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二戰時德國製造出原子彈了。我們現在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當時德國又會怎麼做呢?
5
回覆列表
  • 1 # 時光隧道2019

    二戰期間,德國擁有眾多頂級科學家,他們製造了虎式,豹式坦克,並且還首先製造出了導彈,甚至已經開始研究航天飛行器。

    1939年,希特勒下令開展核武器研究,為儘快造出原子彈。德國成立了“鈾俱樂部”,海森堡被指定為俱樂部的負責人之一,研究了幾年後,海森堡的團隊毫無進展。海森堡認為1945年之前,德國不可能造出原子彈。因為造一顆原子彈,需要數噸鈾235,德國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都遠遠不能支撐這樣的研究與生產,希特勒和斯佩爾聽取了海森堡的報告後,決定放棄原子彈,研究重點改為核能源。後來希姆萊想重拾原子彈專案,但終因國庫已空,人才流失而最終放棄。

    美國的曼哈頓工程,總耗資25億美元,投入了十幾萬人,從39年搞到45年7月才研發成功。而德國,海森堡領導的專職科學家只有70多名,另有40多名兼職研究者,總數不超過120人。帝國為這一專案的撥款,不過200多萬馬克。

    從武器威力來看,原子彈堪稱人類毀滅性的武器,至今只有日本的廣島長崎體驗過,一顆原子彈就可以毀滅一個城市,這種武器能給敵人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威懾。所以,一旦德國在後期率先擁有了核武器,可能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如果德國在美國之前研製出來原子彈,那麼當時的英國很可能堅持不住,跟法國一樣投降德國。

    而且美國和蘇聯必將因為核武器的威懾而極大的收斂,投降是不太可能的,但戰爭的持續時間會更長,即使德國提早研製出了原子彈,最終改變的只是區域性戰爭的勝利。假設德國製造出原子彈會怎樣呢?

    第一、戰爭一般打到最後,拼的是經濟和消耗力,而即使德國研製出原子彈,也沒辦法改變其當時經濟面臨崩潰的局面。整個後期,德國經濟一塌糊塗,戰爭消耗實在太大,國家經濟很難持續下去。

    第二、美國研製出核武器,最開始也只有2顆,後來才開始批次生產,所以德國如果率先研製出核武器,那麼數量也不會很多。因為當時濃縮鈾技術不成熟,鈾礦也很難獲取,頂多就威懾一下,很難產生持續的打擊力。德國即使早研製出核武器,美國和蘇聯的情報機構,會很快得到訊息。那麼美國也將很快研製出來原子彈,可以對德國的核武器威力形成巨大的抵消。

    第三、二戰末期德國不僅幾乎佔據整個歐洲,還伸到了北非,戰線太長。而德華人力十分有限,極大的削弱了其軍力,失敗是早晚的事,即使研製出來原子彈,也無法改變這一狀況,原子彈只能使戰爭打得久一點。

    按照德國在二戰時的國力,充其量也最多能研製出3枚原子彈而已,而且還是2萬噸級別的,。因為二戰時期的原子彈體積是非常大,而德軍並沒有合適的戰略轟炸機將原子彈運到高空中。只能在地面上使用,並且射程也不會太遠。再加上本就數量不多和威力不大,所以也不會起到像美國在日本投下的那兩顆原子彈那麼大的作用。因此,就算是二戰時德國最先研製出了原子彈,也是無法改變二戰的結果。

    二戰末期德國的滅亡已經成為必然,不會因為某一個武器的出現而有所改變,噴氣式飛機、吉斯塔夫巨炮還有v2火箭都做不到這一點,原子彈也不可能做到。

  • 2 # 軍武最前哨

    納粹德國原本處在研製核武器的優勢地位,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希特勒最終還是錯失了擁核“良機”,不過卻幸運地讓人類避免了一次更大的浩劫......

    回顧核武器的研發歷史不難發現,德國無疑是該領域的先行者:1939年初,德國化學家哈恩和物理學家斯特拉斯曼首先發表了關於“鈾原子核裂變”現象的論文,進而敲開了人類對核能利用的大門。

    和許多新技術的誕生一樣,核能同樣也被優先考慮應用到軍事領域的可能。不久後,德國閃擊波蘭拉開了Continental二戰的序幕;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歐洲國家對核能及相關武器的研究,但迅速蔓延的戰火也阻礙了研究程序。

    當然,意圖統一歐洲的希特勒納粹集團也對原子彈這種當時還停留在理論階段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產生了興趣。所以當德國於1940年初佔領挪威後,就以迅雷之勢控制了當時世界上唯一的重水工廠維莫克化工廠。除了核能設施外,德國還將理論上闡述出核裂變反應過程的丹麥科學家玻爾等人監視了起來。(玻爾最終於43年逃到瑞典並輾轉美國)

    實際上,早在二戰爆發之前,以愛因斯坦和海森堡為首的物理學家就已經圍繞“應不應該將核能應運到武器領域”而爭論。但是當二戰爆發後,之前的爭論卻被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所替代:德國科學家會不會為納粹研製核武器?令科學界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二戰爆發後不久,海森堡和哈恩便成為了納粹德國原子彈研發專案的負責人。

    在這種情況下,匈牙利核物理學家西拉德和愛因斯坦等人趕緊緻信羅斯福,督促美國也應該儘快上馬核武器研發專案,而且必須要趕在納粹德國之前。

    就這樣,服務於納粹德國的海森堡成為了除德國以外同行們譴責的物件。而隨著戰事的不斷推進,發自內心熱愛德國的海森堡卻陷入了自我矛盾:祖國情懷難以割捨,但他又無法接受納粹的暴行;最終,海森堡在1942年呈報給德國大本營的報告中寫道:原子彈的研製很難在短期內如願完成。

    而急於一統歐洲的希特勒在得知獲得原子彈無望後,也沒有心思在這件事情花費太多的精力和財力;故此,他開始下令軍工部門著重研發諸如V2火箭一類可以短期投入到戰爭中的武器,原子彈專案自然也被冷落。

    除上述原因外,德國最終沒能研製出原子彈的原因還包括以下幾點:1.基礎設施水平不足:比如美國的石墨反應堆在1942年底就已經達到臨界狀態,而德國的重水反應堆直到1945年初才勉強達到次臨界。

    2.希特勒的種族政策:戰爭爆發後,希特勒開始肆無忌憚的實施自己狹隘的種族政策,甚至在關乎國家生產和發展力的科技面前也不例外,大批的優秀科學家因為被迫害而死亡或逃離,這也導致德國缺乏足夠的科學人才。

    3.希特勒的盲目自信:當時,偏執的希特勒艱辛擁有強大裝甲力量的德國可以憑藉常規武力碾壓歐洲。但事實證明,西歐的小國確實難以招架德國的閃擊,可擁有超大縱深的蘇聯卻成為了德國的夢魘。

    最後要說地是,如果參考歷史來看,希特勒一旦擁有了核武器,那麼這個戰爭狂人會毫不猶豫的將它們投在那些久攻不下的國家領土之上,比如英國、蘇聯。而人類也將被一場單方面的核戰爭推入更深的泥沼。

  • 3 # 九品侍衛

    首先能夠肯定一點的是沒有什麼如果,德國肯定是製造不出原子彈的,因為原子彈製造是一項龐大的研究專案,其後續的資金與技術成本投入更是一個深不見底的無底洞。就拿美國的曼哈頓工程為例,當時美國投入了25億美元,外加上十幾萬相關人員和數千名科學家,用了七年多的時間才令原子彈爆炸成功。

    可是相比較美國,由於德國在二戰前期摧古拉朽的進攻勢頭,不僅是原子彈專案,德國還同時叫停了許多其它前沿專案,畢竟手中現有的資金要供應給前線戰場,另外就是德國覺得憑藉現有的武器已經能夠打贏戰爭,就不需要將那麼多的人力財力投到那麼不靠譜的專案當中了。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的戰爭環境已經開始不容樂觀,所以德國將希望轉到了能夠扭轉乾坤的專案上,這其中自然也就包括原子彈,但這時的德國已經沒有了那麼多的資金支援,所以德國的原子彈專案只投入了200萬馬克可幾十名科學家便開始了入門論證。

    但不知是因為種族迫害還是其它什麼關係,這時德國手中已經沒有什麼好科學家了。可是這些科學家所得出的計算,德國想要製造原子彈最起碼需要數百噸的鈾礦石外加上十年時間或許才能成功,看到這份報告之後德國自然而然的也就不對原子彈專案抱有什麼期待了。

    可如果假設德國真的在戰敗之前研究出了原子彈,那麼歷史的近程也不會發生多大的改變。首先由於初期技術的不成熟,德國即便能夠製造出原子彈也不會太多,最多也就兩三枚。為了遏制盟軍的攻勢德國或許會利用V2導彈搭載將倫敦夷為平地亦是威懾,可是這樣並不能起到什麼關鍵作用。

    因為即便看到了英國被夷為平地,美國與蘇聯也不會停止攻勢,畢竟V2導彈的射程可打不到華盛頓或莫斯科。不僅如此美國和蘇聯反倒會加快對德國的進攻步伐,因為雙方都清楚德國擁有了大殺器,必須先對方一步將其弄到手並銷燬一切不讓對方得到一丁點有價值的東西。

    綜上所述:假設德國在戰敗之前研製出了核武器,非但不會讓德國轉敗為勝,相反會令德國跌入更加可怕的深淵。

  • 4 # 風暴熱點

    我們可以從美國投放在日本的小男孩,就可以推測出初期的原子彈的威力,並不像現在原子彈的威力那麼大,當時的原子彈當量只有12,000公噸TNT烈性炸藥,德國是在希特勒上臺之後,開始大力的發展軍工業和一些企業,但是時間比較短,德國就算可以製造出原子彈,但是因為資源的匱乏,也不可能會造出很多的原子彈。

    在二戰中,德國面臨的對手太強大,首先是全軍出擊的蘇聯,擁有上千萬的軍隊,而且還有日不落帝國,我在海軍上打了一個德國措手不及,而且英國是殖民地國家,他們擁有非常大的海上軍隊,所以在二戰中德國兩面受敵,東西作戰,導致他們的資源消耗的更加的快,還有美國加入到同盟軍,這是德國必敗的一個關鍵點,面對英國和蘇聯壓力都非常的大,如果再加上當時擁有軍事工業最強大的美國,就算德國擁有原子彈,也非常的難反敗為勝。

    當時的美國也就製造出了三顆原子彈,而美國作為二戰中軍事最強大的國家,而且他們的資源非常豐富,才製造了三顆原子彈,而德國一直和蘇聯站著戰鬥消耗的資源非常的多。

    問德國的技術上非常的成熟,但是德國的資源是一個致命的弱點,要製造原子彈,需要的原材料是鈾礦,如果單幹,德國自己國家的資源,根本就不可能製造出多個的原子彈,所以美國也可以從這一點,推測出德國所擁有的原子彈數量,就算當時德國擁有原子彈,蘇聯美國英國也不會後退。

    蘇聯和美國的國土面積非常的大,蘇聯是全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而德國有兩三個原子彈,扔下去之後,也不能左右大局,而且還會加快了戰爭的結束。

    當年美國把原子彈投放到日本,是把原子彈裝在轟炸機上,而當時的德國並沒有這樣的轟炸機,所以他們也不可能把原子彈投放在美國的國土上。

    戰爭拼到最後拼的就是資源,因為在強大的資源面前,所有的戰術都是虛的,德國從一戰戰敗之後20年又重新發動二戰,他們發展的時間是非常短的,準確的說,他們從1935年才開始慢慢的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和工業,戰爭是需要很多的資源,如果工業不夠強大,那麼後備的資源就跟不上,總不能用刺刀跟機槍對打吧!

    當時德國已經開始在研發核武器,只是美國的科技力量比德國的科技力量先進一些,所以他們比德國先研發出原子彈,而且美國的國土上並沒有遭受到戰爭,所以他們可以安心的研發自己的核武器,而德國在蘇聯開始反撲的時候,整個國民非常的慌張,而且在出現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很多的軍隊開始從老百姓那裡拿東西,這也讓很多的德國老百姓,對二戰已經失去了信心,有部分德國的科學家也不想幫希特勒研發核武器,美國的立場又不同,他們是為了讓法西斯快點的投降結束,所以他們是站在正義的一方,他們可以安心的研發核武器。

  • 5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假如德國真的製造出原子彈了,並且能將之量產,那麼絕對是一場災難,二戰肯定會被改寫,我們不妨開開腦洞探討一下。

    所以那些關於德國能不能研究出來,怎麼研究出來,有沒有條件研究的歷史這裡就不說了,老王以前寫過多篇德華人的鈾計劃文章,感興趣的可以自行去扒一扒。

    假設德國能研製出廣島和長崎原子彈對等威力的核武器,這將成為德國的殺手鐧,完全是十足的決戰武器,2萬噸級當量的原子彈足夠摧毀當時的大城市,對毫無核武防禦能力的國家造成毀滅性打擊。

    雖然德國一直在航空投送能力上比較弱勢,但他們有個與核武器最好的搭檔——V2飛彈。這種原始版本的彈道導彈曾經給英國帶來巨大的恐慌,僅攜帶的TNT戰鬥部就能爆發出炸爛半個街區的威力,當時的人們除了指望這玩意兒打歪外沒有任何的有效反制方法。

    搭載原子彈的V2飛彈毫無疑問將是英國最大的噩夢,倫敦的下場可能會比廣島和長崎更加悲慘,淪為納粹無差別轟炸下的瓦礫。同時英國的工業城市、軍事基地、機場、港口都會受到慘痛的核打擊——前提是希特勒下得了這種決心,畢竟核武器攻擊連帶的倫理問題很難忽略。

    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納粹決定大規模運用原子彈開路,那麼英國除了投降別無它法,不投降也沒轍,被核彈炸廢的土地沒有什麼價值。

    倒是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比較難辦,他們與第三帝國的樑子已經結下了,而且也有研究核物理的曼哈頓工程,水平比德國只強不弱,納粹的原子彈可以將美軍趕出英國,但這無疑會刺激美國加大步伐推進曼哈頓工程,這會比歷史上羅斯福逝世後杜魯門的推進力度還要大。要不了多久,美軍就會攜原子彈捲土重來。

    不過假設納粹的研究能力更逆天一點的話,他們可以研究出核魚雷,然後像“擊鼓行動”那樣,透過遠洋潛艇進攻美國的港口,只要摧毀了大西洋沿岸的美國重要港口,美軍對德國恐怕是有力也難使。

    這樣的話,美軍最好的出路便是加大對蘇聯的援助和支援,乃至直接從蘇聯這邊上援兵,從東線的大陸方向直推西方。德華人倒是可以繼續大肆發動原子轟炸,問題是炸掉的地方他們也難以扼守,搞不好會在東歐至西伯利亞之間造成大量的核汙染地帶。

    不過在德國的原子彈建功英國之時,歷史可能也會開個插曲,雖然盟軍暫時沒有原子彈,但這不代表他們一點反制都沒有,比如生化武器這個“窮人的原子彈”,反正德國已經開了核武器這個口,那麼有什麼理由認為盟軍不會瘋狂動用化學武器呢?透過航空優勢,他們完全可以用化學武器做出與納粹原子彈幾乎同樣的事,只是手段上要苛刻和麻煩許多罷了。

    等到美國的曼哈頓工程開花結果,德華人的核戰爭恐怕一點優勢都不會有了,到時候化學武器與核彈紛飛,地球打成小破球,無數城市被炸成廢土,然後二戰勝利結束,留下投降的德軍們揮著小鏟鏟清理廢土。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二戰的結局除了更慘一些外,不會有什麼本質的變化,最大的改變是戰後的世界經濟會更加難以復甦,歐洲很有可能就此徹底玩完。而從德國那繳獲到原子彈的蘇聯也會更早的獲得核戰爭能力,於是,歷史又被扭回了冷戰這條軌道。因為這條歷史線上早已爆發過核大戰,冷戰也可能會更容易變成“熱戰”。

  • 6 # 貓旭旭001

    可以參考美劇高堡奇人,歐洲其餘地區落入軸心國手中。蘇聯在1941年崩潰及被納粹佔領,大部分的斯拉夫人被滅絕。戰爭中倖存的斯拉夫人被限制在一個類似保留區的封閉區域中。日本猛攻珍珠港,完全摧毀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由於日本軍力擴張,日軍在1940年代初期攻佔了夏威夷、澳洲、紐西蘭及西南太平洋。在此以後,美國落入軸心國之手,許多重要城市受到嚴重損毀。到1947年,同盟國向軸心國投降。美國東岸被德國控制,加州及其餘西部各州由日本管治。美國南部各州以一種假獨立形式存在,猶如維希法國之類的傀儡政權。洛磯山脈各州及中西部大部分地區維持自治,因為德日雙方認為它們不重要,也可作為緩衝區。在希特勒(Adolf Hitler)梅毒不治之後,納粹黨總理馬丁(Martin Bormann)繼位為德國領導。納粹人創造了殖民帝國,繼續那些他們覺得低下的種族大屠殺,屠殺他們控制範圍內的猶太人(Jews),和在非洲發動大量的種族滅絕屠殺。他們也追求宇宙探索和體驗新科技,例如電視,透過德國的傳播。同時日本在大部分亞洲和大平洋上的領土上,繼續較和平但絕對不民主的統治。而就像現實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和蘇聯一樣,日本和德國彼此都互不信任。在小說過程中,馬丁(Martin Bormann)死了,其他納粹人,像是約瑟(Joseph Goebbels)和海德克(Reinhard Heydrich),競爭成為德國總理(German:Reichskanzler)。各式各樣的納粹派系團體被描述成不是尋求和日本開戰,就是對太陽系殖民感興趣

  • 7 # HuiNanHistory

    如果是德國首先製造出原子彈,結果一定是災難性的,而首當其衝的受害國家一定是蘇聯。

    在二戰期間,相較其他歐洲戰場的國家而言,德國和蘇聯的戰爭尤為激烈。

    儘管在珍珠港事件後,德國和美國曾經於1941年12月7日互相宣戰,但直到諾曼底登陸前,美國的戰爭重心始終在太平洋。

    也就是說,軸心國和同盟國的戰爭,分佈以美國對日本、蘇聯對德國而展開。

    美國和德國的軍事戰鬥,充其量只是在北非、地中海等地,這並不是最主要的戰場。

    1944年諾曼底登陸後,德國和美國才真正展開大範圍的正面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德國搶先發明原子彈,其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必定不是同盟國的英美,而是蘇聯。

    蘇聯讓德國付出了很多代價,希特勒對蘇聯的仇恨很深,他必定會不遺餘力地報復蘇聯。

    透過原子彈逼退蘇聯後,德國必定會以此來震懾美國,要求美國與其和談,進而犧牲掉英國。

    這才是希特勒可能做的事情。我這麼猜測是有證據的,因為希特勒就曾經計劃要對蘇聯動用化學武器,只是擔心對方會報復,所以才打消了念頭。

    現在如果自己手上握有別人都沒有的原子彈,你猜希特勒會不會用呢?

    如果蘇聯戰敗,同時美國被逼退,對於全世界而言,無疑是一場噩夢的開始。

  • 8 # 始終先生

    如果當時德國製造出了原子彈,對其他國家一定是災難性的,世界現在會變成什麼樣子,我不敢想象,只能分析一下當時希特勒都做過什麼瘋狂的舉動,讓大家自行腦補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吧.

    二戰時期的德國,科技有多強大?

    二戰時期的德國,被稱為邪惡軸心國,當時德國軍方科學家研製出了很多高科技武器,或者被稱為黑武器。

    1.世界上第一種實戰型噴射機,德國Me262。

    1942年7月18日,首席試飛員弗·文德爾在德國的萊普海姆機場上空舉行了一次劃時代的飛行,大戰中最成功的實戰型噴氣戰鬥機Me262問世了。但是由於資源短缺和盟軍的轟炸,Me-262直到1943年6月才開始生產。

    2.超強的導彈。世界上第一種反艦導彈,德國Hs283A;世界上第一種制導炸彈,德國弗裡茨X;世界上第一種防空導彈,德國"萊茵女兒"型;世界上第一種空空導彈,德國X4型;世界上第一種反雷達導彈,德國BV246;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導彈,德國X7"小紅帽"型;世界上第一種彈道導彈,德國V2;世界上第一種巡航導彈,德國V1。

    3.世界上最重的坦克---鼠式坦克

    "鼠式坦克"在二戰期間以龐大的車體和極大的重量為人津津樂道,這款在二戰期間德國設計的超重型坦克,重達188噸,是當時世界上最重的坦克,放到現在依然是世界第一重坦克。

    再說一說當時德華人做了哪些瘋狂的舉動

    1.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巨炮---古斯塔夫巨炮

    1942年初,一種炮管長達32米,火炮在戰鬥狀態的全長達53米,高12米,全重1488噸的超級巨炮被德華人建造出來,這就是古斯塔夫巨炮。由於巨炮太過龐大,無論運輸和使用都十分的困難,該炮被安裝在為其特別生產的列車上,運送到陣地後,用2臺巨型起重機吊裝底座,然後安裝炮架、炮管和裝彈機構,全部工作由1名少將指揮1400餘人奮戰3個星期才完成,它的炮彈也是駭人聽聞,每一枚穿甲彈重7.1噸,一枚高爆彈重4.8噸,推進燃料在1.8噸到2噸。

    在對蘇聯的進攻中,古斯塔夫巨炮的威力被完全展現出來,1942年6月5日,古斯塔夫在2臺大功率柴油機的驅動下緩緩駛出參與了對塞瓦斯托波爾的攻擊,火炮背後的起重機把7.1噸重的炮彈送入炮管,震天動地的一聲巨響,打響了德軍對塞瓦斯托波爾的最終審判的鐘聲。  這枚炮彈準確的落在了蘇軍的陣地上,瞬時間一大片建築物和永久性防禦工事被夷平,塞瓦斯托波爾的陣地上出現了猶如4個美式足球場一樣大的深坑,將蘇軍精心建造的永久性防禦工事直接炸出了核心,30米深的防禦工事就這麼被直接炸穿。在蘇軍還沒反應過來,卡爾等重量級巨炮也紛紛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火力傾瀉到蘇軍的基地裡面。古斯塔夫對白涯據點的攻擊,古斯塔夫一炮直接打穿了10米厚的混凝土防禦工事,把裡面的彈藥庫引爆。劇烈的連鎖爆炸直接把海灣裡面的一艘船震沉。從6月5日到6月17日12天裡,古斯塔夫總共發射了48枚炮彈,摧毀了“斯大林”“西伯利亞”“馬克辛姆高爾基”炮臺,與多資料點。其中白崖完全炸沒了。戰後的塞瓦斯托波爾已經沒有什麼建築物還能屹立不倒的了。

    2.陸地巡洋艦---巨鼠P1000巨型坦克

    1942年6月23日,武器裝備局任職的Dip. Ing. Grote 博士建議發展一種車重為1000噸的新型坦克。希特勒本人對這個專案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允許克虜伯公司對其進行研發。這個專案命名為克虜伯 P 1000(Ratte-老鼠)。這種“陸地巡洋艦”有35米長、14米寬、11米高。P 1000 坦克每側將安裝由三條1.2米寬的履帶接成的3.6米寬的履帶,如同那些在煤礦中使用的開掘機。

    1942年12月,克虜伯公司又提出了一個1500噸坦克——P1500 的新設計方案。它的前裝甲有250mm厚並安裝800mm口徑的“多拉”臼炮,有可能還安裝兩門150mm 火炮。P 1500安裝兩或四臺潛艇用的柴油發動機。

    當然,這個計劃最後並沒有實施。

    3.超級黑科技---Go-229轟炸機

    最初的時候這款轟炸機具有三個原型機,前兩個已經被德國銷燬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第三個原型機,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美國軍方繳獲了這架原型機,並且存放在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中,同時美軍認為這架原型機是全球最為寶貴的財富,證明了納粹時期德國科學家恐怖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4.瘋狂篤信玄學

    納粹德國在1938年和1943年,經希特勒批准,由黨衛軍領導者希姆萊組建了兩支探險隊深入西藏,他們的目的是去尋找""舊耳曼民族祖先""—亞特蘭蒂斯神族存在的證據,這一切的根源來自於可以創造不死軍團的""地球軸心""。除此以外,希特勒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尋找傳說中的""香格里拉"",可讓人獲得永生。

    希特勒本人十分篤信,想要統治全世界,靠德國本身的實力是不夠的,而地球上一定存在某些人類認知外的東西,可以幫助其同一世界。

    當時加入探險隊的博物學家恩斯特·塞弗爾等人從當地人口中得知在西藏地區可能有一個名叫沙姆巴拉的洞穴,據說那裡隱藏著蘊含無窮能量的""地球軸心"",誰能找到它,就可以得到一種生物場的保護,做到""刀槍不入"",並能夠任意控制時間和事件的變化。希特勒和希姆萊對這一資訊十分欣喜,並因此而瘋狂。德國探險隊在西藏一共尋找了7年之久,直至納粹戰敗,這一計劃才宣告結束。

    透過上述對二戰時期德國的科技水平和瘋狂行為的介紹。我想大家應該都十分慶幸,還好德國當時並沒有研製出原子彈,否則世界將陷入無限的黑暗之中..

  • 9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如果二戰後期德國掌握原子彈,這將使第三帝國成為遊戲改變者,這取決於他們的意圖是什麼。戰爭後期他們所需要的,一個遊戲改變者,原子彈就是,就像美國投在日本長崎的原子彈,原子彈將起到重要作用。當你一次又一次地研究德國核武器時,你會讀到從事該專案的科學家停止了前進的勢頭。然而,據說德國繞過了重水,直接使用鈾,並在黨衛軍的直接控制下使用。

    戰爭期間,德華人一方面著迷於攻擊美國胡佛大壩,另一方面著迷於轟炸紐約市。最有可能的是,任何完全可操作交付使用的原子彈都只會摧毀紐約市。當時的美國只有一枚試驗的原子彈,完全不能威脅德國。而德國原子彈的威力將使英美不敢發動諾曼底登陸。原子彈將使德國西線無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蘇聯人透過他們控制的鐵路將部隊源源不斷運往德國。德國可以透過原子彈威懾蘇聯進攻的步伐,也可以直接打擊蘇聯集中的部隊和物資。

    原子彈能打亂蘇軍的進攻態勢,德國沒有西線之憂,將兵力集中用於東線,蘇聯將處於被動。 德國最好是與各方議和,各自罷兵。否則美蘇抓緊時間掌握原子彈後,德國狹小的國土會遭受滅頂之災。

  • 10 # 好睏君

    你的想法,已經有人解答了。

    書:《高城堡裡的人》是由菲利普·迪克著創造的一部美國小說。在1963年獲得了雨果獎。以《易經》牽引情節,透過對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人物的穿插描述,講述了一個反轉過來的“歷史”——同盟國在二戰中戰敗,美國被德國和日本分割霸佔,探討了正義與非正義、文化自卑和身份認同,以及法西斯獨裁和種族歧視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後果。

    美劇:高堡奇人,建議你可以看看。

  • 11 # 隨心隨意性情中人

    我說二戰中德國研製出原子彈直接的後果就是蘇聯被打敗,德國統一歐洲

    這只是想象而已,因為歷史已經證明了德國的失敗。

  • 12 # 盧樹仁

    二戰期間,如果德國造出原子彈,二戰的勝利可能延長好多年,那戰爭會更力殘酷,還會死更多人,,終究德國會滅亡,歷史已正明瞭這一點。

  • 13 # 張禕驍

    贏的二戰將變的更艱難,雖然原子彈威力巨大,但是當時還沒有和火箭結合起來。加上當時的飛機運輸能力有限,再說當時的工業水平製造原子彈也是一項比較難的事。結合實際國情,法西斯同盟已經沒有足夠的軍隊和國力支撐打贏這場戰爭了。原子彈只能改變區域性戰爭,對結果不會有太大影響。

  • 14 # 重大現場

    結局只有一個,德國的結局更加悲慘,甚至沒有機會獲得二戰之後的經濟復興。

    德國確實為當時核物理研究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如果努力一點,那麼可以搶在美國之前,完成原子彈的研發工作,但是德國要成功造出原子彈,確實存在很多困難,尤其是這種技術非常的複雜,不可能在1944年中期以前完成研發,很可能要在1945年元月前後,也許就是阿登戰爭時期,那時是否研發出這款武器,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大的意義了。

    德國不可能實現進行原子彈的大規模生產,即便美國在當時擁有全球最好的條件,也僅僅生產了幾枚原子彈,以德國的條件,能生產二到三枚原子彈就不錯了。每枚原子彈的使用也許只能改變一場區域性戰役的命運。

    自從進入1944年春季之後,整體上德國已經大勢已去,沒有翻盤的機會了,東線的蘇軍已開始大反攻,西線的盟軍也完全大反攻的準備,進入下半年之後,東西兩線形成對進之勢,德軍在區域性取得幾個戰役勝利對全域性已經沒有影響了。

    所以僅靠幾枚原子彈的使用,就想改變二戰的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其實德國有沒有機會使用都是很大的問題,更不要說,一旦使用可以招至更大的報復。無論是蘇軍還是盟軍都不可能對德國使用原子彈的事情毫無感覺,必然進行更大規模的報復,這可能影響到德國戰後的安排,原子彈在戰後造成的影響遠遠超過戰場上的影響。

  • 15 # 毒刺劍客

    第一,德軍會對蘇軍使用核武器,導致蘇德戰爭的形勢再次逆轉,蘇軍整建制大兵團被核武器消滅,直接導致蘇軍退回本土開始防禦,防止核轟炸的地下工程開始建造,直至蘇軍無力對抗德軍,最後投降。

    第二,英國會向德國求和,畢竟英倫三島更加經不住核打擊,為希特勒對英國沒有太大興趣,應該會接受英國的求和,從此英國偏安一隅,再也沒脾氣。

    第三,美國會立刻設法和日本談判,並從歐洲大陸撤軍,撤到本土開始防禦,透過談判結束美日太平洋戰爭。

    第四,德國重新控制歐洲大陸,變成舉世無雙的超級大國。美國也會把亞洲利益拱手送給日本,乖乖退回本土。

  • 16 # 大唐陌刀

    如果德華人真的率先造出了原子彈,並且原子彈每個月的產量能達到3枚(美國到1945年10月以後平均每月能夠生產3枚原子彈),我個人認為這樣真的可以改變二戰的結局的!

    假設希特勒秘密擁有了原子彈這種大殺器,第一次使用他必定會謀求最大最震撼的戰果,蘇德戰場無疑就是最好的首選之地:希特勒會把德國坦克叢集和大部分飛機全部調到蘇聯戰場,並把坦克密集的部署在一起,作出要用數千輛坦克閃擊莫斯科的態勢,迫使蘇聯一方也集結數千輛坦克進行坦克大決戰!剩下的就是在最合適的時機和最有利的地形引爆原子彈了...,數枚原子彈的核爆炸將對蘇聯的坦克裝甲叢集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與此同時德國飛機傾巢出動空襲莫斯科,德國轟炸機在上千架德國戰鬥機的護衛下飛抵莫斯科,其中一架在克里姆林宮上空準確投下了一枚原子彈,斯大林生死未卜...,在蘇聯人巨大的恐慌和混亂中德國坦克叢集順勢攻入了莫斯科,希特勒的陰謀變成了陽謀。

    在超越一切的力量面前蘇聯最終也會被征服,不要說蘇聯在短短几年後研製出核武器的事,蘇聯在1949年成功研製出核武器的前提是俘獲大批德國核科學家的結果,靠蘇聯自己短時間內研製出原子彈是不現實的!

    在西方國家中,德國的V-2導彈襲擊本已經嚴重打擊了英國計程車氣,倫敦如果再遭受一次原子彈轟炸將對英國造成更加毀滅性的打擊,不過希特勒一直認為英華人雖然不如他們日耳曼人高貴,但也還屬於有搶救價值的人種,所以也不會使用太多的原子彈去轟炸英國,在希特勒的核武器面前英國投降已成必然的選擇!

    美國距離德國遙遠,美國本土暫時是安全的,但是美國軍隊在見識了原子彈的巨大威力後也不會集結重兵對德國進行類似於諾曼底登陸這樣的自殺攻擊了,而且英國投降後英軍已已經加入了軸心國的陣營!所以美國和德國有條件的談判停火也是必然的,同盟國已然土崩瓦解!

    接下來的亞洲戰場,中國國民政府失去了美蘇的支援,中國抗日戰場將相當不樂觀,國民政府極可能投降或者流亡海外。日本向東攻擊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力度將加大,東南亞,南亞都將淪陷,德日兩國也許會在中東匯合。剩下的美國,沒了蘇聯,英國和中國後,將永遠被限制在美洲大陸,南美都會被德國的勢力侵入,德國將成為新的日不落帝國!

  • 17 # 孤單的雪月

    反對上面諸位回答。

    先亮結論:德國研製出原子彈不會對二戰大致結果有任何影響,美國會成為最大獲益者。

    所有認為原子彈可以改變戰局的人都忽略了一個基本問題,那就是怎麼把原子彈丟出去。

    美國開發戰略轟炸機,號稱“30億美元的豪賭”(原子彈開發成本只有20億)。日暮途窮的德國,從來沒有在戰略轟炸機上做過一分錢的投資,換而言之,德國有了原子彈,也不可能威脅到美國和蘇聯工業區。

    什麼,你說V2?

    使用Me262轟炸機投彈倒是相對靠譜,但是首先他得把載彈量擴大八倍,然後解決這時要面臨的速度和發動機問題。

    (Me262轟炸機載彈量以500kg為常見,載彈飛行時速在600公里以上,而小男孩重量是4噸)

    所以得出結論,德國擁有核武器的唯一使用方法,就是當做核地雷阻止蘇聯大軍入侵,並在蘇聯大軍尚未獲取原子彈情報的情況下對蘇聯軍隊造成殺傷。

    再進一步,轟炸機去蘇聯西部地區投彈。

    這就是極限了。

    再第一枚原子彈爆炸後,德國就會面臨美國史無前例的空中封鎖,他們不可能有機會使用核武開路陸軍推進的反攻。

    只能被動防守,直到1945年。

    然後,美國也搞出核武器了。

  • 18 # 東龍45

    二戰中,德國要是造出來了原子彈一定會用,。但是,德國不可能造出來,一,希特勒對投入大,產出慢的東西不感興趣,對原子彈的巨大威力沒認識,。二,英國早就緊盯著德國的原子彈生產程序,多次破壞,兩次成功的放掉造原子彈必須要的重水,使德國的計劃推遲了好長時間,德國高層由於認識不足,還渾然不知,。三,德國國力中等,戰爭急需各種現實的武器裝備,如飛機,大炮,坦克,潛艇,後期頭號是V一1,V一2導彈,沒有閒錢幹這東西了,。可是美英很恐懼,在法國登陸後,花大力氣衝向那裡,佔領後一看放心了,德國離原子彈實用還差很遠很遠。

  • 19 # 鐵匠工坊

    二戰中德國有沒有原子彈對德國成敗本身沒多大影響,最多隻會提早出現冷戰中核力量的普及罷了,世界格局會有所改變,但是仍舊是大國主導天下的那種。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核武器本身是需要大量的前提性研究才能實現的,而德國在二戰前就屬於被《凡爾賽和約》嚴格限制的國家,在這方面的研究肯定會引起情報部門的重視。世界上比較著名的間諜戰也都發生在二戰和冷戰當中,就跟英國和德國之間的密碼戰、蘇聯間諜套取美國核計劃成果一樣。

    所以說如果德國研發核武器,當時的世界性大國肯定不會不知道,也就會隨即出現破壞和情報的套取,所以說大機率德國研發了核武器之後不長時間內,美國、蘇聯、英國都會有隨即出現核武器,那麼也就會重新回到冷戰中的核均勢狀態,誰也不敢打核戰爭。

    其次,有沒有原子彈本身不是太過分可怕的事情,能不能把原子彈扔出去才決定了原子彈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因為原子彈本身有一定的臨界質量,必須達到一定的核原料濃度和質量之後才能引發鏈式反應。例如早期的美國原子彈“小男孩”的重量就高達4000公斤,這相當於一個什麼概念呢?德國在二戰中主流的He-111轟炸機內部彈倉只能裝2噸炸彈,也就是說當時德國轟炸機很大程度上是裝不了小男孩這種核彈的,而核彈頭小型化的難度遠比核彈研發的難度還要大,對於德國這種戰術空軍來說根本就很難有什麼遠端投放能力。

    再者二戰當中德軍在西線戰場的制空權在美國參戰之後就迅速喪失,沒了制空權他拿什麼核彈去打人,轟炸機被人打掉在自己領土上苦的可是自己。

    即便用導彈運輸,德國當時的V1和V2導彈的戰鬥部重量一噸以內,V1戰鬥部850公斤,V2戰鬥部980公斤,塞當時的原子彈戰鬥部根本塞不下,所以說也沒什麼好影響的解決。

  • 20 # 子夜羌笛

    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其實是比較早開始研製原子彈的國家。最終沒有成功研製出來無非兩方面原因:一是因為其國家資源有限,在展開大規模戰爭的同時很難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全力研製原子彈。尤其是核裂變需要用到的鈾235更是德國稀缺的。二是由於盟軍派出的特工和抵抗組織多次偷襲了德國位於挪威的重水工廠,使其研製過程因為原材料的損失而大受影響。

    退一步講:即使德國擁有了原子彈,或者首先擁有了原子彈,要徹底扭轉二戰的戰略態勢也是很難的。研製出原子彈與能夠快速批次生產原子彈還是有區別的。如果不能做到快速批次生產,一兩枚類似廣島投放的原子彈破壞力並不一定能使盟國妥協。更為重要的是:原子彈的投放是需要載具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許多愛好軍事的朋友都聽說過“三位一體”的核打擊力量。所謂“三位一體”,指的其實就是戰略導彈、核潛艇潛射導彈、戰略轟炸機這三個核武器的主要投放途徑。彼時的德國雖然已經擁有了最為原始的巡航導彈V1和V2飛彈,但導彈的運載能力、射程、穩定性、精度其實都難以達到可以攜帶核彈頭(彼時的原子彈體積、重量還十分的龐大,沒有今天小型化的水平)的能力。核潛艇對於當時的工業水平還是無法企及的。所以,類似美國在廣島空投原子彈的做法成了當時原子彈投放最為靠譜的一種方式。且先不論德國是否擁有美國B29超級空中堡壘那樣的大運載量戰略轟炸機,二戰後期歐洲戰場的上空的制空權已經幾乎全部落入了盟軍手中,大型轟炸機一起飛恐怕就已經被盟軍的雷達和殲擊機群鎖定了,想要經過遠距離飛行成功投放原子彈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當然,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種核武器主要投放方式,還有一種非正規的投放方式就是類似今天恐怖分子的人彈、汽車炸彈等等。要將當時個頭體量巨大的原子彈瞞天過海安全運送到同盟國腹地再引爆,難度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因此,即使納粹德國先於盟國研製出原子彈,要想徹底改變戰爭的結果也是不可能的。有了這個核武器的底牌最多也就是能夠給希特勒在與西方盟國媾和時增加一個砝碼,使西方盟國能夠以更妥協的方式接受納粹德國的投降,從而避免德國被紅色蘇聯徹底擊敗的結果。但如果是這樣,東西方對峙的冷戰鐵幕恐怕就要以更激烈的方式提前拉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朝有沒有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