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中醫朱旭陽

    ★脾虛的發生原因脾為五臟之一,具有消化飲食的作用,類似大地可以孕育萬物,所以五行屬土,位於人體中部,也叫中焦,中氣,中在五色主黃。日常進食的五穀雜糧,香甜的味道可促進開胃進食,所以五味主甘(甜),在經絡上,具有表裡絡屬的關係,與胃相表裡,所以,一旦脾病必累及到胃,胃病必累及到脾,二者協同工作可維持人體日常的生命活動。脾的生理功能主運化水谷,注意,水和谷是兩部分,水是飲用供人體代謝需要的水液,谷是指我們吃的飯菜,水谷分別體現出脾具有的運化飲食和運化水液的生理功能,水谷得以正常運化,將精微物質向上輸送到心肺,經心陽化赤而為血,為人體提供物質基礎。由此可見,脾胃的功能非常重要。

    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養,非精血無以立形體之基,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景嶽全書》

    在各種致病因素下,造成脾胃功能受損,就可以發生脾氣虛證。常見的原因有①飲食因素:過飽過飢,飲食不節制,嗜食辛辣刺激或寒冷堅硬的食物等因素,影響脾胃運化飲食,從而引發脾氣虛的表現。脾氣虛日久,氣虛發展為脾陽虛,說明病情加重進展。

    飲食勞倦即傷脾——《黃帝內經》

    ②情緒因素:思慮過度,急躁易怒造成氣血執行不暢,脾胃的運化功能一刻都不能停止,“思則氣結”,“怒則氣逆”,氣的執行滯澀,勢必影響脾胃的功能,反覆影響容易發生脾氣虛的問題。

    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③勞倦過度,慢性疾病影響:勞累多度,生活無規律常影響脾胃功能,中醫認為過度勞累,“勞則氣耗”,消耗脾的氣血,可發生脾氣虛的問題。患有久病或慢性疾病,例如中風,冠心病,胃腸道腫瘤等,也可消耗人體氣血,導致氣機阻滯,引起脾虛問題。當然了,脾虛日久也可造成其他疾病,二者常互相影響。

    有所擊僕,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黃帝內經》

    ★脾虛的常見症狀根據脾胃的生理功能,可將脾虛的症狀總結為三個方面,一是脾虛不能消化飲食而出現的食滯表現;二是脾虛不能運化水液而出現的溼滯表現;三是脾虛不能化生氣血而出現氣血不足的問題。①食滯方面:食少納呆(不愛吃飯),脾胃沒有力量運化飲食,出現飯後腹脹,脾胃升降失調,脾不升清出現腹瀉便溏,胃不降濁出現乾嘔噁心,打嗝噯氣,口腔異味,噯氣酸腐臭味等。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清•《臨證醫案指南》

    ②溼滯方面:脾不運化水液,水液停滯,溼為陰邪,易傷陽氣,陽氣不足後,胃脘部位疼痛,怕冷,溼性粘膩,大便粘膩不爽,溼聚成痰,表現口中有痰,咽喉不利,或發生梅核氣或發生眩暈,溼性重濁,阻礙氣血執行,出現周身困重,頭腦不清,溼性趨下,出現下肢水腫,關節腫脹,或下肢溼疹,女子帶下,舌淡胖水滑或胖大,脈虛。

    因於溼,頭如裹——《黃帝內經》

    食傷脾胃,溼流關節——《金匱要略》

    ③氣血不足方面:脾胃虛弱,氣血源頭不足,出現氣虛血虛的問題,表現為血不養心,心神不寧心悸頭暈,氣短乏力,手足麻木,失眠多夢,形體消瘦。脾陽氣不足可出現手足不溫,痛經,經期腹瀉,畏寒怕冷等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 ,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洩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黃帝內經》

  • 2 # 苓安

    1 神疲乏力

    2早上九點左右睏倦

    3消化不良

    4瘦

    5貧血

  • 3 # 中醫安心媽媽

    5個嚴重的脾虛症狀是什麼?

    1.看面色

    如果孩子的面色發黃,那麼大多都會伴隨著厭食、大便乾結、厭食等情況;

    如果孩子的面部上有白色粗糙的斑塊,那麼就說明孩子的脾胃虛弱

    2.看唇色

    孩子唇色發黑,或孩子唇色淡白,嘴唇乾裂,經常沾著很多零碎的死皮,甚至乾裂得滲出一點血來,說明孩子脾胃消化功能失調,會出現大便乾結困難、食慾不好、拉肚子的情況。

    3.看鼻子

    鼻子冒汗;鼻尖顏色有所改變;鼻頭髮青;鼻子色澤鮮明

    如果上面任意一種情況出現在孩子身上,並且孩子時不時的感覺肚子痛,,那麼就可以說明孩子的脾胃消化功能不好。

    4.看舌苔顏色

    孩子的舌苔黃、舌苔厚白;舌苔灰黑、舌頭上沒有舌苔等都是孩子脾胃失調所表現出來的症狀。

    5.看口水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流口水是很正常的現象。。

    可如果過了五六歲,孩子還是流口水,那麼就可以直接說明一個問題:孩子脾虛。

    健脾養胃食療方——鯽魚冬瓜湯

    材料:鯽魚、冬瓜

    調料:鹽、蔥段、薑片、香菜

    做法:

    1.鯽魚去鱗、鰓和內膽,洗淨,控水;冬瓜去皮除子,洗淨,切成博片

    2.油燒熱,先下蔥段、薑片,待爆出香味時,放入鯽魚湯煎至兩面金黃時,加鹽後加3大碗涼水煮沸

    3.盛入砂鍋內,加冬瓜皮,小火慢慢煨約1小時,至魚湯呈奶白色,放入香菜末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吃魚肉、喝魚湯

    作用:健脾暖胃,利尿

  • 4 # 中醫健脾祛溼官大夫

    脾虛是中醫的說法,而中醫的脾也絕非僅是我們的脾臟,而是一個統管身體運化的系統,按照五行看,脾屬於土,位於中,也是身體很重要的部分。

    脾虛的症狀

    1宿便黏膩

      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為脾溼的症狀,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

    2手腳冰冷

      有些人一到秋冬季節,人體沒有感覺到寒冷,但是手腳會一直處於冰冷不溫的狀態,這就是脾虛生寒的表現。

    3貧血

      脾虛的女人容易出現貧血的症狀,別的嚴重情況尚且不說,但是每日時常出現二三次的頭暈目眩的症狀,然後還容易是不是精神不愉,難以說笑,等等。此類症狀出現,難免鬱鬱寡歡,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精神抑鬱。

    4身體肥胖

      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導致的。體虛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從而消耗營養的能力減低,營養不能消耗掉於是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5面板鬆弛

      這是因為脾也同時控制著四肢和肌肉,女性脾虛就會出現面板鬆弛、面板缺乏彈性等。

    6眼袋變大

      脾胃功能變弱的同時水溼執行也就變得不暢。從第2條我們可以知道脾不好,肌肉和面板就會缺乏營養、面板鬆弛無彈性。常此下去會延伸至眼袋。出現眼瞼變大、下垂。

    7脫髮

      脾是“氣血生化之源”而中醫認為,頭髮與肝血之間的密切關係。女性脾虛導致氣血不足,從而引起頭髮脫落。

    8精力不足

      有些人吃飽了就犯困,甚至是一離開飯桌就趴著睡著,這都是脾虛的表現。雖然只是在消化食物,但是脾虛的人就像耗光了所有精力。即使不是在吃飯。脾虛的人也常常會有精力不足的感覺。

    9舌苔厚黃

      舌頭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健康的舌頭表面應為紅色,看上去很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輕薄且非常乾淨。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10面色發黃

    “心主血,肝藏血,脾能統攝於血”這就是說脾可以很好地控制血液正常執行。如果脾虛了,血執行不暢,女性就會出現面色枯萎晦黃,舌頭色澤淡等血虛的症狀。

    補脾健脾吃這些食物

    1蓮子

    【性味】味甘、澀,性平。

    【功用】補脾止瀉,止帶澀精,養心安神。

    【適應症】神疲乏力,少寐多夢,帶下量多,小便頻數,早醒易驚。

    2薏仁

    【性味】性涼,味甘、淡。

    【功用】健脾滲溼,益胃止瀉,養顏駐容,輕身延年。

    【適應症】脾虛洩瀉,肢面浮腫,小便不利,淋濁白帶,肥胖乏力,面部色斑。

    3大棗

    【性味】性溫,味甘,歸脾、胃經。

    【功用】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養血安神,烏須黑髮,緩急止痛。

    【適應症】食少乏力,面色萎黃,心悸失眠,多夢健忘,月經量少,行經腹痛,經閉不行,鬚髮早白。

    4山藥

    【性味】性平,味甘。

    【功用】補脾養胃,生津澀精,美容養顏。

    【適應症】食少便溏,虛勞乏力,帶下清稀,面色晦暗。

    5小米

    【性味】性平,味甘、鹹。

    【功用】健脾養胃,補血益氣,養心安神。

    【適應症】脾氣虛弱,脘腹脹滿,食慾不振,肢倦乏力,反胃嘔吐,大便洩瀉,少寐多夢。

    6糯米

    【性味】性溫,味甘。

    【功用】暖和脾胃、消除口舌乾渴

    【適應症】胃寒、常感口舌乾渴、盜汗的人,對治療便溏和腹瀉等有明顯作用。

    女人脾虛怎麼調理?

    1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的保健要穴,位於膝眼外下方。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滯通絡,適用於各種型別的脾胃病變。

    2堅持早睡

      最好在十點半就要上床,十一點就要入睡了,讓身體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因為十一點到三點是膽經和肝經開始工作的時候,這個時候肝膽開始排毒、代謝、養血。

    3定時起居

      堅持定時起居,定量吃飯,這樣有利於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如果吃飯一直不定時、定量,肝膽每次都要跟著你一起改變,長期已久肝膽會氣血紊亂,損傷脾胃。

    4節制飲食

      做到“飯吃七分飽,茶喝七成香”,過度飲食只會增加肝膽、胃腸的負擔,使脾胃消化不良。

    5堅持泡腳暖脾胃

      因為脾經和胃經都起始於足部,所以我們可以透過堅持泡腳來暖和脾胃,養氣血。

      方法:睡前,用40度左右的水漫過腳踝,浸泡10~20分鐘即可,順便用手指按摩足底、足心,透過刺激穴位,打通經絡,將暖和傳導到全身,驅散脾胃寒氣,養護全身氣血。

  • 5 # 男科不難張廣清

    你的脾胃好或差,自查一下就知道你的脾胃好或差,自查一下就知道

    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己天天處在睡不醒的狀態,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待在床上。其實,“春乏秋困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並不是人人都會有的現象,而是脾虛的表現。

    中醫有言:“脾主涎”,所以說,脾之水、脾之氣就是透過這個“涎”表現出來。一個人脾氣充足了,涎液才能正常工作,幫助我們吞嚥和消化食物。如果脾氣虛弱,“口水”就不會老老實實待在口腔裡,睡覺時會溢位來。

    一般情況來講,脾胃好的人會有以下表現:嘴唇看著比較紅潤且光澤度比較好。而那些脾胃不好的人則會出現嘴唇沒有血色、發白且乾燥容易裂口子。而那些經常受到口臭、牙齦腫痛困擾的人,大多是因為脾胃消化能力不足的緣故。

    脾虛,這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情況。往往會有許多人會出現脾虛的狀況。若是舌苔厚白,看起來溼潤而滑,就是體內有寒;如果舌苔很厚或粗糙、發膩發黃,就是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且無苔,就是體內過熱導致傷陰。同時,在夏季脾溼的人也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脾胃運化能力差,不能將營養物質運輸到各個臟器,導致大腸缺乏動力,造成便秘。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為脾溼的症狀,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這類人群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能暴飲暴食,做到葷素搭配避免挑食和偏食。

  • 6 # 克拉營養研究院

    5個嚴重的脾虛症狀

    通常脾虛的症狀在現代人當中非常常見,而溼氣重和脾胃虛寒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總結脾虛的五大嚴重症狀主要如下:

    1、首先就是看舌頭,舌體胖大,舌苔厚,還有黏膩感,舌苔邊緣伴有明顯齒痕,是脾虛的症狀之一;

    2、看大小便,小便渾濁,大便黏膩,排便困難,都是脾虛的症狀;

    3、看精神狀態,精神不佳,食慾不振,不愛動,常常感到腰痠背痛,四肢痠軟也是脾虛的症狀之一;

    4、看睡眠質量,明明睡得很早,早起卻依然頭昏腦漲,做什麼事情都沒辦法集中注意力;

    5、腰圍變大,肚子偶感發酸、發沉、身體困重。

    脾虛飲食指南

    1、 飲食一定要規律,三餐按時吃飯,早飯一定要吃

    2、 飲食清淡,遠離高油高鹽高糖,忌肥甘厚膩。多吃清淡的,好消化的食物。

    3、 三餐七八分飽,細嚼慢嚥。

    4、 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比如大棗,山藥,小米,南瓜等。

    5、 戒菸限酒,儘量不喝甜飲料,不吃冷飲。

    推薦幾款養護脾胃的營養粥

    小米粥

    唐代《食療本草》記載,小米有健脾和胃,安眠補虛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群食用。小米中維生素E、膳食纖維、鉀、鐵、葉酸等營養都比同類的大米高,還含有一定的胡蘿蔔素,有助於視力發育。小米中的色氨酸含量較高,能促進良好的睡眠。

    紫薯紅薯粥

    燒熟的紅薯紫薯清甜軟糯,容易消化,不會增加胃腸負擔,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此外,紫薯相比紅薯,額外還有豐富的花青素,能改善視力和面板健康。紫薯糯性強,紅薯偏清甜,二者的結合不僅優化了粥的營養結構,還豐富了粥的滋味。

    南瓜粥

    南瓜入粥,讓原本普通的白粥多了一抹黃色,也多了一絲香甜,南瓜少莖,入口即化,極易消化,非常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也比白粥的營養價值更高。

    除此之外,山藥芡實粥、玉米蔬菜粥等也很適合脾胃虛弱的人食用,再搭配一些易消化的蔬菜水果,注重飲食上多元化的選擇,慢慢調理,脾和胃都是需要時間養護的。

  • 7 # 李愛琴營養師

    脾虛,就是脾胃功能虛弱、脾失健運,精微不布、水溼內生等導致身體出現的一系列相關症狀,是中醫所講的一個最為常見的症狀,說起脾虛,大家雖然都不在陌生,但具體如何還是有些不清。

    事實上脾虛症狀多表現為消化道症狀。比如:脘腹脹滿、食後更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茶飲、大便溏瀉、精神不振,形體消瘦、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或蒼白、肢體浮腫、舌苔白等等。

    那最為嚴重的脾虛症狀是什麼呢?

    第一、因為脾臟運化功能失調,水失內生,所以納少腹脹、便溏

    第二、因為脾虛失運,水溼氾濫,所以會出現肢體浮腫

    第三、因為脾虛氣血生化不足,而脾又主四肢肌肉、脾氣不足,肢體就會失養,故肢體倦怠、氣血虧虛、中氣不足,故精神不振、少氣懶言

    第四、因為脾氣虛、脾失健運,所以精微不布,故食少、消化不良,致身體消瘦、面色萎黃、甚至貧血

    第五因中氣下陷,久瀉可導致脘腹墜脹、脫肛或子宮脫垂。

    脾虛的調理:

    其實。我也脾虛,只是症狀較輕,這兩年大便一直不成形,為糊狀,我也在給予調理,結果還是挺好。

    對於脾氣虛弱的治療主要以益氣健脾為主,可透過食療營養調理。比如健脾八珍粥(山藥、茯苓、薏米、蓮子、芡實、白扁豆、紅棗、炒麥芽)、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等等。

    除此之外,可透過筋絡和穴位針灸、拔罐來給予調理,筋絡主要選用脾腧穴和足三里兩個穴位。

  • 8 # 中醫科劉安

    人到老年,身體各方面的功能逐漸衰退,尤其是脾胃功能。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當人的脾胃功能虛弱,消化吸收功能減弱,人體所需的氣血與營養物質也就會不足。

    5個嚴重脾虛症狀,補脾很緊急!

    症狀一:舌苔有變化

    舌頭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健康的舌頭表面應為紅色,看上去很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輕薄且非常乾淨。如果舌頭邊緣已經出現明顯的齒痕,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同時,在夏季,脾溼的人也常常感覺口內粘膩,面色晦暗發黃。

    症狀二:食慾下降

    因為在中醫理論中,當溼氣進入體內後最容易傷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體內的各種食物和液體,把這些物質轉化為能夠被人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為人體新陳代謝提供新的能量。

    大多數人在夏季溼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慾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慾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飢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后卻有飽脹的感覺,這也是胃強脾弱的表現。

    症狀三:頭暈腦脹

    清晨起床,如果感覺胸悶氣短、頭暈腦漲時,說明我們的脾胃功能較為虛弱。

    中醫認為,脾氣一虛,肺氣先絕。也就是說脾與肺的功能是相互影響的。脾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氣短,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

    症狀四:溼氣重

    溼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嚴重時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身體肥胖的人,90%都是體質虛弱者。體虛是身體脾胃功能減弱衰退導致的。體虛會導致新陳代謝減慢,機體活力減弱,從而消耗營養的能力減低,營養不能消耗掉於是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症狀五:如廁宿便異常

    如果出現宿便形狀軟爛、黏膩即為脾溼的症狀,說明消化功能出現異常現象。

    脾胃功能失調的原因

    1、臟腑內傷

    《內經》記載,男子到了40歲,女子到了35歲,即開始氣血衰退。又說,男子到“八八”(64歲),女子“七七”(49歲),皆已腎氣衰,天癸竭(天癸指腎精所衍化的物質)。因為氣血之生化,有賴於腎氣,亦即先天之氣,又名元氣,它是推動人體氣化的原動力。脾胃的腐熟與運化(指消化與吸收),既賴於腎陽的溫煦蒸騰,亦賴於腎陰的滋養濡潤。腎陽煦之,脾胃的陽氣才能旺盛,使脾氣藉以鼓舞上升;腎陰滋之,脾胃的陰津才能充足,使胃氣得以下降。可見脾胃的升降原動力,是來源於腎陰腎陽。《內經》對於腎氣虛衰之年齡,雖只能作參考,但說明人到中年以後,腎氣始衰,是會影響脾胃功能的。

    此外,氣機失調也是臟腑內傷的一種表現。臟腑學說指出,脾胃的主要功能是脾主升清,胃主降濁,如此才能使營衛協調,五臟安和;但是“升降出入,無奇不有”,如肝氣的疏洩、肺氣的宣降、心火的下煦、腎水的上濟等,這也是臟器的升降,但皆以脾胃為升降運動的樞紐,從而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內經》說:“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由於升降出入在各臟腑間,是互相促進,相互影響,因此脾胃功能失調,與其他的臟腑亦是息息相關的。反過來說,其他臟腑功能失調,也同樣影響到脾胃,但關鍵則在脾胃。

    2、外感邪氣

    外感邪氣包括六淫之邪和疫癘之氣。“六淫之邪”是指人體感受風、寒、暑、溼、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疫癘之氣”是指某些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病邪。當人體抵抗力下降或邪氣太甚時,病邪即侵犯人體,若不能及時予以消除,進而傷及脾胃,便發生疾病,如受寒後引起胃痛、腹瀉,又如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腸傷寒等病,都是外邪引發,老年人抵抗力弱,極易引起這類疾病。

    3、飲食失節

    人靠飲食以資養全身,但飲食入胃,須賴脾胃的運化才能化生精血,以供臟腑之需。老年人脾胃功能,有自然衰退的趨勢,對飲食物的攝取,不如青壯年時旺盛,食多則無法消化吸收,納少又不夠營養,這就要知所調養。此外有偏食嗜好,如飲酒、濃茶或喜進生冷、炙燻、肥甘之物,尤其黃昏之後,多進油膩之品,日久必患消化不良等疾患,《內經》所謂“飲食不節,腸胃乃傷”即此之意。

    4、七情刺激

    中醫學裡的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屬精神致病因素。情志的過分刺激,都能影響脾胃的功能。如大怒之後,肝氣橫逆,引起肝木乘脾,發生胃脘脹痛、消化不良等症;思慮過度,氣滯不暢,導致運化失常,發生納呆、飽脹等症。人是有機整體,一髒氣機不暢,都會互相影響,脾胃又是氣機升降之樞紐,故任何情志過激,都能影響脾胃功能。

    脾虛的人不能吃什麼?

    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會使肝氣更盛,而肝木又是克脾土的,這樣就會使弱者愈弱。所以平時有消化不良、大便溏稀、說話聲音低微等脾虛症狀的人要少食。如果患有胃潰瘍、胃酸過多,也不宜吃,否則可能會使症狀加重。

    另外,脾虛的人還忌食: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芹菜、筧萊、茭白、葛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批把、梨、西瓜、綠豆腐、肢麥等。其中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有鴨肉、豬甲魚肉、牡頗肉、牛奶、芝麻等;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有養山檀、蘿蔔、香菜等。

    脾虛的人吃些什麼食物好?

    宜食: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燦米、鍋巴(焦鍋)、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證豆、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

    推薦脾虛者可選用的食療方

    ①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於10克,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至九成熟,加入葡萄乾,共同燉煮至稀爛即可。

    推薦脾虛者可選用的食療方

    ②番薯。

    俗稱甘薯、山芋、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脾虛之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性溫,味曾,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早在兩幹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大棗安甲養脾”的記載。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對脾虛便搪、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經常服用大棗。

    健脾也可用山藥、白朮、意米、土豆、白扁豆、紅薯等,通常是長在地裡深處的都可以健脾。用它們熬粥、婉肉、單煮均可,如果放一點荷葉,效果會更好。

    調理脾胃的原則

    調理脾胃的原則,清代葉天士總結為“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太陰(脾)溼土,得陽始運,陽明(胃)燥土,得陰始安”,這就是臨床上沿用至今的調理脾胃總則(得陽,指得到溫熱藥,得陰,指得到涼潤藥)。

    總結:至於調理方法,應根據脾胃和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去考慮。一般來說,藥物調理,應重在益脾氣、養胃陰,使中焦氣機升降有序。但用藥宜慎,補勿過膩,攻勿太過,寒勿過偏,熱勿過燥,緊抓健運之機,謹防傷胃。在飲食上做到有節、衛生,如五味調和,飲食有時,寒熱適宜,清淡熟軟,凡辛熱煎炙之品,均應少進。尚須適寒暖以防邪傷,調精神以疏肝理脾,常運動以助胃化食,防勞累以養脾氣,處處維護胃氣,使後天之本在健康長壽中起著重要功用。

  • 9 # 天水落凡塵

    脾溼可分為寒溼和溼熱.其中寒溼困脾是指寒溼內盛,困阻脾陽脾失溫運,以納呆,腹脹,便溏,身重為主要表現的寒溼證候.其臨床表現為脘腹脹滿,口膩納呆,欲嘔,口淡不渴,腹痛便溏,頭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體腫脹,或身目發黃,面色晦暗,或婦女白帶量多,舌體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膩,脈濡緩或沉細.而溼熱蘊脾是指溼熱內蘊,脾溼健運,以腹脹,納呆,發熱,身重,便溏不爽為主要表現的溼熱證.其臨床表現為脘腹脹悶,噁心欲嘔,口中粘膩,口渴不多飲,便溏不爽,小便短黃,肢體困重,或身熱不揚汗出熱不解,面目發黃色鮮明,或皮膚髮癢,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脾溼生痰型哮證(脾虛)

  • 10 # 中醫小師妹xintong

    脾虛長期不調理的後果

    作為後天之本,脾一旦失養了,意味著你吃進去的東西無法被充分的消化吸收,身體也得不到充分滋養,下面我列舉幾個嚴重脾虛症狀。

    滋生痰溼

    脾虛無法充分消化吸收食物,容易滋生痰溼等半成品,這些排不出去都隨著經絡流轉全身,滋生更重慢性病。

    氣血不足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了,意味著氣血生化過程不會順利,時間久了,必然導致氣血供給出現問題,導致氣血虛弱,常見面色萎黃等都是表現。

    四肢無力

    脾主肌肉,脾氣不足則四肢無力,飯後會更加明顯。

    影響食慾

    脾運化差了,必然導致對食物需求減少,就像煤爐,放進去的煤無法被充分燃燒,都堆積在裡面,就沒法往裡添煤炭了。

    所以飯量就小了,吃幾口就飽。

    滋生溼氣

    痰溼是溼氣的一種,脾是運化水液,脾虛運化不利,也能滋生溼氣,導致水腫等併發症。

    比如咱們常見的,舌苔發白(寒食),舌苔發黃(溼熱),這些都是脾虛引起的。

    月經不調

    脾有個功能是統血,脾虛統攝不力,則月經淋漓不盡,或突然量變大等。

    總的來說脾虛長期沒有調理,那影響比較大,主要是各種慢性病容易滋生,後天之本並非沒有道理的,如果脾出現問題了,其他人體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具體的調理方法可以去看我發表的文章,裡面有具體的調理方案。

  • 11 # 舒卿中醫

    脾衰則1.力不從心

    2.記憶力差

    3.思維反應遲鈍。

    4.頭暈的源頭在於後腦發空,

    5.全身癱軟無力是脾虛的問題。又說不清,道不明,往往被誤認為是闌尾炎。

    中醫治療

    01 中脘穴

    促進經氣執行,提升胃功能,消眼袋,提升膚色。

    02 足三里

    為回陽九針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體強壯要穴。具有培腎固本,行氣活血,補虛益損。

    03 三陰交

    可以健脾補血、活血化瘀。

    04 脾俞穴

    利溼升清、健脾和胃、益氣壯陽。

    05 太白穴

    屬脾經上的原穴,也是補脾大穴。

    在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中,脾號稱“後天之本”,脾胃之氣受傷,各種疾病也就由此而生。難怪自古以來,中醫有“四季脾旺不受邪”說法。如果一年四季,都能夠保持脾臟健康,那麼就可避免所有的外邪,可以很好地保持健康與美麗!

  • 12 # 39健康網

    當脾胃虛弱了之後,身體會出現不少的異常症狀,先說四個給你聽:

    ✔舌苔厚黃

    中醫在看診的時候很多都會透過看舌頭來了解一個人的身體狀態,脾虛的人群舌頭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一般情況下,脾虛的人會出現舌苔發厚發黃的現象,我們正常情況下舌頭應該是粉紅色的,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舌頭髮黃且很厚重的,多數是因為脾虛而引起的。

    ✔肚子很大

    脾虛的人群還會出現肚子變大的現象,但是整個人看起來卻不胖,單單隻胖肚子。如果你身上有這個情況的話,多半是因為脾虛而引起的,因為脾虛的人脾胃功能較差。體內的一些脂肪、廢氣等無法及時的派出去,會導致肚子越變越大。

    ✔消化道異常

    脾虛的人群還會出現食慾不振、口中無味以及大便形狀異常的現象,我們的脾對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的。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發生都伴隨著脾虛,如果你身上有上述的幾個胃腸道症狀的話,很可能是因為脾虛而導致的。

    ✔口水變多

    在日常正常遇到美味食物的時候,會出現口水變多的時候,但是如果你在睡覺的時候出現口水增多的現象。則很可能是因為脾虛而引起的,因為脾氣不足的時候,唾液無法正常的被用於食物消化,會導致口中的唾液過多,在睡眠狀態中會出現口水變多的現象。

  • 13 # 魯南製藥安神補腦液

    脾主運化食谷水,統血攝血,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四白。

    中醫的脾和西醫的脾不是一個概念,中醫的脾指的是參與食物消化及血液輸送的器官組織,是一種概念。而西醫的脾單指脾這一器官,佔有全身四分之一的淋巴組織,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

    這裡主要講一下中醫的脾虛的表現及應對。

    中醫脾虛指的是營養吸收運化出現障礙,機體水液失於佈散導致體溼痰多等一系列表現。

    脾虛表現:

    1、氣色差,連蠟黃

    脾主運化食谷水,一個人脾康健,身體有充足的營養供應,首先就會表現為氣色好。而不能運化所攝入的營養,就會出現氣色差、臉蠟黃等現象。

    2、流口水、易嘔吐

    脾虛會導致胃納不佳,食物難以消化,久聚於胃,導致胃氣上逆而出現嘔吐。脾主運化水谷,一個人脾虛,除經常嘔吐外,還會出現流口水的情況,睡覺的時候容易流口水。

    3、齒痕舌

    脾虛,體內溼氣重,就會出現胖舌頭、齒痕舌等。

    4、味覺異常

    脾開竅於口,脾氣強的人食慾好,吃嘛嘛香。脾虛的人會出現口膩、口苦等味覺異常。

    5、從唇四白看脾

    唇四白指的是嘴巴周圍的面板,脾虛者體內溼盛,除舌頭胖大外,還會出現嘴唇腫、嘴邊皮膚髮黑、口角生瘡等現象。脾胃積熱上衝,人就會出現唇部脫皮、乾裂的現象。若脾虛氣虧,則會出現口唇淡白無光。

    脾虛溼盛者可以透過艾灸關元穴、氣海、足三里來祛除體內溼氣。日常生活中多運動,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藥、薏米、紅棗、乾薑等,也很有幫助。

  • 14 # 失意鹿晚晚

    擺脫了酷夏的炙烤,我們對秋的到來顯得那麼驚喜卻又帶著絲絲不適應。

    夏末初秋涼爽多雨,是一年之中溼氣最盛的時節,因此很多人都會產生體內溼氣重的現象,就容易導致腹內脹痛和食慾不振、拉肚子等現象。

    中醫認為,暑熱傷津耗氣,秋季適當進補可以彌補身體在苦夏時的損耗,同時還能為秋冬禦寒做準備,增強身體抵抗力,減少生病機率。不過,秋季是人體進補的最佳時節,但是進補不當反而會危害身體健康。因此,我們說秋季進補要健脾優先。

    健脾,中醫名詞,指健運脾氣的一種治法。適用於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脘腹脹滿、大便溏洩、食慾不振、肢倦乏力等症。健脾,也是補法之一。亦稱補脾、益脾。治療脾虛、運化功能減弱的方法。用於面色萎黃、疲倦乏力、少氣懶言、食慾不振、食後腹脹、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緩弱等脾氣虛弱證候。因此,選擇合適的補氣食物,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基礎。

    1.起床時:如果每天起床,感覺身體特別的疲倦,頭昏腦脹,或是像穿了件溼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基本可能肯定是體內有溼氣淤積。

    2.如廁時:早晨方便完後,可以觀察下大便,如果一次沖水衝不乾淨,還要用幾張紙巾才能清潔乾淨,也能說明體內有溼氣。

    3.看舌苔:我們可以到鏡子面前觀察自己的舌頭,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舌頭黃的越厲害,就說明溼氣越為厲害。

  • 15 # Solitude7875

    1.嘔吐洩瀉

    2.水腫

    3.出血

    4.經閉

    5.四肢逆冷

    脾虛以脾氣虛、脾陽虛更為常見,多有腹脹、痞滿、消瘦、肢乏、洩瀉或大便先硬後溏,亦有表現為脾虛便秘者、食減、水腫等症.

    其他症狀:

    1.脾氣虛: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2.脾陽虛: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節按,形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3.中氣下陷:在脾氣虛見症基礎上,有氣陷臨床表現,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4.脾不統血:在脾氣虛見症基礎上,有慢性出血臨床表現,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

  • 16 # 使用者52346566743

    黃元御:“一氣周流”元氣圈!

    戊己中央土,故脾土居中樞、其餘居四周;脾土(電廠)居中樞生元氣,其餘髒俯(電器)猶居圓周;中樞發動,圓周運轉;元氣升為陽,降為陰。

    肝木居左、心火炎上、肺金居右、腎水趨下;中樞脾土生元氣左上右下(依次沿肝-心-肺-腎方向)流轉而驅動臟腑工作,曰“一氣周流”元氣圈。

    所以,(慢)病基本可分兩類:或為“虛症”、或為“瘀症”。元氣弱了為虛,電器(臟腑)失壓漸生瘀。

    聖經啟示:一把塵土變軀體,靈(炁)入命門藏於腎,故腎為先天之本。靈炁點火於脾,生後天之元氣。

    注:黃元御(1705-1758)《四聖心源》中的四聖是指“黃帝、歧伯、秦越人(扁鵲)、張仲景”。

  • 17 # Ling1027

    ①消瘦或過胖、臉色發青或黃

    ④厭食或飲食過多(無節制)、腹部脹大或腹脹有氣、排氣多或放屁有味

    ⑤腹瀉(包括大便次數多,大便質地不好如蛋花樣便或便水或水便分離)

    ⑥便秘(包括大便幹如球狀、大便幾天一次、大便頭幹後正常、排便困難,多為有熱,也有單純脾虛的)

    ⑦尿床頻繁或小便偏多、以及孩子主訴的腹痛等

    脾胃虛弱、多動、脾氣暴躁、食慾不佳,應是脾虛肝火旺

  • 18 # 脾胃範兒

    五個嚴重的脾虛症狀是什麼?

    脾虛大家都知道,會引起很多症狀,也會使我們的生活質量嚴重降低,脾虛只是一個統稱,其實它還包括了脾氣虛,脾陽虛,脾陰虛等。對於脾虛問題,我們一定要有耐心慢慢調理。

    那麼如果出現很嚴重的脾虛,一般會出現哪五個比較顯著的症狀?

    (1)睡覺流口水

    中醫認為,脾主涎;這個涎是脾之氣脾之水的外在表現,一個人的脾氣充足,涎液才能正常傳輸,幫助我們吞嚥和消化,而一旦脾氣虛弱,涎就會不自覺地溢位口外。因此需要從健脾入手,進行調理。

    (2)大便不成型

    脾虛溼氣旺盛的人,則會出現大便不成型的症狀,這都是因為脾虛所以運化水溼的能力下降,其次吸收和代謝水谷精微的能力也會相對降低,從而就容易出現便溏,大便不成型,大便前面硬,後面稀漟的情況。

    (3)食慾下降

    脾虛,首先影響我們的是消化功能,有時候稍微吃一點就會覺得撐,消化慢,這都是因為脾胃不健運導致的。甚至還會出現沒食慾,沒胃口的情況,這也是胃氣下降的表現。

    其次就是臉上冒油,舌頭齒痕重。

    溼氣重的人早上起來症狀十分明顯,會出現臉上冒油,睡不醒,精神乏力等表現,同時可以觀察到舌頭有齒痕,而且舌體胖大,舌頭水滑厚膩,這就是比較典型的溼氣重的特徵。

  • 19 # 國際媽咪x

    1.脾氣虛: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2.脾陽虛: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節按,行寒氣怯,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氣下陷: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4.脾不統血:多見於慢性出血的病證,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遇到過正經歷的情景在夢裡出現嗎?人真的能預測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