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天都笑哈哈
-
2 # 漫威電影情報局
蝙蝠俠一開始的起源定位是“偵探”,這一風格的某些元素特質也是一直在DC宇宙中延續!
對於漫威鋼鐵俠和DC蝙蝠俠之間的準備對比其實並不是一次兩次了,對於大多數的粉絲來說,最為關注的就是——
明明鋼鐵俠和蝙蝠俠都是有錢人,但為何在裝備上的設定風格如此巨大?
其實對於如果你仔細看過DC蝙蝠俠的起源設定,你就會發現:
蝙蝠俠在自己的裝備上的風格設定,並不是單純的“科技”發展維度不同這麼簡單,更多的咱們可以從鋼鐵俠和蝙蝠俠2個角色之間的背景起源、戰鬥風格定位、科技需求屬性三個方面來解讀。
“背景起源”上,蝙蝠俠早期是偵探定位,而鋼鐵俠則是人形炮臺!知道蝙蝠俠的粉絲都清楚,在定位上蝙蝠俠在DC的正義聯盟中算是“三巨頭”之一,儘管本身並沒有大超或者是神奇女俠那樣強悍的體質和戰鬥力,但是,憑藉蝙蝠俠那堪稱恐怖的謀劃能力,任何一個正義聯盟的成員都不會去選擇小覷蝙蝠俠的存在感。
但是同樣的,你知道嗎?
在DC一開始對於蝙蝠俠這一角色IP的定位其實是偏靠於“偵探”定位的,這也是為啥在蝙蝠俠首次登上DC漫畫的刊物系列就是《偵探漫畫》,而且在當時的角色本質設定上,蝙蝠俠就是一個穿著蝙蝠裝活動在夜晚的偵探。
也正式因為早期的這一設定,所以對於當時蝙蝠俠的角色職責定位就是單純的打擊都市犯罪,偵破一些疑難案件。
這也是為啥我們看到的蝙蝠俠的一些經典宿敵設定,都是走智商流,且自身沒有什麼太bug戰鬥力的小丑、雙面人、企鵝人、謎語人等心理變態的反派老大,而對於這些宿敵來說,裝備好壞倒是其次,智商上的碰撞才是王道。
而這種對於DC蝙蝠俠的風格的設定,一直持續到了DC“白銀時代”,蝙蝠俠開始要面對一些超能力角色的時候,DC才開始大規模的給蝙蝠俠裝備各種有跨時代科技屬性的裝備!
當然了——
這一角色元素屬性,在伴隨著DC世界觀的發展,雖然有了不小的改變,但是在很程度上蝙蝠俠的早期“偵探”定位的一些設定元素還是被保留了下來的,比如,蝙蝠裝對於蝙蝠俠主要是起到“偽裝”的屬性。
同時,對於蝙蝠俠在整個DC的哥譚市支線劇情中的設定中,從蝙蝠俠角色的劇情模式來說,漫畫中的蝙蝠俠一開始使用比較單純的蝙蝠俠套裝的目的有2個:
1、利用蝙蝠套裝的造型,在一些內心較為脆弱的哥譚市反派心目中樹立一個恐怖的蝙蝠怪物的形象,這也是為啥在DC的一些劇情設定中蝙蝠俠好幾次都直接表示,希望將蝙蝠俠塑造為哥譚市反派心目中的“恐懼”代名詞,以此造成心理壓力,降低犯罪的機率。
2、蝙蝠俠的裝備多數都是以輕便為主,這也是為了方便蝙蝠俠在黑夜中行動時的敏捷,同時,參考早期蝙蝠俠角色是以偵探的定位為主,所以在這一身份定位的要求之下,蝙蝠俠的裝備也是主要保證蝙蝠俠能夠在城市裡進行隱秘行動,因此靈巧便攜也是一個涉及到角色定位的關鍵屬性。
所以,在這樣看來,蝙蝠俠就更不可能去製造一個類似鋼鐵俠這樣的高科技戰甲了,畢竟,對於鋼鐵俠的這樣戰甲,在哥譚市的黑夜裡無異於是一座移動的燈塔,無法對反派造成足夠的突襲效果。
但是,同樣的科技裝甲放到了鋼鐵俠這裡就不是一個壞事!
熟悉鋼鐵俠的都清楚,在定位上鋼鐵俠角色一上線開始,所面對的對手多數都是涉及到軍事力量,而且,對於這一時期的鋼鐵俠來說,主要的戰鬥環境就是“戰場”,顯然,如果這一時期的鋼鐵俠主張輕巧是不合適,面對對手的攻擊強度,鋼鐵俠首選的就是大火力的攻擊模式。
所以,這也是為啥鋼鐵俠的早期定位幾乎就是一個高機動+摧枯拉朽式的重火力優勢於一身的“人形炮臺”的緣故,畢竟,對於這一戰鬥環境下的鋼鐵俠來說,也無需去考慮隱秘這一說法,瘋狂突突突就完事了~
“戰鬥風格定位”上,蝙蝠俠喜歡近戰風格!我們說,不同的戰鬥需求,往往也意味著戰鬥過程中所需要的武器裝備屬性也會存在很大的不同特點,對於漫威的鋼鐵俠來說,從一開始託尼·斯塔克就擁有了斯塔克工業這樣一個軍火企業為背景的設定。
因此,在戰鬥風格的定位上,鋼鐵俠都是使用的“中遠端”的熱火力覆蓋,當然,在電影宇宙中《復聯3》裡的奈米戰甲則是兼顧了鋼鐵俠的近戰需求,但這種近戰需求多數也是建立在了高科技戰甲的基礎上。
因此,從角色的身份背景以及戰鬥風格定位來說,鋼鐵俠本質上從一開始就不是“近戰選手”,更多的處於一種遠端攻擊定位,因此,在這攻擊模式的風格下,鋼鐵俠勢必需要強化自己的攻擊能力,也就是需要不斷提升自己戰甲的科技強度。
但是,對於另外一邊的DC蝙蝠俠來說,就不一樣了:
因為在大多數的蝙蝠俠反派設定中,就像咱們前面說那樣都是走智商流派的存在,因此,這種兼顧了一絲紳士流派的風格元素下,對應的就是早期偵探戰鬥的模式,拳頭說話。
因此,在這一個元素的延續下,蝙蝠俠在設定中,並非是一個和託尼·斯塔克一樣的“普通人”設定,在蝙蝠俠的起源中,蝙蝠俠就曾經學習了一系列的格鬥術,典型的就是極限格鬥,對於這種格鬥,有不少的粉絲直接表示:
“如果將大超的一半體質屬性給蝙蝠俠,蝙蝠俠完全可以靠格鬥技將大超揍到懷疑人生!”
因此,很大程度上,蝙蝠俠在脫下了蝙蝠套裝之後,還是一個體質實力相當強悍的格鬥大師,那麼,要想將蝙蝠俠這種特質展現出來,單純的靠類似鋼鐵俠那樣的高科技戰甲其實是不合適的,所以,只能靠比較“純樸”的蝙蝠俠套裝配合格鬥技來使用。
同時!
熟悉蝙蝠俠童年劇情的粉絲也應該知道,蝙蝠俠在兒時親眼看到自己的父母被送盒飯,因此,對於哥譚市的反派來說,蝙蝠俠自己是有一種非常強烈的復仇情節在內的。
換句話說,這一時期的蝙蝠俠或許根本不想讓這些“人渣”輕易的被一顆子彈下線,蝙蝠俠需要的是“折磨”!
所以很多時候:
我們在一些蝙蝠俠的支線劇情中雖然知道蝙蝠俠有“不殺原則”,但是,也不會去認為這些落到蝙蝠俠手裡的反派會有一個好下場,就像很多蝙蝠俠漫畫一樣,對於這些反派蝙蝠俠雖然不殺,但是並不意味著不會去將他們一拳拳揍到還剩一口氣的地步!
因此,一定程度上這種源自於蝙蝠俠童年遭遇,根植在成年蝙蝠俠骨子裡的對於哥譚市罪惡的痛恨和復仇情節,也是圈定了蝙蝠俠的戰鬥風格和對於戰鬥時裝備的屬性需求了。
高科技戰甲並非就是意味著要渾身“熱武器”!對於高科技戰甲來說,鋼鐵俠的戰甲一般走的都是比較典型的熱武器流派,因此,我們能夠看到漫威宇宙的鋼鐵俠的戰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做到各種“重火力”、“光焰炫酷”的效果。
但是——
對於高科技戰甲的定位鋼鐵俠戰甲只能算是一個分類,更多的對於DC蝙蝠俠的戰甲本身所蘊含的高科技元素也不算少,這其中典型的就是蝙蝠俠的蝙蝠披風,在設定上這種能夠跟隨蝙蝠俠需求來做到透過電流的供給實現“披風”和“蝙蝠翼”等姿態轉變的材質,本身就是一種高科技的展現。
同樣的,這就更別說是在DC漫畫中針對蝙蝠俠不同需求劇情的基礎上設定的各種“蝙蝠戰甲”了,典型的就有能硬剛“達叔”達克賽德的“地獄蝙蝠”戰甲,以及被說爛了的針對正義聯盟的“正義破壞者”戰甲。
所以,拋開這些在科技程度上不遜色鋼鐵俠戰甲的蝙蝠戰甲來說,很大程度上對於現如今的DC蝙蝠俠戰甲設定來說,其實本質上也是一種高科技戰甲,只不過常規劇情中走的都是不算起眼的冷兵器科幻風格就是了。
-
3 # 80大叔看漫威
你好,我是“大叔看漫威”。蝙蝠俠的高科技裝備實際上不輸鋼鐵俠,只是DC在該人物的刻畫上,沒有過多的展示其“科技實力”。
說起“美漫世界”的兩大富豪,必然是漫威的“鋼鐵俠“與DC的“蝙蝠俠”,兩位揮金如土的“花花公子”,分別在各自的陣營中撐起了一片天空。但是,雖然兩人財富相似,又都有“高科技支援”,可觀眾總是覺得鋼鐵俠裝備的科技感要高於蝙蝠俠,這其中的原因,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事實上,DC在對蝙蝠俠的“刻畫”上,確實與漫威對鋼鐵俠的刻畫方式有很大不同,在蝙蝠俠的故事裡,高科技裝備只是“配角”,而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
一、蝙蝠俠的整體人設,是一位“戰術大師”——美漫世界裡,很多超級英雄都有著“雙重身份”,鋼鐵俠和蝙蝠俠就是其中的代表,對於這種人物,漫畫家對其“人設”必須由兩個方向入手:一是他們的現實身份,二是他們的“英雄身份”。
在現實身份上,漫威與DC對這兩個人物的刻畫確實極其相似,花花公子、大富翁、天才、企業家,這些特點在兩人的身上都有體現。
但在“英雄身份”的設定上,鋼鐵俠與蝙蝠俠的“人設”走的是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
☆漫威對鋼鐵俠這位“天才”的刻畫,更傾向於他的“科技天才”,而“鋼鐵戰甲”就成了展示其科技水平的最好方式,不論是山洞中走出的MK1,還是強大的“奈米戰甲”,漫威為了更好地展現鋼鐵俠的科技,對“鋼鐵戰甲”的刻畫可說是“細緻入微”,因為戰甲越強大、越完美,就越能體現出鋼鐵俠科技實力的強大。
☆蝙蝠俠則截然不同,DC對他的刻畫,更傾向於他的“戰術天才”。1939年蝙蝠俠誕生之時,他的個人刊物名字叫做《偵探漫畫》,也就是說,當時的DC,將蝙蝠俠定位為一位“偵探人物”,而想刻畫一位偵探,最重要的就是刻畫他的推理能力、追蹤能力、遁逃能力。
而到了“正義聯盟”時期,蝙蝠俠則被稱為“正義聯盟”的大腦,化身為一位“戰術大師”,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制定戰術”,任何對手都會被打得“心服口服”。不要說反派,就連強“正義聯盟”本身,都先後在《正義聯盟:毀滅》、《巴別塔》、《狂笑之蝠》等動漫作品中被蝙蝠俠僅依靠戰術“團滅”了4次。
所以說,蝙蝠戰甲、蝙蝠車、蝙蝠飛機等高科技裝備,都只是蝙蝠俠推理、追蹤很戰鬥時的輔助,或者只是他龐大“計劃”的一部分,如果將這些裝備描寫的過於強大,會讓人覺得蝙蝠俠的勝利是依靠“科技”,掩蓋其頭腦的“光輝”。
二、戰鬥中的蝙蝠俠,被設定為“格鬥大師”——除了兩人“整體人設”的區別之外,漫威和DC對兩個人物的“戰鬥設定”也有很大差別,戰鬥中的鋼鐵俠,同樣也是在展示他的“科技實力”,而蝙蝠俠在戰鬥中,展示得最多的,是他的“格鬥技巧”。
對於“鋼鐵俠”來說,“託尼·斯塔克”本人並沒有什麼“戰鬥力”,只要他在戰場上出現,鋼鐵戰甲必然“閃亮登場”,不但外形炫酷,而且各種“高科技武器”也是戰甲的最大看點之一,再加上“賈維斯”這種頂級人工智慧的配合,鋼鐵俠絕對是戰場上當之無愧的“科技擔當”。
而蝙蝠俠則不同,他除了是戰場上的“指揮官”外,其“身體素質”和“格鬥技能”也絕對是DC渲染的重點,按照DC的設定:
蝙蝠俠能具體300公斤的重量,能抓住“綠箭俠”射出的箭,體能堪比“十項全能運動員”,能在水下憋氣“五分鐘”,身體的靈活度堪比“體操運動員”。同時,蝙蝠俠還是一位“武術大師”,精通拳擊、泰拳、巴西柔術等127種格鬥術,還精通幾乎所有的“冷兵器”及“暗器”。
可見,戰鬥中的蝙蝠俠,絕對是一位“格鬥大師”,不論在漫畫還是電影中,蝙蝠俠的“動作戲”,始終是DC眾多超級英雄中最“震撼”的一位。
很明顯——
為了讓觀眾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格鬥技能”上,DC不能過多描繪蝙蝠俠的“高科技裝備”,否則只會喧賓奪主,掩蓋蝙蝠俠的“格鬥實力”,讓觀眾感覺蝙蝠俠擊倒對手是依靠“裝備”,而不是格鬥技巧。
三、蝙蝠俠在DC宇宙中的影響力,來自於他的“人格魅力”——在DC宇宙中,蝙蝠俠是一個讓反派“聞風喪膽”的人物,實際上,不光是反派,就連“超級英雄”對蝙蝠俠這個人物都會有所“忌憚”。他陰沉的性格,強硬的行事風格,決定了他在超級英雄的圈子裡幾乎沒有朋友,超級英雄對他的態度,更多的是尊重與欽佩。
漫畫《至黑之夜》中,當蝙蝠俠黑化為“黑燈蝙蝠”並從“墳墓”中爬出之時,正義聯盟的全體成員都展現出極大的“絕望”,一個“普通人”的黑化,能讓幾乎所有超級英雄“絕望”,可見蝙蝠俠在超級英雄中的影響力之大,“凡人之力,比肩神明”也就是如此。
而對於對於DC來說——
他們更希望蝙蝠俠這種“威信”與“威懾力”,來自於他的“雄才大略”和他的“過人氣場”,而不是其“武力”,如果過多的描繪他的“高科技裝備”,很可能讓觀眾覺得,人們對他的“尊重”與“忌憚”是因為他手中的“高科技武器”,從而掩蓋了他的“人格魅力”。
延伸:蝙蝠俠的“高科技裝備”有多強——儘管我們已經分析過DC不過多描寫蝙蝠俠的“科技實力”的原因,但作為一位“天才富豪”,其科技實力同樣“不容小覷”,在蝙蝠俠近90年的歷史中,也曾多次展示過其強大的“高科技裝備”:
【1】芬里爾戰甲——這套戰甲來自“新52”時期,為了對抗“中毒黑化”的正義聯盟其他成員,蝙蝠俠針對他們每個人的“弱點”,製造了這套“芬里爾戰甲”,並用這套戰甲再次團滅了“正義聯盟”。
【2】第六維度終極戰甲:這套戰甲來自DC的“大事件”《第六維度》,講的是正義聯盟眾英雄在“第六維度世界”中的冒險。在這個故事中,主宇宙的蝙蝠俠穿上了這件由第六維度蝙蝠俠製造的“終極戰甲”。
這套戰甲的強大之處在於,它能與天啟星“母盒”衍生出的新神器“子盒”融為一體,不但有壓倒一切的戰鬥力,更能直接攻擊人的心智,從內心深處改變一個人的“觀念和性格”。
【3】地獄蝙蝠甲:每當提起蝙蝠俠的最強戰甲,這套戰甲總會被提及,這套由“正義聯盟”全體成員共同打造的戰甲,擁有神奇女俠的神力、鋼骨父子設計的系統、閃電俠的神速力、綠燈俠鑄造的斗篷,並由超人在太陽上打造,由海王在深海中冷凝。
蝙蝠俠曾身穿這套戰甲,單槍匹馬橫掃“天啟星”,並與“達克賽德”大戰300回合。不過,這套戰甲的缺點是會吸取使用者的“生命”,所以不到萬不得已,蝙蝠俠不會使用這套戰甲。
綜上所述:鋼鐵俠與蝙蝠俠雖然有相似之處,但實際上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在整體人設、戰鬥狀態、人物性格上都有很大差異,所以DC在對蝙蝠俠的刻畫上,更傾向於他的戰略頭腦、格鬥技巧和人格魅力,而不是他的科技實力。
——關注“大叔看漫威”,瞭解漫威風潮。
-
4 # 電影冷知識分享
鋼鐵俠的裝備和蝙蝠俠的裝備確實高階很多,但兩個人設定不同。
鋼鐵俠的超能力是:智慧。(在復仇者聯盟4滅霸說過,你不是唯一被智慧詛咒的人);
蝙蝠俠的超能力是:有錢(I am rich,在正義聯盟中閃電俠問過他,他自己回答的);
咱們來對比一下他們的裝備:
一、鋼鐵俠裝備的特點:
2、盔甲:鋼鐵俠的第一個盔甲是第一部在山洞裡製造的,自己親手設計和製造。回到家中,利用自己現有的科技資源,對其進行最佳化升級。具有抗摔打、抗寒、飛行、內建但要武器等特點。
在第三部中,升級為建議穿戴的拼接盔甲。復仇者聯盟3中,有升級為奈米材料。科技感簡直帥炸天。
3、盔甲的驅動軟體:盔甲的驅動是人工智慧系統賈維斯,在復仇者聯盟2中賈維斯變成了幻視。用電腦程式碼,就能達到模擬人腦工作的作用,簡直就是天才。
二、蝙蝠俠的裝備特點:
1、蝙蝠戰車:個人感覺就是結合了跑車+坦克的合體,配有各種武器裝備,除了外表炫酷外能很好的保護裡面的人,安全性特別強。
2、蝙蝠摩托車:外表炫酷,裝有攻擊的武器,跑得很快。
3、蝙蝠戰衣:外表炫酷的防彈盔甲,相當於防彈衣的作用,配有輔助的作戰和攀爬工具。因為蝙蝠俠自己有功夫功底,所以戰衣只是輔助作用。
綜合以上,鋼鐵俠肉體凡胎,沒有戰鬥力,武力值全靠盔甲。蝙蝠俠本身具有作戰功底,盔甲屬於輔助。
所以戰甲科技含量:鋼鐵俠獲勝,哦也!
PS:拓展資料,其實鋼鐵俠是漫威公司的,蝙蝠俠是DC公司的。其實真要對比,應該用漫威的暗夜博士-莫比亞斯來與蝙蝠俠對比,至少都是蝙蝠控.....
-
5 # 雨打屁屁癢
不同的人物定位,決定了戰甲的性質,再加上DC和漫威風格上的差異,自然戰甲裝備體現的方式就有所不同
我們都知道,‘蝙蝠俠’和‘鋼鐵俠’都分別是DC和漫威當中,比較有分量的人物角色,他們在各自的團隊之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兩者在很多的方面都有著非常類似的地方,就比如,他們都是超級英雄中無數不多的普通人類。
有著過人的智慧,以及無可匹敵的財富。在實力上,也都主要依靠戰甲和科技裝備的輔助。但,他們兩者之間也有很多的不同。最為顯眼的一點,那就是鋼鐵俠的戰甲,在科技程度上,以及外觀上,都要比蝙蝠俠的帥氣很多。
且不論《復聯3》以及《復聯4》中的馬克50以及馬克85,單單是《鋼鐵俠1》中的馬克3,就已經在外觀上贏了蝙蝠俠的常態蝙蝠戰衣,而且馬克系列戰甲的諸多功能和武器搭載,在科技含量上也的確遠超蝙蝠俠的常態戰衣。
雖然很是喜歡蝙蝠俠,但這差距,著實有點大,這是為何呢?按理說,老爺的財力可是能夠與託尼相匹敵的。
角色定位上的差異對於鋼鐵俠和蝙蝠俠的區別,最為重要的是,他們兩人在定位上的差異了,在DC的早期漫畫之中,蝙蝠俠的定位可不是什麼正義聯盟的超級英雄,而是一個對標‘偵探’的一個俠義人物,有點類似於我們武俠中的那些替天行道的‘大俠’。
而且蝙蝠俠在最開始的時候,他所應對的大多都是哥譚市中的一些罪犯,規模並不是很大的一些黑幫組織等等所以從定位上來說,蝙蝠俠是城市生活中的一種存在,這一點和漫威的‘蜘蛛俠’非常的相像。我們也都知道,在漫畫中,哪怕是MCU當中,蜘蛛俠也並不是太依靠於戰甲。
同樣蝙蝠俠也是如此,試想一下,蝙蝠俠是一個城市的守護者,更多的是處理一些犯罪行為,而身著一身非常誇張的戰甲,著實有點不搭,也不符合他的氣質。而且,韋恩家族雖然和斯塔克工業一樣,也有涉獵軍火生意,但相比於斯塔克工業來說,專精的程度不一樣。
託尼本人就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武器研發科學家,而韋恩則是更多專精於謀略、哲學、數學等方面。再加上,DC一直傾向於人物的深度塑造,在人物的心理描述上非常的到位,在科學方面的幻想,並不太熱衷。
如此而來,蝙蝠俠在裝備的打造上,自然就會顯得並不那麼起眼了,畢竟DC想要塑造的是蝙蝠俠這個人物,而非是他的裝備。看看漫威在《鋼鐵俠》系列中,對於戰甲鏡頭的展示,就可以對比出,雙方在科技裝備上的投入程度了。
補充:鋼骨作為DC目前階段中唯一一位科技元素,但他的塑造,在細節處理上完全無法和漫威的相比
戰鬥方式的喜好此外,在影片中,人物的傾向也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鋼鐵俠不同於蝙蝠俠,他可沒有什麼過人的本領,除了‘知識詛咒’之外,託尼幾乎和常人並無區別,他的身體素質甚至還如很多經受過訓練的普通人,比如鷹眼、寡姐等。
但蝙蝠俠則不一樣了,韋恩自小就非常的自律、要強,不僅在全球流浪的時候,學會了很多的格鬥技術,其中還不乏中國的武術,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韋恩也一直非常長期的鍛鍊,以此來時刻保持一個非常好的身體狀態。
好不誇張的說,蝙蝠俠在身體機能方面已經達到了普通人類的極限。對此,蝙蝠俠自己其實也是非常的自豪的,從他的戰鬥方式中,我們也能看出一二。雖然有很多裝備,但蝙蝠俠卻唯獨的偏愛近身的格鬥,甚至是一些常規的遠端武器都不屑使用。
(備註:貌似絕大部分的英雄都不太喜歡使用一般的武器,只有冬兵和寡姐比較例外)
可見,蝙蝠俠的裝備,更多的還是一種輔助,他戰鬥最主要的還是依賴於自身的格鬥術,而非是科技裝備,自然,他的裝備選擇上,大多還是提供位移和生存能力。鋼鐵俠的戰甲科技和火力充足實際上也是一種無奈,畢竟這是他唯一的戰鬥力體現方式。
蝙蝠俠戰衣的潛在含義對於蝙蝠俠名稱的由來,我想有必要提及一下,當布魯斯韋恩結束四處求學流浪生活,回到哥譚市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腐敗,並且黑暗的城市,這深深觸動了韋恩的心理,曾幾何時,那個害死自己父親的兇手,也同樣沒有得到自己兒時所期望的那種懲罰。
而如今,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再次審視這個城市的時候,他發現原來的自己認識的還是太少,並不是不公平那麼簡單,這座對自己有著深刻影響的城市,早已暗無天日。所以他選擇了,要以自己的方式來維護正義。
當法律無法懲戒的時候,自己便替天行道,而一方面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家族,另一方面為了數造一個可以被人們牢記的形象,他選擇了在黑夜來臨之時,化身‘蝙蝠俠’。因為蝙蝠是韋恩小時候最為害怕的一種生物,同時蝙蝠也是恐懼的象徵。
他希望自己曾經害怕的生物,能夠像一種圖騰一樣,威懾整座城市,讓罪惡有所忌憚。這一點在影片‘俠影之謎’中韋恩和管家詳細說明過。當然我們從蝙蝠俠戰甲設計的過程中,也能看出一二。戰甲無論經過怎樣的升級和改裝,但始終保持著黑色的主調。
並且無論是怎樣的條件下,韋恩都一直保持著蝙蝠的外形,非常的情有獨鍾。甚至是一個小小的天線也要偽裝成蝙蝠耳朵的模樣。相比之下,鋼鐵俠的戰甲,則是非常的‘隨意’多餘,紅藍的塗裝,除了迎合國旗的顏色之外,更多的還是為了看上去帥氣。
備註:託尼是完全不在乎其他影響,能有多招搖,就多招搖。就連真實身份都毫無避諱的公開於眾。
所以總的來說的話,蝙蝠俠和鋼鐵俠在裝備上的差異,最為主要的就是角色定位上有很大的區別,他們各自的人物原型塑造,決定了裝備的性質和屬性。
-
6 # 勇敢的博迪
蝙蝠俠是城市地下警察,家裡是開銀行的,前期對手主要是黑惡勢力,鋼鐵俠是軍火商出身,背靠美軍,對手是恐怖分子或外星人。敵人不同,裝備需求不同。
-
7 # 有頭髮的外星人
看導演的表現力,鋼鐵俠的導演很會營造場景製造特效,鋼鐵俠錘鐵的背景都是豪車。而蝙蝠俠的基地總給人一種手工作坊的感覺,拍的就像是一個軍械發燒友在鼓搗新玩具。
-
8 # 看看在選擇
蝙蝠俠個人熱衷於冷兵器和徒手格鬥,鋼鐵俠更擅長高科技武器,而高科技散發出來的子彈、光線,有時候是不可控制的。
同樣是鉅富,為什麼鋼鐵俠的裝備看上去比蝙蝠俠的裝備更加高科技,鋼鐵俠的盔甲可以在天上飛來飛去,還有人工智慧系統,無實物螢幕等等,反觀蝙蝠俠只有個蝙蝠車,每次還要和敵人肉搏!
回覆列表
鋼鐵俠為什麼看起來更科技的原因是因為他所有的裝置都有超前的體現感。
一,賈維斯,人工智慧,有著自主意識的的思維。
二,鋼鐵盔甲,有組合型的,有奈米型的,有盒裝型的,各種各樣的功能型的。在著裝的時候顯得根有科技感。
三,飛行,變形,各操作介面及人工智慧系統,是當下沒辦法實現的。
四,鋼鐵俠胸前的反應堆,也是當今社會最關心,最有科研價值的。
蝙蝠俠就不同,
他說過,我的特異功能就是因為有錢。
車子,當今社會,見怪不怪,自動駕駛,防爆車,人工智慧,蝴蝶門都已經不奇怪不新鮮了。
他的科技裝置同比鋼鐵俠的話,不管從感覺,視覺,認知上面,都弱不少。
所以看起來鋼鐵俠比蝙蝠俠更有科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