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很多家庭,或不孕不育,或丁克,或大齡單身,人的一生如果沒有孩子是一種什麼感覺?
191
回覆列表
  • 1 # 桑桑說幼教

    孩子會給你的人生帶來了一個新的維度。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孩子前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意味著有了孩子之後你的人生轉向了一個不同的方向,你獲得了另一種體驗,同樣沒有孩子前的人生都是同樣豐富多彩的。

  • 2 # 風與路人Y

    這要分兩種情況來說。

    第一種,想要孩子,但因為某種原因一直要不了或要不上孩子,老天不給希望。這種情況,當事者肯心情很無奈,很失落,很悲傷。每次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兩眼放光的。這可以說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這種心情也是別人無法體驗的,或者說只有當事者自己最清楚。幾乎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如果沒有孩子,那麼你可能沒有多少壓力,感到很自由,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看似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就會發現生活缺了一份情感,那就是幸福感與歸屬感,這是精神世界的需要。每當你回到家的時候,感受不到家的溫度,沒有歡聲笑語,沒有嘰嘰喳喳,永遠體會不到被叫爸爸或者媽媽的滋味,心中的那種幸福的感覺,也許就是那麼一聲,就會讓你一輩子幸福快樂。

    所以,孩子是人一輩子情感的寄託,有孩子在,一切都是有動力,有意義的,因為孩子就是希望,就是幸福。

    第二種,一輩子不想要孩子,在國外這種情況比較多見。現在國內這種情況也越來越多見了,他們或是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業並且終生願意投身於次,或是對孩子並沒有興趣,對建立親密關係,也沒有興趣。他們有很好的朋友,社會關係的保持也很正常。

  • 3 # 積極思想家

    身邊就有朋友是丁克家庭的,沒有孩子,不過不是他們要不了孩子,而是特意不要孩子。

    兩夫妻看起來還挺恩愛的,雖然已經結婚很多年了,似乎也沒有因為孩子的事情而影響到生活,很多人都是勸過他們要孩子,但他們都不為所動。

    小兩口沒有孩子的生活似乎也挺瀟灑的,晚上的時間很自由,去外面做運動吃宵夜,不像別的同齡人還要在家奶娃、咆哮著輔導作業、哄睡覺,到了週末旅遊說走就走,這樣灑脫的生活還是挺令人羨慕的。

    但是也有遺憾的家庭,又有一丁克家庭朋友,夫妻倆因為一方事業上升期,一方因為身體原因不適合要孩子,好在兩夫妻感情比較深厚,老人怎麼勸,夫妻的感情都沒有生變,到了四五十歲了,想要孩子也困難了,女方因為生病故去了,留下丈夫孤零零的,真的有點淒涼。

    雖然傳宗接代不是婚姻的必然結果,但是有孩子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滿足感和樂趣,雖然累並快樂著。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丁克家庭的選擇和價值觀,畢竟生活是屬於自己的,只要自己願意,怎麼舒服就怎麼來。

    未來總是充滿著不確定性,遺憾和後悔,你總是不知道迎來的會是哪一樣。

  • 4 # 暮夜畫皮

    我覺得我很慶幸沒結婚沒生娃,躲過了女人要受的開膛破肚之刑,比生過孩子的顯小,沒有那麼多麻煩事,自由自在。我覺得挺好的。

  • 5 # 牧歌四郎

    無兒無女享清福。今生不用去還債,也不用來討債。所謂無債一身輕。

    至於將來嘛,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 6 # 丫屁坨

    有很多自我的時間,會更關注自己,學會了往內看。開始為自己的晚年做計劃安排。開始喜歡哲學,想弄明白“我”的含義。我要為自己這段生命旅程留下點什麼價值。為“我”這個字添些什麼含義。沒有婚姻的約束,反而更自覺更自律。做得怎樣都會反饋到自己身上,那為什麼不做好點呢。沒有孩子可以一直沒有,也可以想有時領養。愛是博大的。

  • 7 # 恬靜怡然A

    沒孩子挺好的,我家鄰居生了好幾個孩子,加在一起都不如人家孝順的一個,老大60多了,整天打扮的像個妖精似的,自己吃好穿好,從來不管她媽,就這幾年算是不給老人找麻煩了,老二最有錢一分錢能轉出水來,用她小姑子的話說,鐵公雞,一毛不拔,摳的可以,老三稍微好些,但也就那樣吧,唯一的兒子像個怨婦似的,總埋怨這那的,都不如個好老孃們,還有兩個就不說了,看了鄰居的下場,要兒女真的沒用,用他家老爺子生前的話說,就是生了一窩狼崽子,白眼狼

  • 8 # 願能重生

    想有,但是沒有,挺悲哀的。既然沒有就要做沒有的打算,一個人,一張床,也挺好。沒有牽絆,來去自由,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等老了就攢點安眠藥,跟這個世界告別,就好像不曾來過的樣子。

  • 9 # 小草的春天0000

    1、我本人有一雙兒女,而且幾乎都是自己帶大的。兩個孩子小的時候,可以說整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兒子不會走路之前,除了兒子睡覺時之外,我上個廁所都是一手抱著孩子,一隻手弄褲子。

    所以人就鍛鍊的比較強大,好像覺得一人帶倆孩子,除了出去找不到工作,做飯洗衣服種菜,養雞養鴨,出去走親訪友,啥都幹了。

    2、孩子大些以後,特別是現在兩個孩子都上學了,就輕鬆些了。重心就放在了孩子的教育上。需要每天晚上給他們講故事,通常是讀故事書。每週六帶他們去新華書店看書等。

    3、如果一個人沒有孩子,那就省了很多事。最起碼不用經歷孩子小的時候水深火熱的那幾年,而且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和學習上。個人生活比起我這個家庭主婦來說上的肯定不只是一個臺階,而是好幾個臺階了。

    4、沒有孩子的人如果到了晚年可能會感覺到有些寂寞。特別是逢年過節時,看到別人家兒孫滿堂,自己兩口子冷冰冰的,多少會感覺有些落寞吧。

    最後,人的一生沒有孩子在年輕的時候肯定是很輕鬆的。有孩子的人整天被孩子整的手忙腳亂,一個頭三個大。沒孩子的人可以出去旅遊,做做美容什麼的。

    有孩子的人關鍵在於孩子的教育。孩子教育好了,真的是晚年無憂;孩子教育不好,孩子自己養活不了自己,或是整天問題不斷,還不如沒有孩子的人呢,至少一輩子輕鬆。

  • 10 # 阿里粑粑519

    人的一生,沒有孩子,是非常遺憾的事情,除了不孕不育,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結婚就是為了生孩子,生命一代一代的傳續,人間的香火不能斷,嬰兒如何餵奶?如何做人?給他們知識,識別是非,叫它幫助有困難的人,從小要讓它愛勞動,做一個有用的人,只就是人生,一大幸事,沒有白活!

  • 11 # 賈燁真的故事

    從宏觀上來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如果沒有了孩子,大家想想會怎樣?就是從微觀上講,一個家庭如聽不到孩子的笑聲,這個家庭是沒有生氣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生活中,大家都有體會,成人之間的交流,與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是完全不一樣的。成人之間,是說的成人語言,表面看沒有了很多廢話,而恰恰就是這些看似的廢話,才給ku燥的生活帶來了生機,帶來了笑聲,尤其是很多時候的孩子的語出驚人,讓大人喜出望外,感到不可思議,為何能講出這樣的話?還有很多時候,孩子向大人提出了問題,讓大人都不容易回答,可以說,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其樂無窮!

    時下,也可能是出於很多現實的原因,有不少大男大女,選擇晚娶或晚嫁,甚至選擇終生不嫁不娶,這種現象值得深思,也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不娶人群可能有客觀的原因,而不嫁人群就有些不正常,男婚女嫁,生兒育女,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那不成這群人是想丟掉這個傳統?

  • 12 # 子良12345

    人的一生,年輕的時候,沒有孩子覺得也挺好,可以過兩人世界,可以少很多的煩碎,可以少操很多的心。當你年齡越來越大,看到別人家,兒女優秀,齊享天倫之樂時,你會羨慕,會覺得人生不完整,多了一份遺憾,特別是當年齡大了才想生卻生不了的人,會遺憾終身的。雖然生小孩帶小孩很辛苦很累,同時也是快樂的心甘的,那份血濃於水的親情永遠都在。

  • 13 # 寶貝媽媽1107

    不知道沒孩子的人怎麼想的,也許人家覺得自己好過就行,反正我有孩子以後雖然很累,而且很花錢,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但是當孩子抱著我,親我,說喜歡我的時候,我覺得所有付出都值了,特別隨著孩子長大,有的時候突然主動幫忙幹活,更是覺得幸福,當個和老公吵架的時候孩子和我在一起,更是覺得孩子是我的底氣,我的希望。

  • 14 # 開心就好5689

    我覺得年輕的時候沒有小孩,感覺無所謂的,在35歲之前沒有小孩,日子過得逍遙自在,就像過神仙的生活一樣,兩口子甜甜蜜蜜的,讓人家羨慕死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那就不一樣了,新鮮感過了,過著老年的生活了,再也不像年輕人那種心態了,看著人家的小孩左一句媽媽,右一隻爸爸,一家三口一起手牽手逛街呀,去公園玩呀,去肯德基吃雞腿,看著小孩吃著雞腿,高興笑起來,眼睛都眯眯的,好可愛哦,那你就站在那裡看著,心裡想哦,如果我生了一個小孩,也是過上這種幸福的生活。再等你到五六十歲的時,看著人家的小孩過年過節,都帶著妻兒成群回來看爸媽,你就站在你家門口,孤零零的望著。

  • 15 # 海說情感

    首先從宏觀上來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新鮮血液的加入,那麼這個國家早晚會完蛋,,這個是很現實的問題,其次從微觀上來說,一個家庭沒有孩子,那麼這個家庭就沒後代了,通俗說絕後了,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

    身邊的認識的一個朋友,年輕的時候因為壓力問題和各方面的問題,一直沒有要孩子,以為自己的大哥有孩子了,自己這個家族就不會絕後,但是到現在60多歲的時候就後悔了,大哥的孩子再怎麼親,也是大哥的孩子,看著別人兒孫滿堂,自己卻孤零零的,心裡別提有多酸。但是後悔有用嗎,於事無補。

  • 16 # 娓娓情感

    先說說我自己:我就屬於沒孩子的。到目前為止,有兩種感覺。

    自由自在,完全在過自己,很享受這種沒有牽絆之感。

    大家發現沒有,中國的父母,基本上都是在為孩子而活,很少有為自己考慮的。

    夫妻雙方即便是已經沒有感情了,或者這段婚姻關係已經味同嚼蠟,有過很多次想要放棄,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衝動,但每次都按壓下去了。為什麼?最大一個原因,基本上都是因為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不想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負擔,不想因此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中國的親情紐帶,似乎歷來都比其他國家更親密。父母的這種想法,非常能讓人理解。因此大多數的男女,都在擰巴著過日子,湊合著過日子,只因為孩子。

    我身邊的同事、朋友有了孩子的那些,只要問週末幹啥,大部分都是回答倆字:“看娃”,或者“陪娃”。

    而沒有孩子的我們,可以每週計劃週末去幹什麼:

    去某條街上拍街景。

    去博物館看展覽。

    去看一場新上映的電影。

    偶爾也去聽音樂會

    去周邊自駕遊。

    春秋天氣好時,帶上帳篷去野餐。

    約朋友一起喝下午茶,逛逛逛,買買買。

    收拾家裡,搞衛生。

    下班後去做運動。

    每年一次長途旅行。

    窩在家裡看書,看電影。

    或者什麼都不做,窩在沙發裡發呆

    …………

    太多事情可做,太多自由享受。想幹什麼,隨時都可以去做,只要自己能力許可的情況下。沒有孩子在身邊吵鬧,讓你陪他做作業,陪他玩,陪他去上各種輔導班。

    朋友們都羨慕我的生活,覺得人這短暫的一生 真應該這樣過才不虛度。我每每看到朋友們為孩子,馬不停蹄的奔波於公司,家裡,孩子學校,各種託班,輔導班,忙的連口氣都不能好好的喘,就覺得,沒孩子似乎也挺好的吖!

    一個電影鏡頭觸動了我:沒有孩子,年老後你會很孤獨。

    本來還是挺享受以上這種自由的,直到我看一部電影時,一個鏡頭觸動了我:一個老婦人頭髮花白,獨自坐在廊前,椅子邊上靠著一個柺杖。微風吹動她雪白的頭髮,那一縷隨風飄動的白髮,猶如一根銀針,刺痛了我的心:孤獨!

    心來不認為“養兒防老”的我,此刻最深的感觸是:一定要有一個孩子,儘管不為了將來讓他給我養老,但最起碼,在我年邁之時,能有自己的親人來看望我,於心是一種安慰。

    我目前在外定居,家人親戚都在老家。將來老了的話,自己的兄弟姐妹也老了。即便有親哥哥姐姐的孩子,他們將來不知道在天南海北定居,即便有心,也不一定有精力來照顧我。工作生活肯定不允許。

    香港電影《桃姐》裡面的桃姐,也是無兒無女,好在她一直工作的東家少爺,一直挺有心的關照著她。在她年邁住進養老院的時候,少爺也會不時的去看望她。在養老院,逢年過節別的老人被子女接回家團聚時,桃姐最期盼的,就是在她深邃熱切的目光裡,那個熟悉的、親人一般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這也都是好的吖!怕的就是,沒有一個人會來看望你,沒有一個人心裡會惦記你。只能獨自坐在門口,看來來往往的人,卻沒有一個,能走進你的心裡。

    有了這種感覺之後,決定要一個孩子,無論年齡多大,都要去努力嘗試。現在的我,雖然吃了很多的苦,還在努力之中。無論結果如何,努力了,就不後悔了。

  • 17 # Mary58

    人的一生,如果沒有孩子是一種什麼感覺。

    在人的一生中,年輕的時候,有工作學習奮鬥掙錢,存錢買房買車就是必然的,如果沒有生存的基礎,孩子就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尤其是對女士。

    我想說,一個我的好朋友她的真實故事。她是一個女生,非常的好強學習也很好。可以說是個學霸,她在北京考上了重點中學,後來有大學畢業。可是她的生活卻不是一帆風順的。首先她的母親因為她的生父和她母親離婚,她母親得了嚴重的疾病。一直在家裡休息,雖然有工作有工資。但是離婚造成的創傷是她的媽媽一輩子都沒有恢復過來。這個女孩子看到她的媽媽,因為離婚而造成的傷害,所以她就不想要孩子。她年輕的時候,看到一個非常帥的高幹子弟,可以說是軍隊的高幹,她就和他相好了。可是她發現這個高幹子弟是個花花公子。她於是和他分手。後來。,她就努力的工作,申請出國了,她出國的時候已經年齡很大了。她也沒有自己的孩子。所以說因為母親的經歷,讓她非常恐懼。孩子是對母親來說是個極大的負擔,有了孩子就不能工作不能掙錢,不能去奮鬥了。所以她一直沒有孩子。直到她在國外定居下來。那時的她已經年紀大了,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她採取了試管嬰兒。她不得不和她的丈夫一起去美國進行了試管嬰兒。萬幸的是他懷裡一個可愛的寶寶。

    講講她在沒有孩子時,工作生活在海外一個人特別害怕。沒有親人,沒有人和她說話。她買的房子都不敢買獨棟的別墅。只能買一個單元房,因為單元房入大門的時候有一道鎖。然後到她的單元房,另外還有一道鎖。她的左右都有鄰居。她一個人晚上睡覺都睡不好,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她就睡的就非常安靜,非常好。哪怕孩子只有幾個月就像一塊石頭一樣,在房間裡睡得死死的。可是她還是覺得是一個安慰,就不害怕了。後來她搬到一個比較大的獨立別墅。是住在整個是一個平面的別墅,沒有二層他們的房子就在一層。可是她有了孩子就不害怕。孩子不僅是一個精神寄託。也是一個生命的延續。給她一種安慰,一種鎮靜劑。孩子讓她覺得更加有力量,不孤單,不在是孤零零地一個人活在世上。

  • 18 # 亦張一亦弛

    孩子就是來索命的。一天到晚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要他幹啥?其實是給社會看的,讓別人看著你後繼有人。哪裡知道,打落牙齒和血吞,心裡有苦說不出。

  • 19 # 西風一陣動商聲

    對於不想要孩子的人,沒有孩子毫無疑問是有利無弊,對於想要孩子而沒有孩子的人是弊大於利。不想要孩子的人不可能老了以後覺得孤獨,只有想要孩子的人如果沒有孩子才會覺得孤獨,這就是人類個體天生存在的差異之一。哪一種人生更有意義?什麼才算“圓滿的人生”?從來不存在共同的標準,人和人本來就是不一樣的,不能用自己認為的的“想當然的道理”去揣摩別人的感受,那樣只能是自欺欺人的妄想。

  • 20 # J啻惜J

    我就是那種不打算要孩子的人,其實我挺喜歡孩子的,但我沒信心我可以照顧好一個孩子,畢竟有了孩子就得為孩子的人生負責。想到要照顧孩子的生活,將來還要輔導功課,還要為他的每件事操心,我真覺得自己沒那個信心和耐心,畢竟我的人生也就一次我想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東西我還沒有體會過。但我是覺得不管有沒有孩子都不要把未來想的那麼悲觀,畢竟未來會怎麼樣誰都不知道,有要了孩子照樣後悔的,也有不要孩子而後悔的,這個問題本來就沒有正確答案。只能說根據自己內心想要的去選擇,然後按照這個選擇去好好生活,有孩子就好好照顧孩子盡責就好,沒有孩子的可以認識一些有共同想法的朋友,以後年紀大了別人有孩子陪伴,我們有朋友陪伴,也未必就一定孤單。過年過節同樣可以熱熱鬧鬧,畢竟這個世上不要孩子的不只我們一個,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總會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又何必總是拿自己和身邊的朋友對比呢,身邊的朋友未必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啊,我就在想以後年紀大點可以把不要孩子的有共同愛好的人聚集起來,過年過節一起玩不也挺好的嘛,其實孤單是看每個人的內心是否富足,多少人有兒有女卻還是一樣孤單,多少人孑然一身內心卻依舊富足不覺得孤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表達對科比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