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命解碼之易學堂
-
2 # 趙雪琴
老子之所以能寫出《道德經》是因為老子的確明白了道的深刻含義和他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和對事物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轉移的實質。世界是物質的,也是非物質們他們之間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以至於相互轉換,內在的,外在的,有形的和無形的都相互聯絡,又相互影響缺一不可。這種強大的力量是有規律可循的。那就是《道》他含概了整個人類世界所有的運動學規律。老子在發現和領悟中覺得人類自己只要掌握了他就可遵循減少不必要的爭鬥,傷亡,使大家過的安然自得,開心快樂。才寫出了道德經,揭示客觀規律,只要遵循就好。可是人們就是不懂,沒辦法。裡面人生和自然的奧妙盡在其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老子的不言之教,既告訴你方法,也沒給你教規約束。就是你懂多少算多少,做多少。因為人各有志,且人各有意,不能一概而論。這也是我們為什麼不理解《道德經》的癥結所在。
-
3 # 道常無為無不為
拋開科技,單論思想,中國秦朝以前已經到了一個巔峰,後世並沒有多大超越。題主對先秦文化了解得太少,才會提出這種問題。老子的職業是周室守藏史,相當於當時的中央博物館兼圖書館的負責人,看的書在那個時代是普通人無法相比的,現代如果斷掉網路,題主獲得的知識能和一個圖書館館長比嗎?再加上老子勤奮修行,感悟天道,能寫出《道德經》這樣的鉅著並不奇怪。
-
4 # 來成92975932
生活閱歷,知識積累,對宇宙萬物,社會生活現實,人類生存環境認識的高度和深度,天才的大腦,決定了老子而且唯有老子能寫出《道德經》這樣的作品。
-
5 # 小太極猴劉永明
因為他看到過周朝和周朝以前的許多文物(上有金文)和典籍(上有甲骨文和其它各地文字圖畫)。他據文物上圖形和金文,甲骨文的理解明白古聖人的學問都是先入心修身,再有學問。所以他修心修身修學問,修了幾十年。後成聖人。文武雙全。再寫道德經,一揮而就,成就千古文章。
-
6 # 手機使用者5534444811
《孔叢子、刑論》之一:仲弓問古之刑教與今之刑教。孔子曰"古之刑省(行政省是多子思不是少子思的意思!多省悟的思念)今刑繁(多風流雲文彩不心煩續子思的意思)其為教。(娛樂為教),古有禮然(伐竹取簡,編快扳書)後有刑,是以刑省(不磕睡醒);今無禮以教齊之以刑(立正)型是以繁(體,稍邪聽好)巜書》日"(苦竹君子)伯夷降典(兇教弟叔齊)析民維刑(老子說不乖剩飯都不給你吃這叫加法等於乘法,沒商量不是除法是減法;一天吃三頓米飯減少吃一頓米飯等於餓不死人,沒有除你不手腳父子骨肉的意思)謂下禮以教之(巜禮記》分"上禮,下禮"貳臣章分)然後(世)維以(持)刑析之(例如周姫昌死!因武伐商王算除法殷,武王發(才冠年髻髪載屍伐商讀"十月師濟孟津"若為荎"文亡"拖時間黃河觧凍屍要爛又不能渡孟津,而伯夷,叔齊不懂厲法故倻叩馬七嚼子嘶聲而諫"父死不塟載喪伐商除古之積理是何禮也?"於是武王發法罰伯夷叔齊不夷殺殊以餓死首陽山為巜易》誅!後世介子推寧不當官?其母贊贊償巜道德経》故背上首陽山私詩巜采薇》寒食慢慢餓死於後晉文公重耳悔不當初讓介子推爭功,介子自推"爭功無得又喪徳不如,無功不受祿"故命全晉興寒食節為傳統節日!其法以尊賢死悼之吉辭"嗚呼哀哉嚮饗寒食節約柴不燃也")夫無禮則民無恥(先賢,賢其餓死!妄議賢政捱打屁鼓無恥何也,叫打光屁股的穿褲子,大家沒看見無榮無恥巜易》日"無咎無謄,"方法數學)正之以刑,故民苟免"一一一讀此《刑論》莫從我《孔叢子》說多研子產所鋳巜刑鼎》為法制基礎!惜我無此遺愛文物鉻不說:而子產卒,孔子日"天下之遺愛也"巜刑論》之一而後有九,九九八十一數學讀不,?老子巜道經》"道有刑,亦無形"容辭不讀乎?
-
7 # 宏字號
除了數理基礎學科,天文,地理,生稱和應用科學,在哲學思想範疇內,人類因著社會的屬性,無論古時和現代,大多是在重複咀嚼著相同的東西,少部分是有意義的深化,大部分是沒有實質意義的換種說法而矣,無論古時現代,人與社會,人與人所面臨的問題並沒有不同,中國古時的春秋戰國時代的政治,軍事,外交等實際演繹,同現代國際秩序所產生的問題亦只是外表和時間不同而矣。老子思維敏捷,並願意研究,更有能力著書立說,所以寫得出《道德經》,正因為這樣的原因,到今天都有現實意義。
-
8 # 無憂谷逍遙子
老子做過周朝的圖書館管理員,在哪個時代老子接觸了上古文化精髓,並結合當時的社會動亂情況,寫成道德經,老子是哪個時代的社會精英!
-
9 # 時代傻瓜李博士
我特別喜歡老子《道德經》,1981年上大學時,有一天晚上我在學校的圖書閱覽室翻了一下《中國古代哲學史》,初步瞭解了老子其人其書,留下了一點印象。但直到85年讀研時,才認真閱讀了老子的《道德經》,後來認真讀了多個版本的詮釋本,最喜歡的是陳鼓應的註釋本。雖然到今天為止,反覆讀了多少遍,並能熟練背誦,也瞭解幾個學者的詮釋,但我還是一知半解,總覺得老子的思想特別深奧。為什麼兩千五百多年前中國會出那麼一個偉人,寫出那麼偉大的著作。才五千多個字,卻可啟發人們對宇宙、社會、人生的探索,並同時也表達作者的一些觀點。《老子》一書對於刺激後人去思考、去探究的啟迪作用,遠遠大於書中觀點本身。任何一個學科領域的人,不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的學者,都可在自己的學科領域,對《老子》進行新的思考與詮釋。要了解為什麼老子會對那麼多的問題進行思考,並作出那些深邃精闢的論述,可以對書中的言辭從正面和反面瞭解當時的政治社會背景,正是這些背景,促使這位偉人這樣去思考。關於讀這類著作,說點粗淺的看法。我個人的習慣是精讀,方法是讀書知書識人(指作者)。讀書不只是為吹牛而讀的,而要知書。何謂知書,就是思考書中作者為什麼這樣說?是什麼原因影響作者這樣說?於我們今天處境下作者又會怎麼去說?我們應該去怎麼說?
-
10 # 兜率閃輝光小兜
老子之所以能夠著《道德經》
原因之一,其人的原因一一如果說這世間有天才,那麼老子肯定是。關於他的成長過程,思想和學說的產生,有著許多奇異的傳說,其人有著諸多超乎常人的思維,不但在他那個時代(距今兩千五百年前的周朝),而且在現今,他的思想也是超前的。原因之二,他的環境原因一一他作為周朝守藏室之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和博物館的總管理員。工作之便,他可以閱讀到當時最全面最高階的知識、文化、科技資料,檔案、文物材料,為他形成權威觀點主張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原因之三,受邀述成一一他晚年辭官西出函谷時,受到關令尹喜的邀請,請述平生所學,他這才洋洋灑灑簡簡單單著文五千言述及相關內容,後人分成八十一章。他把核心思想歸結為道,統攝天地人萬事萬物,包括哲學,科技,政治,軍事,教育,未來等等方方面面的教誨。被後人包括華人之外的全人類高度評價,至今其勢頭非但不衰,而且歷久彌新,越來越被地球人所尊崇。老子是位思想者,思考的是人與世界的關係的問題。包括當今以及歷來的人類中的思想者,與老子一樣,思考的內容和物件相同,視角和水平有異,人們從老子《道德經》中深受啟發,獲得靈感,受益匪淺。 -
11 # 劉怯之
《道德經》的思想體系是老子獨力完成的,但其知識來源老子在其五千字的書中,多次坦承源自中國源遠流長的"士"文化,建議有興趣者不妨翻翻原文查證查證。其實《道德經》並非憑空而來,有心人只要願意溯源而上,就會發現黃帝及其老師歧伯,對"道"已有非常全面且深刻的認識與論述,老子不過是一脈相承,將"道"和"德"進行了個人化的系統構建。並且,老子非常清楚地告知天下人,他的書要往簡單處讀,莫想複雜搞玄奧(老子原文如此:"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版的《宇宙與人生的秘密-一怯之講老子》一書,對老子在古代為何能寫出《道德經》這樣的作品,有相當精彩的講述。
-
12 # 大黴果
我們無法知道為什麼老子有這麼高的智慧,他生前擔任管理典籍的官員,廣覽群書,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可是古往今來的無數好學之人,唯有他能對宇宙法則有如此獨到的見解,這份天賦不是常人具備的。能人所不能者,百世廣利群生者,皆是菩薩密化於世間。
-
13 # 清茶一杯看世界
不管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都同樣具有繼承性特徵,有了人類後逐漸認識大自然,也就逐漸開始掌握知識,一代一代人的知識積累達到一個量後就會出現一批人的整理記錄編輯,中間會參和著各種知識性的東西,經過類似於化學反應的處理就出現了新的升級版知識,老子的道德經也一樣,繼承了許許多多前人的知識,在他腦中化學處理後形成了新的升級版知識,既帶前人知識的影子又有新知識的特徵,這也是人類進步的一種推動力!謝謝!
-
14 # 波瀾碎風寒
還不是一切基於中國古老的世界觀和文化觀!看中國的文化肇始之源:天地,陰陽,自然,大道,這些中國自古的文化哲學觀其實來源於上古先輩以自我生存之世界的紛紛真相思考而來,說白了,就是中國古人認識世界的本質然後用質樸的哲學去詮釋而來!天地,上清下濁,這不是天空和大地最直白的理解嗎?陰陽是最簡單同時也最深厚的中國世界觀,因處於太陽系中的地月系同時上古時代處於黃河流域的先民其所處的地域有典型的正反表象自然特徵,白有日而夜有月,白熱夜冷,冬寒夏暑,等等自然現象,這一切一切的真實存在闡述了最古老的哲學認知觀念,陰和陽,陰為月,亦可為冷,亦可為冬,而相對應的便有陽,有熱,有夏,以此為認知世界的本源哲學於是衍生出瞭如何解釋男女的屬性關係,正因為上古中原地區所處的地域恰好能夠擁有這個星球上最完美的天象和氣候變化,於是讓中國古人完美的認知到自然天道的內在迴圈,所以說陰陽哲學不是因為神學,也不是因為巫術,亦不是古人腦洞大開之作,陰陽之說乃基於最客觀唯物的世界而誕生出來的客觀哲學,亦是古人解釋宇宙星空,人之常情的最真實表述,這就是為什麼陰陽哲學能夠成為中國一切哲學和文化的基礎和本源,因為陰陽最早便來自於我們的天空和大地,太陽和月亮,來自於週而復始的日夜交替,春夏秋冬,來自於我們所在真實世界的一切自然特徵,所以陰陽哲學延續無數載依然強大和活力四射,這也是中國文明連綿和蓬勃的有力支撐,可以說中國的古人用最簡單的詞彙表述了世界,並以此作為承載和指導,古人智慧大巧若拙,便是寫照!!道德經之所以成為中國文化的哲學本源和世界觀教科書而光大數千年依然光芒四射,全因其基於最真實客觀的描述世界和自然,用陰陽濃縮了中國文化的精髓,也最深刻的闡述了我們生活的世界和本源運轉之道!所以道德經出與中國,至於是誰之手,那歷史記載是誰就認為是誰便是,道德經問世,便是中國古人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觀,從此可以教化生民,鬥天抗地!華人最早理解自然和天道,並以此自展陰陽生死之說,才有了強大至今的中華文明!以陰陽為基礎的華人世界觀和哲學觀其級別之高聳,往越累世之巔而不墜!
-
15 # 秀水平夷1
那個時代就是大哲學家成就的時代,在中國每個時代都有巔峰之作……很多事只有天知道!秦長城!晉書法!唐詩!宋詞繪畫!元曲!清小說……現代科學!我認為都是自然的力量賦予與人的表現……
-
16 # 平凡人一枚
老子寫《道德經》之所以在那麼早的古代就寫出來,就是為了在以後的若干長若干千年的長時間裡給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後人以一個總的指導性的東西與道理,所以它要出現在比較早的時候,就是為了給若干長時間的後人以一個指導。還有春秋戰國時出了那麼多的大思想家、大哲學家,大理論家,我們稱之為“百家爭鳴”,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墨子,韓非子......等等等等,他們之出現於那麼早的那時,也是這個用意。還有中國中醫的鼻祖、的教科書、的應該是最早的來源《黃帝內經》,也出現得非常早,也是這個用意。至於為什麼那麼早產生了這麼偉大的作品,這麼偉大的思想家等,這隻能說人家本身就是大思想家、大哲學家的料兒,是“時代的需要呼喚了他們的產生”,他們的出現與時代的早晚無關,該他們出現他們就出現了,一切全是安排,沒有什麼可說的。
-
17 # 傻傻吳的生活錄
我們都知道,老子寫了一本《道德經》,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書中蘊含的大智慧,至今無人敢說超越。那麼老子的智慧是從何而來的呢?《道德經》中到現在也不能說是過時的超前理論知識,又是從哪裡得到的呢?
有人說,《道德經》作者並非一人,很可能是經過久遠年代的積累,經多人之手彙總而成。所以這本書可以看成是“群眾智慧的結晶”;
也有人說,老子是周王朝的圖書館館長,有機會閱讀先賢遺留下來的寶貴書籍,經過老子總結而成《道德經》。所以這本書是學習前人而來;
更有人說,老子不過是閱讀了“百家之源”的《易經》,得到啟發,《道德經》不過是他學習《易經》的心得體會而已。然而在我看來,以上種種,都不過是我們在以“俗人”之心,度老子之腹罷了。
老子有言:“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因為人間大道不行,故而順天應道之人,才會“獨異於人”,總是表現的和世俗之人不一樣。如此,我們用與老子相背的俗人思維去揣度老子,又怎麼可能不出錯呢?世人難解《道德經》,原因也在於此了。
1、“群眾智慧”是個偽命題
《莊子》說:“如果道可以拿來獻給別人,人們就會爭著拿它獻給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們就會拿它送給親人;如果道可以說得清楚,人們就會把它告訴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傳給別人,人們就會爭著傳給自己的子女。然而上面說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簡單,如果一個人心中沒有正確的對道的認知,那道就絕不會駐留在他心中;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道的規則,那道就絕不會在他身上呈現。”
有道的人,難以把得到的道獻送給別人;有智慧的人,難以把擁有的智慧贈送給別人;有境界的人,難以把體悟到的境界轉送給別人。所以學生能從老師那裡繼承的,是知識,而非智慧。我們現在,見聞知識超越老子的時代太多了,但智慧,卻仍然難以超越。
“三個臭裨將,勝過諸葛亮”,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想當然罷了。一個白痴是白痴,一萬個白痴仍然還是白痴,並不會因為數量的變化就引起質變,從白痴變成了智慧超群。
智慧既然不能繼承,也就說明,智慧並不會隨時間而累積;智慧既然不能因為數量的變化而引發質變,也就說明,智慧並不會隨人群數量而累加。所以“群眾智慧”的結晶,不過是個偽命題罷了。古往今來,讀過《道德經》的“群眾”無數,然而可有智慧超越了老子的?能讀懂就不錯了。
2、知識靠學習,開創靠智慧
我們常想當然地以為,一個牛人的背後,必然還有一個更牛的人來教授他。比如:諸葛亮很聰明,那他的師傅肯定更厲害;鬼谷子學究天人,那他師傅肯定是個神人;老子寫出了《道德經》,那他師傅又該是何等境界呢?
這種思維,其實很可悲。既然我們認為牛人都是由更牛的人教出來的,那麼潛意識中,也就認為我們的文化發展,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既然我們認為徒弟都是要比師傅弱的,那麼潛意識中,中國的老師是教不出比他更強的學生的,因為他限制了學生的發展。
我忘記是在哪裡看到的了,說是中國有一個朝代,師生關係是相當之嚴峻。老師教你什麼,你就只能學什麼,學生要是去搞超出了這個範圍的東西,相當於欺師滅祖,是得不到學界認可的。試問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學生又怎麼不會一代不如一代?
因此,我們看到新的學說問世,潛意識就總會去想,他是從哪裡學來的呢?卻不去想這是不是他個人開創出來的。因為我們的開創精神和創新思維,已經基本上被磨滅的差不多了。
老子開創道家學說,他就一定是師從古人而得來的嗎?總想著承襲舊制,承襲古人,依賴所謂古聖先賢之餘蔭而生存,卻拒絕創造和更新,這與發冢盜墓的蠹蟲又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我們的祖先也都是這樣的人,那我們連漢字都不可能出現。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我們能學習積累的,只是知識而已。書籍、資料都可以儲存進電腦,但電腦卻不會創新,因為電腦不具備智慧。知識,靠學習;而開創,卻要靠智慧。
3、《易經》指導不了《道德經》
《道德經》來源於《易經》之說,相當荒謬,因為這種說法是根本不瞭解《道德經》的理論體系。《道德經》作為道家理論總綱,涵蓋了宇宙形成、萬物發展、治國、用兵、教育、經濟、藝術、技術、管理,乃至個人養生、修養心性,幾乎無所不包。正如尼采所說:老子思想“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而《易經》是在儒家作《易傳》之後,才具備了一定的哲學意義,而作為一種理論思想流傳下來。據傳《易傳》是孔子所作,但孔子是晚於老子的,因此老子又怎麼有機會去學習《易經》的哲學思想呢?而孔子自己,倒是有過幾次問道於老子的經歷。
《易經》早於《道德經》,但《道德經》全文只有一處提到“陰陽”,通篇沒有提到過《易經》。因為老子從來就沒有把自己侷限在陰陽乾坤之內,而是在講“天地之母”的生生大道。老子之道,並非那“一陰一陽”之道。
按今人所說,《道德經》和《易經》都是在講天地之道,宇宙規律。但《道德經》所講的天地之道,上能適於治國安民,下能適於修身養性,兵法謀略、經濟民生,甚至宗教、藝術都包括在內。然而反觀《易經》,無論是從歷史事實來看,還是從它的理論本身來看,並不具備這麼大的體量。
4、以天地自然為師
所以老子的學問是從何而來的?是以天地自然為師,經老子開創而來的。我們學習,需要讀文章,需要老師言傳身授。有悟性的學生,讀文觀畫的時候,常常就會有所領悟,引起共鳴。然而天地又何嘗不能言傳身授、作文作畫?
這Teana地籟之音聲,就是天地之所言;這日月山川之執行,就是天地之所行;這鳥獸魚蟲、山水林木,就是天地之所畫;這四季輪換,雨雪風霜,就是天地之所書。如果我們能與天地產生共鳴,就相當於擁有了一個最博學,最智慧的老師。
人類的行動力能比得上天地更強大嗎?人類個體的實踐,能比得上天地萬物的運作更豐富、更生動、更全面嗎?道行天下而成理,天地至理就明明白白地擺在那裡。老子所謂“天之道,繟然而善謀”。“繟然”,是展示得很明白的意思。天之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就明明白白地展示在天地間,但卻沒有人能謀算得過它。
所以天地自然,本身就是一個大大的資料庫,只要掌握了開啟它的途徑,就能從中得到無窮的知識,領悟無盡的智慧。老子所謂“不出戶知天下”,“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正是以此。
-
18 # 頓果v
要探究《道德經》思想精華,須先明白老子是在什麼地方悟道、修道、合道的,找不到這個思想源頭,扯到猴年馬月都沒弄清楚;
同樣道理,孔子、莊子、鬼谷子、孫子、墨子等古聖人,皆是從太極周易悟道的,悟的什麼道?即是陰陽變化原理,透過這個變化原理明瞭萬物生存發展規律與萬物生存發展規則是也!
-
19 # 墨核子
老子的《道德經》並不是關門造車,憑空而出的,他是總結了以往無數代中華民族先知和智者的理論經驗,在前人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畢業的經驗凝結而成的結晶。
題主說當時的知識那樣平乏,老子是如何具有如此高的思想境界,是如果寫出《道德經》的,這隻能是題主的自我想象。其實,中華文華史淵源流長,從沒斷代,而世上其它文明古國的歷史確消失在了人類歷史長河中,這應與地球大刧難,和人類部分毀滅有關。中華民族的三皇五帝的歷史文字記載很少,也可能與地球大劫難有關,都淹埋在了歷史長河中。但文字元號傳承卻從未斷過,從結繩記事,到畫符記事,再由符號演變成象形文字都有據可考,這是華夏民族上萬年的史前文明的真實傳承。這段文明的有力證據就是河圖和洛書。它們是伏羲演畫先天八卦的歷史來源。河圖洛書是我們遠古始祖用實點和虛點區分奇數和偶數,用連線的實點和虛點表示數的多少,並以此表達對宇宙認識的模式結構和方位的確定。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發現曰月星辰的位置變化,對地球四季的變化影響很大,因此用最智慧的人觀測天象,統記它們的位置變化,並用點數記載,併發明出古曆法。河圖和洛書便是這一類的記載。
伏羲便將前人的河圖,洛書的虛實點簡化成陰陽線段,用“一”代表陽性,用“一一”代表陰性,演繹宇宙萬物結構模形。並認為宇宙是從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再用四象演繹八卦,八卦再演繹萬物的發展規律。
中華文明發展到黃帝時代就己達到相對的鼎盛期,從《黃帝內經》就可看出,在黃帝與岐伯的一問一答中,當時不僅對天地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而且對人體.本身也有較全面的認識並有了人體經絡的系統認識,有了較為豐富的治病救人的醫理,醫藥和醫療技術。在人類使用的日常器具上,有用於燒烤食物的火爐和盛裝食品的陶器,並在製陶的過程中發明了金屬冶煉術。到商代時,青銅器具的治煉和製作己達到鼎盛期。
老子是商後的周朝人,他的道家思想便是對以上中華歷代文化的一脈相承和發展。他是用文字來解說宇宙八卦原理,把宇宙原始混沌一元氣的能量體稱為“道”。因為,微能量體在當時是看得見,感受得到,卻摸不著,說不明的東西,老子稱之謂“道”,道是形成萬物的源頭。老子依道的原理來解說人類的生存法則,這個人類法則他稱之為“德”。這便是老子《道德經》的來源。
-
20 # 戒定慧2
小編居然問出“他的知識來自哪裡”這樣弱智的問題,我也是不得不醉了!《道德經》裡說了:為學日增,為道日損。就是說做學問的人希望自己的學問一天天有所增加,修道的人卻希望自己頭腦中的東西越來越少,因為知識多了會成為執障,成為修道的障礙。從這個角度說,為學和為道是兩個相反的方向。所以有道人說,知識分子最難度化,自以為是且固執。修道主要靠悟性和智慧,與知識無必然聯絡。如果有人認為現代人比古人聰明,也是天大錯誤。
回覆列表
我再簡單的重複一次,老子的《道德經》是解釋和評論太極圖。如果說《道德經》最核心的內容是老子創造的,那麼,這個不實的說法就大大的矮化了道文化,老子絕對不喜歡別人拍他的這個馬屁。如果老子要想沽名釣譽,他為什麼要在《道德經》中多次重複說明道是古時候的聖人創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