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若楊先生
-
2 # 來世做個熊貓
女子傷春。
這個涉及到的因素很多。
首先從萬物生長的規律,我解釋一下自己的觀點。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起點。一般情況下大部分植物都會在這個時間段開花授粉為後續的繁衍生息做準備。
好多動物也都在春天交配,尤其是哺乳動物巨多,一般幾個月就出生了,春天食物開始增多,到了夏季秋季更多,這就為後代有充足的食物多出了足夠的時間。如果是夏季或者秋季受孕,到了秋末食物大量減少不利於下一代的存活。這是從自然因素產生的一種原因,
女人絕大部分本來就是感性動物,到了春天,正是心花怒放的季節,心裡的活動比較強烈,這個時候尤其是進入青春期以後對於感情的更加憧憬。所以女子在春天的時候容易心傷。
男子悲秋。
同樣也是自然規律和自身的心裡活動有關係。
秋天正是萬物收貨的季節,植物在春天授粉後經過長時間的生長(光照時間長,水分充足,等自然因素)果實,種子成熟,為來年開春做足了準備。
動物到了秋天,大部分小哺乳動物會儲存食物,為過冬做準備。儲存不到就過不好了,大的動物在冬天會比較缺食物,這時候動物死傷就比較多。尤其是雄性的動物日子就比較焦慮。
男人到了秋天,收穫不如意的時候,沒有建立事業的時候心理活動就比較難受,尤其是陰雨連綿的秋天,更容易引發男子的悲傷。
從中醫角度解釋,女人屬陰,春天陽氣生髮,肝火上升,女人就容易發脾氣,這也是引發傷春的一種原因;男人屬陽,秋冬屬陰,心神不寧,男人就容易傷神。
總之女子傷春,男子悲秋的原因很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句話也能體現人的心裡活動與自然的規律有關係。
-
3 # 拾憶日記
所謂女子傷春男子悲秋,說的就是這個人女人有一顆敏感的心,看到春天的花兒落了,就知道春天就要過去了,便想到青春易逝而感到傷心。男子傷秋是說秋天到了,看到萬木凋零,而引發出對人生的悲嘆。所以往往文人總是易感一花,一草,一鳥,一蟲,一山,一石而激起思想的火花。君不聞“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淚眼問花花不語,”“一川煙雨,滿船風絮,”,這些都是詩人對大自然的感傷。
像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其實在古代易家看來,實際上就是女子是屬陰,容易跟春天的生髮之氣相沖。在萬物生長髮育的時候,就容易引發女人對生鬱本能的這種衝動。
在另一方面,在春天女子生陰的時候,情志會影響生理現象,一般在這個時候影響的是肝和腎。
像抑鬱的這些問題,基本上都是屬於肝和腎的問題。相對男子來說,男子屬陽,就比較容易跟秋冬的陰氣相沖,所以像男子到秋天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慷慨激昂。
秋天都是結果的季節,男子到了這個時候,看到這個莊稼、果樹碩果累累的,再一想到自己的事業、成就一無所成,就非常容易感覺到悲傷,有一種悲從中來的感覺,這也是一種情志,所以往往男性在秋季,比較容易衝動一些。
-
4 # 黃豆甲方
中國的傳統文化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法則,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地萬物都隨時而動,幾千年來,經過文人騷客的描述,一年當中的四季也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被用文字記錄在各種文學作品中並流傳下來。
1.女子傷春,就是女子在春天容易產生抑鬱,悲傷之情。
春天代表新生,代表生機,代表活力。
中國著名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就說過,女子性陰,屬陰,容易跟春天的生髮之氣相感。這是因為女子在人類社會中承擔著孕育下一代的重要職責,是生長和發育的象徵。而同樣代表著生機活力的春天自然而然的就引發了女子對生育本能的衝動;而女子本性陰,如果在春天的時候沒有懷孕,沒有生育,會引發本能的傷感之情。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正是這一現象的描述。
2. 男子悲秋,就是男子容易在秋天的時候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慨。
萬物都講究相生相剋,既然女生性屬陰,男子則屬陽,代表著陽剛,自然容易跟秋冬的陰氣相悖。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看到萬物都結果了,如果男子這個時候還是一無所成,很容易就感時傷懷。或感嘆命運的不公,或嘆息懷才不遇。
再加上文人墨客的修飾描述,秋天的悲傷沉重之情越發的深刻。杜甫在他的作品《登高》中“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正是對這一現象的形象描述。
-
5 # 朵朵老師81
因為夏天要來了,還沒有減肥,穿裙子不好看,所以女子傷春。因為過完秋天離過年不遠了,口袋裡沒有幾個錢,所以男子悲秋。
-
6 # 石頭小帥哥
這跟我說的是我們這裡的觀點。
女子傷春,那是你到春天的時候男人就要出去幹活兒啦!
男子悲秋,秋天的莊稼都熟啦男人回不了家收莊稼。
個人觀點
-
7 # 日月明明666
關於“女子傷春,男子悲秋”的原意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女子見春天到來,又一年過去,自己的青春隨著時間流逝,所以會覺得傷感;而男子看秋天已至,感懷時光不再,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因此覺得悲傷”。另一種說法是“女子見春天衰萎的落花,傷感自己的容顏隨時間老去,美麗不再;男子見秋天落葉凋零,感慨自己功業不成,短短人生就要如落葉一樣結束”。這兩句話發展到現在已經簡化成了傷春悲秋,是指一個人很敏感,就像林黛玉那樣,看到花落水流、樹木凋零都會傷心。“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一川煙雨,滿船風絮,梅子黃時雨”,這些經典的詩句都是對多愁善感之人的最佳寫照。但是,肺主悲,悲傷過度就會傷肺,而且情志病很難醫治,因此古人採取了生活對治的方法。
-
8 # 冷眼覌天下
女人傷春 男人悲秋
涼風習習,秋意漸濃。獨自憑欄遠眺,陡然間想起一句俗語:“女人傷春,男人悲秋”。
為什麼女人到了春天易傷感,男人在秋天多悲情呢?
說起傷春,唐代詩人王昌齡的《閨怨》可算是經典之作。
閨中少婦不知愁,
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
原來天真浪漫、衣食無憂的上流貴婦,乘著春色梳妝打扮,登樓賞景,卻因為忽然瞧見新綠的楊柳枝,不禁觸景生情,情思頓生。春去春來,柳枯柳榮。當年夫婿領軍遠征,門前折柳惜別,如今物是人非,夫妻遠隔千山萬水,怎不叫人思緒不寧,懷愫暗生呢?此時,一種強烈的悔恨襲上心頭——如果當年不敦促他謀取官職,只過平淡舒怡的田園生活,一家人長相廝守,該多好!
王昌齡的筆下,貴婦因突見柳枝吐綠,想起遠在天邊的心上人而悲從中來。司馬札的《宮怨》則透過春花飄落,感嘆女人紅顏易老,美貌不在。
柳色參差掩畫樓,
曉鶯啼送滿宮愁。
年年花落無人見,
空逐春泉出御溝。
柔順的柳條在春風中輕輕搖曳,雕樓畫棟在柳樹叢中落隱落現。鶯聲宛轉,百花齊放,本該是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但是,這柳色,這鳥啼,不但沒有給院中的女人帶來美的感受,反而引起她莫名的傷心和無盡的愁緒。
br>又是一年的落花飄零,隨水而逝,不管是“無人見”,還是“空逐春泉”,都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女人韶華易逝,青春消磨的哀怨之情。
與女人傷春一樣,男人到了秋天日子也不好過。感嘆光陰易逝,勸君珍惜少年時光的有朱熹的《偶成》。
少年易老學難成,
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
階前悟葉已秋聲。
從池塘春草到梧葉秋聲,似乎尚未察覺,就已經季節更迭、物換星移了。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青春年少時的人與事歷歷如昨,轉眼間,已鬚髮皆白,蹉跎一生。
朱子之詩以季節作比喻,告誡人們年輕時就要發憤圖強,這樣,到老時才不會因虛度年華而後悔。其實,世事紛雜,人事難料,到頭來後悔的豈止是虛度年華的人!
最讓我心顫的是王績的《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太陽快要落山了,而“我”卻不知該歸向何方?層層山林都染上了秋天的顏色,重重山巒披覆著落日的餘暉,眼前一片深秋日暮的景象。你看那:牧人驅趕牛羊返回家園,獵馬引領著鳥獸從身旁飛馳而過。大家相顧無言,因為彼此間並不認識。此景此情,“我”長嘯高歌,正在尋找一處深山老林作為隱居之地。
從詩中蕭瑟閒逸的景色,不難體會到詩人孤獨抑鬱的心情。
三年後的秋天,我也要歸隱了,到那時,我欲何依呢?
女人傷春,嘆容顏如花,鮮豔易凋,歲月無情;嘆郎君或人在天涯,或心在遠方,無所依偎。男人悲秋,嘆人生過半,事業無成,情何以堪;嘆心願未遂,好夢難成,悲從中來。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長空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傷春時,遊玩、購物、美容化妝;悲秋時,喝酒、唱歌、高談闊論。也許,這是治傷療悲的良藥。當然,心病最終還需心藥治,只有心胸豁達,行為灑脫的人,才能保持年輕的心態,才能看到明豔的春色和豐盈的金秋,才能感受到“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唯美和“正是橙黃橘綠時”的喜悅。
-
9 # 晨風絮語
這句話出自於清·錢謙益《李義山詩箋註》序:
綺靡濃豔,傷春悲秋,至於“春蠶到死”、“蠟燭成灰”,深情罕譬,可以涸愛河而幹慾火。
寫出了詩人對自然界變化的一種感傷心情。女子傷春、男子悲秋,主要是說世上不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有一顆敏感的心,女的容易在春天傷感,男的在秋天傷感。
古代每到春暖花開季節,女人們看到花開花落,心中的春情便被撩起,獨身的女人思慕戀人,離別的妻子想起遠方的夫君,守寡的婦人想起自己的亡夫。這就出現了“思春”、“怨婦”、“閨怨”等詞彙,也造就出許多描寫閨怨春情的詩人。
古代詩人王昌齡寫過一首詩《閨怨》非常形象的描述了“女子傷春”的心情:
閨中少婦不知愁,
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
這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描寫新婚妻子思念遠方丈夫的情詩。字裡行間可以想象出一個滿面愁容的少婦站在自家小閣樓上,遙望著遠方,後悔不該為了功名利祿讓丈夫離開自己到遠處做官。
“男子悲秋”說的是秋天到了,是收穫的季節,經歷了大半年的辛勤勞作,有人大獲豐收,有的人卻兩手空空。那些一無所獲的人看到萬木凋零,一年即將過去,便引發對人生的悲嘆。
這也是形容男人到了中年相當於到了一生之中的“秋季”,如果在這個時候還是心願未遂、無所成就,那麼這種“悲秋”之情尤為沉重。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這都是用來形容男子悲秋心情的。
女子傷春,男子悲秋是古代詩人對失戀男女和情感豐富男女在感情方面的一種描述,是詩人發自內心深處的一種獨白。
-
10 # 讀書是福
為何說“女子傷春”呢?這句話包含了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說:女子到了春天的季節容易感傷,因為看到春天萬物復甦、繁花似錦,又一年春天到來,容易聯想到自己再也不能像春天的花一樣重新綻放,而是又年長了一歲,還能有多少個這樣的春天呢?由此感嘆青春易逝、紅顏易老,所以感傷。以“女子傷春”為主題,感嘆青春易逝、紅顏易老的佳句隨意摘錄幾句:清代曹雪芹的《葬花吟》——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宋代辛棄疾的《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第二層含義是說:春天是孕育生命的季節,一切都煥發了新的生命,春日融融,鶯歌燕舞,女子體內和心中蓄著的慾望和春情也如春花般絢爛綻放,如此春光豈能獨守空房?所以,在春天女子就特別容易想念自己的心上人,恨不能和心上人夜夜春宵,所以白居易才會在《長恨歌》中大發感嘆:“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以“女子傷春”為主題,古代也有大量表達女子春閨中思念遠方丈夫或故去的丈夫的詩句,在此,隨意摘錄幾句:唐代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金昌緒的《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為何說“男子悲秋”呢?這句話包含了三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說:男子到了秋天的季節容易感傷,因為秋季本是收穫的季節,該當碩果累累之時,自己卻功名未建、壯志未酬,無顏以對家中父老和妻兒,由此心生愧疚和悲傷。這種感慨多發生在抑鬱不得志的青壯年男性身上。以“男子悲秋”為主題,反映男兒功名未建、壯志未酬的詩句有:唐代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唐代李白的《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第二層含義是說:秋天萬物蕭索,大地悲秋,秋之於一年,正如同人的暮年之於一生,由此感嘆歲月易逝,青春不再,常有英雄遲暮的悲涼之感。這種感慨多發生在英雄人物的晚年。以“男子悲秋”為主題,反映歲月易逝、英雄遲暮的詩句有:宋代柳永《八聲甘州》——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唐代李白的《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第三層含義是說:秋天滿目悽愴,盡是蕭條景象,很容易引起對遠方親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這種思念越是到了秋天會變得越濃烈。由秋天的景物、氣象而引發對親人、朋友連綿不絕的相思之情。以“男子悲秋”為主題,反映對親人朋友思念之情的詩句有:唐代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宋代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
11 # 黑貓芝士
這個說法最早可以從《淮南子·繆稱訓》中看到:“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
古人喜歡講天人感應、天人合一。自然的改變、節侯的推移在人的身上可以激起很多的感受。春季非常美,就像少女時代,春心萌動,但到了暮春時節,花落了,就像人的青春凋零,自然會讓人產生非常哀傷的感覺,秋天萬物凋零,肅殺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相當於人從壯年逐漸步入晚年,古代士人講究“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人之一生,來去匆匆,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留下來,百年之後,庸庸碌碌的人被世人遺忘,就與從沒有來過這個世上毫無分別。所以西晉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一個大將軍,鐵骨錚錚,居然在峴山流淚了,他說:“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年後有知,魂魄猶應登此山也。”連桓溫這樣的英雄也說:“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桓溫這句後來被庾信寫在《枯樹賦》的末尾,毛主席晚年就喜歡一遍一遍地讀《枯樹賦》,人說“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女子傷春、男子悲秋就是這種人生韶華已逝的悲涼感。
女子傷春的詩詞非常非常多,隨便說一說,就連南宋文武雙全的辛棄疾的詞裡面非常著名的都有很多,比如《祝英臺近·晚春》《摸魚兒》等等,男子悲秋是從宋玉開始的,宋玉的“悲哉秋之為氣也”奠定了悲秋的千古基調。到後來,歐陽修的《秋聲賦》似乎直接抄過來就可以解釋“秋士悲”的現象:
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夫!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
12 # 圍爐趣談
人有喜怒哀樂,歲有春夏秋冬,可為什麼會有“女子傷春,男子悲秋”的說法兒呢?我覺得應該是人的心情,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有所觸動,才產生了睹物傷情的心理。
在許多文學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形容人極度悲傷時,往往會用陰鬱的天色相對應,而開心高興時,則會用雨過天晴的豔陽天來比喻。可以說,人的情緒在特定的環境下,會不由自主地受其影響而波動。
01. 那為何說女子會傷春呢?按照常理來說,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從嚴寒的冬季裡捱過的人們,應該滿懷喜悅的心情迎接才是,為什麼還會有傷感一說呢?
其實,這和女人細膩敏感的性格有著密切的關係。春天到了,暖風和煦,草兒綠了,花兒紅了,此時的待嫁閨中的女子也是心旌搖曳,渴望屬於自己的愛情早點到來。
然而,世間事十有八九不如意,並非所有的女子都可尋得如意郎君。尤其是封建社會的過去,一般來說都是媒妁之言,父母包辦,根本不會考慮兒女的個人要求,這樣強加的婚姻何談幸福而言?
面對這種無奈的現實,待嫁女子的心情想必是非常痛苦和抑鬱的。雖說春天來了,滿目的花朵爭相開放,可是她並沒有因為眼著的春色而舒暢,反而會生出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的感嘆,更為歲月流逝,匆匆即去的美麗容顏而焦慮不安。
唐代詩人杜甫有詩道:“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這首詩描述了春天的短暫以及韶華不再的悲哀,雖說有點消極行樂的頹廢主義,但也從另一個角度闡釋了大好春光的曇花一現,應珍惜才好。
同樣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傷春詞》更是表明了女子的不堪心境:
“深淺簷花千萬枝,碧紗窗外囀黃鸝。殘妝含淚下簾坐,盡日傷春春不知。”從這首詩裡,我們彷彿看到了一位端坐繡樓窗前的女子,一副自怨自艾的神態躍然紙上。她為自己的心意不被人知而傷嘆,殘妝含淚怎是一個悽慘了得。
02.至於“男子悲秋”又是何意呢?中國古代的文人墨客深受儒家思想薰陶,大都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抱負,總想為國為民轟轟烈烈地做出一番事業。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並非事遂人願,懷才不遇的遺恨情素就會積壓在心頭。適逢蕭瑟凋零的秋天,看著曾經的繁華不再,自己的磋砣歲月,難免有一種悲憤之情湧上心來。
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詩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字裡行間,不僅表現了他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痛苦,同時也體現了他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諸多不甘不願。因此,這首詩雖說有傷秋之意,但不乏存有積極向上的一面,這點尤為難得。
接下來宋代詩人蘇軾的這首詞相對來講就悲觀多了。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可以說,他把中國古代文人悲秋的滿腹愁腸寫到了極致,令後人唏噓不已。
總之,不論是“女子傷春”,還是“男子悲秋”,都是人們觸景生情的表現,體現了人與自然的依存關聯,可以說是一種油然而生的內心獨白。
不過,我還是認為,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雖說景緻不同,意境有別,但都是四季輪迴,不可或缺,什麼時候都應積極面對才是正解,你說對嗎? -
13 # 老徐解說新高考
一朝春盡紅顏老,玉人不及寒鴉色。
女人最看重自己的容貌,古時候的大家閨秀,才女貴婦,無不講究服飾打扮,正所謂“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女為悅己者容”嘛。
再看看現在的婦女,又有幾個不打扮得花枝招展、光彩照人?
也許這就是女人的天性吧!
古往今來,人們總喜歡把女人與花聯絡起來,什麼花容月貌、人面桃花、花枝招展、閉月羞花、出水芙蓉、梨花帶雨、柳腰花態、一枝紅杏……
春,象徵著美好,象徵著青春,象徵著活力……百花盛開在春天,鶯歌燕舞在春天,風和日麗在春天……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淚眼問花花不語,人間四月芳菲盡。。
怎奈花開又落去,時間是那樣的短暫,美好漸遠,青春不再,愛美的女人們豈不傷感?誰企盼人老珠黃的那一天……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醉裡挑燈看劍……沙場秋點兵!”辛棄疾想建功立業,卻報國無門!
悲秋成為古代文人在理想與現實矛盾中痛苦掙扎留在文學天空裡的一道淚痕。
“萬里悲秋常作客”,“卷我屋上三重茅”,貧窮的生活,讓杜甫在秋風秋雨中苦苦呻吟……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去國懷鄉、夜不成寐。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仕途失意的張繼倍感落寞。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黃昏中走在古道上游子是那樣的茫然、疲憊而又無奈。
悲秋,是中國古人揮之不去的情結,是中華文化的厚重積澱。
-
14 # 神秘湘西微記錄
大家好!我是湘西九哥,針對題主的話題,說說個人的觀點:
一、女子傷春
傷春,簡而言之,就是在春天傷感。
春天到了,暖風和煦,草綠花紅,按理說,一派欣欣向榮之氣,為何女子在此時容易傷感呢?
其實,這和女人細膩敏感的性格有著密切的關係,這裡麵包含兩層意思:
針對所有女性:
所有女子,都希望自己永遠容顏不老,貌美如花,青春永駐,隨著歲月的流逝,看到一年年花開花又落,春去春又回,而自己不知不覺又老一歲,年復又一年,青春漸漸遠去,因而傷感時間流逝,自己青春不在。
針對缺另一半的女性:
每到春暖花開季節,女人們看到花開花落,心中的春情便被撩起,獨身的女人思慕戀人,離別的妻子想起遠方的夫君,守寡的婦人想起自己的亡夫,這就出現了“思春”、“怨婦”、“閨怨”等詞彙。
二、男子悲秋
男子,生來揹負頂天立地、創業興家之責,年輕時,大都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雄心抱負,但並非事遂人願,懷才不遇、磋砣歲月,畢竟是大多數人的境遇。每次見到秋風落葉、霜露淒涼、草木枯黃、樹木凋零的景像,想著自己事業不佳,功名難就,業績難成,這種焦慮傷感、遺恨無奈的情素,就會一瀉千里,引發對人生的悲嘆。
三、俗語總結
不論是“女子傷春”,還是“男子悲秋”,都是人們觸景生情的表現。世間萬物,都講究相生相剋,女子屬陰,春天屬陽;男子屬陽,秋天屬陰,所以,春天對於女人,秋天對於男子,都是屬於與自己性別相悖的季節,容易出現一些心緒不寧、睹物感懷的情緒,是正常的。
-
15 # 半夏雨荷雲墨軒
傷春悲秋本為人之情懷,不論男女。
女子容顏易逝,男子家業難立。每個人都怕失去,女子在美好中傷懷,怕失去;男子在失去中傷懷,怕失去。
女子柔若水似春雨,女子豔若花似春季,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短暫而絢爛,桃紅嬌豔就是女子生命力的呈現,如此美好卻易逝流年,多想留住人生最美好的年華人生最美好的相遇,年年十八歷盡歲月洗禮心依然輕盈蹦噠,是每個女子甜蜜的夢啊!
男子毅若石似青山,男子盛若夏志若鵬,青春正是血氣方剛的年華建功立業的佳期,努力奮鬥拼搏肆意追夢俠義仗義飛鴻,何來時間傷春一說。金秋黃葉飄落草萎枯生命力漸漸萎縮,我奮鬥的時光還有幾多,事業未盛家也未和再借五百年,容我。
男女在意的東西,思維方式不同,女子易傷春,男子易悲秋。
一人之見,供與大家交流。
-
16 # 卞紅華
作為男人,我倒是傷秋悲風,不傷春,東風徐來,萬物復甦,溫暖而洋洋得意,喜春是也,秋風蕭瑟,秋雨綿綿,感到心灰意懶,思鄉憂情。女子性柔,心細膩,春暖花開時春心萌動,為情所傷,古人有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之說,王昌齡的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更是把傷春寫的淋漓盡致。
-
17 # 紅霞在東
女人最傷感的是情感無以寄託,春天萬物生機盎然,而自己獨守春閨豈能無悲。男人雄心凌雲,但時光易逝,秋至萬木蕭條,讓人感慨老之將至,男人豈不悲傷?
-
18 # 吳宮楚廟
“女子傷春、男子悲秋”,這話說的的確是事實,因為:從古至今人們往往會把自身遭遇和四季聯絡起來,產生各種各樣的聯想,由此內心引起不同情緒,人們總結這種規律之後,發現往往是“女子傷春、男子悲秋”。因而這句話得以流傳至今。
為何說“女子傷春”呢?這句話包含了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說:女子到了春天的季節容易感傷,因為看到春天萬物復甦、繁花似錦,又一年春天到來,容易聯想到自己再也不能像春天的花一樣重新綻放,而是又年長了一歲,還能有多少個這樣的春天呢?由此感嘆青春易逝、紅顏易老,所以感傷。
以“女子傷春”為主題,感嘆青春易逝、紅顏易老的佳句隨意摘錄幾句:清代曹雪芹的《葬花吟》——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宋代辛棄疾的《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常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第二層含義是說:春天是孕育生命的季節,一切都煥發了新的生命,春日融融,鶯歌燕舞,女子體內和心中蓄著的慾望和春情也如春花般絢爛綻放,如此春光豈能獨守空房?所以,在春天女子就特別容易想念自己的心上人,恨不能和心上人夜夜春宵,所以白居易才會在《長恨歌》中大發感嘆:“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以“女子傷春”為主題,古代也有大量表達女子春閨中思念遠方丈夫或故去的丈夫的詩句,在此,隨意摘錄幾句:唐代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金昌緒的《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為何說“男子悲秋”呢?這句話包含了三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說:男子到了秋天的季節容易感傷,因為秋季本是收穫的季節,該當碩果累累之時,自己卻功名未建、壯志未酬,無顏以對家中父老和妻兒,由此心生愧疚和悲傷。這種感慨多發生在抑鬱不得志的青壯年男性身上。
以“男子悲秋”為主題,反映男兒功名未建、壯志未酬的詩句有:唐代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唐代李白的《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第二層含義是說:秋天萬物蕭索,大地悲秋,秋之於一年,正如同人的暮年之於一生,由此感嘆歲月易逝,青春不再,常有英雄遲暮的悲涼之感。這種感慨多發生在英雄人物的晚年。
以“男子悲秋”為主題,反映歲月易逝、英雄遲暮的詩句有:宋代柳永《八聲甘州》——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唐代李白的《秋登宣城謝朓北樓》——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第三層含義是說:秋天滿目悽愴,盡是蕭條景象,很容易引起對遠方親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這種思念越是到了秋天會變得越濃烈。由秋天的景物、氣象而引發對親人、朋友連綿不絕的相思之情。
以“男子悲秋”為主題,反映對親人朋友思念之情的詩句有:唐代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宋代柳永《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
19 # 山裡人光津墨趣
女暮春花心懷春,妙齡恰如春易逝。
落花有意水無情,花辭樹葉顏辭鏡。
男圖功名志在利,少年不力徒傷悲。
秋風落葉無碩果,虛渡年華熬冬雪。
-
20 # 老鵰61883
這是一句古語。其實這是一種惜時憐己的負面情緒的感嘆憂慮,是一種情緒低落無助的輕微精神抑鬱症。
因為女子都喜歡和希望自己容顏嬌好,貌美如花,青春永駐,容顏不老…看到春去春回,花開花落,春風無力,春光不再,感覺自己青春又老一歲,感嘆自己容顏又退色一分,因而傷感春天流逝,因而傷春……
而男子生來頂天立地,拼搏天涯,走南闖北,創業興家,見到秋風落葉,霜露淒涼,草木枯黃,樹木凋零,感慨時光不再,事業不佳,功名難就,業績難成,感懷自己力不從心,感嘆自己尚未功成名就,因而傷秋……
其實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都是一種情緒低落的自責,也是一種憂愁傷感的自卑,還是一種離愁別恨的失落…殊不知,春去秋來,四季更替,人老珠黃,中天不再,都是一種自然界的規律,是一種人力不可強求的自然定律…
只要我們平和心態,順其自然,勤奮拼搏,努力進取,春天依舊美麗,秋天依然豐收……。
回覆列表
女子傷春,男子悲秋——就是說一個有追求、有進取心的男人,一到秋天就很焦慮、很傷感,為什麼呢?他覺得在這個豐收的季節裡,自己一無所獲,對自己的作為還不滿意,所以產生了極大的焦慮。我個人也會有一點那種感覺,尤其是當北方的秋風刮過來的時候,涼涼的,配合那個秋風掃落葉的場景,再看一看自己的成績,就會覺得今年不夠努力、做得不夠好,會有一些焦慮。
女子呢,則是在春天會比較焦慮,因為到了春天百花齊放、爭奇鬥豔,而她又老了一歲,所以看到那個花就聯想到自己,覺得自己很快就不是花一樣的年紀了,就很焦慮、很傷感。也有人很喜歡春天,一種是老人家,一種是小孩子,老人家已經把一切看淡了,而小孩子還天真懵懂,他們只能感受到天氣帶來的那種舒適感。
很多文藝作品在描繪秋天的時候,都會有一絲涼意,因為秋天有肅殺之氣。《紅樓夢》第76回有一句詩詞: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當時史湘雲和林黛玉一起在湖面上過中秋節,後來只剩下她們兩個人,那個場景特別肅殺清冷,那種秋風瑟瑟的感覺,讓人的情緒都變得很低落。這時,湖面上飛過去一個東西,她們嚇了一跳,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鶴。史湘雲突發靈感,作了一句“寒塘渡鶴影”,黛玉就對了一句“冷月葬花魂”,也是對她們兩個人命運的暗喻。“寒塘”和“冷月”,當然是在表示她們身世和命運的不濟;“葬花魂”,這三個字是如此之悲情,預示著黛玉的生命快要結束了。沒過多久黛玉就離世了,那是她的最後一箇中秋節。
所以在秋天不要太好動了,要安靜一點,讓情緒相對平和一點,把秋天的這種憂傷和憂愁,轉變成平靜和平穩。那平靜的最好方式是什麼?就是跟親人們團聚,享受其樂融融的氛圍,不要太孤獨。秋天的蒼涼和寒意是會讓人孤獨的,所以多和你的親人朋友在一起聚會吧,多吃點多喝點,哪怕多長點肉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