次寫文章強調未來的風口不是房市而是股市,很多人就來問我——股市怎麼投資啊,感覺風險很大啊!
確實,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但是怎麼控制自己的風險?
行業!行業就是你投資風控的護城河!
具體的企業可以看錯,但是行業一定不能出錯!只要是未來高成長的行業,就算企業看走眼了,但是至少行業的紅利也足夠你賺得盆滿缽滿了。
那麼,未來那些是高成長行業?
這個你必須得跟著管理層指揮棒走。就是三大方向:戰略新興產業、高階製造、現代服務業。這三個方向涉及面比較廣泛,你得仔細去研究,結合你自己的情況聚焦一個行業來做職業生涯規劃。
總體上大致這樣的行業方向:消費升級、服務升級、製造升級這個趨勢,資訊產業、電子產業、汽車產業這些方向。
所以,你的人生第一件不能出錯的大事就是行業!你笨一點懶一點甚至家庭條件差一點,這些都不是問題,但是站在什麼位置,選擇什麼行業才是命運的關鍵。選好了事半功倍;沒選好就是事倍功半。
2
“婚姻”
第二件不能出錯的大事就是婚姻。
這個問題年輕人特別容易犯錯誤,犯一些很低階的錯誤,很多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有一段對的婚姻,事業生活如虎添翼蒸蒸日上,如果是一段錯的婚姻,命運就像衝上山頂的過山車——掉頭急劇下降,而且基本沒有重新向上的希望。
這裡就談談兩個關於婚姻的基本原則,這兩大原則是絕對不能犯錯的。
原則一:任何人都得要有婚姻!
很多女生把婚姻想象得特別美好,認為婚姻是一段愛情的結果。如果沒有愛情就不會考慮婚姻,這個觀念真的是害死人。
婚姻本質上就是人生旅途的伴侶,既然是伴侶合適才是最重要的——畢竟要結伴同行幾十年啊!有愛情當然最好,沒有也沒關係——朝夕相處早晚都是親情。愛情很多時候都是奢侈品,因為這個很多人放棄婚姻——或者為婚姻設定很高的門檻是很不明智的。
你覺得自己單身也很快樂,那是因為你隨時可以呼朋喚友吃喝玩樂,你確定你步入老年後還能如此灑脫?
你只需要想象一下當你五六十歲時,你沒有丈夫或者妻子,沒有子女,父母或者已經故去或者也行將就木,你曾經一呼百應的朋友們就算都還在,你確定還能隨時喊出來玩樂?
不是!他們每天陪孫子孫女玩耍的樂趣已經遠遠大於跟你嘮嗑的樂趣!
你能怎麼辦?你只能一個人坐在星巴克喝咖啡!
別人是子女媳婦女婿大包小包禮物定期不定期往家裡運,然後一家人吃個團圓飯圍著一起看電視……
你只能一個人坐在星巴克喝咖啡!
他們生病的時候,有一大票家人鞍前馬後跑上跑下輪流在病床邊伺候,削蘋果剝香蕉熬稀飯燉雞湯……
你只能一個人坐在星巴克喝咖啡!
你只能一個人坐在星巴克喝咖啡!
以此類推。
你確定進入老年後還可以一個人玩?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旅遊?一個人去醫院?一個人吃年夜飯?
你確定你真的可以?真的可以70歲還一個人坐在星巴克喝咖啡?
說真的,真到那一天,抑鬱症都是輕的!
結婚,晚年不一定幸福;但是不結婚,晚年一定不幸福!我甚至認為到了那一天你都不是幸不幸福的問題,而是還有沒有勇氣活下去的問題。
我有一個前輩,年齡大了早就宣佈不做事了,但是前幾年還是在一個著名的景點買了幾畝地,問他買來做什麼?他打算做一個度假酒店——這個酒店是準備一直虧錢的。原因很簡單,他準備老了就待在酒店大堂中,每一個進來入住的旅客都可以給他講一個故事——如果他覺得故事還可以,就免費。
當時我就很好奇,為什麼會有如此的創意來撒錢?
他苦笑,人到老年最可怕的就是孤獨。如果每天都有不同的人來陪他聊天講故事,老年生活就多一分希望與期待。
現在你明白你的父母為什麼百般逼你相親逼你結婚?
你以為他們都是封建思想,都是因為自私想抱孫子?
其實不是,只是他們已經預見到沒有婚姻的你註定悲慘的晚年!
所以,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輕率的放棄婚姻!
第二個原則:在適合的時間找合適的人結婚。
每個人對於伴侶都有自己的選擇,這是很私人的事情。只是很多人在選擇過程中往往會掉入一個蘇格拉底的著名選擇陷阱,這裡我只想講講避開這個陷阱的方法。
蘇格拉底的選擇陷阱是這樣的。
蘇格拉底把弟子們帶到一片麥田。對弟子們說:你們從麥田這頭走到那頭,選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做出選擇後不能反悔。那麼,怎樣才能選到最大的麥穗?
這個實驗是不是很像婚姻?
每個人在人生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人生也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做出選擇後也很難後悔(或者後悔的代價很大)。那麼,你該怎麼選出那個最合適的人(最大的麥穗)?
這是一個著名的博弈論問題。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根據自己的機率偏好選擇的最優答案。這裡我就直接給結論了。
女生的年齡紅利就是21——29這八九年。我們假設一個人因為性格原因每年接觸的男人樣本是差不多的,好吧,你就用前三年作為基本樣本考察階段,這個階段你可以接觸、戀愛什麼都可以,但是不能考慮婚姻,到24歲之後,你只要遇到一個男生綜合條件超過你之前接觸的樣本,那麼恭喜你——如果你與這個男生結合,這個男生有90%以上的機率是你在年齡紅利期間遇到的最優秀的男生(最大的麥穗)。
至於男生的婚姻建議就很簡單,沒啥博弈,就一個——30歲以前不要考慮結婚!
萬一男生在30歲之前已經結婚怎麼辦?那就不能要小孩!
男人婚姻的年齡紅利是30歲——35歲這個階段。30歲之前的男生年齡是負資產,
為啥是這個建議?
很簡單,男生在大學畢業到30歲之前是發展最快,變化最大的階段。特別是在大城市,如果行業選對了,基本上兩三年就上一個臺階,所以這個階段用博弈論來統計樣本篩選機率幾乎就是無效的。
而且我覺得大部分男生在30歲之前其實根本就沒想明白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樣的婚姻。從大學畢業到30歲,隨著收入的提高、閱歷的提升,很多男生的價值觀婚姻觀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二十幾歲很喜歡的型別很大可能到了三十歲會認為自己的老婆應該是另一種型別。這倒不是說男生都是善變的大豬蹄子,而是才畢業的男生到30歲這個階段變化非常大。
這個社會對男人的要求與女人完全不一樣,男人如果沒有點事業心就是女人也會瞧不起,但是如果在二十幾歲倉促選擇婚姻,特別是有小孩後,事業與發展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
前段時間有個粉絲諮詢我一個問題,他在北方一個小城市上班,煤礦國企;現在有一個發展的機會——可以去一個非常有前景的手機鋰電池企業上班(薪資增加1.5倍)。他自己也想去,但是他結婚比較早,雖然才30來歲現在卻有兩個小孩,女兒得知他可能要去外地上班就抱著他說,不想看不到爸爸。這就讓他非常難捨而矛盾,所以問我的意見。
我能怎麼說?煤礦與電池;國企與新興高成長企業,這兩者之間的選擇幾乎肯定就是天壤之別的命運。我倒是建議他出去拼一下,我能想象高成長的電池行業未來將為他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也許兩三年就能把老婆孩子接過去——對家人的思念是可以轉化為拼命努力的動力的。
過了一段時間他回覆我,最後因為家庭的原因選擇放棄了這個機會。
我也只能深深的嘆息。
身邊類似的例子真的很多。男生在30歲之前倉促的選擇婚姻對於事業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有的時候基本就是在30歲之前給自己弄了一個事業發展的天花板。
另外,二十幾歲的男生對於婚姻常常很任性。很多男生把婚姻當做對女友的一個交代——好像與女朋友結婚就是對她負責任。這種視婚姻為兒戲的態度既是不成熟的表現,而且本身也是對自己對女方非常不負責任的。
我有一個親戚,談了一個女朋友很多年。他自己身邊所有的朋友(包括他的父母)都認為他們倆不合適,但是他卻聽不進去,最後為了給女友一個交代,要結婚。當時我就勸他,你以為結婚是對女友負責,其實這是最不負責的行為——假如你們以後離婚(我當時認為幾乎就是肯定的結局),到時候我不說你,女方也從未婚變成離異,時間也耽誤了。你覺得這是對她負責嗎?
還有,你結婚親戚朋友肯定都會送禮,這份禮金不是小數目——這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其實就給每個成家的年輕夫妻一個婚姻的紅利。假如你們未來走不下去分手了,你是不是就浪費了這份紅利?未來你要再次成家,那麼你就真的從0開始了——這是不是對你未來的家庭不負責任。
苦口婆心講了一個晚上。
但是,屁用沒有。
最後他們還是結婚了,3年不到離婚。雙方都傷痕累累,我的那個親戚為了擺脫婚姻自願淨身出戶,30幾歲的人徹底從0開始。個人命運就象是一個筋斗跌進了坑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爬出來。
婚姻是兩個人三個家庭的結伴同行。這是一場漫長的旅途,30歲結婚後面至少是50年的歲月——錢要一起攢一起花,快樂要一起分享,困難要一起承擔——你捫心自問,就算是你最好的朋友能不能做到這些?
所以有沒有愛情真的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一定要般配合適——三觀是不是和諧,品質是不是有重大缺陷(女人不能太懶,男人不能太渣,男女都不能太自私)、家庭條件不能差距太大,生活能不能互補——這些才是決定你們能否在漫長的歲月中堅持下去的關鍵。
婚姻不能任性,更不能犯錯。你不能沒有心動的人就放棄婚姻——你可以嘗試從長期夥伴的角度去選擇你的伴侶,在很多時候,從夥伴的角度比從愛情的角度選擇的伴侶往往走得更遠。
想一想,在漫長的旅途中,在面對各種磨難的時候,你的夥伴是長一張漂亮的臉蛋重要,還是踏實可靠,能力相互彌補更重要?
在年齡紅利階段,不要任性貪玩,不要在渣男渣女身上浪費時間,這個階段選擇合適的伴侶你將收穫這輩子最大的幸福。
3
“投資”
第三個不能犯錯的大事是投資。
投資是一種技能,對於不同的人群這個技能要求不一樣。一線城市的白領工薪階層,我覺得是必備的技能——相當於必修課,一線城市以下就屬於選修課——知道選修課是什麼意思嗎?意思是你達不到及格線,你就得放棄透過投資獲利的打算,否則你大機率會栽跟頭,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
講一講這個邏輯——為什麼一線城市的白領工薪階層投資屬於必備技能。
現在一線城市開始嚴控人口,這是城市均衡發展的必然,嚴控人口就意味著一線城市進入殘酷的人口存量博弈的階段。大量的精英與富裕人群始終希望擠進一線城市,因為嚴控人口,那麼,一個精英人士進入一線城市必然會導致要淘汰掉另一個人。這種人口淘汰替換的過程就是大量初級勞動力被淘汰出局的過程。
這就必然帶來城市生活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包括房租,包括吃喝玩樂購物消費,包括學前教育課外培訓,包括私立醫療保健服務等等。你承擔不了這些成本,對不起,你就是被淘汰的物件。
這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全世界中心城市包括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等等都是如此。中國過去一線城市發展太快,在人口增量博弈的情況下,生活成本壓力並不大,大家就覺得一線城市生存很容易,但是城市嚴控人口之後,這個擠出效應馬上就出來了。
所以,別看一線城市很多白領家庭月收入3——4萬,一年下來有40——50萬,看上去很多,但是如果把房貸扣掉,其實剩不了多少。我覺得一線城市一個家庭在當下每年可支配收入低於20萬,未來幾年後低於30萬,就要面臨很大的生活壓力——可能一場變故,比如家庭成員患大病,比如失業卻短暫未能找到工作,比如小孩讀書等等就可能被淘汰。
這種人口存量博弈確實很殘酷。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如果我們按照酒店標準來劃分城市,那麼,毫無疑問一線城市就是頂級5星級,省會中心城市就是4星級,以此類推——你選擇呆在5星級城市,就得有為5星級價格買單的心理準備。
那麼,一線城市的白領與工薪家庭怎麼辦?
三個途徑。
其一,在職場上拼,爭取爬上職場的金字塔上端。
其二,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找機會退到省會中心城市或者強二線城市。
其三,透過學習獲得投資技能,透過投資收益來彌補職業收入的不足部分。
向職場金字塔上端爬很難,如果又無法逃離一線城市,那麼,投資技能就是一線城市白領的必備技能。(按:我覺得只要資質不是太出色的年輕人其實沒有必要一定要往一線城市裡擠,退一步海闊天空。中國這麼大,很多內陸中心城市未來也有非常不錯的發展機遇,關鍵是這些城市生存壓力遠遠小於一線城市,比如成都重慶武漢合肥等等,所以,呆在一線城市漸漸感覺到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群體其實現在可以考慮佈局向這些二線城市轉移,比如職業跳槽,比如向公司申請在這些城市的分公司工作等等)
普通人投資其實就幾個方向。
房產投資。過去十幾年投資房產是普遍紅利,所以大家買房子都賺錢。未來這個普遍紅利是肯定沒有了——你想都不要想!房地產留下的只是結構性機會——所謂結構性機會就是大多數人都看到的,就不是機會,大多數人沒有看到的,才有可能是機會。這個對於普通人太難把握了,專業投資者也常常有看走眼的時候——比如我就有走麥城的案例。
城市規劃、交通規劃、配套、土地供應與成本、專案定位、產品設計、物管、商品房庫存量等等無數個變數影響房價的趨勢。普通人很多資訊根本就無法掌握,怎麼能把握這樣的機會?所以,我一直勸大家放棄投資房產的念頭。
專案投資。這個對於普通人也很難。首先就是普通人接觸的專案資源非常有限,而且大多是沒有什麼門檻的紅海行業,專案核心資源也缺乏競爭力。我給大家講一個數據,專業的風投資金在接觸專案資源非常豐富而且質量遠勝於一般普通人能接觸的專案情況下,其成功率不超過1%——也就是大概投100個專案能有1個成功就非常幸運了。
至於什麼網際網路金融,什麼P2P,什麼虛擬幣這些都不建議考慮。
最後就是股市投資。這個我在歷史文章詳細講過。既然股市是未來十年的風口,那麼就意味著兩個重要結論——其一,這個風口的時間維度會很長,至少也是十年一個週期;其二,在這個領域投資會讓大部分投資者獲得風口紅利。
首先你得學會對於企業基本面的研究,學會看企業的財報——一時半會學不會也沒關係,把企業的財報的幾個關鍵指標找出來,做成表格來比較。
其次你得學習股市的一些基本技術理論。包括波浪理論、道氏理論、江恩理論以及日本蠟燭圖。抽時間把這些書籍都學習一遍——最好做一下筆記。
最後就是實踐。初學者不宜投入太多的資金,有個萬把元或者幾萬元就可以了,主要就是培養一下感性認識。
那麼,選擇什麼股票?
還是那句話,行業!行業才是第一位的!企業可以看走眼,行業絕對不能選錯。一定要緊盯著未來幾個高成長行業,傳統行業統統放棄。你甚至不會選擇具體企業也沒關係,你可以考慮直接買相應板塊的基金。
那麼,如果感覺自己還是學不會股市投資技能怎麼辦?
那就放棄!把你的閒錢去買安全的理財。
投資這玩意寧願不做也絕對不能做錯。一旦犯錯不僅可能導致你幾年十幾年的積蓄打了水漂,更重要的是,可能讓你錯過真正的機遇——機會成本有時是最難以忍受的成本。
4
“總結”
所以,人生其實就是三件事情不能出錯。
行業不能選錯,選錯了可以考慮轉向;
婚姻不能出錯,如果你已經錯過了年齡紅利——你就得現實一點,放棄浪漫的愛情夢想,純粹從未來的夥伴的角度去選擇婚姻。
投資不能出錯,如果不會投資就放棄。
除此之外,你沒有任何理由為其他事情而焦慮——宏觀調控、經濟週期、中美貿易摩擦、法國黃馬甲運動等等其實與你生活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你即使笨一點、懶一點,甚至沒心沒肺一點,但只要你不在原則問題上犯錯——從比較長的時間維度來看,你的命運都沒啥差別。畢竟你生長在一個朝氣勃勃的國家,一個高速成長的經濟體。十年彈指一揮間,你可能突然就發覺自己稀裡糊塗的站上了一個很高的臺階——
我擦!我怎麼就突然混得這樣好了呢?
這就是潮流與趨勢的力量。
只要你搭上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這部高度電梯,其實你在電梯裡做什麼動作意義都不大——決定性的只是你得搭上這部電梯。
搭上這部電梯條件其實很寬鬆——不要在行業、婚姻、投資上犯錯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