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名人史學談
-
2 # Mr史海拾遺
眾所周知,二戰時德國陸軍曾經橫掃整個歐洲,軍事力量可以說達到頂峰。而今日的美國。擁有藍色星球最強的軍事力量,以常規武器論,可以擊敗甚至碾壓任何一個國家。
但是,我認為二戰德國相對於其他國家,是弱於今日美國的。
首先,二戰德國雖然有著強大的陸軍,但海軍和空軍相對薄弱,空軍弱於美國英國蘇聯,海軍就靠著潛艇撐場面,不然一個英吉利海峽能擋住希特勒膨脹的野心嗎。其次,陸軍的整體實力也被高估,真正能打的開戰初期那三百萬精英中的精英,可是當閃電戰打完了,精銳的有生力量打完了,還不是被蘇聯一路反推,戰爭是整個民族的消耗戰。
再來看看當今美國,首先軍種配置就有著天壤之別,海空軍成為了主力,10多個航母戰鬥群,其他所有國家都沒有一個能與之匹敵。可以說美帝的海軍可以碾壓所有國家海軍的總和!空軍擁有數以百計的戰略轟炸機,20年前就投入實戰的五代機,除了正在崛起的中國空軍,其他國家連尾巴都看不到。
總結來說,二戰德國很強,但沒有達到一家獨大的程度,而現在美國的常規軍事力量可以碾壓其他國家。
-
3 # 不正經的軍棍
差遠了,德國那個軍事實力放二戰其實是很一般的,和現在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完全不一樣,差的太遠。
咱說一句啥叫軍事實力,簡單說就是你有多少武器,數量多質量好的,那就叫實力強。這裡面,並不包括指揮官、統帥部的指揮能力,不包括戰略戰術。所謂軍事實力,指的其實就是硬體設施的優劣。
美軍和德軍,完全是兩種軍隊。德軍靠的是戰術打,美軍靠實力打。一個透過軍事藝術打,一個透過綜合國力打。就打仗的美感來看,德國遠比美國打的好看。而最終結果,還是取決於實力。
二戰前期的戰爭和後期的戰爭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前期德國打波蘭打法國,那會兒打的順風順水。但是這個德國不是透過紙面上的實力壓下來的,而是透過指揮官的軍事藝術去碾壓的。
尤其法國戰役期間,德國紙面上的實力和法國差不多,互有有缺的那種存在。地面實力,法國強於德國,空中力量,德國強於法國。這種實力對比,其實是很均衡的。
這種實力對比基本上是1-1的局,咋打?就是憑藉指揮官的軍事指揮藝術去打,誰的指揮造詣更高,誰的軍事素養更好,誰就能在戰爭中獲得優勢。這裡面咱刨除天時地利這些因素,這些因素也都是在指揮藝術裡體現的。
而實力對比基本1-1,法國戰役開打之後,法國這個慘敗,一個月就被德國打垮了。這裡面你能說法軍實力不行麼?他有實力,裝備都夠用,就是打不贏。
而二戰後期的戰爭,美國參戰以後,這種作戰方式完全不一樣了。以前,德國打法國,那都是你有3000輛坦克我有3000這樣打,考技術取勝。而美華人來了,你有3000輛坦克、2000架飛機,我來10000輛坦克、10000架飛機,然後巴頓這些人開始:進攻!!!然後就是一波平推。
包括後期蘇德戰場也是一樣,1944年開始,蘇軍在東線武器裝備以及人數都是碾壓德軍的。蘇軍在東線,動不動幾千輛坦克幾千架飛機衝上來,然後給德軍一頓爆錘。那巴格拉季昂行動上,蘇軍裝備數量人數比德軍高出去幾個數量級,德軍有啥辦法呢?沒辦法。
二戰那會兒,美蘇這兩個國家,底子非常雄厚,還合起夥。這兩個國家生產的武器裝備,是德國的好幾倍。美華人坦克自行火炮生產10萬輛,蘇聯11萬,德國6萬,那飛機對比,差距更大,這仗你還要戰術麼?不需要了,直接推過去就行了。
也就是說,二戰那會兒,在軍事實力上,美國的地位不如現在美國的地位,那會兒有個蘇聯實力雄厚。現在呢,其實就美國一家實力最雄厚,後面那哥兩個遠沒有美國那種擴張的實力。美國那11艘核動力航母,夠看不?
美國在現階段在軍事上的優勢是非常大的,而德國那會兒屬於是沒啥優勢的。德國和美國不一樣,德國是靠戰術去打仗的,而美國是靠實力去打仗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戰爭這個東西吧,一方面靠戰術,一方面靠實力。你有實力,有戰術,你能打贏,你有實力,沒戰術,戰鬥力下降一半。而如果你就有戰術,實力相差太過懸殊,那戰術其實也無濟於事。
-
4 # 雪松127947852
我是雪松:如果二戰初期德國軍力相當於今天美國的話,歐洲就是希特勒的了。怎麼想的呢?當年的德國與今天的美國沒有可比性,無論是海空軍。
-
5 # 不是Jimmy呀
不好說,當時的德國無論是在經濟體量還是在工業生產力上都比不上當時的美國。經濟和生產比不上軍事就肯定也比不上。
但是當時的德國科學技術能力非常強大,現代的很多武器都是德國開發出的武器概念。
比如現代軍事打擊中經常使用的巡航導彈,還有戰略大殺器彈道導彈,都是起源自當時德國的V1和V2導彈。
還有一點就是當時的德國還開創了野戰伴隨防空武器——自行防空車,雖然因為當時的德國國力衰退導致製造量有限,但是球形閃電的確是現代自行防空車的鼻祖。
現在很多的武器裝備的老祖宗都能牽扯到二戰時期的德國。
然而,別看現在的美國沒有以前那麼厲害了,但是那恐怖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擺那,美國可以快速在全球部署軍隊,有龐大的航母戰鬥群,有數量龐大的核武器庫,飛機的數量多的驚人。這些都是德國比不了的。
-
6 # 勾小賤賤
說起二戰時期的德軍,給我的感覺就是速度、熱血、力量、鐵律,並凝聚在他們的元首身邊。
是一支靠先進武器和軍事素養以及極高忠誠度取勝的勁旅。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二戰是由三個窮國挑起的。”這話的意思並不是說三個國家是真正意義上的貧窮國家,不只不窮,德日意三國都是進入工業文明的發達國家,說他們“窮”是因為三國都缺乏自然資源,同時由於起步晚或者地理位置限制,三國的海外殖民地也比早期殖民帝國英法要少的多,這樣一來就使得軸心三國很難獲得足夠的海外物資來發展自己的實力。
尤其石油資源,沒有足夠的石油,德國把希望寄託在戰勝工農業都數一數二的蘇聯身上,日本更是冒險挑戰GDP是本國五倍,軍事生產能力堪稱魔鬼的美國。
德軍的強,體現在武器先進,戰術先進,軍隊和人民對元首忠誠度高,提升了凝聚力,團結一心上,發達的鐵路網也讓德軍能以更快的速度投送兵力,支應四方征戰的需求,這是德軍能實現閃電戰的重要保障。
但——話說回來,還是能源的問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德國無法像美國那樣下餃子一樣造軍艦,更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寬綽的地緣環境造航空母艦,先進的飛機和坦克也因為沒有足夠的石油大大降低了作戰效率和出勤率,直接影響了戰爭天平的傾向。
總結來說,德軍強在質量,如果把德軍質量打100分,那麼美軍則是90分,雖然美軍質量略遜德軍,但數量優勢足以碾壓德軍。
所以德軍的實力無法與美軍相比,地位也無法和今天的美軍相比,二戰時期德軍實力可以對標今天的以色列到俄羅斯之間。
-
7 # 島主說事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對比。一方面是擴張野心,一方面是綜合實力。
如果僅從霸權主義擴張野心來講,二戰時期的德國是有稱霸全球的野心,但缺乏足夠多的國力支撐。這與美國現在稱霸全球的野心也是有區別的。這是因為,德國想稱霸全球要靠德軍一槍一炮的打出來,最多的時候佔領了西歐和蘇聯的歐洲部分,但最終都沒成功。而美國就不一樣了,雖然他也參加了二戰,但它取得世界霸主的位置,卻是依靠同盟國共同的努力把它推到了歷史的高位。應該說,美國在二戰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但也確實得到了許多好處,這個好處一下讓美國享受到現在,而且還將影響到相當長一段時間。
但就綜合實力來講,二戰德國並不具備稱霸全球的實力。1939年9月1日,德軍閃擊波蘭二戰爆發,但德國的軍事力量強大,並不代表它有雄厚的綜合國力支撐。其發動戰爭的基礎是一戰後歐洲戰局的變化,客觀上英法對德國實施嚴厲制裁和高額戰爭賠款,使希特勒有了發動戰爭的藉口。而閃擊戰理論客觀又促使德國的裝甲打擊力量成為發動戰爭的可能。這是個冒險的行動。包括巴巴羅薩計劃的制訂,都缺乏有效和必要的時間和空間準備,支撐戰爭的因素還差了很多,這也是德軍在戰爭打響後,後勤補給跟不上和兵員補充不及時的難題迅速出現的原因之一。
對於戰爭本身來講比較簡單,無非就是戰場上的你死我活,但制約打贏的因素卻很多。首先打的就是經濟。就當時德國來講,其經濟完全支撐不了戰爭的需要,只能依靠佔領國的資源和兵員來補充,這與當時日本的侵略擴張是同樣的道理。其次是打工業基礎。德國發動二戰,依靠的是裝甲閃擊戰,可隨著戰爭的展開,德軍的裝甲供應根本滿足不了戰場的需要,這也是德軍每到關鍵時刻就被蘇軍打回原型的原因。
即使到了現在,美軍同樣面臨經濟不景氣給軍事力量帶來不確定因素太多的麻煩。今年疫情出現後,美軍的艦隊就多數趴了窩,特朗普不斷收縮海外駐軍,明義上是壓縮戰線,實際上就是經濟保障困難。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二戰德國跟現在的美國沒有可比性,唯一相同點就是想稱霸全球。
-
8 # 寬寬學史666
二戰前德國依靠工業革命,其經濟與軍事實力已經位列世界前列。二戰開始後,德國閃電出擊佔領了歐洲大部分的領土。那麼當時的德國其軍事實力是不是相當於現今的美國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目前美國的軍事實力:
1、美國的國防預算是6120億美元,超過了第2到第10名的國防預算總和還要多。
2、美國海軍目前有11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全部為超過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空母艦。世界其他國家總和為12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其中一大半都是常規動力航母或者作戰能力很低的航母。如果美國航母和其他國家的航母總和對戰,估計會分分鐘被虐。
3、目前美國在超過全球60%的國家中都有駐軍,這些駐軍涵蓋了目前全世界所有的戰略要點。美軍可以在75天內向世界任何一個地區投送一支5個滿員師的戰略部隊。
4、美國還擁有全球最多最先進的飛機以及最為尖端的軍事技術,還有世界最強大的核武庫。另外,美國經濟總量,遠超第2名。
上面是簡單地列舉了美國目前的軍事實力,那麼我們再看一下二戰期間的德國呢?
德國在佔領大半個歐洲以後,其戰爭中士兵的動員能力可以達到2000萬人。二戰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工業強國,第一大經濟體,實力僅次於美國,二戰佔領大半個歐洲後,德國的工業實力和美國平分秋色,不相上下。從軍事實力上來看,從1944年6月6號,美英軍隊的諾曼底登陸開始至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德國連一年的時間都沒有堅持住,本土就已淪陷。
德國得以快速佔領歐洲,並且在前期打的蘇聯一敗塗地的真正原因在於實行的閃電戰戰術。如果不是此戰術,德國在歐洲和蘇聯戰場可能舉步維艱。同樣的,按照上文所說,如果現在三個強國去圍攻美國,能不能勝利還可能是另外一說,更別說佔領美國本土了。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二戰期間的德國與現在的美國,其軍事實力根本就不在一個等量級上。
-
9 # 曾銘瀾
當時德國武器裝備和士氣,戰鬥力都很強,先輕易取勝,很多歐洲小國也成為軍隊後補,當然,戰鬥力不一樣。目前武器科技又不一樣。二戰的德國戰鬥力遠超美國,但最後還是要輸給美國,沒源源不絕的供應能力,海軍也弱。
-
10 # 梁勇說道
遠非如此,德國在二戰中的軍事實力實際上非常一般,與現在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完全不同,而且太過遙遠。
假設軍事力量是什麼。簡而言之,你有多少武器,數量和質量都很好,那就叫力量。在那裡,不包括指揮官,最高統帥部的指揮能力,不包括戰略戰術。所謂軍事實力是指硬體設施的優勢和劣勢。
美軍隊和德國軍隊完全是兩種軍隊。德華人依靠戰術,而美軍隊依靠實力。一個是透過軍事藝術,另一個是透過綜合國力。就美的感覺而言,德國遠比美國好。最終結果仍取決於實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戰爭和後期的戰爭完全不同。在早期,德國扮演波蘭和法國,戰鬥很順利。但是這個德國不是被紙上的力量粉碎的,而是被指揮官的軍事藝術粉碎的。
尤其是在法國,戰役期間,德國在理論上的實力與法國,相似,但兩者之間存在差距。地面力量,法國比德國,空中力量更強,德國比法國更強。這種力量對比實際上非常平衡。
這種實力對比基本上是1比1的遊戲,怎麼打?就是依靠指揮官的軍事指揮藝術來戰鬥。誰有更高的指揮素養和更好的軍事素養,誰就會在戰爭中獲得優勢。在這裡,我們排除了時間和地點的因素,這也反映在指揮藝術中。
力量基本上是1-1。法國戰役開始後,法國在一個月內被德國打敗。在這方面,你能說軍事實力不好嗎?他有力量和裝備,但他贏不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參戰後,這種戰鬥方式完全不同。過去,德國打敗法國,是因為你有3000輛坦克,我有3000輛,所以我在技術測試中贏了。當美華人來的時候,你有3000輛坦克和2000架飛機,我有10000輛坦克和10000架飛機,然後這些在巴頓的人開始進攻!然後是一波平推。
包括後期的蘇德戰場。自1944年以來,蘇軍隊在東線的武器、裝備和數量已經擊潰了德華人。蘇軍隊在東線。成千上萬的坦克和飛機在每一個轉彎處都衝了上來,然後給了德華人一個錘子。在巴格拉季昂行動中,蘇陸軍的裝備數量比德國陸軍多幾個數量級。德國軍隊能做什麼?不可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和蘇,兩個國家,有著非常堅實的基礎並聯合起來。這兩個國家生產的武器裝備是德國的幾倍。美華人生產10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蘇聯盟生產11萬輛,德國生產6萬輛。與那架飛機相比,差距更大。這場戰鬥中你需要戰術嗎?沒必要,把它推過去就行了。
也就是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的軍事實力不如現在的美國,當時有一個強大的蘇聯盟。事實上,現在美國家族的實力最強,而後兩兄弟的擴張實力遠不及美國。美國的11艘核動力航空母艦足以看到他們嗎?現階段,美國的軍事優勢非常大,而德國當時沒有任何優勢。德國不同於美國德國靠戰術作戰,而美國靠實力作戰,這是完全不同的。
戰爭一方面取決於戰術和力量。你有力量,戰術,你能贏,你有力量,沒有戰術,你的戰鬥力減半。如果你有戰術,力量差距太大,戰術實際上沒有幫助。
-
11 # 舊時茅店溪橋見
陸軍:2000多輛M1主戰坦克,4000架以上各型別直升機,還有大幾千各型別戰車。
海軍:10艘核動力航母,80多艘核潛艇,1300架艦載戰鬥機,還有1000多架各型別直升機。
空軍:1000多架F16,近200架F22,還有20來架外星產物-B2轟炸機。
此外還有近2000的核彈頭。
另外美軍的單兵作戰能力無出其右,實戰經驗豐富。無敵的硬體加上傲人的單兵能力,地球上已經沒有敵手了。
其實二戰中,美國貢獻不小於蘇聯。珍珠港事件後,美軍直接參戰。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雙線作戰。歐洲戰場,阿登戰役,諾曼底登陸,美軍都是中流砥柱,也犧牲了很多。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和日本航母艦隊硬剛,徹底消滅日本海軍主力。登陸作戰中,硫磺島,沖繩島等戰役硬生生打了下來,犧牲了很多。
二戰前的德國,無論軍事,工業能力或者軍工能力都比不上當時的美國,更不用說現在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
-
12 # 史書編纂
軍事實力強大與否主要看一方是否具備壓倒性優勢,從不同時代來看,二戰早中期德國比現在的美國強太多了。那時候德國軍事裝備先進,能夠發動閃電戰就足以說明其具備壓倒性優勢,而現在的美國對世界大國來說也許在一定程度上領先,但還不具備壓倒性優勢。
-
13 # 葉飄刀
二戰時德國的軍事實力,比之現在的美國差距是極大的,其軍事實力與如今美國在世界軍事實力的排名不可同日而語。
當今的美國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核大國,這代表了美國可以摧毀任何國家,甚至可以和全世界同歸於盡的實力,顯然二戰時的德國遠遠做不到這點,否則也不會最終戰敗了。而且即便是不算是核武器,德國的軍事實力也與現在的美國不可同日而語。
我們先說海軍,二戰時期的德國的海軍是德軍的最短板,很多人都在熱議二戰中德國潛艇的“狼群”戰術,但這實際上是德軍其實沒有足夠的水面艦艇才不得以採取的一種方式,在整個二戰之中德國的海軍都不足以與當時世界的比如美國、英國、日本這樣的海軍強國相比。但如今的美國其海軍實力是世界第一,而且是遙遙領先世界其他的國家的,美國的海軍實力超過世界前十後幾名之和,可以隨時封鎖世界任何一處海上咽喉要道。這是德國遠遠不及的。其實只此一點,德國已經無法和如今的美國相比了,要知道現在作為世界第一軍事秦國的美國是沒有明顯的短板的,而德國的短板卻是如此的明顯。
美軍的海軍、空軍、陸軍都沒有明顯的短板,而且在軍事技術上有著相當大的優勢。而二戰的德國,也就是其陸軍還算得上是強大。更沒有絕對的技術優勢,因為沒有雷達,空軍在於英國空軍較量的過程中,屢屢受挫,而海軍更是短板,其實哪怕是陸軍也不是說沒有對手的。
再加上如今世界的戰爭格局變化太大,美國憑藉技術的優勢,比如衛星、比如GPS定位系統等等獲得了更多的情況與資訊的優勢,在制電磁權方面優勢更大,幾乎不打,就可以使得對方大半戰鬥力進入癱瘓狀態,這樣的優勢是二戰中的德國是無論如何無法擁有的。
所以別看德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服氣想爭老大的地位,而美國卻是確確實實的老大,這兩者的差別不可同日而語。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
二戰時候的軍事裝備首先肯定和現在是沒法比的,但是單純講二戰的時候德國的國家實力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應該和美國現在在全球的影響力差不多,主要由以下幾點:
第一點:二戰時候的德國依靠那時候歐洲興起的工業革命,使得歐洲率先進入了工業化時代,大批的鋼鐵機械開始進入軍用和民用生活中,而希特勒上臺後,比較瘋狂,想依靠德國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武裝軍事實力,從而征服歐洲大陸,但是那個時候的軍事多為傳統的坦克和飛機,在德國對外戰爭中,主要依靠閃電戰和坦克飛機的數量去進行的,而這種戰術如果不能在有效時間內結束的話,就會面臨持續戰的消耗,這樣原來的優勢就會不復存在,事實也證明最後希特勒失敗。
第二點:在現代社會,軍事發展已經和原來大大不同了,現在的軍事鬥爭已經完全依賴於科技,可以說誰掌握了先進的科學技術,誰就能在未來的戰爭中取得優勢,在這一方面美國現在依然是領先的,主要是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大批的全球各地的精英都在美國學習,畢業後都留在了美國,所以美國的科技實力一直在領先,什麼時候美國的人才開始離開美國,那美國基本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綜合來說的話,美國現在的軍事實力應該遠遠大於原來德國的軍事實力,畢竟社會是進步的,單純講國家的全球影響力,那時候的德國應該和現在的美國差不多。