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樓外長江空自流
-
2 # 自持閣
我認為戚繼光、王陽明、張居正、孫承宗,他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明朝的滅亡,如果將他們放到明末時代,同時皇帝對他們充分的信任,充分遵尋落實他們的政治和軍事主張,那麼很有可能讓明朝起死回生。
一個朝代的興衰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政人,即皇帝和大臣,事在人為也說的是這個道理。反觀明代以前的歷史,多少王朝的存亡中,皇帝和大臣都起了重要作用,以隋朝為例,由隋文帝楊堅創立,在隋文帝、大臣高炯、武將楊素等君臣的一起努力下,統一南北,征服匈奴,安定社會,繁榮經濟,開創了“開皇之治”,而到了二世隋煬帝楊廣時期,橫徵暴斂,陷人民於水火之中,迅速消耗了前期的積累,也迅速葬送了大隋王朝。
一個明君加上一群賢臣可以讓一個破財的王朝興盛,一個昏君加上一批佞臣也可以讓一個興盛的王朝迅速滅亡。
而戚繼光、王陽明、張居正、孫承宗有延緩大明王朝的能力,如果充分發揮他們才能,也有可能讓大明起死回生。
-
3 # 江湖小曉生
戚繼光和孫承宗都是治兵有術的將帥,張居正是著名的改革派選手,而王陽明屬於高層次思想的人才。
這四個人才,其實或多或少都為延緩大明王朝滅亡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放在不同時期,所表現出來的作用,肯定是不一樣的。帶兵的在和平時期,不頂用。治國的在戰亂時期,同樣也不頂用。
張居正屬於改革派,他在明朝經濟衰敗的時候作用最大。萬曆初年,張居正出任首輔大臣,成為了大明王朝實際上的領導人。他在任期間,嚴格執行了一條鞭法的改革措施,使得明朝國庫收入蹭蹭蹭往上漲。
國家有錢了,那麼辦事自然就容易了。萬曆三大徵花費大量的錢財,如果沒有張居正那十年的積累,根本就做不到。
萬曆六年,帝用大學士張居正議,天下田畝通行丈量,限三載竣事。用開方法,以徑圍乘除,畸零截補。於是豪猾不得欺隱,裡甲免賠累,而小民無虛糧。總計田數七百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頃,視弘治時贏三百萬頃。然居正尚綜核,頗以溢額為功。---《明史》
由此可見,張居正在明朝經濟衰敗的時候,果斷出手整治經濟,這才是他發揮作用的最佳時期。有人說,正是因為張居正一條鞭法的改革,為大明朝延續了60年的壽命。
張居正的改革是要有一個大前提的,那就是國內沒有農民起義軍的存在。如果那個時候天下已經大亂了,張居正就是再想做出什麼改革,其實也是徒勞的。
比如說張居正表示要換算成白銀,統一收稅。這本身是給百姓們節省了不少稅賦,可是如果李自成已經造反了,那還有效嗎?當然是無效的,因為人家李自成的條件更優越,闖王來了不納糧,這你怎麼比?
所以說把張居正放在明朝中後期,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這個時候國家經濟頹敗不堪,但是還沒有激起民變,尚且可以透過政治改革延緩大明的壽命。
戚繼光和孫承宗是軍事強人,他們在明末戰亂時作用最大。戚繼光的主要成就,那就是在浙江地區抗倭的事蹟。明朝中後期,倭寇在沿海地區興風作浪。其實倭寇不僅是日本人,主要的頭目居然還是大明朝的人,他們的首腦是一個叫汪直的明朝人,實在是諷刺的很。
孫承宗最大的貢獻,那就是構築關寧錦防線,以此抵擋滿清南下的趨勢。孫承宗掌權的時候,滿清大軍很難逾越他的阻擋,有他在的大明朝,不用擔心北方的戰火。
這兩位必須要出現在明朝末年才能夠延長明朝的壽命。為什麼呢?因為只有在明朝末年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他們的作用才能達到最大化。
在晉既去,承宗自請督師。詔給關防敕書,以原官督山海關及薊、遼、天津、登、萊諸處軍務,便宜行事,不從中制,而以鳴泰為遼東巡撫。承宗乃闢職方主事鹿善繼、王則古為贊畫,請帑金八十萬以行。帝特御門臨遣,賜尚方劍、坐蟒,閣臣送之崇文門外。---《明史》
可惜這兩個人都沒有在明朝最後的關頭出現,戚繼光抗倭十分出色,可是倭寇並不能使得明朝滅亡,只能算是廯疥之疾,而滿清大軍和李自成大軍才是心腹大患。
同樣的道理,孫承宗雖然無比接近那個年代,可問題是,孫承宗因為得罪了魏忠賢,被拿下了。他辛苦構築的關寧錦防線也就此崩塌。
雖然後期孫承宗依舊被啟用,但是多年來的心血毀於一旦,崇禎皇帝又是一個沒有耐心的人,所以他所發揮的作用就沒那麼大了。最終只能以身報國,全家為國殉難。
王陽明是思想傳播者,他在明朝和平發展時期作用最大。王陽明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什麼地步呢?現在很多人,不容許任何人說王陽明一句壞話,他們有些人甚至不明白王陽明偉大在什麼地方,就跟風似的吹捧王陽明是明朝最牛的人,沒有之一。
其實這種理解是非常錯誤的,王陽明本人的作為遠沒有那麼大。具體來說,他的軍事成就在他的思想成就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他也無法為大明朝的延續做多少貢獻,他最大的成就,那就是他的思想得到了絕大多數文人的支援。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追捧你的人多了,這幫人又都是名人,那麼你的名氣一定不會小到哪裡去。王陽明如此出名的背後,顯然是有若干雙推手在推著他。
王守仁始以直節著。比任疆事,提弱卒,從諸書生掃積年逋寇,平定孽籓。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雖由天資高,其亦有得於中者歟。矜其創穫,標異儒先,卒為學者譏。守仁嘗謂胡世寧少講學,世寧曰:“某恨公多講學耳。”桂萼之議雖出於媢忌之私,抑流弊實然,固不能以功多為諱矣。---《明史》
其實王陽明的思想對明朝的延續真的起不到多大作用,他的思想只能說是一種偉大的文化產物,和孔子的儒家思想類似,受益者是全人類,而不僅僅是明朝這一個朝代。
學習王陽明思想成才的人有很多,其實不成才的人有更多,只是因為他們不出名,所以就自動被我們給忽略了而已。所以說我認為王陽明的作用,多在於開智,對明朝是否延續的影響並不大。
當然了,人的思想得到開化,那麼自然就會做出更多的貢獻。這些貢獻,在潛移默化當中,肯定還是對大明朝的延續,是有幫助的。
總結:朝代的更迭,不是個人所能決定的。其實不管是善於改革的張居正,還是善於軍事的戚繼光和孫承宗,亦或是思想境界比較高的王陽明,他們都不能改變明朝滅亡的厄運。
因為他們所能努力的只有他們專長的某一個方面,而明朝的滅亡,是各方面因素積累起來的結果。
在政治上,明朝的吏治腐敗,在崇禎年間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從上到下全部都是貪官汙吏,沒有哪一個是可以倖免的。在軍事上,北方有強大的滿清鐵騎,西邊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西南有張獻忠的大西軍,南方的各路軍閥諸如左良玉、鄭芝龍等人還不願意聽從明朝的統治。在經濟上,明王朝為了應付軍事上的壓力,不斷施加賦稅,可是國庫依舊空空如也,老百姓被逼的無奈只能造反,經濟實際上已經崩潰了。在氣候上,小冰河時期的到來,使得明朝全國各地都處於災荒狀態。老百姓都快要餓死了,賦稅也收不上來,不亡國才怪。其實還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拿某一個方面的人才過來,就算他是天才,也無法解決這麼多困難,所以說必須要所有人才齊心協力在同一個時期,才有可能延長明朝的壽命。
參考資料:《明史》
-
4 # 南山鴻
明朝的滅亡是不可避免的,這些人最多隻能延緩,而不能逆轉。為什麼?
明朝沒有順應歷史的潮流。從大陸爭霸轉向海洋爭霸這是世界大勢,而明朝一直實行海禁政策,逆歷史潮流而動豈能不亡。
明朝應該依靠東南財力,大力發展海洋貿易,壯大海軍,走出國門,睜眼看世界。
漢溝通西域逐匈奴,明應該聯絡西歐霸南洋。這樣才能轉移社會矛盾,解決一系列結構性問題,與世界深層次融合。
如果這樣發展,北面落後的少數遊牧民族根本不值一提。
-
5 # 古今事皆付笑談中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是有可能的,但需要張居正,孫承宗兩人聯手,真誠合作。具體分析且讓我慢慢道來:
戚繼光
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山東登州(今山東蓬萊)人,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明朝抗倭名將。
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十餘年,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
他的戰績主要是抗擊倭寇,最著名的是他的練兵方法,還有那個令倭寇聞風喪膽的鴛鴦陣。但我認為戚繼光只是一個卓越的將才,統領軍隊訓練作戰是沒問題的,或許可以延續一下國運,但戰略眼光不足以決定明朝的存亡。
王守仁
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餘姚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他雖創立了心學,推行知行合一,是明朝中後期的主流思想學說,直至今天,其學說也是影響深遠。當時王守仁的功績主要是幾次平叛(包括寧王那次),但一直未能進入內閣,無法進入政局的中心。當時的他對明朝時局的影響遠遠沒有思想對於後世的影響大。
當然,若給他入閣統領政務,以他那智慧,治政的能力,學術的影響力,也許明朝的風貌會完全不一樣。
張居正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幼名張白圭,湖廣荊州衛(今湖北省荊州市)人,生於江陵縣(今屬荊州) ,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
在主政的十年時間裡,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政體為之肅然,國力得以從嘉靖後期的衰弱狀態回升,再次煥發出生機,社會矛盾也比之前緩和了不少。
正是張居正的出現,才延續了明朝的國運,沒有他這10年的主政,明朝也許到萬曆就完了。
孫承宗
孫承宗,字稚繩,號愷陽,北直隸保定高陽(今河北)人。明末軍事家、教育家、學者和詩人。曾任兵部尚書、遼東督師、東閣大學士等。
與戚繼光相比,文官出身的孫承宗是一個帥才,一個戰略家。
在邊防形勢危急的情況下接任成為薊遼督師,選拔培養了馬世龍、袁崇煥等一批文武將領,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餘座,形成以山海關為後盾、寧遠為中堅、錦州為先鋒的一條偉大防線——關錦防線,期間統領軍隊收復失地四百餘里,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
若大明同時有張居正和孫承宗,一個主內政,一個主戰略部署,通力合作的情況下,我相信必然能開創又一個繁榮的時代,延長明朝的國運。
-
6 # 焚劍煮酒
戚繼光是抗倭名將,王陽明是心學宗師、文武兼具,張居正是一代名相,孫承宗是“軍戰”大家,這四人皆是當世之豪傑。
若只是“保一方安寧,拒外敵於國門”,戚繼光、孫承宗與王陽明三人都能夠做到;但若需“起死回生,扶國之將傾”,孫承宗與戚繼光就不大有這個能力了,而王陽明雖然“文武兼具”,卻沒有居中輔國的例項。張居正則不同了,他柄國十載,居中持重,在他擔任內閣首輔的十年裡,大明一掃往日的頹勢,蒸蒸日上,海晏河清。
01:一代首輔是這樣煉成的嘉靖二十六年(1547),二十三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被授“庶吉士”。
明朝歷來有“非庶吉士不能入閣”的傳統。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傳統:自明英宗正統皇帝后,科舉進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編修,另外從二甲、三甲中挑選才華出眾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可以說,能夠成為翰林或者庶吉士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是否曾擔任過翰林或者庶吉士也成為入閣的門檻。
成為庶吉士後還需學習三年,朝廷會指派經驗豐富的官員作為教習來傳授各種知識,張居正很幸運,教習中有一位叫做徐階的內閣重臣,而徐階非常器重張居正。
張居正入仕的這一年正值嚴嵩與夏言爭奪內閣首輔的白熱化階段,後來嚴嵩勝出成為內閣首輔。這二人的爭鬥,張居正是沒有資格參與的,但他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對朝廷的政治腐敗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嘉靖二十八年(1549),張居正以《論時政疏》 首陳“血氣壅閼”之一病,繼指“臃腫痿痺”之五病,系統闡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張。而這些並沒有引起明世宗和嚴嵩的重視,張居正從這裡認識到朝廷問題的根本在於皇帝和嚴嵩,但他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因此對朝政失去信心。嘉靖二十九年(1550),張居正趁生病的機會休假三年。
離開官場的這三年裡,他走遍了各地的名勝古蹟,在寄情于山水的同時,張居正也見到了帝國繁華景象下的黑暗,他在《荊州府題名記》 中說:“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於兼併。”這一切不禁使他側然心動,責任感讓他重返政壇。
嘉靖四十三年(1564),張居正的老師,內閣首輔徐階推薦張居正為裕王朱載垕侍講,成為裕王府的幕僚。這是一次很大的機遇,雖然此時的裕王還未被確立為太子,但誰都知道裕王就是將來的皇帝,而成為他的幕僚就註定了能夠飛黃騰達。1566年,嘉靖皇帝駕崩,裕王朱載垕繼位,成為帝國新的皇帝,而張居正也以裕王府舊臣的身份擢為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進入內閣,參與朝政。同年四月,又改任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他終於在暗暗的較量中“直上盡頭竿”了。
此時在張居正面前還有最後一位對手——首輔高拱。高拱是裕王府的老資格了,深受裕王的信任,但是在與徐階的交鋒中敗給了徐階,後來徐階致仕後,高拱才成為內閣首輔。
高拱為人專橫,喜歡搞一言堂,《明史》說他“才略自許,負氣凌人”,也確實是如此。高拱入閣後,與其意見相左,或與他有舊怨的陳以勤、趙貞吉、李春芳、殷士儋都被排擠而走,偌大的內閣只剩下高拱與張居正二人。
高拱“自負”,但連徐階都未放在過眼裡的他卻對張居正惺惺相惜,相約將來入閣一同匡扶社稷,不過在“遺詔事件”後,兩人也徹底決裂,而張居正亦對高拱心生不滿,有高拱在,張居正的改革大業始終無法進行開展,於是張居正在等,他在等一個將高拱徹底扳倒的機會,這個機會終究會來臨的。
隆慶六年(1572),朱載垕駕崩,十歲的朱翊鈞登基為帝,高拱作為顧命大臣繼續擔任內閣首輔。本來是沒什麼的,然而高拱跋扈慣了,竟在內閣說出“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其實這句話本沒什麼大礙,但他被有心人張居正聽到了,於是張居正將此話做了些改動,讓政治夥伴“宦官馮保”傳到了皇貴妃李氏和陳皇后的耳朵裡。
“十歲孩子,如何作人主!”
這簡直就是誅心之言,高拱因此事下臺,張居正順利的成為內閣首輔,從此開始他的改革大業。
02:兩大改革一掃大明舊日頹勢,國家蒸蒸日上,海晏河清上文中提到張居正入仕不久後在《論時政疏》中提出“血氣壅閼”與“臃腫痿痺”之五病,以前他職低位卑,沒有辦法做出改變,但如今他貴為宰輔,早已不是當日了。
張居正深刻明白帝國的毛病主要就在於“吏治昏暗”,而“財政空虛”、“國防不穩”等一切問題都可以看做是由於“吏治昏暗”而導致的。所以張居正掌權後推行的第一條改革措施就是“考成法”。
“考成法”的具體實施方法就是命每個衙門(包含官員)建立三套賬簿,一套送六科與都察院;一套保存於六部;最後一套交於內閣。賬簿上記載衙門(包含官員)當年所需完成政績(工作計劃),然後年底考核時核對賬簿上所列事項有未完成,以此作為考核官員的依據。張居正又以六科考核六部,內閣考核六科的方式讓內閣實際成為朝廷中樞,毫不掩飾的說,張居正把持的內閣是明朝歷史上權力最大的一段時期。
考成法帶來的效果顯著,朝堂一改往日的萎靡之風,做到了政令“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的效率。在解決好“吏治”這個問題後,張居正推出“一條鞭法”,開始著手於財政改革。
“一條鞭法”即是將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為一條,合併徵收銀兩。這樣做的好處有三點: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官員從中漁利;
減輕了農民負擔;
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
在張居正的改革下,朝廷吏治逐漸清明,工作效率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朝廷財政也有了一定的好轉,太僕寺加上太倉的存銀,總數達七八百萬兩。太倉的存糧也可支十年之用。改革大業尚未完成突然崩逝,十年苦心毀於一旦萬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張居正病逝。
就在張居正死後不久,言官們開始瘋狂上奏,指責張居正生前的罪行,於是萬曆下令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改革也因此被迫停止,在張居正病逝的六十二年後,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而死,明朝就此覆滅。
結語有學者認為張居正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明朝的國祚。
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可見當時的明朝在經過張居正的改革後,無論是吏治、財政還是軍事都在向上向好發展,而在後來的歲月裡,萬曆皇帝僅憑著張居正改革留下的老底子就打贏了“萬曆三大徵”,但這只是張居正改革十年的效果而已。
張居正的能力是可以實實在在見到的,所以崇禎才會在危難時說“思陵之季,撫髀思江陵,而後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時之相一也。”
“救時之相”就是對張居正最好的評價。
-
7 # 文刀木公
古語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朝代的更與迭,興與亡,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先進的必然會取代落後的,如果制度從根本上腐朽了,單憑几位能臣賢將,能在一時延緩其腐朽的過程,但根本不可改變其敗亡的結局。
明朝的興衰歷程也是這樣的。
明朝從明太祖朱元璋立國,到成祖朱棣中興,推行的政治制度都符合當時的社會趨勢,使得明朝的當時國力強大,外部的邊疆穩固,對外的影響力巨大,曾有鄭和七下西洋等事。內部百業俱興,人們的生活穩定。可這些並不代表明朝的政治制度就沒有弊端,就是這些弊端,為後期明朝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明朝之殤一)宦官當政
宦官當政始於朱棣的統治時期,他是依靠兵力奪得的皇位,皇位的正統性,為諸王及臣下詬病,為打壓及防範他們,朱棣就開始倚用宦官,用以監視群臣,在原有的錦衣衛外,設立了歷史上著名的特務組織“東廠”,任用宦官掌管,後來權利日盛,《明史 宦官傳序》說,從永樂年間開始,宦官有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至此宦官干政,成為明朝政治的一惡例,貫穿明朝中後期的歷史,他們的危害在於,宦官的文化水平不高,卻肆意弄權,隔斷了皇帝與群臣的交流通道,加劇了國家內部矛盾,清代趙翼的《甘四史記·明代宦官》一書曾描述到:“然考其致禍之由,亦不盡曲通文義也,王振、汪直、劉瑾,因稍之文墨;魏忠賢則目不識丁,而禍更烈,大概總由於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輩得以愚弄而竊或威柄。”
才有了,王振導演的土木堡英宗被俘之辱,憲宗時期的汪直擅政,武宗時期劉瑾引發的“安化王之亂”等一系列事件,對明朝的政體損害極大。
二)朋黨紛爭
朋黨之爭歷朝歷代都有,可到到了明朝卻愈演愈烈,成為影響大明政權的頑疾。
明太祖立朝之初,為加強皇權,廢除了丞相之職,六部直屬皇帝管理,就是為防範朋黨,可各部的事太多,就仿照宋制,選任了一些文官為閣臣,組成內閣,參與國事建議及檔案釋出的工作,但多為兼職,沒有實權。但到了明朝中後期,很多皇帝不理朝政,就開始放權,閣臣權益日重,與內廷的宦官發生矛盾,宦官勾結六部的官員與之對立,最為有名的就是“東林黨事件”,至此朝政日亂。
三)內亂不止
從明朝建國開始,儘管進行了一系列有效的國家改革,國力恢復,但不知為何天災特別多。
據史料記載,明中後期,境內持續發生大自然災難,造成大面積的糧食減產甚至絕產。因為在明中後期,全球氣候突然變冷,中國史稱“明清小冰期”,從明中後期延續到清朝初期。
天災是一方面,明朝日漸腐敗的朝廷,及不斷地官員之間的內耗,稅賦日重,搞得民不聊生,起義就應運而起了,史料記載的起義,從明初一直持續到李自成攻陷北京,滅亡明朝。
四)外患不息
元朝政權失敗後,大多數蒙古部落獨立起來,分裂為兩大勢力——韃靼和瓦剌,就是他們一直騷擾大明的北疆。而南邊的倭寇從洪武開始,也一直騷擾不斷,直到嘉靖末年才被平定。而清朝的興起,更讓明朝應接不暇,連年用兵,讓國庫日空。
覆巢之下的名臣當世哲人王陽明
王明陽在明朝是以哲學家的身份出現的,他的“知行合一”,對後世的影響巨大,但在皇權集中的明朝,無非是自我修身與處事的方式,對於明朝的政治根本並無多大的影響,那對歷史程序的影響更加有限了。
悲情輔宰張居正
可謂明朝第一能臣,是明朝權利最大的首輔,也是明朝推行改革最多首輔。輔佐年輕的萬曆帝開創了“萬曆新政”。
經濟上推行的“一條鞭法”,它簡化了賦役的專案和徵收手續,使賦役合一,並出現了“攤丁入畝”的趨勢,讓"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開創了“萬曆新政”。
在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
可張居正當國十年,所攬之權,是神宗的大權,張居正的效忠國事,獨握大權,在神宗的心裡便是一種蔑視主上的表現。
所以張居正逝世後的第四天,神宗就是下令抄家,並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而且張居正也險遭開棺鞭屍。家屬或餓死或流放,張居正在世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
張居正想以己之能,延續明朝國運,可最後的悲慘結局,說明如果政治是黑暗的,他的努力也只是徒勞而已。
英雄氣短戚繼光
戚繼光明朝名將,以抗擊倭寇揚名,經過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後又在北御韃靼。
張居正病逝後,因他是張居正舉薦的,遭彈劾因此遭到罷官,回鄉後抑鬱而死。
在盛行政治政治傾軋的明朝,戚繼光也之才豈能改變明朝國運。
滿門忠烈孫承宗
歷經三朝,以謀略撐起明末江山,在明朝末年,主要主持對清的作戰,儘管功勳卓著,卻被罷官在家,最後舉家殉國。
孫承宗所處的時期,明朝已經是大廈將傾,政治的弊端已經沒有辦法改變了,憑他個人之力,無力改變大明朝的最終滅亡。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雨霽晚霞hong,就這個問題發表一下看法。
先說戚繼光,戚繼光征戰治軍的能力不用懷疑,假如他出現在明末,我相信他這一定也是能征善戰的猛將。但是一個猛將救不了一個國家,這點李牧、岳飛、孫傳庭等人都表示贊同。
再說王陽明,王陽明先生在思想上是開宗立派的聖人,但聖人的教化感動不了敵人的鐵蹄和老百姓因飢餓而咕咕作響的肚子。遺憾的是王陽明先生在政治和軍事上雖有所作為,但影響力也沒到挽狂瀾於既倒的程度。
下一位選手張居正,張居正應該是明朝最傑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間對內變法改稅,對外重用戚繼光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可以說他本來就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明朝的衰落。但明末積重難返,就算張居正能發揮作用,我想也是可以忽落不計的小作用。
最後一位孫承宗比較特殊,他就是當事人,結果我們也看到了,無需贅述。
總結:還是那句話,一個王朝的興盛和滅亡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改變的。就算有影響也如蚍蜉撼樹,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