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城司機
-
2 # 山海經之悅
“公”尊稱,“伯”爵位
秦封伯,是伯爵,所以稱為秦伯,後來彭城相王之後稱秦王。
而這裡的公是尊稱,表示尊敬的意思,正式外交祭祀場合還是要稱秦伯的。
周朝分封制武王立周後,按照等級和功勞大小設定了爵位進行分封,也就是後世所熟悉的公、侯、侯、伯、子五等爵位。
不過開始時,五等爵位是公、監、侯、伯、子五等爵位。
周公攝政期間,發生了三監之亂,也就是武庚之亂。周公將他們平定後,王室把爵位改為公、侯、伯、子、男五等。
西周的制度是分封制。分封的物件並不全是王室同族,還包括了殷商的王室,投降的商朝貴族,還有一些存在的和存在過又被恢復的古國。
不同的分封物件,對應了不同的爵位。
《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 公 侯 伯 子 男,凡五等”。周朝諸 侯國中伯爵國有 吳國、 秦國、 曹國、 鄭國、 梁國等。
秦國伯爵的由來西周初年,嬴姓一支西遷,遊牧於渭水流域。後因非子養馬有功,周孝王將秦地(今甘肅天水)封給非子。
西周晚期,秦仲誅伐西戎有功,獲封西垂大夫。
秦襄公七年(公元前771年),申國國君申侯因周幽王廢黜自己的女兒申後、外孫姬宜臼而惱怒,於是聯合繒國、犬戎進攻周朝都城鎬京,在驪山下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當時,秦襄公曾率兵援救周朝,作戰得力,立有大功。
周幽王死後,諸侯共立太子姬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當時豐鎬周圍主要有四種力量:一是周幽王和姬伯服的勢力,他們死後由王子餘臣(周攜王)繼承;二是周平王的勢力;三是戎族的勢力;四是秦的勢力。在周幽王被殺之後,秦襄公面臨的抉擇是或者追隨周攜王,或者擁戴周平王。秦襄公利用周王室的傳統威信,而並不拘於秦國與周幽王、姬伯服的舊有關係,特別是周幽王死後,他更沒有必要與王室的正統代表周平王相敵對。於是在周朝為逃避犬戎禍難,都城東遷洛邑時,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周平王封秦襄公為諸侯,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土地。並說:“犬戎兇惡無道,掠奪我們岐、豐的土地,只要秦國能攻打併趕走西戎,就可以佔有那些土地。”周平王與秦襄公盟誓,封給他爵位。秦襄公這時才開始建立諸侯國,享有與齊、晉、鄭等國一樣的地位,得與山東各諸侯國互通使節,彼此訪問。這是巨大的飛躍。秦襄公非常高興,即立西汧,用騮駒、黃牛、羝羊各三頭的太牢大禮,在西疇祭祀白帝,以慶賀秦國的正式立國。
-
3 # 歪史
秦國是東周的一個諸侯國。他的爵位在東周是伯爵。屬於公侯伯子男五爵中的第三等爵位。在分封的時候,宋國屬於公爵、晉國屬於侯爵、秦國屬於伯爵、楚國屬於子爵、許國屬於男爵。所以後世的很多史書中稱秦國國君為秦伯。
秦人從亡國之後到被封為諸侯再到一統天下,一路披荊斬棘,一波三折,秦人的歷史伴隨著周王朝的興衰。
公元前1046年,在周原一帶崛起的周人乘著商王帝辛東征夷方,都城空虛的時候,出兵攻滅商朝,建立了周朝,原來商朝的封國大部分投降周朝,部分原來的重要方國被周人逐步攻滅。秦人的先祖飛廉作為紂王的重臣被處死,嬴姓秦人成了亡國之人。
此前,秦人先祖同宗的趙人先祖造父因為善於駕車協助周穆王平叛有功,被封在趙城,稱為趙氏,秦人或許為了減少歧視,於是也冒稱趙氏。
他們的餘部在首領的帶領下在西垂,也就是周人的西部一帶遊牧生活,和附近的戎人等雜居。在周孝王時代,秦人先祖非子終於因為善於牧馬被周王看中,將秦邑地賜封給他,這時候,秦人有了根據地。恢復了中斷150多年的嬴姓祭祀,這時候可以光明正大的定居生活,不需要再流竄。
獲得秦邑對於秦人來說是從零到一的飛躍,是一次量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此前,是亡國者,是邪惡的紂王的同類,助紂為虐或許有著原罪。雖然功過牧馬,來自周王的賞賜雖然很小,僅僅一個秦邑,沒有任何爵位,但是代表周王室逐漸接納了秦人。
有了穩定的居住地,秦人開始了奮鬥的傳奇,當時居住的秦邑四周還是戎狄部落,或許,秦人一百多年的落魄和周圍的部落已經沒什麼差別,但是一旦定居,就成了另類,於是,和四周的戎人開始征伐,為了保護自己的封地,間接的拱衛周王朝的西部邊疆。
經歷四世之後,非子四世孫趙其在位期間擊敗了西戎,被周宣王正式封為西陲大夫,又將秦地賜封給他,正式成為周王朝大夫,代表者秦人終於被周人認可,也預示著周王朝逐漸衰落,對周圍的威懾能力減弱,不得不依靠其他勢力來拱衛邊疆。這對於秦人來說,是一次質變,他們已經成為周人不可或缺的力量。
趙其之後,其次子趙開即位,這時候,中央的是周幽王,透過一系列神操作最終被申侯聯合犬戎殺死,犬戎攻破鎬京,其子周平王即位,周平王為了擺脫二王爭立的困境,再晉文侯的幫助下殺死周攜王,隨後遷都洛陽,趙開不失時機的派兵護送周王東遷,周平王於是將朝廷無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地方封給趙開,建立秦國,爵位是侯爵。
趙開便是秦國第一位國君,死後諡號是襄。躋身為諸侯的秦國沒有鬆懈的本錢,周圍戎人遍地,稍有不慎就再次稱為亡國奴,只有艱苦的四處征伐,開拓疆土。
-
4 # 穿越再現彼岸
我們非常熟悉的“春秋五霸”在各種史書上的記載不一,這也反應了不同的史學家站在各自的評判標準之上進行評判的結果。
如司馬遷評價的春秋五霸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東漢班固等評價春秋五霸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宋襄公像,春秋五霸中稱謂中也就他是名副其實的公爵,其他都是低於公爵的封爵)
春秋五霸中“公”和“王”的稱謂是爵位嗎?秦穆公為何稱“秦伯”?春秋時期的諸侯五個霸主真的如西漢、東漢的史學家評價的那樣是“公”或者“王”的爵位嗎?
西周時期,適用公、侯、伯、子、男的五級爵位制度,“王”這個爵位只有周朝的君主才能使用,因此我們看到春秋五霸中的“楚莊王”、“吳王”出現了“王”這樣的稱呼,這就不是周王室對楚國、吳國的封爵了,這是後人記載或者“諡號”上得來的,也有自封的“王”。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強大的諸侯國自封為“王”已經成為常態化了。
以上列舉的春秋五霸中,齊桓公的封爵是侯爵、晉文公的封爵是侯爵、秦穆公的封爵是伯爵、宋襄公的封爵是公爵、楚莊王的封爵是子爵、吳王的封爵是子爵,只有宋襄公的封爵是公爵,在爵位上是名副其實的,其他都是僭越。齊桓公稱霸之後,周王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齊桓公,並將他的爵位由“侯爵”提升為“公爵”;吳國的封爵存在異議,《春秋》中稱吳國的國君為“吳子”,到了春秋末期,吳國國君的正式稱謂為“吳伯”。
秦國國君在正式的記載上一般都用“秦伯”來稱呼,而不是用“公”爵的,不符合周王朝的爵位分封。正式史書的記載中,春秋五霸一般都記載為齊侯(或者齊公)、晉侯、秦伯、楚子、吳子(或者吳伯)、宋公,而不是都成了“公”和“王”的。(秦穆公雕像,先秦史書中稱他為“秦伯”,他的封爵是“伯爵”,而不是“公爵”)
為何秦穆公的“公”不是爵位的稱呼?周朝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西周時期,諸侯國不敢僭越爵位的分封制度,在爵位稱呼之上都是老老實實的。到了東周時期,周王朝迅速衰落,在諸侯中的地位下降非常快,較大的諸侯國根本不將周王室放在眼裡,自然周朝的爵位也形同虛設了。楚莊王在稱霸之時,曾經駐軍在周國(周王朝國家)的邊境,楚莊王向周朝的使者問鼎的規制和數量(問鼎中原),小小的一個子爵國家,因為軍事勢力強盛,居然想滅了周國。
春秋初期,周王朝雖然是天下共主,但對一些諸侯已經沒有多少影響力,至於爵位制度的遵循更談不上了,也沒有多少諸侯真正尊敬了。(魯惠公像,他的兒子魯隱公將諡號中加上了“公”,表達對父親的尊敬,從此開啟了諸侯去世諡號中加“公”的時代)
那麼諸侯國沒有封爵到“公爵,”稱“公”到底怎麼來的吶?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儒家何休在註釋《春秋公羊傳》時點出了其中的要點:
魯稱公者,臣子心所欲尊號其君父。公者,五等之爵最尊。王者探臣子之心欲尊其君父,使得稱公。
沒有公爵封爵的國家魯國(侯爵諸侯國)最早開始了用“公”這個名稱。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魯隱公把去世的父親魯惠公的諡號用了“公”的稱號,這不是封爵,這是僭越的尊稱。魯惠公去世於春秋初年的公元前723年,他的兒子將死去父親的諡號定為“魯惠公”,至於有沒有報請周王室的允許那就不得而知了。這是侯爵死後用“公”來尊稱的第一個案例(存疑),此後的諸侯國也大都沿用“公”作為去世君主的尊稱了,也更有甚者,將去世的君主尊稱為“王”,如此展現在現在的春秋五霸就出現了“公”和“王”的稱呼了,除了宋襄公之外,其他應該都是諡號的尊稱罷了。
秦穆公又稱秦繆公,這是諡號的尊稱,其中的“公”不是爵位,而是尊稱。
此外還有一種可能,衰落的周王室將“公爵”這樣的爵位出讓給諸侯國,爵位不是白給的,諸侯國要敬獻給周王室相當的利益才行,為了利益周王室也將諸侯國的爵位提升一個甚至幾個級別的。
這也是早期的“鬻爵”了! -
5 # 雲深不知處老李
爵分五級,依次公丶侯丶伯丶子、男。周天子封贏氏於秦,為伯爵。西周末期,天子已有名無實,續生五霸,秦穆為其一,自封為公。實"拳頭“產品耳。
-
6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春秋時,左丘明著《左傳》中有《燭之武退秦師》一文,開篇就說,“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此處的晉侯,說是晉文公;此處的秦伯,說的秦穆公。
周武王滅商之後,大肆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為列國諸侯,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為附庸。封建71國,姬姓子孫有53個,這是中國封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來。
(周武王分封)
西周的諸侯國只有宋國、杞國、祝國、焦國、薊國、陳國、虢國七個公爵諸侯國。
其中虢國是因其開國君主虢仲是周文王之弟,故被周武王封為公爵,其餘六國君主之所以被封為公爵,皆因其為之前的王者之後裔。
夏禹的後裔被分封在杞國,商湯的後裔被分封在宋國。黃帝、炎帝、堯、舜的四個後代,分別被分封為祝國、焦國、薊國、陳國。這在周代的政治倫理裡認為是“興滅繼絶”,以顯示上天有好生之德,周天子“以德配天”。
著名的侯爵諸侯國有齊國、魯國、管國、蔡國、衛國、晉國、楊國、滕國、燕國、薊國、魏國、成國、霍縣國、曹縣國等。伯爵諸侯國有秦國、鄭國等。楚國、吳國也只是子爵。
(晉文公重耳)
晉文公的爵位是“侯爵”,秦穆公的爵位是“伯爵”。一般在周王朝的國際社會交往中,在稱呼國君時體現,比如參加由周天子主持的儀式,就需要按照爵位高低來排座次。
至於晉文公里的“公”與秦穆公里的“公”,是諡號的說法。如晚晴名臣曾國藩諡號“文正”,封一等毅勇侯,李鴻章諡號“文忠”,晉一等肅毅侯,古人有為尊者諱的傳統,一般不會直接叫名字,所以署名都是“曾文正公”、“李文忠公”等。這裡他們也有一個“公”字,卻不是爵位,只是一種敬稱。
(秦穆公執政班子)
這與晉文公、秦穆公的叫法類似,在他們活著的時,只能稱呼“主上”、“君上”之類的稱呼。在他們去世後,一班臣子們議好諡號,這個稱呼才會被記入史書中。
-
7 # 石門光影
在周朝的時候 ,下面的諸侯國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而晉國是侯等,秦國是伯等,所以叫晉侯秦伯。
秦穆公的公不是爵位,是尊稱。表示尊敬,在正式場合還是要稱呼秦伯的。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繆公,嬴姓,趙氏,名任好。他是繆氏先祖,也就是藺相如最早的主子繆賢的先祖,更是春秋五霸之一,當之無愧地成為改變秦國門風的第一人。
秦穆公塑像
-
8 # 尚宮女史
翻開《左傳》,我們會看到,文中對諸侯的稱呼大部分時候分為兩種,一種是鄭伯、秦伯、齊侯、楚子、陳公等,另一種是鄭莊公、秦穆公、齊桓公等。這兩種稱呼都存在,如果認真區別這兩種稱呼的話,也比較簡單。
這裡拿秦穆公來說,秦穆公生前,是被稱作秦伯的;等秦穆公去世後,世人多半會稱呼他為秦穆公。春秋時期的諸侯,去世後基本都是稱作某某公,當然楚國是例外,楚國最早稱王,所以楚國的國君去世之後,是被稱為楚某王的。
最能體現這兩種稱謂的是《左傳·隱公八年》中的這個記載:
“秋七月庚午,宋公、齊侯、衛侯盟於瓦屋。八月,葬蔡宣公。”
意思是,魯隱公八年的七月,宋公、齊侯和衛侯在瓦屋會盟,到了八月,蔡宣公要下葬。那麼,為什麼在這樣一段話中,會出現兩種稱呼呢?這兩種稱呼又代表了什麼呢?
其實前面說的宋公、齊侯和衛侯就是他們生前的稱謂,即宋國的國君被叫做宋公,齊國的國君被叫做齊侯,而衛國的國君被叫做衛侯,之所以有公、侯之分,這就和當時的諸侯國爵位有關係。
而後面提到的蔡宣公,則是因為蔡國的國君去世之後,就有了自己的諡號,然後就不能再被稱為蔡侯了,而只能叫他蔡宣公,這個稱謂的格式一般就是:諸侯國國名+諡號+尊稱,“公”是當時對諸侯國國君的尊稱。這裡就大體說一下當時的爵位和諡號。
當初周武王建國後,“封建親戚,以屏藩周”,將周王室子弟、功勳之臣、古國後裔都分封出去,共同護衛周王室的安全。而在封建過程中,諸侯國的爵位也分了好幾檔,大體上就是公、侯、伯、子、男五檔。像陳國、宋國等古國後裔建立的諸侯國一般是公爵國,所以他們的國君生前被稱為陳公、宋公等。
而齊國、衛國、蔡國等諸侯國都是侯爵國,所以他們的國君生前被稱為齊侯、衛侯、蔡侯等;鄭國、秦國等諸侯國則是伯爵國,所以他們的國君生前被稱為鄭伯、秦伯等;楚國在西周時期被封以子男之田,所以國君被稱為楚子。
在所有的諸侯國中,楚國和秦國比較特殊,楚國在周成王時期才勉強被封以最低等的子男之田,僅僅方五十里的土地。楚人在丹陽一帶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最終發展成後來的大國,而因為地處蠻夷之地,所以一直被諸夏歸為異類,後來楚人果斷以蠻夷自居,並自己稱王。
所以我們會看到,早在春秋時期,楚國的國君去世之後就被稱為楚某王,而不是楚某公。而秦國特殊在它一直處在周王室的最西邊,和西戎爭奪土地,在周宣王時期才終於成為西垂大夫。
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殺,秦襄公領兵救援周王朝,才終於被周平王封為諸侯,當時周平王還許下承諾:“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意思就是你有本事,搶回來的土地就是你的。
從這個時候開始,秦國才正式成為伯爵諸侯國,從此以後,秦國的國君被正式稱為秦伯。接下來再說一下諡號。古代歷史上的諡號出現在西周初期,最開始是專門為周公旦和太公望準備的,因為他們對周王朝的功勞很大,因此在死後獲得了諡號,從此之後就出現了諡號。
諡號一般用於天子、諸侯、大臣以及一些有功之人,在他們死後,會被加上諡號。有了諡號,就不能再用原來的稱謂來稱呼他們,而要用到諡號,以及特定的尊稱。比如周天子死後的稱謂就是:周+諡號+王,比如周宣王、周幽王、周平王等等,中間的那個字就是他們死後獲得的諡號。
而諸侯的話,則是:國名+諡號+公,比如秦穆公、齊桓公、晉文公等,也有一些人的諡號有兩個字,比如趙武靈王,諡號就是武和靈。
天子或者諸侯的諡號一般就是死後,新任天子或者諸侯給他們上諡號,大部分是子為父取諡號,大臣的一般就是朝廷給定下的諡號,諡號就是用一個或者兩個字來概括這個人的一生,一般來說,諡號都比較符合這個人生前的所作所為,只有很少一部人能可能會有不太符合。
後來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一度廢除了諡號制度,但後世又開始用諡號。不過後世的諡號變得越來越長,到了清朝時期就是一長串,比如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諡號是: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這長度完全記不住啊,就算是要背,也得背好一會才可能記得吧,所以諡號也逐漸不再成為稱呼,大約從唐朝開始,皇帝們的死後的稱呼開始用廟號來表示,比如李隆基,其廟號是玄宗,所以一般被稱為唐玄宗,而他的諡號則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
9 # 歷史小知
伯爵才是秦國國君獲得周天子分封的爵位
周朝封爵共有五等,是為公侯伯子男。
秦國先祖本是為周王牧馬的附庸之臣。秦襄公時因護送周平王東遷,而獲得了一個空頭支票,即打敗佔據周朝龍興之地(今陝西關中地區)的犬戎並在此建立封國。同時此時周平王也將爵位賜予了秦襄公,是為伯爵,拔其為諸侯。
那麼為什麼秦襄公在此時就已經被稱為公了,而且似乎秦國曆代君主都背稱為公了。原因在於“公”在此時還有一個敬稱的作用。
就如“子”在此時也是敬稱一樣,孔子、老子、墨子等。
但不同的是國君被為稱公是臣子屬民對自己國君的敬稱,屬於人臣之禮,不與其爵位相等。
《大雅·古公直父》箋曰:“諸侯之臣稱君曰公。”《白虎通》曰:“臣子於其國中皆褒其君為公”“公”僅限於諸侯國內部使用,在對外的情況下仍會使用周朝的封爵。
《詩》中這句號清楚的表明了兩種情況的使用範圍,“乃命魯公,俾侯於東。”此處公者,魯人對其君主敬稱;侯者,周室之封爵。
因此我們看史書,春秋是但是魯華人所作,因此其君主為候爵但多稱公,而其機制晉國、秦國是時,多是爵位,晉候、秦伯。
而《史記》因是漢朝時編寫出來的,因此不管是哪國多用敬稱,秦國國君都是秦公。
-
10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秦穆公的“公”不是“公”的爵位,他的爵位是伯。
一般來說,用諡號稱人應該是“國號+諡號+爵位”,比如周文王、漢武帝等,但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的很多諸侯都不符合這個模式,他們諡號後面跟的多是“公”,這難道說明他們的爵位都是“公”?其實不是,這裡的“公”只是他們死後的升級而已。
“公”其實是最令人困惑的周朝爵位了,因為它的應用場景非常多,儘管春秋戰國有影響的諸侯只有宋為真正的公爵,但我們在史書裡可以見到太多的“公”,比如題主所說的秦穆公。
“公”是周代地位最高的爵位,公侯伯子男裡面排第一,可“公”又不僅僅是爵位,它還可以是稱號,周王畿內地位很高的王臣在活著的時候就可以稱“公”,最著名的是周公旦,同時期的還有召公奭,他們本身的爵位其實都是“侯”(魯和燕)。
此外,諸侯國內的臣民對自己的國君可以敬稱為“公”,比如《春秋》是魯國的國史,裡面的魯國國君都是“公”,但他們的爵位是“侯”。
而且稱號的等級屬於周禮範疇,春秋戰國時期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期,“公”以外的諸侯活著的時候不能稱“公”,死後還不能過過癮?反正周王室又管不了,於是一個又一個“公”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晉國,爵位是“侯”,在晉武公之前一直是“晉+諡號+侯”,到了晉武公及其以後就是“晉+諡號+公”了,而晉武公本人是曲沃代翼(晉國內戰)的勝利者,以小宗奪取了大宗的國君之位,其上位本身就是不被禮制允許的,但此時已是春秋時期,周王室管不了啊,晉國給點意思,王室也只好承認了。
秦國做的其實更進一步,因為他們不僅給春秋時期逝去的君主升級,還順帶把之前的君主升級了。
秦國要到周平王東遷時才被封為諸侯,正是因為護送周平王東遷,秦襄公才得到個伯爵的爵位,但不僅他及他的後人是“公”,他的父親也是“公”(秦莊公),顯然是追封。
這時候才是春秋剛開局,到得後面,王室越發衰微,諸侯就更加放肆。
比如南方的楚、吳、越三國,楚國最早崛起,也最終僭越,他的爵位是“子”,結果直接升級到“王”,跟周天子並稱,春秋末期吳越強盛起來後,也是有樣學樣。
到了戰國時期,不僅南方諸國,天下但凡有點實力的諸侯都選擇了稱王,秦國也在秦惠文王時期升級,接著又在秦始皇時期升級為皇帝,當然,很快秦王子嬰又降了回去。
總結一下,秦穆公的爵位是“伯”,所以稱他為秦伯是很正常的,相同的稱齊桓公為齊侯、晉文公為晉侯、楚莊王為楚子,至於他們在死後的諡號升級更是當時的普遍情況。
-
11 # 農民工歪說古今
秦穆公的公必須不是周天子分封的公侯伯子男中的那個公,周天子分封的諸侯中,魯、 宋等國是公國,但肯定沒有秦!魯國的始祖是周公旦、宋國的始祖是微子啟,一個是曾經輔佐周成王的“王叔”,一個是商紂王帝辛的胞兄、周天子分封的“三恪”之一。對號入座一下,大概其也就可以知道公國的含金量了,一個給周天子養馬的部落,就算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恐怕也沒有受封公國的資格!即便是周武王的岳父、周成王的外祖父太公望(姜子牙)的齊國,也不過侯國而已,更何況是秦國?
秦國到底什麼級別周孝王六年,秦國的先祖秦非子以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為“附庸國”,請注意,“附庸國”不是諸侯!後來,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了西垂大夫,同樣不是諸侯。周平王東遷,秦襄公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正式受封為諸侯——伯,這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眾多官方史料中稱秦國國君為秦伯的依據所在。
秦穆公為何稱公既然秦國只是伯國,為何國君可以稱公?此公非彼公,最初秦公的稱呼只是一種尊稱而已。什麼意思呢?就是往臉上貼金,大概其就和現在不少人稱副局長為局長差不多。雖然平日裡在家可以被稱為公,但到周天子面前或者在正式書面行文中,秦國國君依然只能稱秦伯。
周平王東遷之後,歷史的車輪進入春秋時期,周天子日漸式微、中國進入了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周公旦主持指定的周禮不斷遭到踐踏,僭越之事也越來越多。最初諸侯還不敢明目張膽,充其量也就是在死後陪葬的冥器上做做文章。在楚武王熊通以“我本蠻夷”為由僭越稱王開始,這種僭越逐步走向了公開化!隨心周天子的實力越來越弱,諸侯們也越來越不把周天子當道菜了,最後原本只是尊稱的公成了諸侯們共同的選擇,逐漸成為了諸侯們公開的稱呼。也可以理解,楚國一個子國都敢稱王,我們侯國、伯國稱公又如何?當然,在官方正式行文中,有時候還是會用各自的正式等級如秦伯、楚子等等。
列國相王進入戰國之後,周天子幾乎淪為了“夜壺”一般的存在,需要時諸侯們就拿來用用,不需要時,有多想您滾多遠……尤其到了戰國中後期,周天子基本上已經是可有可無了,諸侯們也再不把周天子當道菜!原先楚武王稱王,多少還有些自己咯吱自己樂的味道。戰國時期的列國相王就不僅僅是自己逗自己樂樂,諸侯們完全無視周天子、將自己置於了與周天子同等的地位!
戰國後期,秦昭襄王連王都已經看不上眼了,於是拉上齊湣王玩起了互尊為帝的遊戲,將自身完全凌駕於了周天子之上!雖然後來因為一些政治原因,取消了帝號,但秦國的國君早已不是當年的秦伯了!誰敢再稱秦伯,恐怕就要小心腦袋了……
綜上所述,從秦伯到秦公、秦王,再到西帝,實際上就是周天子逐步衰落、秦國逐步崛起的過程,是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的直接表現。
回覆列表
周朝分封諸侯的時候,一開始分封沒有秦國爵位,秦國祖先是給周天子養馬的。因為養馬有功被封秦到西周被滅。秦國平叛救駕和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周平王才分封秦國為伯爵。在周朝時候,下面諸侯國分為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而晉國是候等,秦國是伯等,所以叫晉候秦伯。在《燭之武退秦師》的具體環境中,晉候秦伯指的是晉文公和秦穆公,在其他的地方有可能指的是晉惠公秦惠公等等,因為晉國的國君都可以用晉候來稱呼,秦國亦如此,在文中簡稱,體現了《左轉》語言的特色,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