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享閱匯
-
2 # 香洲謝霆鋒
不怎麼危險吧!
一 表示自己有胸懷,有氣度 二 自認為是文明的軍隊,不會無故殺戮不攜帶武器的人員。 三 軍人、武士的尊嚴:對不攜帶武器的敵人不會主動進行攻擊。 四 只有瘋狂且仇恨到極點才會對敵軍使者下手。 五 雖然雙方在進行戰爭,但是必要時敵對雙方還是需要進行交流、協作和談判的,殺掉敵軍使者,就是斷絕了敵我雙方的聯絡。 五 自己也會派遣使者送訊息或者禮物給對方,如果斬殺敵人使者,自己方面的使者肯定也會遭敵人斬殺。
-
3 # 行走者believe
這個危險是相對來說的,因為信使也是一種職業,古代軍隊中和今天有一點相似,那就是不殺信使! “不殺信使”是雙方交戰的基本準則,因為信使就是為了傳輸資訊、是雙方協商之結果的代表者。如果信使都殺了,那直接影響到交戰過程和結果,所以不殺信使是從古至今的基本戰爭準則。就連強盜劫匪之類的也明白這個道理,殺了信使,仗還怎麼打!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軍隊作戰的目的是什麼?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肯定是要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達到目的,需要透過戰爭來解決,而戰爭是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的,不能一味的傻打,所以其中的信使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作戰方法,是和戰爭一體的,沒有信使,怎麼談?是打還是不打?信使是軍隊作戰的方法、策略。這是一個整體,從這個角度看,信使不能殺。
上面兩點提到的是準則問題。不能殺就是不能殺,統一約定的,就像今天的國際法則一樣。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不殺無武器的人員。這是一種胸懷的體現,當然個別軍隊是沒有這種境界的。大多數都可以體現到軍人的尊嚴,對沒有攜帶武器、沒有進攻意圖的敵人,是不會主動攻擊的。
下面說說信使的被殺!準則歸準則,戰場上,肯定會出現破壞準則的人!東漢末年,赤壁大戰中,曹操殺了吳國的信使、越王勾踐也曾殺過吳國信使。明朝燕王朱棣直接殺了侄子派來的信使。當然,這是特殊情況,比如朱棣之所以殺信使,那是因為建文帝朱允炆的動機不純,表面上是派信使前來談判,實際上就是個幌子,是來打探燕王府的,準備直接滅掉燕王,所以這是不正經的信使!
還有就是自己的命!信使遇到蠻不講理、性格粗暴的將領了,這種人不講規則,易怒,稍微談不攏,就殺! 最後說說信使的技能!用今天話說,如果你嘴皮子溜,那會為自己所代表國爭得很大優勢,甚至不需要動刀動槍的就能達到一國目的。關鍵靠嘴是能救自己命的!也就是本文的重點,作為信使不被敵國殺害!比如戰國的張儀,某種程度上講,他也是信使,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有關於他的詳細描述。 所以作為信使,出入敵國,從職業上講是危險的。而具體到行為上,是沒有危險性的。
-
4 # 高臺民俗博物館鄭
1小時前
那肯定危險,雖然有句話叫: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打仗的時候,人家一生氣就拿信使祭旗,壯軍心。
古代打仗,為什麼不殺信使殺了的後果是什麼,原來是這個原因古代兩軍在交戰過程中,雙方要有互相協商的代表傳達資訊。
這是歷代戰爭的規則。“使”即“使者”。不斬“使者”是從古至今的戰爭法規。任何交戰方都得遵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像東漢末年,赤壁大戰時的曹操,斬殺了吳國的信使;東周春秋末年,吳越大戰時,勾踐殺了吳國的信使;還有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打南京之前,殺了朱允文派來的信使。
-
5 # 舟瑜
我認為古代軍隊中的信使是危險職業,但是不算高危。軍隊中最危險的兵種應該是在前線戰場上衝殺的,這幫人隨時都有課可能沒了命,這是高危的。其他配合兵種例如做飯的、喂牲口的、修理兵器或者攻城器械的、生產火藥的、負責運糧的等相對危險沒有那麼大,但是也是危險職業。
我認為只要上了戰場,不論什麼兵種都是危險職業。哪怕你是伙伕,就沒有危險了嗎?己方戰敗了伙伕很可能做了俘虜,一樣有可能被殺頭;如果對方用火攻,或者用水淹這種大面積的攻擊方式,伙伕一樣會沒了命。
相對於衝鋒陷陣計程車兵來說,信使的危險程度沒有那麼高。雖然古代有“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說法,但是遇到對方主帥比較殘暴的話,經常會用殺了對方信使來祭棋作為一種提升士氣的手段。信使被殺也分幾種不同情況,有去到地方陣營送信,遇到不那麼講理的主帥,就會殺了來祭棋的,例如春秋末期,吳越大戰時,勾踐殺了吳國的信使;東漢末年,赤壁大戰時的曹操,斬殺了吳國的信使;還有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打南京之前,殺了朱允文派來的信使。也有回到自己陣營中送信的,有送給主帥,或者送給皇帝的,恰巧前方戰敗,主帥或者皇帝一聽就生了氣,拉出去斬了。
綜合歷史上有記載的大大小小的戰爭來看,斬殺信使的事例畢竟為數不多,相對前線衝殺士兵的高危職業,信使相對還是要安全一點。所以我認為古代軍隊中的信使是危險職業,但是不算高危職業。
你是怎麼認為的?
回覆列表
那肯定危險,說說我的看法。
雖然有句話叫: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但打仗的時候,人家一生氣就拿信使祭旗,壯軍心。
古代打仗,為什麼有時不殺信使,殺了的後果是什麼,是因為古代兩軍在交戰過程中,雙方要有互相協商的代表傳達資訊。
這是歷代戰爭的規則。“使”即“使者”。不斬“使者”是從古至今的戰爭法規。
任何交戰方都得遵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但戰打紅眼的時候,人家可不管你啥信使,殺了信使還可以表決心,表示戰鬥到底的決心,以壯軍威。
像東漢末年,赤壁大戰時的曹操,一生氣就斬殺了吳國的信使;
東周春秋末年,吳越大戰時,勾踐殺了吳國的信使;
還有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打南京之前,殺了朱允文派來的信使。
由此可見,信使還是比較危險的,不過比直接上陣廝殺的普通士兵可能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