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生道
-
2 # 使用者真一
冷兵器時代與核子時代,互相討伐,不具備現實意義和可比性。比如科技原因,力大與力小,男人與女人,老人與年輕人,孩童與年輕人,強者不敢欺弱者。
-
3 # 熙水長流說史詩
三苗簡介
三苗,是當時與華夏和東夷同時期存在的部落,他們生活在中國南方地區,主要分佈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陽湖)之間,大致範圍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帶,堯舜禹時期稱三苗,春秋時稱蠻。在當時與歡兜、共工、鯀合稱為“四罪”,在當時嚴重影響著民族大融合。
堯舜禹與三苗決戰從堯帝開始就開始了與三苗的戰爭,堯帝決勝三苗于丹水,三苗在此次戰敗若干年後,有苗氏首領又聯合歡兜,共工和鯀發起戰爭,舜帝採取斷其糧草的計策讓他們退兵了。之後三苗受洪水侵害,舜帝希望三苗可以跟華夏東夷聯合治水被拒,為了民族統一,再次派大禹跟三苗決戰,戰于丹水,堯帝兒子丹朱因觸犯法治也被流放到丹水,他在此地勵精圖治,為後來大禹大戰三苗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平三苗後,建立了九州十二牧,使華夏東夷三苗融合在一起,貨物可以相互流通,不同部落的人民可以通婚,實行統一的五刑法典,大禹治水成功,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環境,促進了社會進步和發展,也預示著國家雛形的基本形成。
啟示意義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發展趨勢,我們應該順勢而為,而不要反其道而行之,任何有損人民利益和國家發展的人或事終將會被消滅。正如當今社會人人都向往和平,任何違反和平意願的舉動都會遭到批判。
-
4 # 漁人文史
受邀作答,不勝榮幸!
由於禹伐三苗之事史料不詳,爭議頗多,故而先以贅言敘述史事,再解答此問。
按照遠古傳說,讙兜是南方少數民族部落的祖先之一,他是顓頊之子,本是華夏部落中人,舜帝時因與共工、三苗造反,被貶到南方的崇山(位置不詳),與南下的三苗融合(三苗的另一支被遷到西北,成為戎狄祖先),成為百越之祖。
古籍中將讙兜、共工、三苗、鯀合稱為“四罪”,由此解釋南蠻、西戎、北狄、東夷的起源。如此一來,周邊的蠻夷也可溯源至炎黃,與華夏同根同源又落後於華夏。竊以為這可能是一種附會,以便於支援傳統的天下觀。
如果讙兜真的存在,竊以為也應當是華夏部落中的反叛者,後來與外族相勾結。
大禹受舜帝禪讓後,南方的三苗重新具備了強大的實力。三苗的活動範圍極廣,古籍記載是在長江流域,竊以為不然。很可能三苗勢力已擴大至河南一帶,甚至原本就在靠近中原的地區。因為古人能力有限,商朝尚且難以控制長江流域,何況更早的大禹?
個人推測,可能是南方少數部族在戰敗後南遷,到秦漢時已退至長江以南和珠江流域,晚近些的古人(如司馬遷)誤解了,以為大禹當真遠征至長江。如今浙江紹興還有大禹陵,但其記載最早當在春秋戰國出現,距大禹已有千年,可信度可想而知。
說回大禹伐三苗。對於大禹而言,為了穩定其部落聯盟,擴充套件生存空間,三苗是必須征伐的。因此,大禹決定要遠征三苗。
碰巧,此時三苗地區發生了一次地震(這更說明三苗應該不在長江流域,而是更靠近中原的河南南部,長江中下游很少地震的),大禹便乘機大舉出兵攻擊三苗。
由於大禹準備充分,軍隊作戰勇猛,三苗兵敗如山倒,其地盡歸大禹。有不少的三苗人向西南地區逃去,並逐漸地融入了當地的氏族部落之中。
大禹在對三苗的戰爭中,進行了殘酷的種族滅絕。史載“人夷其宗廟,而火焚其彝器,子孫為隸,不夷於民”,三苗之民或為奴隸,或南逃,一切宗廟、部落的遺蹟都未留下,三苗之名就此消失於史籍。
至於此事對當代有什麼啟示,竊以為不多,畢竟時代變了,不能像古人一樣進行殘酷的種族清洗,出於國家安定,要堅持民族團結。如果說一定有啟示的話,以下總結了兩點:
第一,要嚴防外部勢力的滲透,堅決打擊叛國行為。第二,不打無準備之仗,注重加強軍隊建設,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
回覆列表
不敢回答。苟延殘喘蹦出一句:“口音被滅了嗎”?強者永遠是曇花一現,家破人亡。而弱者至今延綿不斷,就像地方口音。你敢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