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MF客美府
-
2 # 麻雀美食
在遙遠的部落時期,因為食物的匱乏,人們並沒有定時吃飯的習慣,到了商朝才逐步形成了定時吃飯的模式,當時模式是一日兩餐吃完飯就睡了,古人基本沒什麼夜生活。
-
3 # 當代曹植
在遙遠的古代,由於生產力水平極其落後,是沒有定時吃飯的模式,有吃的便吃,沒有吃的便餓著。
從商朝開始,由於生產力水平提高,商業與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人們發明了甲骨文、學會冶煉金屬與建造馬車和城市,食物比以前相對充足了,所以才逐漸養成一天吃兩頓飯的習慣。
但是,在我們如今看來,這個行為是很難理解的,畢竟我們如今一日三餐,其實是非常合理的飲食習慣,那麼為什麼古人會採取這樣的進食頻率呢?其實這和當時人民的生活習慣與生產力水平有關係。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以農耕為主的,因此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早出晚歸。
在最早期的時候,有九成的人口都是農民,所以種地成了他們活著唯一的生活手段,所以一般會在早上六七點的時候吃一天中的第一餐,一直到晚上六七點之後,就會回家進行晚飯的食用。
其實這樣的吃飯時間是非常符合當時的勞動人們的,因為古時候人們的收入比較單一,所以如果有一天不去種地,那麼也許家人就會多挨一天餓,所以早上吃完飯後,就去地裡幹活了,中午如果再返回家中,那麼這樣就浪費了很多時間。
再加上古時候的人,在夜間是沒有燈光的,因此也並不適合勞作,所以一般會在天黑之前就往家裡趕,回家吃過飯後正好也到了休息的時間。
很多人有疑問,為什麼家中的妻子中午不去送飯呢?這其實是因為古代女性的生活更不容易,因為沒有相關的防護措施,所以古代的女性基本就是生育機器,不僅如此,還要在家中照顧孩子,洗衣做飯紡織,每天也是很忙碌的。
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普通百姓終日操勞而不得溫飽,多吃一餐,便要砍更多柴,佔用更多本可以種地的時間,還要消耗更多的糧食,老百姓即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個精力,更沒有那麼多糧食。
古代普通百姓是沒有無聊這個觀念的,為了口吃的,忙活一輩子,沒有一點閒暇時間。普通老百姓的無聊,要到工業革命之後。
這樣的情況在宋朝的時候有了一定的改變,因為宋朝的工商業十分繁榮,所以取消了宵禁,很多人也因此在夜晚有了娛樂活動,所以會加上一餐,類似於我們如今的宵夜,不過這也只限於繁華的地方,大部分人還是兩頓的。直到建國之後,一日三餐才逐漸普及並固定下來。
綜上,由於生產力水平的限制,商之前,沒有固定吃飯的習慣,宋之前,沒有一日三餐的習慣。
當然,在古代,貴族可以吃三餐甚至四餐。
-
4 # 大江侃歷史
在原始時期的時候,人類並無“一日三餐”概念,而是“飢則求食,飽則棄餘”,“定時吃飯”是人類飲食文明進步的標誌,中國在商代時已形成了“定時吃飯”的習俗。
古代人是以農耕為主,生產力低下,而且收入低,那時候吃肉都是一種奢侈!因為油葷不足,所以吃飯更加厲害!也就是說種一年的糧食,如果不節約點,可能還不夠自己一家人吃!因此,尋常老百姓都是一天吃兩頓飯,即所謂“兩餐制”。一天中的第一頓飯叫“朝食”,稱為“饔”,吃飯時間大概是上午9點多的樣子;第二頓飯亦即最後一頓飯叫“餔食”,稱為“飧”,吃飯的時間大約在下午4至5點之間。這就是朱熹《集註》中所說的“朝曰饔,夕曰飧。”
兩漢時期和隋唐時期,出現過三餐制,但民間的飲食,依然是一日兩餐為主流,一般只有有經濟實力者才一天三頓。
宋朝之前,由於有“宵禁”政策,還因為古代的夜生活很少,基本上老百姓吃過第二頓飯之後,就開始睡覺了!因為在古人看來,白天就是好好幹活的,天一黑就要開始休息,這也是當時的規則!
到了宋朝以後,這些情況才發生了改變,宋朝時經濟相當的繁榮,一般的尋常老百姓兜裡都有點閒錢,兜裡有錢了,就要消費呀!於是宋朝的夜生活逐步豐富起來,再加上宋朝廷取消了宵禁政策,百姓們可以出來逛夜市!宋朝的夜市上賣小吃的很多,於是百姓們出現了吃夜宵的習慣,雖然那時人們的正餐還是兩頓,但是大部分人都會在晚上吃夜宵!
三餐制的定型,最初可能見於明代江南較富裕地區,相關記載表明,“明代江南人家,朝夕亭午,每天均以三餐為足!
到了現代社會,咱老百姓想吃幾頓就吃幾頓,過上了以前“貴族”般的日子!
-
5 # 刀筆傳神
古時農民的糧食收成大部分靠天來定,風調雨順收成就會好,這一年農民的生活就會好過一些。如果天不好,災難多了點,莊稼就大為減產,農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所以農民都養成了一種習慣,一天只吃兩頓飯,在農閒時,上午那頓還是稀飯。農忙時吃的好一些,畢竟是出力的時候。
-
6 # 薩沙
其實古代世界上大部分農耕民族,都是隻吃兩頓飯。
直到新中國建國後多年,農民也習慣於吃兩頓飯。
一些新兵加入解放軍以後,對一天吃三頓飯很不適應,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養成習慣。
古人一天吃兩頓,完成是從幹活角度考慮的。
古人基本都是農民,任務就是種地。
而土地不可能就在家門口,通常會有一段距離,有的距離村子還挺遠。
所以,往往天剛剛亮,古人就起床,吃完早飯,然後帶著農具離開家趕赴田地。
隨後,古人就是從早開始工作,勞碌整整一天。
這是因為古代一家的勞動力有限,往往也就是一個男主人幾個兒子而已。
到天快黑時候,古人才會收拾農具回家,到家天還沒黑,草草吃完晚上,然後就去休息了。
因為古人一般不會用油燈,所以睡覺都很早,天黑就睡覺。
這樣一來,睡到早上天亮,其實時間也不算短,可以有效恢復體力。
同時,一天的勞動是很累的,一般倒頭就睡。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古人中午不吃飯呢?
主要會耽誤幹活。
中午吃飯,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幹活的男人自己回家吃飯。
第二,讓婦女去田地裡面送飯。
第一種不太現實,因為上面也說了,大部分田地距離村子有一段距離,一來一回,還要吃飯,時間就要耽誤很多,嚴重耽誤幹活。
與其有這個時間,不如加緊幹活,寧可早一點回家去吃晚飯。
第二也是一樣,婦女的事情其實也有很多,還需要在家裡看一堆孩子,做農活、做家務之內,哪裡有時間送飯。
自己來送飯,家裡一堆孩子誰來管?
不能因為男人吃一頓飯,就拖累整個家。
所以,一天兩頓飯是最適合幹活的,至少古代是這樣。
其實古代農民吃飯,也同今天的我們有很大不同。
只有農忙時候的重體力勞動者,才會吃乾飯,平時都喝粥為主。
而吃乾飯而已,想吃肉基本不可能,做多有些蔬菜搭配。
-
7 # 葭明通半瓶歷史
一天兩頓飯非常舒服,本人正踐行。
在《清稗類鈔·飲食類》中,康熙曾經教訓漢族的大臣們說:“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領兵在外依然,爾漢人若能如此,則一日之食可足兩日,奈何其不然也?”
勞動生產活動決定人們的一切行為,當然也包括人們的飲食行為了。古代的人沒有“鐘錶時間”,一切是圍著太陽轉的。
至於農活,早一會也罷,晚一會也罷,無足輕重;明天干也行,今天干也行,不幹也行,沒有什麼人去管的。
說一個歷史真相——如果單論追求“幸福”容易度的話,古代人是比現代人容易的,起碼沒有老闆和主管時時刻刻盯著你幹活的。至於吃幾頓飯,更沒有人逼迫你了,不會有人擔心你體力不足以大強度勞動而逼迫你去吃飯補充體力的。
上面說過了,農活嘛!幹也罷,不幹也罷,早幹也罷,晚幹也罷,隨你便。
在工業社會里面,這種好事情可就沒有了,上班是不可以停的,你的時間被人買去了。
你不吃的飽飽的老闆還擔心你的體力不夠呢!
所以你必須中午加一頓飯吃,以免下午失去勞動的體力。開篇我就說了,筆者一天兩頓飯很舒服,其實是因為不上班,為什麼不上班,大家都知道。
相信這一段時間,一天吃兩頓飯的人太多了吧!一頓飯的怕也有!
一句話,古代的人勞動時間沒有現代人長,吃兩頓飯完全可以應付。
-
8 # 校史公
在哲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只有解決了初步的溫飽問題,才會有奔小康的念頭,才會萌發精神文明層次的需求。在古代封疆社會時期,生產力是極其低下的,那時候的老百姓連基本的口糧都不足的,能吃飽不捱餓都是一種奢求。所以在秦漢以前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的,即使是兩頓也是因人而異的,普通老百姓有時候連這個最低的兩頓都不能保證的。
在《墨子·雜守》中說,兵士每天吃兩頓,食量分為五個等級。從中就可以知曉,即使是保家衛國的國家武裝力量都不能放開肚皮來吃,一線部隊和留守兵士的餐等都是有明顯的差異的。我們知道古代帝王是以禮儀為核心來治理天下的,禮儀至上。在《論語》中有記載:“食不時不食”。在不應進餐的時間用餐,被認為是一種越禮的行為或特別的犒賞。可見用餐進食已上升到了禮儀的高度。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漢代以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一日兩餐逐漸變為三餐或四餐。但這也是一些衣冠階級的特權,畢竟地主家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些餘糧的。在秦漢時期的禮儀上有明確的的記載:只有皇室四餐,諸侯三餐。一般的平頭老百姓條件好的一天只能吃兩頓,更差一些的也就只能潤潤嘴唇或者就餓著肚皮了。
到了兩宋時期,小商業經濟發展的空前繁榮,從清明上河圖上就可見一斑。經濟的空前繁榮,使得除了酒肆之間不再如唐代被約束在市坊中間,夜市晚上不實行宵禁,晚上夜生活豐富,所以才加一頓晚飯。故而一日三餐從宋以後正式成形。
-
9 # 清石說遊戲
所謂一日兩餐,在古代值得是朝食和哺食,接下來我們就開了解下朝食和哺食。
1.朝食,按照理解就是早飯的意思,古代的早飯比我們現在的要晚,大概在上午的九點左右,《左傳》中記載項羽進攻劉邦說的一句話“旦日享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意思是說吃完早飯,我們就去消滅劉邦。
2.哺食,古籍《說文》中記載“哺,申時食也”,意思是說申時的時候就要吃第二頓飯了,申時就是現在的下午四點左右,在古代吃完哺食就差不多要睡覺了。
3.到了宋朝,夜市十分發達,很多人在逛完夜市後選擇在吃點東西,於是宵夜從那個時候誕生了。
4.至於一日三餐,是近代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而流傳到我國的,並且被國人廣泛接受。
總結:從一日兩頓到宵夜再到一日三頓,根本上的原因是生產力的提高,人們有了更多的財富,有一日三頓,誰會去吃兩頓呢?所以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我們才會越來越好!
以上,望採納!
-
10 # 煮酒論千秋
你好,這個問題需要結合古代生活水平,勞動方式,生態環境等的變化來回答。
我們知道,在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有什麼吃什麼,飢一頓,飽一頓,彼時是根本沒有什麼餐制可言的。
在大約一萬年之前,人類由舊石器時代進入了新石器時代。人類逐漸學會馴養家畜,進行最原始的刀耕火種,活動範圍慢慢固定下來,生活也逐漸變得有規律,餐制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慢慢形成的。
關於餐制可靠的歷史記錄,我們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從陳夢家先生的著作《殷墟卜辭綜述》中,我們可以得知,殷商時期,將一天的時段劃分為十七部分,其中同一時段有不同的名字,概括起來有14個,從早到晚分別是:湄,明,旦,朝,大食,中日,眻日,昃,郭兮,小食,小採,昏,夕,東夕。這其中大食指的是早餐,小食指的是晚餐,而中餐是沒有記錄的,從中我們也可以得知古人更重視早餐,因為要積蓄體力臨行一天的勞作,所以叫大食。
到了春秋時期,一天被分為十個時段。分別為:雞鳴,平旦,食時,日中,日昃,餔時,日入,黃昏,人定,夜半。從中我們同樣可以發現,還是隻有兩個吃飯的時段:食時,早餐時間,當時叫饔;餔時,即晚餐,也叫飧,飱。
雖然《白虎通義》中記載:以為天子四食,平旦食,晝食,餔時,暮時;諸侯三食;卿大夫二食。但仍然沒有午餐的稱呼,天子四食中所多兩食,分別是在早餐之前和晚餐之後,且均為次食,點心。而貴為卿大夫也只是二食,可見普通百姓是隻可能少而不可能多的。
天子筵席
從漢至隋,雖然貴族中也有三食四食的現象,但加餐多為上午晚上各加一餐,從未出現午餐的記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唐朝。
唐宋之時,餐制發生了變化,這是因為唐朝經濟發展迅猛,城市商業空前繁榮,中外交流日益頻繁,這些都加快了生活節奏的改變。尤其是宋朝取消宵禁,以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小農生活節奏,在夜生活豐富的大都市中,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和之前的餐制相比,推遲晚餐時間,加上午餐,變得更加符合人們的生活需求。
宋朝夜市
我們從同時代的詩歌中可以找到許多相關的資料,有描寫午餐的:“山僧相勸期中飯,漁父同遊或夜歸”“向野聊中飯,乘涼探暮程。”也有描寫兩餐的,“朝食三鬥蔥,暮飲三鬥醋”“有田足晨昏,有圃具菹菜”。所以唐宋時期成了人們由兩餐制向三餐制轉變的過渡期,此時兩餐制和三餐制是共存的。
到了元明清三代,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出現了“一日三餐的概念”和“晌午飯”的稱呼,三餐制正式形成,流傳至今。
清朝午餐
新中國成立後,困難時期毛主席還號召過:忙時吃幹,閒時吃稀,平時半乾半稀,雖然有無奈和心酸,但其中蘊含的樂觀精神,至今讓人感動。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三農問題始終被放在重中之重,更說明了黨和國家的高瞻遠矚。
-
11 # 共飲江中水
中國古代,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沒有早中晚三餐,只有朝食和哺食,也就是一早一晚的意思。宋代解除了宵禁,人們開始晚上出來參加娛樂活動,所以便有了宵夜,一點點演變到我們現在的三餐。
-
12 # HuiNanHistory
隋唐以前,中國古代人民普遍的飲食潮流是一天兩餐制。
朱熹《集註》記載:“朝曰饔,夕曰飧”。也就是說——
每天9點日上三竿的時候吃第一餐,饔就是指早飯的意思。
每天申時的時候,也就是15-17點,要吃第二餐,所謂的飧就是指晚飯。
當然,並不是說就沒有三餐制,只是說這種飲食方式並不普遍。根據《戰國策》記載:“士三食不得饜”。但是,這是隻有貴族之家才會每天吃三頓飯。
三餐制度的普及是隋唐時期的事情。例如,白居易的《詠閒》記載:
“朝眠因客起,午飯伴僧齋”午餐、午飯這個詞語的出現,意味著三餐制度開始普及了。
但是呢,開始普及不代表所有人都是這麼吃的,堅持兩餐制度的大有人在。
例如,在《東京夢華錄》裡就提到:“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
午未間,這個時間範圍就是午時到未時,差不多就是吃晚飯前。拽下望子就是把店門口的旗子摘下來,表示打烊了。
很顯然,直到北宋時期,還有不少地區都沒有普及三餐制。
真正徹底普及三餐制度的,大概是清朝時期完成的。例如,康熙曾對大臣說:
爾漢人一日三餐,夜又飲酒。朕一日兩餐,當年出師塞外,日食一餐。由此可見,這個時候三餐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了。
-
13 # 達摩說
古代社會一般都是每天吃兩頓飯的,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一段時間,很多地方也都是每天吃兩頓飯的。
為什麼呢?這跟古代人的作息時間有關。
相比於今天我們的作息時間,古代人是睡得早起得也早。一般來說,古代人早晨五六點就醒了,醒了之後就開始燒火做飯,準備早餐。等天亮了,大概七八點鐘,最晚九點鐘,飯做好了就吃,吃完之後男人就要去種地幹活了,女人也要忙著帶娃,紡織。
到了中午的時候吃不吃呢?一般說來是不吃東西的。一方面物資短缺,多做一頓飯就多費糧食多費柴火,另一方面農民自家的地跟他的住所不一定就在一個地方,有時甚至要走好遠的路才能到,所以中午回家去吃飯,會很耽誤時間,也浪費體力。更何況,女人在家也有一攤活要做,沒空做飯,更沒空送飯。
等到了下午四五點鐘,男人一般就回家了,女人會把飯做好,吃完飯以後天就黑了。天黑沒電,也沒燈,在家出門都是一片漆黑,更沒什麼娛樂活動,那就只好睡覺了。
這就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有人會問,農村的普通百姓是這樣,那麼城市裡也是這樣嗎?城市裡本質上也是兩頓飯,因為晚上城市有宵禁,不允許出去浪,所以大多數人也就接觸不到什麼娛樂活動,除了睡覺也沒什麼別的選擇。但是自宋朝以來,宵禁或是被取消,或是流於形式,因為夜市興起,大家晚上也都上街逛一下,睡得晚了,就又加了一頓飯,但這不能叫晚飯,應該叫宵夜。
像皇帝貴族之類的,有時還會出現一天吃四頓飯的情形,早餐之前多了一頓小吃,晚飯之後多了一頓宵夜,本質上仍是兩頓飯。
今天的一日三餐的習慣,從明清時期才慢慢出現,但普通大眾接受一日三餐基本上要到改革開放以後,那時候老百姓物質水平上去了,電燈電視的也都配備上了,家裡外面的娛樂活動也慢慢豐富了,晚上睡得晚,所以必須加一頓晚飯,否則晚上該餓得睡不著了。
-
14 # 讀春秋思無忌
在漢朝以前,古人大多是一日兩餐。
關於這個說法,歷史上很多文獻都有記載。據《墨子·雜守》記載,斗食食五升。就是說一個士兵每日吃兩頓,如果一頓吃5升,那麼一天就需供糧1鬥(1鬥=10升)。
據《孟子·滕文公》所述,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言下之意,賢人治國應該和老百姓一道耕種而食,一道親自做飯。其中饔就是早飯,飧是指晚餐,賢人指的是國君。
從孟子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古人的用餐標準並不相同。那麼,具體有什麼樣的規定呢?
據《周禮·天官》記載,凡王之饋,食用六穀,膳用六牲,飲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醬用百有二十甕。王日一舉,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樂侑食。王齊,日三舉。王燕食,則奉膳贊祭。王日三食,日中與夕食,饌具減殺,別於禮食及朝食盛饌,故謂之燕食。
就是說,天子每日三餐,早餐叫朝食,午餐和晚餐統稱為燕食。而早餐那頓的規格比午餐、晚餐都要高階。具體的餐標是什麼呢?飯用六種穀物,牲肉六種,飲料六種,美味一百二十種,珍餚八種,醬一百二十甕。平日裡一餐殺牲,而齋戒期間,則三餐都殺牲。
雖然沒提及諸侯,估計和天子也差不多。那麼其他人呢?
據《禮記》記載,大夫燕食有膾無脯,有脯無膾;士不貳羹胾;庶人耆老不徒食。這餐標也因人而異:大夫中餐和晚餐,有膾無脯,有脯無膾(膾:細切的肉、魚;脯:肉乾);士呢,可以有羹與切成的大塊肉,但只有一份;百姓中60歲以上的老人,兩餐都得有肉。
周朝之時,向來優待長者。50歲以上可以吃細糧,60歲必須有肉,70歲每頓要多做一份,80歲以上要常吃珍美的食品,90歲以上,臥室或隨身都要常備食物。不過,就當時生活水平而言,估計活到50歲以上的老人也沒幾個。
不管是孟子所說的早饔晚飧,還是《禮記》所述的燕食,可知,除了身份尊貴的天子和諸侯,其他人大抵都是一日兩餐,不過是除晚餐外,有人吃早餐,有人吃中飯罷了。
那麼,古人為何不能一日三餐呢?落後的耕種技術
儘管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灌溉系統、施肥等新技術,甚至是畜拉犁等鐵農具,可惜並未能得到廣泛應用。主要是因為普通百姓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來置備這些新裝置或者牲畜。
取而代之的是,老百姓大多延續著傳統耕種方法,靠著雙手來平整土地、播種、施肥、灌溉、收割等高強度作業。
落後的耕種技術使得農民成日忙於田頭,田耕得淺,種子容易被風颳走,土壤肥力不夠,不能每季都播種,有時還得拋荒。總之,農夫一年忙到頭,收成不咋的,遇上天災或蝗災,還能餓肚子,更別說一日兩餐了。
那麼,到了漢武帝之時,推出了新方法“代田法”,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農民都買得起牛和鐵犁,買得起的產量增高了,收入高,而買不起的只能掙扎在溫飽線上,因此貧富差距開始加大,有些農民淪為佃農。
除了種田,還得賦役
在秦漢期間,凡年滿15歲到70歲之間的成年男性,都由國家登記在冊。到了漢文帝之時,才把此條件改為20~58歲。
所有登記在冊的男性必須服兵役,大抵是一次兩年的長期兵役和每年一月的“更卒”。據記載,一家大概5人,在外服役者卻不下兩人,能耕種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成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一年到頭沒有時間休息。
百畝是什麼概念?擱到今天,絕對是種田大戶了,可是現在都是機械化耕種。而他們就靠兩隻手,想想都不可思議,別說糧食本就少,有中飯也沒時間回家去吃。因此,才有了家人送飯到田頭的說法。
苛捐雜稅
那時,90%的百姓都是農夫,因此農民的絕大一部分是要上繳的。更要命的是,國家是按土地來徵收稅款的。如果遇上荒年,農夫就破產了。
結語: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不是農夫不想吃飽肚子,而是落後的耕種技術,以及層出不窮的苛捐雜稅、兵役勞役,使得他們無錢購置生產用具和牲畜,只能靠雙手長年勞作于田頭,終究還是掙扎在死亡線上。
周朝之時,國家規定一日兩餐。而漢朝之後,農民可以享用一日三餐,然而卻未必能吃得上,為了逃避沉重的賦稅,他們逐漸淪落為地主的佃農。
-
15 # 終南山燕赤霞
自己身體就可以解釋。人類清晨起床,身體得到充分修復,精力旺盛,此時吃哪門子飯?油箱滿了加什麼油?出去勞作幹活漁獵,大概2個小時以後,有些累了,肚子也餓了,就要吃一頓了。然後繼續工作,到下午返回住處吃飯,太陽落山就睡覺了。這就是2頓飯。人類吃了幾百萬年吧。也就最近幾十年,城市工業化,為了適應城市,改為三頓飯。
回覆列表
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一日三餐是大家都必須經歷的。但其實一日三餐的這個生活習慣歷史並不長,最多不過100多年的歷史。直到清朝晚期,才開始形成一日三餐。在此之前,中國人一直是一日兩餐。那麼,為何會出現一日兩餐的情況,又為何會延續3000多年的歷史?
我國是一個農耕文明非常發達的國家,在古代一直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也就是說,古人們起床和休息的時間,和太陽的規律差不多。一般來說,人們8點多出門下地勞作,到了晚上7點差不多就休息了。不但農民是這樣,就連當時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這個模式。人們一天都是吃兩頓飯,一次是早上起來,另一次是下午兩點左右。由於相隔時間長,所以當時都講究吃飽。
從商朝開始,人們逐步形成了一日兩餐的生活習慣。這一習慣到了清朝晚期才被打破,而且在外力的作用下。當時早飯被稱為朝食,也就是早上起來吃飯的意思。晚飯則被稱為飱食,也就是吃完飯就睡覺的意思。這樣的模式一直延續到了宋朝,由於宋朝的商品經濟十分發達。晚上的宵禁取消了,人們出現了吃夜宵的習慣,這有那麼一點第三頓飯的味道。
不過,夜宵是城內居民才有的待遇。對於,城外的農民來說,依舊吃完飯就睡覺。接下來的元明清三朝也都沿用了這個模式,直到鴉片戰爭的爆發。在鴉片戰爭以後,清朝被迫打開了國門。西方的文化開始向清朝內部滲透,其中就包括西方的飲食習慣。當時西方已經開始了一日三餐,清朝內部也開始出現變化,一日三餐開始逐步普及。
其實清朝接受一日三餐也是實際需要,首先是近代化的開始,人們的勞動時間大大增加。之前一天兩頓飯的模式,已經不足以保證人們勞動時補充體力。此外,夜生活逐步豐富起來,人們不再是吃飽就睡。就這樣,在清朝晚期逐步形成了一日三餐。當然,並不是完全普及,有文人寫遊記時,發現西南、西北地區的百姓還是一日兩餐。
在當下這個社會,人們早就習慣了一日三餐。有的人還喜歡晚上出來吃掉宵夜,算是第四頓飯。當然,現在也有部分人選擇一日兩餐。有的人是為了減肥,所以不願意吃。還有就是山中修行的道士們,不得不說,道友們至今還延續著一日兩餐的習慣。
我們的一日三餐能現在這麼豐富,是在黨和國家的領導者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